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程总结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机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机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微机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原理的入门课程。

本文将对微机原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微机原理,并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一、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是计算机的物理构成,软件是控制硬件工作的程序。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和总线。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运算器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和数据的流动。

2.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它分为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ROM、硬盘等)。

主存储器用来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用来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

3. 输入输出设备(I/O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用来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它们负责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将计算机系统的输出结果显示或打印出来。

4. 总线总线是计算机系统各个部件之间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的通道,它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地址总线用来传输地址信息,数据总线用来传输数据,控制总线用来传输控制信号。

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1. 二进制数计算机是以二进制形式进行运算的,因此需要了解二进制数的表示和运算规则。

二进制数由0和1组成,其表示方法和十进制数类似,但是各位上的权值是2的幂次方。

2. 字符编码计算机系统中的字符是使用字符编码进行表示的,常用的字符编码包括ASCII码和Unicode。

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每个字符用一个字节表示;而Unicode是一种全球字符集,包括了几乎所有国家的字符,每个字符用两个字节表示。

3. 整数表示和运算计算机系统中的整数是通过二进制补码形式进行表示和运算的。

微机原理上机个人总结

微机原理上机个人总结

微机原理上机个人总结
微机原理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计算机的组成结构、指令执行原理和存储器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上机实践中,我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指令的编码方式。

通过查阅资料和
实际操作,我了解到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部分构成,操作码决定了指令的功能,操
作数则是指令的操作对象。

而不同的指令集体系结构有不同的指令编码方式,比如
x86指令集采用变长编码方式,ARM指令集则采用定长编码方式。

在实验中,我还学习了存储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在实验中,我通过配置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地址,了解了指令和
数据是如何通过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的。

同时,我还学习了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包括
寄存器、高速缓存、内存和外存等,了解了存储器的访问速度和容量随层次的变化。

此外,在实践中,我还学习了计算机的中断和异常处理。

中断是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
被外部事件打断的一种机制,异常则是计算机在执行指令过程中出现错误或特殊情况
时的处理机制。

通过配置中断和异常的处理程序,我了解了中断和异常的处理流程和
机制,以及如何编写中断和异常处理程序。

总的来说,微机原理的上机实践使我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指令系统、存储器和中断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我对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和
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上机实践也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我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机原理上机个人总结

微机原理上机个人总结

微机原理上机个人总结
在微机原理的上机实验中,我个人的总结如下: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微机系统的组装与调试技术。

2. 实验内容:
- 组装微型计算机系统:了解计算机主机、外围设备的组成,学会安装和连接各种硬件设备。

- 硬件配置与调试:学会设置硬盘、光驱、显卡、内存等硬件资源,在 BIOS 中进行相应设置调整。

- 操作系统安装: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要求,并按照提示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

- 系统调试与功能测试:学会使用调试工具对硬件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

3. 实验收获:
- 掌握了微机系统组装与调试的基本技术,了解了硬件设备的安装、连接方法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

- 熟悉了 BIOS 设置,包括启动顺序设置、硬件资源配置等。

- 学会了使用调试工具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故障排除和性能测试。

- 加深了对微机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对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实验心得:
- 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按照步骤进行操作,保证安装和连接的正确性。

- 遇到问题要及时和助教、同学讨论,互相帮助解决疑惑和困难。

- 实验后要及时总结和整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深对微机原理的理解。

通过这次上机实验,我对微机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硬件配置和调试技术,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微机原理学习总结

微机原理学习总结

微机原理学习总结微机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学习计算机硬件基础和微型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微机原理,我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以下是我的微机原理学习总结。

首先,在学习微机原理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计算机硬件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和运算。

存储器是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在计算机中有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如主存储器、硬盘、光驱等。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互的方式,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个硬件组件的信息传输通道。

其次,学习微机原理还使我了解到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

计算机系统是按照指令执行有序的运算过程。

计算机按照顺序从存储器中取指令,然后执行指令并操作数据。

存储器中的指令和数据根据地址进行读写,通过总线进行传输。

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在执行指令的过程中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等操作。

控制器负责控制指令的读取、解码和执行。

再次,在学习微机原理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组装和调试计算机系统。

学习微机原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中,我亲自动手组装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安装CPU、内存、硬盘等。

在组装的过程中,我需要注意硬件的插槽类型和插入方向,确保硬件的正确安装。

组装完成后,还需要对计算机进行调试和测试,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正常和操作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

通过这一过程,我对计算机硬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学习微机原理也使我掌握了一些常见的计算机故障排除方法。

在实践中,我遇到过一些故障问题,如启动时无法进入操作系统、硬盘存储问题等。

通过仔细检查硬件连接和配置,我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排除故障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一些常用的故障排除工具和技巧,如电子五项分析仪、线路图分析等。

微机原理期末总结

微机原理期末总结

微机原理期末总结微机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的基础。

本学期我学习了这门课程,通过学习,我对计算机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计算机的运行过程和内部结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计算机的数制转换、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以及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等。

