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的生产资料

合集下载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工艺过氧化氢(双氧水)的生产方法1.1蒽醌法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20世纪初,人们发明以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的方法,后经多次改进,使该技术日趋成熟。

其工艺为2-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溶液,在压力为0.30MPa、温度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H2进行氢化,再在40℃~44℃下与空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再生、精制与浓缩制得到H2O2水溶液成品,目前我国市场上有质量分数分别为27.5%、35.0%和50.0%三种规格的产品。

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过氧化氢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蒽醌法工艺为主,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与搅拌釜工艺相比,以钯为催化剂的固定床工艺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氢化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中不需经常补加催化剂、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借助于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可大大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该工艺已成为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方向;近期新建装置及老厂的工艺改造几乎都采用蒽醌法,多采用钯催化固定床,镍钯混合床。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出现氢化流化床的文献报道,只有上海阿托菲纳双氧水公司和福建第一化工厂引进国外技术采用钯催化氢化流化床的专利工艺。

双氧水用途及概况1.1.1.1物理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分子量:34,无色、无味透明无毒,但对皮肤有漂白及烧灼作用。

皮肤受其侵蚀可引起皮炎、起泡或针刺般疼痛,重者长期不痊愈。

它能强烈刺激眼睛,危害眼粘膜,长期接触,可使毛发变黄。

双氧水蒸汽可引起眼睛流泪,刺激眼、鼻、喉的粘膜。

双氧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不应高于0.03mg/L1.1.2化学性质: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但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比如高锰酸钾、氯气等,则呈还原性质。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

过氧化氢(双氧水)生产工艺过氧化氢(双氧水)工艺过氧化氢(双氧水)的生产方法1.1蒽醌法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20世纪初,人们发明以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的方法,后经多次改进,使该技术日趋成熟。

其工艺为2-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溶液,在压力为0.30MPa、温度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H2进行氢化,再在40℃~44℃下与空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再生、精制与浓缩制得到H2O2水溶液成品,目前我国市场上有质量分数分别为27.5%、35.0%和50.0%三种规格的产品。

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过氧化氢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蒽醌法工艺为主,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与搅拌釜工艺相比,以钯为催化剂的固定床工艺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氢化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中不需经常补加催化剂、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借助于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可大大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该工艺已成为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方向;近期新建装置及老厂的工艺改造几乎都采用蒽醌法,多采用钯催化固定床,镍钯混合床。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出现氢化流化床的文献报道,只有上海阿托菲纳双氧水公司和福建第一化工厂引进国外技术采用钯催化氢化流化床的专利工艺。

双氧水用途及概况1.1.1.1物理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分子量:34,无色、无味透明无毒,但对皮肤有漂白及烧灼作用。

皮肤受其侵蚀可引起皮炎、起泡或针刺般疼痛,重者长期不痊愈。

它能强烈刺激眼睛,危害眼粘膜,长期接触,可使毛发变黄。

双氧水蒸汽可引起眼睛流泪,刺激眼、鼻、喉的粘膜。

双氧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不应高于0.03mg/L1.1.2化学性质: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但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比如高锰酸钾、氯气等,则呈还原性质。

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本方法制取过氧化氢是以2- 乙基蒽醌( EAQ)为载体, 重芳烃(AR) 及磷酸三辛酯( TOP) 为混合溶剂, 配制成具有一定组成的工作液, 将其与氢气一起通入一装有催化剂的氢化床内, EAQ 于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与氢进行氢化反应, 生成相应的氢蒽醌(HEAQ) , 所得溶液称氢化液。

氢化液再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其中的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 同时生成过氧化氢, 所得溶液称为氧化液。

利用过氧化氢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及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用纯水萃取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 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 俗称双氧水) 。

此水溶液经净化处理即可得到过氧化氢产品。

经水萃取后的工作液( 称萃余液) , 经过后处理工序K2CO3溶液干燥脱水分解H2O2 和沉降分离碱, 再经白土床内的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碱和再生降解物后得到工作液, 然后再循环使用。

2 过氧化氢产品及原料的危险性2.1 过氧化氢纯净的过氧化氢, 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 工业生产的过氧化氢的正常分解速度极慢, 每年损失低于1%, 但与重金属及其盐类、灰尘、碱性物质及粗糙的容器表面接触, 或受光、热作用时, 可加速分解,并放出大量的氧气和热量。

分解反应速度与温度、pH 值及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 随着温度、pH 值的提高及杂质含量的增加, 分解反应速度加快。

温度每升高10 ℃, 分解速度约提高1.3 倍, 分解时进一步促使温度升高和分解速度加快, 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过氧化氢稳定性受pH 值的影响很大, 中性溶液最稳定, 当pH 值低( 呈酸性) 时, 对稳定性影响不大, 但当pH 值高(呈碱性)时, 稳定性急剧恶化, 分解速度明显加快。

当和含碱( 如K2CO3、NaOH 等) 成分的物质及重金属接触时, 则迅速分解。

虽然通常在过氧化氢产品中, 都加有稳定剂, 但当污染严重时, 对上述的分解也无济于事。

双氧水的生产方法

双氧水的生产方法

双氧水的生产方法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双氧水的生产方法1.1 蒽醌法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目前世界上该行业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法之一,国外大型的生产厂家都采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在国内目前双氧水的制备也几乎都是蒽醌法。

