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第3章 【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政策)【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政策)【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第5章公共政策一、选择题1.依据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可区分为()。

A.自愿性工具B.混合性工具C.服务性工具D.强制性工具【答案】ABD【解析】加拿大学者霍利特和拉米什在《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和政策子系统》一书中,依据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自愿性、强制性和昆合性三种类型。

这种分类最具代表性。

2.公共政策发展对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是()。

A.公共政策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规制和调节B.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C.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又贯穿于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D.实现公共管理价值导向与建构公共管理运作平台【答案】D【解析】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对社会价值与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其发展必须遵循公共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价值诉求。

公共政策的发展需要适宜的政策生态环境,同时公共政策发展应能发挥其对环境变迁的导引和建构作用。

公共政策发展对于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至关重要。

3.科布提出的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包括()。

A.外在创始型B.政治动员型C.内在创始型D.合力推进型【答案】ABC【解析】科布在区分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基础上依据政策诉求主体的不同提出了建立政策议程的三种模型,即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和内在创始型。

外在创始型即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一些问题当事人和团体最先提出,然后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引起公众注意,进入公众议程,再通过公众诉求引起决策者的注意,最终进入决策视野。

政治动员型即政策诉求主要是由政治领导人最先提出并使政策问题直接进入政府议程。

内在创始型即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内部的人员或部门二、概念题1.公共政策答:公共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王德高《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一章~第三章 【圣才出品】

王德高《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一章~第三章 【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章导论一、概念题1.公共行政与公共行政学(中科大2011年研)答:(1)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

其含义包括:①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即政府或行政当局,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②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即政府在管理公共社会事务上是权威,在私人事务上不是权威;③公共行政活动必须依法而行并且有效率。

(2)公共行政学,又称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公共事物及自身内部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的规律,即公共行政的规律。

2.马克斯·韦伯(中南财大2010年研)答: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德国社会学家,于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攻读法律,并兼修中世纪史、经济理论、哲学和神学,后就读于柏林大学和哥丁根大学,于1889年以题为《中世纪贸易商社史》的论文获博士学位。

他一生致力于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研究,创作了包括《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社会学论文集》、《政治论文集》、《科学论文集》、《国家社会学》等在内的大量学术著作,对许多社会、经济和历史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新的观点,创建了许多颇为著名的理论学说,对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其中“官僚制”(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对于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政治行政二分法(南航2013年研)答:政治行政二分法是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政治与行政是所有政府具有的两种基本功能。

政治与政策和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存在于政府表达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存在于政府执行国家意志所必需的活动中。

由于政府体制的不同,这两种功能的区分程度及其关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别。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简述题(共5题,共30分)1.公共行政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

①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相同;②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③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

2.B途径答:B途径是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之一。

B途径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思潮是其代表。

在这一派的理论中,许多概念是直接从企业管理借鉴过来的,如民营化、企业型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评估等。

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如下。

①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②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③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④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

B途径主要来自商学院,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

3.政务公开答:政务信息公开是指政务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公共组织主动或根据公众的申请公开政务信息.并方便社会公众获取的各种活动与制度的总称。

就我国而言,推行政务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13章公共部门改革一、名词解释1.公共部门改革答:公共部门改革是指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2.政府职能答:政府职能是指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包括管理的公共事务的范围(管什么)以及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管理(怎么管)这两个方面。

政府职能具有整体性、执行性、多样性、动态性、程序性、依法性等特点。

3.行政体制答: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

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关于组织管理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权力划分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综合体。

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又要反映古今中外行政活动、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面临的公共管理问题不同、要解决的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不同,因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行政研究与行政发展实践也就存在不同的着力点。

一般而言,在创建社会主义理论和取得社会主义政权时期。

比较多地从政治层面上思考问题,因而较多地重视行政体系政治层面的内容;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比较重视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从技术层面上思考问题。

因此,当代中国行政改革,既要强调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要从技术层面上完善和改进行政体制、政府职能定位、管理方式和机构设置等问题。

4.业务流程再造答:流程再造是指对公司的流程、组织结构和文化等进行彻底的、急剧的重塑,以达到绩效的飞跃。

流程再造的优点:a.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流程再造技术可以提高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b.帮助组织应对风险和变化;是一种鼓励个人创造性的新途径,使组织能够在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变革中生存。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导论)【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导论)【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1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学答: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指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公共管理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

