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中药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本研究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中药柴胡的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中药柴胡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引言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
拥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具有升阳举气、疏肝解郁等功效,用于治疗胸满肋痛、头痛目眩、口苦耳聋等。
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含有柴胡皂苷等成分,具有解热、抗炎、保肝等活性,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中药,具有重要的应用与开发价值[1]。
现将柴胡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柴胡非药典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刘玉法[2]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柴胡果实的挥发油,并用GC-MS 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出51种化合物,其中(一)一石竹烯氧化物等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范娅[3]等对利用GC-MS技术对北柴胡种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对不同来源的6种北柴胡种子表型性状及生活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北柴胡种子化合物共有成分α-石竹烯和β-石竹烯与生活力呈显著相关关系。
首次系统研究了不同产地北柴胡种子生活力与挥发油成分之间的关系,为北柴胡种子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李慧敏[4]等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对野生柴胡和栽培柴胡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来分析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认为北柴胡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花、叶>茎>根,柴胡不同部位所含总黄酮均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较大潜力。
以上研究表明,柴胡非药典入药部位果实、种子、茎、叶、花等均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并具有生物活性。
2.柴胡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1柴胡皂苷D成分的研究管淑红[5]通过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将柴胡皂苷D配置成4个浓度梯度,分4组分别干预培养,观察柴胡皂苷D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中药柴胡药理应用论文
中药柴胡的药理及应用摘的要:柴胡含有多样的化学成分,通过近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生理生物学活性。
关键词:中药柴胡药理作用应用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柴胡性味苦,微寒,归胆经,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1](2005版药典一部)。
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和挥发油。
近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多种生理生物活性。
柴胡含有多样的化学成分,表现出多样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关于其药理作用的报道有单体,粗提物及复方的研究。
一、柴胡药理研究1. 柴胡单体药理研究柴胡皂苷d是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药理研究发现柴胡皂苷-d (ss-d) 对乙醇损伤大鼠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s-d清除自由基、抑制质脂过氧化作用有关[2]。
还发现ssd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和ha,ln,ⅳ-c的含量,并可提高肝组织中sod的活性,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的mda的含量,可见ssd具有很明显的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3]。
此外,在研究柴胡皂苷d对解脲脲原体耐药株与敏感株的活性的试验中发现柴胡皂苷-d对解脲脲原体耐药与非耐药株的生长抑制作用都很明显[4]。
沈亮亮等[ 5]研究柴胡有效成分五环三萜类活性单体bp3 (saikosapon -ines, bp3)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作用及其与头袍吹林的协同作用,结果bp3对mrsa 的抑菌作用优于头孢唑林且联合用药时显著减少了每一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在20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方式,表明bp3对mrs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头孢唑林有协同或相加作用。
柴胡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新进展
第 8卷 第 5期 20 0 2年 1 0月 中 国 实 验 方 剂 学 杂 志
Chne e J u n lo p rm e tlTrdiin lM e ia r l e i s o r a f Ex e i na a to a dc Fo mu a l Vo . No. 1 8. 5
对 物对 腺 苷酸 环 化酶 ( C 的双 重作 用使 柴 胡 的应 具有 新 的前景 。 A ) 关 键 词 : 胡 ; 学 成 分 ; 效 部 位 ; 理 研 究 柴 化 有 药 中 圈 分 类 号 :9 5 R 6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 59 0 (0 2 0 —0 3 0 1 0 .9 3 2 0 ) 50 5 .4
0c . 20 2 t 属 植 物 化 学 成 分 及 药 理 研 究 新 进 展
史 青 , 淑 琴 , 璐 琦 ( 聂 黄 中国中医研 究院 中药研 究所 , 10 0 ) 北京 07 0
摘 要 : 绍 了 近 十 年 来 柴 胡 属 植 物 化 学 成 分 及 主 要 化 学 部 位 药 理 研 究 新 进 展 。 在 柴 胡 属 植 物 中 新 发 现 柴 胡 皂 甙 K、、 介 IM、 N Q、 。 通 过 主 要 化 学 部 位 的 药 理 研 究 发 现 柴 胡 皂 甙 在 抑 制 胰 蛋 白 酶 、 节 免 疫 、 疗 肾 病 及 失 眠 方 面 的 作 用 或 深 入 机 理 , 、 T 调 治 并 对 柴 胡 多 糖 进 行 了 进 一 步 分 离 研 究 , 出 了 可 能 活 性 部 位 , 其 在 胃粘 膜 保 护 和 免 疫 调 节 方 面 新 药 研 究 提 供 基 础 。 柴 胡 提 取 提 为
o o beat nt a eya yl e( C f h xrc f a i B pe r. fdu l ci d n l ecc o o t s a A )o teet t o d u lui as R x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柴胡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材,在现代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柴胡实际上是经过干燥处理之后的柴胡根部或者狭叶柴胡的根部,以具体的性状为分类标准,可以将其细分成南北两种柴胡。
对此查阅文献,进一步研究柴胡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治疗有关疾病的原理及药效物质基础。
结合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对现有的柴胡制剂进行研究分析,为柴胡在医药领域更加广泛的应用及临床合理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1 柴胡概述柴胡实际上是经过干燥处理之后的柴胡根部或者狭叶柴胡的根部,以具体的性状为分类标准,可以将其细分成南北两种柴胡。
