二年级奥数 和差问题

二年级奥数 和差问题
二年级奥数 和差问题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

学习目标

1.会判断什么样的应用题属于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两个数的差,要分别求这两个数就属和差问题,并掌握和差问题的特性,为以后继续学习和倍、差倍问题做准备.

2.总结归纳出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专题简析:

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求这两个数,解决和差问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用数量关系表示方法如下:

方法一: (和+差)÷2=大数和-大数=小数

方法二:(和-差)÷2=小数和-小数=大数

例题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练习1、果园共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0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2、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问一班、二班各有多少人?

例题2、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几个字?

练习1.丁丁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数学两科平均分是91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那么丁丁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2、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2只,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

例题3、文具王国的尺子点点和跳跳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会儿高兴地把自己绑在一起,一会儿又闹起小别扭,竖起小脑袋比比谁长的高,每天他们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算出点点和跳跳各有多长吗?

练习1:有一根钢管长12米,要锯成两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短2米.每段各长多少米?

2、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6,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例题5、某机床厂第一、二两个车间共有车床96部,如果第一车间拨给第二车间8部,那么两个车间车床数相等。两个车间各有车床多少部?

练习1,红星小学一年级新108人,分成甲、乙两个班。如果从甲班转3个学生到乙班去,两班学生就一样多。甲、乙两班各有学生多少人?

2、甲、乙两筐共有水果80千克,若从甲箱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两箱水果同样多。两箱原来各有水果多少千克?

3、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生124人,如果从三(2)班调2人到三(1)班,两班学生同样多。三(1)班、三(2)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例题6、哥弟俩共有邮票70张,如果哥哥给弟弟4张邮票,这时哥哥还比弟弟多2张。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1、一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上层比下层多4本。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

2、姐姐和妹妹共有糖果39块,如果姐姐给妹妹7块,就比妹妹少3块。那么姐姐和妹妹原来各有糖果多少块?

3、两笼兔子共16只,若甲笼再放入4只,乙笼取出2只,这时两笼兔子只数就同样多。甲、乙两笼原来各有兔子多少只?

例题7、兔妈妈拔了29个萝卜分给了小白兔和小黑兔,因为分的萝卜不一样多,兔妈妈让小白兔给了小黑兔5个,这时再来数发现小黑兔比小白兔多出1个萝卜,你知道原来小白兔和小黑兔各分到了多少个萝卜吗?

练习1、甲、乙两校共有学生150人,部分学生因搬家需要转学,已知由甲校转入乙校20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10人,求两校原来有学生多少人?

2、小华和小敏共有铅笔25枝,如果小华用去4枝,小敏用去3枝,那么小华还比小敏多2枝,小华和小敏原来各有多少枝铅笔?

3、周明和王刚两人数学成绩的和是182分.周明如果多考5分,就比王刚多3分.周明和王刚的数学各考了多少分?

4、有大、小两个油桶,一共装油24千克,两个油桶都倒出同样多的油后分别还剩9千克和5千克.问:原来大、小两个油桶各装油多少千克?

5、两箱图书共有66本,甲箱如果借出10本,就比乙箱少4本.甲、乙两箱原有图书各多少本?

例题8、小猴和小熊到动物商店一共买了30块糖,小猴把买的糖给了小熊10块,还比小熊多2块.小熊比小猴少买几块糖?

练习1、方方和圆圆共有图书70本,如果方方给圆圆5本,那么圆圆就比方方多4本.问:方方和圆圆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2、甲、乙两个笼子里共有小鸡20只,甲笼里新放4只,乙笼里取出1只,这时乙笼还比甲笼多1只,求甲、乙两笼原来各有鸡多少只?

例题9、二年级原来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5人,今年二年级又增加了80个男同学和65个女同学,请问:现在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多几人?

1、甲校原来比乙校多48人,为方便就近入学,甲校有若干人转入乙校,这时甲校反而比乙校少12人.甲校有多少人转入乙校?

2、一辆公交车里有30位乘客,到大桥站有17人下车,又上来19人,现在车上和原来比,人多了还是少了,多(或少)几个人?

例题10:哥哥今年14岁,妹妹今年8岁,当兄妹俩岁数的和是42岁时,俩人各应该是多少岁?

练习1、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2、今年小玲6岁,她父亲34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3、兄弟俩现在年龄和是28岁,3年前哥哥比弟弟大2岁,兄弟俩现在各多少岁?

例题11:有三块布料一共190米,第二块比第一块长20米,第三块比第二块长30米.每块布料各长多少米?

练习1、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05,甲数比乙数多4,乙数比丙数多4,求丙数.

2、有3条绳子,共长95米,第一条比第二条长7米,第二条比第三条长8米,问3条绳子各长多少米?

3、学而思学校新进99本书,分给三、四、五三个年级,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分了2本,四年级比五年级多分了5本,三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书?

4、甲的书比乙多9本,比丙多2本,乙、丙共有书47本.问:甲、乙、丙各有多少本书?

5、草地上有黑兔、白兔、灰兔共27只,黑兔比白兔多2只,灰兔比白免少2只.黑兔、白兔、灰兔各有多少只?

6、小琴、小静、小莲三人年龄和是20岁,小琴比小静大1岁,小莲比小静小2岁.三人的年龄各是几岁?

