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生化指标与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常见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见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感谢您的观看
常见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录
• 血常规指标 • 生化指标 • 免疫学指标 • 其他指标
01 血常规指标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是评估感染的重要 指标。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表 示感染、炎症或应激反应,而 白细胞计数降低可能表示免疫 系统抑制或骨髓功能异常。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主要成 分,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类型 有关。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通 常表示细菌感染,而降低则可 能表示病毒感染或免疫系统异 常。
淋巴细胞计数反映免疫系统的 状态。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可能 表示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激活 或某些血液系统疾病,降低则 可能表示免疫系统抑制或淋巴 细胞减少症。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可能表 示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或某 些血液系统疾病,降低则可能 表示免疫系统抑制或骨髓功能 异常。
C反应蛋白
•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发生 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C反应蛋白的浓度会急剧升高。其 增高常见于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降低则无临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其增高常见于类风湿性关 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降低则无临床意义。
04 其他指标
心电图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 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心电图对 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 病具有重要价值。
心电图还可以反映心脏的负荷情况,例如运动负 荷试验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耐力。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电活动,通过观察心电图 的波形变化,可以判断心脏的电传导是否正常, 从而对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进行诊断。

医学检验专业_常见指标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专业_常见指标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专业_常见指标临床意义医学检验专业是指通过科学仪器与方法对人体的生理、生化、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与监测,从而获取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相关信息。

医学检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生化、免疫等指标的检测,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以下是医学检验专业中常见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血常规:血常规检测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通过血常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贫血、感染等情况,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疗效。

2.生化指标: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

肝功能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健康状况,肾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过滤功能,血脂指标可以判断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血糖指标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

3.免疫学指标:免疫学指标主要包括炎症指标、免疫细胞计数等。

炎症指标可以评估炎症的程度和炎症是否存在,免疫细胞计数可以了解免疫系统的状态。

4.凝血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对于手术过程和药物治疗的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5.传染病指标:传染病指标包括病原体抗体、病原体核酸等指标。

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其中一种病原体,以便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6.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筛查、诊断和监测恶性肿瘤。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7.心电图: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的一种方法。

心电图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问题。

8.影像学: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异常情况,以支持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这些常见指标在临床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不仅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工具,也为疾病早期筛查、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生化项目是指通过对人体血液或其他生理样本中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筛查疾病或监测疾病进展的一种检查方法。

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可以反映人体内各种生化代谢物质的含量或活性,以及体内酶活性等生理变化。

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是指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患者体内生理状态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一、血常规项目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强弱,用于感染性疾病、骨髓功能障碍和白血病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

2.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贫血程度和红细胞代谢情况,用于贫血的诊断和贫血类型的鉴别。

3.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反映机体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4.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出凝血功能异常及凝血系统疾病的存在与方向,如出血性疾病、骨髓功能障碍和一些感染性疾病等。

二、肝功能项目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和ALT是评估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指标,可以用于诊断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

2.血清总胆红素:总胆红素是评估胆道系统功能的指标,高值常表示胆道阻塞或肝细胞破坏。

3.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是评估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球蛋白是评估免疫功能的指标,二者的比值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状态。

三、肾功能项目1.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可以用于诊断和监测肾功能损害。

2.尿微量白蛋白:对于早期肾脏疾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血脂项目1.血清总胆固醇:总胆固醇是评估血脂代谢异常的指标,高值常与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重要指标。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良好胆固醇”的作用,越高越好。

以上只是生化项目中少数举例,实际上生化项目有很多指标,每个指标都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常用生化指标是指在临床医学中常常使用的一些生化分析参数,通过测量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人体内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变化情况,从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进行评估和判断。

下面我们将从常见的血液指标入手,详细介绍它们的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携带氧气。

通过血红蛋白水平的测量,可以评估贫血的程度,判断炎症、感染、出血等情况,并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主要的细胞成分,它们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到达全身组织细胞。

通过红细胞计数的测量,可以评估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情况,帮助诊断贫血、骨髓功能异常和失血等疾病。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通过白细胞计数的测量,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和炎症程度,帮助诊断感染、炎症、白血病等疾病。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个指标是评估肝脏功能的重要标志物。

