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要新闻传播理论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原始传播&英国新闻传播的实践与理论1和2第⼀讲原始传播⼀、名词解释1.《每⽇纪闻》罗马帝国喉⾆:⼿写公报。

凯撒时代、屋⼤维时代都有。

公报意义:每⽇公布于罗马议事厅,并分送帝国各重要城市,涂有⽯膏的特质⽊板影响帝国兴亡2.新闻信西⽅古代流传最⼴的⼿写传播形式,公元前500 年古罗马开始有新闻信官⽅新闻信传递政情军情私⼈新闻信流⾏于上层社会,记述重⼤事件和⼈物3.塔式格(格式塔)传播商业信息的⼿抄⼩报,16世纪,源于威尼斯有⼈专门打听,商品销路、各地物价、来往船期、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

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铜元4.《富格尔商业通讯》富格尔家族:欧洲16世纪最⼤的商业家族富格尔家族在奥格斯堡开设富格尔⾦融贸易所,并编集《富格尔商业通讯》总⾏与分⾏之间互通消息、提供业务参考,也摘抄售与外⼈阅读5.新闻事业诞⽣于17世纪,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信息传播和经营管理)的总称。

新闻事业区别于⼈际新闻传播活动,有以下特征:①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②采⽤各种新闻传播⼿段;③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员;④⾯向社会,具有⼴泛的社会影响。

6.图式传播⽤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传播,能表达数量,反映事物的特点和性质原始⾳讯传播的最⾼形态7.声光传播以声和光作为信息载体的传播⽅式8.标记传播结绳记事、实物借代、珠贝传令9.古登堡德国⼈,是西⽅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他的发明导致了⼀次媒界⾰命,迅速地推动了西⽅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使⽤⾦属的字母将它们排列成印刷的书页,这个⽅式崭新的地⽅是这些字母可以被重新使⽤。

⼆、简答题1.体语传播的传播特点⼝语语⾔产⽣之前,以肢体语⾔进⾏传播①传播信息简单②传播范围⼩③解码编码难度⼤④对传者的依附性强2.⼝语传播的产⽣、作⽤和意义产⽣:⼈类拥有独特的语⾔基因作⽤:语⾔产⽣于传播和沟通的需要①原始社会的组织⽬标:族群的⽣存②语⾔和舆论:实现⽣存⽬标的⼿段③公众舆论是调节组织⽭盾的⼿段意义:①传播史上的第⼀个⾥程碑②提⾼了⼈类的⽣存能⼒③加强了⼈们的思维能⼒④减少了编码和解码时间,加快信息交流速度3.原始传播的特征①信息量少、信息分散、⽚⾯、静⽌②简单重复③⽆序和部落化④动机产⽣于较低层次需求,⾃发性强⑤没有意识对抗和思想控制4.⼿抄⽂字传播的意义①⽂字:语⾔的视觉表达形式②跨时空传播③蒙昧结束,⽂明到来④促进⼈类社会化进程⑤影像世界、知识垄断的形成5.印刷传播的意义①是传播史上第三座⾥程碑②知识平民化③传播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④线性思维⽅式产⽣(麦克卢汉)⑤阅读的反社会性质(波兹曼)三、论述题1.⼝头传播、⽂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传播四个阶段,是依据什么划分的?这种划分是否合理,为什么?答:(1)⼈类的传播历程⼤致可分为四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头传播阶段、⼿写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和电⼦传播阶段,其依据是媒介的变迁。

报刊的四种理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本书作者认为: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

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本书详细介绍了上述四种理论。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作文,期望对您有所帮助。

报刊的四种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分别指中央集权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四种模式。

这四个模型都来自于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新闻的四个理论》一书。

人们普遍认为,这本书是比较新闻学的开端,以其特殊的标题弥补了大众传播文学的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翻译的《报刊学四种理论》在1980年出版后,遭到了出版界学者的广泛关注。

虽然学者们都知道这部作品明显带有冷战思维,但其历史成绩不容忽视。

许多学者认为这四个理论是一个最有价值的文档在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但随着时期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论的批评和修正是提高日复一日,不断排除其经典地位。

结果是:就全部社会环境而言,这本书是在冷战期间出版的。

当时,美国社会充斥着美苏及其盟国之间的意识形状对抗,冷战思维的二分法和红色惧怕的情绪,影响了美国对国际问题和国际关系的看法。

施拉姆对苏共报刊理论的论述,成为后来传媒业和新闻工作者批评的焦点。

据信,这部分由威尔伯S.施拉姆写有很强的意识形状偏见。

作者与政府和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作者希伯特的经历反应了新闻教育与媒体之间的密切关系。

它的一些学术研究一直是由美国报业大亨资助的。

与新闻界的良好关系使本书代表了传媒业的一些观点。

施拉姆的学术生涯显示了他与美国政治的深厚关系。

对记者来说,社会和责任是模糊的。

不同社会和意识形状的记者对社会责任有不同的知道。

即便在相同的社会形状下,在社会责任理论中也很难明确记者的责任对象。

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对什么?如果,至少在理论上,他要对他所报道的新闻的公道性和正确性负责,那么谁应当对此负责呢?这些问题在四种理论中都没有得到明确的论述。