7、四(1)班投票选举班长,小明得到的选票比小华多14张,小华得到的选票比小玲多8张。如果这3人共得选票54张,那么他们各得选票多少张?

8、把一条100米长的绳子剪成三段,要求第二段比第一段多16米,第三段比第一段少18米。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9、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共有工人280人,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10人,第二车间比第三车间多15人。三个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10、小明期终考试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英语比语文多9分。小明期终考试三门功课各多少分?

例题12:大象、老虎、猴子三只动物的年龄中,大象和老虎共90岁,大象和猴子共70岁,老虎和猴子共40岁,请你算一算,三只动物各多少岁?

练习1、小强、中强、大强去称体重,大强和小强一起称是50千克,小强和中强一起称是49千克,三个人一起称是76千克.三人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2、甲乙共储蓄32元,乙丙共储蓄30元,甲丙共储蓄22元,三人各储蓄多少元?

3、大明、小荣、豆豆三个小朋友去称体重,大明和小荣一起称是55千克,大明和豆豆一起称是49千克,小荣和豆豆一起称是56千克.三人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4、某校四个年级共有138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其中一、二年级共70名,一、三年级共65名,二、三年级共59名。四年级有多少名?

例题13:四个人年龄之和是88岁,最小的3岁,他与最大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两个人年龄之和大8岁。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

练习1、小军一家四口年龄之和是129岁,小军7岁,妈妈30岁,小军与爷爷年龄这和比他父母年龄之和大5岁。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2、某校四个年龄共有438名学生,其中一年级119人,四年级101人,一、二年级的总人数比三、四年级的总人数多52人。二、三年级各有多少人?

例题14:四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班共多少人?

练习:地震灾区希望小学正筹备建设图书馆,春蕾小学发动全校同学给山区的学生捐书,二(1)班、二(2)班、二(3)班三个班共捐书300本,二(1)班、二(2)班两个班捐书总数比二(3)班多60本,如果二(3)班拿出20本给二(2)班,则两个班捐书数目相等.求三个班各捐了多少本书?

小学二年级奥数间隔问题练习

二年级奥数间隔问题 一、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是最典型的间隔问题。植树问题,要牢记四要素: ①路线长②间距(棵距)长③棵数④间隔数 关于植树的路线,有封闭与不封闭两种路线。1.不封闭路线 ①若题目中要求在植树的线路两端都植树,则棵数比段数多1。如图把总长 平均分成5段,但植树棵数是6棵。全长、棵数、间距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棵数=间隔数+1 / 间隔数=棵数-1 全长=间距×(棵数-1) 间距=全长÷(棵数-1) ②如果题目中要求在路线的一端植树,则棵数就比在两端植树时的棵数少 1,即棵数与段数相等。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 全长=间距×棵数; 棵数=间隔数=全长÷间距; 间距=全长÷棵数。 ③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就比②中还少1棵。 棵数=间隔数-1=全长÷间距-1 间距=全长÷(棵数+1) 2.封闭的植树路线 例如: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合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如右图所示。 棵数=间隔数=周长÷间距 周长=株距×棵数(段数)

为了更直观,我们用图示法来说明。树用点来表示,植树的沿线用线来表示,这样就把植树问题转化为一条非封闭或封闭的线上的“点数”与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明确植树方式,在题目标记,题目很少直接给出种树方式。往往有陷阱比如说:门前、门口、电线杆......都是不能种树 类型一: 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有“点”时, “点数”(棵数)=“段数”(间隔数)+1 例:1、一座桥长30米,在它的两边每隔5米有一盏灯,第一盏灯在桥的起点,最后一盏灯在桥的终点,桥上一共有几盏灯 2、小明在马路的一边种树,每隔3米种一棵树,共种了11棵,问这段马路有多长 3、晾晒1块手帕需要2个夹子,2块手帕要3个夹子,3块手帕要4个夹子,照这样的规律,晾晒8块手帕需要几个夹子 练习1、学校门前的一条路长42米,从头到尾栽树,每7米栽一棵,一共能栽几棵树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典例1 学校小百灵合唱团共有72名成员,其中男合唱队员比女合唱队员少6名,合唱团中男、女队员各有多少名? 假设男队员增加6名,合唱团共有:男队员: 女队员:女队员有: 男队员有: 举一反三 ⑴甲乙两加工小组4天共加工服装264件,已知甲组每天比乙组多加工6件。甲乙两组每天各加工多少件服装? 甲乙两组每天共加工: 假设甲组每天少加工6件,两组每天共加工: 72 6

乙组每天加工:甲组每天加工: ⑵小明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7分,语文比数学少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两科的总成绩: 数学的分数: 语文的分数: 典例2 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两桶油的重量就相等。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举一反三 ⑴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乙桶还比甲桶多2千克油。求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⑵姐弟两人共有铅笔8支,如果姐姐给弟弟1支铅笔,则两人的铅笔就一样多,姐姐和弟弟原来各有几支铅笔? 典例3 有99块糖,分给甲乙丙三位小朋友,甲比乙多分了2块,乙比丙多分了5块,三位小朋友各分得多少块糖? 甲:2块 99块

乙: 5块 丙: 举一反三 ⑴一部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上、中、下三册各多少元? ⑵把120米长的一卷电线分成三段,使后一段比前一段多10米。求这三段电线各是多少米? 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2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3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4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5在每两个数字之间填上适当的加或减符号使算式成立。

