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3036f1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b.png)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
概括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绪论概括:
第一点:历史背景与意义
二十世纪是美国黑人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黑人在美国长期遭受种族歧视和压迫,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
二十世纪初,随着的兴起和黑人社群的觉醒,黑人文学开始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表达他们的声音和经历。
同时,二十世纪黑人文学也探索了种族身份、文化认同和社会问题等多个主题,深入探讨了黑人在美国社会的地位和存在。
因此,了解二十世纪黑人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对于理解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点:重要作家与作品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涌现出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
其中包括著名作家如兰格斯顿·休斯、托尼·莫里森、理查德·赖特等。
这些作家
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现了黑人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兰格斯顿·休斯的诗歌作品《黑色樱桃》和《美国初唐诗选》以及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亲爱的》和《宝贝》等都成为了经典之作,影响了后世的黑人文学创作。
这些作品通过文字的力量,向读者传递了黑人的独特视角和体验,同时也对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二十世纪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代表了黑人社群的声音和诉求,也成为了探讨种族问题的重要桥梁。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作家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黑人文学的发展演变与意义。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各章重点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各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45b7dffab069dc50220155.png)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各章重点第一章重点问题1.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ν2.卡夫卡的主要作品3.《变形记》的内容、艺术特点ν4.《饥饿艺术家》、《地洞》的内容ν5.《城堡》的朦胧性所代来的多解性6.卡夫卡小说的特征ν7.对卡夫卡的主要评价ν8.为什么说卡夫卡是现代主义的奠基第二章重点问题1.意识流小说产生的哲学和心理学背景ν2.意识流的三层含义3.意识流小说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ν4.对意识流小说定义的争论ν5.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作品6.福克纳的主要作品(《我弥留之际》等)、创作特点(评价)ν7.《喧哗与骚动》的内容、班吉叙事的意义8.乔伊斯的生平和创作简况9.《尤利西斯》的内容、在结构上与《奥德赛》的对应关系,对《尤利西斯》的评价第三章重点问题1.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艺术特点2.萨特主要作品的内容ν3..“处境剧”(“处境小说”)的含义ν4.《恶心》所表现的存在主义观点5.加缪主要作品的内容ν6.《局外人》、《鼠疫》所表现的存在主义观点ν7.零度写作的含义第四章重点问题1.新小说的革命性、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2.娜塔丽•萨洛特的主要作品,“潜对话”的内涵3.米歇尔•布托尔的主要作品4.克洛德•西蒙的主要作品5. 罗伯—格里耶的主要作品,《嫉妒》的内容、题目的双关含义、艺术特点第五章重点问题1.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2.关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争论3.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作品4.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5.《百年孤独》的内容、孤独主题6.《百年孤独》的所反映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特点7.《百年孤独》的叙事特点。
20世纪欧美文学概说
![20世纪欧美文学概说](https://img.taocdn.com/s3/m/bb93ee7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c.png)
20世纪欧美文学概说20世纪欧美文学概说一、20世纪西方文坛的特点1、流派纷呈。
虽然概而言之,可以归纳为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含后现代主义写作。
一般的文学史把20世纪50年代后的现代主义称为后现代主义)两大板块(前者是传统的,后者是反传统的),但在每一板块中也有不同的类型,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这一块。
“流派纷呈”说的主要就是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现代主义流派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文学在时间上是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等。
20世纪是一个科学辉煌的世纪,也是一个文学辉煌的世纪。
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走向和流转嬗变的轨迹,大体勾勒了20世纪100年西方文学的动向和走势。
两大文学主流的演变趋势,又大体规定了21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格局。
流派纷呈体现了20世纪西方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二十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学基本上是以再现(包括对已然的再现和对应然的展现——前者属现实主义,后者属浪漫主义)为主。
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2、以现代主义文学为主潮3、复杂、晦涩、难懂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的基调二、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是以欧洲为中心的20世纪西方文艺思潮,也是20世纪在欧美各国相继出现的,与西方文艺传统截然不同的各种艺术流派的总称,包括现代主义文学在内。
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各种反传统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之所以激烈反传统,原因恰在于文学的生命植根于创新。
工业文明的急剧发展,现代哲学的兴起,则为现代主义对资本主义弱肉强食剧烈竞争的社会焦虑和普遍的绝望则构成了现代主义的社会土壤。
因而,现代主义文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危机的文学,是资本主义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必然产物。
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周围世界的荒谬和人的孤独无援;在艺术手段上是采用荒诞的情节和非现实的图景及人物,并用时序跳跃,时空颠倒,语言隐晦等方法,来强化文学作品的表现力,以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一)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一)](https://img.taocdn.com/s3/m/856c99f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d.png)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一)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1. 反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客观真实和逻辑思维。
•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主义,追求真实的描写和现实的题材。
2. 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关注社会底层的贫困、剥削和不公正。