20世纪初,人们发明以2-烷基蒽醌作为氢的载体循环使用生产双氧水的方法,后经多次改进,使该技术日趋成熟。

其工艺为2-烷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溶液,在压力为0.30MPa、温度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H2进行氢化,再在40℃~44℃下与空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再生、精制与浓缩制得到H2O2水溶液成品,目前我国市场上有质量分数分别为27.5%、35.0%和50.0%三种规格的产品。

国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过氧化氢的生产主要以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蒽醌法工艺为主,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与搅拌釜工艺相比,以钯为催化剂的固定床工艺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氢化设备结构简单、装置生产能力大、生产过程中不需经常补加催化剂、安全性能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借助于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可大大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该工艺已成为过氧化氢生产发展的方向;近期新建装置及老厂的工艺改造几乎都采用蒽醌法,多采用钯催化固定床,镍-钯混合床。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出现氢化流化床的文献报道,只有上海阿托菲纳双氧水公司和福建第一化工厂引进国外技术采用钯催化氢化流化床的专利工艺。

、双氧水用途及概况1.1.1.1物理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分子量:34,无色、无味透明无毒,但对皮肤有漂白及烧灼作用。

皮肤受其侵蚀可引起皮炎、起泡或针刺般疼痛,重者长期不痊愈。

它能强烈刺激眼睛,危害眼粘膜,长期接触,可使毛发变黄。

双氧水蒸汽可引起眼睛流泪,刺激眼、鼻、喉的粘膜。

双氧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最大浓度不应高于0.03mg/L1.1.2化学性质: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性物质,但遇到比它更强的氧化剂,比如高锰酸钾、氯气等,则呈还原性质。

双氧水用途及生产工艺整理

双氧水用途及生产工艺整理

双氧水用途及生产工艺整理双氧水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化学名称为氢过氧化物,化学式为H2O2,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和漂白剂。

它可以用于清洁和漂白衣物、纸张、酒杯等物品,也可以用于水处理中去除污染物。

双氧水还可以用作消毒剂,可以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医疗领域,用于消毒创伤或清洗伤口。

双氧水的生产工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确定原料:双氧水的原料主要是氢气和水。

氢气可以通过水电解或化石燃料催化剂燃烧产生。

2.水电解产氧气:首先,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通过电解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具体步骤是将水分解装置中的两个电极浸入加热的水中,然后通过电流通过电解解离水分子,产生氧气和氢气。

氧气由气体出口排出。

3.收集氢气:氢气由水电解产生的气泡通过氢气出口收集,使用特殊的工艺将其纯化和压缩。

4.合成双氧水:将产生的氢气与工业级过氧化氢催化剂一起输入反应器中,经过反应生成双氧水。

具体步骤是将氢气和过氧化氢催化剂经过特定比例输入反应器,并控制温度和压力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用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反应器中剩余的氢气和过氧化氢催化剂。

5.纯化和包装:将反应产生的双氧水液体经过纯化处理,去除杂质和其他残留物。

然后将纯净的双氧水液体灌装到特定规格的包装容器中,以备销售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双氧水是一种具有较高的腐蚀性的化学物质,生产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做好安全措施,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以上就是双氧水的用途及生产工艺的整理,对于了解双氧水的应用和生产过程有一定的帮助。

过氧化氢生产技术

过氧化氢生产技术

过氧化氢生产技术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也被称为双氧水。

它由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2。

过氧化氢具有氧化和漂白的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

过氧化氢的生产技术主要有两种:工业合成法和电解法。

工业合成法是通过将氢气与氧气通过催化剂进行反应而制造过氧化氢。

电解法则是利用电解槽中的电解液进行电解,使得水分子分解产生过氧化氢。

工业合成法中,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过氧化氢。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过程相对简单。

然而,工业合成法的催化剂选择和催化剂的寿命对产品质量和产量有很大影响。

因此,工业生产中需要精确控制催化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以确保过氧化氢的质量和产量稳定。

电解法中,通过电解槽中的电解液进行电解,产生过氧化氢。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产量可调控,可以满足不同需求。

然而,电解法的效率较低,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

因此,电解法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使用较少,更多地应用于小规模生产或实验室中。

过氧化氢的生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过氧化氢可用于漂白纸浆、纺织品和食品加工,也可用于清洁剂、消毒剂和医疗卫生产品的制造。

此外,过氧化氢还可用于环境保护领域,例如水处理和废物处理。

在工业生产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和产量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测。

这包括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寿命,电解液的成分和浓度,以及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同时,对于工业生产中可能产生的副产物和废物,也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过氧化氢生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选择和控制生产技术,可以确保过氧化氢的质量和产量稳定,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过氧化氢生产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过氧化氢的制备工艺

过氧化氢的制备工艺

过氧化氢的制备工艺一、介绍过氧化氢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化工等领域,是一种具有氧化性的化学物质。

过氧化氢的制备工艺与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其制备工艺能够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本文将介绍过氧化氢的制备工艺。

二、工艺流程1.氢氧化钠的制备首先,将纯度高的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使溶液浓度达到10%~20%。

2.过氧化氢的生产将上述制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定量加入加氢氧化钠斗中,并分别加入足够的水、过氧化氢稳定剂、溶剂和催化剂,进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控制,一般选择60℃左右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1~2小时。

