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题目类型及方法指导

合集下载

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标题题型: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1、含义:先分析基本义,再揭示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2、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等)内容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格式: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怎么样)方法指津: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题型二:分析故事的情节叙事散文:起因、经过、结果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方法指津:如有示例,一定要严格按照示例的字数、结构等要求,归纳出与此形式相类似的情节题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①开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季节、天气);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②中间: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精神品质);与上文……相呼应,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③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主旨;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激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主旨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旨1、答题模式:内容+主旨(情或理)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叙述了、介绍了)…………(人或物)…………的故事(事件、事迹、经过),表现了(表达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讽刺了)…………的感情(现象、感悟)。

2、方法指津:抓关键句,抓关键词如:标题、开头段,结尾段、过渡句(段)、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句、标题相关句、照应句题型二:分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答题示例:点明主旨,揭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结构题型一:划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内容方法指津:(1)按事件的发展过程(2)按空间的转换(3)按时间的变化(顺序、倒叙、插叙)(4)按感情的变化(5)按内容的逻辑变化(如总分总)(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叙事、抒情、议论)题型二:分析文章的线索1、类别:人物线索、事件线索、事物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情感变化线索、明暗两线2、方法指津:①文章的标题;②文中段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句;④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行踪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4)以事件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1、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描写和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

1、表达方式及作用(1)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一)一、在题目上设题:1.问题目的含义:从表层义、深层义、蕴含的情感、主题等几个角度考虑。

2.问题目的作用:除了上述的几个角度外,再从结构上考虑是否是线索。

二、在情节上设题1.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

2.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 概括情节的变化:(1)有提示性填空(2)只给几个空,不做其他提示(3)空也不给,不做任何的提示思路:全局考虑,分析结构,划分情节发展的阶段,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

三、在人物形象上设题1.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用赞扬(或批判)的情感,用积极向上(或贬斥)的语言概括出人物身上的优秀(或低俗)的品质或性格。

2.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补写人物心理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

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

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

四、在记叙顺序上设题:常考倒叙,插叙的辨识和作用倒叙的作用:设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插叙的作用:交代什么内容,使文章内容更详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等。

五、在词语上设题思路:解词+内容+情感。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语言组织:这个词语意思是……,强调(突出、写出)了……,表达了……的情感,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提供合理的依据。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怎样拟写标题?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实物为题。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以特定环境为题。

6、以情感、主题为题。

标题的作用主要有:1、贯穿全文线索(如《羚羊木雕》)2、表明写作对象(如《我的老师》)3、关联主要情节(如《散步》)4、点明时间、地点、环境(如〈芦花荡〉)5、透露情感主旨(如〈秋天的怀念〉)6、引起读者兴趣、思考(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制造悬念、奇特、形象生动、疑问、设问)7、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题目一语双关,有比喻义,象征义等)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烘托心情。

5、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性格。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插叙的作用:1、补充主要事件。

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

2、使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

3、衬托主要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4.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5. 使行文起伏多变。

6.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线索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

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

表现形式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情感的发展变化。

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明线、暗线),(如〈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但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初中政治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初中政治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初中政治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题型在初中政治考试中,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阅读题型。

记叙文以故事、实例、事实为基础,通过描述和叙述的方式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在解答记叙文阅读题时,常见的题型包括以下几种:1. 理解题:考察对文章主题和大意的理解能力;2. 主旨题:要求判断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3. 细节题:涉及对文章中细节信息的理解和记忆;4. 意义题:要求理解和解读文章中的意义和观点。

二、解题技巧1. 抓住文章主题和大意。

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大致内容和主题。

然后再逐段细读,注意抓住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2. 理解关键词和句子。

有些文章中会出现关键词和句子,理解这些关键信息对于解答问题很有帮助。

可以通过标注、划线等方式来强调和记忆这些内容。

3. 分析文章结构。

记叙文常常有明确的结构,如开头引入,中间展开,结尾总结等。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图。

