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合集下载

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钢铁产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和政策环境的改变,我国钢铁产业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升钢铁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进行深入的转型升级研究。

一、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当前,我国钢铁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下降,钢铁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市场竞争加剧,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环保和安全生产政策越来越严格,强制性技术改造和能耗指标不断提高,成本压力增大。

如果不进行转型升级,钢铁企业将难以应对这些压力,甚至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二、转型升级的方向在转型升级中,钢铁企业需要追求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两个方向。

技术升级:目前,我国的钢铁产业大部分仍处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模式中,钢铁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升级步伐,引进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为环保和节能做出实际的贡献。

产品升级:传统的钢铁企业以生产普通钢材为主,利润空间已经不足以支持企业长期发展。

因此,钢铁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加强产品研发,拓展高端市场,生产高性能、具有附加值的特种钢材和轻量化材料等,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三、转型升级的实践措施钢铁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转型升级:1. 优化生产流程:通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数字化程度,降低人工操作成本和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加强研发和创新: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技术,开发新型特种钢材和轻量化材料等,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严格环保和安全生产标准:加大环保投入,降低污染排放,节能减排,提高产品和生产安全保障能力。

4. 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废钢回收利用率、开展废钢资源化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转型升级的困难和挑战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1. 技术转移难度大:由于高质量的技术和设备主要由国外企业垄断,加之技术复杂度和门槛较高,引进转移难度较大。

钢铁行业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钢铁行业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钢铁行业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钢铁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源约束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钢铁行业必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首先,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如高端钢材的生产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加强产学研合作。

钢铁企业应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此外,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结合国内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二、优化产品结构目前,我国钢铁产品存在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因此,优化产品结构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一方面,要提高高端钢材的生产比例。

加大对高强度汽车板、高性能电工钢、高档不锈钢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满足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需求。

同时,加强对特种钢材的研发和生产,如耐蚀钢、耐磨钢、高温合金等,拓展钢铁产品的应用领域。

另一方面,要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

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例如,为建筑行业提供具有防火、抗震、耐腐蚀等特殊性能的钢材,为机械制造行业提供高精度、高强度的零部件用钢。

三、推进绿色发展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推进绿色发展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加强节能减排。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实现达标排放甚至超低排放。

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调整形势分析

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调整形势分析

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调整形势分析淘汰落后产能、解决产能过剩、提高行业整体效益……中国的钢铁产业这两年始终在努力实现转型,但是从2022年1月到5月各家钢铁企业的经营数据来看,这一转型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钢铁企业亏损更严峻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状况依旧突出,企业亏损面也越来越大。

2022年上半年,国内钢材价格连创新低。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2022年底的83.09跌到2022年6月底的66.69,跌幅达19.7%,已经超过2022年一年的跌幅。

受钢价下跌影响,纳入中国钢铁协会统计的全国101家大中型重点钢企前5个月总营收1.3万亿元,同比下降16.9%,而且仅实现利润总额5.28亿元。

与此同时,这101家重点钢企的主营业务亏损164.81亿元,增加亏损103.61亿元。

其中,亏损企业达到40家,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39.6%,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35.99%;亏损企业亏损额149.59亿元,同比增长40.45%。

相关行业资讯可查询《钢铁产业行业市场竞争力调查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

面对如此亏损局面,一些钢铁企业的负责人感到特别无奈,认为目前钢材的价格甚至还赶不上白菜的价格。

在业内人士看来,价格的下跌,一个重要因素是需求的疲软。

自2022年开头,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迷期,整个钢铁市场也随之进入“寒冬”。

河北邯郸一位钢铁企业的负责人告知记者,在房地产景气的年份,钢铁产品往往供不应求,房地产的用钢量一度达到国内产能的60%多。

而今,房地产虽有回暖的迹象,但对于钢铁行业的关心作用不大。

国内市场不景气,也导致一些钢铁企业努力向外开拓,走向国际市场。

但由于我国出口钢材多以粗钢等低端产品为主,仅仅依靠价格优势,获得微薄利润,很简单导致一个后果:冲击当地的钢铁市场,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从去年初开头,中国钢材出口的增加,已经引起了外国竞争对手的埋怨。