反应完成后,加入活性炭,除掉浊液中的杂质,使得过氧化氢的纯度达到90%以上。

3.过氧化氢的包装与储存经过以上工艺流程制备出的过氧化氢需要进行包装与储存。

首先进行储存罐的清洗与消毒,然后将过氧化氢使用高纯度化学品级别的包装袋包装,进行密封,保证产品品质。

三、注意事项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操作人员身着防护服,佩戴防护手套,戴上防护眼镜,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2.反应过程中需要加入过氧化氢稳定剂,避免过氧化氢过早分解,造成反应失败,导致产品品质下降。

3.在反应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控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反应效果。

同时,还要进行搅拌,加快反应速度。

4.在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产品的检测,确保产品品质达到标准,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四、总结过氧化氢的制备工艺对于各个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过氧化氢的制备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读者对过氧化氢的认识有所提高,对生产过氧化氢的企业有所帮助。

过氧化氢化工百科

过氧化氢化工百科

过氧化氢化工百科过氧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属于过氧化物类,因其具有强氧化性而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过氧化氢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安全与环保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基本性质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是其最基本的化学性质之一,它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同时放出热量。

过氧化氢的熔点为-0.43°C,沸点为150.2°C(在标准大气压下),密度略高于水。

它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并形成氢键。

此外,过氧化氢还能与许多有机溶剂混溶。

二、制备方法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蒽醌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等。

1. 电解法:电解法是最早的过氧化氢工业化生产方法。

该方法以硫酸氢铵为电解液,在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生成过硫酸铵,再经过水解得到过氧化氢。

但电解法能耗高,且设备腐蚀严重,现已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2. 蒽醌法:蒽醌法是目前工业化生产过氧化氢的主要方法。

该方法以蒽醌为载体,通过氢化和氧化两个步骤循环进行,最终得到过氧化氢。

蒽醌法具有工艺成熟、能耗低、产量高等优点。

3. 氢氧直接化合法:氢氧直接化合法是一种新兴的过氧化氢制备方法。

该方法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氢气和氧气直接合成为过氧化氢。

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无副产物、环境友好等优点,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三、应用领域过氧化氢在化工、造纸、纺织、环保、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化工领域:过氧化氢作为强氧化剂,可用于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如环氧化合物、羟基化合物等。

此外,它还可用于生产过氧化物类聚合物引发剂、交联剂等。

2. 造纸领域:过氧化氢在造纸工业中主要用作漂白剂。

与传统的氯漂白相比,过氧化氢漂白具有无污染、不腐蚀纤维、漂白纸浆白度高等优点。

3. 纺织领域:过氧化氢在纺织工业中用于棉织物、毛织物等的漂白,以及合成纤维的脱色。

过氧化氢生产技术pdf

过氧化氢生产技术pdf

过氧化氢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技术来确保质量和产量。

首先,对于过氧化氢的生产,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蒽醌法。

此方法涉及使用蒽醌作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氢。

具体步骤包括:将蒽醌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蒽醌过氧化物,然后将该物质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

此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同时工艺成熟,因此在工业上被广泛使用。

另一种方法是电解法,它通过电解水得到过氧化氢。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电解槽,将氢气和氧气分别通入阳极和阴极室。

在适当的电流和电压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氢。

此方法虽然过程简单,但成本较高,因此主要用于实验室或小规模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因素。

首先是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对于促进化学反应和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其次是原料的选择和纯度。

使用高质量的原料和确保它们的纯度可以减少杂质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最后是工艺流程的控制。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如生物法和光催化法。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或酶催化剂将底物转化为过氧化氢。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环保,但生产效率较低。

光催化法利用光能驱动化学反应,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虽然这个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论潜力,但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总之,过氧化氢的生产技术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材料、新方法的开发,过氧化氢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于科研人员和企业来说,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完整word版)过氧化氢的生产资料

(完整word版)过氧化氢的生产资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1 产品简介双氧水又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也可描述为具有刺鼻嗅味和涩味的浆状物),溶于水,且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一定条件下,还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醚,酯,醇,胺等。

对皮肤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产生灼烧感和针刺般疼痛。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当遇重金属、碱等杂质时,则发生剧烈分解,并放出大量的热,与可燃物接触可产生氧化自燃。

双氧水产品根据其浓度的划分可分为浓品和稀品,质量分数在50%以下的称为稀品,50%以上的称为浓品;我国工业级H2O2产品规格为27.5%,30%,35%,50%,70%。

常用规格为27.5%和30%。

同时,双氧水产品根据其纯度的划分又分为工业级、电子级和食品级,工业级H2O2主要应用于纸浆漂白、化学合成、织物漂染、废水处理、冶金和环保等领域;电子级H2O2主要用于航空和电子行业,如:电子芯片的清洗、印刷电路板蚀刻,半导体材料处理及作为火箭动力推进剂等;食品级H2O2则主要应用于食品的加工与生产。

具体应用为(1)造纸工业:目前世界上双氧水应用最多的行业是造纸,普遍用于纸浆漂白,循环纸脱墨所以双氧水取而代之已是必然趋势。

另外在废纸再生循环利用中,双氧水的氧化作用可使废纸脱去油墨后达到与原始纸桨同样的白度,比新造一吨纸可节约原木700kg、烧碱300kg、煤500 kg、水100 kg、电800 度。

