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弱智儿童数学教育
浅谈弱智儿童数学教育弱智是一种指智力在某种程度上低于同龄儿童,导致学习困难的一种发育障碍。
国家教育部统计,中国弱智儿童超过了四百万,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也提醒我们要全面了解弱智儿童的特点及其学习问题,改进他们的教育方式,以适应特殊群体的需求。
其中,数学教育应该是积极重视的一方面,本文将会详细阐述弱智儿童数学教育的相关议题。
一、弱智儿童数学教育的特点弱智儿童数学教育不仅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同时也有一些特殊性。
首先,弱智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辅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和思维技能的运用。
例如,采用拓展式教学,凭借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完成教育过程。
此外,弱智儿童的数学教育应注重视觉感知、积极情绪的培养,要着重锻炼弱智儿童的认知能力,增强他们对数学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
二、弱智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无论儿童多大程度的弱智,有几条原则都应该遵守,以保证弱智儿童数学教育的有效性:1.重和自主。
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弱智儿童的主观意愿,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2.新性。
在数学教学中,要按弱智儿童的特点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创新性地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内容,让他们能够卓有成效地学习。
3.极营造气氛。
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鼓舞弱智儿童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有信心对待学习,以此激励他们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弱智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数学学习能助力弱智儿童心智的发展,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他们获得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有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实际生活和职业发展中所需要的数学技能。
弱智儿童数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增进他们和他人之间的交流,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总之,弱智儿童的数学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浅谈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
浅谈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在特殊教育的范畴中,智障儿童是需要特殊关注和帮助的一部分人群。
对于低年级的智障儿童来说,数学是他们学习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实施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很难理解和应用。
通过将数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教授数学加减法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物品来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可以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学习速度较快,而有些孩子学习困难。
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可以通过增加实物辅助教学,加强手工操作的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智障儿童通常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他们对于数学课程也常常抱有抵触情绪。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游戏和竞赛的元素,让孩子们在竞争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可以通过举实例、亲身实践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可以提高智障儿童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智障儿童通常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也较低。
通过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可以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也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对于低年级智障儿童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
浅谈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国内对于智障儿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殊教育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对于低年级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还相对薄弱,尤其是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低年级智障儿童的特点低年级智障儿童是指智力发育迟缓,在认知、语言、学习和社交交往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缺陷。
他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记忆力差,学习困难:智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忘记前面学过的知识,需要反复强化。
2. 注意力不集中:智障儿童的注意力短暂,经常容易分心,无法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3. 概念理解能力有限:智障儿童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弱,需要通过具体的触觉和操作体验进行学习。
4. 学习速度慢:智障儿童的学习速度相对较慢,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引导教学。
二、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意义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方法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对于低年级智障儿童而言,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方法具有以下意义:1. 增强学习动机:通过将数学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2. 促进知识内化:生活化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理解。
3. 强化记忆: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记住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1.确定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特点,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2.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依据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4.使用教具和材料:通过使用具体的教具和材料,如计数器、积木等,帮助学生进行操作和实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5.多样化教学方法:为了迎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游戏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浅谈弱智儿童数学教育
浅谈弱智儿童数学教育弱智是指智力低于一般水平的一类群体,而弱智儿童也属于该群体,它们在很多学习方面表现不尽相同,特别是数学上,他们的学习特点是接受信息能力下降,分析、概括等认知功能发展不完全,这使得他们的数学教育发挥不完全,不能及时发现弱智儿童的数学知识学习障碍。
为了更好地发现弱智儿童的数学障碍,让智障儿童在学习数学方面取得进步,教师需要更加关注智力发展特点和数学知识学习障碍。
首先,要更加清楚地了解弱智儿童的智力发展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采取更加有效的、更适合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符合弱智儿童特点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数学。
其次,要及时发现弱智儿童的数学知识学习障碍,制定一定的专门检测和评估措施,以及教学措施。
弱智儿童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出现多种、复杂的学习障碍,如运算能力不够,掌握数量关系能力受限,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等,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把特殊教育思想融入教学,如以实际操作为导向,强调实际操作;以生活实践为媒介,将学习的理论付诸实践;以简单化为主,让智障儿童理解和掌握。