据统计,2022年前5个月,全国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3961万吨,同比大增36.68%;但出口增长直接导致针对中国钢材产品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钢铁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钢铁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钢铁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

钢铁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

数字化转型对于钢铁产业来说,不仅意味着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更意味着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

那么,钢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应该如何规划呢?
首先,钢铁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包括建设企业信息化系统、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等。

通过信息化建设,钢铁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质量、物流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其次,钢铁企业需要推进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包括数字化工厂建设、智能设备引入、生产过程优化等。

通过智能制造,钢铁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再次,钢铁企业需要开展供应链数字化。

供应链数字化可以帮助钢铁企业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包括供应链协同、物流优化、库存管理等。

通过供应链数字化,钢铁
企业可以实现供需匹配,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交付效率。

最后,钢铁企业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钢铁企业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和技术保障,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

总之,钢铁产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信息化建设、智能制造、供应链数字化和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和推进。

只有不断加强数字化转型,钢铁企业才能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钢铁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钢铁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钢铁行业的转型与升级第一章:引言钢铁是许多国家的重要行业之一,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技术革新和消费转型的推动下,钢铁行业正面临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因此,转型与升级已成为钢铁行业的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对钢铁行业的转型与升级进行深入分析。

第二章:转型与升级的必要性1. 可持续生产钢铁行业与环境污染紧密联系,应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

传统钢铁企业要想适应这个趋势,必须实现生产过程的环保、清洁化。

2.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行业发展技术也在不断进化,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传统的钢铁行业需要面对当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并接受从传统工业4.0到工业互联网的升级。

3. 消费升级消费者对高品质、可持续性和多样化越来越关注。

传统钢铁企业生产的大量中低端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钢铁行业必须转型升级,采用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章:转型与升级的途径1. 绿色钢铁绿色钢铁生产,即是指把低品质宜燃的废料通过高温还原炉熔炼成高品质钢材,使废弃物实现再利用。

铁矿粉和冶炼焦排放形成大量的固体和气态废物,用如此普遍的物料去生产钢的弊端之一就是所产生的废物污染环境。

环保绿色钢铁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废物排放,从而实现钢铁行业的清洁化升级。

2. 智能制造与传统的手工和半自动化生产方式相比,智能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并提供更高的精度和质量控制。

工业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分析技术,给传统钢铁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3. 多元化产品策略钢铁企业应该抓住多元化的机会,设计生产高品质、细分化的特种钢材、耐磨钢、高强度结构钢等。

在需求量不断增长的领域中,如建筑业、能源、汽车等行业,这种战略已经取得了成功。

第四章:转型与升级的优势1. 创新产品的市场反应转型与升级后,新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对企业的市场份额及品牌形象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5G钢”来了:中国钢铁制造正向中高端产业链迈进

“5G钢”来了:中国钢铁制造正向中高端产业链迈进

钢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1949年,我国钢产量尚不足世界的千分之一,如今已连续27年居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地位。

中国钢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钢企问鼎全球,是一代又一代钢铁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从“长征七号”探空到“蛟龙”潜海,从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到开采可燃冰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从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到穿山掘地的盾构机……上天、入地、下海,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看,中国钢铁功不可没。

走入厨房,打开冰箱,使用天然中国钢铁制造正向中高端产业链迈进“5G 钢”来了:2023年7月3日,北京科技大学全新改版的本科生录取通知书一经亮相,就“火”出了圈。

这份录取通知书的主体采用薄如蝉翼、光似镜面、柔韧如松的“5G 钢”制作而成,其厚度最薄可达0.07mm,主要为5G 基站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滤波器、集成电路板等用钢。

据校方介绍,这一高品质超薄钢是由北京科技大学教师团队和首钢校友团队携手研发、持续攻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自主生产而来的。