所以双氧水在这一领域是最有前途的。

(2)纺织工业:用于纺织、针织品的漂白,并具有对纤维强度损伤少、织物不易返黄等特点,取代“氯漂”可避免废水排放中有机氯的环境污染。

(3) 化工合成:双氧水作为一种强力氧化剂用来生产大量有机及无机过氧化物,主要包括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化钙、水合肼、氢醌、邻苯二酚、胺的氧化物、洗涤剂和化妆品用的表面活性剂、聚合引发剂等。

(4)环境保护:除了在纺织和造纸业代替“氯漂”消除有机氯污染外,还能对城市废水中硫化物进行氧化而除臭;对由硫化物、氰化物、亚硝酸盐和酚类引起的污染有特效;废渣可以通过喷淋双氧水就地消除污染,双氧水用于高化学耗氧量的工业废水湿法氧化处理已取得成果。

双氧水工艺流程

双氧水工艺流程

双氧水工艺流程双氧水,化学名为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

它的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在水中呈现为浅蓝色。

双氧水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漂白、消毒、废水处理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介绍双氧水的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一、双氧水的生产工艺流程。

1. 氢氧化钠生产。

双氧水的生产通常是从氢氧化钠开始的。

氢氧化钠是一种碱性物质,是双氧水的原料之一。

氢氧化钠的生产工艺通常是通过电解食盐溶液得到。

电解食盐溶液时,会产生氢氧化钠和氯气。

氢氧化钠以固体形式收集,氯气则用于其他化工生产中。

2. 氢氧化氢生产。

氢氧化氢是双氧水的另一种原料。

氢氧化氢的生产工艺通常是通过将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同时需要控制反应速率,以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

3. 双氧水的合成。

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氢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通过反应釜进行反应,生成双氧水。

反应的温度、压力和时间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4. 双氧水的提纯。

得到的双氧水通常含有一定的杂质,需要进行提纯。

通常采用蒸馏、结晶、过滤等方法进行提纯,得到高纯度的双氧水。

二、双氧水的应用。

1. 漂白。

双氧水是一种优秀的漂白剂,可以用于纺织品、纸张、食品等的漂白。

与传统的氯漂白剂相比,双氧水漂白不会产生有害的氯化物,对环境友好。

2. 消毒。

双氧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3. 废水处理。

双氧水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减少有机物的浓度,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双氧水在废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化工生产。

双氧水还可以用于化工生产中的氧化反应、合成反应等,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

三、双氧水的安全性。

双氧水是一种具有较强氧化性的化学品,因此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

首先,双氧水是一种易燃物质,遇火易燃烧,因此需要远离火源。

双氧水的生产

双氧水的生产

一.双氧水的性质双氧水的专业名词叫过氧化氢,分子式为H2O2,分子量为34.016,纯过氧化氢为弱酸性的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1.4067(25℃),熔点-89℃,沸点151.4℃,溶于水、醇和醚,性质极不稳定,遇光、热或有重金属和其它杂质,均能引起分解,同时放出氧和热。

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它是一种合乎生态要求的强氧化剂,在有酸存在下较稳定,过氧化氢有腐蚀性。

高浓度的过氧化氢能使有机物燃烧。

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相互作用,放出氧气,能引起爆炸。

应注意防潮、防水。

装卸是要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失火时只能用干砂、细石子掩盖,绝对不可用水。

过氧化氢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化学物质,存在于空气和水中,光照、闪电和微生物均可产生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溶于水,就成了人们常说的双氧水。

其实,早在十八世纪,人类就发现并开始使用双氧水,在食品工业中,过氧化氢主要用于软包装纸的消毒、罐头厂的消毒、奶和奶制品杀菌、面包发酵、食品纤维的脱色等,同时也用作生产加工助剂。

此外,在饮用水处理、纺织品漂白、造纸工业、医学工业以及家用洗涤剂制造等领域,双氧水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过氧化氢的使用依赖于过氧化氢的氧化性,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具有不同的用途。

一般药用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美容用品中双氧水的浓度为6%%,试剂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0%%,食用级双氧水的浓度为35%%,浓度在90%%以上的双氧水可用于火箭燃料的氧化剂,若90%%以上浓度的双氧水遇热或受到震动就会发生爆炸。

双氧水还特别易分解,高纯度双氧水的基本形态是稳定的,当与其它物质接触时会很快分解为氧气和水。

当人们对双氧水有了一个基本认识的时候;当人们得知双氧水存在于每个人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和水中的时候;当人们知晓双氧水从十八世纪以来就被人类广泛利用的时候;当人们明白双氧水早已经大量运用到食品工业中的时候,才发觉原来双氧水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

二.双氧水生产方法目前,世界上双氧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氧阴极还原法和氢氧直接化合法5 种,在全球范围内蒽醌法生产占有绝对优势。

过氧化氢的生产

过氧化氢的生产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2.1.1 产品简介双氧水又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也可描述为具有刺鼻嗅味和涩味的浆状物),溶于水,且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一定条件下,还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醚,酯,醇,胺等。