以下是我对这些内容的总结和理解:首先,计算机的数制转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掌握了不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数制转换是计算机中数据表示的基础,深入理解数制转换对于我们后续学习计算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学习了运算器的原理和结构。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运算器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等。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运算器的运算规则、运算速度和运算精度等重要概念。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原理和结构。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存储程序和数据。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存储器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

我们也学习了存储器的存取周期、存储容量和存储层次等重要概念,这对于提高存储器的工作效率和容量非常重要。

然后,我们学习了控制器的原理和结构。

控制器是计算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指挥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的工作。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了指令的执行过程和时序规则。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控制器的寄存器、状态位和指令格式等重要概念,这对于理解和设计计算机的指令系统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

输入输出是计算机与外部世界交互的方式,它涉及到计算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和特点,掌握了输入输出接口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介绍微机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讲授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为我们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微机原理课程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多个方面,以下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本课程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通过深入了解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运行机制。

2. 数字电路与逻辑门在微机原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数字电路和逻辑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了解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中二进制的表示和运算,并能够参与到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和开发中。

3. 计算机总线计算机总线是计算机内部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通信媒介,通过总线,各个模块可以交换数据和控制信号。

在微机原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总线的种类、工作原理以及总线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理解计算机总线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和控制过程。

4.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本课程对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了解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机制和进行计算机系统设计非常重要。

5. 计算机指令系统计算机指令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桥梁,它规定了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方式。

在微机原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指令和指令的执行过程,理解计算机指令系统对于我们编写和理解计算机程序非常关键。

课程收获通过学习微机原理课程,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对计算机硬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微机原理课程让我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我了解了中央处理器的结构和功能、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的运行方式。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微机原理课程总结》回想起来这微机原理课程,还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知识之旅呢。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真的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满眼都是新奇但又有点让人不知所措。

先说整体感受吧,这门课就像是一个装满各种零件的大盒子,一开始只看到这些零件散落在那,根本不知道怎么组装起来,甚至都不确定每个零件是干嘛用的。

但是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就像把那些零件一个个开始归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慢慢发现原来这些看似独立的知识其实都是有逻辑关系的。

具体收获可不少呢。

从简单的微机硬件结构的认识开始,像CPU、内存、I/O接口这些基本组件。

我记得最开始记忆CPU的功能和组成的时候,那些寄存器啊,数据通路什么的真是让人头疼。

但是通过不断地画图、理解原理图,就像是把一个混乱的迷宫线路慢慢捋顺了。

还有汇编语言,这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就像一套独特的密码系统。

我以为指令只要机械记忆就好,但实际编写程序时才发现,只有理解了微机底层的运行逻辑,才能正确地组合这些指令。

比如写一个简单的两数相加的程序,不仅要知道ADD指令怎么用,还得考虑数据在寄存器中的存储位置呢。

重要发现挺多的。

我发现微机原理中的很多概念都有一种层层嵌套的感觉。

比如说中断机制,原来它不仅仅是CPU去响应一个外部事件这么简单。

这里面还涉及到中断向量表、中断优先级之类的概念。

而且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影响。

有一次在理解中断嵌套的时候,一开始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高优先级的中断能打断低优先级中断正在执行的程序,后来仔细分析了整个中断处理的流程才明白,这里面每个环节就像一个精密机械手表里的小齿轮,一个带动一个才能保证整个系统按照规则运行。

这让我深刻明白了学习微机原理不能一知半解,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对全局产生影响。

等我理解了这些,现在想想,很多以前觉得突兀的知识点都能串联起来了。

说到反思,就是当初学习的时候有点太急于求成了。

总想着快速把知识背下来,而忽略了对实际原理的深入理解。

微机原理总结

微机原理总结

第二章微处理器与系统结构平有效。

6、CPU响应INTR引脚上来的中断请求的条件P33或P104条件:IF=1第三章存储器电平不匹配问题;3、信号格式不匹配问题;4、时序不匹配问题。

主要功能:1、数据缓冲功能;2、设备选择功能(寻址);3、信号转换功能;4、对外设的控制和监督功能;5、中断请求与管理功能;6、可编程功能。

数据信息、控制信号与状态信号是怎么传送的?(数据线)244、273芯片没有片内选择线。

8253有2根,DMA控制器、8250串口芯片有3根片内选择线。

片内选择线的根数,决定了芯片内部的端口的数目。

2、CPU与I/O接口之间的传送控制方式及其特点P98①查询方式。

特点:中央处理器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不断地“询问”外设,外设的接口电路处于被动状态。

②中断方式。

特点:中断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但中央处理器管理中断的接口比管理查询复杂。

③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

特点:DMA方式一般用于高速传送数据量较大的成组数据。

3、什么情况下适合于采用无条件传送方式、DMA主要用于什么设备之间P98①有些输出设备随时可以接受数据;有些数据传送的延迟时间是固定的;输入设备准备数据时间是已知的。