北柴胡主产于河北省、陕西省、山西省、吉林省及黑龙江省等地,有着长圆锥形抑或圆柱形的根部,一端膨大,分裂出大量根须;根部外表为浅棕色或者黑褐色,呈现大量支根痕与垂直皱纹;根部坚硬、韧性较强,很难折断,切开之后为白中带黄的截面,有明显纤维。
南柴胡主产于四川省及东北地区等,有着细圆锥形根部,根头存在大量类似细毛的纤维或者密布环状纹路,根部下方只有少量分枝,甚至完全没有分枝;根部外表为红棕色或者黑棕色;根部柔软,很容易折断,切开之后为白中带黄的截面,只有极少量纤维,具有败油气。
2 柴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1 免疫调节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是指机体通过免疫调节系统与其他系统相互调控作用,排除外来或自身抗原,维持机体本身的生理系统处于动态平衡。
免疫调节作用是机体健康的基础,当免疫调节作用失衡,使身体机能紊乱,引发多种疾病,说明免疫调节作用对机体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柴胡总多糖有免疫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可以用于治疗大鼠急性肺损伤,提高免疫细胞中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的数量。
2.2 抗抑郁作用抑郁病是心理障碍疾病,现代药物虽然治疗效果好,但对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中药柴胡的化学成分多样,在抗抑郁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宁艳梅等设计柴胡抗抑郁作用的实验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盐酸氟西汀为阳性药物)对照组及柴胡不同炮制品组观察记录,为了了解小鼠的抗绝望行为,学者们先后开展了自主活动实验、悬尾实验以及强迫游泳实验,然后借助酶联免疫法(ELISA)对小鼠实验前后的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脑部5-羟色胺(5-HT)含量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柴胡是否具备抗抑郁效果。
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柴胡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B y c o mb i n g p e r t i n e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s u mma r i z i n g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e s o f c h e mi c l a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Re s e a r c h D e v e l o p me n t o n Ch e mi n c a l Co mp o s i t i o n s i n Bu p l e u r u m Ch i n e n s e R e l a t e d wi t h E f i c a c y a n d T o x i c i t y
中国药物警戒第 1 O卷第 9期
2 0 1 3年 9月 S e p t e mb e r , 2 0 1 3 , V o l 1 0 , N o . 9
中 图 分 类 号: R 2 8 2 R 2 8 5 ・ 5文 献 标 识 码: A文 章 编 号: ’ 6 7 2 — 8 6 2 9 ( 2 0 1 3 ) 0 9 — 0 5 4 5 一 o 4
・ 综述 ・
与功效和毒性相关 的柴胡化学成 分研 究进展
黄伟 1吕征 z孙蓉 ( 山东省 中医药研究院 ,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4 ; z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 济南 2 5 0 3 5 5 )
摘要: 目的 总结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柴胡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明确柴胡的功效成分与毒性成分 , 为进一步研究柴胡
Ch i ne n s e we r e a n ly a z e d, c o l l a t e d a n d s u mm a r i z e d .Re s ul t s The ma i n c h e i c m l a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Bu p l e u r u m Ch i ne n s e Wa s s a i k o s a p o n i n ,n a p h t h a , l f a v o n o i d s , p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a n d p l a n t s t e r o l ,e t c , a nd t h e s a i ko s a po i n a n d n a p ht h a we r e t he ma i n c h e i c m l a c o mp o s i t i on s ; t h e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l a a c t i v i y t r e s e a r c h wa s f o c u s e d o n s a i k o s a p o n i n, n a p h t h a , l f a v o no i d s a n d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Scientific name: Bupleurum chinense)是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胃炎等疾病。
本报告将介绍柴胡的药理研究结果。
多项研究表明,柴胡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首先,柴胡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柴胡中的活性成分对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调节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在肝脏保护方面,柴胡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增强肝癌细胞凋亡,减轻肝纤维化等病理过程。
此外,柴胡还具有抗肿瘤、抗抑郁、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
柴胡的药理作用机制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
研究发现,柴胡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来发挥其药理活性。
例如,柴胡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另外,柴胡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达到治疗作用。
该药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柴胡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柴胡可能导致肝脏损伤、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柴胡时应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
总结起来,柴胡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前景。
但与此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减少潜
在的副作用和毒性。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索柴胡的药理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和安全用法。
柴胡药理作用研究概述文
柴胡药理作用研究概述柴胡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供药用。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中国药典》规定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胡)为中药正品。
其性味苦凉,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气之功效。
