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知识点自归纳讲课讲稿
杠杆原理讲课逐字稿
![杠杆原理讲课逐字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42052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2.png)
杠杆原理讲课逐字稿课程名称:杠杆原理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 杠杆原理的定义和分类- 杠杆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杠杆原理的实际应用教学难点:- 杠杆原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分析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实验法教学准备:- 杠杆原理的PPT课件- 杠杆原理相关的实验器材(如:杠杆、砝码等)- 黑板或白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性。
二、讲解新课(20分钟)1. 定义杠杆原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由一个支点、一个力臂和一个作用力组成。
- 展示杠杆原理的PPT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杠杆的结构。
2. 杠杆原理的分类:-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3. 杠杆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公式:F1 * L1 = F2 * L2- 通过公式解释杠杆原理的平衡条件。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准备实验器材,进行杠杆原理的实验演示。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杠杆原理的数学表达式。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杠杆原理的实际意义。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几道与杠杆原理相关的物理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题。
3. 选取几名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强化知识点。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杠杆原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3.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并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杠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杠杆》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八年级物理《杠杆》精讲图文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eeff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f.png)
等臂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其动 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
费力。
等臂杠杆的实例
生活中常见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定 滑轮等。
等臂杠杆的特点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同样不能省功。
03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剪刀、钳子等工具中的应用
剪刀
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手柄施加力 使得刀刃张开或闭合,方便剪切 物体。
杠杆的应用实例分析
如天平、剪刀、镊子等。
拓展延伸:其他简单机械原理介绍
斜面
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如盘山公路、螺丝钉 等。
轮轴
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 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等。
滑轮
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 ,如升旗装置、起重机等。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更多简单机械应用实例
观察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应用
如车把是省力杠杆,脚踏板是轮轴等。
分析家庭中的简单机械
如门把手是轮轴,开瓶器是杠杆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杠杆组成部分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 臂、阻力臂。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 母O表示。
杠杆定义及组成部分
01
02
03
04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₁表 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₂ 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₁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₂表示。
钳子
钳口夹持物体时,通过手柄施加 力使得钳口闭合,实现物体的夹 持、固定或剪切。
天平、杆秤等测量工具中的应用
天平
天平是一种等臂杠杆,利用杠杆平衡 条件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两端 所挂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平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讲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487b3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e.png)
(6)交流与合作:
杠杆平衡后动力和阻力是两边钩码的重力吗?
只是大小等于重力,作用点应该在杠杆上。
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之平衡,第一次竖直向下拉,读出示数;第二次斜向下拉,读出示数。看看示数怎样变?想想为什么?
o
A
B
C
l1
l1’
请每个小组4名同学每人画一个图,标出图中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
课外延伸:认识起重机
板书设计
一、杠杆的概念及其有关名词;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三、杠杆的分类、特点及其实例分析。
结束
解析:
F2
=
F1l1
l2
=
200 N×9 m
0.07 m
=2.57×104 N
m
=
F2
g
=
10 N·kg—1
2.57×104 N
=2.57×103 kg = 2.57 t
1.图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 )
D
2.在图6中,O为支点,力臂最长的力是 ( ) A.F1 B.F2 C.F3 D.F4
买菜
用什么器材好呢?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刻度的杠杆、线、钩码、弹簧测力计
螺母
螺母
(4) 进行实验:
① 把杠杆安装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在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把支点右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动力,支点左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阻力。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记下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数值。然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86253e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b.png)
杠杆》说课稿2.引入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杠杆的应用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探究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杠杆在不同情况下的平衡状态。
2.让学生归纳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应用。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掌握杠杆平衡的条件和应用。
3.杠杆的应用和分类讲解和练1.讲解杠杆的应用和分类。
2.让学生练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杠杆的应用和分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4.总结与评价小结和评价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评价学生的实验和讨论表现。