•揭露社会现实中的腐败、偏见和不平等。
•强调作品要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3. 内心思想的探索•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深入人物内心世界。
•探索人类的欲望、情感和道德困境。
•认为真实的人性是复杂、矛盾和多维的。
4. 反对英雄主义和理想化•拒绝把人物理想化,将普通人和社会边缘人物作为主人公。
•反对传统的英雄形象,强调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和日常困扰。
5. 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陈述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个体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揭露社会生活中的机械化、物化和异化。
6. 以写实手法进行描写•着力于细致入微的客观描写,追求写实感。
•采用直接、简明、平实的语言风格。
7. 反对社会中的虚伪•控诉社会中虚假、伪善的道德和价值观。
•关注个人对抗社会的斗争。
8. 追求艺术的真实和精确•撇弃夸张和浮华的修辞,强调精确的描写和真实的细节。
•追求与现实相符合的艺术表达方式。
以上列举的是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原则,包括反对浪漫主义、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内心思想的探索、反对英雄主义和理想化、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以写实手法进行描写、反对社会中的虚伪以及追求艺术的真实和精确。
通过这些内容,现实主义作家试图以客观真实的方式揭示社会的各种问题,探索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并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描写和批判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综述
![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6af0a8f25c52cc58ad6bebc.png)
第一节 综述
• "后现代主义"概念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对 它有各种理解和阐发。现在学术界比较一 致的看法是,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信 息社会)的产物,是对二战后欧美文化现象 的总体描述。它是多元的、探索的。
第一节 综述
• 后现代主义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代表就是解构 主义思想家:①米歇尔·福柯,著有《疯狂与非理性》 (1961)、《词与物》(1966)《性史》(1976一 1984)、《权力/知识》(1980)。②雅克·德里达, 著有《写作和差异》(1961)《语言和现象》(1962) 《哲学的边缘》(1972)等。③尤尔根·哈伯马斯 (1929一 ,德国),著有《知识与人类旨趣》 (1968)、《文化与批判》(1973)等。④托马斯·库 恩(1922一1996),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有 《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必要的张力》 (1977)等等。
• 20世纪是一个大众参与的时代,一个大众 文化兴盛的时代,这是20世纪与以前不同 的又一突出特征。以传统的、通俗易懂的 方法为创作手段的影视作品取代了传统的 严肃文艺、高雅的新型文艺。
第一节 综述
• 二、20世纪的哲学思想与文学 •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在19世纪三四十
年代瓦解后,欧美哲学进人新的发展阶段。19世 纪后半朝,唯科学主义思潮(孔德、斯宾塞等人的 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 志论)直接影响了20世纪哲学的发展演变。20世纪 欧美哲学论坛,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竞相角逐, 又互相浸透。互相影响。而哲学思想的繁荣与革 命,是导致20世纪欧美文学和批评繁荣与革命的 决定性因素。
第一节 综述
• 三、现代主义(Modernism)与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fc2ebd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1.png)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内容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兴起的文学流派,它以描写真实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剖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困惑。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首先,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展现了社会的矛盾和不公。
它关注的焦点主要是阶级分化、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困境。
作家们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困境和追求公正的斗争,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呼吁社会改革和不断寻求社会公平正义。
例如,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揭示了工业革命对贫困儿童的残酷影响,引发了对社会救助体系的关注与改革。
其次,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展现了人类面对现实世界的挣扎与反抗。
作家们以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类的欲望、希望和追求。
他们关注人类本性的罪恶和渴望,描绘了个体在现实面前的挣扎与矛盾。
例如,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中的主人公梅尔索维特,展现了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个体,他面对现实世界的荒谬和苦闷,最终走向了消极的结局。
此外,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还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反思,探讨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
作家们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虚伪、冷漠和隔阂,呈现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和无助。
他们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心理与情感。
例如,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追求无法实现的爱情,最终陷入了现实世界的无奈和离散。
综上所述,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真实生活为主题,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探讨,对人性的剖析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困惑。
它生动全面地描绘了人类在现实面前的挣扎和矛盾,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欧美文学简史》自学笔记
![《20世纪欧美文学简史》自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8ea66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2.png)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简史上编第一章:1900—1939年欧美文学概论[识记] 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1、由意大利诗人托马佐.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20日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为发端。
2、其成就主要在于诗歌。
如意大利马里内蒂、法国阿波利奈尔及俄国马雅可夫斯基。
3、主张是摈弃一切现在的文明成果,竭力创造“属于未来”的全新艺术。
4、由于主张流于偏激,且诗句艰深无规则等原因于20年代末趋于沉寂。
超现实主义:1、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宣告该流派成立。
2、追求“超越现实”,主张写梦,展现自我内在的真实,向内在世界探秘,叙述“梦幻的人生”。
3、代表作家有阿拉贡(《巴黎的土包子》)、艾吕雅等。
4、在法国盛行于二三十年代,在世纪中叶扩展至各大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学流派。
