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英语课例分析

合集下载

课例研究反思

课例研究反思

课例研究反思优秀课例的学习是老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下面就本校的一节公开课,谈谈自己在探究英语阅读教学新策略方面的一些感悟与心得。

一、教学内容简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仁爱教材八年级Unit 5 Topic 3 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 Section C 谈论环境,天气,颜色,大事件,月亮对人情感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简介这节课的实施过程分为三部分:Pre-reading,While-reading,and Post-reading。

三、教学环节环节一:Pre-reading,激活阅读1.Leading-in课前播放了一首学生喜欢的歌曲,并询问Do you like this song? Yes, I like it, too. And I think good music can make us happy. Bad music can make us bored .So we can say music can affect our feelings.以此导入新课。

2. Free talkSay : 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 Do you think what can affect your feelings.由此引出课本1a.Tick the things that can affect your feelings and moods.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看法。

然后说.Many things can affect our feelings.Today we will learn a passage about them.3. Predict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predict what will be mentioned in the text.环节二:while-reading一)整体感知1.学生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来验证预测。

初中英语课例分析范文

初中英语课例分析范文

初中英语课例分析范文一位优秀的初中英语老师,往往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课堂案例分析得头头有道。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课例分析范文,供大家参阅!初中英语课例分析范文1根据以上的单元特点, 我认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moothie,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提前让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而我自己也准备了榨汁机、酸奶、纸杯、刀等制作smoothie需要的东西。

我想这节课一定会生动、有趣,受学生欢迎。

第一节课在1班上,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

一开始很顺利,学生很兴奋地看着我制作smoothie,听着我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一杯smoothie很快制作好了。

是该给学生品尝的时候了,然而当学生看了看做好的smoothie的样子,闻了闻味道,说什么也不肯尝试。

上课前一天我亲自在家做了一杯smoothie,说实话,的确没有“卖样”,而且闻起来味道也不怎么好,但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据说还有美容、保健的功效。

然而,不管我怎样劝说,还是没有人愿意尝一口。

学生不愿喝,当然就没兴趣用自己带来的新鲜水果来制作smoothie。

可以说,我这堂课的教学失败了,我看着剩下的酸奶,灵机一动我决定把下节课制作水果沙拉提前来上。

虽然也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但因为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所以觉得还是有缺憾。

说实话,当时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不懂配合。

这堂课不成功,本应马上进行总结,加以改正。

但在2班紧接着就有第二节课,而且还有老师来听课。

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教学。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能很积极的响应,在我在制作时,很多学生在认真看,我在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还小声地复述,有的还作笔记。

当smoothie做好时,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品尝,引得听课的老师也要求品尝一下。

在轮到由学生自己边制作smoothie,边用英语介绍材料以及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都愿意上来试一试,而且做得也很好。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评课稿 人教新目标版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评课稿 人教新目标版

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第一课时评课稿一、教学特色1、教学创情景,激励促参与新课导入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入到一个新的知识情境。

学生欣赏着生动的画面,听着优美动听的歌曲,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进入英语课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Free Talk贴近生活,让学生产生共鸣。

关注着每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2、注意衔接,善于质疑。

开头复习了已学过的各种蔬菜、水果、食物的名称,然后马上进行主要知识的学习,紧扣本节课的重点,新旧知识衔接自然。

王老师利用多媒体不断质疑,学生边看图边回答,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

3、依靠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充分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将网络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进入新课时,电脑先后出示蔬菜、水果、食物的漂亮图片以及对话,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出本课的新单词和新句型。

4、课堂设计新颖,任务性强。

《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王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句型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让学生做手势,说句子,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将所学西方语言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师素养王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教学态度真诚,师生关系融洽。

在教学内容方面,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寓学于乐。

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让学生或老师们记忆深刻,久久不忘。

三、教学建议1、教师应加强对重点词和重点句的阅读。

教学设计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样不会局限于少部分学生。

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课例研究一一人教版八年下册Unit_l_He_lost_his