2.公共行政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

①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相同;②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③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

3.公共政策答:公共政策是指拥有合法权威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内的政府,以及由其授权的有关机构或部门为了解决公共资源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等社会问题所作出的正式的决定或安排,这种决定或安排是确立一定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

通常可以表现为法律、政令、计划、方案、程序等形式。

4.政治—行政二分答:政治—行政二分由威尔逊最早提出,他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要困难。

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应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即“政治”与“行政”,认为就政府应当做什么而言,政治领域就是由大多数选举出来的代表来决定各种选择;行政领域就是政府贯彻执行经过合法程序所通过的各种规定,这种执行过程不是政治干预。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部门改⾰)【圣才出品】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13章公共部门改⾰⼀、名词解释1.公共部门改⾰答:公共部门改⾰是指对利益关系、权⼒格局、组织结构进⾏重新调整和建⽴的⼀种政治⾏为,涉及公共部门⾃⾝的改⾰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的改⾰两个⽅⾯,其⽬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2.政府职能答:政府职能是指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包括管理的公共事务的范围(管什么)以及采取什么⽅式进⾏管理(怎么管)这两个⽅⾯。

政府职能具有整体性、执⾏性、多样性、动态性、程序性、依法性等特点。

3.⾏政体制答:当代中国的⾏政体制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政体制。

社会主义⾏政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基础上建⽴起来的⼀整套关于组织管理政治、经济、⽂化事务的权⼒划分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综合体。

社会主义⾏政体制具有双重性:⼀⽅⾯,它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这是政治层⾯的内容;另⼀⽅⾯,它⼜要反映古今中外⾏政活动、⾏政发展的⼀般规律,这是技术层⾯的内容。

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临的公共管理问题不同、要解决的社会⽭盾和根本任务不同,因⽽,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政研究与⾏政发展实践也就存在不同的着⼒点。

⼀般⽽⾔,在创建社会主义理论和取得社会主义政权时期。

⽐较多地从政治层⾯上思考问题,因⽽较多地重视⾏政体系政治层⾯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较重视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从技术层⾯上思考问题。

因此,当代中国⾏政改⾰,既要强调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完善,⼜要从技术层⾯上完善和改进⾏政体制、政府职能定位、管理⽅式和机构设置等问题。

4.业务流程再造答:流程再造是指对公司的流程、组织结构和⽂化等进⾏彻底的、急剧的重塑,以达到绩效的飞跃。

流程再造的优点:a.作为⼀种政策⼯具,流程再造技术可以提⾼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b.帮助组织应对风险和变化;是⼀种⿎励个⼈创造性的新途径,使组织能够在国际竞争和⽇新⽉异的变⾰中⽣存。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第6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一、选择题1.20世纪80年代,起因于对日本管理模式的研究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

A.科学管理理论B.企业文化理论C.现代管理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答案】B【解析】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遇到了来自西欧、日本等的挑战,其中,Et本对美国第一经济强国地位的威胁最大。

日本的成功迫使美国人不得不去研究Et本的成功之谜。

企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包括:大内的《2理论一一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迪尔和肯尼迪合著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等。

2.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体交叉方式来全面评价员工绩效的评估方法是()。

A.目标管理评估法B.360度评估法C.行为对照表法D.行为锚定评价法【答案】B【解析】360度评估法是一种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体交叉方式来全面评价员工绩效的评估方法。

凡是与被评估者存在:E作关系的主体都可以被纳入到绩效信息的评估和反馈的体系中来,包括上级、同事、下级、员工自身以及来自组织外部的服务对象。

同时,这种方法还结合了多种考核方法的优势,将各种考核方法所得到的信息加以综合运用。

3.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有()。

A.政治中立B.政务类与业务类公务员分类管理C.党管干部D.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答案】ABD【解析】19世纪中叶,公务员制度首先在英国创立。

其基本原则有:①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②强调政治中立;③公开考试,择优录用;④实行“功绩晋升制”;⑤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4.在我国,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形式包括()。

A.调任B.轮换C.转任D.挂职锻炼【答案】ACD【解析】我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