后期象征主义:1、盛行于二十世纪20年代,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唯美主义理论)长诗《年轻命运的女神》、《海滨墓园》,英国艾略特《荒原》,爱尔兰叶芝,俄国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
2、仍旧坚持“审美至上”“象征最佳”的准则,追求用可感形式去体现理念、思想,用象征和意象去暗示生活哲理。
而且继续唯美主义诗歌的某些传统。
表现主义:1、流行于20世纪初,本是德国一种绘画派别,后来影响到文学创作。
2、该流派着重主观表现,强调表现主观的真实,而不意于再现客观的细节真实。
3、常用夸张、怪诞的手法突显主观的感情,达到极强的强烈的艺术效果。
代表作有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
瑞典剧作家斯特林保是首创者。
诗歌方面有德国诗人海姆、贝恩等。
“意识流”:1、“意识流”一词来源于心理学,20年代被借用于文学创作理论。
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特别是潜意识活动。
2。
该流派作家致力于挖掘人物世界,让意识充分地自由流动出来因而淡化了情节、环境,时空倒置,结构松懈。
3、代表作家和代表作有法国普鲁斯特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的乔伊斯《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喧嚣与骚动》,英国伍尔芙。
第八章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汇总
![第八章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29c379465ce05087732130d.png)
第八章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20世纪时代风貌20世纪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文学现象纷纭复杂。
20世纪的历史特点,决定了文学具有独特的性质。
一、两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西方文学带来了“原子弹冲击波”。
20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走向垄断,它们之间争夺霸权的斗争,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人类历史上两次空前的大劫难: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7月28日拉开序幕,8月4日全面开战,持续4年零3个月,席卷38个国家,波及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15亿人。
战争期间,俄国于1917年发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后,苏联退出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9月1日爆发,战争持续了六年零一天,1945年9月2日结束。
二次大战中,全世界军、民伤亡约在9千万以上,各参战国直接军费开支达11170亿美元(一万一千一百七十亿美元),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4万亿美元。
两次大战的惨烈经历,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从文艺复兴以来三、四百年内建立起来的经济、政治、道德、伦理等价值体系和观念,造成巨大而影响深远的冲击,引起了意识形态和文学艺术的巨大变化。
现代主义文学适应普遍的毁灭感、失落感和苦闷、彷徨、迷惘的社会心态,得到长足的民展。
它们是新一代文人追求艺术创新的产物,也是战争期间咎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世界人们表达特定心态的重要渠道。
例如意识流小说结构上、思维上的支离破碎,与两次大战带给世界的破碎感,象征主义的模糊意象表达与作者们无法看清生活真相、无法把握生活的心态,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同时,现实主义文学适应时代的变化,以新的面貌、新的角度,描写和反映了动荡的时代和人们的生活。
二、20世纪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争取独立、争取解放的斗争风起云涌,给文学带来新的声音和新的形象。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世界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20世纪世界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反映无产阶级斗争和社会改革目标的文学作品。
这一类文学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是世界文学中的新事物。
《20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的概括
![《20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的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130bd7402f60ddccda38a0bb.png)
《20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的概括答: 20 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 20 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
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 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 20 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 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哲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通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 19 世纪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意识。
!!B4 20世纪欧美文学
![!!B4 20世纪欧美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1b38c4fc4693daef5ef73da4.png)
二、20世纪文学注重人们的内心和意识深层开拓。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帕格森非理性主义哲学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等理论影响下,许多作家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与19世纪相比,文学的观照和思维方式发生了由整体向个体、由社会向个人、由外部向内心、由浅部的、戏剧化的感情向深部的、非逻辑化的感情的转变。作家们由追求酷似生活的真实,转向探求人的内心世界的“最高真实”,现代派文学尤其如此。文学观照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审美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文艺批评、文学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文学由此实现了对19世纪文学的全面突破和超越。
三、20世纪文学受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影响更为明显。几乎每个文学流派都学或其他社会科学观点的主张者,许多文学作品就是某种观念的直接产物。
四、20世纪文学中人道主义较之19世纪有了进一步深化。它继承了19世纪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揭露资产阶级对劳动者的压迫、剥削,鞭挞资产者的冷酷无情,批判贫富悬殊的现象,控诉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同时还探及一个更深层的主题—现代资本主义生活如何造成人的“异化”,使人变为非人。异化主题是20世纪文学中人道主义的新的深化和发展。
20世纪拉丁美洲人民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反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控制的斗争中,产生了具有浓郁传奇色彩和独特民族心理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总的说来。20世纪文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其首要特色,是流派纷呈,瞬息万变。从宏观上讲,20世纪欧美及东方各国文坛,主要有两种文学思潮:一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一种是反传统的现代派文学。它们并行发展,相互渗透。现实主义文学以苏联和各国进步作家的创作为主流,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又力图创新,吸收了许多现代派的表现手段,风格各异,带有20世纪文学的时代特色。现代派文学中包含诸多文学流派,其创作力求新、奇、特,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反传统反理性的倾向;各流派以十年或不到十年就被取代、更新的速度,纷呈叠起,名噪一时。20世纪文学因而呈现的丰富绚丽的局面,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不能比拟的。