小学二年级奥数100题(含答案)

100道二年级数学奥数题 1、用0、1、 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18个 2、小华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赛题。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答错一题扣五分。小华十题全部答完,得了85分。小华答对了几题? (10×10-85)÷(10+5)=1题10-1=9题 3、2,3,5,8,12,( 20 ),( 32 ) 4、1,3,7,15,(31 ),63,( 127 ) 5、1,5,2,10,3,15,4,( 20 ),( 5) 6、○、△、☆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 (2)、△+○=14 (3)、☆+☆+☆+☆=20 ○=( 6) △=(8 ) ☆=( 5 ) 7、△+○=9 △+△+○+○+○=25 △=( 2) ○=(7 ) 8、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35÷4=8……3 丁丁 9、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56+128=184(元) 10、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钟? 5分钟 11.修花坛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计算) 94-(36+38)=20(块)94-36-38=20(块) 12.王老师买来一条绳子,长20米剪下5米修理球网,剩下多少米? 20-5=15(米) 13.食堂买来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人多少棵? 60-56+30=34(棵) 14、小红有41元钱,在文具店买了3支钢笔,每支6元钱,还剩多少元? 41-3×6=23(元) 15、二(1)班从书店买来了89本书,第一组同学借了25本,第二组同学借了38本,还剩多少本?89-25-38=27(本) 16、果园里有桃树126颗,是梨树棵数的3倍,果园里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 126+126÷3=168 17、1+2+3+4+5+6+7+8+9+10=( 55 ) 18、11+12+13+14+15+16+17+18+19=( 145 ) 19、按规律填数。 (1)1,3,5,7,9,( 11 ) (2)1,2,3,5,8,13( 21 ) (3)1,4,9,16,( 25 ),36 (4)10,1,8,2,6,4,4,7,2,( 11 ) 20、在下面算式适当的位置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8 ×(8×8 + 8×8)- 8- 8 - 8 =1000 (2)(4+ 4 )×4 – 4× 4 =16 (3)9 + 8 ×7- 6×5- 4×3- 2+ 1=22 21、30名学生报名参加小组。其中有26人参加了美术组,17人参加了书法组。问两个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26+17-30=13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 学习目标 1.会判断什么样的应用题属于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两个数的差,要分别求这两个数就属和差问题,并掌握和差问题的特性,为以后继续学习和倍、差倍问题做准备. 2.总结归纳出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专题简析: 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求这两个数,解决和差问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用数量关系表示方法如下: 方法一:(和+差)÷2=大数和-大数=小数 方法二:(和-差)÷2=小数和-小数=大数

例题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练习1、果园共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0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2、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问一班、二班各有多少人? 例题2、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几个字?

练习1.丁丁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数学两科平均分是91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那么丁丁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2、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2只,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 例题3、文具王国的尺子点点和跳跳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会儿高兴地把自己绑在一起,一会儿又闹起小别扭,竖起小脑袋比比谁长的高,每天他们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算出点点和跳跳各有多长吗?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完整版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用○、★、△代表三个数,有○+○+○=15,★+★+★=12,△+△+△=18,○+★+△=() 解答:15 2、小明、小红、小亮三个人去看电影,他们买了三张座位相邻的票,他们三人的座位顺 序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解答:(小明,小红,小亮)、(小明,小亮,小红)、(小红,小明,小亮)、(小红,小亮,小明)、(小亮,小明,小红)、(小亮,小红,小明),共6种。 3、张阿姨和李阿姨合买了一筐苹果,连筐一共是20公斤。张阿姨从筐中取走10公斤, 空筐重1公斤。问李阿姨买到苹果多少公斤合多少克 解答:李阿姨买到苹果:20-10-1=9(公斤)1000克×9=9000克答:李阿姨买到苹果9公斤,合9000克。 4、一个数加上8,乘以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求这个数 解答:逆推。从最后结果8开始:不除以8时,应是8×8=64;不减去8时,应是64+8=72;不乘以8时,应是72÷8=9;不加上8时,应是9-8=1;所以,可知此数为1。 5、把写着1到100这100个号码的牌子,像下面这样一次分给四个人,你知道第73号牌子会落在谁的手里吗 解答: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分给小明的牌子号码是1,5,9,13···号码除以4余1; 分给小英的牌子号码是2,6,10,14···除以4余2;分给小芳的牌子号码是3,7,1 1···除以4余3;分给小军的牌子号码是4,8,12···除以4余0;(整除)因此, 试用4除73看看余几73÷4=18···余1可见73号牌子会落到小明手里。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 巧求周长 知识框架 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倍数三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天研究和差问题进行铺垫,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倍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⑴已知几倍数和一倍数,求倍数,用除法计算. ⑵已知一倍数和倍数,求几倍数,用乘法计算. ⑶已知几倍数和倍数,求一倍数 告诉了我们两个数的和,还告诉了我们两个数的差,要我们分别求这两个数是多少.这样类型的问题我们把它归为一类,称为“和差问题”.和差问题怎样来解答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解决和差问题需要我们画线段图来分析, 方法如下:方法一:(和+差)÷2=大数和-大数=小数 方法二:(和-差)÷2=小数和-小数=大数 解答和差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例题精讲 【例1】文具王国的尺子点点和跳跳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会儿高兴地把自己绑在一起,一会儿又闹起小别扭,竖起小脑袋比比谁长的高,每天他们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算出点点和跳跳各有多长吗? 【例2】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 人,一班比二班多3 人.问一班、二班各有多少人?