对皮肤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产生灼烧感和针刺般疼痛。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当遇重金属、碱等杂质时,则发生剧烈分解,并放出大量的热,与可燃物接触可产生氧化自燃。

双氧水产品根据其浓度的划分可分为浓品和稀品,质量分数在 50%以下的称为稀品,50%以上的称为浓品;我国工业级H2O2产品规格为%,30%,35%,50%,70%。

常用规格为%和30%。

同时,双氧水产品根据其纯度的划分又分为工业级、电子级和食品级,工业级H2O2主要应用于纸浆漂白、化学合成、织物漂染、废水处理、冶金和环保等领域;电子级H2O2主要用于航空和电子行业,如:电子芯片的清洗、印刷电路板蚀刻,半导体材料处理及作为火箭动力推进剂等;食品级H2O2则主要应用于食品的加工与生产。

具体应用为(1)造纸工业:目前世界上双氧水应用最多的行业是造纸,普遍用于纸浆漂白,循环纸脱墨所以双氧水取而代之已是必然趋势。

另外在废纸再生循环利用中,双氧水的氧化作用可使废纸脱去油墨后达到与原始纸桨同样的白度,比新造一吨纸可节约原木700kg、烧碱300kg、煤500 kg、水100 kg、电800 度。

所以双氧水在这一领域是最有前途的。

(2)纺织工业:用于纺织、针织品的漂白,并具有对纤维强度损伤少、织物不易返黄等特点,取代“氯漂”可避免废水排放中有机氯的环境污染。

(3) 化工合成:双氧水作为一种强力氧化剂用来生产大量有机及无机过氧化物,主要包括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化钙、水合肼、氢醌、邻苯二酚、胺的氧化物、洗涤剂和化妆品用的表面活性剂、聚合引发剂等。

(4)环境保护:除了在纺织和造纸业代替“氯漂”消除有机氯污染外,还能对城市废水中硫化物进行氧化而除臭;对由硫化物、氰化物、亚硝酸盐和酚类引起的污染有特效;废渣可以通过喷淋双氧水就地消除污染,双氧水用于高化学耗氧量的工业废水湿法氧化处理已取得成果。

双氧水生产方法

双氧水生产方法

双氧水生产方法
双氧水即过氧化氢,其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碱性过氧化氢制法:生产碱性过氧化氢用含醌空气电极,其特征在于每对电极由阳极板、塑料网、阳离子隔膜和含醌空气阴极组成,在电极工作区的上、下端设有进入流体的分配室和排出流体的收集室,在流体进口处设有节流孔。

2. 2-乙基蒽醌法:工业规模化生产主要方法是2-乙基蒽醌(EAQ)法。

2-乙基蒽醌在一定温度压力在催化剂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2-乙基氢蒽醌,2-乙基氢蒽醌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与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乙基氢蒽醌还原生成2-乙基蒽醌同时生成过氧化氢,再经过萃取获得过氧化氢水溶液。

3. 电解法:电解法是20世纪前半期生产双氧水的主要方法,该法是以Pt 为阳极,铅或石墨为阴极,将饱和硫酸氢铵溶液电解成过硫酸铵,再用稀硫酸水解得到双氧水。

该法能源消耗大,仅限于小规模生产。

4. 氧阴极还原法:用此法生产双氧水是将强碱性电解质于电解槽中,使空气中的氧在阴极还原成过羟基负离子,然后在回收装置中转变为双氧水,其过程是借助钙盐沉淀作用,生成过氧化钙,过滤分解,用CO2分解制得双氧水,同时产生碳酸钙循环使用。

该法生产双氧水简单,成本低,无污染,但产品中双氧水浓度低。

以上是双氧水的生产方法,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双氧水生产工艺介绍

双氧水生产工艺介绍
剂油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2、双氧水生产原材料
(1)芳烃:主要为C9馏份,即三甲苯异构体,含有少
量二甲苯、四甲苯、萘及胶质物,不含有机或无机物。 • (1)比重(20℃):0.874 • (2)沸程:150~200℃(标准大气压) • (3)芳烃含量:≥ 96%(磺化法测定) • (4)总硫含量:≤ 1 ppm • (5)与水的分层时间:≤ 2 min • (6)与水的界面张力:≥ 30 dyn/cm • (7)芳烃的蒸馏
艺过程:以四氢2-乙基蒽醌和2-乙基蒽醌为载体 ,溶剂油、磷酸三辛酯为溶剂配成工作液。工作 液经过氢化,氧化,萃取,净化等过程, 制得成品双氧水,工作液则在系统中循环使用 。
2 、主要生产原材料:2-乙基蒽醌、磷酸三辛 酯、溶剂油、活性氧化铝、磷酸、碳酸钾、 氢气、空气、水等。
• 催化剂:镍和钯催化剂。 • 工作液: 由2-乙基蒽醌、磷酸三辛酯和溶
• 目前,我国双氧水主要消费领域为纺织、化工、造纸和 其它行业,其中纺织印染工业对双氧水的需求量约占总 需求量的20%,纸浆和造纸工业约占总需求的40%,化学 合成工业约占24%,电子等其它领域约占16%。
3、双氧水用途
• 纺织工业:主要用作纤维的漂白剂,对纤维强度损伤小、 织物 不易返黄 。
• 造纸工业:主要用作纸浆漂白和废纸脱墨处理。 • 化学工业:双氧水广泛用于制取环氧化合物,有机和无机过氧化
• 不稳定性:双氧水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 水,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快反应,快速分解, 同时放出大量热。双氧水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 后都会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汽。大多 数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 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双氧水分解的活性催化剂, 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本方法制取过氧化氢是以2- 乙基蒽醌( EAQ)为载体, 重芳烃(AR) 及磷酸三辛酯( TOP) 为混合溶剂, 配制成具有一定组成的工作液, 将其与氢气一起通入一装有催化剂的氢化床内, EAQ 于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与氢进行氢化反应, 生成相应的氢蒽醌(HEAQ) , 所得溶液称氢化液。