柴胡主含柴胡皂苷、挥发油、α—菠菜甾醇、多糖等。
研究表明,柴胡具有镇静、止痛、降温、镇咳、抗炎抗菌、保肝利胆、降血压、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其调节免疫系统活性的作用也是近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将近期柴胡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解热作用柴胡味苦而微辛,有和解退热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称柴胡是“引清气退热必用之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大剂量柴胡煎剂对人工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其有效成分为柴胡挥发油。
中医对内毒素早期临床表现常辩证为实热,通过制备大鼠内毒素诱导发热模型,证明小柴胡汤可明显降低发热模型动物各时间段体温的升高水平,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给大鼠腹腔注射柴胡挥发油、皂苷,结果表明其具有解热作用。
且柴胡的解热是一种结果,是因为病原体的抑制或被杀灭产生的结果。
这些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胸肋苦满,寒热往来等症状,如疟疾、黑热病、回归热、急性血吸虫病、急性肝炎等。
柴胡静脉乳剂可降低由2,4—二硝基苯酚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小鼠热板试验痛阈值。
柴胡对外感、内伤所致高热均有奏效,且退热平稳,无反跳现象,也可安全用于儿童及孕妇。
2.抗炎作用柴胡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有效成份为柴胡皂苷,它对多种炎症过程包括炎性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炎症介质释放,白细胞游走,结缔组织增生和多种变态反应炎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近年来,学者们在多种肾炎模型上观察柴胡皂苷—D(ss-D)具有减少原蛋白,抑制细胞增生,改善肾组织病理等作用,实验证明,ss-D能改善NZBW FI狼疮肾炎小鼠尿蛋白含量,血清肌酐和抗ds-DNA抗体水平以及肾组织IL—6和IL-10mRNA表达降低,血清皮质酮(CS)水平升高,提示了ss—D可能通过使内源性CS合成或分泌增多,和通过减少IL-6和IL-l0等细胞因子在肾组织的异常表达,减轻局部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减少肾组织损伤。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其主要功效包括疏肝解郁、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等。
柴胡的药理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下面将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柴胡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柴胡素、青娘皮苷、柴胡木酚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柴胡中主要的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可发挥柴胡的药理作用。
其次,柴胡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首先,柴胡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抗抑郁、镇静安眠、改善情绪等作用。
其次,柴胡具有抗炎作用,可以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
此外,柴胡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最后,柴胡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最后,柴胡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柴胡可以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肝胆湿热等疾病。
此外,柴胡还可以用于治疗感冒、风热咳嗽、高热等症状。
临床研究发现,柴胡具有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柴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草药,其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抑郁、抗炎、抗病毒和抗氧化等。
临床应用方面,柴胡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对提高治疗效
果、减轻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仍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其药理机制,为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柴胡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
柴胡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柴胡分子生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在介绍了柴胡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详细阐述了柴胡的化学成分研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药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研究。
在总结了柴胡分子生药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柴胡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分子生药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药理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为深化其临床应用和推动现代中药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可进一步探究柴胡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加强其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柴胡、分子生药学、化学成分、药效物质、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不仅可以探讨柴胡在传统中医药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可以介绍现代科技在柴胡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引领读者了解柴胡研究的重要性。
引言部分的研究背景内容将为之后的正文部分提供铺垫,让读者对柴胡分子生药学研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1.2 研究意义深入研究柴胡的化学成分对于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柴胡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可以为其药理学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探究柴胡的药效物质基础是提高其药效的重要途径。
通过研究柴胡药效物质的作用机制,可以深入了解其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作用方式,为优化药物疗效提供指导,提高临床疗效。
柴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因此深入研究其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指导,确保其在医疗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柴胡分子生药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提高其药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柴胡在中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柴胡的化学成分研究柴胡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苷类、挥发油、萜类、生物碱、甾体化合物等多种成分。
