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抗痤疮类化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抗痤疮类化妆品

学习目标:

1.熟悉皮脂的分泌和代谢

2.了解和掌握粉刺形成的机制

3.熟悉抗粉刺类化妆品的种类

4.掌握抗粉刺化妆品的活性成分

5.了解抗粉刺化妆品的功效评价

痤疮是年轻人中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俗称为“青春痘”,发生于面部、前胸和上背部等皮脂腺分布密集、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主要表现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和炎性丘疹,严重的可以出现脓疱、结节和囊肿。其中,粉刺是痤疮最早期和最基本的损害。目前,抗痤疮类化妆品已经成为市场上最热销的产品之一。必须强调的是,由于痤疮是一种皮肤病,故必须由皮肤科医生来治疗,抗痤疮类化妆品只是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第一节痤疮形成的原因

一、毛囊皮脂腺的结构

痤疮发生于皮脂腺内,多数皮脂腺开口于毛囊,皮脂腺分泌的脂质通过毛囊导管排出到皮肤表面,由于两者关系紧密,通常统称为毛囊皮脂腺单位(pilosebaceous)。

解剖学上,毛囊皮脂腺单位由毛囊漏斗部、皮脂腺导管和皮脂腺组成(图8.1)。

1.毛囊漏斗部它的上皮和表皮相连续,其上1/5和表皮结构相同,称为毛囊漏斗表皮部或毛囊漏斗部上段(acroinfundibulum);下4/5称为毛囊漏斗真皮部或毛囊漏斗部下段(infrainfundibulum),和粉刺的形成关系密切。颗粒层不明显,糖原丰富,角质层薄,只有2~3层角质细胞松散地突向管腔内,很快出现脱屑。

2.皮脂腺导管由复层扁平上皮组成,近管腔处为薄层紧密排列的角质细胞,边缘的细胞呈小圆齿状、锯齿或扇贝状,伊红染色深,下面为一薄层含透明角质颗粒的角质形成细胞,结构和毛囊漏斗真皮部类似。

3.皮脂腺由皮脂腺腺体细胞组成的一种分泌腺。外层是生发层细胞,呈立方形或稍扁平,胞质嗜碱性,沿与表皮连续的基底膜排列。越靠近腺体中心,细胞体积逐渐增大,变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胞浆中充满脂质小滴,呈泡沫样,细胞核受压成为扇贝形位于细胞一侧。皮脂腺是全浆分泌性腺体,腺体中心成熟的皮脂腺腺体细胞胞壁逐渐变模糊,细胞崩解,将脂质释放到小的皮脂腺导管中。这些脂质向上运动,通过毛囊漏斗部,和漏斗部脱落的角

质细胞及微生物一起到达皮肤表面。

二、皮脂腺的分泌及排泄

(一) 影响皮脂腺分泌的因素

1.年龄皮脂腺的分泌有几个明显的年龄段。出生时由于受母体来源的雄激素的影响,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很旺盛,但3个月后逐渐降低,至6个月后皮脂腺基本不分泌,直到青春期前(7~8岁)才再度活跃。从青春期前开始,皮脂腺的分泌逐渐增加,至16~20岁时达到高峰并保持该水平,直至青春期结束。女性在40岁、男性在50岁后皮脂腺的分泌开始减少。

2.性别女性的好发年龄为10~17岁,男性的好发年龄为14~19岁。总的来说,男性的皮脂分泌率(sebum secretion rate,SSR)要高于女性,故发生严重痤疮的比例男性比女性高。

3.内分泌皮脂腺的分泌主要受雄激素的影响。睾酮使皮脂腺体积增大、分泌增加。肾上腺分泌的脱氢表雄酮(DHEA)和雄(甾)烯二酮(androstenedione)也有刺激皮脂腺分泌的作用。儿童一般白7~8岁开始性腺的雄激素合成增加,肾上腺产生的脱氢表雄酮的量也增加,导致脂质分泌增加。

睾酮进入血循环后主要和性激素蛋白相结合,只有1%~2%是游离的,但影响皮脂腺的功能正是这部分游离的睾酮。游离的睾酮进入毛囊皮脂腺细胞内被I型5一仅还原酶转化为5.仅二氢睾酮(5.~xDHT),然后5-c~DHT和细胞浆中的甾体受体蛋白结合,进入细胞核,和染色质结合,影响DNA转录,从而控制皮脂的合成。I型5一仪还原酶存在于皮脂腺和毛囊皮脂腺导管中。

4.饮食饮食对皮脂腺的影响目前还有争议,有的实验表明只有在严格不给热量的实验室条件下,发现小鼠皮脂腺分泌的三酰甘油、蜡酯减少,而鲨烯的合成没有改变。也有实验发现低热量的食物可以快速降低皮脂分泌率,同时皮脂的构成也发生变化,鲨烯的比例升高,而其他成分比例降低。当肥胖的成人吃低热量的食物,其尿液中DHEA和睾酮的水平会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饮食变化会影响皮脂腺的功能。

5.季节皮脂腺的分泌不随季节变化,只是天气热时,由于皮肤表面有汗,皮脂在一层汗液形成的膜E更容易分布开,因此皮肤显得更油。

(二)皮脂腺分泌的调节

垂体对于控制雄激素的合成有重要作用,并且和雄激素有协同作用。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在肾上腺;促性腺激素作用于睾彤卵巢。垂体分泌的激素MsH可能也有促皮脂分泌的作用。