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课例研究一一人教版八年下册Unit_l_He_lost_his

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的课例研究———人教版八年下册Unit1He lost his arm but isstill climbing◎李耀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需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要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

因此,在我们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等多个方面的基础信息,透彻研究所授语篇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并设置多维度的评价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利用评价不断地调整教学行为,进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逆向教学设计是美国课程专家格兰特·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杰伊·麦克泰格(Jay McTighe)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

它“是一种先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再明确预期学习成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2017)。

如此看来,逆向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一致性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逆向教学设计能有效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达成,帮助教师测评教学目标,提高英语阅读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展现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逆向教学设计来推动教学评的一致性。

1.研究价值1.1有利于增强教师对课程的宏观把控,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利用逆向教学设计,以终为始,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单元的整体架构,从单元整体出发确定单元的核心大观念,学习目标等。

要确定单元的核心大观念、学习目标又进一步要求教师要对整体课程要有深入的认知。

“单元必须逻辑上源自今年原有的课程大纲或课程目标,并源自今年与学校教育最终目标相联系的课程框架。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2018)因此,通过逆向教学设计能够提升教师对于课程的宏观把控,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6 unit 2课例分析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6 unit 2课例分析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外研版)Module 6 unit 2课例分析本课是我于10月27日下午第六节课带领着八年四班的学生们在课改大课堂上实授的。

这节课型为外研版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六模块第二单元的阅读课,课文承接了第一单元对话中提到的Alice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和a famous story的话题,主要讲述了爱丽丝梦游仙境开头部分的故事,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童话故事,利用这种题材的文章进行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动机。

故事是教授过去进行时比较适合的题材,即可学习语法,又可培养叙述能力。

本课本模块以童话故事为主题,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叙述,介绍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使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学习,掌握语法,真正做到了语法与故事相结合。

一、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与反思本模块以童话故事为主题,把语法与故事结合起来,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同时掌握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

Unit 2通过讨论图片导入故事,以激发学生兴趣,并熟悉相关词汇,为阅读提供词汇、句法及背景知识的准备(1)。

2是节选自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一段小故事,要求学生读后回答问题。

3要求将问句和答语进行匹配,通过问答匹配了解故事的创作背景,为活动4的写作任务做准备。

这一活动训练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是写作活动。

要求根据活动3中内容写一则关于Lewis Carroll and Alice Liddell的小故事。

本活动不仅仅训练过去进行时的用法,还要求掌握叙述故事的时间顺序以及时间衔接词的用法,如:One day … Then … and Finally。

教师的重点应该放在故事叙述过程中的相关的词汇及词组的运用掌握以及如何运用过去进行时进行事件故事的描述上。

二、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反思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初中英语教学课例及反思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初中英语教学课例及反思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初中英语优秀教学课例及反思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教材分析本节课在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学会描述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和根本的饮食结构,并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才能保持健康的体质。

学情分析学生的根底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比拟好,大局部学生热爱英语,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有一局部学生根底比拟差,接受能力稍弱。

教学目标1.能够谈论课余时间的活动并谈论做事情的频率。

2.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言语:1) 词汇:how often; exercise; skateboard; hardly; ever; shop; once; twice; time; surf; Internet; program2) 句子: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I play soccer.What does she do on weekends She often goes shopping.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I exercise every day/once a week. I hardly ever exercise.How often does Cheng watch TV He watches TV three times a week.3.完成课本第1页1a,1b,1c和第2页2a,2b,2c的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和难点1,Master the new words and target language .2, Master the sentence strures ‘ How often …〞 and “ What do you usually …〞3,To improve students’listening skilland cooperative skill.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是通过音标和读音规则学习单词,利用单词卡片读,记单词;通过听录音,跟读和两两对话,使学生会恰当地使用频率副词及“What do youusually do …〞和How often…〞的句型。