近年来,针对柴胡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发现新的化合物及其药效。
柴胡的药理作用 - 谭聪20112644
柴胡性微寒,味苦,微辛,功 可轻清、升散、疏泄,既能透 表退热、疏肝解郁,又可升举 阳气,可治妇女月经不调。临 床上常用其疏散少阳半表半里 之邪,疗寒热往来、气虚下陷 之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柴 胡具有抗炎、保肝、解热、镇 痛等功效。
1 柴胡的化学成分
柴胡主含柴胡皂苷、挥发油、α一菠菜甾醇、多糖等。 其中皂苷中有柴胡皂苷a、c、d ( Saikosapon in a. c. d),柴胡皂苷元有F、E、G( Saikogen in F、E、 G)龙吉甘元(long isp inogen in)等。最近又从北柴 胡中发现新皂苷柴胡皂苷七,其结构为3β,16β, 28-三 羟基-11α-甲氧基-12-齐墩果烯-3-0-β-D-葡萄糖基(1→3)-β2D-呋糖苷。北柴胡根含挥发油、柴胡醇、 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 苷等。从柴胡的干燥根中提得柴胡总皂苷是柴胡的主要 有效成份,已证明其有镇静、止痛、解热镇咳和抗炎作 用,近年来研究主要围绕其进行。
2.3抗炎作用
柴胡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柴胡皂苷是其抗 炎的有效成分。柴胡皂苷d的抗炎作用最强, 它对多种炎症过程包括炎性渗出、毛细血管 通透性升高、炎症介质释放、白细胞游走和 结缔组织增生等均有抑制作用。柴胡的抗炎 作用与强的松龙相似,但无毒副作用,抗炎 作用的机理是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使糖皮 质激素分泌增加。
柴胡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临床兽医学 谭聪 20112644
1柴胡的化学成分 2柴胡的药理作用
柴胡是常用中药,原植物是伞形科柴胡、狭 叶柴胡或同属20余种植物,以干燥根供药用。 中国药典收录有两种:柴胡Buplerum de和 Bupleurum.scorzonerfolium W ILLD.前 者称北柴胡,后者称南柴胡。柴胡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伤寒论》、 《千金翼方》、《本草求真》等历代医家名 著中均有详细记载。
NEW柴胡有效成分研究及注射液研制
NEW柴胡有效成分研究及注射液研制柴胡有效成分研究及注射液研制班级:药剂二班姓名:刘佳学号:1046030202一、柴胡药理研究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1 抗惊厥作用:小鼠(10只)灌胃柴胡煎剂20g(相当生药)/kg,l小时后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咖啡因,与对照组相比,15分钟内各组发生惊厥的动物数,求出用药组与对照组的半数有效量分别为350(385.O-318.2)mg/kg和250(302.5-206.6)mg/kg,表明柴胡煎剂对小鼠咖啡因惊厥有对抗作用。
1.2 解热镇痛作用:给大鼠(每组6只)腹腔注射北柴胡油300mg/kg(1/4半数致死量),北柴胡总皂甙380和635mg/kg(1/5和1/3半数致死量)。
结果表明,在注射酵母后5-8小时内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采用电击鼠尾法,北柴胡总皂甙478mg/kg(1/4半数致死量)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小鼠灌胃柴胡煎剂10g(相当生药)/kg亦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可破阿托品灌胃25mg/kg或纳络酮皮下注射0.26mg/kg部分拮抗。
1.3 镇静作用:柴胡制剂和柴胡总皂甙均有明显镇静作用,小鼠口服粗柴胡皂甙200-800mg/kg即可出现镇静作用。
在小鼠攀登试验中,粗柴胡皂甙有与眠尔通相似的镇静作用,口服的运动半数抑制剂量(CD50)为347mg/kg。
粗皂甙对大鼠的条件性回避、逃避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
小鼠口服柴胡总皂甙500mg/kg 能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
1.4 抗炎作用:大鼠肌肉注射50mg/kg、25mg/kg2%柴胡总皂甙水溶液,能明显抑制由右旋糖酐(6%溶液0.1ml/只)引起的足浮肿,抑制作用与剂量相关,大鼠去两侧肾上腺后抑制作用明显减弱。
小鼠腹腔注射l00mg/kg总皂甙的2%水溶液和0.6%醋酸0.2ml/只,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液的渗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柴胡总皂甙和挥发油腹腔注射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柴胡的药理作用
柴胡的药理作用柴胡(学名:Bupleurum chinense),又称柴胡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据传,柴胡在中医药学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柴胡的药理作用以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1. 抗炎作用柴胡被发现拥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柴胡内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柴胡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2. 抗抑郁作用柴胡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
研究发现,柴胡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加脑内5-HT的水平,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柴胡还能够改善人体内的生化指标,如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抑郁状态。
3. 抗病毒作用柴胡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尤其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方面表现良好。
研究显示,柴胡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HBV的复制和繁殖,减少病毒的数量,降低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
此外,柴胡还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
4. 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柴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柴胡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此外,柴胡还能够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5. 镇痛作用柴胡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治疗。
研究发现,柴胡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
此外,柴胡还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镇痛的效果。
总结:柴胡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抑郁、抗病毒、抗肿瘤和镇痛作用等。
这些药理作用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支持,为柴胡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虽然柴胡具有许多药理活性,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需遵循合适的用药剂量和方法,并结合具体疾病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介绍了柴胡的部分药理作用,其它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摘要柴胡来源于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L.)植物。
其中主要包括了多糖、发挥油、柴胡皂苷一些化学成分。
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发现,柴胡对解决抗病毒、抗细菌内毒素、降脂、抗炎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这是近10年发现的。