这薄薄一片钢材的研发生产背后,无疑是我国钢铁制造工艺的又一新突破。

中国钢铁崛起之路·求学小芝士·钢铁行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

此外,由于钢铁生产还涉及非金属矿物采选和制品等其他一些工业门类,如焦化、耐火材料、碳素制品等,因此通常将这些工业门类也纳入钢铁工业的范畴。

46气做早饭,之后乘交通工具出行,无数国人的普通清晨,也处处闪烁着中国钢铁的身影:一座特高压输电塔大约需要200吨镀锌角钢;20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储存在以9镍钢为材质的储罐中,其体量可供6000户家庭使用1个月;还有4万千米高速铁路、16.9万千米高速公路、240余个民航机场、年产2600余万辆汽车及上亿台家电……然而,世界市场波诡云谲,在全球钢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下,中国钢企坐上了过山车。

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钢铁行业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创业期(1949年-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钢铁行业开始进入创业期。

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政府积极推动钢铁工业的发展。

当时的钢铁企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通过引进设备、技术和人才,建立起一定规模的钢铁生产体系。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的限制,钢铁产量较低,质量也不高。

第二阶段:快速增长期(1978年-1999年)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钢铁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的战略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善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等。

在这一阶段,钢铁企业逐渐增多,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同时,出口需求的增长也推动了钢铁产量的增加。

中国的钢铁行业开始步入世界前列。

第三阶段:调整期(2000年-2010年)进入21世纪,中国的钢铁行业进入了调整期。

在这一阶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解决过剩产能、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为主要目标。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推动钢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另一方面,政府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监管,推动钢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这一阶段,钢铁行业经历了一定的调整和淘汰,产能得到了适度压缩,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第四阶段:转型升级期(2011年至今)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钢铁行业进入了转型升级期。

政府提出了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

钢铁企业开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同时,政府鼓励钢铁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在这一阶段,钢铁行业逐渐向高端产品和服务转型,提高了整体竞争力。

总结起来,钢铁行业经历了创业期、快速增长期、调整期和转型升级期四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铁行业也在不断创新、调整和优化中,逐步实现了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的转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钢铁行业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

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

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

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加速,钢铁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和升级压力。

近年来,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旨在探讨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分析目前的瓶颈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为我国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第二章:现状分析我国钢铁产业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产业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但同时,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首先,我国钢铁生产过剩问题严重。

2019年,我国钢铁产能总量超过10亿吨,实际产量也超过9亿吨,但市场需求仅有8亿吨左右,导致了大量的库存积压。

同时,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钢铁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其次,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资源、能源、劳动力等成本持续增长,加上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投入要求越来越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负担。

此外,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我国钢铁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为一种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钢铁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有害物质,给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我国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将被淘汰。

第三章:转型升级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钢铁产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策略:1. 调整产业结构钢铁产业是传统的重工业,但也具备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钢铁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应注重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发展高端产品,提高钢铁的品质和功能,这样可以增加利润和附加值。

2.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钢铁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控制标准,做好污染治理工作。

加强技术创新,探索高效、低排放的钢铁生产技术,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使生产过程更加环保。

3. 创新营销模式发展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销售渠道,并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协同效应。

同时,企业还应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钢铁行业的产业升级探讨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路径和策略

钢铁行业的产业升级探讨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路径和策略

钢铁行业的产业升级探讨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路径和策略钢铁行业的产业升级探讨: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路径和策略钢铁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升,钢铁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钢铁行业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钢铁行业产业升级的路径和策略,主要包括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两个方面。

一、技术升级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改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化运营。

2. 推进绿色制造: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采用低碳、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降低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加强数字化应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益。

建立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优化生产资源配置。

二、结构调整1. 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调整产品结构,加大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 拓宽产业链: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合作和协调,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与原材料供应商、加工企业以及下游应用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互惠。

3. 加强产业集中度: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优化钢铁企业的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降低行业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企业利润水平。

三、策略选择1. 政府引导:政府应加大对钢铁行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

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供财税优惠政策。

2. 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和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钢铁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与研究机构的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 推动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钢铁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内钢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_概述说明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_概述说明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中国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钢铁产业经历了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过去十年的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概括说明,并探讨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进行介绍和概括。

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中国钢铁产业从起步阶段到改革开放时期再到过去十年所经历的变化及重要事件。