初中英语教研课例(3篇)

初中英语教研课例(3篇)

第1篇一、课例背景随着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为了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本节课以阅读理解策略教学为主题,通过分析阅读理解策略,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英语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英语阅读的趣味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二)新课导入1. 分析阅读理解的基本策略:(1)预读:在阅读文章之前,快速浏览文章标题、图片、小标题等,预测文章内容。

(2)略读: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3)细读: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细节。

(4)查读:针对特定信息进行查找。

2.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阅读理解策略在阅读过程中的应用。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策略,分析一篇短文,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

2. 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篇阅读理解练习,互相讨论、交流心得。

3. 探究学习:学生根据所学策略,选择一篇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自主阅读,并撰写读后感。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阅读理解策略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策略提高阅读效果?(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阅读练习,巩固所学策略。

2. 选择一篇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自主阅读,并撰写读后感。

英语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英语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英语智慧课堂教学设计——It’s time to watch a cartoon一、基本信息课时名称:It’s time to watch a cartoon授课学科:英语课例类型:听说课授课年级:八年级授课教师:陈莹芷二、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卡通,通过听和读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如何评论人物和事物。

通过谈论喜欢的卡通片,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倾听并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

学生在本单元要能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由于学生对过去式和现在完成时的分别尚存疑惑,教师需在此帮助学生理解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三、教材分析本堂课讲授的内容为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5,Unit1,It’s time to watch a cartoon.本模块的主题是卡通,共有四个课时。

本课是该模块的第一课时,是一节听说课。

在本课中,学生的听说活动的主题都是卡通片,谈论自己看过什么卡通片,并且对卡通片及卡通人物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学习对话,表达对卡通人物的看法,进而学习一些形容词用以帮助学生描述人或事物。

由于本单元谈论的是动画,这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熟悉并掌握本单元新单词,c artoon,handsome,smart,sky,fight,cool,hero,humorous,can’t help doing ugh,lesson等;2.理解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力练习获取细节信息。

2.通过扫读对话,获取细节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倾听与尊重他人不同的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如何评论人物与事物。

教学难点:理解现在完成时与过去式的区别。

六、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对话。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智慧应用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给学生呈现《功夫熊猫》的一个视频片段来引出本课的主题。

中学英语课例研究的个案分析

中学英语课例研究的个案分析

中学英语课例研究的个案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中学英语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个具体的中学英语课例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个案调研和访谈等。

文献综述主要从学术论文、政策文件、教学大纲等方面收集相关资料,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全面了解。

个案调研则是对某一具体的英语课例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方面。

访谈则是邀请了该个案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他们对英语教学的看法和感受。

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该英语课例的教学内容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

教学方法上,教师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英语。

教学活动方面,教师定期组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如英语角、演讲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访谈结果来看,教师对英语教学的态度积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持积极态度,认为英语课是他们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家长则普遍认为学校在英语教学方面做得不错,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口语训练等。

通过对这一中学英语课例的深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反思与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口语教学的重视。

尽管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合作学习法等口语教学活动,但访谈中仍有家长和学生反映需要进一步加强口语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更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虽然该教师已经组织了一些课外活动,如英语角和演讲比赛等,但仍有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开展更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等。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设计更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英语教案 课例分析

英语教案 课例分析

英语教案课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英语单词和短语。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语法结构。

2. 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准确模仿英语口语。

(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短文。

(3)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写作和对话。

3.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2)学生能够树立自信心,大胆开口说英语。

二、教学内容:1. 单词和短语的学习:(1)常用的英语问候语如:Hello,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How are you? 等。

(2)介绍自己和他人,如:My name is, I am from, Nice to meet you 等。

(3)基本的日常用语,如:Thank you, Please, Excuse me, I'm sorry 等。

2. 语法结构的学习:(1)现在时态的构成和用法,如:I like, She is, We are 等。

(2)一般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如:Is this? How old are you? What is yourname? 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与学生用中文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