柴胡的主要毒性成分是柴胡皂苷和柴胡的挥发油,这些毒性把器官作为主要肝脏,与多种途径的氧化损伤有关的是肝损伤机制。
对柴胡毒性有影响的问题是在临床实验中发现的,这都是根据不同的品种与方法进行的,柴胡的皂苷和含的挥发油量也影响着其毒性的大小。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毒理作用ABSTRACT Root from Umbelliferae BupleurumL plants.Mainly contain volatile oil,saikoside and polysaccharide.Through nearly 10 year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found that toot on antipyretic、antiviral、anti bacterial endotoxin、anti-inflammatory、reducing blood lipid、liver、regulating immune and antitumor analgesic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has pharmacological effect.At the same time,the essential oil is z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toxicity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zhe root and zhe root of the Chinese.The toxicity target organ is mainly liver.The mechanism of liver injury is related to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in many ways.Different varieties,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and so on the toxicity of the root of the root of the root is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use gradually found,the size of the toxicity and the content of volatile oil.KEY WORDS Root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Modern research toxicological effects前言形状是伞状且多年的草本植物的是柴胡,它的根晒干后可以入药,这是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
柴胡的成份及药理作用分析
柴胡的成份及药理作用分析【摘要】中医不仅是我国传统的疾病治疗手段,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瑰宝,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医也因其对疾病能够标本同治,同时对人体的副作用小的特点广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现代的婴幼儿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
对于中草药的应用是中医在治疗时的一大特点,柴胡就是中医医疗体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草药,本质上属于早本植物类,它的药用部位主要是经干燥处理后的狭长叶柴胡的根或者是伞形科植物柴胡。
中医理论认为柴胡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药用价值,和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将对柴胡的成份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中医;柴胡;主要成分;药理作用柴胡既是一种草本植物的名字也特指中医当中所应用的一种中药材,又被叫做地熏与柴草,味道辛苦、属性微寒。
在中医理论当中,柴胡被归属于人体中的肝、胆和肺经。
具有退热截疟、升阳举限、疏肝解郁、调和表里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烧、胸肋部胀痛、寒热不定反复、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疾病,在抗菌消炎、镇静止痛、抗病毒、利胆保肝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
在我国,中医对柴胡的应用具有非常永久的历史,经现代科学的研究证明柴胡的生物活性多种多样,其中的组成成分各具妙用,所以对柴胡的成份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与分析对我国中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柴胡概况柴胡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入药,为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
2010版《中国药典》规定北柴胡和狭叶柴胡为药用柴胡的正品。
柴胡属是伞形科植物中的大属之一。
我国分布有柴胡属植物42种,17变种,7变型。
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北柴胡和狭叶柴胡。
柴胡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省份,除了海南外其余各省份均有分布。
柴胡的生长发育主要包括苗期、拔节期、花果期和休眠期。
研究发现,在柴胡苗期基生叶生长较快,根部生长迅速,拔节后生长重心转向生殖生长。
同时,柴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具有很强的抗寒能力,其幼苗能抵御-22℃的低温。
柴胡及其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
柴胡及其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进展标签: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柴胡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1]。
作为一味常用的传统中药,常作为君药参与多种中药组方。
迄今已从柴胡中分离鉴定出约60种皂苷类化合物、上百种挥发油类化合物及多糖类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解热、抗炎、保肝、抗菌、抗病毒、促酶分泌、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抗惊厥、抗血小板凝集、促进细胞生长和抑制Na+-K+-ATP酶等诸多作用。
笔者现就近5年来柴胡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作一综述。
1 柴胡提取物1.1 抗菌与抗病毒柴胡临床常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肝炎、口腔溃疡等多种细菌或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表明柴胡可能具有较好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杨氏等[2]对柴胡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柴胡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腹腔感染死亡率有明显的降低效果,且此效果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Su等[3]研究发现,低剂量的柴胡丙酮提取物对甲型H1N1病毒感染狗肾传代细胞系(MDCK)引起的病理性改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其对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人肺癌A549细胞分泌趋化因子RANTES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2 抗癌癌症化学治疗的耐药性促使人们不断寻找新的和更有效的药物,而从天然产物中筛选药物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Su等[4]研究了柴胡水提物对5-氟尿嘧啶引起细胞毒性的保护及增效作用,结果发现,柴胡水提物能够提高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微核率和DNA损伤,细胞被诱导凋亡,但对正常的人淋巴细胞没有损伤作用。