高水平的ALT和AST通常表示肝脏损伤,例如肝炎、肝硬化等。

同时,AST/ALT比值也常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肝病。

-白蛋白(ALB):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它是体内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白蛋白水平的测量可反映肝功能、营养状态和肾功能等。

低白蛋白水平通常表示肝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3.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素氮主要由肝脏代谢产生,肌酐主要来自骨骼肌的代谢产物。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这两个指标通常会升高,可以帮助评估肾功能不全、肾炎等疾病。

-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水平受肾脏排泄的调节。

高尿酸水平可导致痛风等疾病的发生。

4.综合指标:-血糖(GLU):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关键指标,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

高血糖可能表示胰岛功能减退或者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两个指标用于评估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领导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在临床上,医师通常需要搜集患者的体液、组织和其他生物样本进行检测,以确定其身体状况和指导治疗方案。

这些检测项目涵盖了常规生化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等基本检查,以及更专业的检查,如肝功能、免疫学检测、血脂检测等。

这些检测项目的结果和意义对于疾病的诊断、病情的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常见临床检验项目的意义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进行检测的一项常规的临床检验项目。

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确定疾病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如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此外,血常规检查还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

生化指标检查生化指标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进行检测的临床检验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葡萄糖、胆固醇等。

通过生化指标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指导诊断和治疗。

例如,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乙型肝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生化指标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监测他们的疾病进展及治疗效果。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是指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的临床检验项目。

这些检测项目包括抗体水平、白细胞亚群分析和淋巴细胞功能等。

通过免疫学检测,医生可以确定特定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指导抗体治疗方案。

传染病检测传染病检测是指针对疾病病原体的检测项目,包括常见的病毒检测、细菌检测、真菌检测等。

通过传染病检测,医生可以早期发现感染性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避免疾病的继续传播。

临床检验结果的意义临床诊断医生通过检测患者的体液、组织和其他生物样本,可以获得大量有关身体状况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以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疾病预后临床检验结果也可以为疾病的预后提供信息。

例如,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检测血清中的心肌酶谱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梗的大小和对心脏造成的损伤,进而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治疗监督对于许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治疗效果需要持续监测。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通过对患者的生物体内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获得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等信息。

以下是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炎症、感染、贫血等情况,对全血细胞和炎症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

2.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内代谢、肝脏和肾脏功能情况,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血凝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凝血功能,帮助判断出血或者血栓病变,对于血液疾病、血栓性疾病、手术前后等情况的判断非常重要。

4.免疫学指标: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蛋白、细胞因子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诊断和评估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5.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

这些指标可以辅助诊断肿瘤,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6.微生物检测: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真菌培养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病,及时发现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疫情监测。

以上只是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一部分,每个指标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还可以提供全面的生物学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多种肝炎病毒所致的肝脏病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影响。

还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肝脏功能逐渐下降,最后导致癌变,死亡率上升,而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有肝硬化、黄疸、肝癌等。

这种病在临床上可以治愈,但一旦拖延,就会加重治疗难度,甚至导致病情恶化,特别是乙型肝炎,会给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带来很大伤害。

因此,要想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其身体状况,就必须要在临床上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而在常规的血常规检验中,乙肝的检出率并不高,导致单纯的血常规检验无法满足临床的检验需求[1]。

因此,除了血常规检验外,还需结合其他检验。

患者的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均为阴性。

具体包括:(1)在禁食8~16个小时后,全体工作人员取血标本,采用EDTA.K2抗凝剂进行血常规检验,取2毫升静脉血;采用红盖干燥器,在2小时内进行分离,离心速率为3000转/分钟,10分钟后,将血清分离出来,然后冷冻保存。

(2)血液常规检验:采用XE-5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检验,检验所用的校准品、质控物和相应的试剂都选用了与所用仪器相匹配的原厂化试剂,检验过程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并保证在有效期内进行检验。

(3)生化检验:检验设备为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质量控制设备选用PCCC1和PCCC2,以及生物化学试剂,利用此系统检验各科研人员的各项生化指标,并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规范的操作规程进行检验,保证在有效期限内进行检验。