(2)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自我介绍。

2. 教学新知识(20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学习新单词和短语。

(2)教师用英语解释单词和短语的含义,并让学生跟读。

(3)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新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交流。

3. 课堂练习(15分钟):(1)教师给出情景,学生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对话。

(2)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听懂并模仿英语口语。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复习当天学到的单词和短语,并尝试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

2.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情景,写一篇简短的英语对话。

《Go-for-it-》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3课例

《Go-for-it-》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3课例

《Go for it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3第一课时课例分析(Section A 1a—1c)南山中学雷梨英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谈论过去进行时的用法。

围绕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这一主题展开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做中学”。

用英语叙述过去正在发生的事情。

2.教学重点过去进行时的用法。

3.教学难点when 各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在过去进行时中的用法。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课的内容及其教材所处的地位,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Key vocabulary: bathroom、bedroom、kitchen、UFO、alien、 barber’s chair. cutting hair、climbing 、jumping、land 、get out of 、take off、 in front of .Key sentences: When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I was sitting in the barber’s chair.The barber was cutting my hair.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根据本课时的图片,学会用逻辑的顺序讲故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会做人的道理。

4.学习策略目标:利用图片进行情景思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习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小组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过去进行时难点:以when和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四、设计理念: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及多样的教学途径,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新目标八级英语Whenwasheborn课例长春周蓉蓉

新目标八级英语Whenwasheborn课例长春周蓉蓉

Unit 9When was he born ?Section A教案课例长春学校周蓉蓉一、教案设计与策略1.教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标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案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对每一位(组)学生的发言,都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长发展的快乐。

不仅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增加了学习英语的真实性。

2.教案策略选择与设计本单元让学生在极大的兴趣推动下探索名人生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本单元的语法工程仍为一般过去时,尤其是一般过去时态的特殊疑问句,继续巩固学习一般过去时态,同时学会谈论自己崇拜的人,谈论人物的出生及主要事迹。

学生对一般过去时已经很熟悉,并且他们热爱和崇拜邓亚萍,贝克汉姆等人,对他们的人生经历充满好奇,因此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协作,讨论,表演等学习方法的养成。

让学生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学,循环操练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

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口语,互相协作,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语言,感受语言,掌握和运用语言。

通过自主探索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以及学习英语的方法。

3.教案目标根据新课标大纲的要求,将本课教案目标拟定如下:知识与能力:(1)掌握词汇born ,record, hiccup, sneeze掌握短语be born掌握句型- When was she born? She was born in….-How long did he hiccup? He hiccupped for …years and …months.-When did he start/stop hiccupping? He started/stopped in….(2)能用When ,How long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谈论邓亚萍等运动明星的出生年月与成就。

课例: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

课例: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取关于主人公登山经历的 细节信息;根据教师的引导问题,预测故事情节的发 展;通过分析主人公的特殊经历,确定故事中主人公 身上值得学习的精神品质;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为主 人公登山活动提出自己的评价与建议。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问题,预测故事情节的 发展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分析主人公的特 殊经历及其著书的目的确定主人公身上值得学习的精 神品质,并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是 本节课的难点。
What happened to Aron?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ron? What happened to him next?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in that dangerous situation? What did Aron decide to do at last?(思考 交流)
学生分析
学生自然情况: 授课对象为初二(5)(6)的部分A层学生,共22人。 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有较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英语知 识积累,思维较为活跃,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已有储备: 目前正在学习外研社《新标准英语》教材M8 Accident ,学生对于事故相关话题已有初步的接触。在刚刚完成的一 单元交通事故的话题学习中,学生能够对如何防止交通事故 的发生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因此也具备了基本的提建议的技 能,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文本分析文 本的能力。因此,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初步具备深入 探索文本内在含义的意识与习惯。 学生存在困难: 学生的水平差异较大。存在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足以支撑 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现象。两者的匹配度不一致,导致学生不 能够准确的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6阅读课课例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6阅读课课例分析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阅读课课例分析摘要:以读促写是阅读课的一种重要授课方式,结合学生实际,在八年级上册的阅读课中通过教授学生如何获取文本知识达到以读促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两个课时的课例分析,将促进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技巧信息提取以读促写一、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 阅读课教学反思(第一节课)本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课,在本课时中,教学重点是通过教授阅读技巧,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使他们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得到提升,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完成写作任务。