3.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总结研究成果,评价自己的研究表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节课主要研究了杠杆的概念和平衡条件。
通过观察剪刀、铡刀、钳子、起子、天平等物体,学生感知体会,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这些工具的共同特征,归纳出杠杆的概念。
以撬棒撬石头为例,让学生分析支点、动力、阻力的情况,并详细讲解力臂的画法。
接着,学生进行画力臂的题,自己完成后与同桌或前后桌交互探讨,抽查、点评。
然后,学生回顾物体的平衡状态以及天平调节平衡的方法,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学生进行多次试验,记录数据,推导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四者的数量关系,归纳出结论,用大卡展示。
最后,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大小关系,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动力与阻力的关系,总结出三种类别的杠杆原理及特点。
整节课内容丰富,学生思维得到了锻炼。
杠杆说课稿(精选3篇)
![杠杆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7325a7ad02de80d5d84034.png)
杠杆说课稿(精选3篇)杠杆说课稿1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在杠杆的定义,相关名词上做主要介绍,特别是力臂的画法上着重落实。
2.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记录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3.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个要素。
能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2)结合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力臂概念的建立及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学重点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析生活中的现象。
五、对教材进行分析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
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学习后面的滑轮,滑轮组的重要基础。
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工具开始引入。
利用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实例,引入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最后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问题。
六、学情分析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
七、教法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知识,特别是已经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初步形成了力的形象思维。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八、教学过程的处理1.引入新课通过古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让学生联想到它的建设过程,运用了哪些工具。
杠杆知识点总结详细
![杠杆知识点总结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f5308f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f.png)
杠杆知识点总结详细一、杠杆的概念1.1 杠杆的定义杠杆原本是一个工具,在金融领域被引申为某种对于资本的利用方式。
一般来说,杠杆是指用贷款、债务等外部资金来增加自己投资收益的一种手段,即通过借债来增加自己的投资收益。
通俗地说,就是用一部分自己的资金去借一部分别人的资金,去进行一些金融投资,以获得比单纯使用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更大的回报。
1.2 杠杆的特点1.2.1 具有放大效应杠杆投资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放大效应。
通过杠杆投资可以大大增加投资者的收益,但同时也会增加投资者的风险。
当投资者使用杠杆资金进行投资时,如果投资收益大于借款成本,那么就能获得比单纯使用自己的资金更高的投资回报,实现收益的放大。
1.2.2 增加了投资风险杠杆投资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由于借杠杆资金进行投资是有风险的,一旦投资失败,不仅会损失全部自己的资本,还需要还清借来的资金,因此要在使用杠杆资金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1.3 杠杆的意义杠杆投资是依靠借来的资金来进行投资,这种方式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1.3.1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使用杠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本去获取更多的利润。
比如在股票投资中,如果投资者使用杠杆进行投资,就可以通过借来的资金去购买更多的股票,以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
1.3.2 增加投资收益通过使用杠杆投资可以增加投资收益,利用外部资金进行投资可以放大投资者的收益。
如果投资者能够正确地使用杠杆,就可以获得比单纯使用自己的资金更高的投资回报。
1.4 杠杆的计算计算杠杆主要是用杠杆比率来表示,杠杆比率=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在金融领域中,杠杆常常被用来计算一个公司的偿债能力,用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和运作能力。
二、杠杆的种类2.1 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通过借款等方式来进行投资或者运营活动,以实现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固定成本财务杠杆、变动成本财务杠杆和组合成本财务杠杆。
杠杆(基础) 知识讲解
![杠杆(基础) 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87a773981c758f5f71f6787.png)
杠杆(基础)责编:武霞【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五要素;2、会画杠杆的力臂;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要点梳理】要点一、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要点诠释:1、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O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力臂(高清课堂《杠杆》392029杠杆)力臂的画法:(1)明确支点,用O表示(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3)过支点O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L1(或L2)要点二、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要点诠释: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 F2L2注意: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2、杠杆分类:(1)省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
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
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
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
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杠杆专项复习课课件
![杠杆专项复习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3100f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2.png)
目录
• 杠杆基础知识 • 杠杆平衡条件 • 杠杆的力矩 • 杠杆的动态分析 • 杠杆的效率与损失 • 杠杆在工程中的应用
01
杠杆基础知识
杠杆的定义
总结词
描述杠杆的基本定义
详细描述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以实现力的放大或缩 小。
杠杆的分类
总结词
列举杠杆的几种常见类型
动装置等都涉及到杠杆原理。
在机械工程中,杠杆原理主要用 于实现力的放大和缩小,以及改 变力的方向,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和性能。
例如,在汽车发动机中,通过曲 轴和连杆组成的杠杆系统,将活 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