目前,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出现急性肝炎、重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导致肝癌,危及生命。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肝脏会受到很大的损伤,其他器官和系统也会受到损伤[2]。

此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数量和血液生化指标都有明显变化。

病毒性肝炎患者如果感染了病毒,很容易因为肝脏的损伤而危及病情,从而加重病情,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器官。

血常规各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各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血常规是指通过检测全血中的各种参数来判断患者的血液情况,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机体内的疾病情况,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细胞计数(RBC):正常成人男性的红细胞计数范围是4.2-5.8×10^12/L,女性为3.9-5.6×10^12/L。

红细胞计数增高可能是由于脱水、肺心病、高原适应、肺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红细胞计数降低常见于贫血、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出血等疾病。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其正常范围是120-160g/L。

血红蛋白异常可以反映贫血程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因为失血、贫血、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范围为125-350×10^9/L。

血小板计数增高可能是由于炎症、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血小板生成障碍、贫血等原因引起的。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升高是炎症、感染、白血病等疾病的常见表现,而白细胞计数降低则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免疫缺陷、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范围是82-92fL。

MCV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大小,如果MCV增高可能是宏细胞性贫血的表现,而MCV降低可能是微细胞性贫血的表现。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正常范围是11.5-14.5%。

RDW表示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程度,如果RDW增高可能是由于不同大小的红细胞比例的改变,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等。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正常范围是7.2-11.0fL。

MPV可以反映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如果MPV增高可能是由于血小板产生增加,例如炎症、感染等。

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炎症、感染等病情,提供有关疾病的初步诊断依据。

常见化验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化验是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化验结果能够提供关于患者体内生物化学、免疫学、药物浓度、病原体检测等方面的信息。

为了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判断,了解常见的化验正常值和其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10x109/L。

增高可能表示感染,炎症或肿瘤。

降低可能表示骨髓抑制,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

-红细胞计数:男性正常范围为4.3-5.9x10^12/L,女性正常范围为3.8-5.2x10^12/L。

增高可能表示红细胞增多症或肺心病。

降低可能表示贫血或出血。

-血红蛋白:男性正常范围为130-175g/L,女性正常范围为120-160g/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为150-400x109/L。

增高可能表示骨髓增生异常或炎症。

降低可能表示骨髓抑制或自身免疫疾病。

2.生化指标-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

异常值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异常。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和尿酸等。

异常值可能提示肾功能异常。

- 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 mmol/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糖尿病。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

异常值可能提示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免疫学指标-HIV抗体检测: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患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患有乙肝病毒感染。

-抗核抗体(ANA):阳性结果可能提示自身免疫疾病。

-C反应蛋白(CRP):升高可能表示有炎症反应或感染。

4.微生物学指标-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患有细菌感染。

-真菌培养: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患有真菌感染。

-病毒PCR检测:阳性结果可能表示患有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化验指标及其正常范围和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一、血常规检查:1.1 白细胞计数:①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是评估机体免疫功能、感染性疾病及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

通过白细胞计数,可以判断某些细菌或感染的程度,以及判断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类型。

②参考值范围:标准.4.0-10.0×10^9/L1.2 红细胞计数:①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是评估贫血、血液疾病及某些慢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通过红细胞计数,可以判断贫血的类型、程度,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的程度。

②参考值范围:标准.4.0-5.5×10^12/L二、生化指标检查:2.1 血糖:①临床意义:血糖是评估血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及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血糖检测,可以判断糖尿病的类型、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胰岛功能是否正常。

②参考值范围:空腹血糖.3.9-6.1 mmol/L2.2 肝功能检查:①临床意义: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疾病、肝炎及药物依赖性肝损害的重要指标。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判断肝脏功能是否受损、是否有肝炎感染,以及判断某些药物对肝脏的损害程度。

②参考值范围:谷丙转氨酶(ALT):男性:0-40 U/L;女性:0-32 U/L三、免疫指标检查:3.1 C-反应蛋白检查:①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主要用于评估感染性炎症反应、风湿性疾病及肿瘤的辅助诊断。

通过C-反应蛋白检查,可以判断某些细菌或感染的程度,以及评估某些炎症性疾病的活动性。

②参考值范围:标准:0-10 mg/L3.2 免疫球蛋白检查:①临床意义: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评估免疫功能、免疫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通过免疫球蛋白检查,可以判断免疫功能异常、某些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性,以及评估感染性疾病的免疫状态。