【例3】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例4】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2 只,如果再买4 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 【例5】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 分钟共打了240 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 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 【例6】有大、小两个油桶,一共装油24 千克,两个油桶都倒出同样多的油后分别还剩9 千克和5 千克.问:原来大、小两个油桶各装油多少千克? 【例7】丁丁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数学两科平均分是91 分,数学比语文多2 分,那么丁丁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例8】图书馆的书架上、下两层共存书220 本,如果从上层拿出10 本放入下层,则两层书架上书数相等.求原来上、下层各存书多少本? 【例9】小华和小敏共有铅笔25 枝,如果小华用去4 枝,小敏用去3 枝,那么小华还比小敏多2 枝,小华和小敏原来各有多少枝铅笔?

二年级奥数习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林林今年8岁,爸爸比她大26岁,三年前,林林比爸爸小( 26)岁。(想:年龄差不变,爸爸永远比林林大26岁) 2、小亮的表哥今年18岁,小亮6岁。5年后,表哥比小亮大( 12 )岁。(想:年龄差不变,表哥永远比小亮大18-6=12岁) 3、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5岁,哥哥21岁时,妹妹( 12)岁。(想:年龄差不变,哥哥永远比妹妹大9岁,哥哥21岁时妹妹还就是比她小9岁,故21-9=12(岁);或者想:哥哥再过21-15=6年才到21岁,妹妹也要过6年,所以6+6=12岁) 4、欢欢今年12岁,甜甜4年后的年龄与欢欢2年前的年龄相等,甜甜今年( 6)岁?(想:欢欢两年前就是 12-2=10岁,甜甜4年后也就是10岁,甜甜今年就就是 10-4=6岁)

5、王老师把同学们的画排成一行展览,从左边起第8张就是方方的画,从方方的画开始再往右数还有8张一共展出了( 16 )张画。(想:方方的画就是第8张,她右边还有8张,共8+8=16张) 6、一本书共100页,从前面数第30页就是一幅漂亮的插图,如果倒过来数这张插图就是第( 71)页。 (想:插图的后面还有70页,倒着数就就是70+1=71页) 7、30个小朋友排队去参观,平均分成2队,小华排在第一队,她的前面有3人,她的后面有( 11)。(想:平均分2队,每队15人,小华就是第四,后面还有11人。) 8、20只小动物排一排,从左往右数第16只就是小兔,从右往左数第10只就是小鹿,从小鹿数到小兔,一共有 ( 6)只小动物。(可以画图帮孩子理解) 9、二(2)班同学排成6列做早操,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站在第一列,从前面数,从后面数都就是第5个,二(2)班一共有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数学趣题)【三篇】

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数学趣题)【三篇】 解法一:10+3+1+1=15(瓶) 答:他最多能喝15瓶。 点拨二:也能够这样想:假如只买两瓶饮料,喝完后,向店主借 1空瓶,换1瓶饮料。喝完后把空瓶还给主人,这样正好。就是这种规定下,只要买2瓶饮料,就能够喝到3瓶饮料。小良买了10瓶饮料, 有10\2=5(个)两瓶,就能喝5个3瓶,3*5=15(瓶) 解法二:10\2=5(个) 3*5=15(瓶) 答:他最多能喝到15瓶。 g>【文章二:找次品】 有9个乒乓球,其中一个是次品,次品比正品轻一些,但从外表上看 不出来。若只有一架天平,最少称几次,保证把次品找出来?简单说一 下称的方法。 点拨:如果一个一个的称,可能要称9次。其实,天平的两端都是能 够放物体的,如果平衡,表示两端重量相等,如果不平衡,则高的一 端物体轻。按这个道理先称出轻的一个乒乓球在哪一部分里,在称轻 的一部分,直到找出次品。这样缩小了范围,也就是达到了减少称的 次数的目的了。 解:最少称两次,保证能把次品找出来。 方法:先把9个乒乓球分成3份,每份3个。把其中的两份放到 天平的两端,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一端就有一个是次品;如果平衡, 次品则在没称的一份中,这样一次就找出了次品在哪3个乒乓球中了。再把含有次品的3个球中的两个球放到天平两端,一端一个。如果天 平不平衡,则次品在轻的一端;如果天平平衡,则次品就是没称的那一个。所以只需两次即可。

说明:本题是最少几次找出次品,可能一次就找出来,但不能“保证”找出来。所以既要想办法使称的次数少,又要保证称出来。一定要认真分析题中的关键词,不要顾此失彼只满足一种条件。 【文章三:跑步】 清晨小张在操场跑步,他先向南跑30米,又向东跑30米,又向北跑30米,最后向西跑20米,这时他离出发地有多少米? 点拨:这里跑的方向很重要,先向南跑30米,左转弯向东跑30米,又左转弯向北跑30米,在左转弯向西跑20米,他跑的路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没有画完的正方形,画一下他跑的路线,就很容易看出他跑了多少米,离出发地多少米。 解:30-20=10(米) 答:这时离出发地是10米。