4. 注意细节信息。

记叙文中常常包含一些细节信息,对于解答细节题很重要。

可以使用记忆技巧和摘录方法来帮助记忆和整理细节信息。

5. 理解作者观点和意图。

记叙文的作者往往通过描述和叙述来传达观点和意图。

在阅读时,要注意抓住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从而更准确地解答问题。

6. 参考题干和选项。

在解答题目时,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将其与文章内容相匹配。

有时候题干和选项中会提供一些关键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问题。

总之,解答初中政治记叙文阅读题时,我们应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大意,理解关键词和句子,分析文章结构,注意细节信息,理解作者观点和意图,并参考题干和选项来进行解答。

通过这些解题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记叙文,提升解答准确性和效率。

以上是初中政治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800字)。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大全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大全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大全记叙文阅读在中考语文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分数,因此,做好记叙文阅读能够将总分提高不少。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大全一、概括文章内容和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技巧:找出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谈论抒情句中。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大事,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怎么看待。

即:内容+情感态度。

答题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白)……的故事(事迹、经过、大事、景物),即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或抒发了的……的感情。

二、为文章或文段拟标题为文章拟题目技巧: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大事(4)情感。

为文段拟小标题技巧: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消失的词语、句子。

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三、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分析题目的含义应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即与中心相联系)两方面来考虑。

详细、形象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爱好;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思索;也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四、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进展过程(找各个大事);4、根据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5、总分总(掐头去尾)。

五、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线索推断技巧:看题目,看谈论抒情句,看多次消失的字眼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大事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清楚。

示例:(1)以详细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3)以中心大事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记叙文,记叙文是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及状物、写景等,来表达一定的中心的一种文体形式。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记叙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一、标题:标题的作用、含义答题技巧:(1)是全文的线索;(2)题目点明中心;(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6)点明主要事件;(7)题目有双关义;(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

标题含义往往包含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二、情节:1、概括主要事件答题提示:抓住文中六要素,从主人公的角度表述,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

2、人物感情变化轨迹答题提示:从文中找出描述心理的词语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1)题目;(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三、主题:概括主题、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作者表达的感情。

四、赏析句子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感情)1、某一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衬托、对比、烘托铺垫,表现人物品质、心理、情感,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心理活动:如感动、感激、愧疚、自责、喜悦等,一定要答出原因。

2、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技巧: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其中自然环境(景物)描写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如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2)渲染某某气氛;(3)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可用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可用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1、判断文章体裁解题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回忆录、书信、传记、散文、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2.找记叙文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解题指导: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概括文章内容(中心)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分析材料组织特点通用答案: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找记叙线索并分析作用线索种类:(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答题格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7.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叙述)答题格式:采用了顺叙的记叙顺序,把事件叙述得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答题格式:把放到前面写,造成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或另一些事。

)答题格式:插叙了,充实了文章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性格,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突出了文章中心。

8、赏析句子现代文阅读中句子赏析的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形式加内容。

形式就是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之类的,内容就是联系文章的主旨,(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联系上下文与文章主旨去理解)。

答题格式:结合具体的相关语句+形式+内容抓住富有生动性的词语,从修辞手法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对偶、引用、反问、反复、借代),.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细节、侧面),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远景近景、对比、烘托、反衬、欲扬先抑)等方面切入,联系内容主旨分析。

记叙文阅读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记叙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技巧:紧扣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组织整理答题格式:某人(某时某地)做了某事,结果如何。

注意:1.人物众多时,找出主要人物;2.插叙的事情排除掉;3.若有两件主要事情,都要概括出来。

《慈母情深》题型2:辨别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使文章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①首尾呼应,中间回忆(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2.倒叙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②把结局(中间扣人心弦部分)提前: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①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3.插叙:补充说明+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作铺垫③烘托主要事件,拓展丰富主要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美女蛇”插叙答题格式:先概括插入的内容,再写上以上术语,需根据插叙内容的不同进行选择。

题型3:对中心思想的归纳(本文给你的启发)技巧:(1)看标题(2)看开头结尾(3)看议论抒情句(4)看详写地方(5)看时代背景答题格式:内容+情感:“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表达了……,抒发了……,赞美了……,歌颂了……,揭露了……鞭挞了……,讽刺了……,反映了……”等。

题型4:人称及作用1.第一人称(我,我们):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便于抒情2.第二人称(你,你们):面对面交流,亲切,便于抒情3.第三人称(他。

