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精美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24张PPT)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24张PPT)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虽曰籓
臣,实无臣节。
——《旧唐书》
(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
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边镇兵
49万
中央军
9万
①原因: a.中央:唐玄宗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b.地方:节度使兵力扩大,出现外重内轻局面。
王维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2.唐朝的民族交融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 狄,朕独爱之如一,故 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李世民
根据地图找出唐代周边的主要少数民族,唐朝通过哪些措施治理周边民族?
唐朝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
恩威并施、方式多样、政策开明
一、隋朝兴亡
1.隋的建立与统一
我是你爹,
【577】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叫爸爸
【581】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代周称帝
改国号:隋,定都:长安
隋北朝周
【589】文帝次子杨广(后来的隋炀帝)率军灭陈,结束南北长期
分裂的局面,统一天下
粑粑
一、隋朝兴亡
2.隋的兴盛
思考:请从经济、军事(联系选必1)角度,分析隋的盛世局面如何造就?
(1)经济: ①广设仓库(长安、洛阳、地方) ——作用: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质的仓库、备水旱赈济的义仓 ②兴建“东都”洛阳城(隋炀帝)
③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思考:结合所学内容,指出隋朝大运河的性质,并概括其意义。
性质: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隋朝工程最为浩大
政治中心

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7张PPT).ppt

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7张PPT).ppt

李隆基与杨玉环
叁 由盛而衰 帝国余音
隋唐五代史
大 唐
历史转折:安史之乱
节度募兵 外重内轻 双料胡人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隋唐五代史
大 唐
积重难返,分崩离析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胡人添堵
浙东裘甫起义




朱温镇压起义。907年,废唐称帝……
大唐盛世视角下的
隋 唐 五 代 史大 唐
壹 繁盛一时的隋朝
隋唐五代史
大 唐
接受招抚
俯首称臣
隋唐五代史
大 唐
炀帝继位
统一南北
604年
隋文帝 以隋代周
589年
隋朝灭亡
618年
魏晋南北朝
581年
北朝:周 南朝:陈
盛极一时……
隋唐五代史
大 唐
制度创新
原始混乱的六官制 九品中正制 北周刑律苛酷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隋唐五代史
大 唐
从藩镇到分裂进阶示意图
唐朝节度使掌兵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唐末新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分裂格局
隋唐五代史
大 唐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吴越 闽 南汉 南平 后唐 北汉
618 907
960
隋唐五代史
大 唐
为什么安史之乱形成藩镇割据,唐王朝仍能持续一百多年?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隋唐五代史
大 唐
为什么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能够取得巨大进展?
唐朝杰出统治者“混一九州”、“一统天下”的民族观念。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教学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教学课件

瓷(南青北白),还有著名的“唐三彩”。
商业:货币统一,五铢钱到开元通宝;市场发达,有固定贸易的场所、专门的
管理官员。邸店柜坊、飞钱、夜市、草市;涌现一批繁华大都市,如长安、洛
阳、扬州等
广
三彩高足盘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魏安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方式:
589
李渊称帝,
杨广灭陈,统一 建立唐朝,
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 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D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藩镇割据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加速了唐朝的衰亡,另一方面又延续了唐朝的统治。(东南型从财力 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
五代
民族迁徙+争战割据+各族同化 •唐朝的民族交融方式:
战争统一+设置机构+册封首领+和亲
581
618
联姻+友好会盟+经贸往来+文化影响
杨坚代周称帝 隋炀帝亡,隋朝灭亡
隋朝建立
北方:
民 西北:
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族 东突厥,太宗贞观初年,击败,灭亡
西突厥:高宗联合回纥,灭亡
东北: 靺鞨: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①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 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
大会。《资治通鉴》卷181记载:
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 ③隋炀帝遇弑标志着隋朝灭亡。
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达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
罢,所费巨万……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质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质课件

