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地基基础抗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2.1概述
场地:工程群体的所在地,其在平面上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区域范围。

地震作用下,场地下的土层,双重作用。

地震波传播介质,将地震动传给结构物;
结构物的地基,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

建筑物的震害按照破坏性质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震害是由上部结构振动破坏引起的;
一类建筑物的震害是由地基失效引起的.
地面振动可使地基土丧失稳定,发生砂土液化或软土震地面振动可使地基土丧失稳定发生砂土液化或软土震陷,引起结构倾斜倒塌。

历史震害资料表明,建筑物震害还与场地的地质条件有关。

2.2.1局部地形的影响
震害表明:局部孤突地形对地震有放大作用,震害加重。

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位于渭河河谷的姚庄烈度为7度2.2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位于渭河河谷的姚庄烈度为7度,相距2km的牛家庄,坐落在100m的黄土山嘴上,烈度9度。

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中,高差58m的两个测点,地面加速度相差1.84倍。

1994年云南昭通地震,芦家
湾山梁长150m,顶部宽15m。

一端高60m,一端高50m,中
烈度为8度间呈鞍较高端部的最大加速
度0.632g, (9度)鞍部为
0.257g (7度),较低端部
为0.431g (8度)。

烈度为9度烈度为7度高突地形地震反应的总体趋势:
1.高突地形距离基准面的高度愈大,高处的反应愈大;
2.离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大,反应相对减小;
3在同样地形条件下土质结构的反应比岩质结构大;
3.在同样地形条件下,土质结构的反应比岩质结构大;
4.高突地形顶面愈开阔,远离边缘的中心部位的反应明
显减小;
5.边坡愈陡,其顶部的放大效应相应加大。

对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的陡
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产生的放大作用(增大系数)。

局部突出地形顶部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
6
.11<+=ξαλλ---局部突出地形顶部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α---局部突出地形地震动参数的增大幅度,见表2.1ξ---附加调整系数
H
1
L L 0.3
0.61.0ξ5.2/1<H L 5/5.21<≤H L
5/1≥H L 2.2.2局部地质构造的影响
断裂分为发震断裂和非发震断裂:
(1)发震断裂:具有潜在地震活动的断裂,多与地震活动有关,地震时,发震断层可能出现很大的错动,建筑物严重破坏。

关震,发震断层能现很大错动,建筑物严坏
(2)非发震断裂:与地震活动无关,震害未见加重。

彭州白鹿镇小学,位于9
度区。

教学楼平行断裂带,
在地震时,地面升高1米多,
基本完好。

建筑物横跨断裂带,断
层错动造成建筑物破坏。

《抗震规范》规定: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1)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
2)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m和90m。

若不符合上述情况,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应满足规定。

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m)
__
300m 500m 专门研究9__
200m 300m 专门研究8丁
丙乙甲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烈度
2.2.3地下水位的影响
地下水位对建筑物的震害有明显影响
(1)水位越浅,震害越严重
地下水位深度在5m以内时,震害影响最明显
(2)地基土的类型不同,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亦不同软弱土层影响最大,粉砂、细砂、淤泥质土等;
粘性土影响次之;
坚硬土影响最小,碎石、角砾、卵砾石等
2.3 场地
2.3.1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影响的主要因素:

(1)场地土的刚度(2)场地覆盖层的厚度
1.不同土质上的震害分析
震害现象:
同一地震和震中距离时,软弱地基比坚硬地基震害加重。

1964年日本新潟地震,软土上木结构震害重于砖结构。

1985年墨西哥地震,软土上164栋高层倒塌或濒临倒塌。

力学观点:
场地土软硬对地面运动有影响,地基土软地面的自振周期长(T=4H/v),地面振幅大,振动持时长,震害重。

场地土软硬对地基稳定变形有影响,软弱地基残余变形大,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基液化。

2.不同土厚上的震害分析
震害现象:
不同覆盖层厚度上的建筑物,其震害表现明显不同。

1967年委内瑞拉加拉加斯6.5级地震中,在冲积层厚度超1967年委内瑞拉加拉加斯65级地震中在冲积层厚度超过160m的地方,高层建筑破坏率很高;而建造在基岩和浅冲积层上的高层建筑,大多数无震害。

1976年唐山地震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即建筑物的震害随覆盖层厚度的变薄而减轻。

力学观点:
场地土厚薄对地面运动有影响,地基土厚,土的自振周期长,与高层房屋共振,柔性结构震害重。

场地土厚薄对地基变形有影响,地基土薄,持力层残余变形小,不均匀沉降小。

结论:
(1)软弱厚土上柔性结构易坏,刚性结构表现较好;(2)坚硬薄土上刚性结构有加重趋势,表现不一,柔性结构表现较好;
(3)基岩上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普遍较轻;
(4)坚硬地基结构破坏,软弱地基结构或地基破坏。