第三部分将着重描述当前中国钢铁产业的现状,包括产能规模与排名、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提升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第四部分将讨论影响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国内需求和经济形势、国际市场竞争态势与贸易摩擦问题以及政府政策引导及相关法规法律影响。

最后,第五部分将总结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结果,并对未来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现状,并剖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来中国钢铁产业的变化和成就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相关利益方、政府决策者及产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同时,本文也希望能够加深公众对中国钢铁产业重要性和发展挑战的认识,促进人们对于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所需支持和关注。

2.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历程:2.1 起步阶段:中国钢铁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

在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驱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1953年,首个我国自主设计的高炉——鞍钢高炉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阶段开始。

此后,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我国的钢铁产量逐渐增长。

1960年代,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改革和重组,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尽管在这一时期过程中还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但整个行业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

2.2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的1978年以来,中国钢铁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总结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总结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总结钢铁行业一直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在经历了长期快速增长后,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本文将对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钢铁行业近几十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然而,这种高速增长也伴随着资源环境压力、产能过剩等问题的逐渐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钢铁行业亟需进行转型升级。

二、现状1. 资源环境压力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铁矿石和煤炭等。

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导致空气、水质等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恶化。

2. 产能过剩长期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一直存在。

由于国内需求的疲软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钢铁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造成了市场饱和和钢材价格下跌。

3. 技术水平滞后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钢铁行业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传统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导致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过大。

三、原因分析1.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已经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钢铁行业没有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导致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

2. 技术创新不足钢铁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行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3. 环保压力加大环保政策的不断加码对钢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环保要求,钢铁企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

四、解决方案1.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减少低端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供需平衡,提高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推动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3. 引导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加强环境管理,推动企业减排,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钢铁行业发展历程

钢铁行业发展历程钢铁行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自20世纪以来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

下面是其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初建(1949年-1965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钢铁产业基础薄弱,生产设备老旧,产能有限。

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国家采取了大力发展钢铁产业的战略。

1950年代,我国从苏联引进了一批生产线并进行改造,开始了第一次五年计划的规划和建设。

截至1965年,我国钢铁年产量达到540万吨。

第二阶段:建设新阶段(1966年-1976年)此阶段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钢铁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然而,这一时期国家仍然不断投资和建设钢铁企业,加快了钢铁产业的发展。

1973年,首府钢厂在北京投产,预示着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了一种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1977年-2000年)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为钢铁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鼓励外商投资,并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

同时,通过国家计划和政策的支持,大力发展了钢铁产业,不断增加产能并提高生产水平。

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9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第四阶段:结构调整阶段(2001年-至今)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转型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钢铁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国家开始重点推动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降低能耗排放。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产业链、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等措施,改善了钢铁行业的发展环境和产业结构。

同时,随着国内市场饱和和需求下降,我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去产能的压力。

可以看出,我国钢铁行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高速发展再到结构调整的历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变化,钢铁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钢铁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改善环境效益,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竞争,以保持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当前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及路径

当前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及路径

当前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及路径摘要:当前,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环保政策的推行,钢铁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本文通过SWOT分析手段,对钢铁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深入评估,并提出了一系列路径。

最终,本文旨在为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钢铁企业、转型升级、SWOT分析、路径正文:一、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优势1.1 具有较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拥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2 企业规模庞大,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1.3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可获取政策倾斜,进一步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二、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劣势2.1 钢铁企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存在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无法满足环保政策的要求;2.2 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钢铁产品价格波动大,盈利空间不断缩小;2.3 钢铁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需花费较高的成本,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机会3.1 国家对于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会;3.2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钢铁产品的出口市场逐渐扩大;3.3 科技发展迅速,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可帮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四、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威胁4.1 随着市场对于环保产业的需求增加,传统钢铁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4.2 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竞争对手的挑战和市场变化的风险;4.3 国家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要影响。

五、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5.1 积极引进环保设备和节能技术,提升钢铁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水平;5.2 推进钢铁转型升级,探索新型钢铁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盈利能力;5.3 加强创新能力,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提升企业产业链的附加值;5.4 持续优化企业运营,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作与合作,提升企业的供应链效率和竞争力。