②DMA主要用于:内存与硬盘之间的数据传送。

4、8259A芯片的接口类型(名称)及中断请求引脚和中断响应引脚P108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INT:中断请求信号引脚INTA:中断响应信号引脚5、8259A及其级联可管理的中断级数P1071片8259A 能管理8(7n+1)级中断,通过级联用9片8259A可以构成64 级主从式中断系统。

6、8259A初始化命令字ICW1的端口地址P111ICW1对应的端口地址:A0 = 0。

7、根据中断向量表计算中断类型号和中断服务入口地址(具体参见P116-13)P116-13.已知中断向量表中,001C4H中存放2200H,001C6H中存放3040H,则其中断类型码是71 H,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分别为3040 H:2200 H和32600 H。

微机原理知识总结

微机原理知识总结

微机原理知识总结微机原理知识总结知识点第⼀章1.冯·诺依曼结构的特点:(1)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构成。

(2)数据和程序以⼆进制代码形式不加区别地存放在同⼀个存储器中,存放位置由地址指定,地址码也为⼆进制形式。

(3)控制器是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即程序来⼯作的,并由⼀个程序计数器(即指令地址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

控制器具有判断能⼒,能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不同的动作流程。

2.认识微处理器的功能结构(1)算术逻辑单元(ALU)(2)累加器(A)、累加锁存器和暂存器(3)标志寄存器(FR)(4)寄存器组(RS)(5)堆栈和堆栈指针(SP)(6)程序计数器(PC)(7)指令寄存器(IR)、指令寄存器(ID)和操作控制器(OC)3.内存分类和区别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区别:RAM可以被CPU随机得读和写,所以⼜称为读/写存储器。

ROM中的信息只能被CPU随机读取,⽽不能由CPU任意写⼊。

第⼆章1.指令分成三个阶段进⾏: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指令2.数据寻址⽅式 1)⽴即数寻址 2)寄存器寻址(寄存器直接寻址) 3)直接寻址(存储器直接寻址) 4)寄存器间接寻址 5)基址寻址6)变址寻址 7)⽐例变址寻址 8)基址加变址寻址 9)基址加⽐例变址寻址 10)带位移的基址加变址寻址 11)带位移的基址加⽐例变址寻址第三章1.8086/8088微处理器内部结构从功能上分为两个独⽴的处理单元:执⾏单元(EU)和总线接⼝单元(BIU)。

特点:执⾏单元负责分析和执⾏指令 总线接⼝单元负责执⾏所有的“外部总线”操作。

2.题⽬:学会计算物理地址例3.1 设(CS)=2000H,(IP)=0200H,则下⼀条待取指令在内存的物理地址为 物理地址=(CS)*16+(IP)=20000H+0200H=20200H第四章1.总线操作周期⼀般分为四个阶段:1) 总线请求和仲裁阶段2) 寻址阶段3) 传数阶段4) 结束阶段2.总线仲裁控制⽅法:“菊花链”仲裁、并⾏仲裁和并串⾏⼆维仲裁3.总线握⼿控制1) 同步总线协定2) 异步总线协定3) 半同步总线协定第五章1.ROM的类型:(1)掩模ROM(2)PROM(3)EPROM(4)E(平⽅)PROM(5)闪速存储器RAM的类型:(1) SRAM(2)DRAM(3) IRAM(4) NVRAM2.Cache的⼯作原理第六章1.I/O端⼝的编制⽅式存储器映像⽅式、隔离I/O⽅式、Inter系列处理器I/O编址⽅式2.I/O同步控制⽅式程序查询式控制、中断驱动式控制、DMA控制3.中断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中断,是指CPU在执⾏当前程序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随机出现的突发事件(外设请求或CPU内部的异常事件)使CPU暂停(即中断)正在执⾏的程序⽽转去执⾏为突发事件服务的处理程序;当服务程序运⾏完毕后,CPU再返回到暂停处(即断点)继续执⾏原来的程序。

微机期末总结

微机期末总结

微机期末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机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强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领域。

本学期,我学习了微机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两门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实验,我对微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是我对本学期学习的微机课程进行总结。

一、微机原理微机原理是微机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学习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和运算。

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比如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其次,我们学习了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是按照指令执行的,指令是由二进制代码组成的。

我们学习了指令的格式和编码方式,了解了指令的执行过程。

微型计算机的指令执行包括取指令、译码、执行和存储结果四个步骤,这需要由微型计算机的时钟控制。

最后,我们学习了微型计算机的总线结构和系统总线。

微型计算机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总线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

总线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类,每一类总线都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总线是连接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总线系统,它主要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通过微机原理的学习,我对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知道了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它通过控制总线对各个部件进行控制和调度。

同时,我也了解了微型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过程和总线结构,这对于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微机接口技术微机接口技术是微机课程的应用性较强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微机与外部设备的接口原理和设计方法。