②参考值范围:IgG.6.0-16.0 g/LIgM:0.4-2.5 g/LIgA:0.7-4.0 g/L附件:1.血液检查报告样本2.肝功能检查报告样本3.免疫指标检查报告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标准:指临床常用的参考范围,表示正常人群中的数值范围。

血液常规生化检验-临床意义

血液常规生化检验-临床意义

血液常规生化检验-临床意义简介血液常规生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测方法,通过分析血液样本中的各项指标,可以提供有关个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血液常规生化检验的临床意义及其在健康评估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临床意义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临床意义:1. 健康评估: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评估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和分析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医生可以了解个体的血液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白血病等问题。

健康评估: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评估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和分析血液指标,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医生可以了解个体的血液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白血病等问题。

2. 疾病诊断: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肾功能等参数,医生可以识别和监测糖尿病、高血压、肝病、肾病等疾病的风险和发展情况。

疾病诊断: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肾功能等参数,医生可以识别和监测糖尿病、高血压、肝病、肾病等疾病的风险和发展情况。

3. 治疗监测:对于患有某些疾病或正在接受特定治疗的患者,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检测血液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监测:对于患有某些疾病或正在接受特定治疗的患者,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检测血液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 病情监测:对于存在疑似疾病或正在恢复期的患者,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用于监测病情的变化。

通过观察血液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提供更精确的医疗建议。

病情监测:对于存在疑似疾病或正在恢复期的患者,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用于监测病情的变化。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医院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血常规指标:1.白细胞计数(WBC):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炎症和感染的程度。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有感染、炎症或应激反应等情况,如肺炎、感冒、阑尾炎等。

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功能的低下,如骨髓抑制、慢性感染等。

2.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范围:男性为4.5~5.5×10^12/L,女性为3.8~5.0×10^12/L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的异常可反映贫血的存在。

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由于失水、肺部疾病等因素引起的。

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是由于贫血、出血等因素引起的。

3.血红蛋白浓度(Hb):正常值范围:男性为130~175g/L,女性为120~160g/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浓度可反映贫血的程度。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是由于失水、肺部疾病等因素引起的。

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可能是由于贫血、出血等因素引起的。

4.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范围:150~400×10^9/L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血液的凝血功能。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表示存在异常增生性疾病、感染、炎症等,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感染性疾病等。

血小板计数偏低可能表示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破坏性贫血等,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抑制等。

5.小红细胞比积(HCT):正常值范围:男性为0.40~0.50,女性为0.37~0.47临床意义:小红细胞比积可以反映红细胞的比容,即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

小红细胞比积偏高可能表示存在失水等,如脱水、尿毒症等。

小红细胞比积偏低可能表示存在贫血、出血等,如贫血、大出血等。

二、生化指标:1.血糖(FPG、OGTT、HbA1c):正常值范围:空腹血糖(FPG)小于 6.1 mmol/L,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小于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6.5%临床意义:血糖可以反映机体的糖代谢状态。

血糖偏高可能表示存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如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临床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工具,用于诊断和监测疾病,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

临床意义与解释主要指的是临床检验结果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和利用这些结果进行临床判断。

下面将以常见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病原学检验和免疫学检验为例,对其临床意义与解释进行介绍。

一、血常规血常规是评估患者全身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其中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反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内的氧运输蛋白,用于评估贫血的程度。

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表示贫血,而高血红蛋白可能提示脱水或失代偿性心脏病。

红细胞计数(RBC)是评估红细胞的数量。

如果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贫血或出血。

如果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脱水或肾脏疾病。

白细胞计数(WBC)是评估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异常。

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功能低下或骨髓抑制。

血小板计数(PLT)是评估血小板数量的指标。

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倾向,高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二、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评估患者机体内脏器功能的重要指标。