他们):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叙述注意:在具体文章中,第一、二人称中的“便于抒情”需联系文章所抒发的具体情感。

题型5:线索1.线索类型:实物线、人物线、事件线、时间线、地点线、作者的感情线、人物的见闻线2.线索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寻线索方法:(1)看标题《背影》《雪地贺卡》(2)看反复(3)看抒情议论句(4)看作者情感发展《阿长与山海经》(5)看人物见闻感受注意:有的文章既有明线,也有暗线。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一、语文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二、中考记叙文阅读十五种题型与答题技巧(一)内容概括,整体把握。

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二)题目理解,把握中心。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

题型2: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题型3: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答题技巧: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深层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

2、题目的作用(好处):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③交代了描写对象;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点明线索;⑥揭示文章主旨。

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三)阅读语段,体会作用。

题型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题型2: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题型3: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XX》中的诗文,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技巧:1、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A、重要段落的作用①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记叙文阅读中12种常考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记叙文阅读中12种常考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记叙文阅读中12种常考题型答题技巧总结一、概括文章(段落)内容常见题型:(1)简答题问法,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填空题常要求在表格中、横线上填写主要内容。

方法:1.根据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即: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强调:通过这件事,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或感情。

答题格式:A+B+CA.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8.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C.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划分文章(或者文段)层次并归纳内容常见题型:(1)简答题如:本文(段)可划分成几个部分(层次)?每个部分(层次)写了什么内容?(2)填空题常要求在表格、横线或方框中填起止段落及主要内容。

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件发展过程划分(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三、辨识记叙线索并分析其作用常见题型:简答题:本文以什么为叙事(记叙)的线索?其作用是什么?方法:(1)把握线索标志: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2)了解常见线索(明线和暗线)-- 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变化。

(3)掌握线索的一般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四、为文章拟标题常见题型:让考生直接在题目位置的横线上填写自己拟定的标题;如: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拟写一个怎样的标题最合适?方法: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五、品味题目或者标题的好处常见题型:要求回答:题目的好处、题目含义或这个题目换成另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方法:(1)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味: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上;D.设置悬念上。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格式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格式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格式一、??关于内容概括【答题格式】“要素法”概括,人+事情+结果二、关于标题【答题格式】“内容+主旨+表达效果1.概括文章内容;2.归纳主旨;3.结合题目特色写出表达效果。

常见的特色及作用有:新颖生动,激发兴趣;点明主旨,便于理解情感;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反问),形象生动,吸引读者;一语双关,含义丰富;行文线索,贯穿全文,让文章思路清晰。

三、关于品词、赏句品词:【答题格式】词义(本义、语境义)+采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手法+写出了什么,写得怎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赏句:【答题格式】句子写出了什么+采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手法+写法有何特殊作用(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引起下文、承上启下等,是否有深层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四、关于环境描写【答题格式】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内容+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增加其真实性;2.渲染某种气氛;3. 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4.推动情节发展;5.深化作品主题。

)需要注意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

五、关于写作手法六、Array关于修辞比喻:【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点+情感拟人:【答题格式】赋予了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动作,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点+情感排比:【答题格式】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答题格式: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强调了+对象+特点+情感。

反问:【答题格式】加强语气,启人深思,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反复:【答题格式】强调了……加强语气。

五年级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技巧

五年级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技巧

五年级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技巧记叙文是五年级阅读中常见的文体之一,通过故事情节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思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题型和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

1. 根据标题推测文意记叙文的标题通常能够给出一定的线索,可以帮助学生预测故事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在阅读前,建议学生先审题,尝试根据标题推测故事的走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例如,如果标题是《我的暑假生活》,学生可以猜测这篇文章是关于作者暑假里的经历和活动。

这样的推测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更有目的性,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分析故事结构记叙文通常由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故事的结构,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 开头:开头部分一般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开头部分了解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基本情况。

- 中间:中间部分是故事的发展阶段,通常包含一系列事件和行动。

学生可以关注故事中的和转折点,这些部分往往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环节。

- 结尾:结尾部分一般总结故事,并给出一个结论或教训。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结尾部分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3. 细节理解题细节理解题是记叙文阅读中的一种常见题型。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中的细节,回答与故事相关的具体问题。