三、痤疮形成的机制

痤疮(粉刺)的形成机制主要与毛囊皮脂腺内的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和痤疮丙酸杆菌的过度增殖和炎症反应等原因有关。

具体来说就是青春期受雄激素增加的影响,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并通过毛囊口排出到皮肤表面,但由于痤疮患者毛囊上皮角化异常等原因,致使毛囊口变小、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淤积在毛囊口而形成痤疮最早期的改变——粉刺。毛囊内正常寄生有微需氧的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当皮脂淤积在毛囊内时,以痤疮丙酸杆菌为主的微生物大量增殖,其中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酯酶能分解皮脂,产生非酯化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而且该菌还能产生一些低分子多肽等引起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毛囊内容物漏出到周围组织而造成炎性丘疹、脓疱、囊肿等多种痤疮的皮损。

化妆品使用不当等因素可以加重和促发痤疮的产生。

第二节抗痤疮类化妆品的剂型

1.皮肤清洁剂有痤疮者多伴有皮脂溢出,为去除多余的皮脂,减少面部的“油光”,同时清洁皮肤,保持毛囊口的通畅,要用皮肤清洁剂。但要求清洁的同时不能破坏皮肤正常的脂质结构和导致皮肤干燥,并强调性质要温和。抗痤疮的皮肤清洁剂常加入一些抗痤疮的活性成分。

1.皮肤清洁剂:香皂是最常用的个人清洁产品,可以去除皮肤表面的汗液、皮脂、细菌和尘埃等。但香皂多数是碱性的,可以升高皮肤表面的pH(正常为5~6)。试验表明使用碱性肥皂不但增加对皮肤刺激性,还有利于细菌的增殖。

(2)皮肤科专用洁肤条/块:不同于香皂,它不含皂基,而是表面活性剂。由于加入了一些弱的有机酸,故pH接近正常皮肤。还可以加入一些柔肤或滋润的成分,提高皮肤对它的耐受性。一些产品还加入了维生素B。、过氧化苯甲酰(BP0)和硫化锌等成分。这类产品刺激性小,兼具清洁和抗粉刺的效果。

(3)洁面液:与皮肤科专用洁肤条/块类似,只是物理性质是液体状态的。又分为:

1)抗菌陛泡沫溶液:pH为酸性,不适合每天使用。目前还没有能抗痤疮丙酸杆菌的证据。

2)抗细菌清洁剂:pH为酸性,可以杀灭革兰阳性细菌,由于不能穿透毛囊,因此并不能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的数量,但可以预防继发感染。不能经常使用,否则容易导致革兰阴性毛囊炎。含过氧化苯甲酰(BP0)的清洁剂,可以有效地减少痤疮丙酸杆菌,而且刺激性和导致皮肤变干的作用比外用BP0要弱,涂在脸上4~5分钟后再洗掉。同时加入羟基乙酸和锌可以增强BP0的作用。

3)洁肤液或凝胶:可以用于每天的皮肤清洁,含有一些抗痤疮的活性成分,pH一般是偏酸的,接近正常皮肤的pH。

(4)洁面乳:是类似乳状的洁面物质,可以用于卸妆。含有水相和油相两部分,在乳化剂的作用下,成为均一的混合物。水相保证它可以很容易被水洗掉,而占20%?~30%的油相,可以帮助去除一些不溶于水的污物。洁面乳有很好的美容特性,非常温和,不会破坏皮肤正常的pH。部分洁面乳中含有水杨酸,有轻微的溶解粉刺和抗炎症的作用。洁面乳用后用水洗掉非常重要,因为将洁面乳留在皮肤表面没有滋润的作用,反而会对皮肤有损害。

泡沫洁面乳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配方,特性类似普通的洁面乳。

2.收缩水、爽肤水等在清洁后可以用清水、喷雾式的温泉水或收缩水、爽肤水等去除残余的清洁剂。清水最常用,但硬水也有导致皮肤干燥的作用;一些收缩水中含酒精(一般小于20%)或收缩剂如丹宁酸、北美金缕梅、洋苏草、柠檬水、AHA等,有收缩毛孔、暂时减少皮肤表面皮脂的作用,但也有导致皮肤脱屑的副作用。由于收缩水会加重毛囊口的堵塞,不利于皮脂的排出,因此急性期的痤疮患者应该避免使用。

3.剃须水对于男性痤疮患者,剃须时需要避开皮损,如果炎症性丘疹广泛的患者,应该尽可能少剃须。有许多含抗菌成分或BP()的剃须水可供选择,含BP0的剃须水适用于须疮患者,而接受常规治疗的痤疮患者不需要。

4.润肤产品虽然痤疮患者多数出油较多,但并不表明他们的皮肤不需要保湿润肤成分,尤其是常规治疗选用的维A酸或BP0有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水分丢失的作用,表现在临床上是对皮肤的刺激性,出现脱屑、红斑等症状。如果配合使用合适润肤产品可以消除这些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注意选择标有“不导致粉刺”或“不导致痤疮”字样的产品,避免使用含有过多油脂成分的霜剂,而选择有很好保湿效果的溶液或微粒化的稀乳液。

(1) 2%水杨酸的溶液或乳液:有溶解粉刺、抗炎症和轻度的角质剥脱作用。

(2) 含硫磺的抗痤疮霜或溶液:有抗细菌、抗真菌和轻微的抗炎作用。

(3) 含羧甲基半胱氨酸的溶液或乳液:有表面活化的作用,可以减少面部的“油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