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绪论名词解释——三无运动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与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动作分析法——对人体各种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着重研究运动过程中关节和肌肉的工作和探讨人体器官与体育动作之间的关系。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在躯干两侧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名词解释——历年1个2008运动终板——是躯体运动神经与骨骼肌纤维之间的特化连接结构,呈椭圆形板状。
它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给骨骼肌,引起肌纤维收缩。
指运动神经末梢缠绕肌纤维束形成的板状结构,它是效应器哈佛氏系统——又称骨单位,位于长骨骨干骨密质的内、外环骨板之间,呈圆桶状,由同心圆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和中央一条哈佛氏管组成,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神经组织——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
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以及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神经元——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骨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几种细胞组成,即骨基质和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组织的功能是支持、连接、保护、储存钙磷、造血等软骨——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是固态的结缔组织,对机体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可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透明软骨——分布较广,成人的关节面软骨,肋软骨,呼吸道的一些软骨都是这种软骨。
新鲜时呈半透明状,较脆,易折断。
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纤维环,关节盘和耻骨联合等,是由大量平行或交错的胶原纤维排列而成,软骨细胞较少。
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和会厌等,间质中间有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弹性软骨有较强的弹性。
软骨膜——出关节面软骨以外,软骨的表面均覆有较致密的结缔组织。
分为内外两层。
主要是为软骨供应营养。
运动解剖学名词
运动解剖学名词
1 肌腱袖:是指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四块肌肉的肌腱所组成,彼此相连的 腱板分别止于肱骨大小结节,与肩关节囊愈合,其作用在于加固肱骨头与关节盂的连结, 对加固肩关节、保护肩关节有一定的作用。
2 运动环节:指在人体骨骼中既可以是一部分骨,也可以是几部分骨作为一个整体相对某个 关节运动,这一整体部分称为一个运动环节。
拉力线在髋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过。 伸:位于髋关节冠状轴的后方,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臀中肌、大收肌
等。合拉力线在髋关节冠状轴的后方跨过。 外展:位于髋关节矢状轴的外侧,臀中肌、臀小肌、臀大肌上部、阔筋膜张肌、梨状肌
等。合拉力线从髋关节矢状轴的外上方跨过。 内收:位于髋关节矢状轴的内侧,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臀大肌
肌、大圆肌等。合拉力线从肩关节垂直轴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跨过。 环转运动:各个运动方向的肌肉都有参与。
运动解剖学运动关节
6:肘关节运动方向与肌肉:屈与伸 屈:分布于肘关节冠状轴的前方,肱肌、肱二头肌、肱桡机、旋前圆肌等。合拉力线自肘关节冠状
轴前方跨过。
伸:分布于肘关节冠状轴后方,肱三头肌和肱肌。合拉力线从肘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过。
15“慢”表示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矩作用方向相同,运动环节速度慢; “反”表示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对侧或反面。
16“快”表示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矩作用方向相同,运动环节速度快; “同”表示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同侧的肌群为原动肌。
运动解剖学肌肉运动
使肩关节外展的肌肉:三角肌和冈上肌 使肩关节内收的肌肉: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喙肱肌 使肩关节前屈的肌肉: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肌纤维,肱二头肌长头,喙肱肌 使肩关节后伸的肌肉: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使肩关节旋内的肌肉:肩胛下肌,大圆肌,胸大肌,背阔肌,三角肌(前部) 使肩关节旋外的肌肉: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 使肩带上提的肌肉:斜方肌上部,菱形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 使肩胛骨下降的肌肉: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锁骨下肌 使肩带前伸(外展)的肌肉:前锯肌,胸小肌,胸大肌 使肩带后缩(内收)的肌肉:斜方肌,菱形肌 使肩带上回旋的肌肉:斜方肌上,下部肌纤维,前锯肌下部肌纤维 使肩带下回旋的肌肉:菱形肌,胸小肌,肩胛提肌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1、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垂直的基本轴2、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的轴3、冠状轴(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并与垂直轴和矢状轴相互垂直的轴4、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5、冠状面(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6、水平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7、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骨结缔组织形成的连结8、运动环节:指人体中能够围绕关节进行运动的人体的一部分或肢体的一部分9、单轴关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车轴关节10、双轴关节: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骨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