2.隋朝速亡 失误:过于急切 不恤民力
高中历史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后统一全国。
高中历史
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 以民为本 劝课农桑 知人善任 虚怀纳谏
高中历史
“贞观之治”
武则天 发展科举 拓展边疆 轻徭薄赋 发展经济
“贞观遗风”
唐玄宗李隆基 选贤任能 改革吏治 发展生产 大兴文治
4.后周局部统一
高中历史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高中历史
小结
隋朝 成就:
实现统一、 发展经济 制度创新 、兴建东都 修建运河 失误: 过于急切 滥用民力
唐朝 成就:
制度完善、经济繁荣、 文化灿烂、民族交融、 对外开放 失误: 中央与地方失衡 后期忽略民生
高中历史
隋朝全图
• 兴建东都
加强对山东、江南等地的控制
高中历史
隋洛阳城
隋朝局势图
• 修建运河
贯通南北,巩固统一,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高中历史
隋朝运河
• 修建运河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 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 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 者矣。
——傅泽洪《行水金鉴》
高中历史
隋朝运河
——(唐)刘允章《直谏书》
高中历史
2.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
• 875年,黄巢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高中历史
3.五代十国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旧五代史•晋书》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高中历史
后梁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郭威 邺都留守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免费优秀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免费优秀课件
• 757,安禄山为其子安庆 绪所杀,唐军收复长安 洛阳,范阳镇将史思明 降唐。
• 758,史思明杀安庆绪, 复叛,后为其子史朝义 所杀,唐朝借回纥之力 收复洛阳。
• 763,史朝义兵败自杀, 安史之乱平定。
三、盛世危机:崩裂大一统
(二)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河朔型 中原型 边疆型 东南型
三、盛世危机: 大一统崩裂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
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 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 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隋书》
隋炀帝杨广 (604年—618年在位)
二、盛世再现:大唐气象
贞观之治
武周时期
广纳贤才 知人善任
虚心纳谏 从善如流
爱惜民力 以民为本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 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 户不闭。…入山东村落, 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 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 未有也 。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元】马端临
一、盛世前夜:隋朝的兴亡
(三)隋炀帝“大业兴亡”
含嘉仓:隋朝在洛阳修 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
文治武功 长安、洛阳
广设仓库
兴建洛阳城
影响
奠定强盛的物质基础
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力
开通大运河
一、盛世前夜:隋朝的兴亡
(三)隋炀帝“大业兴亡”
朱温灭唐
• 903,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入长安, 诛宦官。
• 907年,朱全忠灭唐,更名朱晃, 建立梁,都于汴。
贩卖私盐起家 科举不第 起义首领
纵意声色,诸子 虽在外,常征其 妇入侍,帝往往 乱之。 ——《资治通鉴》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3.影响
(三)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 藩 镇 ,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 多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
振武节度使单于都护府O 幽州卢龙节度使O夏 使 黄 镇州 北 州 锄海朔方节度使6灵州 太 原 0 O 横海节度使河东节度使0成德节度使 占 节度使鄜坊节度使O 度使O魏州 青州 东度使 O 宣 使 宁节度使山南 使 唐 海
朝代
都城
年代
开国皇帝
五代
后梁
汴州(今开封)
907-923
朱温
后唐
洛阳
923-936
李存勖
后晋
汴州(今开封)
936-946
石敬塘
后汉
汴州(今开封)
947-950
刘知远
后周
汴州(今开封)
950-960
郭威
十国
吴国
广陵(今扬州)
892-937
杨行密
南唐
金陵(今南京)
937-975
李昇
前蜀
成都
891-925
邗 沟 隋炀帝巡游
隋朝运河
黄 河 (河南)


有人说,大运河的开凿牵引沿线城市和腹地经济;有人说,此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是一场灾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思路清晰,史 论结合。)



西道节
兴元




武节度
o 汴州
洛阳
凤 翔O
凤翔节
昭义节
潞州O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47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件共47张PPT)
去 河 北 贼 易, 去 朝 廷 朋 党 难
隋唐
统一