小学二年级奥数_和差问题及参考答案

和差问题参考答案 一.学会补不足、减多余。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64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2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方法一:(补不足):方法二(减多余): 给女生补上22人,则男女生一样多。把男生减去22人,则男女生一样多。 男生:(64+22)÷2=43(人) 女生:(64-22)÷2=21(人) 女生:64-43=21(人) 或43-22=21(人) 男生:64-21=43(人) 或21+22=43(人) 例2.两个数的和为36,差为22,则较大的数为多少?较小的数为多少? 方法一:(补不足):方法二(减多余): 给较小数补上22,则两个数相等。把较大数减去22,则两个数相等。 较大数:(36+22)÷2=29 较小数:(36-22)÷2=7 较小数:36-29=7 或29-22=7 较大数:36-7=29 或7+22=29 练习题: 1.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12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解法1:减多余。 甲:(120-30)÷2=45(人) 乙:120-45=75(人) 或 45+30=75(人) 解法2:补不足。 乙:(120+30)÷2=75(人) 甲:120-75=45(人) 或75-30=45(人) 2.小燕今年8岁,小冬今年13岁。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1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

解法1:减多余。年龄差:13-8=5(岁) 小燕:(41-5)÷2=18(岁) 小冬:41-18=23(岁) 或18+5=23(岁) 解法2:补不足。年龄差:13-8=5(岁) 小冬:(41+5)÷2=23(岁) 小燕:41-23=18(岁) 或23-5=18(岁) 解法3:求经过的年数。 年数:(41-8-13)÷2=10(年) 小燕:8+10=18(岁) 小冬:13+10=23(岁) 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9,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5。求这个两位数。 解法1:减多余。 个位数字:(9-5)÷2=2 十位数字:9-2=7 或2+5=7 解法2:补不足。 十位数字:(9+5)÷2=7 个位数字:9-7=2 或7-5=2 4.甲、乙两人一起写字。6小时一共写了360个字,甲每小时比乙多写20个,甲、乙两人每小时各写了多少个字? 解:每小时合写:360÷6=60(个) 解法1:减多余。 乙:(60-20)÷2=20(个) 甲:60-20=40(个) 或 20+20=40(个)

二年级奥数和差

二年级奥数和差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二年级奥数辅导 和差问题 小红养小鸡和小鸭共10只,小鸡比小鸭多4只。问:小红养的小鸡和小鸭各是多少只 这个应用题告诉我们小鸡和小鸭的和是10只,小鸡和小鸭的差是4只,根据和与差来求得数,这就是和差问题。 例一:小72班有有学生54人,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人数多8人。问:小72班有男、女生各多少人 8人 分析: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男生的人数减男生: 少8人,就与女生人数同样多,也就是从全女生: 班总人数中减去8人,就是2倍的男生人数。 方法一:54-8=46(人)方法二:54+8=62(人) 46÷2=23(人)女生人数 62÷2=31(人)男生人数 54-23=31(人)男生人数54-31=23(人)女生人数答:小72班有男生31人,女生23人。 小结:和差问题的解题公式是:(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例二:公园里有月季花和菊花共927朵,月季花比菊花朵97朵,问:公园里有月季花和菊花各多少朵 分析:(先把左边的图补充完整,再思考!)月季: 菊花: 方法一:方法二: 练习: 1、停车场有小汽车和面包车共128辆,其中小汽车比面包车朵34辆,问:小汽车和 面包车各有多少辆 2、一套课桌椅的售价共250元,已知桌子比椅子贵100元,问:桌子和椅子售价分 别是多少元 方法一:方法二:

3、兔妈妈共采了180个蘑菇,让小白兔和小灰兔各拿一半蘑菇,顽皮的小白兔多拿 了一些,假如小白兔少拿10个,小灰兔多拿10个,它们的蘑菇就一样多了,问:小白兔和小灰兔实际上各拿了多少个 4、今年植树节,果园里新栽了苹果树和梨树共294棵,由于天气原因,有28棵梨树 没有成活,现在新栽成活的苹果树和梨树一样多,问:今年栽的苹果树有多少棵方法一:方法二: 5、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甲堆货物运走30吨仍比乙堆货物多12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 方法一:方法二:

小学二年级数学趣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趣题 一元钱哪去了 小猴、小熊、小狗相约来到街上玩。他们来到超市前一看,一个哈蜜瓜正好30元,于是一人拿10元钱,买了一个瓜。他们刚走出大门,一位营业员跑出来说:“今天我们优惠,只要25元,这是找给你们的5元。”小狗说:“我们分了这5元钱吧!”小熊说:“好!”可小猴说:“这样我们分不完呀!那就一人1元,余下的两块钱再买一包瓜子。”小狗、小熊都说好。 在回来的路上,小熊说:“我们一人花了9元钱,3人就是3乘9等于27元,又买了一包瓜子,一共花了29元,还有一元钱到哪里去了呢?”小猴和小狗说:“是呀!怎么少了一元钱呢?奇怪?”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一元钱哪去了吗? 原来,27元里面就含有买瓜子的2元,再加上每人分的一元钱,合起来刚好是30元,一点也没错。 蜗牛何时爬上井?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它趴在井底哭了起来。一只癞(lai)蛤蟆爬过来,瓮声瓮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太高了,掉到

这里就只能在这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过了多年了,很久没有看到过太阳,就更别提想吃天鹅肉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上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的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上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喝足了水,就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能爬上去。”想着想着,它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在睡觉。它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紧牙又开始往上爬。到了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是晚上蜗牛又滑下4米。爬呀爬,最后坚强地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需要用几天时间就能爬上井台吗? 数字信