采用5-氟尿嘧啶和柴胡水提物联合处理细胞24 h后,人肝癌HepG2细胞中Bax蛋白增加,并有部分细胞发生线粒体膜电位衰竭;而正常的人淋巴细胞中p21和p53蛋白水平上调,其线粒体膜电位没有变化。
柴胡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分析
柴胡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柴胡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
方法:通过对这些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统一的整理及分类查阅的过程,了解到了柴胡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并通过草本考证、生物学研究及药用成分分析的形式,对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的统计分析处理,明确柴胡要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
结果:通过对柴胡进行临床分析,可知柴胡的药用成分包括:皂苷类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学成分、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多糖类化学成分。
柴胡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
结论:柴胡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在使用中应以临床为依托,加大对柴胡进行开发,明确有效成分及与临床药理之间的关系,完善柴胡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柴胡;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柴胡属于双子叶植物纲,是多年生的草本类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中。
现阶段,大多数地区在使用柴胡时,主要是以根入药,也有少量地区采用全草入药的形式,还有个别少数地区采用地上部分入药的形式。
通过对柴胡的种类进行分析可知,高达120余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
目前,我国的柴胡如要种类有20种,包括北柴胡、南柴胡、狭叶柴胡等。
我国的柴胡主要产于西北及西南等高原地区,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柴胡的植物基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药用价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现阶段,柴胡在我国的医疗行业中已经占据较高的地位,在医疗行业中,将其作为去除疾病的常用药物,对提升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通过在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搜集柴胡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的相关文献,在图书馆搜集有关柴胡的杂志、书籍、医学典籍、医学著作等,对本次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2 方法通过对这些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统一的整理及分类查阅的过程,了解到了柴胡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并通过草本考证、生物学研究及药用成分分析的形式,对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的统计分析处理,明确柴胡要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
柴胡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柴胡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柴胡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核心提示:柴胡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柴胡的化学成分柴胡其成分主要含柴胡皂苷(saikosapoins a、 b、 c、 d 四种),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酸(油酸、亚麻油酸、棕……的化学成分其成分主要含皂苷(saikosapoins a、 b、 c、 d 四种),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等),脂肪酸(油酸、亚麻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和多糖等。
还含黄酮、多元醇、香豆素和微量元素等成份。
大叶柴胡的根和茎中含有柴胡皂甙a、c、d、I,含量高达%,并从中分离到4种多烯炔类化合物:柴胡毒素、柴胡酮醇、乙酰柴胡毒素和柴胡炔醇。
这些化合物对光、热不稳定,易氧化。
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有剧毒,它们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毫克/千克,毫克/千克。
柴胡含挥发油有: 2-甲基环戊酮(2-Methyl cyclopentaone),柠檬烯(Limonene),月桂烯(Myrcene)、反式-葛缕醇(Trans-tarved carveol)、长叶酮(Pulegone)、桃金娘烯醇(Myrtenol)、α-萜品醇(α-Terpineol)、芳樟醇(Linalool)、α-荜澄茄油烯(α-Cubebene)、反式-石竹烯(Trans-caryophyllene)、长叶烯(Longi- folene)、努特卡酮(Nootkatone)、六氢法尼基丙酮(Hexahydrofarnesylacetone)、十六酸(Hexade- canoic acid)、戊酸(Pentanic acid)、己酸(Caproic acid)、庚酸(Heptylic acid)、辛酸(Caprylic acid)、壬酸(Pelargonic acid)、2-庚烯酸(2-Heptenic acid)、2-辛烯酸(2-Octenic acid)、2-壬烯酸(2- Nonenic acid)、苯酚(Phenol)、邻甲氧基苯酚(O- Methoxy phenol)、甲苯酚(Methyl phenol)、乙苯酚(Ethyl phenol)、百里酚(Thymol)、γ-庚酸内酯(γ- Heptalactone)、γ-辛酸内酯(γ-Decalac- tone)、玛索依内酯(Messoia lactone)、香草醛乙酸酯(Vanillin acetate)等.亦含皂甙,如柴胡皂甙(Saikosaponin)a、b、c、d及柴胡甙元(Saikogenin)E、F、G,龙吉甙元(Longispinogenin).尚含有机酸,如油酸(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廿四酸(Lignoceric acid)以及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春福寿草醇(Adonitol)、豆甾醇(Stigmasterol)、柴胡醇(Bupleurumol)、侧金盏花醇(Adonitol)等醇类物质.此外,还含素(Ange- licin).狭叶柴胡根含皂甙、脂肪油、挥发油、柴胡醇、春福寿草醇、α-菠菜甾醇.全草还含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水仙甙等.柴胡医学作用【理化鉴别】1. 取该品粉末 g,加水10 ml,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2. 薄层层析样品液:称取该品粉末200 g,加甲醇800 ml,提取至甲醇近无色,减压回收甲醇,得甲醇浸膏,以乙醚脱脂后,乙醚不溶物加水溶解,除去不溶物,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3次,分取正丁醇层,水洗一次,回收正丁醇至干,得总皂甙.取少量总皂甙溶于甲醇作为供试液.对照品液:取柴胡皂甙a、c、d加甲醇溶解为对照品溶液.展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30∶10∶1)展开.显色:晾干后喷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试液,加热到105℃ 5 分钟显色,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药理功用1.解热,有效成分:挥发油(丁香酚、已酸、r-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柴胡皂苷(皂苷元A)。
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中药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