阅读课的最大阻碍就是学生的词汇量问题,因此在上阅读课之前的早自习,我花了大量时间对单词、词组进行讲解,而且每个词组都会联系到本节课的内容,这样既减少了单独讲词汇的枯燥感,也让学生在课前就对重点句型有初步的把握。

这种方式可以在今后的单词教学中多多尝试。

本单元的阅读文本围绕着resolution进行展开,因此本堂课我直接以“My new year’s resolution”为导入,直接展示了核心句型“I’m going to do...”,这是文章中的关键句型,也是写作中的核心句型。

整个导入比较自然,学生通过AB部分的学习也能很快跟上教师的节奏。

在Before reading 中安排了词组自测,由于早自习进行了落实,学生提前完成了导学案,这部分完成的效果也不错,只是上课之后发现,小部分同学朗读仍然有障碍,以后在领读单词时,应该多指导小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互助学。

Fast reading 部分通过指导学生使用scanning and skimming 寻找段落关键词,比如寻找与ABCD选项中的近义词、反义词等,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文章结构的同时完成阅读任务。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迅速完成,并且在核对答案部分能够指导同伴。

这样的课堂效果是达到了预期的,说明学生在预习时候做的很到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相互学习,也达到了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课堂目标。

名师初中英语课例分析教案

名师初中英语课例分析教案

名师初中英语课例分析教案教案标题:名师初中英语课例分析教案教案目标:1. 分析名师设计的初中英语课例,了解其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2. 掌握初中英语课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 提供教案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设计优质的初中英语教案。

教案步骤:第一步:引入课例(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2.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预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步:分析课例(15分钟)1. 介绍名师设计的初中英语课例,并展示教案;2. 分析教案的结构和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3. 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4. 分析教案中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了解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

第三步:讨论和总结(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该课例的理解和观点;2. 引导学生分析该课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3.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出设计优质初中英语教案的要点和原则。

第四步:教案建议和指导(15分钟)1. 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总结结果,给出教案建议和指导,如如何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2. 提供教案示范和范例,让学生参考和借鉴;3. 解答学生在教案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第五步: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案建议和指导,设计一节初中英语课的教案;2.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互评,提出改进意见;3.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教案,并接受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评价。

第六步:反思和总结(5分钟)1.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包括对教案分析的理解和对教案设计的认识;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教案评价:1. 学生对初中英语课例分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学生在教案设计中的创新和思考能力;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互评中的合作和表达能力;4.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点评。

英语课例分析报告

英语课例分析报告

英语课例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对一堂英语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深入观察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总结了教学亮点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2. 课堂背景本节课是一堂八年级上册英语课,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和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成员和关系。

课程时长为40分钟,班级人数约为40人。

3. 教师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家庭成员的英语表达,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了以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概念讲解:教师首先简要介绍了家庭成员的英语词汇,并通过图片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听力理解:教师播放了一段关于家庭成员的对话录音,要求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填写相关的问题。

•口语练习: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用英语进行对话,描述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询问家庭成员的情况,并用英语表达出来。

3.3 教学准备教师事先准备了以下教学准备:•教材和课件:教师准备了相关的教材和课件,包括家庭成员的单词和例句,以及听力材料。

•录音设备:教师准备了录音设备,用于播放听力材料。

•图片和图片卡片:教师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图片卡片,用于辅助教学。

4. 课堂观察和评价在观察和评价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亮点和问题。

4.1 教学亮点•温馨的课堂氛围:教师在上课前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感觉轻松和愉快。