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11、多轴关节:具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做各个方面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12、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或肌肉群13、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14、动力工作:肌肉收缩时关节的位置发生改变,肌肉的的长度亦有变化15、静力工作: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是平衡阻力矩使关节保持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16、向心工作:当肌力矩大于阻力矩时,肌肉做克制性工作17、离心工作:当肌力矩小于阻力矩时,肌肉则做退让性工作18、支持工作:指位于关节基本轴同一侧的肌肉保持持续性收缩,以平衡阻力矩,使相应关节保持静止姿势19、上呼吸道: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20、肺门:肺的内侧中间有椭圆形的凹陷处称为肺门21、肾单位(泌尿部):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可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每个肾约有100~400万个肾单位22、原尿:经过滤膜进入肾小囊的液体23、终尿:原尿中大部分水分,无机盐,电解质,葡萄糖等经过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被运输回血液后剩下的液体经输尿管到膀胱排出体外的称为终尿24、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到心室,循环不止25、体循环(大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最后送到身体部位的毛细血管。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组织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的基本成分,由形态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肌节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
呼吸膜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细胞四层结构所构成的薄膜层。
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控制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
膜迷路包括位于前庭内的椭圆囊和球囊、半旧管内的膜半旧管、蜗内的蜗管等三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交通,腔内充满内淋巴。
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耻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哈佛氏系统是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
运动功能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是骨骼肌的基本肌能单位。
内脏是指在体腔内,借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的总称。
脑神经是指与脑相连的神经,共12对。
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骨迷路骨密质由致密骨质构成,从前内向后外。
骨单位哈佛氏骨板与哈佛氏管合称哈佛氏系统。
退让工作又称离心工作,其表现为肌肉收缩力矩大于阻力矩,环节背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动点和定点彼此分离,肌肉变长变细,但触摸时仍较硬。
气血屏障肺泡与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必须透过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血管内皮基膜和内皮细胞4层结构所组成的薄膜。
运动员心脏由于适应运动训练需要的高功能、大储备而发生的心脏肥大,被称为功能性肥大。
骨龄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愈合的年龄。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关节运动幅度是指环节绕某一关节运动轴从动作开始到结束所能转过的最大角度。
传导路是指由特定神经元所组成的传到感觉信息或运动指令的路径,包括感觉传导路、运动传导路。
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到心室,循环不止。
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极其树突集中在一起的部位,其色泽灰暗,称灰质。
神经纤维主要由神经元的突起与包在外面的神经胶质组成。
传导束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行走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区域称为传导束。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一、名词解释1.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做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把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称作矢状面。
2.冠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做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把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称作冠状面。
3.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称作矢状轴。
4.额状轴:左右贯穿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称作额状轴。
5.骨龄:是骨骺和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及干骺愈合的年龄,它常用来确定人的生物年龄,称为骨龄。
6.关节:骨与骨之间借复杂的结构相连,出现腔隙并失去连续性,称关节。
关节分为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
7.关节运动幅度: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该关节处相邻两个环节之间运动范围的极限角度。
8.椎间盘:为相邻锥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共23个,由上下软骨板、纤维环、髓核组成,功能是缓冲压力,增加脊柱运动幅度。
9.原动肌:在运动中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完成某种动作的肌肉称为原动肌。
10.拮抗肌(对抗肌):位于原动肌相反的一侧,与原动肌功能相反的肌肉称为拮抗肌。
11.近固定:四肢肌工作时,定点在近侧端叫近固定。
12.远固定:四肢肌工作时,定点在远侧端叫远固定。
13.动力性工作:肌纤维紧张持续时间短,收缩和放松不断交替,经常改变肌拉力角度、方向及骨杠杆的位置,这种工作称为动力性工14.静力性工作:肌纤维紧张持续一段时间,收缩和放松不交替,使运动环节固定、维持一定身体姿势的肌肉工作称为静力性工作。
15.向心工作:肌肉收缩克服阻力,肌力大于阻力,使运动环节朝肌肉拉力方向运动的工作称为向心工作,又叫克制工作。