西方新闻理论的最新发展与理念

西方新闻理论的最新发展与理念

西方新闻理论的最新发展与理念【摘要】西方新闻理论在不断发展与变革中,经历了新闻传播理论的演变、社会责任理论的兴起、认知启示理论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对新闻理论的挑战以及网络时代的新闻理论发展等阶段。

西方新闻理论的多元化使其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为新闻行业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与表现形式。

未来,西方新闻理论将继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好地适应和解决新闻传播的挑战。

新闻理论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同时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西方新闻理论也将不断寻求适应和发展。

未来新闻理论的前景展望仍然充满着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也将为新闻传播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关键词】西方新闻理论、新闻传播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认知启示理论、后现代主义、网络时代、多元化、发展趋势、前景展望。

1. 引言1.1 西方新闻理论的重要性西方新闻理论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对新闻从业者和学者们来说至关重要。

西方新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理论框架和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研究西方新闻理论,我们可以深入探讨新闻报道的角度、价值观念、媒介技术和受众需求等方面,从而指导和规范新闻报道的实践。

西方新闻理论还对新闻媒体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媒体环境的不断变化,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新闻理论,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研究西方新闻理论对于推动媒体发展和提高新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方新闻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其对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建设、实践指导和媒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帮助。

1.2 西方新闻理论研究的意义西方新闻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和理解新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有助于揭示新闻传播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而指导新闻实践的发展和提升。

通过对西方新闻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更好地把握新闻报道的要求和标准,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西方新闻理论研究也有助于拓展新闻学科的研究范围,促进新闻传播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新闻学 第五章 西方媒介理论

新闻学 第五章 西方媒介理论

拉思韦尔步指出:“ 拉思韦尔步指出:“外交官、使馆官员和驻外记者是专门研究环境的代表性人物。 编辑、新闻工作者和演说家是内部反应的起关联作用的人。家庭和学校里的教育者传递 社会遗产。” 社会遗产。” 拉斯韦尔的三大功能的论述,概括起来就是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监视环境,即传播媒介持续不断地、及时地注视环境的变化,客观、准确地向社会 公众报道新闻、提供信息。施拉姆曾形象地称传播的这种功能为“社会雷达” 公众报道新闻、提供信息。施拉姆曾形象地称传播的这种功能为“社会雷达”。在信息 化、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必须随时了解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调 整自己的行为走向,传播的“社会雷达” 整自己的行为走向,传播的“社会雷达”功能也就愈显重要。 联系社会,即传播媒介的协调、整合社会各种因素,步调一致地采取行动的功能。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指出:“新闻是监视,评论或解释性报道就是联系。”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指出:“新闻是监视,评论或解释性报道就是联系。”面对 纷 繁复杂的社会,人们常常由于疑惑不解而无所适从,新闻媒介不仅要向人们及时、准确 地报告发生了什么事件,履行“社会雷达” 地报告发生了什么事件,履行“社会雷达”功能,而且要向公众释疑解难,对事件的来 龙 去脉、前因后果做出负责任的分析、解释和评断,以引导舆论,协调各方,使社会成为 一个有机的整体。 传递遗产,即传承社会的基本规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过去,这一功能主要由学 校和家庭教育来履行,在当今“媒介化” 校和家庭教育来履行,在当今“媒介化”的社会中,社会文化、社会规范的传承任务在 相 当程度上已转由大众传播媒介来承担。事实上,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社会成员“社会化” 当程度上已转由大众传播媒介来承担。事实上,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社会成员“社会化” 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也正因为如此,传播媒介担负着崇高的社会责任。

反思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反思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反思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作者:肖涌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24期摘要:新闻自由、客观公正、真实和社会责任是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话语,也是资产阶级新闻观的核心。

新闻的客观公正是一个值得怀疑的命题。

无论是批判学派的代表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的研究,还是经验学派“把关人”理论都显示了新闻的选择性和偏见性。

由于媒介是现实的幻影,新闻真实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西方新闻界所选择的“真实新闻”往往是表象上的真实,其目的是为其阶级服务的。

新闻是政治知识的一种提供方式,也是参与政治生活的潜在激发因素之一。

经验学派的“议程设置”则更加从定量研充上证实了所谓的社会责任不过是当权的利益集团利用新闻进行社会控制的手段。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新闻自由客观公正新闻真实社会责任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 inioumalism)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是美国大众化报刊之后兴起的新闻工作理念和话语模式,是西方媒体所标榜的从业人员所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

新闻专业主义信守传播事实、真相或真理这一理念。

新闻自由、客观公正、社会责任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专业主义话语,也可被称为资产阶级新闻观的核心。