运动,从而输出动力。
建筑中的杠杆应用
在建筑领域,杠杆原理主要应用于建筑结构和施工设备的设计与操作。
杠杆效率是指机械在使用过程中 能够产生的实际推力或拉力与理
论推力或拉力之间的比值。
杠杆效率反映了机械在使用过程 中的性能和效率,是评价机械性
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杠杆效率的计算公式为:实际推 力或拉力 / 理论推力或拉力 ×
100%。
杠杆效率的计算
根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杆效率的概念,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杠杆效率:E = (F_actual / F_theoretical) × 100%。
其中,E表示杠杆效率,F_actual表示实际推力或拉力,F_theoretical表示理论推力或拉力 。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准确测量实际推力或拉力以及理论推力或拉力,以确保计算结果的 准确性。
减少损失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润滑油
根据机械的运转条件和要求,选 择合适的润滑油可以减少摩擦和 磨损,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和效
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
![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ab8a3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9.png)
杠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杠杆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杠杆杠杆是指投资者使用借款或其他融资工具来增加其投资规模的行为。
通过杠杆,投资者可以用较少的资本控制更大规模的投资,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
1.2 杠杆原理使用杠杆投资的原理是利用借款来增加自己的投资规模,从而增加投资回报。
一般来说,投资者使用杠杆进行投资时,会以自有资金作为保证金,借入资金扩大投资规模,并用投资收益来支付借款利息,从而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1.3 杠杆比例杠杆比例是指投资者使用借款或其他融资工具进行投资时,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率。
一般来说,杠杆比例越高,投资者的风险和回报也会相应增加。
二、杠杆的种类2.1 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指企业使用债务融资来增加其投资规模的行为。
通过财务杠杆,企业可以以较少的自有资本控制更大规模的资产,从而提高资产回报率。
2.2 经营杠杆经营杠杆指企业使用固定成本来影响其经营利润的变化。
一般来说,企业的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效应越明显,利润的变化幅度也越大。
2.3 资本市场杠杆资本市场杠杆指投资者使用借款或其他融资工具来进行证券投资的行为。
通过资本市场杠杆,投资者可以用较少的资本控制更大规模的证券投资,从而增加投资回报。
三、杠杆的应用3.1 杠杆在投资中的应用在股票、期货、外汇等投资领域,杠杆是一种常见的投资手段。
通过杠杆,投资者可以用较少的资本控制更大规模的投资,从而增加投资的潜在回报。
然而,使用杠杆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投资者需要注意风险控制。
3.2 杠杆在企业融资中的应用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来进行债务融资,通过借款来扩大其投资规模,从而提高资产回报率。
然而,债务融资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谨慎使用财务杠杆。
3.3 杠杆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可以利用经营杠杆来影响其经营利润的变化。
通过控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比例,企业可以影响其经营利润的变化幅度,提高经营效率。
四、杠杆的优缺点4.1 优点使用杠杆可以让投资者用较少的资本控制更大规模的投资,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f7ec5d7fd5360cba1adb86.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学生版)第1节杠杆一、要点梳理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_____固定点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
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撬棒)绕着_____转动_____的点,用字母O标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1标出。
(3)阻力:_____阻碍_____杠杆转动的力。
画力的示意图时,用字母F2标出。
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____动力作用线___的距离。
用字母L1标出。
(5)阻力臂:从支点到____阻力作用线___的距离。
用字母L2标出。
二、杠杆平衡条件1.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水平_____位置平衡。
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了,而图甲杠杆在倾斜位置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图乙方便。
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
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
3.杠杆如果在相等时间内能转过相等的角度,即匀速转动时,也叫做杠杆的平衡,这属于“动平衡”。
而杠杆静止不动的平衡则属于“静平衡”。
二、重点解读一、力臂的画法(1)找出支点并用O表示。
提示: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某的端点,也可以在杠杆中间的某处。
在杠杆转动时这个点是相对固定的。
(2)通过力的作用点画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4)标力臂:用大括号或背向双箭头。
杠杆说课稿.doc
![杠杆说课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8190e4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1.png)
杠杆说课稿.doc一、引言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在许多工程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杠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析力学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级的物理课程打下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和应用,掌握分析杠杆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杠杆的定义与原理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由一个支撑点和一根可以围绕支撑点转动的杆组成。
杠杆的原理:根据力矩平衡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阻力矩等于动力矩。
当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反之,动力大于阻力。
杠杆的表示方法:通常用字母L表示动力臂,用字母L'表示阻力臂,用F表示动力,用f表示阻力。
杠杆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杠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功能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等。
三、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例如:撬棍、拔钉器等。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例如:人的手臂、鱼竿等。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
例如:天平、定滑轮等。
组合杠杆:由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组合而成,可以同时实现省力和省距离的目的。
例如:镊子、汽车方向盘等。
复式杠杆:由多个简单杠杆组合而成,可以用于完成复杂的机械运动。
例如:机械钟表、自行车等。
四、杠杆的应用实例省力杠杆的应用实例:各种剪刀、拔钉器、扳手等。
这些工具在使用时通常可以省力,但需要移动较大的距离。
费力杠杆的应用实例:人的手臂、鱼竿等。
这些工具在使用时通常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但可以移动较小的距离。
等臂杠杆的应用实例:天平和定滑轮。
这些工具在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只是起到了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
组合杠杆的应用实例:镊子和汽车方向盘。
这些工具在使用时可以同时实现省力和省距离的目的。
复式杠杆的应用实例:机械钟表和自行车等复杂机械装置。