其中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反映内脏器官的健康状态。

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总胆红素、球蛋白、白蛋白等。

转氨酶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的指标,高水平可能表示肝细胞损伤或肝炎。

总胆红素高水平可能表示胆道梗阻或肝功能异常。

球蛋白和白蛋白比例异常可能表示免疫系统异常。

肾功能指标包括尿酸、肌酐、尿素氮等。

肌酐和尿素氮高水平可能表示肾功能不全。

尿酸高水平可能表示痛风或肾结石。

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指标。

高血糖可能表示糖尿病或糖代谢紊乱。

血脂是评估脂代谢的指标。

高血脂可能表示高血脂症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电解质是评估细胞内外电化学平衡的指标。

电解质失衡可能引起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

三、病原学检验病原学检验是检测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医院检验生化指标及临床意义

医院检验生化指标及临床意义

医院检验生化指标及临床意义生化指标是通过实验室检验方法获取的物质的测定结果,可以反映出人体的生理状态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医院检验生化指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供诊断、鉴别诊断、疾病预后评估等临床信息。

以下将对常见的生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1.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反映出氧气运输能力。

红细胞计数代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

这两个指标可以帮助诊断贫血、失血等疾病。

2.血糖(BG):血糖水平可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也是评估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

高血糖提示胰岛功能异常,低血糖可能是胰岛素过量或胰岛功能不全的表现。

3.血脂(TC、TG、LDL-C、HDL-C):血脂指标可以反映血液中的脂质代谢情况。

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可提示高脂血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4. 肝功能指标(ALT、AST、ALP、TBil、DBil):肝功能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可能是肝胆系统的堵塞或破坏,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可提示胆道梗阻或肝细胞功能障碍。

5.肾功能指标(Cr、BUN、UA):肾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和代谢情况。

肌酐(Cr)、尿素氮(BUN)和尿酸(UA)水平升高可能与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除了以上常见的生化指标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生化指标在临床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肿瘤标志物、电解质、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等。

总之,医院检验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且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化验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检测人体体液或组织中的生化物质,可以获得一些客观的数据,帮助医生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1)红细胞计数(RBC):男性4.5-5.5×1012/L,女性4.0-5.0×1012/L。

红细胞计数反映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可用于诊断贫血、感染等疾病。

(2)白细胞计数(WBC):4.0-10.0×109/L。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和感染状况,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

(3)血小板计数(PLT):100-300×109/L。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出凝血系统的功能,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出血性疾病。

2.血生化指标(1)尿素氮(BUN):3.2-7.1mmol/L。

尿素氮是代谢产物,当肾功能异常时,尿素氮会升高,提示肾功能减退。

(2)肌酐(Cr):60-110μmol/L。

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肾功能减退时,肌酐浓度会升高。

(3)血糖(BG):空腹血糖3.9-6.1mmol/L。

血糖是衡量糖尿病的重要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

(4)总胆固醇(TC):<5.18mmol/L。

总胆固醇是衡量血脂水平的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3.肝功能指标(1)谷丙转氨酶(ALT):7-40U/L。

ALT是肝功能的特殊酶,增高可能表示肝脏损伤,如肝炎、酒精肝等。

(2)谷草转氨酶(AST):10-40U/L。

AST是一种常见的酶,在心脏、肝脏、肌肉等组织中都存在,增高可能表示心肌梗死、肝脏损伤等。

(3)总胆红素(TBIL):5-21μmol/L。

总胆红素是衡量胆红素代谢的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胆道梗阻或肝功能异常。

4.电解质指标(2)血钾(K+):3.5-5.5mmol/L。

血钾是维持心肌和神经传导的重要电解质,高低异常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肌肉疲劳。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临床检验是医学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患者样本的检测,临床检验项目可以提供大量关键的生理和病理指标信息,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就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一、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最常见且最基础的临床检验。

它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通过血常规检验,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状态、造血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状况等信息。

比如白细胞计数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炎症,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可以检测出贫血等疾病。

二、尿常规检验尿常规检验是评估患者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状况的必要手段。

它包括尿液外观、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尿比重等指标的检测。

通过尿常规检验,可以发现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等问题。

例如,尿液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提示尿路感染或肾炎。

三、血生化指标检验血生化指标检验包括肝功、肾功能、血脂、电解质等方面的检查。

它可以反映患者的脏器功能以及代谢状况。

肝功检查可以发现肝脏疾病、肝炎等问题;肾功能检查能够评估患者的肾脏滤过功能;血脂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血脂症,进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四、炎症指标检验炎症指标检验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炎症部位。