16.离心工作:肌肉在阻力的作用下逐渐被拉长,阻力大于肌力,使运动环节朝肌肉拉力相反方向运动的工作称为离心工作,又叫退让工作。
17.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横切一块肌肉所有的肌纤维的断面总和叫做生理横断面,其值越大,肌肉的绝对力量也越大。
18.肌肉的初长度:肌肉在收缩之前的长度。
19.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的现象.实质是肌力不足。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1、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垂直的基本轴2、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的轴3、冠状轴(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并与垂直轴和矢状轴相互垂直的轴4、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5、冠状面(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6、水平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7、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骨结缔组织形成的连结8、运动环节:指人体中能够围绕关节进行运动的人体的一部分或肢体的一部分9、单轴关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车轴关节10、双轴关节: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骨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
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11、多轴关节:具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做各个方面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12、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或肌肉群13、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14、动力工作:肌肉收缩时关节的位置发生改变,肌肉的的长度亦有变化15、静力工作: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是平衡阻力矩使关节保持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16、向心工作:当肌力矩大于阻力矩时,肌肉做克制性工作17、离心工作:当肌力矩小于阻力矩时,肌肉则做退让性工作18、支持工作:指位于关节基本轴同一侧的肌肉保持持续性收缩,以平衡阻力矩,使相应关节保持静止姿势19、上呼吸道: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20、肺门:肺的内侧中间有椭圆形的凹陷处称为肺门21、肾单位(泌尿部):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可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每个肾约有100~400万个肾单位22、原尿:经过滤膜进入肾小囊的液体23、终尿:原尿中大部分水分,无机盐,电解质,葡萄糖等经过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被运输回血液后剩下的液体经输尿管到膀胱排出体外的称为终尿24、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到心室,循环不止25、体循环(大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最后送到身体部位的毛细血管。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1. 肌肉:肌肉是由肌肉纤维和其他细胞组成的有弹性结构,这些组织负责运动活动。
它们是机体的支撑,移动和控制。
2. 骨骼:骨骼是由骨质和韧带构成的机器,它们支撑机体的外形,保护机体的内部组织,并为机体提供机械性的支撑和运动能力。
3. 联合:联合是指由骨骼、软骨、韧带、肌腱等组织结构组成的部位,它们使骨骼可以相对移动并保持伸缩性和可塑性。
4. 肌腱:肌腱是由肌腱纤维和胶原蛋白组成的结构,它们连接肌肉和骨骼,为运动提供支撑和控制。
5. 软骨:软骨是由软骨细胞和纤维构成的结构,它们可以增加联合的弹性,缓冲联合的压力和提供额外的保护。
6. 关节:关节是指连接骨骼的部位,它们使骨骼可以相对移动,允许机体的运动。
7. 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细胞的反射性收缩,它们提供力量和支持,使机体的运动更有效。
8.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是指肌肉细胞的反射性松弛,它们使肌肉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并为肌肉收缩和其他运动活动提供准备。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额状面:就是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2、矢状面:就是按矢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3、水平面:就是指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4、正中面:经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简称正中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
5、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6、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7、组织:就是由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细胞群体。
8、器官:就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组织集合体。
9、系统:就是由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的许多器官结合在一起,构成互相配合,并完成连续性生理功能的器官群体。
(人体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等九大系统——括号内的内容可以不写,下同。
) 10、细胞:由原生质组成,就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11、细胞间质:就是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位于细胞与细胞之间。
(主要由基质与纤维组成。
它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起支持、联络、营养与保护细胞的作用。
)12、染色质:就是细胞分裂间期时细胞核内分布不甚均匀、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主要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
它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3、染色体:就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的表现形式。
14、内皮:就是衬贴在心脏、血管与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细胞游离面平滑,细胞很薄,有利于血液与淋巴液的流动与物质交换)。