氢化液再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其中的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 同时生成过氧化氢, 所得溶液称为氧化液。

利用过氧化氢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及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用纯水萃取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 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 俗称双氧水) 。

此水溶液经净化处理即可得到过氧化氢产品。

经水萃取后的工作液( 称萃余液) , 经过后处理工序K2CO3溶液干燥脱水分解H2O2 和沉降分离碱, 再经白土床内的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碱和再生降解物后得到工作液, 然后再循环使用。

2 过氧化氢产品及原料的危险性2.1 过氧化氢纯净的过氧化氢, 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 工业生产的过氧化氢的正常分解速度极慢, 每年损失低于1%, 但与重金属及其盐类、灰尘、碱性物质及粗糙的容器表面接触, 或受光、热作用时, 可加速分解,并放出大量的氧气和热量。

分解反应速度与温度、pH 值及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 随着温度、pH 值的提高及杂质含量的增加, 分解反应速度加快。

温度每升高10 ℃, 分解速度约提高1.3 倍, 分解时进一步促使温度升高和分解速度加快, 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过氧化氢稳定性受pH 值的影响很大, 中性溶液最稳定, 当pH 值低( 呈酸性) 时, 对稳定性影响不大, 但当pH 值高(呈碱性)时, 稳定性急剧恶化,分解速度明显加快。

当和含碱( 如K2CO3、NaOH 等) 成分的物质及重金属接触时, 则迅速分解。

虽然通常在过氧化氢产品中, 都加有稳定剂, 但当污染严重时, 对上述的分解也无济于事。

过氧化氢工业制法

过氧化氢工业制法

过氧化氢工业制法1. 引言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具有强氧化性和杀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过氧化氢的工业制法,包括传统的工业制法和新兴的绿色制法。

2. 传统工业制法过氧化氢的传统工业制法主要包括安格斯制法和氧化法。

2.1 安格斯制法安格斯制法是最早开发的过氧化氢工业制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苯的氧化反应,具体步骤如下:1.将苯和水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适当温度。

2.加入催化剂,通入氧气。

3.反应进行时,过氧化苯生成,随后水蒸气和过氧化苯的混合物被冷凝和分离。

4.分离出的过氧化苯经过进一步处理,得到过氧化氢。

安格斯制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但也存在苯的氧化反应产生的有毒副产物的处理问题。

2.2 氧化法氧化法是另一种传统的过氧化氢工业制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氨氧化为亚硝酸,再将亚硝酸氧化为过氧化氢。

具体步骤如下:1.将氨加入反应釜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亚硝酸。

2.将亚硝酸溶液通入氧化釜中,加热至适当温度。

3.亚硝酸在氧化釜中被氧化为过氧化氢。

4.过氧化氢经过进一步处理,得到纯净的产品。

氧化法相对于安格斯制法来说,副产物较少,但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3. 新兴绿色制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绿色制法被应用于过氧化氢的工业生产。

3.1 超临界水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利用超临界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的制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水加热至超临界状态(高于374摄氏度、22.1MPa)。

2.将待氧化物质加入超临界水中,进行氧化反应。

3.反应结束后,通过降压和冷却,将产物中的过氧化氢分离出来。

超临界水氧化法具有高效、无需添加催化剂、无副产物等优点,但设备成本较高。

3.2 光催化法光催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的作用下,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1.将光催化剂与待氧化物质混合。

2.将混合物暴露在光源下,光催化剂吸收光能,产生活性氧物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行性研究报告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1.1 产品简介双氧水又名过氧化氢,分子式H2O2,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也可描述为具有刺鼻嗅味和涩味的浆状物),溶于水,且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在一定条件下,还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醚,酯,醇,胺等。

对皮肤有一定的侵蚀作用,产生灼烧感和针刺般疼痛。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当遇重金属、碱等杂质时,则发生剧烈分解,并放出大量的热,与可燃物接触可产生氧化自燃。

双氧水产品根据其浓度的划分可分为浓品和稀品,质量分数在 50%以下的称为稀品,50%以上的称为浓品;我国工业级H2O2产品规格为27.5%,30%,35%,50%,70%。

常用规格为27.5%和30%。

同时,双氧水产品根据其纯度的划分又分为工业级、电子级和食品级,工业级H2O2主要应用于纸浆漂白、化学合成、织物漂染、废水处理、冶金和环保等领域;电子级H2O2主要用于航空和电子行业,如:电子芯片的清洗、印刷电路板蚀刻,半导体材料处理及作为火箭动力推进剂等;食品级H2O2则主要应用于食品的加工与生产。