总趋势:
软弱厚土地基上建筑物破坏
比坚硬薄土地基上建筑物破坏要重。

2.3.2场地土类型
场地土类别:按浅层岩土(地下20m)的软硬程度划分,取决于土的刚度,土的剪切刚度与剪切波速有关,按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划分。

土的等效剪切波速
土的等效剪切波速:t d v se /0=si
i n
i v d t /1
∑==se v 0d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
----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厚度和20m二者的较小值
d t i si v n ----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厚度(m)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的剪切波速(m/s)
----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建筑抗震规范》规定:取地面下20m深度,且不大于覆盖层厚度范围内土层平均性质分类,根据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土的类型分为4类。

对丁类建筑及层数不超过10层且高度不超过30m的丙类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划分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划分。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
坚硬土土层剪切波土的砂,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中硬土稳定岩石,密实的碎石土
或岩石速范围(m/s)岩土名称和性状类型500>s v 250500>≥s v 200>f 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
稍密的的砾、粗、中砂和粉土,的填土,流塑黄土软弱土,除松散外的细、粉砂,可塑
黄土, 的粘性土和粉土, 的填土
中软土140
250>≥s v
s
v ≥140ak 200≤ak f 130>ak f 130≤ak f ak f ---地基土静承载力标准值
2.3.3场地覆盖层厚度:
目前定义:
绝对的:从地面到基岩顶的距离,日本大于500m/s,美国大于820m/s,当基岩。

相邻两土层波速比大于某一值,如2或25,当基岩。

相对的:相邻两土层波速比大于某值,如2或2.5,当基岩。

《抗震规范》,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
1.从地面至坚硬场地土顶的距离,坚硬场地土包括基岩和其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
2.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不得作为基岩,应视同周围土层;
3.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层其
层中扣除。

4.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土层的剪切波速不小于400m/s时,取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

2.3.4场地类别划分
场地类别:
既考虑浅层岩土刚度——场地土类别;
又考虑深层土的影响——覆盖层厚度。

按地震作用效应划分:《规范》根据土层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下表划分为4类。

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
ⅣⅢⅡⅠ等效剪切波速(m/s )场地类型
~803~1530~500500
>se v 250500>≥se v 140250>≥se v se v ≥1405m <5m
≥3m <50
>15>80
>3m <
2.3.5场地选择
选择场地时,应对拟建场地作出评价。

《建筑抗震规范》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物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在选择建筑场地时:
对结构抗震有利的地段
选择对结构抗震有利的地段;
避开对结构抗震不利的地段;
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上建造工程结构。

地段类别地质、地形、地貌
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
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破裂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
地基)等
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2.4地基基础抗震验算
2.4.1地基不验算的范围
震害表明:只有少数房屋是由地基失效而导致上部结构破坏;大量的般性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极少发现地基坏;大量的一般性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极少发现地基
承载力不够导致上部结构破坏的震害现象。

导致上部结构破坏的大多是可液化地基、震陷软土地基和严重不均匀地基。

《抗震规范》规定:下列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1)砌体房屋;
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层的般的(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一般的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
(3)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及基础荷载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

(4)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

2.4.2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
地震持续时间短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来不及发1.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地震持续时间短,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来不及发生残余变形,所以一般土的动承载力比其静承载力高。

考虑到地震作用的偶然性和暂短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地基土在地震作用下的可靠度可比静力荷载下有所降低。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的静承载力乘以调整系数(提高)《抗震规范》规定,地基土抗震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a
a aE f f
ζ=aE f ——调整后的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a ζ——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a f ——深宽修正后的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
岩土名称和性状岩石,密实的碎石土,密实的砾、粗、中砂,的粘性土和粉土 1.5 中密、稍密的碎石土,中密和稍密的砾、粗、中砂,密实和中密的细、粉砂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
1.3 300ak >f 10a
ζ砂,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稍密的细、粉砂,的粘性土和粉土,可塑黄土 1.1 淤泥,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杂填土,新近堆积黄土及黄土 1.0 300150ak <≤f 150100ak <≤f 在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时,软弱土的抗震承载力不予提高。

采用“拟静力法”,即假定地震作用如同静力,长期的、大小和方向恒定地作用在地基基础上。

2.地震作用天然地基的抗震验算地基
N
Pmax M
V
认为基底呈直线分布aE f p ≤aE max 2.1f p ≤基底压力分布
b
b ’
p ——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
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max p ——地震作用效应标准
组合的基础边缘的最大
压力。