•具体的示范和指导:教师在讲解和演示时,用具体的例子和图片进行了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和句型。

•多种交流形式:教师通过听力、口语练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促进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高。

4.2 教学问题•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在口语练习和合作学习中表现得不够积极,参与度较低。

•时间安排不合理:由于某些内容花费的时间较长,导致后面的内容匆忙进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巩固。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课例分析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课例分析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课例分析一、背景分析本专题用天量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设计和实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

专题的讲解是从三个层面展开:导入活动,听中活动及听后活动。

导入活动的讲解中首先说明了导入活动的教学功能有哪些,介绍了一些成功的导入活动案例并指出和分析了导入活动设计中的误区。

从听中活动的讲解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听中活动的目的,活动设计形式,活动设计原则及听中活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听后活动设计部分中说明了听后活动设计的目的及主要形式。

二、案例叙述片段一:初中英语听说活动设计1.导入活动2.听中活动3.听后活动【评析】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能更好地引起光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片段二:听中活动设计●培养学生听力策略;●检测听力能力;●发现,解决学生听力困难;●引导学生关注话题讨论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讨论所用的句型及词汇。

【评析】达听昕说说、读读认认、唱唱玩玩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适当的听说材料的运用能刺激他们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充分调动积极性,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片段三:听力理解活动设计原则科学分析和使用教材中的听力活动;"Stepone:PlaytherecordingoncewhileSteptwo:Playtherecordingonceagainforthemtocheckthea nswerswithaStepthree:Playtherecordingforthethirdtime,thestudentschecktheanswersagainwiththepartner.Checktheanswersinclass(Ifhalfofthemembersinagroupge tthecorrectanswers,thegroupcangetaflower)"【评析】兴趣能够让人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

网络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课例——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 Seasons第一课时

网络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课例——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 Seasons第一课时

772018年28期总第416期基础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网络模式下的英语教学课例——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7 Seasons 第一课时 Comic strips &Welcome to the unit文/陈默吟一、课例背景2017年南通市举办了“领航杯”初中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

大赛旨在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来优化教学过程。

本节课获2017年“领航杯”南通市初中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南通市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一等奖。

二、教学分析1.分析教学内容。

纵观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教材,话题从野生动物、观鸟、季节到自然灾害,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意在使学生感知大自然和人类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引导学生构建保护动物、共创美好生活的理念。

本节课涉及到描述天气的词汇、学生对喜欢季节的简单介绍等,能够为后续教学中的英文四季诗歌,以及下一单元的自然灾害专题做好铺垫。

作为这一单元初始课,将教学过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较好地激发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大胆表达的积极性。

2.分析学生。

初二的学生大部分对于描述天气的词汇是很熟达天气状况,能够根据示范围绕天气等关键点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

有能力在创设的情境中,结合实际生活运用英语,并大胆说出来。

十四、五岁的学生对于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且有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投入到根据课本和绘本改编的故事中去,比较欢迎动物角色饰演等课堂活动形式。

3.分析教学环境。

以SCT触控一体机为主要工具,结合ipad进行教学,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利用无线网络实时天气状况查询与播报;用绘本故事带入情境;用ipad观看视频,在合作学习中扮演动物角色并用ipad拍摄,小组间上传大屏并展示。

本课多媒体等手段的运用旨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增强学习内容的形象性,让学生感受现代化教学的便利性,培养他们运用现代学习设备的能力。

英语课例分析报告收货

英语课例分析报告收货

英语课例分析报告收货1. 引言本文将对一堂英语课例进行分析,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分析,旨在揭示出这堂课例的优劣之处,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2. 课例背景本堂英语课是一堂初中英语阅读课,课时为45分钟,课例中的教师为一位中年女教师,学生人数大约为50人。

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习惯。

3. 教学目标通过对这堂课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目标设置得相对明确,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目标。

