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5.表示假设关系。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以下是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一览表:1.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可是”、“然而”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何:①表示疑问,相当于“什么”、“为什么”例:余独穷困乎此时也?②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难道”例:以为且噬己矣,甚恐。
③有时表示动作,相当于“多么”例:二世杀之,何其残也!3.乎:①表示动作,相当于“于”、“在”;“对”、“对于”;“在”、“到”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②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呢”;“吗”例:安知鸿鹄之志哉?4.或:①表示动作,相当于“有时”、“偶尔”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要是”例:人命或可违,公名不可损。
5.乃:①表示动作,相当于“于是”、“就”;“才”、“这才”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②表示转折,相当于“可是”、“却”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6.岂:①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②表示动作,相当于“而且”、“也”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其:①表示选择,相当于“是……还是”例:吾其还也?②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8.且: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又”、“而且”例:河水清且涟漪。
②表示递进,相当于“并且”、“而且”例:且焉置土石。
③表示承接,相当于“然后”、“就”例:且放白鹿青崖间。
9.虽:表示转折,相当于“虽然”、“纵使”例:虽九死其犹未悔。
10.遂:表示结果,相当于“终于”、“到底”例:遂使之行成。
11.谓:表示动作,相当于“告诉”、“对……说”例:谓心到、眼到、口到。
①表示动作,相当于“了”、“已经”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备兵九为备矣。
②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3.焉:①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表示反问,相当于“呢”、“吗”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③表示动作,相当于“之”、“的”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1. "则": 表示假设、推论、转折、对比等关系。
- 例句:晚风摇树发宜州,则可怜横波落不休。
(《桂枝香·咏鹅》)2. "或": 表示不确定、可能的意思。
- 例句:或共山鸠高飞,天风共北斗星。
(《鹧鸪天·人道旁白》)3. "皆": 表示全部、都的意思。
- 例句:试上高台招句曲,轻移画扇坐中流,不觉香残粉影落,尽是花枝万里愁。
(《虞美人·听雨》)4. "乃": 表示结果、原因等。
- 例句:不施纶绔,陈力就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尚书·大禹谟》)5. "岂": 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
- 例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桃花源记·嵩阳书院记》)6. "宁": 表示表示选择、态度等。
- 例句:宁吞吴雁,无食我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 "非": 表示否定,有时也表示强调。
- 例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齐燕。
(《观沧海》)8. "吾": 表示第一人称。
- 例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天下篇》)9. "何": 表示疑问、反问等。
- 例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何况于野。
(《赋得古原草送别》)10. "其": 表示指示、连接作用。
- 例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云客路思悠悠,现在地球无穷处。
(《黄鹤楼》)。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初中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 例句含翻译
文言文常用虚词1.之(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胜帮助他一同杀死了两个军官。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
《曹刿论战》)2.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①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假如太尉认为我是个可教之才而不吝赐教,那就是我的福气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
《岳阳楼记》)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去处理。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很久,狼好像闭上了眼,神情十分悠闲《狼》)③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但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完整版)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
(完整版)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并列。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劝学》)·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而是”)(2)表递进。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夫赵强而[表并列]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承接。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逐而得之(《促织》)(4)表转折。
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5)表假设。
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吾攻赵旦暮可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7)表结果。
可译为“因而”(有时“因”“而”连用)·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作传·定公十四年》)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何1、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作前置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要后置·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2、用作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3、复音虚词(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怎么回事呢](《信陵君窃符救赵》)·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何以战(《曹刿论战》)·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3)“何乃”,表反诘语气,可译为“怎么竟”;表进层关系,可译为“何况”·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现在的将军尚且不能夜里通行,何况前任的将军呢]乎1、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指示代词,表示地点,时间和程度,意为“在此以后”。
例如:于是之后,他便离开了。
2.所:指示代词,表示所说的事物,用于指示上文或前文提到的事物,意为“说道的”。
例如:所谓的节俭就是节约和勤俭的意思。
3.其:指示代词,表示未曾提到的,或代替事物的代词,意思是“那”或“它”。
例如: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4.具:形容词,表示拥有特定属性或特质,意思是“有”。
例如:这
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5.以:介词,表示用,通常放在动词前,意思是“用”。
例如:以谨
慎的眼光审视问题。
6.致:介词,表示对事的影响,意思是“对…有影响”。
例如:致使
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7.于:介词,表示状态,意思是“对…处于”。
例如:孩子们处于一
种无助的状态。
8.仍:副词,表示状态,意思是“仍然”或“还是”。
例如:他仍是
个孩子。
9.然: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例如:他不服气,然后离开了。
10.者:名词后缀,用于表示人或事,意思是“…的人”或“…的事物”。
例如:发明者们在不断的改进其设计。