新二年级奥数--间隔问题练习测试

精心整理 二年级奥数间隔问题 一、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是最典型的间隔问题。植树问题,要牢记四要素: ①路线长②间距(棵距)长③棵数④间隔数 关于植树的路线,有封闭与不封闭两种路线。1.不封闭路线 ③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就比②中还少1棵。 棵数=间隔数-1=全长÷间距-1 间距=全长÷(棵数+1) 2.封闭的植树路线 例如: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合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如右图所示。

棵数=间隔数=周长÷间距 周长=株距×棵数(段数) 株距=周长÷棵数(段数) 为了更直观,我们用图示法来说明。树用点来表示,植树的沿线用线来表示,这样就把植树问题转化为一条非封闭或封闭的线上的“点数”与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明确植树方式,在题目标记,题目很少直接给 例:1 2 3 练习 2、 372棵树,这条路长多少米? 4、在一段路边每隔50米埋设一根路灯杆,包括这段路两端埋设的路灯杆, 共埋设了10根。这段路长多少米? 5、一条路长100米,工人叔叔要在路两旁每隔10米竖一 根电线杆,从头到尾一共要竖多少根电线杆? 6、一次检阅,接受检阅的一列彩车车队共30辆,每辆车长4

米,前后每辆车相隔5米。这列车队共排列了多长? 类型二 非封闭线只有一端有“点”时,“点数”=“段数”。 例:在一条拉直的长绳子上挂气球,每隔3米挂一个,当只有一端挂时,需要12个气球,这条绳子长多少米? 1、一条公路长500米,在路的一边每隔10米栽一棵树,起点是站牌,不用栽 2米栽3 例1 2 练习1 2 1)如果两端各栽一棵,共需多少棵树? 2)如果两端都不栽树,共需多少棵树? 3)如果只有一端栽树,共需多少棵树? 3、学校有一条长60米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3米栽一棵。 (1)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树,那么共需多少棵树苗?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 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 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6.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7.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8.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 9.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 10.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 答案 1.16-11+6=11(岁) 2 、4个人一起到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等于小明1个人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所用的时间,需要25分钟。 3.根据不同的剪法,可以剩下5个角、4个角或3个角 4.1+2=3(支) 5.16-9 -1=6(人) 6.19-4=15(名)4-1=3(名)15÷3=5(次)5+1=6(次) 7.如果一次摸出2只恰好是不同颜色,再摸1只一定和其中1只颜色相同。所以一次至少要摸出3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8.如果一次摸出的4个是同一种颜色的球,再摸一个一定是另一种颜色的球,所以一次至少摸出5个球才能保证得到两种颜色不同的球。 9.如果拿掉一个铁球,翘翘板上一个铁球也没有了。 10.对折后再对折,从中间剪开,有三头是连着的,所以一共有8-3=5(段) 按规律找数字 ①1、2、5、8、(11)、(14)、17②8、8、10、6、12、4、(14)、(2) ③1、2、3、2、3、4、3、4、5、(4)、(5)④16、3、8、9、4、(27)、(2) 2、东东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1看成7,把十位上的6看成9,结果是75,可是正确的

小学二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二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二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51.一张纸片,第一次将它撕成4片,以后每次在纸片中取一片,并将它撕成4片,这样撕10次,共有______片纸片。 答案:每次撕一次纸片,创造了四张,减少了一张,即创造了3张,撕10次,共有30张,加上原来的一张,共有31张。 52.把下图分割成4 块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使每个图形中都含有一只小猴,你能做到吗? 答案:切成L 状即可,答案不唯一 53. △ + □ = 9; △ + △ + □ + □ + □ = 25; △ = ( ) ; □ = ( ) 答案:因为△ + □ = 9,我们就可把△+△+□+□+□=25中的△+□换成9,变成9+△+□+□=25;再替换一次,变成9+9+□=25,可以得出□=7;再根据△+□=9和求出的□=7,可以求出△=2。 54.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5=13-6; (2)28-○=15+7; (3)3×△=54; (4)☆÷3=87; (5)56÷*=7。 答案:(1)由加法运算规则知,□=13-6-5=2; (2)由减法运算规则知,○=28-(15+7)=6; (3)由乘法运算规则知,△=54÷3=18; (4)由除法运算规则知,☆=87×3=261; (5)由除法运算规则知,*=56÷7=8。 55.1、长颈鹿问小羊:’一根竹竿两个头,二根竹竿四个头,四根半竹竿几个头?’小羊高兴地回九个头’。小羊回答得对吗?为什么? 答案:小羊回答的不正确,因为就算半根竹竿也有两个头,所以四根半竹竿有10个头。