唐 盛
唐朝
世 盛世
①唐玄宗怠于政事,政治腐败 背景
②军事举措失当:外重内轻(节度使的设置)
安史 之乱
过程
①唐王朝由盛转衰
影响 ②中央集权削弱,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③边防空虚,在民族关系中处于被动
五 代 十 国
中晚唐
黄巢 起义
原因
①藩镇割据 ②宦官专权 ③朋党之争
②军事举措失当:外重内轻(节度使的设置)
安史 之乱
过程
①唐王朝由盛转衰
影响 ②中央集权削弱,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③边防空虚,在民族关系中处于被动
五 代 十 国
中晚唐 危机
黄巢 起义
①藩镇割据 原因 ②宦官专权
③朋党之争
经过和 结果
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五代 十国
唐灭 907年,废哀帝,改国号梁,史称后梁。至此, 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子, 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唐太宗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房玄龄、杜
贞观之治 经济: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政治: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革新政治 文教: 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贞观遗风
贞观之治 经济: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政治: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革新政治 文教: 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贞观遗风
86.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41.该坚持时就坚持,以不变应万变;该改变时就改变,以万变应不变。 42.生活中难免遭遇打击。但是,真正能把你击倒的是你的态度。 18.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55.成功的人永远只有办法,失败的人永远只有理由。 65.勤勉是通往胜利的必经之路。要是由于胆怯艰难而去另觅佳径,效果只能是既费时又没有胜利,再聪慧的人也没法成学。 35.上一秒已成过去,曾经的辉煌,仅仅是是曾经。 22.懒惰包含着永久的失望。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0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20张PPT)
第六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 杨隋兴亡
(一)兴盛:广设仓库,兴建名城,开通运河,创设科举 (二)覆亡:隋炀暴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征伐高丽
含嘉仓考古遗址 (缸式地下粮窖)
营建洛阳: “得土之 中”,便 于运送贡 赋,控御 全国。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通典·州郡典》
运河开通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唐肃宗于灵武即位,尊玄宗为上皇天 帝,年号至德。
马 嵬 驿
2.藩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
藩镇割据形势图
3.宦官专权
唐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者所立者七君。
——《新唐书》卷九《本纪九》
4.牛李党争
李商隐在令狐楚和王茂元之间左右为难。
黄巢起义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5.朱温灭唐
907年,废哀帝, 改国号梁,史称后 梁。至此,唐王朝 灭亡。中国历史进 入五代十国时期。
朱温(852年-912年)
四 五代十国 “天子宁有种焉”
1.政权更迭
〔安〕重荣起于军伍,暴得富贵,复 睹累朝自节镇遽升大位,每谓人曰: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旧五代史》卷九八 《晋书 · 安重荣传》
东突 贞观年间被唐所灭,复叛 厥 后为回纥所灭
西突 高宗年间被唐与回纥所灭 厥
回纥 玄宗朝被册封怀仁可汗, 后发展为维吾尔族
藏族 太宗朝和亲,9世纪中期唐 蕃会盟
靺鞨 玄宗朝被册封渤海郡王
三 盛极而衰
755-763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1.安史之乱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论·隋文帝》
——王夫之《读通鉴
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一、隋朝兴亡


文炀帝帝杨杨坚
广
兴建大运河 营建洛阳 三伐高句丽
581年, 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
589年, 统一南北 结束分裂
唐 高 祖 李 渊
618年, 长安称帝 建立唐朝
一.隋朝兴亡: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3)影响: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 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 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3.黄巢起义
(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概况: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907年,朱温废唐称 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4.唐朝的衰亡:
——隋·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
1.根本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伐高丽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2若.直无接水原殿因龙:舟隋炀事帝,的共残禹暴论统功治,不民较不多聊。生,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二.唐朝的统治与民族交融: (一)唐前期的统治:1.政治:出现盛世局面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三: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北 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皮日休 材料四:运河在隋代的开通关系到其后千余年间政治文化 (巩固统一)、物质文化(物资交流)、精神文化(新文 化、新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
方式3:册封
(3)吐蕃: ①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②穆宗:唐蕃会盟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优秀课件