11.故: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虚词的概念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虚化、功能隐蔽的词语,常用来表示语气、态度等,起到连接上下文和修辞表达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12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乃”、“则”、“耳”、“焉”、“也”、“矣”、“尔/而”、“何”、“其”、“亦”、“若”和“故”,并给出相应使用例句。
二、乃1.含义:表示递进关系、结果推论或重要性。
2.例句:吾闻明主之道,则臣不自从乃迷。
三、则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附加说明或结果。
2.例句:士可杀不可辱,则礼为法。
四、耳1.含义:表示转折关系或引起后续解释。
2.例句:天下者,岂非一人之仓廪哉!上则有官府之粟帛,下则有农夫之劳耳。
五、焉1.含义:表示疑问、选择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吾欲遨游于山川之间焉。
六、也1.含义:用于肯定或否定的陈述中。
2.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味可人也。
七、矣1.含义:表示动作完成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君子喻于义,而施不必待于言;计正而不先矣。
八、尔/而1.含义:代词“你”或副词“还”。
2.例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九、何1.含义:引导疑问词组或感叹语气。
2.例句:余闻汝乃天下公敌,果然何事?十、其1.含义:表示所指或关系归属。
2.例句:欲速则不达者其所均也。
十一、亦1.含义:表示相似关系或转折意思。
2.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亦知今夕是何年?十二、若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或比喻。
2.例句:昔日龙舸已渡黄河矣,今朝羊车复至若。
以上是12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的介绍。
这些虚词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在文言文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文言文中用来表示语气、语态、关联词等功能的虚词。
以下是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和例句:1. 乎,用于疑问句或表示感叹,常用于句末。
如“何乎?”、“善哉乎!”。
2. 矣,用于陈述句的结尾,表示肯定。
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矣。
”。
3. 而,用于连接并列成分,表示递进、转折、推理等关系。
如“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
4.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疑问。
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也。
”。
5. 焉,用于疑问句或表示地点。
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焉。
”。
6. 乃,用于句首,表示转折或因果关系。
如“乃知不可为而为之。
”。
7. 之,用于代词、名词后,表示所属关系。
如“吾之师也。
”。
8. 所,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的对象。
如“所作之事。
”。
9.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强调。
如“何谓之也?”。
10. 与,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和”、“与”之意。
如“与其昏昏,不如清且。
”。
11. 乘,用于表示动作的时间、条件或手段。
如“乘风而行。
”。
12. 乃,用于表示转折或因果关系。
如“乃知不可为而为之。
”。
13. 乎,用于疑问句或表示感叹。
如“何乎?”。
14. 为,用于句首,表示目的或原因。
如“为人谋而不忠乎?”。
15. 以,用于表示手段、原因或条件。
如“以身试法。
”。
16. 于,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或手段。
如“于是乎。
”。
17. 久,用于表示时间的长久。
如“日久见人心。
”。
18. 兮,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
如“彼何人兮?”。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三)动词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一)介词。
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5.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赤壁之战》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比)(《劝学》)【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文言文中的虚词包括“之、乎、者、所、其、而、乃、焉、以、为、於、若、与、也、者、之、者、乎”等等。
这些虚词在古代汉语中起着连接句子成分、标注语气、引导句子结构等作用。
举例如下:1.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2.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3.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4. 所,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所恶乎人之为恶”(《庄子·逍遥游》)。
5. 其,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其为人也孝弟”(《论语·雍也》)。
6. 而,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或状态,如“民之生也,独立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7. 乃,表示因果关系,如“非其鬼而谁之鬼乎?”(《庄子·大宗师》)。
8. 焉,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何以明之焉?”(《庄子·逍遥游》)。
9. 以,表示手段、方法,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道德经》)。
10. 为,表示目的、结果,如“为天下者谓之天下”(《庄子·大宗师》)。
11. 於,表示处所,如“於是民大乐”(《庄子·逍遥游》)。
12. 若,用于条件句中,如“若夫乐与丧”(《庄子·大宗师》)。
13. 与,表示并列关系,如“与天地参其德”(《庄子·逍遥游》)。
14.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强调,如“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
15.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6.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17.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8.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一、文言虚词的概念与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具有较为模糊含义的词语。
这些虚词在句子中不起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的作用,但却对句子的结构和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者替代名词。
例如,“日以继夜而驰,不暇自喘则矣。
”中的“之”就是替代后面的动作。
2.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她”,“它”的替代词。
例如,“其人贱而嫉,德行败坏”。
3. “乎”: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
例如,“存亡独立乎?”4. “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里”,可以用来指示地点、时间等。
例如:“水皆上扬,浅北深南焉”。
5. “哉”:用于感叹句,表达惊讶、赞美等情感。
例如:“骚人之墓可传也哉!”6. “乃”:表示结果、原因等意思。
“既然如此”,“因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
例如,“乐毅深忌制之,乃使隰朋委让而东伐”。
7. “乘”:表示利用或依靠某种情况达成目的。
“利用”,“趁着”。
例如:“卢卫还,乘其顺也。
”二、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及举例1. 虚词“若”- 表示条件,“如果”。
例如:“若彼有藉,则能以抵夷狄。
”- 引导假设,“假如”,“要是”。
例如:“人皆爱其亲,又何必拘泥于称谓哉?其父未尝无违时,若果只本然知之。
”2. 虚词“而”- 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巧者劳而智者忧。
”- 与动作动词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例如:“报怨仇者,不负庖人之器;亲所好事者,求其所以喜”。
3. 虚词“乃”- 表示结果。
“于是”,“然后”。
例如:“力不足施行而哀告,则上曰:‘吾力已竭矣’乃止焉”。
4. 虚词“以”- 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用”。
例如:“以德服人者,人不疾亡也”。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以君之无道伤百姓,则国之殃。
”5. 虚词“焉”- 表示地点,“在那里”。
例如:“余将及汝球诸侯聚兵焉。
”- 表示整体范围。
例如:“吏子罪己而后治人,则官乃正矣”。