由于微机与外部设备的电气特性和工作方式不同,为了实现数据的交换和传输,需要通过接口电路进行适配和转换。

(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总结,推荐文档

第一章:1:1.2中讲的“计算机中的数制”,微机原理老师上课没有讲,不过她说过我们在数电课就上过,结合上学期所学的,我们应该了解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之间的转换,不过估计程度不大,如果考试要考查相关的知识点的话,应该只会出填空或选择或判断题之类。

2:1.2.2中讲得计算机中常用的编码,这个当中的BCD码,鉴于第二章中的一些指令(例如AAA)的实现和这个有关系,建议关注一下,掌握如何写出某一十进制数对应的BCD码。

至于BCD码的加法与减法,了解一下。

对于字符编码,由于在计算机编程当中用的较多的编码就是属于字符编码的ASCII码,这里只需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编码同样了解即可。

3:1.2.3当中讲到的是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其中要知道对于有符号数,其最高位,也就是我们一般用8位二进制表示的数中最左边的那一位用来表示正负而不是大小。

在这里必须强调一点,那就是要掌握计算机机器数的三种不同编码形式(原码,反码,补码),其中,对于正数来说,这三种编码的结果是一样的,具体来说就是:比如整数12,其原码是:00001100,反码也是00001100,补码也是00001100;但对于负数来说,就不一样了,我们在后面的课程当中遇到的负数都是以其补码的形式出现的,例如第二次补充作业当中过的数8FH,这个数把它转换为二进制,就是:10001111,对于这个数来说,如果它表示的是一个有符号数,那么一定是负数(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数已经确定是有符号数,只要它的最高位(用十六进制表示的话)大于等于8,就表示它是一个负数。

))因为对于一个负数来说,从原码到补码的转换过程中,最高位也就是符号位是绝对不会发生改变的,具体的转化方法请仔细阅读书本的P10与P11。

(在这里我先具体解释一下,根据原理,对于一个负数,把它的补码再求一次补码即得到其原码,我们来试一下:1000 1111先求它的反码,得1111 0000,然后加上1,得1111 0001,也就是十进制数-71。

微机原理实验总结(共5篇)

微机原理实验总结(共5篇)

微机原理实验总结(共5篇)第一篇:微机原理实验总结微机原理实验总结不知不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程已经结束了。

回想起来受益匪浅,主要是加深了对计算机的一些硬件情况和运行原理的理解和汇编语言的编写汇编语言,对于学习机电工程的自动控制和计算机都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和机器语言最接近的了,如果用它来编程序的话,会比用其它高级语言要快得多。

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微机原理实验六到十这五组实验。

它们分别是:实验六8255 PA口控制PB口实验目的掌握单片机系统中扩展外围芯片的方法,了解8255 芯片的结构及编程方法。

实验内容用 8255 PA 口作开关量输入口,PB 口作输出口。

实验步骤1、用8 芯线将8 255 PA口接至开关Kl~K8,PB口接至发光二极管L1~L8;2、运行程序 HW06.ASM,拨动开关K1~K8,观察L1~L8发光二极管是否对应点亮。

实验七8255控制交通灯实验目的进一步了解8 255 芯片的结构及编程方法,学习模拟交通控制的实现方法。

实验内容用8255 做输出口,控制六个发光二极管燃灭,模拟交通灯管理。

实验步骤1、用双头线将8 255 PA0~PA2 口接至发光二极管L3~L1,PA3~PA5口接至发光二极管L7~L5;2、执行程序HW07.ASM,初始态为四个路口的红灯全亮,之后,东西路口的绿灯亮,南北路口的红灯亮,东西路口方向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东西路口的绿灯熄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东西路口红灯亮,而同时南北路口的绿灯亮,南北路口方向开始通车,延时一段时间后,南北路口的绿灯熄灭,黄灯开始闪烁,闪烁若干次后,再切换到东西路口方向,之后重复以上过程。

实验八简单I /O口扩展实验目的学习单片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 口的方法;学习数据输入输出程序的编制方法。

实验内容利用74LS244 作为输入口,读取开关状态,并将此状态,通过74LS273再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

微机原理总结知识点

微机原理总结知识点

微机原理总结知识点一、计算机的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运算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CPU由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和寄存器组成,其中控制单元控制整个计算机的工作流程,算术逻辑单元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寄存器用来暂时存储数据和指令。

2. 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地方,包括内存和外存。

内存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外存一般用来长期存储大容量数据。

3.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用来将外部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用来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输出到外部,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4. 总线:总线是连接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各个部件的通道,它负责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 指令的执行过程: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过程包括取指、译码、执行和写回四个阶段。

取指阶段从内存中读取指令,译码阶段将指令翻译成相应的操作,执行阶段完成相应的操作,写回阶段将结果写回到内存或寄存器中。

2. 数据的传输方式:数据在计算机中的传输方式包括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其中并行传输是多条数据同时传输,串行传输是一条数据按位传输。

3. 中断的处理过程: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某个程序时,被外部设备打断执行其他程序的过程。