此外,要培养弱智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自行分析、综合、归纳各种信息,自我调节学习,并运用技能和策略,在学习中正确利用自己的能力进行学习,达到学习目标。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运用学习策略,解决学习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同时,还需将团队活动、竞赛、模拟和游戏等群体活动引入教学,让智障儿童通过群体活动,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注重从学习环境、教学策略、认知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入手,创设一个为弱智儿童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弱智儿童能够受到有效、充分、有益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让智障儿童得到发展,日后发展成就更大的潜力。
浅谈培智学校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之我见
浅谈培智学校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之我见发布时间:2021-04-16T11:33:44.6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作者:杜玉婷[导读] 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的缺陷,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杜玉婷江西省新余市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的缺陷,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感知的范围小,记忆力差,缺乏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速度慢,接受能力差,不肯动脑筋。
我针对智障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智障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过程来说,很多的具体事物,在学生的脑海中只是形成一个比较模糊的表象,也就是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根据这个特点,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而对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
所以学生在理解或者进行思维的时候,都需要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是一个思维飞跃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教师不断的呈现和引导。
在教学认识数字“2”时,我将玩具可爱的“鸭妈妈和小鸭”带入课堂,先让学生玩一玩,摸一摸,捏一捏,再猜一猜,我们今天认识的数字宝宝和这些小鸭外形有些像,这个数字宝宝是:“2”。
接下来让学生上板上端端正正的把数字“2”,写入田字格中,根据学生的书写,进行生生评价,写得好,好在那里,不好又在那里,“想不想看老师样写的,师一边写一边说这是鸭子的头,鸭子的脖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很高,愿意看也愿意学,在教学中出示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玩具小鸭,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学生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动脑筋思考等方法很快掌握了新知识。
二、游戏指导学生学习,增强智障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
智障学生乐于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在喜悦中索取。
让智障学生在游戏创设的愉快情境中学习,学生便有了“我要学”、“我乐学”的积极性。
浅谈智障学生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浅谈智障学生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特别是智障学生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应该尽可能的接近生活,贴近生活。
使数学教学更有助于智障儿童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初步的生活经验,下面将教学中做法总结如下:1.尊重智障儿童的生活需要智障学生心里发育迟缓,一般来说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较慢,认知事物困难,特别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认知都是很困难的。
智障学生心理上的发展和年龄上的发展不对称,从生命的开始,就表现为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与环境是隔离的,语言异常或者根本就没有语言,不需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迟缓等。
他们用来表示不满、表达意愿和要求的方式可能是动作,迟缓的目光,不清晰、不完整的语言等等。
他们大多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的触觉很迟钝,有的还拒绝他人教导。
他们虽然在学校、在教室,老师却无法按照学校常规组织课堂教学以及校内其他活动,即使老师挖空心思组织再有趣的游戏,他们也常常表现出没兴趣的样子自娱自乐所以,数学的教学就要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2.注重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智障学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差,抽象困难,所以对数学的学习都非常的困难,有些学生根本就不能够学会数学知识的运算,有的很难理解运用题,有的基本上学到一位数的乘法就不能继续学习下去了。
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下去,我们选用生活化的东西去丰富他们的数学内容,让他们尽可能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内容理解来解决这些数学关系,并且采用个别训练和集体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在独立、赏心悦目的个别训练室内,老师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活数学的个别辅导和数学知识的强化,引导和挖掘学生数学方面可发展的潜能。
发展学生可发展的知识优点,通过生活化的手段弥补他们比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
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更好的、更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
3.培养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不能只停留在背诵、记忆概念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必要的训练和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吸收,以达到牢固、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浅谈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发布时间:2022-09-03T18:15:59.431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8月作者:黄丽燕[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创新,对于教育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其中要重点关注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
因为智障儿童本身的智力就比较差,而数学这门学科就是帮助人们进行基本的社交的,所以说加强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并且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要近可能的生活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质,使智障儿童能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并且能够进行相对正常的生活。
黄丽燕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特殊教育学校【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创新,对于教育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其中要重点关注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
因为智障儿童本身的智力就比较差,而数学这门学科就是帮助人们进行基本的社交的,所以说加强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并且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要近可能的生活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质,使智障儿童能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并且能够进行相对正常的生活。
【关键词】智障儿童;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8-051-01引言:数学来源自生活,在初小阶段,数学教学并未深入,可以说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所有数学知识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场景,用生活现象结合数学知识进行教学,化抽象为具体,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加强认知,这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有一定的枯燥性和抽象性,尤其是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其智商和思维存在障碍,难以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有清晰的认知,会学生慢慢消减学习动力,提不起学习兴趣,而引入生活化教学,数学学习就好像在解决生活难题,就像是应付生活日常,让智障儿童转换思维,能够提升学习兴趣。
