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健身作用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健身作用的研究
[摘要] 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功能是有目共睹的。结合太极拳的拳理和特色及人体生理特点,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实践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进行论述。试揭开太极拳神秘的面纱,这将有利于太极拳的普及和传播。
[关键词] 太极拳健身心理健康
1 前言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拳种之一,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约300年前)逐渐系统地发展成为正式体育运动。它是综合历代名家拳法,结合古代导引、吐纳之术,运用阴阳学说的哲理创编而成的。太极拳动作轻松柔和、圆活自然、连绵协调、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始终强调合乎自然运动规律。太极拳在运动中以人为主体,注重自我锻炼,形成了内外兼修的技术体系,而这一体系经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完全符合科学的健身规律。大量的实践也证明,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生活,而且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预防疾病。
2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是和太极拳的特点息息相关的,太极拳是一种缓慢、柔和、轻灵的拳术。其运动特点是:心静体松、呼吸自然,轻灵沉着、圆活连贯,上下相随、虚实分明,柔中寓刚、以意导动。
2.1心静体松,呼吸自然
“心静”是指精神状态安静,“体松”是指人体肌肉、关节、内脏器官舒松自然。太极拳架式平稳舒展,动作轻柔缓和,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练习时要求精神饱满、思想集中、心平气和、排除一切杂念,按照练拳的步骤和要领,以意贯注于动作过程中,按动作的虚实变化适度地完成动作,配合动作,顺其自然地呼吸,“用意不用力”。所以,人们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之后,虽然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一般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因此,太极拳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尤其适合老年人健身锻炼。
2.2轻灵沉着,圆活连贯
太极拳套路自始至终首尾相接、连绵不断,动作轻灵圆转,所有动作均要求走弧线,避免直来直去,整套拳法由无数大小不一的弧
线构成的圆圈组成,举手投足离不开圆,这是符合人体各关节的自
然弯曲状态的。通过弧形活动进行锻炼,不仅有利于动作圆活自然,体现轻灵的特点,而且能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均匀的发展。
2.3上下相随,虚实分明
上下相随,就是动作随上肢、下肢、躯干等各部位进行协调的运转。虚实分明,就是灵活、松软、紧张和坚实要清楚明白。太极拳要求全身一动丽无不动、一静而无不静、动作上下相随、内(呼吸、意念)外(四肢、躯干)一体。
2.4柔中寓刚,以意导动
柔是指在保持适当紧张的同时,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刚是指随时迅速集中力量于某一点的一瞬间。练习太极拳时,要思想集中,不
断地用意识来指导每个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圆活性,做到“意动形随,动作轻柔,发劲刚健有力,刚柔相济。
3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太极拳博大精深,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显著的健身效果,吸引了广大国内外的爱好者。群众性的太极拳健身运动将进一步得到推广,国际武联于2000年7月决定,将每年的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月”,这充分说明太极拳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是群众性、世界性,具有无限发展前景的运动。太极拳健身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大量实践证明,太极拳不仅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和别具一格的技击理论,
而且具有良好的健身和预防疾病的功效,是真正的中国传统优秀养生方法的代表。本文旨在回顾总结国内外对太极拳的研究成果,结合太极拳的拳理和运动特点,试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进行探讨。
3.1太极拳的健身作用的生理机制
3.1.1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练习太极拳要求做到“心静用意”、“意守丹田”,即要心平气和、精集中,用意念引导动作,处处圆活轻柔。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意念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中其他思绪的干扰,专注于
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能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高度的平衡,从而使中枢神经得到良好的调节和休息,使神经系统
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和改善。1988年,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理论部
从脑电、心电、血脂等指标,探讨了太极拳运动的保健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坚持练太极拳的人,在练习太极拳后可使大脑进入,a波
为主导的同步化有序状态,使a波功率增加几倍,即大脑活动进入有序化觉醒状态,有效地调节人体的内脏功能及免疫能力。最近,据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的过程中,中枢的意念活动可
使大脑呈现节奏性的活动,明显有别于练气功时的脑电活动,不会
出现走火入魔现象。练习太极拳过程可以使脑波向良好方向发展,有利于锻炼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防老抗衰作用。有些人练习太极拳时问不长,脑波却有良好反应,这说明练习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
起着间接的训练的作用,对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所引起的各种慢性疾病起到积极作用。
3.1.2太极拳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气向下沉,与动作自然配合,使
呼吸逐渐做到“深、长、细、缓、匀、柔”,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拳论言:“呼为开、为发,吸为合、为蓄。盖吸则自然提得起,呼则自然沉得下。”有节律的呼吸利用横隔膜上下带动内脏按摩,可增加吸收深度,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发展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幅度,增大肺通气量,提高肺脏通气、换气功能,增加呼吸功能。肺活量平均提高3.31%;肺总量平均提高7.34%;用力呼吸肺活量平均提高16.11%。这些变化充分说明练习太极拳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太极拳的深长呼吸,能把肺脏的浊气大量排除。吸入较多的氧气,可使肋软骨骨化率降低,延缓肺腑呼吸系统衰老。因此,长期练
习太极拳能有效地防治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太极拳重意不重力,在练习上以养气为主,与调息有关,要用动作去影响呼吸,使呼吸也成为一个运动,方能在完整的运动中得到更高的健身效果。拳势呼吸以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力,提高吐故纳新的效果。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气沉丹田”,采用的是深长的腹式呼吸,使胸部宽静、腹部充实,提高呼吸机能的持久性,改善肺通气功能的作用。而太极拳运动所强调的“深长匀静,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能使膈肌有节奏地增大上下运动,使肺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吸入更多的氧气。通过腹式呼吸,推动了膈肌的运动。太极拳腹式呼吸深度的锻炼,使处于胸腹之间横膈肌随着深长的体呼吸不停地运动。根据医学原理,增强呼吸是醒脑的手段之一,对脑萎缩有治疗效果。
3.1.3太极拳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是一种螺旋式的弧形运动,这种运动过程对血管与淋巴管能起到良好的机械按摩作用,促使阻塞的或狭小的动脉两侧的小血管分支得以扩张,保持气血畅活。有研究表明,坚持太极拳运动可以减小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因为练习太极拳要求全身心的放松,从而反射性的引起血管舒张,最终减轻心脏负担,使高血压的以降低。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明显提高心肌的机能,改善心脏泵血功能,降低血管阻力和血黏度,促进微循环的灌注,减少红细胞的聚集及预防白色为血柱的形成,从而对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