精心整理文言文18个虚词
中考18虚词整理1、之(1)代词:①代人、事、物。
例句:长跪而谢之、亲戚畔之、呼尓而与之、肉食者谋之、学而时习之、委而去之②指示代词,这:例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助词:①结构助词,的。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咨臣以当世之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行道之人弗受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宋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莲之爱③调节音节,不译。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怅恨久之、公将鼓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句: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吾妻之美我者⑤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例句:马之千里者(3)动词:到,往,去。
例:辍耕之垄上、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以(1)介词:①用、把、拿。
例句:因以为号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君为长者、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必以分人②按照、依照。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凭借、依靠。
例句: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以天下这所顺可以一战何以战(2)连词:①表目的,来,用来。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则责……等之慢,以彰其咎、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光先帝遗德以乐其志②表结果,以致于。
例句: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③因为。
例句:不以千里称也、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扶苏以数谏故、徒以有先生也(3)动词,认为。
例句: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皆以美于徐公(4)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3、于(1)介词:①到。
例句: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还于旧都、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簊畚运于渤海之尾②在。
例句:骈死于槽枥之间、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候③从。
例句: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舜发于畎亩之中④对,向。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欲有求于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告之于帝⑤比。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连词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1.表并列,不译,也译“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2.表递进,并且、而且。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3.表转折。
但是、却。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4.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5.表承接,就、接着,或不译6.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6.表目的。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7.表因果。
8.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8.表假设。
可如果、假如。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9.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你。
10.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10.通“如”:好像,如同。
11.【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11.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2.【而后】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才,方才。
13.【而况】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13.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14.【既而】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14.不久,一会儿。
【何】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1.疑问代词。
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2.疑问代词。
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3.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3.疑问代词。
可译为“什么、哪”。
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4.副词。
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5.副词。
表示程度深,译“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6.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6.语助词,相当于“啊”。
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检查盘问。
)《过秦论》7.通“呵”,喝问。
8. 【何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8.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
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
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 1)表并列。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而是”)( 2)表递进。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夫赵强而[表并列]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何1、 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作前置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 用作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 “多么”•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怎么回事呢]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2)“何以”即“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 “凭什么”等-何以战(《曹刿论战》)•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承接。
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4) 表转折。
可译为“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 表假设。
可译为“如果” “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逐而得之( 《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促织》) 吾攻赵旦暮可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7)表结果。
可译为“因而” (有时“因” “而”连用)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促织》)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作传•定公十四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也”,可译为“为什么” “什么原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什么”,译时要后置•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怎么”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信陵君窃符救赵》 )3)“何乃”,表反诘语气,可译为“怎么竟” ;表进层关系,可译为“何况”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现在的将军尚且不能夜里通行,何况前任的将军呢]壮士,能复饮乎( 《鸿门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蜀道难》)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 《捕蛇者说》 )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乃1、用作副词。