其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在多种病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柴胡的化学成分柴胡主要含有柴胡皂苷、挥发油、甾醇、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柴胡皂苷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二、柴胡的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柴胡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研究表明,柴胡能够通过调节体温调节中枢,影响体温的调节机制,从而降低发热者的体温。
2、抗炎作用柴胡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保肝利胆作用柴胡能够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同时,还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具有利胆的作用。
4、免疫调节作用柴胡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5、抗肿瘤作用部分研究显示,柴胡中的某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三、柴胡的临床应用1、感冒发热对于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发热,柴胡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在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半夏等配合,能有效缓解发热症状。
2、肝郁气滞中医认为,肝郁气滞是许多情志相关疾病的主要病机。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情绪抑郁等,如柴胡疏肝散。
3、月经不调女性月经不调,尤其是由于肝气郁结导致的经行不畅、痛经等,柴胡常与当归、白芍等配伍,以调理月经。
4、疟疾在古代,柴胡是治疗疟疾的常用药之一。
现代研究也表明,柴胡对于疟疾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慢性肝炎由于柴胡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在慢性肝炎的治疗中,常作为辅助用药,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四、柴胡的用药注意事项1、剂量控制柴胡的使用剂量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2、用药禁忌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者慎用柴胡。
柴胡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柴胡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柴胡,又名胡荽,是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肝胆疾病、感冒
发热、消化不良等病症。
其主要成分和作用可以概括如下。
主要成分:
1.柴胡酮类:包括柴胡酮、乌头酮、柴胡乙酯等,是柴胡的主要有效
成分。
它们具有镇静、抗惊厥、消炎和抗病毒的作用。
2.生物碱类:包括绿豆碱、蒽醌、冠心制枯素等,具有舒肝解郁,调
理气血,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3.柴胡内酯类:包括柴胡内酯A、柴胡内酯B等,具有镇静、抗炎、
抗氧化等作用。
4.多种有机酸和芳香族酮:如柴胡酸、异柴胡酸、柴胡酮、柴胡醇等,具有镇静、解痉、利胆、抗炎、抗菌等作用。
5.苷类:如猪笼草苷、大戟卷柴胡苷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病毒作用。
主要作用:
1.解表退热:柴胡具有较强的解热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由感冒、流感
等引起的发热症状。
2.纠正肝气郁结:柴胡可以缓解由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痛、头痛、烦躁等症状,具有舒肝解郁的作用。
3.抗炎消肿:柴胡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水肿,对于治疗肝炎、胆囊炎、胃肠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明显疗效。
4.强胆利胆:柴胡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排出,有利于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改善消化功能。
5.抗抑郁舒缓神经:柴胡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抑郁、焦虑和失眠等神经紧张状态。
6.抗病毒:柴胡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及其他病毒的活性,对于治疗肝炎、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疗效。
7.调节免疫功能:柴胡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有利于预防和治疗感冒、流感、肝病等疾病。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王海强;周千瑶;李冰琪;王瑶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24(44)1
【摘要】柴胡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材,其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本文梳理近年来柴胡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阐述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页数】5页(P96-100)
【作者】王海强;周千瑶;李冰琪;王瑶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R285
【相关文献】
1.柴胡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小柴胡汤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3.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5.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摘要柴胡来源于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L.)植物。
其中主要包括了多糖、发挥油、柴胡皂苷一些化学成分。
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发现,柴胡对解决抗病毒、抗细菌内毒素、降脂、抗炎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这是近10年发现的。
柴胡的主要毒性成分是柴胡皂苷和柴胡的挥发油,这些毒性把器官作为主要肝脏,与多种途径的氧化损伤有关的是肝损伤机制。
对柴胡毒性有影响的问题是在临床实验中发现的,这都是根据不同的品种与方法进行的,柴胡的皂苷和含的挥发油量也影响着其毒性的大小。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毒理作用ABSTRACT Root from Umbelliferae BupleurumL plants.Mainly contain volatile oil,saikoside and polysaccharide.Through nearly 10 year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found that toot on antipyretic、antiviral、anti bacterial endotoxin、anti-inflammatory、reducing blood lipid、liver、regulating immune and antitumor analgesic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has pharmacological effect.At the same time,the essential oil is z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toxicity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zhe root and zhe root of the Chinese.The toxicity target organ is mainly liver.The mechanism of liver injury is related to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in many ways.Different varieties,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and so on the toxicity of the root of the root of the root is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use gradually found,the size of the toxicity and the content of volatile oil.KEY WORDS Root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Modern research toxicological effects前言形状是伞状且多年的草本植物的是柴胡,它的根晒干后可以入药,这是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