例如,学生可能会被问到故事中某个人物的特征、发生了什么事件或者某个场景的描述等。

在回答细节理解题时,学生应该仔细阅读文中相关部分,并从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4. 主旨大意题主旨大意题是考察学生对整篇记叙文主题和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

学生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主题,并选择最符合故事主旨的选项。

在回答主旨大意题时,学生应该注意整篇故事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从中推测出作者要传递的信息和意义。

5. 预测故事发展阅读记叙文时,学生可以尝试预测故事的发展,根据前文的线索和提示猜测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节。

这样的预测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前理解故事的走向,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推断能力。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其解题方法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题型一:知识类这一类题主要考查对记叙文中各种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好此类题的前提是掌握好记叙文章的基础知识,牢记各种知识点,并能把自己的知识形成休系,形成网络。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学过的知识。

1、记叙文一般有六个要素,哪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有几种?不同的人称各自有什么作用?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我”),第三人称(第三者口吻)。

(1)如果叙述人是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当事人的身份来叙述的,就叫第一人称;(2)如果叙述人并非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作品中人物的对方的身份出现,就叫第二人称;(3)如果叙述人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就叫第三人称。

一般地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经常使用。

作用(好处):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3、记叙顺序及其作用有哪几种?记叙文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描写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事件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1.说说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线索,运用的修辞,深刻含义,一语双关,揭示主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或某段)的主要内容。

答题模式一般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3.根据提示补充故事的情节或补充人物心理、情感态度的变化。

围绕线索找准关键词来答题,不要偏离主线乱答。

4.判断某段(或某句)的描写方法(或修辞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修辞方法及作用: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2课题: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教学目标:1、学习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明确赏析语言的角度,掌握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的方法。

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归纳文章脉络。

教学流程:导语:略阅读提纲一.阅读要求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欣赏、品味优美、精彩的语言;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作品。

二.主要考点1.理清思路,把握要点。

2.理解并品味语言。

3.个性化的阅读表达。

生: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记叙文阅读步骤: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

5、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

如何赏析短文中的句子: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答题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成“什么”,(结合具体语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事物的xx特点或突出了什么作用。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过渡语:这两者在答题方面基本相同。

掌握了这些方法,接下来就来进行课堂演练。

阅读《昙花终于怒放》,回答问题。

昙花终于怒放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

我高兴极了!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

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

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题目类型及方法指导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记叙文阅读训练方法指导考点1.概括文章内容要从全局把握。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技巧: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赞颂了,揭露了,批判了)……C.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公式为:人+地点+时间+事件考点2.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线索:线索指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等,在文章中起到连贯作用。

1.线索的种类(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的顺序。

(2)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

以写景、参观访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为线索。

(3)以具体的事、物或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朱自清的《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写了”难忘背影—描绘背影—再现背影”三个场景。

(4)以人物为线索。

如鲁迅的《孔乙己》中以“小伙计”为线索。

(5)以情感为线索。

情感往往是作品的“魂”,它在文中直接点明或暗示中心,或作为文章的思想情感红线贯穿全篇。

如《永久的悔》以“吃的”为明显,以“永久的悔”为暗线组织材料。

2.如何快速找到文章线索的方法。

1.根据文体找线索。

2.注意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文章的线索,特别是标题是物的。

如《周庄水韵》以“周庄的水”为线索。

3.有的文章中的某个词或某个物从头至尾反复出现。

如《月光饼》中“月光饼”反复出现,它就是文章的线索。

4.有的文章用议论或抒情来显示线索。

如《勇气》中的议论句:两种勇气打败了他们——智胜他们的美国青年的勇气,和那位法国妇女的勇气——她毫不犹豫地给了美国伞兵第二次机会。

它即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也是文章的线索。

5.有的文章同时具备两条线索,即明线和暗线。

《心声》中,李京京的“心声”是明线,而李京京的身世是暗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以“鲁提辖伸张正义”为明线,以“镇关西横行乡里”为暗线。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紧密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考题类型: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A.本文的线索是什么?B.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C.本文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2.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回答线索的作用)A.文章以什么为题,有什么作用?B.文章多次写到什么,其作用是什么?C.根据什么线索,补充完整下列情节。