六、结论钢铁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相互交织,必须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政策环境变化,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加快落实产业转型的决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计划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计划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计划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和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要求,钢铁行业亟待进行转型升级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并提出一套全面的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计划。

一、产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

通过合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减少低端产品产能,提高中高端产品产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此外,还需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遏制低价倾销现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绿色钢铁技术和装备的创新,提高钢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推广使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三、环境保护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环境保护是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采取多种措施,如推行煤改气、煤改电,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大废气治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防止水污染。

四、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维护自身利益,推动全球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人才培养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需要重视人才培养。

加大对研发人员、创新团队的支持和培养力度,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六、资金支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相关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等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行业发展。

还可以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七、市场拓展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推动钢铁与建筑、汽车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同时,拓宽钢铁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

钢铁行业去产能与转型升级研究

钢铁行业去产能与转型升级研究

钢铁行业去产能与转型升级研究一、背景介绍中国钢铁产业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产业之一,但也面临着严重的过剩产能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加强了去产能和转型升级的力度。

本篇文章将围绕钢铁行业去产能与转型升级展开研究。

二、去产能的意义1、去产能能够减少过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2、去产能可以降低行业竞争压力,减少价格战,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去产能可以缓解环境污染压力,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三、去产能的现状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据统计,2016年底之前,我国已经淘汰和停产钢铁产能1.13亿吨,远超过政府定下的1年淘汰5500万吨产能的目标。

但需要提醒的是,去产能现场工作的实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并且需要优化现有产能的结构和布局。

同时,去产能也会带来员工职业转换和再就业等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协同配合。

四、转型升级的意义1、转型升级可以帮助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不断进步,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转型升级可以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

3、转型升级可以帮助企业顺应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五、转型升级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钢铁行业已经转型升级为主的方向。

企业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同时,钢铁行业也在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推进绿色发展,降低生产污染,节能减排。

六、对策建议1、政府应该继续控制钢铁产能过剩,加大对去产能的投入和支持。

2、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企业在行业的地位。

3、社会应该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意识,对企业进行监督和评价。

七、结语钢铁行业是我国很重要的产业之一,如何实现去产能和转型升级,对于整个行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推动钢铁行业做好去产能和转型升级工作,为推动中国的钢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石油 周永强:钢铁产业多元化发展推进转型升级

中石油 周永强:钢铁产业多元化发展推进转型升级

中石油周永强:钢铁产业多元化发展推进转型升级中石油周永强分析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新常态,并向与会者分享了国外钢铁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中石油周永强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钢铁工业的新常态表现为“三低一高”,即: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高压力。

中石油周永强认为要想实现持续创新发展,必须坚持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中石油周永强说,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相比,我国钢铁企业非钢产业经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

德国蒂森克虏伯、日本新日铁住金、韩国浦项等世界著名钢铁集团,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钢铁企业,其多元产业发展均与钢铁主业并驾齐驱。

中石油周永强举例,蒂森克虏伯已将企业定位为全球型专业材料和技术集团,其集团的业务非钢产业已达到43%以上,中石油周永强分析指出其业务包括与钢铁主业紧密相关的“欧洲钢铁产品服务”、工程技术等6大板块。

而我国多数钢铁企业发展多元产业大体分为贸易投资类、解决就业类、资源利用类,这三类都没有结合企业成长背景和资源禀赋等基础条件,从战略角度发展有效发挥企业自身资源优势的多元产业。

中石油周永强认为,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世界大型钢铁企业发展的大趋势。

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中石油周永强表示,产能过剩已造成行业、企业效益急剧下降,并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钢铁产业通过多元化发展推进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中石油周永强说,虽然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的钢铁工业产能利用率仍处于合理区间的下限,但由于企业数量众多(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共37家,按集团口径统计的10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18家,国际上才20家)、企业主要依靠价格竞争,造成产品价格和企业经营效益急剧下降。