这些工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多个简单杠杆的组合实现复杂的机械运动。
杠杆说课稿4篇
![杠杆说课稿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28b93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5.png)
杠杆说课稿4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以及斜面等简单机械。
在前一节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
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及特点。
教材从两个部分安排设计: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
2、通过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和理解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理解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体会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亲历实验过程,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教学难点】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二、说学情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丝,用镊子夹棉球,等等。
我们的学生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使用原理。
同时,本节课的知识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的工作特点,从而认识杠杆。
三、说教学方法结合本课的知识特点,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知识的类比迁移:在教学杠杆有三个点的基本概念时,先让学生感受用撬棍撬动讲台的必要条件,再让学生看书中的插图,从具体的事例中抽象出杠杆的三个点。
这样的设计从易到难,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实验操作:科学学科的知识都是从无数的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的出的。
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a142d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6.png)
杠杆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本文作为物理课程中关于力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杠杆”的概念、原理和应用进行深入讲解。
杠杆作为基本的物理模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工程技术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课在力学教学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地位,既是对之前简单机械知识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更复杂机械原理打下基础。
(二)主要内容1. 杠杆的定义:介绍杠杆的概念,理解杠杆的五要素,即支点、力、力臂、负载和负载臂。
2. 杠杆的分类:根据力与负载的相对位置,将杠杆分为一、二、三类杠杆,分析各类杠杆的特点。
3. 杠杆原理:阐述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力与负载的乘积相等,以及力臂与负载臂的比例关系。
4. 杠杆的应用: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实例,如撬棍、剪刀、天平等,探讨杠杆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原理。
2. 了解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杠杆的定义、分类和原理。
2. 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难点1. 理解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2. 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杠杆的相关知识。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导,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杠杆的原理和应用。
例如,我会提出“为什么剪刀的手柄比刀片长?”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发现杠杆的原理。
(二)问答法在课堂上,我将采用问答法来检验学生对杠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从基础知识的回顾到深入原理的应用,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理解上的困惑。
八年级物理《杠杆》精讲图文演示课件PPT
![八年级物理《杠杆》精讲图文演示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0a21c459eef8c75ebfb344.png)
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F1/N l1/m F2/N l2/m
1
1
15
3
5
2 3
× = × 2
10
2
10
3
10
2
15
4
2
20
4
10
……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F2 l2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例题 据《杭州日报》报道,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内, 一位物理老师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 一头大象的质量。测量时利用了根长度为12m的槽钢作为杠杆。 吊钩固定于槽钢的中点O。当槽钢水平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 数F1为200N。测得l1为6m,l2为4cm。若不计铁笼的质量,请 估算大象的质量。g取10N/kg。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费力杠杆
若克服的阻力较小时,要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能使工作快捷。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连接中考
例1(2019•河南)如图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抽象为一杠杆,不计
自重。下图能正确表示它工作示意图的是( B )
动力
A
B
O
F1
C
D
支点
F2
阻力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如图所示,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 及动力 F1的力臂l1 ,在图中作出阻力F2的力臂l2以及动力F1的示 意图。
l2
O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知识点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或做缓慢地匀 速转动时,我们说杠杆平衡了。
在杠杆的使用中,杠杆的平 衡状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 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会才平衡?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杠杆详细讲解ppt课件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杠杆详细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35aa21a300a6c30c229f9e.png)
画力臂的方法:
一找(找准支点)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 三引(引垂线) 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 标力臂---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
14
我们来完整分解 杠杆的五个要素 的作图方法
L1 O
L2
F2
F1 15
1、什么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3、标出杠杆的五要素
向,及力F的最小值是( A )
A.8N B.10N C.5N D.13N
Fc
45
如图在何处加一个力F,若使F力最小, 画出所加力的位置和方向
F
O
46
专题五:杠杆—动态分析
47
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 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动到虚 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B )
1
专题一:杠杆作图 专题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三:杠杆分类问题 专题四:最小力问题 专题五:杠杆中的动态分析
2
专题一:杠杆作图
3
认识杠杆
• 我们先来看 一段动画片:
4
这根撬起石头的木棒就是杠杆!