中断的处理过程包括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处理和中断返回四个阶段。

4. 程序的执行过程:程序的执行过程包括程序的加载、初始化、执行和结束等阶段。

三、存储器1. 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按照存储介质可以分为半导体存储器和磁存储器,按照存储方式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包括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和外存四个层次,速度逐渐降低、容量逐渐增大。

3. 存储器的访问方式:存储器的访问方式包括随机存储器和顺序存储器两种,其中随机存储器可以根据地址直接访问任意位置的数据,而顺序存储器只能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地读取数据。

四、输入输出1. 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是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的连接接口,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通用接口等多种类型。

微机课原理期末总结

微机课原理期末总结

微机课原理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我们学习计算机原理和体系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对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关键的概念和技术。

下面我将对本学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在微机课原理的学习中,我们首先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并学习了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作用。

我们了解到,计算机的工作是通过指令进行的,计算机根据指令从内存中读取数据进行运算,然后将结果存储回内存。

这个过程是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也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

通过学习这个基本原理,我对计算机的整体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数字逻辑电路和布尔代数在学习计算机的原理中,我们必须要了解数字逻辑电路和布尔代数。

数字逻辑电路是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和信号处理的基础。

我们学习了计算机中常见的逻辑门,比如与门、或门、非门等,以及它们的工作特性和逻辑关系。

布尔代数则提供了一种抽象的方式来描述和分析逻辑门和逻辑电路。

我们学习了多种布尔代数的运算规则和方法,通过将逻辑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求解,进一步加深了对逻辑电路的理解。

三、存储器和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包括静态存储器(SRAM)和动态存储器(DRAM)。

通过学习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我更加了解了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和读取过程。

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习了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等。

这些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在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指令系统和处理器的实现在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中,指令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学习了指令系统的分类和设计原则,了解了不同类型的指令和它们的功能。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指令流水线技术,它可以提高处理器的效率和性能。

通过学习指令系统和处理器的实现,我了解到计算机的性能不仅与硬件有关,也与指令的设计和优化有关。

微机原理各章知识要点、小结五篇

微机原理各章知识要点、小结五篇

微机原理各章知识要点、小结五篇第一篇:微机原理各章知识要点、小结各章知识要点、小结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本章知识要点:•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组成。

然后对计算机的结构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3种不同的总线结构。

最后,介绍了计算机的软、硬件的概念,区别和联系以及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在学习完本章内容之后,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为冯〃诺伊曼结构。

•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5部分组成。

•微型计算机中的软硬件概念、分类、联系以及区别。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字长、存储器容量、运算速度、外部设备配置、系统软件配置、性价比等。

•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本章知识要点:•进位计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则。

•计算机中带符号数与小数点的表示方法。

•计算机中的常用码制。

本章小结:本章着重介绍了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重点讲述了二、八、十、十六进制数的相关概念及各类进制数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的机器内部表示以及字符编码和汉字编码等内容。

在学习完本章内容之后,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掌握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处理方法和特点。

•熟悉原码、反码、补码等各类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理解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掌握各种BCD码的特点及其之间的相互转换。

•了解循环码和余3码的表示方法。

1/7 •掌握在计算机中如何运用字符的ASCII码表示非数字信息的。

•了解汉字编码以及在计算机中对汉字的表示方法。

第三章微处理器本章知识要点:• CPU的发展过程。

• 80486的内部基本结构。

• 80486的外部基本引脚。

• CPU的内部寄存器。

微机原理课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课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课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等。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实现数据的运算和流转。

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数据存储部件,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用于向用户输出处理结果,比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大量的程序和数据,如硬盘、光盘等。

2. 计算机硬盘的工作原理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它采用磁性材料的磁性记录原理进行数据的存储。

硬盘由盘片、磁头、马达和电路板等组成。

盘片是硬盘的数据存储介质,磁头是用于读写数据的装置,马达是用于盘片旋转的部件,电路板是用于控制硬盘的工作的部件。

3. 计算机CPU的工作原理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是计算机的“大脑”,主要负责计算和控制。

CPU由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组成。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指令的执行流程,算术逻辑单元用于进行数据的运算和逻辑判断,寄存器用于暂时存放数据和指令。

4. 计算机总线的作用总线是计算机内部各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送的通道,它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线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地址总线用于传送存储地址,数据总线用于传送数据,控制总线用于传送控制信号。

5. 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和特点计算机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包括RAM和ROM,RAM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ROM用于存储固化的程序和数据。

外存包括硬盘、光盘等,它的特点是容量大、速度慢、成本低。

6. 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输入输出设备主要用于计算机与外部环境的数据交换。

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输出设备用于向用户输出结果。

输入设备根据输入方式的不同划分为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根据输出内容的不同划分为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1. 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取指、译码、执行和访存等阶段。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总结计划荐3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总结计划荐3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领会3篇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是连结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