15、骨单位:就是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的长柱状结构,由若干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
16、骨松质:位于骺及其它类型骨板的内部,由许多片状或杆状互相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
17、骨密质:位于长骨、短骨与扁骨的表面,质地坚硬。
18、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每个肌节由1/2明带+暗带+1/2明带组成。
运动解剖学的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的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是一种用于了解和分析人体的活动运动学和静态结构的科学。
运动解剖学旨在确定运动能力和功能的因素,认识并掌握运动的关键原理,检查运动中可能发生的损伤,并帮助设计针对个体需求的有效改善计划。
首先,运动解剖学涉及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深入了解,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关节系统以及神经系统。
骨骼系统涉及到骨骼部位的位置,形状,定位和功能以及运动活动的范围和稳定性。
肌肉系统包括肌肉的功能,类型,定位,形状,力度,运动活动,弹性和耐力。
关节系统包括关节的类型,定位,形状和运动活动的范围以及附属结构,如膝盖,髋关节,手腕和肩部等。
最后,运动解剖学还涉及到神经系统,例如神经传导,神经-肌肉相互作用,神经控制以及神经系统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运动解剖学有助于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如何涉及到个体的运动能力。
更具体地说,运动解剖学可以有助于诊断疾病,改善功能,辨明损伤的源头,并为为大众设计合理的运动项目提供关键支持。
运动解剖学也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以及动作技术,促进活动能力和恢复速度,从而提高全身机能。
总之,运动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和运动能力,并帮助改善和维护个体的运动表现。
运动解剖学名词
肩关节垂直轴的前方跨过。 水平屈:分布于肩关节垂直轴的前方,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肌纤维、肱二头肌长头、喙肱肌等。合
拉力线从肩关节垂直轴的前面跨过。 水平伸:分布于肩关节垂直轴的后方,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小圆
运动解剖学肌肉起止
肘关节屈: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
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髂肌起自髂窝,止于股骨小转子,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两侧, 止于股骨小转子
三角肌起自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股四头肌: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股中 间肌起自股骨前面,都止于胫骨粗隆
肘关节: 组成:肱骨下端和桡、尺骨上端。包括肱桡关节(肱骨小头与桡骨关节凹)、肱尺关节(肱骨滑车
与尺骨滑车切迹)、桡尺近侧关节(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
运动方向:屈伸(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前臂旋前、旋后(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腕关节: 组成:关节窝(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尺骨下方的关节盘),关节头(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
运动解剖学名词
6 固定肌:固定肌是位于定点骨上,固定定点骨处于某一位置不动的肌肉或肌群。
7 单关节肌:跨过一个关节,会引起一个关节运动的肌肉或肌群叫单关节肌。
8 主动不足:当双、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收缩发力时,已在一个关节处发挥了作用,在另 一个(或其余)关节处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双、多关节肌的“主动不 足”,即原动肌的“主动不足”。
9 被动不足:当双、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被伸展拉长时,已在一个关节处被伸展拉长,在 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处就不能被充分地伸展拉长,这种现象叫双、多关节肌的“被 动不足”,即对抗肌的“被动不足”。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1、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垂直的基本轴2、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的轴3、冠状轴(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并与垂直轴和矢状轴相互垂直的轴4、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5、冠状面(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6、水平面:与地面平行,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7、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骨结缔组织形成的连结8、运动环节:指人体中能够围绕关节进行运动的人体的一部分或肢体的一部分9、单轴关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车轴关节10、双轴关节: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骨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
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11、多轴关节:具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做各个方面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12、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或肌肉群13、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14、动力工作:肌肉收缩时关节的位置发生改变,肌肉的的长度亦有变化15、静力工作: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是平衡阻力矩使关节保持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16、向心工作:当肌力矩大于阻力矩时,肌肉做克制性工作17、离心工作:当肌力矩小于阻力矩时,肌肉则做退让性工作18、支持工作:指位于关节基本轴同一侧的肌肉保持持续性收缩,以平衡阻力矩,使相应关节保持静止姿势19、上呼吸道: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20、肺门:肺的内侧中间有椭圆形的凹陷处称为肺门21、肾单位(泌尿部):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可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每个肾约有100~400万个肾单位22、原尿:经过滤膜进入肾小囊的液体23、终尿:原尿中大部分水分,无机盐,电解质,葡萄糖等经过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被运输回血液后剩下的液体经输尿管到膀胱排出体外的称为终尿24、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到心室,循环不止25、体循环(大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分支最后送到身体部位的毛细血管。