狭叶柴胡也就是南柴胡和伞形科多年的生草本植物柴胡也就是北柴胡是药中的极品,这是《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柴胡味道辛辣,味苦,性微寒,对舒肝郁结,祛痛散热有很好的疗效。
一些研究表明柴胡能够降血压,止痛,镇静,抗菌消炎抗肿瘤等等,对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克制作用。
1、柴胡的属性多年的草本生物,根部经常有分枝,这就是柴胡。
柴胡的茎叶经常是丛林生长或者独立生长,是实心的,是一个“之”字形的弯曲形状,上面的分枝比较多。
下面的叶子是倒披针或者是窄的椭圆形的,很早就容易枯萎;它中间的叶子是针形或者是倒披针形,有平行脉7~9条,长3~11厘米,宽0.6~1.6厘米,下面有一些粉霜。
它的花期大概是八九个月。
狭叶柴胡和上种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不经常分枝,而且主要根茎比较发达;它的基叶长了一个长的叶柄;它的叶子是线形状的或者是线状披针形的,有平行叶脉5~7条。
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是柴胡的主要产地。
1.柴胡化学成分柴胡皂苷、多糖、挥发油等是柴胡的主要化学成分。
1.1挥发油类成分柴胡中含有很多种化合物,它的主要活性物质就是挥发油,主要作用是抗炎解热,作为传统解表药的作用。
目前为止,柴胡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它的上百种挥发油成分,大多数都是脂肪族化合物,柴胡属植物挥发油的重要化学特点就是脂肪族化合物。
挥发油有止痛、消炎、散热的作用,是现代研究表明摸。
选取新西兰的大白兔,进行分组的实验,对这些体内有毒素的大白兔就行注射不同的生理盐水和分柴胡挥发油,结果发现柴胡真的有着显著的解热作用,这是霍梦逸对挥发油是否能有效的去热进行的研究实验。
1.2多糖类成分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多个单糖通过苷键连接成的长键聚合物的就是多糖。
有些多糖含有支键,有的长键是线形,各种各样的多糖的区别就在于它键的长度,含的单糖的性质,和分支的不同程度。
多糖能够分成两种,一种就是像淀粉一样的的叫同多糖只含有一种单位的多糖;另外的一种就是像透明质酸等的含有两种或者更多的单糖单位的多糖就叫做杂多糖。
1.3皂苷类成分柴胡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和化学成分是柴胡皂苷的成分,柴胡皂苷a、b、c、d是它的主要成分。
SS结构都是五环三萜类齐墩果烷型衍生物,这是黄伟在研究柴胡皂苷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中指出的,环氧醚(Ⅰ)、异环双烯(Ⅱ)、12-烯(Ⅲ)、同环双烯(Ⅳ)、12烯-28-羧酸(Ⅴ)、异环双烯-30-羧酸(Ⅵ)和18-烯型(Ⅶ),这是它的七种不同的类型。
SS中一般只有鼠李糖、葡萄糖等,除此之外,除了上面的各种糖之外,到今天为止,总共研究了20多种的柴胡,能够分离出90多种的多皂荚成分从柴胡的属植物中,也发现了新的化合物。
鉴定的皂荚有43个并且进行分离,在近10年内,文章中报道的大多数都是SSa、SSb、SSc、SSd等等,SSd的药理作用最强,一般都认为SSa和SSd 有活性成分。
1.4其他类成分柴胡中除含有皂苷、多糖、挥发油等成分外还含有腺苷、尿苷、α-菠甾醇-3-β-D-葡萄糖苷、木糖醇、α-菠甾醇、色氨酸等化合物。
2、柴胡皂苷的药理作用免疫调节、护肾、抗肿瘤、增强免疫系统这些都是柴胡皂苷的作用,将这些作用描述如下。
2.1 抗肝损伤下面的几个方面是柴胡皂苷的保肝活性的功能:①降低激素副作用的反应,降低脱氢酶的辅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活性;②促进细胞的再生长,保护细胞不坏死;③促进抗体、干扰素的产生、使巨细胞的活性化;④使LAK和NK的细胞活性增强;⑤促进蛋白合成,增加肝糖原,降低过氧化脂质,促进肝细胞再生。
柴胡分离组分CH-5能够有效控制小鼠肝制备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这是林明栋体外研究首次发现的。
证实柴胡SSd能够明显的改善肝功能,减少肝脏细胞外基质透明质酸,IV型胶原的含量,减轻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层粘连的蛋白,这是何燕等人通过实验发现的,同时还能够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SOD的酶活力,SSd可能保护肝细胞不受损伤通过增强大鼠体内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和抗脂肪质过氧,在提示肝纤维化的大鼠中,但是仍然不太清楚具体的机制关于SSd的抗脂过氧化。
2.2 对肾病的治疗作用近几年来,学者们观察了柴胡皂苷的药物作用在多种肾炎模型的基础上。
发现GBM肾炎大鼠的尿蛋白减少,改善了低蛋白血症和高血脂症状的效果,并且控制了血小板的聚集方向,在服用柴胡皂苷后,这是在研究对抗肾小球底膜肾炎模型的作用时发现的,报告显示组织有控制细胞再生长的作用,也可以改善肾组织的病理变化。
含有柴胡的柴苓汤对小孩子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复发率也很低,对成人的慢性病也有一定的效果,这是徐安平通过对柴胡中的皂苷的成分研究对肾病的治疗作用发现的。
2.3 抗肿瘤抗癌作用SS抑瘤谱[7.8]给很多的病理实验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这些中SSa和SSd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发挥了强大的抗肿瘤的作用,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一些蛋白质的代谢和DNA的合成,控制细胞的增长,这种分子机制主要是和调肝癌组织C-myc和PCNA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分子黏附、抑制细胞Na-K+-ATP酶活性、引导细胞凋亡并下调Bcl-2、增加p53和P21/WAF1蛋白,提+高Fas及其mFasL(膜绑定Fas配体),sFasL(可溶性Fas配体)两个配体表达[9]有关。
SSd可以控制人类的红血病和白血病的细胞增长,在夏薇的研究中显示,这种细胞的控制作用需要依赖时间和空气。
SSd对细胞增长的控制作用可以用3H-胸腺嘧啶摻入分析法进行观察,这个经过是由磷酸化的p38介导[11]。
2.4 免疫调节功能SS有着一定的自我调理功能,对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的免疫功能。
它可以刺激并且激活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在腹部的注射引起细胞的聚集时,而且在体外也证明了SS的活性可以提升细胞表面的受体活性。
改变细胞内超微结构而提高活性,注射SSa、SSd可使BALB/C小鼠胸腺系数先增后减,增加Th/Ts比例和IL-2水平以及血中IgA、IgG、IgM水平,尤以SSd活性较强,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作用机制为促进c-myc及P53mRNA表达,控制细胞的增长,加快淋巴系统的消亡,控制细胞的表达,加快脾细胞的生长,使其功能更加完善,SSd能够提高基因的转录,使细胞生成的速度加快,加快其受体的表达能力,使其功效发挥到最大限度,这就足以证明了他是细胞的成长过程产生一定作用的,对于SSd的的系统免疫功能的影响,提高小鼠白细胞的分泌能力和淋巴细胞的活性成分,这就是柴胡皂苷一些细胞中的强大作用。
2.5柴胡的一些具体作用柴胡也有退烧散热的功效,只是它的味道有些苦涩。
柴胡能够有效的的清火去热也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详细记载的。
大分量的柴胡能够对一些人工发热的家养兔子有着一定的散热作用,熬沸的大剂量的柴胡,柴胡挥发油是它的重要成分,这是现代的医学中做过实验研究所证明的。
柴胡对于一些轻微的流感,对外性质的感冒,比如一些伤寒所引起的一些头疼脑热都有一定的作用,并且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