下边是为大家带来的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领会,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领会范文1: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一个要求着手能力很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时期我努力将自己从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变,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联合,在课程设计时期能够恪守纪律规章,不迟到、早走,仔细达成老师部署的任务,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一共达成了11个实验,分别是1.制作直通电缆和交错UTP、2.互换机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3.互换机端口和惯例配置、4.虚构局域网VLAN配置、5.路由器Console口 Telnet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6.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7单臂路由配置、8.动向路由协议配置、9.PPP协议配置、10路由器接见控制表(ACL)、11.网络地点变换(NAT)。

在制作直通电缆和互换UTP的实验中,我开初不可以完整依据要求来剪切电缆,致使连结不通,此后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将实验达成。

在做到单臂路由配置和动向路由协议配置的实验,因为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忘记了一些理论知识,在从头翻阅课本和老师的指导之下,也成功的达成了试验。

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丰富的实践创建,仔细的认识了计算机网络连结的的全过程,仔细学习了各种配置方法,并掌握了利用虚构环境配置的方法,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时机,努力达成实验,严格要求自己,仔细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学习网络电缆的制作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仔细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之外的有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践技术。

课程设计是培育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剖析、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是对我们所学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一次观察。

跟着科学技术日异月新的不停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在不停的变化发展中间,这就要求我们用相应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夯实基础,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贡献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微机原理课程最新大全总结图文

微机原理课程最新大全总结图文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总结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换算方法 3、微处理器中控制器、程序计数器的作用 4、存储器的分类及用途 5、堆栈的作用及操作特点
第二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1、了解MCS-51单片机的主要功能2、MCS-51单片机主要引脚功能 3、PSW各位的意义 4、MCS51各类存储器的编址及访问方法 5、SFR的作用 6、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编程,初值的计算方法7、串行输入/输出接口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波特率的计算方法 8、中断系统工作原理,中断的控制及编程,中断响应的条件、中断的优先级处理原则第三章指令系统及编程 1、MCS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2、数据传送类指令及应用 3、算术运算类指令及应用 4、逻辑操作类指令及应用 5、程序转移类指令及应用,各种转移指令的转移范围 6、位操作指令及其应用 7、伪指令及应用 8、指令的综合应用编程
第四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扩展 1、系统扩展的必要性和常规扩展内容 2、最小系统与存储器的扩展(8031的最小系统、8751等的最小系统,EPROM、
E2PROM与单片机的连接 3、数据存储器的扩展,SRAM与单片机的连接 4、输入/输出口的扩展,各种芯片与单片机的连接 5、各种扩展情况下芯片地址的计算方式(片选方式 6、各种扩展情况下的操作编程(初始化、读/写数据第五章 MCS-51系列单片机接口与应用 1、扳键开关与单片机的接口 2、键盘与单片机的接口,键盘的消抖方法,键盘的结构形式(独立式、矩阵式 3、显示器与单片机的接口,LED数码管的连接及字形显示,显示的扫描方式 4、行程开关、继电器等与单片机的接口,干扰的隔离方法。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第一篇: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以前从没有学过关于汇编语言的知识,起初学起来感觉很有难度。

当知道要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心里面感觉有些害怕和担心,担心自己不会或者做不好。

但是当真的要做的时候也只好进自己作大的努力去做,做到自己最好的。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感受,我想很多同学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那就是感觉汇编语言真的是很神奇,很有意思。

我们从开始的担心和害怕渐渐变成了享受,享受着汇编带给我们的快乐。

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心里面的感觉真的很好。

虽然我们做的东西都还很简单,但是毕竟是我们自己亲手,呵呵,应该是自己亲闹做出来的。

很有成就感。

我想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和其他课程设计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不仅加深和巩固了我们的课本知识,而且增强了我们自己动脑,自己动手的能力。

但是我想他也有它的独特指出,那就是让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那就是编程。

对于很多学过汇编或者其他的类似程序的同学来说,这不算新奇,但是对于我来说真的新奇,很有趣,也是我有更多的兴趣学习微机原理和其他的汇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学习计算机原理是要涉及到整体的每一部分。

讨论某一部分原理时又要涉及到其它部分的工作原理。

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在短时间内较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而且也很难孤立地理解某一部分的工作原理。

所以,在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处于“学会了一些新知识,弄清了一些原来保留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的循环中,直到课程结束时,才把保留的问题基本搞清楚。

学习该门课程知识时,其思维方法也和其它课程不同,该课程偏重于工程思维,具体地说,在了解了微处理器各种芯片的功能和外部特性以后,剩下额是如何将它们用于实际系统中,其创造性劳动在于如何用计算机的有关技术和厂家提供的各种芯片,设计实用的电路和系统,再配上相应的应用程序,完成各种实际应用项目。