大学体教期末考试——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与简答
名词解释1. 骨的理化性质:指骨中含有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使骨有弹性;无机盐类使骨质坚硬。
2. 静力工作:指肌肉持续收缩,长度不变,使环节在某一位置固定,以维持一定姿势。
3.肝小叶:肝小叶是构成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呈棱柱状。
在中央静脉周围排列着肝细胞、肝血窦和胆小管。
4.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5.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由有髓鞘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因为髓鞘色泽亮白,称为白质。
6、远固定:指分析四肢肌肉工作时,若肌肉以其远侧端为定点、近侧端为动点进行收缩。
7、对抗肌:指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8、离心工作:又叫退让工作。
其特点是:肌力矩小于阻力矩;环节朝肌拉力相反方向运动;肌肉变长、变细、变硬。
9、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功能和形态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节。
10、气血屏障:指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需要经过肺泡上皮、上皮的基膜、内皮的基膜和内皮细胞四层结构。
11、体循环:指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动脉各级分支到达全身的毛细血管,经各级静脉流回右心房。
12、单关节肌:指仅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13、定点:指肌肉收缩时,相对固定或运动幅度较小的附着端。
14、原动肌:指以主动收缩直接完成动作的肌肉。
15、动力工作:肌肉收缩产生的力使环节位置改变,肌肉长度有变化,这类工作称为动力工作。
16、静脉:指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
17、肌节: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都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
18、动点:指肌肉收缩时,相对运动或运动幅度较大的附着端。
19、动脉:指引导血液离心的血管。
20、复关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且能单独运动构成复关节21、感觉传导路:指由感受器至大脑皮质有多次突触连接的神经元链22、内分泌腺:又称为无管腺,其分泌的激素直接渗入血液和淋巴,随血液循环送至全身。
23、肌肉起点:指肌肉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在肢体近端的附着处。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额状面:是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2、矢状面:是按矢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3、水平面:是指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4、正中面:经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简称正中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
5、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6、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7、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细胞群体。
8、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组织集合体。
9、系统:是由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许多器官结合在一起,构成互相配合,并完成连续性生理功能的器官群体。
(人体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等九大系统——括号内的内容可以不写,下同。
)10、细胞:由原生质组成,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11、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位于细胞与细胞之间。
(主要由基质和纤维组成。
它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起支持、联络、营养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12、染色质:是细胞分裂间期时细胞核内分布不甚均匀、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3、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的表现形式。
14、内皮:是衬贴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细胞游离面平滑,细胞很薄,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和物质交换)。
15、骨单位:是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的长柱状结构,由若干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
16、骨松质:位于骺及其它类型骨板的内部,由许多片状或杆状互相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
17、骨密质:位于长骨、短骨和扁骨的表面,质地坚硬。
18、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每个肌节由1/2明带+暗带+1/2明带组成。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资料]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向前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屈与伸:是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的运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灰质团块。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团块。
网状结构:中枢神经系统内某些部位,灰、白质混杂在一起,其中的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块散步在网眼中。