56.□+□+□+□+□=30在上面的□中填上5个连续的自然数,使等式成立。 答案:4+5+6+7+8=30 57.顺序观察下面图形,并按其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答案:每个图逐个加三个圆点,而且是按照加实心三个、空心三个的顺序递加的。 58.两个母亲给他们的两个女儿一些钱,一个给她女儿120元,一个给她女儿100元,当两个女儿计算她们的钱时,总共只有120元。小朋友,你知道为什么不是220元,却只有120元呢? 答案:因为只有3个人,外祖母、母亲和女儿。 59.某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其结果等于5。求这个数。 答案:从后往前推,原来是加法,推回去是减法;原来是减法,推回去是加法;原来是乘法,推回去是除法;原来是除法,推回去是乘法。从最后一步推起,“除以5,其结果等于5”可以求出被除数5×5=30;再看倒数第2步,“减去5”得25,可以求出被减数25+5=30;然后看倒数第3步,“乘以5”得30,可以求出被乘数30÷5=6;最后看第1步,“某数加上5”得6,某数为6-5=1。5×5=25 25+5=30 30÷5=6 6-5=1 答所求的数为1。 60.根据图中数字的规律,在最上边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答案:64,每个数字是下面的两个数字之和 61. 两个整数之积为144,差为10,求这两个数。

二年级奥数-间隔问题

授课对象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授课题目间隔问题课型奥数使用教具 教学目标理解间隔的概念,知道间隔与锯木头、爬楼梯、敲钟、排队、植树的关系; 学会建立这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能举一反三,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间隔问题的规律,构建模型,寻找规律。 参考教材 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 【专题导引】 锯木头的段数问题、爬楼梯的层次问题、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栽树问题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计算起来容易发生错误。 (1)锯木头问题,主要是明白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1; (2)爬楼梯遇到的层次问题,主要是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楼数比楼梯数多1; (3)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应该先考虑敲的次数比敲声之间的间隔多1;(4)排队问题主要是考虑排队的人数比每两人之间的间隔多1; (5)植树问题分两种情况,环形植树与直线植树的差别,两头栽不栽树问题与每两棵树间隔的关系。 解答这类应用题,先要考虑以上提到的这些差别,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例题精讲】 第一关:锯木头 例1 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锯几次?如果每锯一次用3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练习1、把1根木头锯断,要2分钟。把这根木头锯成4段,要几分钟? 2、一根钢管长8米,锯成1米一段,如果每锯一次需要3分钟,要几分钟才能锯完? 第二关:爬楼梯 例2小军家住在5楼,每上1层楼梯要1分钟。他从1楼走到5楼要用几分钟呢? 练习1、某人到一座高层楼的8楼去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他从1楼走到4楼用

了24秒。用同样的速度走到8楼,还要多长时间? 2、小明家住六楼,他从底楼走到二楼用一分钟,那么他从底楼走到六楼用几分钟? 第三关:敲钟 例3时钟4点钟敲4下,用12秒敲完。那么6点钟敲6下,几秒钟敲完? 练习1、时钟2点打2下, 4秒敲完,4点打4下,几秒敲完? 2、时钟3点钟敲3下需4秒钟,那么9点敲9下需要多少秒?

间隔趣谈——二年级奥数

第二讲间隔趣谈(2课时) 教学目标: 1.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是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 2.爬楼梯遇到层次问题,主要是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楼数比楼梯层 数多1。 3.同样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应该先考虑敲的次数比敲声之间的间隔数多1。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了解了一下,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唱歌,现在离上课还有一点时间,我们一起来唱一首《幸福拍手歌》好吗? 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手上也隐藏了数学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 师:看着老师的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数字? (5,5个手指) 师:老师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 (缝隙、空格等) 师:对了,指的是手指间的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我们手上每两个手指之间有一个间隔,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手,5个手指,有几个间隔,4个手指的时候有几个间隔呢?3个手指,2个手指呢? 师:你们发现手指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能说一说? 二、新课 1.锯木头问题(书例3) 你们都见过木头棍子吧(说说什么样子),老师给你们一根木头,比你们的特别,想让它弯他就弯,想让它变成蝴蝶结它就变,请看(一根绳子) 下面老师把这个神奇的宝贝交给你们保管,因为有个小偷要来偷它,你们能不能完成这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如果任务完成的好老师会有奖励哦(表情严肃,小声的说) 师:可问题是你们人多,有谁来保管了?生说。 不用担心,我有办法,把绳子分成四段,每人保管一段不久行了吗? 问:那我们要剪几次才能剪成四段了?(生动手剪)师记录 你们如果还害怕小偷来的话,回家后把绳子分成几段,分给家里人保管,你们家里都有几个人了?我们需要剪几次?

二年级奥数 和差问题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学习目标会判断什 么样的应用题属于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 1.两个数的差,要分别求这两个数就属和差问题, 并掌握和差问题的特性,为以后继续学习和倍、 差倍问题做准备.总结归纳出解决和差问题的方 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专题简析:和差问 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 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 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有些题目 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 方式“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求这两个数, 解决和差问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 分析,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 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 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用数量关系表示方法 如下:小数大数和-=大数差方法一: (和+)÷2= =大数小数和小数÷差和方法二: (-)2= -

千克,两筐水果各10例题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多少千克? 棵.桃树20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果园共练习1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2、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问一班、二班各有多少人? 例题2、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几个字?

练习1.丁丁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数学两科平均分是91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那么丁丁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2、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2只,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 例题3、文具王国的尺子点点和跳跳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会儿高兴地把自己绑在一起,一会儿又闹起小别扭,竖起小脑袋比比谁长的高,每天他们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算出点点和跳跳各有多长吗?