这次实验并不是很难,主要的困难来自对程序的理解。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心得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心得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总结心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微处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2. 学会分析并设计简单的微机硬件系统,了解各类接口芯片的功能与应用;3. 掌握汇编语言编程基础,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进行硬件控制。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微机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硬件仿真和编程调试;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微机原理及应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了解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树立为祖国科技事业奋斗的信念;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微机领域的新技术。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微机原理概述:介绍微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微机原理在整个计算机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微处理器结构:详细讲解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重点分析CPU 的性能指标,如主频、缓存、指令集等。

3. 存储器与I/O接口:介绍存储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及接口技术,分析各类I/O接口芯片的功能和应用实例。

4. 汇编语言编程:讲解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指令系统,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编程技巧。

5. 硬件系统设计与仿真:教授硬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硬件仿真和编程调试。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具体如下:1. 微机原理概述(第1章)2. 微处理器结构(第2章)3. 存储器与I/O接口(第3章)4. 汇编语言编程(第4章)5. 硬件系统设计与仿真(第5章)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班级:03学号:B12020115某:朱松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程,这门课学起来是很难的,老师讲课很有激情,也很有层次,重点都告诉我们,每节课上课的时候都会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也会找同学回答问题。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一节课老师反复强调需要高度熟练掌握的☆☆☆☆☆级重点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I/O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

第一章讲了计算机的发展史,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都是些概念性的内容。

第二章8086处理器,需要高度熟练掌握的☆☆☆☆☆级重点内容有8086/8088的内部结构图,8086/8088CPU引脚功能,物理地址的计算,8086最小模式系统的典型配置,8086总线周期各个T状态。

需要掌握的有标志寄存器各标志位含义。

总线接口部件(BIU)是联系微处理器内部与外部的重要通道,其主要功能是负责微处理器内部,与存储器和I/O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

具体的讲,BIU完成一下几个主要任务(1)取指令和预取指令(2)配合EU执行的指令(3)形成物理地址。

BIU由段寄存器(代码段寄存器CS、数据段寄存器DS、堆栈段寄存器SS和附加段寄存器ES)、指令指针寄存器、地址加法器、总线控制电路和指令队列缓冲器等组成。

执行部件(EU):是执行指令并对各个硬件部分进行控制的部件,包含一个16位的算术逻辑元件,8个16位的通用寄存器,一个16位的状态标志寄存器,一个数据暂存寄存器和EU控制电路。

他的主要功能简单地说就是执行全部指令。

8086/8088的内部结构框图8086/8088CPU引脚功能:AD15~AD0(Address Data Bus):16位地址/数据总线,分时复用。

传输地址时三态输出,传输数据时三态双向输入/输出。

A19/S6~A16/S3(Address/Status):地址/状态线,三态,输出,分时复用。

BHE/S7:高8位数据线允许/状态信号,三态输出,低电平有效。

MN/MX:最小/最大工作模式选择信号,输入。

RD(Read):读选通信号,三态,输出,低电平有效。

WR(Write):写选通信号,三态,输出,低电平有效。

M/IO:存储器或I/O端口控制信号,三态,输出。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高电平有效。

DEN:数据允许信号,输出,低电平有效DT/R:数据发送/收发控制信号,三态,输出.READY(Ready):准备就绪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RESET:复位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INTR: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输入,电平触发,高电平有效。

INTA:中断响应信号,输出,低电平有效。

NMI:不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输入,边沿触发,正跳变有效.TEST:测试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HOLD:总线保持请求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HLDA:总线保持响应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CLK:时钟信号,输入。

VCC(+5V),GND(地)存储器涉及的几个地址术语:1)物理地址。

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在1MB的存储器里,每一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20位地址,称为该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

物理地址=段基址*10H+偏移地址2)偏移地址。

这个存储单元相对于它所在段基址的字节距离,偏移地址为16位无符号数,称为偏移量,又称为有效地址EA.3)逻辑地址。

由段基址和偏移地址组成。

8086最小模式典型配置图典型的8086总线周期序列总线组成四个周期:T1状态完成寻址功能。

T2状态状态,T3状态数据状态。

T3状态数据状态。

T4状态,结束状态,本质上是过渡状态。

TW是等待状态。

当系统中所用的存储器或外设的工作速度较慢,从而不能用最基本的总线周期执行读操作时,系统中就要用一个电路来产生READY信号,READY信号通过时钟发生器8284A传递给CPU。

CPU 在状态的前沿(下降沿处)对READY信号进行采样。

如果CPU没有在状态的一开始采样到READY信号为高电平,那么,就会在和之间插入等待状态。

插入的个数取决于CPU接收到高电平READY信号的时间。

CPU在不执行总线周期时,总线接口部件就不和总线打交道,此时,进入总线空闲周期。

第三章指令系统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很多常用的指令,这些指令是学习微机原理的基础。

要求高度熟练掌握的☆☆☆☆☆级重点有:MOV指令,输入输出指令IN和OUT测试指令TEST,减法运算指令,比较指令CMP串比较指令CMPS,条件转移指令,标志位操作指令CLC,STC,CLD,STD,CLI,STI。