通过检测炎症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炎症状况以及进行诊断和治疗。

五、血液凝血功能检测血液凝血功能检测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测定。

通过血液凝血功能检测,可以评估患者出血和凝血倾向的情况,帮助判断各类出血性疾病和凝血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项目在临床意义上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血液、尿液等样本的分析,可以为医生提供全面和准确的患者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和疾病监测。

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不可低估,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血常规、尿液检查、生化检查、血清学检查、炎症指数、自身抗体免疫学等SLE指标临床意义

血常规、尿液检查、生化检查、血清学检查、炎症指数、自身抗体免疫学等SLE指标临床意义

血常规、尿液检查、生化检查、血清学检查、炎症指数、自身抗体免疫学等SLE指标临床意义血常规➤血红蛋白(HGB)正常值:110~160g/L血红蛋白下降提示患者存在贫血表现,其中轻度至中度贫血较为多见,主要是因为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或狼疮控制不佳以及存在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表现。

而重度贫血则多见于狼疮性肾炎、慢性内出血或溶血性贫血患者。

➤白细胞(WBC)正常值:4~10×109/L白细胞减少一般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减少,其中疾病活动期淋巴细胞下降较为显著,且T淋巴细胞的下降程度往往与狼疮活动程度成正比。

同时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造成白细胞减少,此时会增加感染风险。

对于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来说,白细胞可能有增高的表现。

白细胞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发生了感染,可伴随狼疮发病而发生,此时若出现感冒、发烧、咳嗽、腹泻及伤口感染等异常表现,患者应及时求助医生尽早处理。

➤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若血小板水平下降甚至低于正常值,表明患者自身补体与血小板表面的抗体结合发生了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存活时间缩短。

表现为特发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若血小板水平急剧降低,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甚至内出血等表现。

尿液检查➤(蛋白尿)尿蛋白>150mg/24h24小时尿液(头天早晨7点~次日早晨7点)中蛋白含量>150mg 称为蛋白尿,提示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肾脏病变。

(血尿)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血尿分为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前者指每毫升尿中出现1ml及以上血,尿液一般呈淡红色、洗肉水色及血样尿;后者则指尿中红细胞量少,肉眼难以分辨,必须依靠显微镜才得以观察诊断的情况。

提示狼疮可能已经累及肾脏,需及早咨询医生予以干预。

生化检查➤肾脏肌酐正常值:40~130μmol/L肾脏肌酐反应患者肾功能的好坏,又被称作尿毒指数。

常规生化和血常规项目缩写及临床意义(北方生科)

常规生化和血常规项目缩写及临床意义(北方生科)

常规⽣化和⾎常规项⽬缩写及临床意义(北⽅⽣科)⼀、简介⽣化全套检查就是指⽤⽣物或化学的⽅法来对⼈进⾏⾝体检查。

⽣化全套检查内容包括:肝功能(总蛋⽩、⽩蛋⽩、球蛋⽩、⽩球⽐,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脂(总胆固醇,⽢油三酯,⾼、低密度脂蛋⽩,载脂蛋⽩);空腹⾎糖;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酸肌酶等。

⼆、常规⽣化检验项⽬缩写三、临床意义:1.⾎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肌梗塞、⼼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常见于⼼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功能不全、⽪肌炎等。

3.⾎清总蛋⽩测定的临床意义:增⾼:常见于⾼度脱⽔症(如腹泻,呕吐,休克,⾼热)及多发性⾻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等。

4.⾎清⽩蛋⽩测定的临床意义:增⾼:常见于严重失⽔导致⾎浆浓缩,使⽩蛋⽩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升⾼: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细胞瘤、⾻转移癌、⾻折恢复期。

另外,少年⼉童在⽣长发育期⾻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

注意:使⽤不同缓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清r-⾕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衰竭等。

7.⾎清总胆红质测定的临床意义:增⾼: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胆⽯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错误8.⾎清直接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增⾼: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症等。