一方面,希望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短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另一方面,希望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扩展他们的文化视野。

4. 教学内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阅读理解和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选取了一篇与中秋节相关的短文,并针对短文的内容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供学生回答。

此外,教师还通过给学生讲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短文。

5.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这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教师首先利用课件和图片素材引入中秋节的概念,并与学生互动,激发他们对中秋节的兴趣。

然后,教师通过分组让学生合作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检查答案,通过讨论强化学生对短文的理解。

在讲解文化背景知识时,教师采用了口头讲解和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知识。

6. 教学评价这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通过观察和讨论,可以看出学生在这堂课上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度,积极回答问题、讨论和与教师互动。

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表现出了较好的理解能力。

在文化背景知识方面,学生对中秋节的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一些细节了解不深入。

7. 总结与反思通过对这堂英语课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堂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都有一定的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英语课例分析
一、课本及学生分析:
从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英语写作是得分最为薄弱的一个题项。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写作练习的时间少,二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的指导。

(比如,如何用词、句、组段、谋篇等)。

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不会写盲目写到不愿写。

惧怕写,直至最后拒绝写的恶性循环。

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一次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课堂实践。

写作的材料取自于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Topic 1,Section D ,3 Written work”。

教师旨在通过与学生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sports”,搜索学生头脑中有关运动的信息,通过阅读本话题,获取有关运动的一些信息,指导学生如何写My Favorite Sport ,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二、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方法:写作的方式很多,本课运用其中之一的方式:提问的方式来教学写作,并用小组合作、讨论形式来完成写作任务。

四、教学目标:总结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 + do sth.的用法;
培养学生以提问的方式来写作的能力;
谈论自己所喜欢的体育活动、体育明星及自己梦想的职业;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运动。

五、教学内容:描述和谈论了一些体育运动项目,介绍了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明星及自己梦想的职业。

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一种写作能力---提问的方式来写作。

七、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活动:通过听一首英语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the happier we’ll be.”
Step 2.Revision让学生想出一些和sports 有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子。

根据下列所给提示介绍你最喜爱的运动(四人一小组活动)。

(1)Name ? (2)What sports ? (3)Why ?
(4)How often ? (5)Player ? (6)looks(外貌)
(7)personality(性格)(8)His / Her dream……
Step 3.Pre-reading
提问的方式来教学写作,先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将答语运用相关的连词串起来,再在必要的地方添加一些句子。

What sports do you like?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Why? How often do you do it? Who is your favorite player? Why do you like him /her? Step 4.While-reading,读本话题,了解与运动有关的内容,完成表格的要求.
Step 5.Post-reading
Step 6.While-Writing.
教会学生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写作的格式,同时提供关于运动、选手和原
因的一些精彩句子,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Step 7.Post-writing. 提供写作标准
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标准,修改自己的佳作.
(1)Do you use the tense ,spelling ,punctuation ,Capitalization correctly?
(2)I s your composition complete ?
(3)Is your composition coherently(连贯地)written?
(4)Can you describe it clearly ?
(5)Are there any complex sentences in your composition?
Step 8.Share the writing.
点评两篇学生习作,选自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和一位基础一般的同学的作文。

教师根据上述提供的写作标准,详细点评两篇习作的篇章结构和句法功能。

八、教学小结及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以及协同工作能力,让他们得以全身心地投身于老师所安排的各项活动要求中,并能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

从而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后,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写作方式之一提问的方式来写作,并能自如地运用be going to + do sth.句型。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虽然这节课不失为一节成功的英语课,但它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方面,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不开口,做享其成。

这时就要老师进行适当的调整学生,力求做到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

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学生的胆怯害羞心理,他们说话比较轻,以至于部分同学听不到或者听不清,从而造成课堂的暂时紊乱。

这就要求教师多鼓励学生,不时的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心理,大胆开口。

总之,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训练方法得当,为学生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