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

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

二、概念题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答: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圣才出品】
2.就公共部门整体而言,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绩效评估属于( )。 A.外部评估 B.权力评估 C.内部评估 D.舆论评估 【答案】C 【解析】根据评估主体的不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包括了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种方式:
1 / 1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公共部门内部绩效评估主要表现为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及其分支机构和所属人员绩效的评 估。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其他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估,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 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估,都是公共部门内部绩效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当代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类型有( )。 A.普适性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B.资源绩效评估 C.行业绩效评估 D.专项绩效评估 【答案】ACD 【解析】1993《国家绩效评论》、《戈尔报告》和《1993 年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是美 国推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纲领性文献,提供了公共管理中许多通用的绩效评估方法,概括 起来有:①推行绩效预算制度;②推行绩效采购制度;③推行以绩效为基础的公共人力资源 管理制度。
3.绩效评估结果的公布与运用 答:绩效评估结果的公布就是评估者通过制作评估报告,客观地再现整个评估过程、再 现被评估者的绩效等级,根据评估的任务与要求得出结论。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包括改善财 政预算、改善公共部门之间的合作、改善公共政策、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两者都是绩 效评估活动及其评估结果具有权威性的表现,也反映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对公共管理实践活 动的导向性作用。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 第 12 章 公共部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评估
一、选择题 1.公共管理绩效质的标准的核心是指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是否满足了( )。 A.公众精神需求 B.公众物质需求 C.公众享受需求 D.公众物质和精神需求 【答案】D 【解析】公共管理绩效质的标准是指公共部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 产品过程中的态度、所使用的方法与手段、管理能力,以及公众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 共服务的满意程度的总称。核心是指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是否满足了公众精神的和物质的需 求。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管理规范)【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管理规范)【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第11章公共管理规范一、选择题1.作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公共权力运行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是()。

A.国家利益B.公共利益C.公共财产D.国家财产【答案】B【解析】公共管理是代表社会施政,是源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

它从社会中获取公共权力,以独有的“服务性管理”的方式实现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在拥有公共权力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相应的责任,其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就在于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和促进。

因此,公共利益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成为公共权力运行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

2.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

A.建设法治政府B.提高公民法治意识C.完善国家相关法律D.严格执行法律【答案】A【解析】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是具有“法律性”的法律意义上的政府,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的政府。

根据国务院2004年颁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法治政府的含义主要体现在: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六个方面。

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公共管理内部监督体系的基本形式的是()。

A.一般监督B.专门监督C.特种监督D.个别监督【答案】D【解析】我国的公共管理内部监督体系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①一般监督,指基于组织层级和隶属关系,上下级公共管理部门之间、同级公共管理部门之间以及公共管理部门对其自身或所属公务员进行的监督活动;②专门监督,指在公共管理主体内部设置的专门监督机关,即专门监察机关实行的监察活动;③行政复议,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④特种监督,指公共管理主体内部依法实行的针对某种专门的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的专业性监督。

汪大海《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汪大海《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导论一、关键概念1.范式答: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

2.行政答:行政,意为国家政务的管理,从本质上是指执行指令和服务。

行政是管理活动的一种,把行政从管理中分解出来具有重大意义。

3.P-途径答: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简称为P-途径。

P-途径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第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第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第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与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4.公共行政答:公共行政是一种为公众服务的活动,公务员执行他人制定的政策。

公共行政关注的是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和办公室管理;“管理”则包括“行政”在内,而且它还意指为了以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实现目标而进行的组织活动,以及对其结果真正负有责任,这两种要素并不一定存在于传统的行政体制中。

公共行政注重的是过程、程序和符合规定,公共管理涉及的内容则更为广泛。

5.公共管理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解决公共问题、满足公众需求、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和私有部门的管理理论、技术、战略与方法等手段,有效配置资源,强化对公共事务的治理能力,以有效、公平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社会活动。

6.公共行政学答:公共行政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政务的有效性、合法性、公平性、民主性的规律的交叉性与综合性的学科。