具体应用为(1)造纸工业:目前世界上双氧水应用最多的行业是造纸,普遍用于纸浆漂白,循环纸脱墨所以双氧水取而代之已是必然趋势。

另外在废纸再生循环利用中,双氧水的氧化作用可使废纸脱去油墨后达到与原始纸桨同样的白度,比新造一吨纸可节约原木700kg、烧碱300kg、煤500 kg、水100 kg、电800 度。

所以双氧水在这一领域是最有前途的。

(2)纺织工业:用于纺织、针织品的漂白,并具有对纤维强度损伤少、织物不易返黄等特点,取代“氯漂”可避免废水排放中有机氯的环境污染。

(3) 化工合成:双氧水作为一种强力氧化剂用来生产大量有机及无机过氧化物,主要包括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化钙、水合肼、氢醌、邻苯二酚、胺的氧化物、洗涤剂和化妆品用的表面活性剂、聚合引发剂等。

(4)环境保护:除了在纺织和造纸业代替“氯漂”消除有机氯污染外,还能对城市废水中硫化物进行氧化而除臭;对由硫化物、氰化物、亚硝酸盐和酚类引起的污染有特效;废渣可以通过喷淋双氧水就地消除污染,双氧水用于高化学耗氧量的工业废水湿法氧化处理已取得成果。

(5)冶金工业:可用于提炼铀、钴、金等金属,用双氧水代替硝酸清洗不锈钢,不但使用简便、经济,还能解决了硝酸酸洗时难以克服的污染。

(6) 电子工业:用作硅晶片和集成电路元件的清洗剂,以制成优质的绝缘层。

(7) 食品工业:用作消毒杀菌及纤维的脱色剂。

2.1.1 产品工艺概况工业上生产双氧水的方法有酸解过氧化物法、电解-水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氢氧直接合成法和氧阴极还原法。

我国99%的 H 2 O 2 采用蒽醌法合成,蒽醌法又分为固定床法、流化床法及悬浮床法。

本项目采用节能型蒽醌法固定床生产工艺。

该工艺近年来有下列改进:(1)对传统固定床法工艺中的氢化塔、氧化塔、萃取塔等主要设备在结构上做了多项独特改进并对溶液成份进行调整。

因此,可从萃取塔直接得到27.5%的双氧水。

(2)由于对氢化塔、氧化塔、萃取塔等主要设备采取了优化设计,提高了设备的生产强度,装置规模国内最大生产能力达到 3.3万吨/年(以100%H2O2计),降低了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

(3)利用合成氨生产系统的液氨作为冷冻剂,回收氧化塔尾气中的芳烃,降低了重芳烃的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

(4)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安全生产。

,作为基本化工原料的过氧化氢,国内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出口量也逐年递增。

产品应符合国标(GB1616-2003),详见表3-1。

表3-1 双氧水产品质量指标名称35% 规格27.5% 规格一级品优等品一级品优等品浓度%(wt) ≥35 ≥35 ≥27.5 ≥27.5 酸度%(wt)(以H2SO4计)≤0.05 ≤0.04 ≤0.05 ≤0.04 不挥发物%(wt) ≤0.1 ≤0.08 ≤0.1 ≤0.08 稳定度%(wt) ≥97.0 ≥97.0 ≥97.0 ≥97.0 外观无色透明无色透明4 工艺技术方案4.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本设计主要集中于蒽醌法固定床工艺制取双氧水氧化工序的氧化塔的设计一、传统固定床技术其工艺路线如图 1 所示,工作液组分为 2-乙基蒽醌、磷酸三辛酯和重芳烃。

氢化塔为二节或三节串联使用,氧化塔为二节串联,萃取塔塔板数为55~60 层氧化塔的气液流程--.产品国外市场主要消费去向世界过氧化氢产品有工业级、试剂级、食品级、医药级和电子级等多种,按浓度分有质量分数3 0%、27 5%、30 0%、35 0%、50 0%和70.o%等多种规格。

各种浓度过氧化氢产品主要用途见表3—4。

4 工艺技术方案4.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2.1.1 产品工艺概况工业上生产双氧水的方法有酸解过氧化物法、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法、氢氧直接合成法和氧阴极还原法。

一.电解法电解法又分为过硫酸铵法、过硫酸钾法和过硫酸法三种。

(1)过硫酸铵法通过电解硫酸氢铵水溶液,生成过硫酸铵,再在减压下进行水解蒸馏而得H202。

(2)过硫酸钾法通过电解硫酸氢铵水溶液,生成过硫酸铵后,使过硫酸铵连续通入复分解反应器,并投入硫酸氢钾结晶,待其反应溶液冷却后,用悬浮液离心机分离,即得过硫酸钾结晶;反应式如下:(NH4)2S208+2KHS04———K2S208+2NH4HS04再将过硫酸钾结晶和硫酸分别投入水解釜内,在减压条件下进行水解蒸馏而得H202成品。

K2S208+2H20——2KHS04+H202(3)过硫酸法即通过电解硫酸水溶液,生成过二硫酸。

再在减压下进行水解蒸馏而得H202。

H2S208+4H20——2H2S04+2H202上述三种方法中,过硫酸铵法具有电流效率高,工艺流程短,电耗低等优点,是电解法中的主要方法。

但电解法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由于消耗高而被淘汰了。

2、蒽醌法将烷基蒽醌衍生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生成相应的氢蒽醌,再经氧化,萃取,即得H202产品。