他说,钢铁需求正在进入峰值区,峰值约在8亿吨左右,而且这一峰值可能将持续10年-15年。

产能过剩的绝对性和长期性,中石油周永强觉得这说明我国钢铁产业之前奉行的发展模式走到头了,到了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归纳概括济钢从靠钢吃饭到无钢发展的主要经验

归纳概括济钢从靠钢吃饭到无钢发展的主要经验

标题:济钢:由靠钢吃饭到无钢发展的主要经验归纳概括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许多传统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

济钢作为我国钢铁行业的代表,经历了由靠钢吃饭到无钢发展的漫长过程,其转型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从济钢的转型历程、战略调整、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对其主要经验进行深度分析,以期为其他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二、转型历程1. 靠钢吃饭时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济钢一直以生产钢铁为主要经济来源。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环保压力增加,传统的钢铁行业逐渐显现出发展瓶颈和困境,迫使济钢不得不进行转型升级。

2. 转型调整随着市场环境和产业发展形势的变化,济钢果断启动了转型升级的战略。

通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济钢成功地向高附加值产业延伸,实现了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三、战略调整1. 多元化发展济钢不再满足于仅仅生产钢铁产品,而是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逐步涉足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宽了产业链,提升了盈利能力。

2. 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高端装备,济钢逐步实现了产业升级,使得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四、技术创新1. 自主研发济钢注重自主研发,通过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创新评台,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树立了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

2. 合作共赢济钢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将其本土化,加快了技术进步和创新。

五、市场拓展1. 融合发展济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打破了传统产业壁垒,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为公司的无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国际化布局济钢在市场拓展方面不断加大国际化布局力度,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六、总结与展望济钢从靠钢吃饭到无钢发展,不仅是实现了转型升级,更是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其多元化发展、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战略举措都值得其他行业借鉴与学习。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研究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研究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多个行业的必经之路,而钢铁行业也不例外。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对工业企业的一次全面升级,也是对传统工业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数字化转型将从多个维度深刻影响钢铁行业,从而推动钢铁行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一、数字化转型将带来生产力的全面提升钢铁生产是一个高精密、高能耗、高污染的复杂过程,经常出现生产流程不连贯、控制不稳定、信息输入错误等问题。

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生产线自动化、设备联网、智能化控制、过程监控、质量分析和数据挖掘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品质,而且还可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能源消耗的减少。

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支持,生产线上可以实现快速定位故障、分析生产瓶颈、调整生产计划等工作,这些都将大大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使得钢铁行业生产模式更加高效、可靠、智能和环保。

二、数字化转型将极大地改变供应链的格局数据显示,在供应链效率上,钢铁行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显然水平较低。

传统生产方式下,由于货源、供应量、交付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物资运输质量难以控制,交付时间不确定,供应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而随着供应链管理技法的不断提升,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支持,钢铁企业可以实现日常管理、交易指令、信息共享、物资跟踪等功能,从而可将钢铁产业链条的各个节点进行有效连接,完全覆盖乃至优化产业链条。

由此,钢铁企业可以全面掌握供应链的信息资讯,分析每个环节的瓶颈,优化生产和货源创造条件,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库存、降低贸易成本和输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数字化转型将实现钢铁产业升级转型数字化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际应用的基础,极大地激发了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动力。

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也会使得钢铁企业更加注重创新、品质、效率和服务,从而加快企业升级和产业转型。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支持,钢铁企业可以更好地挖掘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竞争,推动产业转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钢铁行业的全球趋势(一)全球市场前景疲软钢铁行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钢铁工业曾经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在过去的100多年中,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在产值、产品结构,还是工业技术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前,钢铁和汽车、石油一直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支柱产业。

但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性不比当年,钢铁工业的利润迅速降低。

目前,钢铁工业已经成为一个微利行业,不再有昔日的风光。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让钢铁行业猝不及防地瞬时跌入谷底。

近几年国际金融环境动荡不安,欧洲、美国债务问题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需求走弱。