《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
![《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a1aca21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3.png)
《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
要点概括
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绪论要点概括
第一点:欧美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 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是在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
- 文学作品反映了当代社会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全球化、社会
不平等、环境破坏等。
- 欧美文学在风格和主题上展现了更多的多样性,包括实验性
写作、探索性主题和跨文化元素。
第二点: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的主要趋势和代表作
- 在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中,后现代主义的影响逐渐减弱,现
实主义和新自然主义的作品得到更多关注。
- 小说和短篇故事是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的重要形式,代表作
品包括《挪威的森林》、《间或偷窥》等。
- 二十一世纪欧美诗歌注重语言的创新和形式的实验,代表作
品包括《行者歌》、《无题》等。
- 非虚构文学在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中崭露头角,代表作品包括《飓风之眼》、《追风筝的人》等。
以上是《二十一世纪欧美文学》绪论的第一、二点要点概括,欧美文学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反映当代社会问题的特点,通过各种文学形式探索和呈现出现代人类面临的挑战和困扰。
《20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要点
![《20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b6db6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5.png)
《20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要点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演变与世界历史的演变息息相关,在这复杂多变的历史条件下,它也呈现出发展空前迅速、状态极其复杂的态势。
这一百年,世界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上半期(1900-1945)、20世纪的下半期(1946-1991)和20世纪末期( 1991-2000)。
20 世纪上半期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而后又爆发经济危机,俄国又爆发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的苏联使人民看到了希望。
二战后,历史进入了冷战时期。
二十世纪末,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战之后,“冷战"结束,'世界趋于多极化的态势,开始进入多元共存的时代。
20世纪世界文学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欧美文学为主导的格局发展为三大文学板块: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发展中国家文学。
就欧美文学的范围来讲也各有特点,共同构成了20世纪欧美文学的面貌。
20世纪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及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同时也促使人们对现实、未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所以20世纪的西方思想及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不断涌来,它们是这个时期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产物。
从十九世纪末就已经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其中对文学影响比较
大的出马克思主义外,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哲学、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争取解放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理论。
20世纪外国文学史绪论
![20世纪外国文学史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fdaf3d6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6.png)
2024/10/6
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便进入了发展分化期。 这一时期主要有存在主义文学和荒诞派戏剧,而荒诞派戏剧已经 具有非常浓郁的后现代主义气息,它标志着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 义的过渡,有些学者则索性将它们划归为后现代主义文学。
阿拉贡:开放的现实主
义
泛现实主义现象:
批判现实主义 心理现实主义 动态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20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概论
二、现实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学
• 左翼文学最早出现于19世纪西欧资本 主义国家。它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 社会主义思潮紧密相连。
英国的宪章派文学 德国1848年革命时期文学 法国巴黎公社文学
2024/10/6
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前现
代主
现代
义
主义
后现 代主 义
一般指浪漫主义、现实主 义和自然主义等文学流派。 它们都一致认为:现象后 面有本质,本体后面有客 体,偶然之中有必然,形 式之中有内容。崇尚中心, 提倡权威,尊崇等级,高 扬整体。
现代主义全面摧毁了前现 代主义的深度模式,但又 建立一种新的深度模式, 尽管这个模式已不再是明 晰的、确定的、可证的。 借助于象征、梦幻、直觉 等手法把握现实世界。
美国
日本
非洲
所谓动荡不安,我们指的是,西方的政治和社会格局总是处在矛盾冲突和变动不居的不稳定
2020最新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外国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二答案
![2020最新国开汉语言文学本科《外国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e84faf770bf78a64295425.png)
《外国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二答案亲爱的同学:本次作业为综述能力测试题,请阅读教材《20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将《绪论》“一”、“二”中的主要内容概括为800字左右。
要求:本题目考查学生的概括和综述能力,要求能概括出《绪论》“一”、“二”的要点,有一定的展开说明,要写成一篇小文章。
答:《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 、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濫,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材一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
《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
![《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a98301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9.png)
《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
括
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
第一点:现代欧美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 现代欧美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在欧洲和美洲地区产生的文学作品体系。