它具有交叉性与边缘性、应用性、政治性、研究的广泛性以及发展性等学科特点。

它研究的是“政府能够管什么,政府应该管什么,行政管理应该由谁来管,怎么管,为什么管”的问题。

7.工具答:工具是指用来达成某种目标的目的的政策、方式及方法等。

政府工具是政府用来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

8.管理答:管理是一种行为活动,它必须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管理主体,回答由谁来进行管理的问题;管理客体,回答管理的对象或管什么的问题;管理目的,回答组织为何进行管理的问题;管理环境或条件,回答组织在什么情况下管理的问题。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10章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传统行政方法答:传统行政方法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

①行政手段是指政府公共部门凭借行政权力,依靠从上到下制定、颁布、运用政策、指令、计划的方法,来实现国家对公共事务的领导、组织和管理的目的。

②法律手段是指公共部门在公共管理领域内,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把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到具体的公共管理活动中,以达到有效而合理的管理目的。

③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④思想教育手段是指依靠宣传、说服、沟通、精神鼓励等方式,激励人们的积极性,使公共管理者和被管理对象自觉自愿地去从事政府公共部门所鼓励的工作或活动,以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方法。

2.市场化工具答:市场化工具是指公共部门利用市场这一资源有效配置手段,来达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目的的公共管理方法。

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凭单制、分散决策、放松管制、产权交易、内部市场,是市场化工具的的具体方法。

3.工商管理技术答:工商管理技术是指把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引入公共部门中,以达成公共管理目标。

战略管理、绩效管理、顾客导向、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标杆管理和流程再造技术,都是工商管理技术的具体方法。

4.社会化手段答:社会化手段是指公共管理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在一种互动的基础上来实现公共管理目标。

社区治理、个人与家庭、志愿者组织、公私伙伴关系,都是社会化手段的具体方法。

5.战略管理答: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公共部门在分析内外环境变化的基础上,确立和调整长期战略目标、进行适当的政策选择、整合资源来实现公共管理战略目标的政策决策与实施过程。

战略管理是为应对环境变化需要和实现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方式。

具有七个主要特征:①战略管理注重整体目标的达成;②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它着眼于长远的、总体的谋略;③战略管理是寻求发展机会以及识别威胁的过程;④战略管理是多重目标的统一;⑤战略管理是直觉分析和理性分析的产物;⑥战略管理是一个持续性和循环性的过程;⑦战略管理要求公共管理者主动搜集外部环境信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调整战略发展规划。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导论)【圣才出品】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导论)【圣才出品】
【答案】D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罗伯特·登哈特认为,公共行政学理论来源于公共组织理论、政治学理论、社
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伦理学理论等,由此出发,;②官僚机构与民主政治;③组织与管理;④理论与实践;⑤公共组织理论。
5.美国著名学者博兹曼主张的 B 途径和 P 途径指的是( )。 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 B.管理途径和思想教育途径 C.政治途径和行政途径 D.法律途径和经济途径 【答案】A 【解析】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 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学者博兹曼 认为,公共管理学研究可分为两种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又称为 P 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 (又称为 B 途径)。
3.威尔逊(Woodrow Wilson)作为公共行政学的奠基人,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 更要困难。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他把政府划分为( )两个领域(spheres)。
A.政治与行政 B.决策与执行 C.治理与管理 D.服务与监督 【答案】A 【解析】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威尔逊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即“政治”与“行政”。 他认为就政府应当做什么而言,政治领域就是由大多数选举出来的代表来决定各种选择;行 政领域就是政府贯彻执行经过合法程序所通过的各种规定,这种执行过程不是政治于预。
6.戴维·H.罗森布鲁姆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途径,其中不包括 ( )。
A.管理途径 B.政治途径 C.法律途径 D.组织途径
3 / 31
圣才电子书

【答案】D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戴维·H.罗森布鲁姆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管理

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一、公共管理学概述1.公共管理的含义(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范式,它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

它是80年代中后期,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公共部门管理实践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学科相关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2)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指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关系①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联系a.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b.公共管理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c.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相互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

②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差别a.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b.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c.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2)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和目标。

①公共产品的含义公共产品又称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公共产品的上述特征以及其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使得私人企业或市场不愿意提供、难以提供或虽提供却难以做到有效益,因而,一般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提供。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 【圣才出品】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章~第3章  【圣才出品】