9.⾎清⽢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增⾼:可以由遗传、饮⾷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常规1.红细胞(RBC或BLC)参考值:3.8~5.1*10^12生理功能:(附1)1、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人体排出来的废物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酸碱平衡功能(血红蛋白Fe2+)2、吞噬细胞样的功能,在其细胞膜表面具有过氧化物酶,该酶是典型的溶酶体酶,它可起着巨噬细胞样的杀伤作用。

3、免疫粘附功能: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C3b结合后,可粘附于灵长目或非灵长目的红细胞与血小板上(C3b受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特性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不及的。

4、防御感染:细胞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免疫粘附后,不仅可以通过过氧化物酶对它们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它们的吞噬作用。

因此,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以看作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因素之一。

5、免疫功能:识别携带抗原;清除循环中免疫复合物;增强T细胞依赖反应;效应细胞(B/T)样作用➢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继发性:代偿性增多(缺氧等),非代偿性增多(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等肿瘤相关及肾盂积水、多囊肾、肾癌等肾脏相关)。

➢减少:生理性:≤15岁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生成过多、破坏过多、丢失过多)。

2.血红蛋白(HB或HGB)参考值:115~150g/L生理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人体排出来的废物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酸碱平衡功能(血红蛋白Fe2+)➢增多: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灼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劳动、恐惧等;病理性增多: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所致,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以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减少:轻度:血红蛋白<90g/L、中度:血红蛋白90~60g/L、重度:血红蛋白60~30g/L、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生理性:≤15岁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生成过多、破坏过多、丢失过多)(1)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0.35~0.45L/L一定量的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

增多:血液浓缩;其他同红细胞降低:同红细胞(2)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2~100fL(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参考值:27~34pg(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16~354g/L(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临床意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时有意义,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营养缺乏性贫血。

目前Bassmen提出了平均红细胞体积(或容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分类法,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大,见表1-1几种贫血的MCV和RDW变化MCV RDW正常人正常正常缺铁性贫血降低升高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升高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正常溶血性贫血升高升高铁幼粒细胞贫血正常升高单纯小细胞贫血降低3.血小板(PLT)参考值:100~300*10^9/L生理功能:1.参与生理性止血(即小血管损伤,血液从小血管内流出后数分钟自行停止的现象.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的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部分)2.促进凝血(血小板有很多与凝血有关的因子,因而有较强的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3.维持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血小板可随时沉着于毛细血管壁以填补受损血管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并能融入血管内皮细胞对其进行修复,从而维持,毛细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增多:继发性增多如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后;原发性增多,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减少:生成障碍:再障、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等;破坏或消耗增多,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SLE、恶性淋巴瘤、上感、DIC等;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血液被稀释(1)血小板压积:单位体积的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所占体积的百分比(2)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参考值:9~17fL➢增加:血小板破坏增加,骨髓代偿功能好;造血功能抑制被解除的首要表现。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部分白血病患者;MPV随血小板计数下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相关。

(3)血小板分布宽度:12~22fL➢增加:急性髄系白血病、巨幼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血栓性疾病等➢降低:提示血小板军均一性高(4)大血小板比率:参考值:13~48%➢增高:说明血小板形成小小血小板的机制发生障碍,成熟度降低。

可以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巨核系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等➢降低:说明血小板的成熟度较高。

如果血小板数和大血小板比值同时减少,则说明可能存在出血等情况,机体正在动员大血小板形成小小血小板,消耗大血小板较多,导致大血小板比率降低。

4.白细胞(WBC)参考值:3.5~9.5*10^9/L生理功能:1.吞噬功能: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很强,嗜酸性粒细胞虽然游走性很强,但吞噬能力较弱;(白细胞有趋化性。

由于细菌体或死亡的细胞所产生的化学刺激,诱发白细胞向该处移动。

组织发炎时产生一种活性多肽,也是白细胞游动的诱发物质之一)。

2.特异免疫功能:淋巴细胞针对某一种特异性抗原,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或进行局部性细胞反应,以杀灭特异性抗原。