2011年钢价快速拉升刺激钢厂扩大产能等因文/ 马 卫素的影响,产量不断上升直到下半年才开始小幅回落,但整体上产量仍保持较高水平。

2011年全球炼钢产能为19.76亿,钢铁产能过剩4.93亿吨。

产能过剩制约了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

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5月份全球钢铁产能利用率为79.6%(见图1),产能利用率的不足也体现了产能过剩的现状。

(二)全球钢铁业竞争激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对钢铁需求影响巨大的两个行业——建筑和汽车的发展前景不甚乐观,影响了大众对钢铁行业的预期,钢铁产品价格近几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对于本已是微利行业的钢铁生产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需求增量的下降,迫使钢企减产、减员频显,欧洲的状况尤为明显,而巴西出口价格的下滑与越南销售利润的下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钢铁业的竞争将继续加剧的征兆。

目前,美国市场上充斥着众多的进口产品,俄罗斯热轧板卷的定价低於现行价格,但还是有很大的获利空间。

而土耳其、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样深受钢价大幅下跌困扰,并将此怪罪于廉价的进口产品。

甚至中国钢铁企业都对从俄罗斯、乌克兰和巴西进口的便宜钢板和热轧卷板表达了担忧。

(三)贸易纠纷案正在逐步增加由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全世界钢铁生产商都宣称对手在向市场倾销廉价产品。

2012年6月,澳洲最大钢铁商Bluescope Steel(博思格钢铁集团)对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热轧钢卷提出反倾销诉讼。

我国也已向美国一种特殊钢材“取向性矽电钢”(g rain-oriented f lat-rolledelectricalsteel;GOES)课税。

并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申诉,指责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认为,本国行业正受到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的猛烈攻击。

随着价格重挫,企业损失趋于严重,贸易争端数量将会迅速上升。

二、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一)钢铁工业的生产现状1.高速发展的产能带来的巨大成就建国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49年建国初期年钢产量仅为15.8万吨,以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1996年突破亿吨大关,钢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钢铁工业一直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

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

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011年,全国产粗钢68388万吨,比上年增长7.3%;产生铁62969万吨,增长8.4%;产钢材88258(含重复材)万吨,增长9.9%。

从全年走势看,上半年粗钢产量逐月增加,6月份日产量达到全年最高点199.7万吨,相当年产钢7.2亿吨;下半年逐月回落,四季度下降幅度加快,11月份降至全年最低点166.2万吨,折合年产钢6亿吨,比最高点下降16.8%。

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产钢自然排名世界第一,且遥遥领先,比世界排名前第2名到第17名的国家/地区钢铁产量的总和还多出415.9万吨。

如图2所示,中国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率近十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15.16%上升到了2011年的44.94%。

2.低利润的无奈但产能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利润增长。

2011年中国的钢铁企业处在高产量、高库存、高成本、低需求的“三高一低”格局,企业利润逐渐被挤压。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11月份,国内主要钢企当月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只有12.2亿元,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只有0.43%,行业利润处于较低水平,企业亏损已超过三分之一。

尽管如此,2011年的粗钢产量同比依然保持大幅增长态势,据中钢协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粗钢产量达6.83亿吨,同比增长8.92%。

2012年1—8月份,纳入钢协统计的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销售收入23686.0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21%,利税431.2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6.8%,利润总额-31.84亿元,同比下滑104.22%。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8月当月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下滑至年度最低点,当月销售收入2794.5亿元,利税0.95亿元,利润收入-41.96亿元。

(二)钢铁行业的进出口情况近几年,我国钢铁行业呈现钢材出口小幅增长,进口略有下降的局面。

2011年,欧美债务危机影响继续蔓延,新兴市场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高通胀的双重压力,全球钢材市场需求萎缩。

我国钢材出口较上年小幅增长,总体呈逐月下滑走势。

图1 全球钢铁产能利用情况FORUM百家论说国际市场_WORLD MARKET2012.09/10全年累计出口钢材4888万吨,同比增加643万吨,增长15.1%。

进口钢材1558万吨,同比减少85万吨,下降5.2%。

此外,出口钢坯为零,进口钢坯64万吨。

将钢坯、钢材折算为粗钢,全年净出口粗钢3479万吨,同比增长28%,净出口粗钢占我国钢产量的5.1%。

虽然国际市场形势复杂,出口难度加大,但钢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钢铁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出口品种看,出口板材2658万吨,同比增长7.1%,占出口总量的54.4%。