看看想想: 左图的羊角锤 和上面这根撬 起石头的木棒 有何相同点?
O
F1
5
杠杆的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 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4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L1
L2
o
F1
杠杆
平衡
F2 螺母
25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假设一: F1+L1=F2+L2
假设二: F1–L1=F2–L2 假设三: F1/L1=F2/L2
杠杆讲课稿
![杠杆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1ae3a3a172ded630a1cb63e.png)
杠杆讲课稿同学们,如果,这里有一头大象,你有怎样才能称出大象的体重呢?我听到有同学说曹冲称象法,那有没有其他更特别的方法呢,有一位物理老师就用只能称20公斤重的弹簧秤称出了大象的体重。
我们知道如果用弹簧秤直接称显然是不行的,他用吊车吊着一根钢棒,钢棒一端挂上铁笼,另一端挂上弹簧秤,然后使劲拉动弹簧秤,使钢棒尽可能平衡,读出弹簧秤的示数,最后经过计算得出大象的体重为2.4吨,这一数字与驯兽师提供的大象的真实体重相差无几,为什么用这几个简单的工具就能达称出大象的体重呢?在采访时他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他说,吊车、钢棒、铁笼和弹簧秤的组合其实就是一把巨型的杆秤,弹簧秤起了秤砣的作用,整个称象过程中运用了物理学中杠杆的知识。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位老师具体是怎么做到的?(想)好,下面就请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杠杆。
那什么是杠杆呢,其实同学们对杠杆并不陌生,此时的跷跷板和打水棒都是杠杆,请同学们看图小组讨论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在力的作用下,固定点,转动,硬棒)将刚才的共同点都串在一起,就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其实这根硬棒就是杠杆(定义)。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工具都是杠杆。
在很久之前,我们的聪明的祖先就发明了一种称量工具杆秤。
老师手中有一把杆秤,杆秤提钮处是固定点,秤杆能在秤砣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所以杆秤也是杠杆。
当称物体时,要调节秤砣的位置,使秤杆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就可以读数了,现在有哪位同学能为想要为大家表演一下杆秤称物体的过程?好这位同学(学生上台使杆秤静止)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我们叫做什么状态呢?(学:平衡状态)现在的杆秤也处于静止状态,那,杆秤也处于了平衡状态。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的平衡。
现在,这位同学,请你移动秤砣的位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秤砣对杆秤的作用点不同了,杆秤就不平衡了,(谢谢,请回),通过刚才同学的演示,我们知道作用点会影响杠杆的平衡,那杠杆的平衡只与作用点有关么?我们之前学习过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均有关,那杠杆的平衡与力的方向是不是也有关系呢?我们不妨用这个简便的杠杆装置来研究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知识点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⑴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⑵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⑶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OF1l1l2F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经典考题1、图5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
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
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是 (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2、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杆垂直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这个直杆()A. 始终是省力杠杆B. 始终是费力杠杆C. 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D. 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3、如右图,旅游登山时蔓背囊中的物品有轻有重,应该怎样摆放更科学呢? ( )A.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下部。
B.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
C.从取拿方便考虑,把常用的放上部。
D.随意摆放都可以。