限制地震作用下过大的基础偏心荷载
《抗震规范》规定,对于高宽比大于4 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拉
应力;其他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
Pma
x N M
V
土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
底面面积的15%。

b b 85.0/≥/b ——矩形基础底面受压宽度基底压力分布
b
b ’
b 压宽度;——矩形基础底面宽度。

2.5地基液化
2.5.1砂土液化机理及影响液化的因素
1.砂土液化机理
饱和松软的砂土和粉土,受到地震作用时将趋于密
饱和松软的砂和粉受到地震作用时将趋于密实,使空隙水压力急剧上升,而在地震作用的短暂时间内,这种急剧上升的空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使原有土颗粒通过接触点传递的压力减小,抵消有效正应力。

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之中。

这时,土体完全失去抗剪强度而显示出近于液体的特性。

这种现象称为液化。

-——砂土抗剪强度;——剪切面上总正应力;——空隙水压力。

ϕ
μ
σtan
)
(
=
s
σ
μ
s
唐山地震时,液化地区喷砂
冒水,厂房沉降可达1m。

天津地区海河故道及新近沉
积土地区有近3000个喷水冒砂
口出现冒砂量011最多
口出现,冒砂量0.1-1m3,最多
可达5m3。

有时地面运动停止后,
喷水现象可持续30分钟。

砂土液化:饱和砂土在地震作用下丧失抗剪承载力所致,一般发生在地下水位较高.砂层埋深较浅的沿海或平原地区。

影响场地土液化的因素:
(1)土层的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的新老表示土层沉积时间的长短。

老的沉积土,经过长时间的固结作用和水化学作用,密实程度增大,具有胶结作用。

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其以前土层不发生液化。

(2)土的组成
细砂、粉砂更容易液化;粉土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土的粘聚力增大,从而增强了抵抗液化的能力,当粉土中粘粒含量超过某一限值时,粉土就不会液化。

此外,颗粒均匀的砂较颗粒级配良好的砂容易液化
砂土较颗粒级配良好的砂土容易液化。

(3)土层的相对密度
相对密实程度较小的松砂,容易液化。

如1964年的新泻地震中,相对密度小于50%的砂土,普遍发生液化,而相当密度大于70%的土层,则没有发生液化。

相对年代绝对年龄
(万年)生物
宙代纪世全新世(统)Q4
11
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 1.112.8
73
250
6500
22500
57000
250000
更新世晚更新世(统)Q3中更新世(统)Q2早更新世(统)Q1第三纪(系)中生代(界)400000
460000
古生代(界)隐生宙元古代(界)太古代(界)
地球天文时期
(4)土层的埋深
砂土层埋深越大,其上有效覆盖层压力就越大,则土的侧限压力也越大,就越不容易液化。

现场调查资料表明,土层液化深度很少超过20m,多数浅于15m,更多的浅于10m。

(5)地下水位的深度
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

对于砂土,一般地下水位小于4m时易液化;对于粉土来说,7、8、9度时,地下水位分别小于1.5m、2.5m和6.0m时容易液化。

(6)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
地震烈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液化,一般液化主要发生在地震烈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液化,般液化主要发生在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而6度以下的地区,很少看到液化现象;地震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液化,大震级远震中距的地震更容易液化。

2.5.2液化的判别
当拟建场地有饱和砂土或粉土时,需经勘察确定土层是否液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抗液化措施。

6度区液化对房屋造成的危害较轻,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6度区液化对房屋造成的危害较轻,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 7度及以上地区的判别分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凡经过初步判别定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的场地土,就可不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1.初步判别
根据影响液化的因素,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不考虑液化:
(1)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及其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

(2)粉土的粘粒(粒径小于0.005mm 的颗粒)含量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3)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20-+>b u d d d 30-+>b w d d d 5.425.10-+>+b w u d d d d u d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宜将淤泥和淤泥
质土层扣除;
d b ---基础埋置深度(m),不超过2m时采用2m;
w d ---地下水位深度(m),宜按建筑使用期内年平均最
高水位采用,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
9m
8m 7m 砂土8m
7m 6m 粉土9
87烈度
饱和土类别d w
例1 某场地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d u =5.5m,其下为砂土,地下水位深
度为d w =6m,基础埋深d b =2m,该场地为8度区。

确定是否考虑液化影响。

解按判别式确定
d
w
=
6
m
08d m
=查液化土特征深度表
解:按判别式确定01.52 4.5
u w b d d d d +>+-烈度
饱和土
9m 8m 7m 砂土8m
7m 6m 粉土9
87类别m d d b 5.115.425.10=-+m d d w u 5.11=+需要考虑液化影响。

2.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初步判别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
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进一步判别其是否液化。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如图所示它由穿心锤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如图所示,它由标准贯入器、触探杆和重63.5kg 的穿心锤等部分组成。