出口棒线材669万吨,增长28.9%,占总量的13.7%。

从出口价值看,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049美元,同比上涨184美元,增长21.3%。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5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2204万吨,同比增加9.9%,同期进口钢材585万吨,同比增加14.4%。

从钢材出口具体品种来看,合金类增速最大,如合金棒线材同比增幅高达48.97%,合金型材出口量更是由去年的53万吨猛增至103万吨。

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国际市场对钢材需求更加倾向于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也符合国家鼓励出口高端产品的政策方向。

另外,从各钢材品种出口占比发现,镀层板带、彩涂板带以及热轧板卷最多,分别占到总出口量的11.6%、10.7%和10.4%,棒材、无缝管和中厚板次之,占比约为9—9.5%。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2012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品同比进一步下降,但我出口钢材平均单价比进口钢材平均单价每吨少366美元,低27.6%。

我国目前大部分钢铁企业产量高,但产品大多是“大路货”,这主要是由于中国钢铁企业缺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所致。

一方面我国国内钢铁企业的主导产品螺纹钢、小型材、中型材、线材等钢材产品(长线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利润空间较小;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产品(如不锈钢板、硅钢片、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等)生产能力不足,需要大量进口。

传统钢铁产能面临低附加值、高能耗的瓶颈,即将遭到大规模淘汰时,高性能钢铁产品就成为行业破解资源、环境以及能耗桎梏,实现品种和结构转型的突破口。

当我国步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时,传统的“钢筋+水泥”的粗放式投资已经逐渐没落,下游交通、机械等行业向高端化需求的演变正促使钢铁行业品种结构转型和升级。

然而,部分高端化钢材品种,却面临国内生产薄弱、仍需依赖进口的局面。

国内生产的普通品种钢材占比较大,部分冷轧、镀锌、硅钢等品种还要依赖进口。

(四)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 我国钢铁业较高的管理财务费用水平则是吞噬利润的又一个“罪魁祸首”。

2011年1—7月,大中型钢企实际发生财务费用348.46亿元,同比增长了33.51%,占销售收入的1.65%。

 我国企业在管理体制上仍不健全,企业仍然有依靠国家政策投资、行政干预的思想,缺乏风险经营的意识、面对风险的决策能力和对风险的抵抗力以及风险责任制。

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来看,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仍是简单的直线职能制,企业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

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能力差,资源浪费严重。

一些大型集团公司还没有完全理顺母公司与子公司、其他相关公司之间集权与分权关系。

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企业目标不一致,企业决策不及时,企业关系不融洽,最终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

三、钢铁贸易的转型升级之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显现,内需的矛盾依然严峻,部分企业运行依然困难。

2010年开始,国家调控政策开始收紧,加上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大量用钢企业均出现了十年来少有的低迷状态,钢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钢贸企业的生存空间逐步收窄,如何顺应市场环境变化、转换经营思路、实现成功转型,正成为钢铁产业链谋图2 中国大陆近年来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比例变化比较求生存发展的重要选择。

(一)国家政策的扶持铁矿石受制于外,国内需求不畅,产能过剩,未来钢市行情瞬息万变,中国钢铁行业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找出目前中国钢铁业面临的困境,去除内部深藏的顽疾,就成为钢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制定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强调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突出规划宏观指导的原则性、方向性。

作为“十二五”时期推动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是有关企业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发展措施的重要依据,对促进我国钢铁企业加快提高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注重规模扩张发展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修订钢铁产业政策、规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加强对钢铁工业的政策引导,并督促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贯彻落实有关政策。

适时修订钢铁产业政策。

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结合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实际,适时修订钢铁产业政策,加强与财税、金融、土地、环保等有关政策的衔接,明确发展方向、规定发展原则,作为宏观、系统指导钢铁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加快推进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分批公告符合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

为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做好引导铁矿石流向、发放建筑钢材生产许可证、促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和扶持优势企业发展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