要求熟练掌握的☆☆☆级重点有8086寻址方式,堆栈的概念和操作原则,8086指令的一般格式如下操作码[操作数],【操作数】分为,寄存器操作数,立即数操作数,存储器操作数,I/O端口操作数。

MOV指令,能实现以下操作:①CPU内部寄存器之间数据的任意传送(除了码段寄存器CS和指令指针IP以外)。

②立即数传送至CPU内部的通用寄存器组(即AX、BX、CX、DX、BP、SP、SI、DI),给这些寄存器赋初值。

③CPU内部寄存器(除了CS和IP以外)与存储器(所有寻址方式)之间的数据传送,可以实现一个字节或一个字的传送。

④能实现用立即数给存储单元赋初值。

输入输出指令:IN AX/AL,I/O端口地址;表示从外部设备输入数据给累加器,如果从外设端口中输入一个字节则给8位累加器AL,若输入一个字则给16位累加器AX。

如IN AL,80HOUT I/O端口地址,AX/AL;表示将累加器的数据输出给外部设备,如果向外设端口输出一个字节则用8位累加器AL,若输出一个字则用16位累加器AX。

如OUT 81H,AL说明:当I/O端口地址不超过8位时,则直接放在指令中,若超过8位,则用DX间址。

如MOV DX,8080H。

标志位操作指令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要求高度熟练掌握的☆☆☆☆☆级重点是定义字,子程序的编写。

字DW定义一个字(两个单元)DW 未操作后面的每个操作数都占用2B,在内存中存放时,低字节在前,高字节在后。

第五章微型计算机存储器概括。

高度熟练掌握的☆☆☆☆☆级重点内容存储器扩展技术,存储器与CPU,线选法与全译码法的特点。

存储器按存储介质分类,1)半导体存储器:用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存储器2)磁表面存储器:用磁性材料做成的存储器。

按读写功能1)只读存储器(ROM):存储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的半导体存储器。

2)随机读写存储器(RAM):既能读出又能写入的存储器。

按存储方式1)随机存储器:任何存储单元的内容都能被随机存取,且存取时间和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

2)顺序存储器:只能按某种顺序来存取,存取时间和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有关。

存储器扩展技术分为数量扩展,字长扩展。

口站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自扩展,字扩展,字位扩展。

存储器接口和其它接口一样,主要完成三大总线任务,即实现与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数据总线的。

存储器译码方法分为片选控制译码和片内地址译码两部分。

常用的片选控制译码方法有1)线选法,2)全译码法,3)部分译码法4)混合译码法。

线选法的优点是连线简单,片选控制无需专门的译码电路。

但是有两个缺点1)当存在空闲地址线时,由于空闲地址线可随意取值0或者1,故将导致地址重叠。

2)整个存储器地址分布不连续使可寻址X围减小。

全译码法优点,讯初期的地址是连续且唯一确定的,即无地址重复和地址重叠现象。

第六章输入输出和中断技术要求高度熟练掌握☆☆☆☆☆级重点中断控制方式特点和适用X围。

熟练掌握☆☆☆级重点:同步式查询式控制方式的特点,中断技术,中断处理过程。

输入输出接口可以1)电平转换2)速度匹配3)格式转换。

同步式程序控制方式特点:输入时假设外设准备好输出时假设外设空闲。

查询式控制方式特点:CPU与外设之间自然同步。

应用:适合CPU不太忙且传送速度要求不高时。

中断控制方式特点:CPU与外设同时工作。

应用,非高速大量数据传送。

DMS数据传送的特点是不经过CPU,不破坏CPU各寄存器内容,直接实现存储器与I/O数据传送。

不可屏蔽中断NMI:属性是硬件不可屏蔽向量。

可屏蔽中断INTR:属性,硬件可屏蔽。

软件中断特点:1)中断矢量号由CPU自动提供。

2)除单步中断外,所有内部中断无法禁止。

3)除单步中断外,任何内部中断的优先权都比外部高4)不可屏蔽。

中断处理过程1)中断请求,2)中断响应3)中断处理4)中断返回第七章常用可编程数字接口电路。

高度熟练掌握☆☆☆☆☆级重点:8253控制字格式。

要求掌握☆☆☆级重点的内容:8253工作方式。

8253的控制字由8位二进制数构成,该8位二进制数的每一位均有不同的含义及设置方法。

Intel 8253 的主要功能:(1)具有三个独立的16位定时/计数通道,分别称为计数器0、计数器1、计数器2.(2)每个通道有六种工作方式,可实现精确定时及外部脉冲计数,由程序进行设置选择。

(3)每个通道内的计数器均可以按照二进制或BCD码计数(4)每个计数器的计数速率可达到2MHz(5)可有软件方便地设置延时时间的长短(6)所有输入输出都与TTL兼容微机原理虽然学完了,但是对于微机知识绝不会停止。

危机方面的知识是提高工作附加值的有力工具,虽然我是个学机械的,但是机械电子方向是个很好的方向。

有的学校研究生复试也考微机原理,微机原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