自从“新闻自由”这个口号在1644年约翰·密尔顿的《论出版自由》中被提出,西方新闻界就一直宣扬拥有新闻自由。

新闻和出版自由通常被定义为“不受政府限制地传播理念、观点和信息的权利”,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有关新闻和出版自由的条款中写道:“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新闻专业主义认为媒介是一个自然的没有任何偏向的工具。

媒介具有自主机制,因为自主,所以可以自觉地采取公正客观的立场,不偏不倚地进行报道,从而拥有真实性。

新闻专业主义讲求社会责任,“新闻具有社会责任感”。

新闻传播着知识,“新闻是政治知识的一种提供方式,也是参与政治生活的潜在激发因素之一”。

西方新闻写作概论

西方新闻写作概论

第一章西方主要新闻写作理论第一节客观报道理论客观报道理论既属于新闻传播理论的范畴,又属于新闻写作理论的范畴。

一、客观报道理论的基本形成过程1、政党报纸所面临的困境政党报纸的基本特征:第一,报纸以言论为主,新闻报道处于从属地位。

政党报纸的报纸宗旨是利用报纸来宣传本党的观点。

第二,报纸的宣传色彩浓厚,无客观性可言。

第三,经济上依靠政党资助,不能独立。

2、“廉价报纸”的有益探索基本特征:首先,以新闻为报纸主体。

其次,经济独立,不依附资助者。

再次,政治中立,不受政党或集团的控制。

3、《纽约时报》的理论升华奥克斯要办出一张严肃的报纸,用丰富而严肃的信息来赢得读者,并与其他报纸竞争。

奥克斯强调客观地、真实地、严肃地报道新闻事实,并通过总编辑卡尔·范安达,把这一办报理念贯彻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之中。

新闻报道理念:第一,记录性,使报纸成为一份时代的记录。

第二,注意从新的角度严肃地报道犯罪新闻,力求把犯罪新闻变成社会学的记录书。

第三,将事实与议论分开,不在新闻中直接发表议论。

第四,注意掌握报道分寸,实事求是,不加夸大渲染。

第五,迅速、翔实地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用事实的力量去打动读者。

二、客观报道理论的基本内容客观性原则,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新闻报道应客观公正地反映现实,给广大受众提供进行独立判断的材料。

第二,报纸只记录事实、报道客观,不评述事实。

即:将事实与意见公开;新闻报道“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

客观报道手法,指的是记者在写新闻报道时,只须忠实地记述新闻事实的过程和结果,不发表任何意见和评论;记者的看法和倾向,应通过新闻事实巧妙地反映出来。

三、客观性报道理论的积极意义首先,它揭示了新闻事业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

客观报道理论认为,报纸应是“纯粹的新闻工具”,应该以向广大受众传递真实的新闻为己任,向受众提供多方面的信息。

其次,它提出了应该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忠实地记录新闻事实的新闻理念,反对在报道中随意评述、曲解事实;强调了新闻是记录事实的,肯定了新闻的客观性,否定了用主观意见代替客观事实的错误观点,这是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

西方新闻理论的最新发展与理念

西方新闻理论的最新发展与理念

西方新闻理论的最新发展与理念【摘要】西方新闻理论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探讨了传统新闻价值观的挑战、后真相时代的崛起、数字化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以及社交媒体与新闻传播之间的关系。

未来,西方新闻理论可能会朝着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方向发展,同时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重塑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

这些新的发展和理念将引领西方新闻理论走向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未来,为新闻传播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西方新闻理论, 传统新闻价值观, 后真相时代, 数字化媒体, 社交媒体, 新闻传播, 未来发展方向, 新闻理论与实践, 基本原则,重塑, 研究背景1. 引言1.1 西方新闻理论的重要性西方新闻理论在今天的传媒领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变革,新闻理论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

西方新闻理论不仅仅是媒体从业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更是决定新闻传播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西方新闻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揭示新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通过对新闻报道、传播和接受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不仅可以帮助新闻从业者更好地把握和运用新闻传播的规律,也可以为新闻传播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

西方新闻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新闻传播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和传播方式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和探讨西方新闻理论的最新发展和理念,有助于拓展新闻传播研究的思路和视野,推动新闻理论的创新和完善。

西方新闻理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揭示和理论的推动,更在于其对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的指导和支持,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1.2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和形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

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已经面临挑战,传统的新闻机构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