4.灿烂文化
文学:唐诗
19
书法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20
科技—雕版印刷
21
科技—实测子午线
僧一行在全国的测量地点达12处, 测量内容包括每个测量地点的北极 高度,以及冬至、夏至、春分、秋 分那天正午八尺之竿(表)的日影 长度。僧一行从测量数据中,计算 出南北两地相差351里80步(唐朝 尺度,合现代长度123.7公里), 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而这个数据, 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同现代 测量子午线一度的长111.2公里相 比,一行的数据虽然有较大的误差, 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 度的记录。
藩镇类型
河朔型 中原型 边疆型 东南型
数量(个)
7 8 17 9
官员任免
藩镇自擅 朝廷任命 朝廷任命 朝廷任命
赋税供纳
不上供 不上供 不上供 上供
兵额与功能
拥重兵以自立 驻重兵防骄藩 驻重兵守边疆 驻兵少防盗贼
中原、边疆、东南型藩镇深刻影响着整个藩镇形势的 发展。 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 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 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
3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背景: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爆发: 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 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 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结果: 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 ,唐朝灭亡。
材料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黄巢之乱形势图
第5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朝兴亡:盛极一时,短命而亡
1. 隋的建立与统一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唐)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 材料三: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宋史》
隋炀帝继位后采取的措施: ① 在长安、洛阳广设仓库(义仓)。②兴 建东都洛阳。 ③开通大运河。 ④三征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 聊生。)
罪在当时、功用千秋
(炀帝)内恃富强,外思广地,以骄取怨,以怒兴师,若此而不亡,自古未之闻也。
——魏征等:《隋书》
“短命而亡”原因: 自恃强盛,大兴土木,征伐高丽。
→ 农民起义 贵族反叛
次子 即位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隋灭 唐立
唐高祖李渊
4、隋朝 影响深远?
统一 大运河 东亚格局 制度: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618—907)
暴君≠昏君(隋炀帝无德但有功)
历史人物评价,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1.防止以偏概全,要一分为二,要考虑历史人物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2.注意特定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同样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可能做出不同的评价。 3.克服英雄史观,明确时势造英雄,同时也要承认历史人物对时势有一定的影响力。
3、隋朝 短命而亡
始建立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国际体系 相关史料
“盛极一时”表现: 仓库足,建东都,开运河、完成统一、三征高丽等
充满争议的 大运河
隋炀帝:暴君?昏君?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 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的《咏史诗.汴河》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 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本子目描绘了一幅政治大一统、经济大繁荣、民族 大交融的盛世气象,但盛世下却也隐藏着危机,如安史 之乱、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 经济繁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对 后世朝代都有深远的影响。。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课件

开元盛世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
改革兵制
3、唐朝前期的民族关系如何?
(1)唐与突厥:唐太 宗击败东突厥,被尊为 “天可汗”; 唐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设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 府统辖天山南北
(2)唐与吐蕃:文成 公主入藏,唐蕃会盟,基 本停止了纷争
(3)犁的改进——曲辕犁:

五代十国(907-960)
背诵记忆: 唐朝是如何走向强盛的?
(3)影响:中央集权削弱;繁 镇割据局面出现;唐朝由盛转衰
2、唐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黄巢起义、朱温灭唐(标志)
3、唐灭亡后政权是如何演变的?
北方:黄河流域:后(梁唐晋汉周)——五代 南方:吴越、南唐等九个政权加北汉——十国
课堂总结
建立,统一;
隋朝
隋朝兴盛:仓库、洛阳城、大运河
①长直辕改为短曲辕——方便回转; ②加装犁评——可调节耕作深浅; ③改进犁壁——便于翻土
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提高
手工业: 唐三彩
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开明的民族政策
吐蕃: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促进汉藏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长庆会盟),基本停止了纷争
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建立: 统一:
618年,李渊,定都长安
唐军逐渐消灭各支起义军 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唐高祖李渊
2、唐朝前期出现了哪些鼎盛局面,其原因是什么?
唐太宗
武周 唐玄宗
鼎盛局面
原因
贞观之治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
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
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
过度役使民力,加重民众负担以是导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运河 沿岸城市的发展。
新知讲解
(一)安史之乱
唐玄宗安于享乐,怠于政事。
新知讲解
东北、西北,两大军 事集团:“骁将銳士、 善马精金,空于京师, 萃于二统”
(《通典》)
节度使权力不断 增大,尾大不掉
内重外轻
新知讲解
• 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
阳起兵。
• 次年正月,安禄山于洛阳称
帝,国号“大燕”。
• 六月,叛军攻破潼关,占领
新知讲解