3、异丙醇法在异丙醇中加入过氧化氢或其它过氧化物做为引发剂,用氧气或空气将其进行液相氧化,即得丙酮和过氧化氢。

(CH3)2CHOH+02———CH3COCH3+H202再将氧化生成物通入蒸发器,使过氧化氢与丙酮等有机物及与其中混杂的水分分离,再经有机溶剂萃取净化,即得所需H202产品,且可得副产物丙酮。

此法只有少数国家采用。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壳牌公司建成一套异丙醇法生产装置,由于燃料和原材料价格太贵而被迫停产。

4、氢氧直接合成法该法是一种具有环保意义的最简捷和最经济的合成方法,是将氢气、氧气直接通入存有液体介质的反应器中,在催化剂和高压条件下,使氢气和氧气于其中反应,产生过氧化氢。

早在1914年,该法就已发明,并获得专利,可是该法在以后的50年中未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

近十年来,以美国的杜邦公司和日本的三菱瓦斯公司为代表,将该法开发成功,并取得了专利权,同时走向工业化。

该法的主要特点:(1)采用几乎没有有机组分的水反应介质。

因此就不存在高浓度双氧水与有机溶液共存时而产生爆炸;同时也避免了大量有机溶液循环,可不设后处理和产品净化系统,从而降低了双氧水成本;(2)可用活性炭粉做载体制造钯触媒,减少了钯触媒的成本,也降低双氧水成本。

此法生产的双氧水成本仅为蒽醌法成本的一半。

然而,虽然该法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但大规模工业化装置的生产仍尚待时日。

5、氧阴极还原法该法是Traub于1882年发现的。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经美国DOW化学公司与加拿大Huron化学公司的研究改进,目前已经取得较大进展。

其工艺是在含强碱性电解液的电解槽中使氧在阴极还原成羟基离子,然后再在回收装置中转变成过氧化氢。

该法的优点是生产装置费用低,产品成本低,缺点是产品为含碱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且浓度偏低,只能用在纸浆和纸产品的漂白上。

6、真空富集法该法是一种新的方法,由Kvaemer公司在2000年提出。

该法解决了过氧化氢直接生产方法中反应混合物净化效率不高的问题。

与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的方法相比,此方法中反应混合物的反应是在一种有机溶剂中发生,而不是在水中进行。

目前,这一方法仍然处于中试前的开发阶段。

结论:虽然氢氧直接合成法和氧阴极还原法这两种工艺已经取得了成功,并已小规模的实现工业化,但到装置大型化,尚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成熟阶段,而真空富集法则需要进一步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才能投入使用。

所以,目前使用最广的还是蒽醌法。

国内几乎99%的过氧化氢工业生产都使用蒽醌法,且国内蒽醌法工艺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提升。

蒽醌法也分三种,即固定床钯触媒法,悬浮床钯触媒法,流化床钯触媒法;而国外则采用流化床钯触媒法;目前在国内固定床钯触媒法占一定优势。

4.1.3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上面谈到国内有两种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固定床钯触媒法和悬浮床钯触媒法。

两种方法的工艺特点:4.1.3.1.悬浮床钯触媒法设备结构复杂,制造要求严格,造价高,流程复杂,特别是溶液过滤系统;氢效高,氧化收率与萃取收率高;装置容易大型化;但触媒靠进口。

4.1.3.2固定床钯触媒法(1)氢化反应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容易操作。

由于氢化反应器结构简单和新触媒采用及工作液的改进,使双氧水装置也可大型化。

(2)对于固定床,尽管钯触媒一次填充量大,但使用过程中可以再生,消耗低,在空气中不易自燃,较安全;流程简单,省略了触媒制备系统,简化了后处理系统。

(3)对于固定床来说,在国内钯触媒和组成工作液的化工原材料易得。

4.1.3.3 两种工艺的消耗及操作费用(见表4-1)表4-1 固定床鈀触媒与悬浮床钯触媒消耗及操作费用比较表(t35wt%计)4.1.3.4 两种工艺能耗悬浮床鈀触媒工艺每生产一吨双氧水(35%)总的综合能耗2.26kw,固定床鈀触媒每生产一吨双氧水(35%)总的综合能耗为1.51kw。

悬浮床工艺的综合能耗高于固定床工艺。

4.1.3.5 两种工艺生产装置投资两种装置均按20万吨/年(35%)规模计算,固定床鈀触媒工艺基建投资为20559 万元,悬浮床鈀触媒工艺基建投资为26236(同一规模参照价)万元。

4.1.3.6 结论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共识:从工艺技术特点看,悬浮床鈀触媒工艺优于固定床鈀触媒工艺。

主要表现在工艺装置易大型化和露天化,流程简单,设备和系统容积小,化工原材料一次性投资较低;从操作费用和能耗方面看,固定床鈀触媒工艺占优势;从化工原材料、动力消耗、总能耗和总投资等方面综合分析,两种工艺各有利弊。

但是悬浮床鈀触媒工艺,钯触媒国内产品质量还达不性能要求,需要从国外采购,价格昂贵。

根据以上的比较,本装置的工艺路线确定为固定床鈀触媒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