小学二年级奥数第5讲 锯木头(含答案)

第5讲锯木头 专题简析: 爬楼梯遇到层数问题,主要是要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楼数比楼梯层多1。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是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同样敲钟遇到的时间问题,应先考虑敲的次数比敲的间隔数多1。解答这类问题,先考虑这些问题的差别所在,再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典型例题】 【例题1】爸爸把一根木头锯成了9段,每锯一次要用7分钟,爸爸锯完这根木头要用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要计算爸爸锯这根木头用了多少分钟,必须要知道锯的次数和每锯一次所用的时间,已知条件中不知道锯了多少次,但通过分析我们知道锯一次可以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锯两次可以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总结得出锯的次数总比段数少1,所以9段就应该锯了8次。 9-1=8(次) 8×7=56(分) 答:爸爸锯完这根木头要用56分钟。 练习1 1.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一共要多少分钟? 2.沸羊羊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用3分钟,锯成10段,要多少分钟? 3.灰太狼要把20米长的钢管锯成4米长的小段,每锯一次用2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

【例题2】把1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7段,共用30分钟,每锯一次要几分钟? 思路导航:把一根木头锯成7段,根据段数比次数多1,可知锯了(7-1)=6次,锯6次用了30分钟,每次要用30÷6=5(分钟) 解:7-1=6(次) 30÷6=5(分钟) 答:每锯一次要5分钟 练习2 1.王师傅把一根钢筋锯成了10段,一共用了27分钟,他锯一次要用几分钟? 2.有3根木料,每根锯成3段,一共用了18分钟,每锯一次要用几分钟? 3.李师傅把一根铝合金材料锯成三段时用了6分钟,他用18分钟,把这根铝合金锯成适用的短料,这根铝合金被锯成了多少小段? 【例题3】时钟6点敲6下,10秒钟敲完,敲12下需要几秒? 思路导航:用敲6下,可以知道6下中有5个间隔,5个间隔用了10秒钟敲完,由此可见每个间隔为10÷(6—1)=2(秒);敲12下,12下之间有11个间隔,每个间隔用2秒,所以一共用了2×(12-1)=22(秒)。列式如下: 10÷(6—1)=2(秒) 2×(12-1)=22(秒) 答:敲12下需要22秒。 练习3: 1.时钟敲4下用了6秒,敲6下用几秒?

(完整)小学二年级奥数题60题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60题 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聪聪参加有奖知识竞答,共1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聪聪最后得了60分,那么他答对了几道题? 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 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6、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6、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8、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 9、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

10、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 11、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蓝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12、张老师家住十楼,她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你能算出从一楼到张老师家有多少级台阶吗? 13、时钟在3点时敲3下,用了4秒钟,敲9下用了几秒? 14、有5只大纸箱,每只大纸箱内装有3只中等纸箱,每个中等纸箱内又装有3只小纸箱,大、中、小纸箱共有多少个? 15、两堆西瓜,从第一堆中拿16个放入第二堆后,还比第二堆多8个,原来两堆西瓜相差多少个? 16、小兰和小华各有24本练习本,小兰给小华几本后,小华就比小兰多了8本,求小兰现在有几本练习本? 17、姐姐有邮票20张,妹妹有邮票8张,姐姐每次给妹妹3张邮票,几次后两人的邮票一样多? 18、28棵树,每个小朋友植3棵,还余1棵,共有几个小朋友? 19、在两根柱子间每隔1米系一个气球,共系了20个气球,两根柱子间距离是多少?

二年级奥数和差

二年级奥数辅导 和差问题 小红养小鸡和小鸭共10只,小鸡比小鸭多4只。问:小红养的小鸡和小鸭各是多少只 这个应用题告诉我们小鸡和小鸭的和是10只,小鸡和小鸭的差是4只,根据和与差来求得数,这就是和差问题。 例一:小72班有有学生54人,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人数多8人。问:小72班有男、女生各多少人8人 分析: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男生的人数减男生: 少8人,就与女生人数同样多,也就是从全女生: 班总人数中减去8人,就是2倍的男生人数。 方法一:54-8=46(人)方法二:54+8=62(人) 46÷2=23(人)女生人数 62÷2=31(人)男生人数 54-23=31(人)男生人数54-31=23(人)女生人数 答:小72班有男生31人,女生23人。 小结:和差问题的解题公式是:(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例二:公园里有月季花和菊花共927朵,月季花比菊花朵97朵,问:公园里有月季花和菊花各多少朵 分析:(先把左边的图补充完整,再思考!)月季: 菊花: 方法一:方法二: 练习: 1、停车场有小汽车和面包车共128辆,其中小汽车比面包车朵34辆,问:小汽车和 面包车各有多少辆 2、一套课桌椅的售价共250元,已知桌子比椅子贵100元,问:桌子和椅子售价分 别是多少元

方法一:方法二: 3、兔妈妈共采了180个蘑菇,让小白兔和小灰兔各拿一半蘑菇,顽皮的小白兔多拿 了一些,假如小白兔少拿10个,小灰兔多拿10个,它们的蘑菇就一样多了,问:小白兔和小灰兔实际上各拿了多少个 4、今年植树节,果园里新栽了苹果树和梨树共294棵,由于天气原因,有28棵梨树 没有成活,现在新栽成活的苹果树和梨树一样多,问:今年栽的苹果树有多少棵方法一:方法二: 5、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甲堆货物运走30吨仍比乙堆货物多12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 方法一:方法二:

小学二年级趣味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2.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 3.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过了一个晚上,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 4.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5.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 6.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 7.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 8.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 9.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

10.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11.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12.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13.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14.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15.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16.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