血液中淋巴细胞按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分为T淋巴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其免疫作用表现以下三个方面:直接接触并攻击具有特异抗原性的异物,如肿瘤细胞,异体移植细胞;分泌多种淋巴因子,破坏含有病原体的细胞或抑制病毒繁殖;B细胞与T细胞起协同作用,互相加强,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B淋巴细胞(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变成具有免疫活性的浆细胞后,产生并分泌多种抗体)两类。

(1)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0-5%+分叶核 50-70%)参考值:40~75%➢增高:生理性增高如新生儿、经期、妊娠末期、饭后、剧烈运动后、酒后、冷浴后、分娩、下午较上午高、应用如肾上腺素等。

病理性:常见于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梗、溶血等);急性大出血1-2h内;肿瘤如消化道肿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如>30×1011/L有白血病的可能;急性中毒等。

➢减少:感染如G(—)杆菌、某些病毒性及某些原虫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再障、巨幼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骨髓转移癌等;物理、化学、药物因素损伤:X线、苯、铅、汞、氯霉素、磺胺类、抗肿瘤药、抗糖尿病、抗甲状腺药、利尿剂(乙酰唑胺、氯噻嗪衍生物、利尿酸、汞剂)、抗颠痫药(苯巴比妥、三甲双酮、乙琥胺);致白细胞破坏增多如应用解热镇定剂(阿斯匹林、醋氨酚、氨基比林、消炎痛、保泰松)、抗疟药(奎宁、扑疟奎、辛可芬)、抗心律失常药及强心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安定、地高辛)、其它(氯丙嗪、呋喃妥因、苯妥英钠、别嘌醇、潘生丁等);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的话就会使凝血能力不足,凝血因子减少,同时也能抑制骨髓的造血,使血清的白细胞及血小板都减少;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淋巴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等;(2)嗜酸性粒细胞(E) 参考值:0.02~0.52*10^9/L生理意义:这类细胞吞噬细菌能力较弱,但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能力较强。

此外,这类细胞尚能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多发性骨髓瘤、鼻咽癌,肺癌等;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等;风湿性疾病等➢减少:常见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糖皮质激素.(3)嗜碱性粒细胞(B) 参考值:0~0.06*10^9/L生理功能:其细胞颗粒内含有组织胺、肝素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

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织胺可改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过敏性慢反应物质是一种脂类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缩。

机体发生过敏反应与这些物质有关。

嗜碱性细胞在结缔组织和粘膜上皮内时,称肥大细胞,其结构和功能与嗜碱性细胞相似。

➢增多: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肠炎等超敏反应、红斑、类风湿关节炎等;血液病如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其他如糖尿病,传染病水痘、天花、结核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L) 参考值:1.1~3.2*10^9/L➢增多: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传单、病毒性肝炎、结核、弓形虫等,肿瘤性疾病如急慢性血液病、淋巴瘤等;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主要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再障、粒细胞减少时其比例可升高。

➢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烷化剂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丙种球蛋白缺乏症.(5)单核细胞(M) 参考值:0.1~0.6*10^9/L➢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某些血液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14.血沉(ESR)生理意义:血沉速度的快慢与血浆黏度,尤其与红细胞间的聚集力有关系。

红细胞间的聚集力大,血沉就快,反之就慢。

影响红细胞聚集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大分子的桥联力,即红细胞间的结合不可能是红细胞膜间的直接粘连,在细胞间必须有大分子“架桥”并在钙离子等的参与下才能形成细胞的聚集,因此大分子的桥联力是细胞聚合在一起的主要力,大分子越多、红细胞聚集性就越强。

②静电排斥力“红细胞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这对红细胞聚集而言是一种排斥力,如果某种因素使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如病毒感染)则红细胞的聚集性就增强。

③切应力的大小:切应力是红细胞在运动时所受到的与其运动方向一致的力,切应力与切变率呈正比关系,该力可使聚集的红细胞解聚,该力越大红细胞就越不易形成聚集体。

④红细胞的形态:正常红细胞的双凹圆盘状结构使细胞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细胞间容易聚集,当红细胞变形球形或椭圆形对细胞接触面积越小,聚集力减弱。

➢增快:常见于各种炎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组织损伤、贫血和高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等。

➢减慢:常见于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肝损害、脱水有使用抗炎药物等。

生化1+4总胆红素:参考值:5~28ummol/L生理意义: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

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