数字化媒体的崛起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效果。

欧洲各国 新闻传播史

欧洲各国 新闻传播史

法国新闻发展史
法国在欧洲曾出版过最早的手抄新闻和报纸, 并有发达的印刷业。但从15世纪中叶到法国大 革命(1789年)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法国 报业受到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一、150多年王权对报刊的集权控制——三家官报一 统天下 法国中世纪的新闻传播还是较为发达的。1485
年,法国出现了第一张印刷新闻纸。1488年起, 巴黎出现了两种手抄报纸。然而,由于法国封建 王朝的高度集权统治,法国早期新闻业的发展较 英国落后。
八、密尔和马克思的新闻观
(一)密尔1859年的《论自由》(On Liberty) (二)马克思 1862 年提出“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 资料”的思想
九、19世纪末至20世纪,英国报团的形成和发展
(一)大型报团的形成 (二)报团相互兼并
十、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报业的转折
古老的英国报业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显得 步履蹒跚,而改革的每一步又意味着员工的裁减 ,罢工事件不断。然而,矛盾必须解决,新技术 必须采用,不然就会被新的报刊所淘汰。作为转 折起点的是1985年3月4日第一家彩色电子排版的 全国性新报纸《今日报》。
德国新闻传播发展特点:
• 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虽然刺激了新闻的传播,但 也是这个原因,使得德国的印刷新闻纸难以发展 成为一定数量的读者、定期出版的报纸。德国新 闻业的传统也由此形成:地方性媒介众多而弱小 ,长期缺乏较大的全国性媒介。
三国家新闻发展共性
欧洲,特别是西欧,是15世纪末以来世界现 代化进程的起点,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地方。 世界现代新闻传播业是随着市场经济向全世界的 拓展而发展起来的,因而欧洲也是世界现代新闻 传播业拓展到世界各个角落的起点。
二、德国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一)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二) 1815—1918 年,霍亨索伦王朝被迫缓慢地放 宽新闻出版政策 (三)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出版自由政策 (四) 1933—1945 年,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主义新闻 政策 (五)1949年,联邦德国最终确立新闻出版自由体 制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新闻理论是指关于新闻传播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

它主要涉及新闻传播的理论、方法、技巧和实践。

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消息生成、传递和接收过程,以及新闻传播对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在西方,新闻理论的发展历程比较悠久,有许多杰出的新闻理论家和学者,如马克·吐温、伯尼·卡西莫夫、哈罗德·范·罗森伯格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理论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例如,互联网的出现对新闻传播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发生了变化。

同时,新闻理论也需要适应新的发展,对于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传媒的四种理论

传媒的四种理论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1956年,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三位美国新闻传播学者撰写的理论著作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媒的四种理论》(旧版译为《报刊的四种理论》),本书主要由四篇论文构成,三位作者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主要根据了政治和社会理论的基本原理,着重讨论了在现有的不同的媒介环境下对新闻媒介的控制以及新闻自由的问题。

这本书被公认为开创了比较新闻学的先河,也填补了大众传播的空白,揭示了媒介与社会的关联。

“四种理论”直接影响并指导了其后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及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末,新闻学的研究主要是宏观的,抽象的围绕新闻体制,新闻事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展开,国内关于“四种理论”的讨论起源于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公开出版之后,这种西方理论的引进激发了国内学者的热烈讨论,国内学者着重从历史唯物主义新闻关出发结和实际对“四种理论”特别是“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进行深度剖析和批驳。

一、基本内容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三位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分五个部分,即绪论、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它分析了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具体内涵、理论来源、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1.集权主义理论(authoritarian theory of the press)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F·Siebert,1956)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按照西伯特的阐述,任何有关传媒同其所属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传媒理论,都是由某些特定的有关人和国家的哲学上的假设所决定的。

这些假设被西伯特归纳为围绕这样几个方面:人的本性;社会与国家的性质;人同政府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知识和真理的性质。

考研新闻传播学之西方国家新闻理论

考研新闻传播学之西方国家新闻理论

考研新闻传播学之西方国家新闻理论西方国家的新闻理论包括以下几点:1、集权主义理论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

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在其专著《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指出:“在那个社会里,真理不是人民大众的创造,而是几个处在指导地位上领导别人的聪明人的产物。

因此,真理是聚集在权力中心近旁的东西。

”报刊只要把“封建统治者认为人民所应知道的事情和他们坚认人民应当支持的政策”报道给人民就行了。

2、自由主义理论认为,人的理性是高于一切的,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自由主义理论构想人们想认识真理,并且愿意受真理的指导。

真理是通过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而获得的。

每一个人自由地、甚至强烈地坚持自己的意见。

通过比较,看起来最合理的一种意见就会出现相对集权主义理论而言,自由主义理是一大进步。

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办报(刊)的自由市场”的观点在实践中行不通。

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与大报竞争,最后只能被淘汰或兼并。

3、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论认为,报刊自由涉及拥有者、公众和社会三者的利益。

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于公众的自由,而社会应当保护公众的自由。

因此,公众的自由应当高于媒介的自由。

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

强调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

社会责任论提出了“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概念。

4、批判学派和民主参与理论反对新闻媒介的集中垄断和政府控制,主张受众和社会团体民主参与,共同享有使用新闻媒介的权利;主张将大规模的、单向的、专业化的、集中控制的新闻媒介变为小规模的、双向的、社区化的、受众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媒介。

报刊的四种理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阅读精选(1):报刊的四种理论,是由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威尔伯·施拉姆(WilburSchramm)、弗雷德·西伯特(FredS。

Siebert)和西奥多·彼得森(TheodorePeterson)于1956年出版的《报刊的四种理论》(FourTheoriesofthePress)中提出来的。

