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工艺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字不要求,蓝字是补充!不排除错别字啊!
2.1 液态金属充型过程的水力学特性及流动情况
浇注系统: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各组成部份的作用)P11
浇口杯:①承载来自浇包的金属液,防止金属液飞溅和溢出,便于浇注;
②减轻液流对型腔的冲击;
③分离熔渣和气泡;
④增加充型压力头。
影响浇口杯内水平蜗旋的主要原因:①浇口杯内液面的深度;②浇注高度;③浇注方向;
④浇口杯的结构。
液面浅和浇注高度大时,偏离直浇道中心的水平流速较高,因而易出现水平旋涡(避免)。垂直旋涡能促使熔渣和气泡浮至液面,对挡渣和分离冲入的气泡有利。
直浇道:将来自浇口杯的液流引入横浇道、内浇道或直接进入型腔。
横浇道:连接直浇道和内浇道的中间通道,功用:①稳流②流量分配③挡渣
内浇道:浇注系统中把液体金属引入型腔。功用:①控制充型速度和方向②分配液态金属③调节铸件各部位的温度分布和凝固次序④对铸件有一定的补缩作用。
2.2 浇注系统的设计P19
按截面积分:收缩式浇注式(定义,特征),扩张式浇注系统(定义,特征),
收缩式浇注系统
定义: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的横截面积依次缩小的浇注系统。
特征:液态金属在这种浇注系统中流动时,由于浇道截面积越来越小,流动速度越来越大,从内浇道进入型腔的液流,流动速度很大,对型壁产生冲击,易引起喷溅和剧烈氧化。但此种浇注系统在充型的最初阶段直至整个充型过程,都保持充满状态,金属液中的熔渣易于上浮到横浇道上部,避免进入型腔。此外,这种浇注系统所占体积较小,减少了合金的消耗。这种浇注系统主要用于不易氧化的铸铁件。
扩张式浇注系统
定义: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截面积依次扩大的浇注系统。
特征:金属液在横浇道和内浇道中流速较慢,在进入型腔时流速平稳。不足之处是横浇道在充型初期不易充满,在开始段浮渣作用较差。易氧化的铝合金和镁合金要求液流平稳,大、中型铸件一般都采用扩张式浇注系统。
液态金属导入位置:顶注式(定义,特征),底注式(定义,特征),
顶注式
定义:以浇注位置为基准,金属液从铸件型腔顶部引入的浇注系统。
优点:①液态金属从铸型型腔顶部引入,在浇注和凝固过程中,铸件上部的温度高于下部,有利于铸件自下而上顺序凝固,能够有效地发挥顶部冒口的补缩作用。
②液流流量大,充型时间短,充型能力强。
③造型工艺简单,模具制造方便,浇注系统和冒口消耗金属少,浇注系统切割清理容易。
缺点:液体金属进入型腔后,从高处落下,对铸型冲击大,容易导致液态金属的飞溅、氧化和卷入气体,形成氧化夹渣和气孔缺陷。
底注式
定义:内浇道设在铸件底部的浇注系统。
优点:①合金液从下部充填型腔,流动平稳。
②无论浇口比多大,横浇道基本处于充满状态,有利于挡渣。型腔内的气体能
顺利排出。
缺点:①充型后铸件的温度分布不利于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却弱了顶部冒口的补缩作用。
②铸件底部尤其是内浇道附近容易过热,是逐渐易产生缩松、缩孔、晶粒粗大等缺陷。
③充型能力较差,对大型薄壁铸件容易产生冷隔和浇不足的缺陷。
④造型工艺复杂,金属消耗量大。
2.3凝因金属收缩过程工艺分析p26
缩孔缩松(定义)p27
缩松:疏松是指金属液在铸模中冷却和凝固时,在铸件的厚大部位及最后凝固部位形成一些分散性的小孔洞。
缩孔: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如得不到外加钢液的补缩,则会出现孔洞,称为缩孔。
缩孔形成机理P27
由于铸件浇注的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窄,之间是由表及里逐层凝固,因铸件吸热,金属液温度下降,发生液态收缩,但它将从浇注系统中得到补充,当铸件外表温度下降到凝固温度时,铸件表面凝固了一层硬壳,并紧紧抱住内部的金属液,此时内浇道已凝固。进一步冷却时,硬壳内的金属液因温度降低产生液态收缩,并对形成硬壳的凝固收缩进行补缩,液面下降。此时,固态硬壳也因为温度降低,而使铸件外表尺寸缩小。当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总是超过硬壳的固态收缩,液面脱离顶部硬壳,液面下降,如此下去,硬壳不断增厚,液面不断下降,待金属全部凝固后,在逐渐上部形成一个倒锥形的缩孔。先凝固区域堵住液体流动的通道,后凝固区域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充。
共同点: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主要区别原因:
(1)缩孔合金结晶温度范围窄,逐层凝固P27
(2)缩松合金结果温度范围宽,糊状凝固P28
扩张角:
补缩困难区:液相线和固相线与铸件壁轴线相交的区间。
扩张角与补缩困难区关系:反比
消除缩孔措施:铸件顶部厚大截面处安放冒口;采用顶注式浇铸系统、形成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将缩孔引向冒口区
2.4冒口设计要求:①冒口的凝固时间应大于或等于铸件(补缩部分)的凝固时间;
②冒口应有足够大的体积,以保证有足够的金属液补充铸件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
③在铸件整个凝固的过程中,冒口与被补缩部位之间的补缩通道应该畅通,即使扩张角始终向着冒口。
冒口的作用:①补偿铸件凝固时的收缩;
②调整铸件凝固时的温度分布;
③排气、集渣
④利用明冒口观察型腔内金属液的充型情况。
3.2粘土湿型p45
粘土湿型:造好的型砂不经烘干、直接浇入高温金属液的型砂称为湿型。
水玻璃砂:各种聚硅酸盐水溶液,铸造上最常用的是钠水玻璃硅酸钠水溶液),其化学式为Na2O mSiO2H2O
4特种铸造:
熔模铸造:用易熔材料(蜡料及塑料等)制成精确的可溶性模样,在模样上涂以若干层耐火涂料,经过干燥、硬化成整体型壳;然后加热型壳熔失模样,在经高温焙烧而成为耐火型壳;将液体金属浇入型壳中,待冷却后即成铸件。
消失模铸造:采用泡沫塑料模样代替普通模样紧实造型,造好铸型后不取出模样,直接浇入金属液,在高温金属液的作用下,模样受热气化、燃烧而消失,金属液取代原来泡沫塑料模样占据的空间位置,冷却凝固后即获得所需的铸件。
压力铸造:将液态金属或半液态金属在高压下快速充填金属型的型腔,并在高压下快速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
5.2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1、造型、制芯方法的选择
①造型、制芯方法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
②造型、制芯方法应适合工厂条件
③要兼顾铸件的精度要求和成本
2、浇注位置的确定
①铸件上质量要求高的部分及重要工作面、重要加工面、加工基准面和大平面应尽量朝下或垂直安放
②铸件的厚大部分应放在上部,尽量满足铸件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
③应保证铸件有良好的液态金属导入位置保证铸型充满
④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制芯
3、分型面的确定
①分型面应选择铸件最大截面处,以保证顺利起出模样而不损坏铸型
②尽量将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半形内
③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量
④分型面应尽量选择平面
⑤便于下芯、合型和检查型腔尺寸
⑥考虑工艺特点,尽量使加工及操作工艺简单
4、型芯设计
浇注位置的确定原则93
熟读图5-1至5-2例题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p94
熟读图5-3至5-8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