纤维束或神经束: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点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中成束。
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许多神经纤维集中成束被结缔组织膜包裹。
灰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胞体及其树突集中在一起的部位,其色泽灰暗。
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轴突和长树突集中在一起的部位,其色泽亮白。
起点: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在四肢近侧端的附着点。
联合关节:在结构上独立、但在运动时必须同时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关节感觉器:是机体感受刺激的装置,由感受器及其附属器官组成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或肌群称为原动肌矢状轴:指呈前后方向,并与垂直轴呈垂直交叉的轴。
冠状轴:指呈左右方向,并与垂直轴、矢状轴相互垂直的轴。
冠状面:也称额状轴,指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水平面:指与地面平行,将人体横切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肌节: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骨龄: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也是一种生物年龄。
关节运动幅度:指环节绕某一关节的运动轴从动作开始到结束所能转动过的最大角度。
近固定(近侧支撑):肌肉收缩时,起点相对固定。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横断面之和。
动点:相对运动或运动幅度较大骨的附着点。
肌肉初长度: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
单关节肌: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
动力性工作:肌肉收缩使环节的位置发生改变,肌肉的长度亦有变化。
克制工作:又称向心工作,肌肉收缩力矩大于阻力矩,环节朝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动点向定点靠拢。
运动解剖的名词解释
运动解剖的名词解释运动解剖是运动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深入了解运动解剖的相关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运动机制,并在体育训练、康复治疗和运动健康管理等领域中应用这些知识。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基本的支撑系统,它由206块骨骼组成。
骨骼不仅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还参与到人体的运动活动中。
在运动解剖中,我们需要了解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骨头、关节和韧带等。
1. 骨头:骨头是骨骼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由脆骨和海绵骨组成。
脆骨质地坚硬,由稳定的骨细胞构成;而海绵骨则由小孔隙结构,有利于减轻骨骼的重量。
骨头的结构和形状决定了人体的姿势和动作能力。
2. 关节:关节是连接两块或多块骨头的结构,它们使得骨骼能够相对移动。
不同类型的关节具有不同的结构和运动范围。
例如,滑动关节(如骨盆关节)允许骨骼在平面内滑动,而球-窝关节(如肩关节)则允许骨骼在多个方向上自由运动。
3. 韧带:韧带是连接骨骼之间的强韧组织,起着稳定关节和限制过度运动的作用。
在运动中,韧带能够防止关节脱位和骨骼错位,保护骨骼不受损害。
二、肌肉系统肌肉是运动解剖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力量,并驱动骨骼实现运动。
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运动机制至关重要。
1. 肌肉纤维:肌肉由许多肌肉纤维组成,每个肌肉纤维又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是肌肉中的最小单位,它们通过收缩和舒张来产生力量。
肌原纤维分为快速肌纤维和慢速肌纤维,根据肌肉的功能需求,它们的比例会有所不同。
2. 肌肉肌腱:肌肉肌腱是肌肉和骨骼之间的连接组织,它们将肌肉的收缩力量传递到骨骼上。
肌腱的结构坚韧耐用,能够承受大量的拉力。
在运动解剖中,了解肌肉肌腱的位置和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肌肉的作用和运动特点。
三、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在运动解剖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负责传递信号并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们通过神经纤维传递电信号。
运动解剖学
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过程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肌肉、骨骼、关节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它通过对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揭示了人体运动的机理和规律。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对于提高运动训练效果、预防运动损伤以及康复治疗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肌肉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人体运动的主要力源。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其结构分为肌腱、肌腹和肌肉膜等部分。
肌腱是肌肉的两端,与骨骼相连,通过肌腱的拉伸和收缩,可以引发骨骼的运动。
肌腹是肌肉中最主要的部分,负责肌肉的收缩。
肌肉膜则是包裹着肌肉的薄膜,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使身体保持稳定,并提供给肌肉运动的基础。
人体骨骼系统包括头骨、胸骨、脊柱、骨盆和四肢等。
骨骼由骨头和关节组成,骨头之间通过关节连接,形成了人体的各个运动部位。
关节分为滑动关节、旋转关节和鞘状关节等,不同类型的关节能够实现不同的运动方式。
骨骼和关节的结构和运动特点对人体的运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神经系统是人体控制运动的主要系统,通过大脑和脊髓作为中枢,通过神经细胞传递信息。
神经系统通过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相互配合,控制人体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实现运动功能。
感觉神经负责接受外界的刺激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分析和处理,而运动神经则将大脑的指令传递给肌肉,使其产生相应的运动。
运动解剖学研究的内容还包括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原理和运动技巧。
力学原理主要探讨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因素,以及人体运动过程中的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等。
运动技巧则与人体的运动模式和动作优化有关,通过分析人体的骨骼结构和关节活动范围,找到最佳的动作方式,提高运动效果。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