由美国教会全国委员会作为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资料修改出版后,曾得到美国领导集团的赏识和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授予的奖章。

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

书的着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能够分为四种。

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职责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曾得到美国领导集团的赏识和美国新闻学荣誉学会授予的奖章。

主要资料Ⅰ、集权主义理论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代表:马基尔维利《君主论》,“国家安全高于一切,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就务必严格制约自由讨论和信息的传播。

”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F·Siebert,1956)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务必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状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

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

比如给予那些经过选取的驯顺的人以经营报刊的权利,实行颁发出版许可证制度,法院对违法(如叛乱罪、煽动罪、诽谤罪)者提起公诉,加以处罚,等等。

研究认为,这一理论本身在当今的大多数国家已经被摈弃了。

Ⅱ、自由主义理论这一报刊理论兴起于资产阶级革命年代,本质上体现着自有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2)社会责任论3)发展新闻学4)党报理论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一、新闻起源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

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

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使用。

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

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

成果:1)文字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西方新闻史-《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西方新闻史-《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西方新闻思想史题目:《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与思考《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与思考在看郭庆光的《传播学概论》和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的范式与流派》两本书中,涉及到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其中“控制研究”则是其中之一。

传播学的控制研究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从中发现影响传播内容生产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当中宏观层次既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其中“传媒的四种理论”便是其理论基础。

赛伯特提出的“权威主义”、“自由之上主义”两种媒介制度理论虽然以英美的大众媒介历史为分析对象,仍被我们运用,去思考我国的大众传媒历史以及作为我国媒介体制的建设问题。

芮必峰赞誉《传媒的四种理论》的历史功绩在于:(1)探究不同社会制度与报刊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对西方新闻学研究产生了影响;(2)对各种报刊体系差异所作的哲学根源上的探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层次;(3)“四种理论”模式一直影响甚至左右着后来的媒介理论;(4)西方推崇的“社会责任理论”经过该书的系统阐发得以广泛传播。

⑷这些赞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四种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生成为新闻传播界的经典著作。

一、绪论笔记:在绪论中,作者指出书中的“报刊”是指一切公众通讯工具。

全书主观点:“报刊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式和色彩,特别是报刊返映一种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控制的方式。

”作者在绪论当中重点解释“press”“libertarian”“authoritarian & totalitarian”和四种理论的关系。

1.press:此处的press应是包括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所有媒介的总称,即(mass)media。

Mass media一词出现于1920-1925年间,在作者出书时media此次尚未普及,而press 已经拥有800年历史,词汇衍变为:压机—印压机—印刷品—报刊—新闻界,etc。

所以,报刊的四种理论实质上应该是媒介的四种理论,or新闻界的四种理论。

新闻传媒的四种理论

新闻传媒的四种理论

1.西伯特论“集权主义的传媒理论”按照不同的传媒理论问世的时间顺序排列,西伯特阐述“集权主义的传媒理论”的文章,被放在这本文集的第一篇。

按照西伯特的阐述,任何有关传媒同其所属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传媒理论,都是由某些特定的有关人和国家的哲学上的假设所决定的。

[8] 这些假设被西伯特归纳为围绕这样几个方面:(1)人的本性,(2)社会与国家的性质,(3)人同政府的关系,以及(4)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知识和真理的性质。

西伯特的文章概述了集权主义理论有关这些问题的基本假设,回顾了该理论的兴衰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还探讨了集权主义理论的最极端的形态――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分析了集权主义理论下的传媒控制制度,讨论了集权主义理论和其他理论的关系,并探讨了现代世界上的集权主义理论的形态。

西伯特的文章概括说,关于人的本性,集权主义的理论认为,“个人唯有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才能实现其全部潜能。

作为个人,人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但作为社会或有组织的社区的成员,其实现自身目标的能力大大增加。

在这一理论假设下,群体的重要性超过个人,因为只有通过群体,个人才能达到其目的。

”[9] 关于社会和国家的性质,以及人同国家的关系,集权主义理论持这样的论点:“群体组织的最高形式――国家,在价值的尺度上压倒个人,因为没有国家,个人就不能发展出文明人的特性。

……人正是在国家中并通过国家实现其目的;没有国家,人会依然处于原始状态。

” [10] 根据西伯特的诠释,在集权主义理论中,导致有关国家性质的某些基本结论的,是这一假设,即:国家对于人的充分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个人成员外,国家成为所有值得想望的特性的总和。

通过一种人类一般不能完整分析的过程,国家得到了决定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之权力。

有时,这是神的引导,有时这是对更高的智力或对领导才能品质的依赖,有时这是由于对任何其他过程缺乏信心”。

[11] 西伯特还阐述说,关于知识的性质和真理的性质这些更为基本的哲学问题,集权主义理论承认“知识可以通过智力上的艰苦尝试来发现”,但是认为,“人们之间利用智力过程的能力和施行智力尝试的内驱力差异很大。