4、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 )A 、费力、省距离的杠杆B 、省力、费距离的杠杆C 、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D 、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5、将一圆柱体油桶推上台阶,现分别在A 、B 和C 点用力,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最小的推力是 ( )A .F AB .F BC .F CD .一样大6、如图所示,在杠杆AOB 的A 端挂一个重为G A 的物体,B 端挂―个重为G B 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BO ,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A .G A =GB B .G A <G BC .G A >G BD .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 中点悬挂一重G=60N 的物体,在A 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N ;保持F 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 位置匀速提到B 位置的过程中,力F 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 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视为杠杆,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是阻力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11、如图所示,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l,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M,则()A.F增大,l增大,M增大B.F增大,l减小,M减小C.F增大,l减小,M增大D.F减小,l增大,M增大12、甲、乙两个身高相同的人抬着一个木箱沿斜坡上山,木箱的悬点恰好在抬杠的中央。
如图所示,则甲、乙两人所用的力F甲与F乙的关系是()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已知条件不足,所以无法判断13、把一个油桶绕着支点C推上台阶,在无滑动时,最省力的施力方向是:A. M;B. N ;C. P ;D.三种方法力大小是一样的.14、重为G的均匀硬棒悬于O点成竖直,现在下端施一水平拉力让棒缓慢转过θ角,在棒转动的过程中: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小;C.动力逐渐变大; D.动力逐渐减小.15、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匀速提升重物G的过程中:A.F大小不变; B.F逐渐变大;C.F逐渐变小; D.F先逐渐变小后逐渐变大.16、象图那样,用始终垂直于与木头的力F 将木头缓慢地抬起,在抬起的过程中,力F 大小将:A. 不变; B .渐渐变小; C . 渐渐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17、如图所示,杠杆OA 的B 点挂着一重物,A 端用绳子吊在滑环M 下,此时OA 恰好成水平,且A 点与圆弧架PQ 的圆心重合,那么当滑环M 从P 点逐渐滑到Q 点的过程中,绳子对A端拉力的大小将: A,保持不变;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少;D ,由大变小再变大。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 分,共? 分)18、用一段细线将粗细均匀的直铁丝吊起后,直铁丝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右端折叠一段:(1)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猜想此现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19、 如图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 安装的吊桥就是―个杠杆,它的支点是 点,在匀速拉起吊桥时,它属于一个_____________杠杆。
四、计算题(每空? 分,共? 分)20、如图所示,灯重30 N ,灯挂在水平横杆的C 端,O 为杠杆的支点,水平杆OC 长2 m ,杆重不计,BC 长0.5 m ,绳子BD 作用在横杆上的拉力是多少?(∠DBO = 30°)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每空? 分,共? 分)21、图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六、多项选择(每空? 分,共? 分)22、 如图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现在B 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杆的中点A 施加一适当大小和方向的力,可使杠杆OB 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能使杠杆平衡的力是(不计杠杆自重)( )A. B.C. D.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1、2、C3、B4、A5、B6、B7、30 不变_8、B9、B10、点拨在卸车时,车厢(杠杆)将绕着图中C点(支点)转动,而使车厢(杠杆)转动的动力是液压杆施的竖直向上的力,阻碍车厢(杠杆)转动的阻力是竖直向下的货物重力。
若要使杠杆省力(即动力<阻力=,应有CA<CB,也就是说货物A应放在车厢后部。
答选C11、点拨如图中由竖直位置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L逐渐减小,而木棒的重不变,重力的力臂L G逐渐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M=FL=GL G,而水平动力F=,由上述两式可知M增大,L减小,F增大。
答选C12、A13、B14、.C15、A16、B17、D二、实验,探究题18、解析:解题关键是应将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可以把这根用细线吊起的直铁丝看成是一个杠杆,要运用杠杆原理判断,看折叠以后左右两段杠杆的力和力臂的乘积谁大,谁就下沉。
答案:(1)可能出现的现象是:左段下沉(2)依据:由于它粗细均匀,且开始时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支点位于直铁丝的重心且为它的几何中心,支点左右两段的重心到支点的距离相等,若将右端折叠一段,则支点右段的重心向支点方向移动,支点右段的力臂变小,支点左段的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支点右段的力与力臂的乘积,从而破坏了平衡,因此左段下沉。
三、填空题19、C 省力四、计算题20、80N五、作图题21、图所示,力的方向、力臂、垂直符号各一分(3分)六、多项选择22、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