( 1)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曹刿论战》 )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也可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 “竟(然)”“反而”“才”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仅”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也作主语,译为“你” 。
不能作宾语。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现在想举事,你肯跟从我吗]2)用作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等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齐桓晋文之事》 )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 “就是”等•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 4、有时还用作连词。
可译为“若夫”“至于”“如果”等•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都是古代的圣人, (他们所作的)我都作不到;至于我所希望的,便 是学习孔子啊](《孟子•公孙丑上》) 5、语助词•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归去来兮辞》 )6、复音虚词。
( 1)“乃尔”,可译为“这样”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乎1、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 “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同上) (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 ( 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 “呀”等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 ) (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2、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同上)3、 用作词尾•危乎高哉( 《蜀道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 ( 3)还可表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 •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用作代词。
( 1)只用于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2)“无乃”,可译为“恐怕” “只怕” 求!无乃尓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1 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它(们)的”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2) 第三人称代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它”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芙蕖》)3) 活用为第一人称。
作定语或小主语,可译为“我的” “自己的”“我(自己) ”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4)指示代词。
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
表“其中的” ,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同上)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弈秋》)2、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测度、反诘、婉商、祈使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
1) 表测度,可译为“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2) 表反诘,可译为“难道” “岂”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 3) 表商量,可译为“还是” 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 4)表祈使(期望) ,可译为“可要” 而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汝其勿悲(《与妻书》) 3、用作连词。
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 1)表假设•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 ( 2)表选择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马说》) 4、用作助词。
可不译出。
•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1、用作连词。
( 1)表并列,可译为“又” “并且”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 2)表递进,可译为“而且” “况且”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3)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可译为“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4)表转折,可译为“反而”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用作副词。
可译为“将”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赤壁之战》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将近”“将要”“暂且”“姑且”等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那个”“那些”“那里”•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将近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孔雀东南飞》 ) 暂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姑且 3、复音虚词“且夫” 。
发语词,可不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逍遥游》)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将 吾攻赵旦暮且下( 《信陵君窃符救赵》 )将要 且放白鹿青崖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 )暂且愿取吴王若将军头[我愿取吴王或者将军的头] ,以报父之仇 3、 复音虚词“若夫” “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引起下文,表示他转,有“至于说到……”之意 •若夫淫雨霏霏( 《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同上)4、 (实词)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1、用作助词(1)常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组合成“所”字结构,为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事物/情况”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信陵君窃符救赵》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 ) 2)“所”与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 “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臣所过屠者朱亥( 《信陵君窃符救赵》 )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 ) 2、与“为”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录后序》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4、(实词)处所,概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方位,群星都环绕在它周围] -父去里所,复还[老人离开一里左右,又回来了](《史记•留侯世家》)1 、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1)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若 1、用作代词。
( 1)第二人称,可译为“你” “你们”“你的”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2)表近指,可译为“这” “这样”“如此” •南宫适出,子曰: “君子哉若人” (《论语,宪问》 ) 2、用作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