古代西方新闻传播观念

古代西方新闻传播观念




塔西佗: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
说出你所感觉到的东西,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


《编年史》 专制政治并不能够抹去 下一代的记忆。迫害天 才反会促进天才的影响。 抨击以言治罪的法律造 成告密盛行的风气 民众欢声如雷,但并非 发自内心,而是奴才式 的讨好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主要新闻传播观念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希罗多德、 西塞罗、 塔西佗
苏格拉底:建立对艺术作品的检查制度
建立对小说作家的检查制度, 让检查官接受一切好的虚构 故事。希望母亲们和保姆们 只讲经过许可的故事,塑造 孩子的心灵。青年人最初听 到的故事应当是正直思想的 楷模。 禁止诗人、叙事人说恶人常 是幸福的,好人却是悲惨的 艺术家要表现善的形象,禁 止在作品中表现不道德、无 节制和低级下流的内容,否 则驱逐出国 拒绝为大众欢迎的诗人进入 井井有条的国家,他不是自 然产物,他喜欢的是很容易 模仿的激情 和易变的情绪, 因此唤醒、滋养、增强感情, 却损害理性。


《论共和国》
演唱和谱写贬损或侮辱他人 的歌曲判为 ? 死刑 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应由行政 长官和法庭裁判确定,而不 是聪明伶俐的剧作家 我们不应受到公众的羞辱, 罗马人不愿意任何活着的人 成为舞台上赞颂和谴责的对 象,除非能够在法庭上答辩

希罗多德:不主张进行言论思想管制 《历史》
如果只听一个人的意见, 就无从选择最好的意见, 人表 出来,那就从中选择较 好的意见。 金子 试金石




亚里士多德:用强硬的政治手段钳制言论
立法者应清除猥亵的语言 禁止文化研究及类似的各种 会社,使人人之间好象陌生 人 让人民时常集中公共场所和 宫殿之前以窥视其言行 雇佣密探查访公共集会情况 和社会活动场所 结果:不敢言政,无法形成 舆论,惟有臣服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第一篇新闻理论探源一现代西方新闻学理论的演变1、权利主义新闻理论权利主义新闻理论代表着君主、教会等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认为个人作为个体是无能的,甚至是邪恶的,只有作为社会一员并绝对归属整天时,才能发挥真正的能力。

因此,个人思想和意见一定要服从组织意见。

2、自由主义新闻理论1644年约翰·弥尔顿出版《论出版自由》其主要论点如下:(1)人是理性的动物,应当相信读者有判断是非的能力(2)检察官的水平往往低于作者的水平,因此,对出版物的事先检查制度有害无益。

(3)禁止思想物的出版是徒劳的,3、社会责任论4、其他1)新新闻主义创始人是汤姆斯·沃尔弗,其主要观点是主张用写小说的方法写新闻报道,不限制虚构和小说化。

2)调查新闻学本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新闻学的一个流派,认为记者应主动捕捉重大社会黑幕丑闻作深入、系统的调查报道,力求揭示其深层背景,并从社会体制上寻找产生这些社会瘤疾和缺陷的原因,以促使对社会作一些改革。

3)精确新闻学最早由美国新闻学者菲利浦·迈耶在其著作中提出,主张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新手段采写新闻,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和客观。

4)发展新文学70年代由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西方新闻界应该改变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主义从事件发展过程,完整地报道事件;注意既报道突发事件,也报道非事件性新闻;尽力扩大报道面,全面反映发展中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5)倡导新闻学提倡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表现出明确的党派立场。

6)多透视新闻学新闻报道不应只图猎奇而支离破碎地描述社会,而应该用透视的方法、形象、立体并完整地反映现实。

二西方传播学的起源及其流派1、所谓“大众社会”即西方研究者指“一种当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等逐渐改变社会秩序而使社会体制变迁的过程。

”大众社会的特征之一,即是一个以来媒介的社会。

现代传播现象的研究:1)库利:社会变革的进程“要通过各种影响的竞争以及适时宣传思想和行为的改革来促成。

传媒的四种理论

传媒的四种理论

《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1956年,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三位美国新闻传播学者撰写的理论着作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媒的四种理论》(旧版译为《报刊的四种理论》),本书主要由四篇论文构成,三位作者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主要根据了政治和社会理论的基本原理,着重讨论了在现有的不同的媒介环境下对新闻媒介的控制以及新闻自由的问题。

这本书被公认为开创了比较新闻学的先河,也填补了大众传播的空白,揭示了媒介与社会的关联。

“四种理论”直接影响并指导了其后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及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末,新闻学的研究主要是宏观的,抽象的围绕新闻体制,新闻事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展开,国内关于“四种理论”的讨论起源于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公开出版之后,这种西方理论的引进激发了国内学者的热烈讨论,国内学者着重从历史唯物主义新闻关出发结和实际对“四种理论”特别是“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进行深度剖析和批驳。

