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二

一、填充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早期华夏文明中,“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2、西周宗法制婚姻的目的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3、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法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了成文

法;公元前513年(晋国)的赵鞅也铸刑鼎公布了成文法。

4、秦律规定,当事人向官府呈诉,有(“公室告”)与(“非公室告”)之分,

反映了人们在诉讼制度上的不平等。

5、1911年11月,已经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集会,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2年3月,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据《孝经·五刑》载:“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C)”

A、昏

B、墨

C、不孝

D、贼

2、西周刑罚基本沿用以前的五刑,此外还有鞭刑、扑刑、流刑、赎刑,合称(D)

A、禹刑

B、汤刑

C、《吕刑》

D、九刑

3、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A)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护公有财产

C、保护工商业

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封建法典是(B)

A、《九章律》

B、《法经》

C、《秦律》

D、《傍章律》

5、西汉初期的法律指导思想是(C)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6、隋朝的律主要有《开皇律》和(D)

A、《新律》

B、《泰始律》

C、《武德律》

D、《大业律》

7、唐朝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C)

A、门荫

B、征召

C、科举

D、察举

8、“鞫谳分司”的司法审判制度始于(C)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元朝

9、明朝“重典治世”的代表法典是(B)

A、《大明律》

B、《明大诰》

C、《大明会典》

D、《问刑条例》

10、《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B)

A、法国式民法

B、德国式民法

C、英国式民法

D、美国式民法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所谓的奴隶制五刑是指(ABC)

A、墨、劓、刖、宫、大辟

B、墨、劓、膑、宫、大辟

C、黥、劓、膑、宫、大辟

D、笞、劓、刖、宫、大辟

E、黥、劓、徒、宫、大辟

2、战国时期法制的指导思想是(ABC)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法向百姓公布

C、行刑,重其轻者

D、秋冬行刑

E、行刑,轻其重者

3、汉律主要是由(ABDE)构成的。

A、《九章律》

B、《傍章律》

C、《户婚律》

D、《越宫律》

E、《朝律》

4、《宋刑统》规定的刑罚除沿袭隋唐以来的五刑体系列,还采用了一些新刑种,这些新刑种主要有(ABCE)

A、折杖法

B、刺配刑

C、重法地法

D、廷杖

E、凌迟

5、《大清会典》又称为《五朝会典》,下面哪些是《大清会典》的组成部分之一。(ABCE)

A、《雍正会典》

B、《乾隆会典》

C、《嘉庆会典》

D、《道光会典》

E、《光绪会典》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打上“√”,错误的打上“×”,并简述理由。)

1、“刑不上大夫”意味着大夫不受刑的制裁。(x )

“刑不上大夫”是指刑主要不是针对“大夫”等贵族而制定的,“大夫”等贵族即使受刑也采取区别平民的行刑方法。而不是说大夫犯了罪也不受刑的制裁。

2、《法经》中的“贼法”是保护封建私有财产的法律,“盗法”是防止叛逆、杀伤、保护地主阶级人身安全的法律。(×)

在古汉语中“贼”是指对于人身的伤害,“盗”指对于财产的侵犯,所以以上的结论恰恰相反。

3、中国古代实行一夫多妻制,皇帝有所谓“三宫六院”,贵族、官员也普遍多妻。

(×)

中国古代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婚姻制度,宗法制强调嫡、庶的区别,所以是一夫一妻制。所谓“多妻”实际上是“多妾”。

4、“商鞅变法”中的“分户令”的目的是因为秦国是按照“户”来收税的,实行“分户令”可以多收税。(×)

“分户令”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分户”是为了“打破大锅饭”,充分挖掘和发挥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5、死刑复核制度就是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

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是唐朝的特殊规定,或者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死刑复核制度。但是不能反过来说死刑复核制度就是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夏代的一个司法原则。(1分)即要求裁判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宁可违反法律或者与以前的判决不相符合,也不得错杀无辜。(4分)

2、城旦、舂

秦国的一种徒刑。(1分)城旦,即男犯主要是筑城,舂,即女犯主要舂M。刑期一般一至三年。(4分)

3、录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