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帮助运动员选择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法,以增强对应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同时,通过对关节结构和活动范围的了解,可以避免运动中的不当动作,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康复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分析受损肌肉和关节的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促进伤病的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阻碍肌肉快速舒缩,使活动迟滞的特性。
33、肌肉的伸展性:骨骼肌在外力作用下可伸展其长度的特性。
34、肌肉的弹性:当解除外力后,骨骼肌又恢复原来长度的特性。
35、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4个系统,某些与内脏密切相关的结构,如胸 膜、
腹膜和会阴等,也归属于内脏范畴。(大部分位于胸腔、腹腔和盆腔内,消化、呼 吸两
行至延髓的纤维束称皮质脊髓束:下行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称皮质核束。)
73、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所有传导路径。
74、节前纤维: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需要在周围部的内脏运动神经节内交换神经
元,再到达效应器。换元前的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其轴突称为节前纤维。
有层向肠腔突起而成,它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41、肝门:肝脏面中部横行的沟,是肝固有动脉、肝管、肝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
门户。
42、门静脉:是肝门静脉系的主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43、肺门:肺的纵隔面中部长圆形的凹陷,内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脉、支
返回右心房的过程。
52、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 体
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的过程。
53、静脉角:由同侧的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汇合而成的夹角,是淋巴导管注入静脉的部位。 54、心传导系:位于心壁内,主要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 房
生理功能的器官群体。(人体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 系统、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等九大系统——括号内的内容可以不写,下同。)
10、细胞:由原生质组成,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 细胞
质、细胞核构成。
11、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位于细胞与细胞之间。(主要由基质和纤维 组
5、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6、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7、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细胞群体。
8、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组织集
合体。
9、系统:是由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许多器官结合在一起,构成互相配合,并完成连续性
名词解释:
1、额状面:是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2、矢状面:是按矢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3、水平面:是指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4、正中面:经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简称正中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
经元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内,最后到达大脑皮质,产生感觉,此过程称感觉传导通 路。
71、运动传导通路:是从大脑皮质至躯体运动效应器之间的神经联系,由上、下两级 运动
神经元组成。
72、锥体系:指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的运动传导通路。(其上运动神经元由位于中央前回
和中央旁小叶前 部的巨型锥体细胞组成,上述神经元的轴突共同组成锥体束,其中下
层为滑膜层)。 27、关节腔:为关节囊的滑膜层与关节面之间所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成负压,对维持 关
节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28、屈/伸:通常只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进行的运动。一般关节向前运动为屈 ,向
后运动为伸。
29、外展/内收:指运动关节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进行的运动。使运动环节离开正中面 的运
冲动的传导,使心肌纤维形成一个功能的整体。)
20、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神经冲动 的
功能。
21、突触:是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
信息的部位。
22、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与包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共同构成,具有传导神
肛管。
38、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部,介于胃和空肠之间,上端起自幽门,下端续于空肠。
39、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降部中份的后内侧壁的乳头状隆起,是胆总管和胰管的 共
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进入小肠。
40、小肠绒毛:是小肠粘膜环形皱襞上大量高低形状不一的指状突起,为粘膜上皮和粘膜固
48、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心的血管。
49、.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
50、血液循环:由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心,这一路径称为血液循环。
5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 围
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