一、基本内容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三位学者合着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分五个部分,即绪论、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它分析了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具体内涵、理论来源、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1.集权主义理论(authoritarian theory of the press)这一理论的研究者赛伯特(F • Siebert,1956)认为,集权主义理论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种也是最古老的一种传播制度理论。

按照西伯特的阐述,任何有关传媒同其所属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传媒理论,都是由某些特定的有关人和国家的哲学上的假设所决定的。

这些假设被西伯特归纳为围绕这样几个方面:人的本性;社会与国家的性质;人同政府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知识和真理的性质。

西方新闻传播史讲义

西方新闻传播史讲义

西方新闻传播史讲义贺新颖目录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诞生与发展…………………………………… P02 第二章新闻事业的“创世纪”…………………………………… P07 第二章 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 P13 第四章 19世纪(上):大众化报刊的勃兴…………………… P23 第五章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P32 第六章19世纪(下):黄色新闻的泛滥……………………………… P39 第七章 20世纪(上):电子媒介之广播篇………………………… P44第八章 20世纪(中): 电子媒介之电视篇……………………… P51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诞生与发展Chapter One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第一节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第二节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第三节文字传播时代第四节印刷传播第一节人类社会与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怎么产生的?★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新闻传播是怎么产生的?一、新闻定义西方“It is not news when a dog bites a man, but absolutely news when you find a man bites a dog.”“ Oh!My god!”中国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二、传播定义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a commonness or oneness of thought between a sender and a receiver——Wilbur Schramm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n Communication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人类的思想、观念、情况等社会信息的交流。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三、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一)生存的需要——报道消息、提供意见第一个发现熊的人,侥幸未被熊吃掉,不论是为了警告趋避,或是为了纠合除凶,一定要去报告其他的人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部分经典理论1.风险社会理论贝克所说的风险,指称的是完全逃离人类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气、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以及相伴随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

它们引致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的伤害,而且这些伤害一般是不可见的。

风险概念是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或者换句话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

风险社会的概念意味着:(1)风险既非毁坏也非对安全的信任,而是“虚拟的现实”;(2)一种具有威胁性的未来变成了影响当前行为的参数;(3)风险直接地和间接地与文化定义和生活是否可容忍的标准相联系,它涉及“我们想怎样生活?”这一价值判断;(4)“人为制造出来的不确定性”暴露了国家——政府控制风险能力的匮乏;(5)当代的风险概念关涉知识(knowledge)和不意识/无知识(unawareness/non-knowledge)的某种特殊的综合;(6)新的风险类型可能同时是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7)日常的认识遮蔽了危险的传播和活动,因此知识和风险的潜在影响之间存在差距;(8)风险社会的概念消除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差异。

2. 媒介功能理论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概括的传播“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美国社会学家C・R・赖特提出的“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3.媒介社会麻醉理论“社会麻醉”是典型的传播功能的失调。

拉氏和默顿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们每天在读,在看,在听,在思考,但是,他们很容易把这些活动当作现实行动的替代物。

他们有兴趣,有知识,接受了众多的信息,也有关于未来的种种打算,但是,当他们听完广播,看完电视,读完报纸以后,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二战”后,西方媒介内容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加剧,“社会麻醉”的观点在此背景下被提出。

而随着大众传媒日益发达,这种现象愈加严重。

针对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情形,清水几太郎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的社会,大众媒介的信息潮水裹挟着广大受众,使他们丧失了对重要的公共事物的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大众传播对现代人来说成了一种“心理暴力”。

在这些学者所处的时代,他们的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的主流媒体报刊和广播的,而到了今天,电子媒介和网络大行其道,高效率的传播能力、海量信息和广泛的普及,使这种“社会麻醉作用”有增无减。

当下社会的人们在各种媒体的包围下,艰于呼吸却又乐此不疲,他们或是感觉不到媒体的“麻醉”,或是甘心被“麻醉”。

他们的视线被媒介所牵引,心智空间被媒介完全占据,成为媒体操纵下的“提线木偶”;他们从媒介的虚拟空间中寻找满足感,情感和思想的起伏变化都以媒体内容为“脚本”;他们的现实欲求被不断地刺激和放大,社会行动能力却在不断降低。

在《电视与美国人的性格》一书里,美国精神医学家D・格林就不无讥讽地写道,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许多美国人退化到了只会“边看电视边吮吸手指”的地步。

4.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成员包括麦克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

主要理论是文化工业”或者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这一名词是由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辨证法》(1947年出版)中首次提出的,是用来取代“大众文化”的专门概念。

围绕着文化工业的本质特征,法兰克福学派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文化工业进行了批判性分析:第一、文化服务与资本的权利。

第二、艺术作品的商品化、消费化使艺术从精神领域蜕化成为一种物化的文化,从而剥夺艺术本应具有的反抗和批判功能。

第三、先进的工业技术使各种文化形式能更好的操纵、控制群众的心理结构,所以文化产业是一种“更为意识形态”的大工业产品。

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当代工业社会的批判中,更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集权主义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对大众意识形态的操纵。

5.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哈氏在1962年出版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