.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
纥 、
领为怀仁可汗。


唐玄宗封其首领大 祚荣为渤海郡王。
材料引导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材料引导
唐代壁画中的曲辕犁
材料引导
唐三彩
新知讲解
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者 有四:突厥、 吐蕃、回鹘、云南是也。
——《新唐书·四夷传序》
.
新知讲解
一 唐 与 突 厥
640年,唐太 宗灭高昌,设 安西都护府。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 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 朕如父母。
天可汗
贞观初年,唐军大 破东突厥,擒获颉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 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 宗主婚, 持节送公主于吐蕃。
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 《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 人典其表疏。
材料引导
穆宗长庆元年(821)唐蕃双方在 长安会盟,重申甥舅之好,结束对抗状 态;第二年唐朝使者又到逻些(今拉 萨),双方设坛 证盟;第三年赤祖德 赞刻石立碑, 史称“长庆会盟”。
——《新唐书》卷二一0《藩镇魏博列传序》 招还散亡,治城邑甲兵,自署文武将吏,私贡赋,天子不能制。
——《新唐书》卷二一二《李怀仙传》
唐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者所立者七君。 ——《新唐书》卷九《本纪九》
宦官直接威胁皇权,掌握皇帝废立
新知讲解
知识概览
隋唐时期是中华文明的黄金时代。隋朝的建立实现了这个国家的 重新统一。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李唐兴起后,唐 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唐朝中期 的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 了激烈的挑战。黄巢起义后,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短 暂分裂时期。
利可汗。
新知讲解
武则天设北庭 都护府。
唐高宗时灭西 突厥。
新知讲解

.
唐 与
7世纪前期,吐蕃赞

普松赞干布统一青

藏高原。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友好
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引导
现在的布达拉宫
《旧唐书·吐蕃传》:
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 遣 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 表求 婚。
6.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中外历史纲要 上
课标要求
1.知道从隋唐建立到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了解隋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 发展、文化昌盛的盛世局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3.通过隋唐时期民族交往的史实,了解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了中原 王朝与周边民族的交往,维护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新知讲解
一、1.隋朝建立:公元581年,北周外戚 杨坚称帝,国号隋,定都长安。
2.南北统一:公元589年,隋灭陈。 意义: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 期的分裂局面。
自主学习
(二)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结合教材,概 括隋朝经济建设的 主要活动。
广设仓库 兴建洛阳城 开通大运河
新知讲解
2.唐高宗皇后武则天于高宗死后 不久,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其统 治时期史称“武周政治”。在她当政 期间,尽管政坛纷纭,但唐朝社会经 济持续发展。
新知讲解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 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唐高宗之孙 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其统治前 期达到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 开元之治”。
新知讲解
含嘉仓考古遗址 (缸式地下粮窖)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 嘉仓、洛口仓,华 州永 丰仓,陕州太原仓,储 米粟多者千万石, 少者 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 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 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 锡赉勋庸,并出丰厚, 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通典·食货典》
新知讲解 隋朝洛阳城复原图
材料引导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
长安;唐玄宗西逃至马嵬驿, 兵士哗变。
• 763年,安史之乱最终被唐朝
平定。
新知讲解
• 安史之乱的影响 • 1.唐朝由盛转衰 • 2.中央集权削弱,形成藩镇割
据的局面
• 3.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经
济重心南移
材料引导
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 付授叛将, 护养孽萌,以成祸根。乱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 税自私,不朝献于 廷。……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
新知讲解
(三)隋末暴政与唐朝建立
隋炀帝下江南 木版画
暴政表现: 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②三征高丽,穷兵黩武; ③徭役繁重,严刑峻法。
结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合作探究
结合隋朝的历 史及其影响,说说 你是如何评价隋炀 帝的?
功:在维护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方面做出 突出贡献。
过: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骄奢淫逸,好大喜功, 穷兵黩武,给民众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灾难。
新知讲解 唐朝疆域图
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在 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 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 力,统一全国。
新知讲解
二、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
(一)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 626年,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继 帝位,其统治时期政治开明,史称“贞观之 治”。 (1)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 奢从简。 (2)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