成。它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起支持、联络、营养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12、染色质:是细胞分裂间期时细胞核内分布不甚均匀、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主要由
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3、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的表现形式。
14、内皮:是衬贴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细胞游离面平滑,细胞很
气管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44、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及分支连同所属的肺泡组合而成,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45、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肾盂出入的部位。
46、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47、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腔的液体称原尿。
75、节后纤维: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需要在周围部的内脏运动神经节内交换神经
元,再到达效应器。换元后的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其轴突称为节后纤维。
76、感觉器官: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是机体接受刺激的装置。
77、感受器:主要指能感受某种刺激而产生兴奋的结构,它们广泛分布于机体各部,其 形
束纤维向对侧进行左右交叉,形成锥体交叉,跨越前正中裂,交叉后的纤维组成对侧 皮
质脊髓侧束,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在同侧继续下行组成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束的 主
要功能是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66、内侧丘系交叉:薄束核与楔束核发出的轴突呈弓状绕过中央灰质,在中央管腹侧越过中
线交叉至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交叉。其主要功能是传递来自对侧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
动为外展,反之为内收。
30、旋内/旋外:运动环节在水平面内绕垂直轴的运动,当运动环节的前面向内侧旋转 称旋
内,反之为旋外。
31、环转:运动环节的近侧端在原位转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称环转(运动时整个环节的
运动轨迹是一个圆锥体)。
32、肌肉的粘滞性:指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其内部的物质分子之间及肌纤维间摩擦产生 阻
58、白质:在中枢部,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树突集聚而成,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白亮,称白质。
59、神经:在周围部,由神经纤维集聚而成。
60、神经节:在周围部,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结节状结构,称神经节。
61、神经核:在中枢部,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或柱,称神经核。
薄,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和物质交换)。
15、骨单位:是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的长柱状结构,由若干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
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
16、骨松质:位于骺及其它类型骨板的内部,由许多片状或杆状互相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
17、骨密质:位于长骨、短骨和扁骨的表面,质地坚硬。
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67、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是锥体外系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躯体运动中起到重
要作用。
68、胼胝体:大脑纵裂底部连接两半球的宽厚的白质纤维束板。
69、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层,传导上下行的纤维束。
70、感觉传导通路: 周围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沿传入神
62、神经束:在白质中,由许多起始、终止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成束。
63、反射:是机体接受体内、外环境刺激而产生的应答性反应,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 方
式。
64、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形态学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和
效应器构成。
65、锥体交叉:锥体内聚集着皮质脊髓束的纤维,向下行至延髓下部,绝大多数皮质脊 髓
18、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每个肌节由1/2明带+暗带+1/2
明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9、闰盘:在相邻心肌纤维连接处,细胞膜特殊分化,形成横行或阶梯状的染色较深的粗线,
称闰盘。(它是心肌纤维间具有特殊构造的细胞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 流和电
系统的部分器官位于头颈部,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位于会阴部,由一 套
连续的管道和一个或几个实质性器官组成,具有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的功能。)
36、上消化道:指口腔至十二指肠的一段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37、下消化道:指空肠至肛管的一段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
经冲动的功能。
23、骨骺:是长骨两端膨大部分。
24、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组织或骨组织相连结称骨连结(可分为直接
连接和间接连接)。
25、关节面:是参与组成关节各相关骨的接触面(一般多为一凸一凹,凸者为关节头,凹
者为关节窝)。
26、关节囊:是附着于关节周缘骨面上的结缔组织膜囊,密闭关节腔(外层为纤维 层,内
室束及其分支,可以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的节律活动。
55、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部分,是压力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