浅谈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
浅谈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智障儿童的教学一直是一个挑战性较大的问题。
他们的智力发展相对较慢,学习困难较多,需要特殊教育的支持和教学方式的调整。
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低年级的智障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利用他们感兴趣和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
智障儿童在学习中往往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和应用。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可以增加学习的可感性和实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和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进行教学,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
在教授几何图形时,可以利用日常生活常见的物体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状和空间关系。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教学。
由于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能力和进度上也有所不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简化版的数学问题和活动,让他们能够在成功体验中逐步提高。
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关系,启发他们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智障低段生活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智障低段生活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智障低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是特殊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获取和运用相对较困难,需要特殊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本文旨在研究智障低段生活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问题。
智障低段学生是指智力发育迟滞、智力残疾或智能水平达不到同龄正常人的一群学生。
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差,需要教师提供简单明了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以及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例子和练习,使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针对智障低段学生的特点,评价方法应该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的数学概念理解、问题解决能力、计算技能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直观的观察评价、口头回答问题的测验形式或实际操作任务的评估等。
评价方法应该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
不同智障低段学生的差异较大,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差异需要被充分考虑。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方案。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简化的评价标准和细分的评价指标,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
评价方法应该与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相一致。
智障低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以生活数学为主,教师需要将评价重点放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上。
评价内容应该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生活数学的掌握程度。
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评价结果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反思和调整。
评价结果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智障低段生活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评价方法应该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与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相一致,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这样能够促进智障低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智障儿童的生活化数学教学范文大全
浅谈智障儿童的生活化数学教学范文大全第一篇:浅谈智障儿童的生活化数学教学浅谈智障儿童的生活化数学教学摘要:智障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差,恰恰需要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地培养和发展他相应的能力,矫正他们的缺陷。
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培养解决生活的能力。
笔者通过对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谈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智障儿童;数学教学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他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的中心就是生活。
智障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智力低下,学数学就显得格外困难。
智障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差,需要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地培养和发展他相应的能力,矫正他们的缺陷。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为抽象,同时也是最严密的科学门类之一,在弱智教育中,不仅有智障儿童难以很好学习的一面,同时,也有促进智障儿童发展的一面。
智障儿童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智障儿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数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之中, 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实行生活化教学。
把课堂教学生活化即教学训练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训练形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在生活的课堂中增长知识, 提高他们实际生活的能力,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一、尊重智障儿童的生活需要,教学情境生活化智障儿童的发育较正常儿童来说发育的比较迟缓,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较慢,认知事物困难,特别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认知较正常儿童都是很困难的。
智障儿童心理和生理上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他们表现的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与环境是隔离的,语言异常或者根本就没有语言,不需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迟缓等。
他们用来表示不满、表达意愿和要求的方式可能是动作,迟缓的目光,不清晰、不完整的语言等等。
对外界的触觉很迟钝,有的还拒绝他人教导。
即使老师挖空心思组织再有趣的游戏,他们也常常表现出没兴趣的样子。
智障儿童生活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研(五篇范例)
智障儿童生活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研(五篇范例)第一篇:智障儿童生活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研智障儿童生活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研摘要:培智学校数学教学遇到新问题,主要是沿用的教材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
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对智障儿童数学接受能力进行分析,旨在为教材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以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数学;教材;接受能力;适用性中图分类号:G761.4;G7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6-0081-01培智学校数学教学遇到新问题,主要是当前中重度智障儿童增多,而沿用的教材是为轻度智障儿童编写的,这就产生了不适应性的问题。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智障儿童数学可接受能力进行分析,为教材改革和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智障儿童数学教育发展及问题智障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史上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目前,全国智障学校有近千所,还有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智障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数量大有超越其他特殊教育之势。