- 现代欧美文学具有多元化的风格和主题,反映了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 现代欧美文学注重表现个体内心状态和探索人性的复杂性,较之传统文学更加关注人的内在世界和情感体验。
- 现代欧美文学还表现出对现实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传统文学形式的突破和创新。
第二点:现代欧美文学的代表作品
- 现代欧美文学的代表作品众多,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
- 20世纪初至中期,欧洲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德国的托马斯·曼等。
- 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美洲的代表作家有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加勒比海地区的大广场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拉丁美
洲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等。
以上是对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的简要概括,具体内容
可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进行详细阐述和讨论。
(字数:205)。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e3bfa9fc8bd63186bcebbcb1.png)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知识要点《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
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哲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通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19世纪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意识。
《二十世纪美洲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
![《二十世纪美洲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a4901a4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6.png)
《二十世纪美洲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
点概括
第一点要点概括
- 二十世纪美洲文学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 美洲文学中包含多种文化和文学传统,如美国文学、加拿大
文学、墨西哥文学等。
- 二十世纪美洲文学的出现受到社会、政治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如种族歧视、、流亡与移民等。
- 二十世纪美洲文学作品反映了美洲社会的变革和多元化,探
讨了身份认同、社会不平等、种族和性别问题等。
第二点要点概括
- 二十世纪美洲文学的主题广泛,涵盖了个体经历、历史事件、社会问题等。
- 自由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美洲文学的重
要文学流派和思潮。
- 二十世纪美洲文学作品中的写作风格多样,包括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民间文学等。
- 二十世纪美洲文学作品的重要作家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恩里克·塞拉诺、托尼·莫里森等。
总结
《二十世纪美洲文学》涵盖了多样的文学传统和主题,反映了美洲社会的多元性和变革。
作品中探讨的身份认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对于理解美洲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深入了解美洲的文学与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 史蒂夫·查普斯基(2014):《二十世纪美洲文学史》
- 黄宇宙(2012):《二十世纪美洲文学概论》。
《后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
![《后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9b44a8f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1.png)
《后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第一、二点要点
概括
后现代欧美文学绪论
第一点要点概括
1.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起源:后现代主义文学源于二十世纪中期
欧美社会和文化变革,反映了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颠覆和反叛。
2. 文学形式的多元化: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
包括实验性写作、碎片化叙事和排比等,突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
3. 反叙事和解构主义:后现代文学对传统叙事结构进行了批判
和颠覆,采用非线性、混合和颠倒顺序的叙事方式,探索诸多主题
和视角。
4. 文学与权力的关系:后现代主义文学关注权力和权威的问题,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权力的滥用和个体面对权力的无力感。
5. 语言和符号的特殊运用:后现代主义文学注重对语言和符号
的创新和探索,通过破坏语义结构和使用文学技巧表达复杂的主题
和观念。
第二点要点概括
1.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存在的疑虑,质疑现代理性主义所宣扬的普遍真理和价值观。
2. 文学中的身份问题:后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迷失问题,探索性别、种族、阶级等议题。
3. 文学对历史和记忆的反思:后现代主义文学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记忆的再现和重构,揭示历史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4. 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幽默与讽刺: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使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嘲弄社会现象和批判权力结构。
5.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后人道关怀:后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关注社会的边缘化群体和弱势者,关心社会公平和人道关怀的问题。
以上是对后现代欧美文学绪论的第一和第二点的要点概括,后续内容将进一步展开讨论这些要点并探索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更多特点和主题。
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二点概括
![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二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720441fd69eae009581becc6.png)
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二点概括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学生:陈向荣《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
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概括
学生:陈向荣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第一、二点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
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
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
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哲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通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19世纪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意识。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