这种政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的确是史无前例,前所未有。

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

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

在每一次私人聚会、形成公共团体的谈话中都有一部分公共领域生成。

然后,他们既不像商人和专业人士那样处理私人事务,也不像某个合法的社会阶层的成员那样服从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限制。

当公民们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时,他们作为一个公共团体行事——也就是说,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

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这种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

今天,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

当公共讨论涉及与国务活动相关的对象时,我们称之为政治的公共领域,以相对于文学的公共领域。

哈氏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早期机制起源于从宫廷中分离出来的贵族社会,即他所谓的以王室、宫廷的以一整套关于“高贵”行为的繁文缛节为特征的“代表型公共领域”(“representative public sphere”)。

在这种公共领域中,手抄的和印刷的杂志成了公众的批判工具,而首先在英国兴起、继而到1750年前后在整个欧洲触目可见的“道德周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哈贝马斯,1999a:46~48)。

哈氏将报刊称为“公共领域最典型的机制”。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结束,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样,作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组成因素的大众文化也走上了一条肯定现状的路途。

在哈贝马斯看来,这样一种大众文化已经彻底丧失了其社会批判和政治批判的功能,变成了一种统治的工具。

它给我们带来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就是消费主义,再一个则是"人为的公共领域"。

如果说消费主义是主宰社会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的话,那么,"人为的公共性"则是政治概念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意识形态。

而无论是消费主义,还是"人为的公共性",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一种文化的剩余价值。

6.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编码: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接受和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

在大众传播中,这一过程表现专业人员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

由于编码者带有一定主观倾向,编码的信息已经和原来本身要传达的事实有出入。

解码:解码与编码完全是相反的过程。

即受众把接收到得符号或代码转化成自己可以理解的信息过程。

7.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惯习、场域和资本是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观念,其中场域是其社会学中对空间的关键性隐喻。

场域是指商品、服务、知识或社会地位以及竞争性位置的生产、流通与挪用的领域,场域被视为一个围绕特定的资本类型或资本组合而组织的结构化空间。

场域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充满斗争的领域,竞争的目的是占有资源和相对优势的地位;场域是由处统治地位与被统治地位的主体组成的结构性空间,这种结构的形成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上;无论是处统治地位还是被统治地位的主体,在场域都要遵循特定的规则进行斗争;场域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身的内在发展机制实现的。

8.福柯的话语权在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福柯看来,“话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概念,它是除“言语”和“语言”之外的第三者。

福柯将政治学维度置入传统的语言学领域之中,开拓了话语概念的向度,提出了“话语即权力”这一著名论断。

在他看来,权力生成话语,话语又反过来产生权力。

福柯认为整个社会处在一个无所不包的权力网中,而话语则是权力的外在表现形式。

他认为,历史上发生的、如今正在进行的各种社会斗争、权力争夺,到头来无非是对于话语的争夺。

正如其在197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所作的题为《话语的秩序》的讲话中所表述的那样:“很明显,话语绝对不是一个透明的中性要素……话语其实是某些要挟力量得以膨胀的良好场所。

话语同时也是争夺的对象,历史不厌其烦的教诲我们:话语并不是转化成语言的斗争或统治系统,它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

”9.勒庞的《乌合之众》勒庞以18世纪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对运动中群众的行为和心理进行了研究,成就了《乌合之众》这一社会心理学的经典。

在勒庞看来这“乌合之众”就是群体,一群人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心理的群体”,他们并非简单的人数累加,而是“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这就是勒庞的“乌合之众”。

10.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前提是两种世界、两种生活的划分。

第一世界是官方的、严肃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统治阶级拥有无限的权力,而平民大众则过着常规的、谨小慎微的日常生活,对权威、权力、真理、教条、死亡充满屈从、崇敬与恐惧。

而第二世界(第二生活)则是狂欢广场式生活,是在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起的完全“颠倒的世界”,这是平民大众的世界,打破了阶级、财产、门第、职位、等级、年龄、身份的区分与界限, “国王”也被打翻在地,小丑加冕成“王”,人们平等而亲昵地交往、对话与游戏,尽情狂欢,对一切神圣物和日常生活的正常逻辑予以颠倒、亵渎、嘲弄、戏耍、贬低、歪曲与戏仿。

巴赫金生活在斯大林专制主义时期。

在这个时期,无论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都达到了专制的高峰。

整个社会极端政治化、教条化、绝对化,缺乏自由与活力。

巴赫金一生都处在这种强大的意识形态之中。

因此,狂欢化理论中寻求感官的满足,寻求原始的生命活力与自由,这也暗含着对斯大林统治的一种间接批判。

11.新闻框架理论新闻框架理论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反映,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重构”,或是“建构”。

12.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最早由伯格纳提出,关注电视对人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效果研究关心短期的效果,这是刺激—反应理论或皮下注射论、魔弹论的范式,而涵化理论认为媒介最主要的效果并非在改变受众,而是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认知符合既有的价值规范和政治经济论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