智力残疾儿童按照残疾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重度、中度和轻度,不同程度弱智儿童的特点、潜能均具有较大的差异。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中重度弱智儿童约占智力残疾儿童的30%,约有140万。
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以来,轻度智障儿童已基本在普通学校就读,这导致培智学校中重度智障儿童比例明显上升。
目前一项调查显示,中重度智障儿童约占培智学校总人数的82%。
培智教育是一种以实用为主的生存教育,由于学生智力差异明显,当前所用数学教材明显不适应他们的智力水平,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二、智障儿童数学接受能力分析中重度智障儿童的发展具有有限性,其抽象性思维不足。
因此,无论数学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都需要遵循中重度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特点。
谈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谈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摘要:数学学科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给智障儿童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再加上智障儿童的思维层次相对较低,实际学习当中不够灵活和独立,在思维活动当中往往表现的比正常儿童差。
所以数学教师在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设计时,应该认清智障儿童的智力差异性以及思维特殊性,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选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科学和巧妙的知识编排,让智障儿童的思维得到补偿,为特殊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智障儿童因为智力上的缺陷,在认知活动方面有着明显的障碍,同时在心里活动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
正是因为智障儿童的特殊性以及在学习当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在对他们进行数学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法,灵活运用科学多样的教学策略。
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智障儿童的思维特征以及认知能力设计教学活动,同时注意运用形象生动的方法,展现抽象化的知识,降低学习难度,这样才能够有效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让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愿意在老师的数学活动引导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从而逐步锻炼实践能力。
1、组织操作活动,提高学习动力智障学生在智力发育方面存在缺陷,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存在明显的不足,反应速度慢,思维不够灵活,这给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带来了难度。
如果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智障儿童的实际学习特点,一味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的话,那么他们在数学学习当中就会失去动力和信心。
组织开展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则能激励智障儿童,在实际操作当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改变学习态度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实践探索当中积累学习经验。
教师设计的实践活动要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符合智障儿童的理解层次,并在实际操作当中给予耐心指导,小步子、多循环,分层解决他们知识学习当中的困惑。
例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教师就可以先对对称图形的相关概念和特征进行介绍,然后利用亲身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对称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当中所看到的对称图形自主设计有趣的图案如图1。
浅谈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
浅谈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分层教学
智障儿童是一类需要特殊关爱和教育方式的儿童,他们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都不同
于正常儿童。
在数学学习方面,低年级智障儿童更需要生活化的教学和分层教学的方式,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生活化教学
智障儿童在学习数学时,通常对抽象的数学概念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
因此,将抽象
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数
学中的几何形状时,可以从身边的物品中找到形状相似的物品进行比较,让他们通过实物
观察和感受来理解形状概念。
同时,可以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用自己的身体模拟出几何
形状,让他们通过身体感觉来加深对几何形状的理解。
2、分层教学
智障儿童在学习数学时,通常需要一个相对较小的知识量,并且需要反复巩固和重复
练习。
因此,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
分层教学可以根据智障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难度。
例如,可以
将数字认知的学习分为简单的加减法和更难的乘除法,将几何形状的学习分为简单的直线
图形和复杂的立体图形。
同时,分层教学还可以引入群体学习的方式,让智障儿童进行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
习经验和方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
总之,针对低年级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和分层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生活化教学可以让智障儿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抽象的数学概念,而分层教学则可以根据儿
童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适合的学习内容和难度,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智障儿童教学教案
智障儿童教学教案教案标题: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智障儿童建立数学基本概念和技能。
2. 培养智障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智障儿童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的发展。
教学内容:1. 数字和数量概念的引入和巩固。
2. 基本运算符号和运算法则的学习。
3. 几何图形的认知和分类。
4. 时间、金钱和度量衡的学习。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物体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和数量的概念。
- 利用游戏或互动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激发兴趣。
2. 概念讲解:- 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数字和数量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 利用教具或视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3. 技能训练:- 分阶段进行基本运算符号和运算法则的学习,例如加法、减法等。
-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口头练习、实物操作、游戏等,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技能。
4. 几何图形的认知:-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 利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辨认和分类不同的几何图形。
5. 时间、金钱和度量衡的学习:-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时间、金钱和度量衡的概念。
- 利用实物或模型,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
6. 综合应用:-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总结和评价:-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取得的进展。
-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资源:1. 数字卡片、计数器、计算器等教具。
2. 图形卡片、几何模型等视觉辅助材料。