得分技巧:回答线索的作用时,可采用以下答题格式:本文以什么为线索,串联全篇,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有力地表现了什么的主题(或思想感情)。

考点三: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1.字面义——点明什么的主旨,升华了什么的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神秘思想感情等作用。

2.象征义——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点明全文的**思想意义。

二结构上:在文章开头:(1)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2)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在文章结尾:(1)总结上文(全文)(2)照应开头(3)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深长,法人深思(4)卒章显志,(点题)等作用三.表达效果上:升华了***中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了***的心情等作用。

四、写作手法上:1.开篇点题2.为后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3.深化**的中心,点明**的主旨4.衬托了***,渲染了***5.呼应了***照应了***6.象征了***段落的作用:1.开头段:统设全篇,提纲契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或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2.过渡段:承上启下。

3.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开头,或题目,深化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尽而意不尽,回味深长,画龙点睛,与首段呼应,使结构严谨。

4.其他段落:呼应上文,形成对比,补充说明。

某些句子的作用:1.中心句:结构上看,与前面的四个段的作用一样。

内容上看,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画龙点睛,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启迪。

2.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3.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予了深刻的用意,揭示了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4.引用句或文学性强烈的句子:营造文化氛围。

考点4.分析人物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肖像描写:(含神态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

作用: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

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们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心理描写:作用:形象生动地反映**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考点5:环境描写及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地。

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活动的空间,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②渲染了**环境气氛。

③烘托**心情。

④预示人物的**命运。

⑤表现**性格,反衬或表现**品质。

⑥推动下文**的故事情节的发展。

⑦揭示文章**的主题。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或室内的布局、陈设)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渲染**环境气氛。

③衬托**心情。

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⑤深化**的主题。

考点6: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钥匙模式。

答: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下,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都是不可以)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义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该词写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特点)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方法:第一步:确定核心人物。

第二步:回归原谅,逐段找与核心人物相关的内容,绝不庭任何一个细节,尤其是关注动作、语言描写。

第三步:若原文中有些定性类词语。

如“刚正不阿”,“乐观开朗”等可直接摘抄;反之,要依据描述性语句,重点的自行归纳。

考点7:记叙文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先后顺序即事情的本来顺序来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读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把事情的某个片段或结局先写出来,任何,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作用:采取这种叙述顺序一般书出于作者的写作需要,或是为了突出中心或结果;或是为了造成悬念吸引读者;或是为了使清洁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或是为了触景生情,因出回忆性的叙述;或是为了前后情况的对比,用以突出主题。

)3.插叙(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1.补充交代故事的原因,或故事人物的相关背景。

2.塑造突出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

3.突出文章的主题。

4.在结构上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

5.在形式上使文章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富有变化,波澜起伏。

考点8.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继续,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作用:便于人物的心理描写,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被称为是“万能人称”。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第二人称有的文章运用第二人称“你”,一般多出现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增强文章的抒情性,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考点9.文中的人物是什么形象?请结合语段进行分析。

方法:第一步,确定核心人物。

第二步,回归原文,逐段找与核心人物有关的内容,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尤其是关注动作,语言的描写。

第三步,如原文中有些定性类词语,如“刚正不阿”、“乐观开朗”的词,可直接摘抄,反之,要依据描述性的词语,重点句子,自行归纳。

答题格式:***是****样的人。

从文中*****一句(哪件事)可以看出。

(分析应结合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等以及所做的***事分析)考点10.题目的作用1.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2.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是文眼,揭示了文章的****的主旨4.题目新颖,(运用反问,***修辞,化用诗句,歌词,书名,词语等)吸引读者。

5.有象征意义,是作者****情感的凝聚6.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7.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9.交代描写对象10.表层意和深层意考点11.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常考的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如此、如、其他、以上……..2.确定查找范围:围绕代词,在其附近查找(尤其是紧挨的前句)3.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代替所考的代词,放在句子中读一读,看是否合适。

(注意,有时代词指代的内容可能不是整句,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考点12.一句话中某两个或几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1.因为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一致)2.这几个词与上文****的句子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