操作时。

钻孔至试验土层上15cm处,用63.5公斤穿心锤,落距为76cm,打击土层,连续打入30cm所用的锤击数记作?称为标贯数00
3
30
1
4
53
1
5贯入器身出水孔贯入器头触探杆
锤垫
N 63.5=? 称为标贯数。

锤击数越大,说明土的密实程度越高,也就越不容易液化。

用N 63.5与规范
规定的临界值Ncr比较来确定是否会液化。

2
23
32
5
5
φ51
φ35
贯入器靴标准贯入试验示意图
1--穿心锤2--锤垫3触探杆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SPT)适用
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土,它
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锤重63.5kg,落距76cm),将一定3--触探杆4--贯入器头5--出水孔6--贯入器身7--贯入器靴
规格的对开管式的贯入器打入钻孔孔底的土中,先按打入15cm,再打入30cm,根据打入土中的贯阻抗,判别土层的工程性质。

贯入阻抗用贯入器贯入小
土中30cm 的锤击数N63.5表
示也称为标贯击数
示,N63.5也称为标贯击数。

标准贯入试验(SPT)
0N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按下表采用。

烈度
12(15)---
8(10)第二、三组16
10(13)6(8)第一组9
87设计地震分组括号内数值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和0.3g的地区在d s =3m ,d w =2m 时得到。

当饱和可液化土的标贯击数N 63.5的值小于N cr 值时,判为液化,否则判为不液化。

判别标准
)15(/3)](1.09.0[0m d d d N N s c w s cr ≤-+=ρ)2015(/3)1.04.2(0m d d N N s c w cr ≤≤-=ρ---地下水位深度(m)w d 地下水位深度(m)
s d ---饱和土标准贯入试验点深度(m)
c ρ---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是砂土时,均应取3。

2.5.3液化地基危害程度评价
液化地基危害程度的定量评价
——液化指数I lE
i
i cri
i
n
i lE W d N N I )1(1-=∑=---判别深度内每一个钻孔标准贯入试验点总数;n cri i N N ,---分别为i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和临界
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取临界值的取值;i d ---第i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m);
---第i层考虑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系
i W 数。

若判别深度为15m,当该层中点深度不
大于5m时采用10,等于15m时应取零值,5—15m
时应按线性内插值法取值;若判别深度为20m,当
该层中点深度不大于5m时采用10,等于20m时应
取零值520时应按线性内插值法取值
)(m 1-取零值,5—20m时应按线性内插值法取值。

5
m
(
2
m )
w =10
w 1
w i 一般,液化指数越大,场地喷水冒砂情况和建±0.00-1.0-2.1-3.6
1(3)2(15)3(8)1
0m
(1
5m )1
5
m 图 2.3权函数图形
筑物的液化就越严重
-8.0-15.0
4(16)5(12)液化等级和相应震害情况见下表
判别深度15m 时的液化指标严重
中等轻微液化等级50≤≤I 155≤≤I 15>I 判别深度20m 时的液化指标lE 60≤≤lE I lE 186≤≤lE I lE 18>lE I 地面无喷水冒砂,或仅在洼危害性小,一般不致引起明显的震害
地、诃边有零星的喷水冒砂点
轻微对建筑物的危害情况地面喷水冒砂情况液化等级危害性大,不均匀沉陷可能大于一般喷水冒砂都很严重,地面危害性较大,可造成不均匀沉陷和开裂,
喷水冒砂可能性大,从轻微到200mm ,
高重心结构可能产生不允许的倾斜
变形很明显严重有时不均匀沉陷可达200mm
严重均有,多数属中等中等
2.5.4地基抗液化措施
根据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和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综合确定。

当液化土层较平坦且均匀时,宜按下表选用措施: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部分消除液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建筑亦不采取措施丙类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化沉陷且对地基和上部结构处理
对地基和上部结构处理乙类严重
中等轻微地基的液化等级
类别地基和上部结构处理,或
其它经济的措施
可不采取措施可不采取措施丁类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地基
和上部结构处理
的措施亦可不采取措施1.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1)采用桩基: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15
石土尚不宜小于1.5m。

(2)采用深基础: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0.5m。

(3)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处理后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4)采用换土法: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基础边缘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

2. 部分消除液化地基沉陷
(1)处理深度应使处理后的地基液化指数减少,当判
别深度为15m时,其值不宜大于4,当判别深度为20m时,其
值不宜大于5;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尚不应小于基础底
面下液化土特征深度和基础宽度的较大值。

(2)采用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
入锤击数不宜小于相应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3)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上面全部消除地基液(3)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上面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要求。

3.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1)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

(2)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3)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

(4)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置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5)管道穿过建筑处应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

本章重点
1.名词解释
发震断裂、场地、场地覆盖层厚度、砂土液化
2.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的划分
3.地基抗震承载力的确定
4.影响砂土液化的主要因素,如何影响
4如何影响
5.地基土液化的辨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