3. 游戏、互动活动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设计简单的练习题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浅谈如何优化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优化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摘要:智障儿童智力水平低于常人且伴有适应性行为障碍,其情感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
情感的控制差,不稳定;情感发展缓慢,带有病态情感;情感体验与环境不符合、不协调。
智障儿童的这些情感特点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智障儿童数学教学教学模式优化弱智儿童由于各种产前和产后的因素造成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认识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需要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又常常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其情感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
要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数学情境,把学生身边的生活数学问题作为新授课的例题,起到示范作用。
然后研究学生学生的学习个性与可接受能力安排教学进度。
可以有效的优化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
一、优化数学教学模式,提高智障儿童数学能力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是微观上研究教育教学的模式,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
数学教学模式是实施数学教学的一般理论,是数学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它具体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实施教学的程序、应遵循的原则及运用的注意事项,成为师生双方教学活动的指南。
在教学当中构建的数学教学模式的依据有我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等。
结合智障生的学习特点,各类课型的教学规律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数学教学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
因此,智障学生的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实用性原则是智障儿童编写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的灵魂,由“书本”走向“生活”,学生置于现实问题中,体验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习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才是真正的为智障儿童服务。
三、整合教学目标,优化培智课堂教学1.知识与技能目标以智障儿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核心课程设置理论认为“智障儿童的教育,应是一种生活教育,一种经由生活,为了生活的教育”所以我们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围绕解决生活数学问题为重点进行教学。
智力障碍教学设计数学
智力障碍教学设计数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我们越来越重视特殊教育,尤其是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
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数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数学教学计划,以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克服困难,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在设计数学教学计划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
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观察和评估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风格。
二、创设具体情境智力障碍儿童通常在抽象概念上存在困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使用实际物体或图片,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帮助他们理解数学运算的含义和规则。
三、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方式各有差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视觉学习者,可以使用图片、图表等视觉辅助材料;对于听觉学习者,可以通过口头解释和语音提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四、分步教学智力障碍儿童在学习数学时往往容易感到困惑和压力,因此分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和问题分解为简单的步骤,并逐步引导学生完成。
例如,在教授长除法时,可以先教授除法的基本概念,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步骤。
五、强调实践应用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智力障碍儿童也应该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六、提供充分练习机会练习是巩固和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
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更需要充分的练习机会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题,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逐步提高难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巩固数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
——姚庆厂
智障儿童是指在发展时期即已产生的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儿童。
他们的典型特点就是:注意力分散、有意记忆差、思维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数理概率差、数前概念和计算能力更是他们的学习障碍。
本人通过这几年对这类特殊儿童的教学,使班上8名智障儿童的数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能掌握5以内加减运算的有3人,能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的有3人,有2人能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运算,现就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驱动力,是有效学习的法宝。
特别对于注意力分散、接受能力慢、抽象思维差的智障儿童来说,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让智障儿童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地吸收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很重要。
例如在向学生教授5的组成(分解、合成)时,首先给学生5只漂亮可爱的小狗玩具,让他们做小狗找朋友的游戏,以提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然后,启发他们把5只小狗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让他们在摆弄小狗的过程中学习5的组成知识,最后老师再归纳总结出5有4种分法,可以分成4个数组等等。
这样,孩子通过游戏的、直观的、主动的教学,掌握了数理的概念。
二、注重教育的差异性,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虽然智障儿童有共同的身心特点,但他们每个人又都是
不同的独立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而且他们的智残程度也不相一致。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硬套进一个模子里,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避免出现有的孩子“嚼不烂”、“吞不下”,而有的孩子却“吃不饱”的现象。
例如教学生认识数字时,可通过玩扑克的形式进行,对程度高的学生可玩1—10的倒数及相邻数;对程度低的学生,则只要求玩1—10的倒数及相邻数;对程度低的学生,则只要求玩1—10的数字配对就行了。
总之,根据智障儿童的不同情况,设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激发不同能力和水平的智障儿童学习的兴趣,做到人人有参与,个个有进步,全面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增强教育的目的性
智障儿童所学到的知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
因此,在智障儿童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训练的内容必须来源于智障儿童的生活实际,教学的目的必须服务于智障儿童的生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可在课堂上模拟商场里购物的游戏,让孩子分别扮演商场的售货员及顾客等,学习认识商品的价格,认识人民币的币值,进行钱币的找赎等。
当学生能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会人民币的使用后,老师再带他们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进行实地教学,这可以加深学生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只要我们采取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把不同的教学目标融入到生动有趣的各种游戏中,让他们能适应日常生活的需求,从而达到智障教育共同发展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