6.戴维·H.罗森布鲁姆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研究途径,其中不包括 ( )。
A.管理途径 B.政治途径 C.法律途径
3 / 117
圣才电子书

D.组织途径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D
【解析】戴维·H.罗森布鲁姆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管理

【解析】按照公共产品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将公共产品区分为纯公共产 品和准公共产品。严格满足和完全具备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的物品是纯公共产 品,例如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等。只具备非 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 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是准公共产品。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体现在( )。 A.关注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 B.涉及的都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 C.都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手段 D.都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
4 / 117
圣才电子书

【答案】ABCD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都是公共性,即关注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特·登哈特认为,公共行政学理论来源于公共组织理论、政治学理论、社
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伦理学理论等,由此出发,他把公共行政学理论概括为:①政治与
行政;②官僚机构与民主政治;③组织与管理;④理论与实践;⑤公共组织理论。
5.美国著名学者博兹曼主张的 B 途径和 P 途径指的是( )。 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 B.管理途径和思想教育途径 C.政治途径和行政途径 D.法律途径和经济途径 【答案】A 【解析】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 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学者博兹曼 认为,公共管理学研究可分为两种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又称为 P 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 (又称为 B 途径)。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公共组织)【圣才出品】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公共组织)【圣才出品】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3章公共组织一、单项选择题1.相比于其他组织,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

A.权威性B.独占性C.政治性D.公共性【答案】D【解析】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就其组织结构、组织要素、组织运行来说,公共组织具有与一般组织共同的特性,但是,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公共性”,这种公共性集中体现在其组织目标和组织基本功能上,同时也会影响到组织的形成过程、组织的规划和组织的效率等方面。

这种公共性的存在,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相区别的标志,也构成了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

2.()组织结构适用于组织规模小、活动内容简单、工作程序少、同级单位较少合作的组织系统。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答案】A【解析】直线制组织又称“军队型组织”,它是最常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在机关、学校、企业和医院,随处可见。

按照垂直系统建立组织形式,各级领导执行统一的指挥和管理职能,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纵向直线是管理层级。

横向是辅助职能科室。

直线制组织适用的范围比较有限,它一般只适用于组织规模小、活动内容简单、工作程序少、同级单位较少合作的组织系统。

3.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主要体现在()。

A.志愿性B.非营利性C.非分配性约束D.公共性【答案】C【解析】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主要体现在非营利组织的利润不得进行分配,即不分配给其成员或管理人员,换言之,非营利组织的利润不分配给特定的个体,而是为其章程所定的目的和宗旨而支出。

因此,非营利组织虽然名为“非营利”,但并不表示它不进行营利活动。

美国法律经济学家亨利·汉斯曼将非营利组织的这一特征进一步提炼为非营利组织的“非分配性约束”。

在某种意义上,非营利组织的“非分配性约束”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

所谓“非分配性约束”,是指非营利组织不能把获得的净收入分配给对该组织实施控制的个人,包括组织成员、管理人员、理事等,净收入必须保留,完全用于为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领导)【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领导)【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第4章公共领导一、选择题1.领导连续流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

A.施米特B.利克特C.布莱克D.罗伯特【答案】A【解析】美国管理学家坦恩鲍姆和施米特提出领导连续流理论,即主管者一非主管者的行为连续流。

他们认为领导方式各式各样,一个适宜的领导方式取决于环境与个性,依据领导把权力授予下属的大小程度的不同,一般分为以领导人为中心和以下属为中心的一系列领导方式;认为领导方式不是在独裁与民主中任选其一,而是有一系列的连续流,并不是一种方式正确而另一种方式就总是错误的。

2.强调没有唯一的绝对的合理领导方式,领导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因素之间的互动的领导理论是()。

A.特质理论B.行为理论C.权变理论D.变革型理论【答案】C【解析】美国当代著名管理专家弗雷德.菲德勒从管理心理学和实证环境分析两方面研究领导学,提出了·t领导权变理论”。

菲德勒认为,任何领导行为都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关键要看它是否与情境因素相适应。

他认为,领导效果是领导者类型和领导情境配合的产物。

如果领导者的类型与情境兼容,领导者就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

3.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以将行政组织体制划分为()。

A.首长制与委员会制B.层级制与职能制C.集权制与分权制D.完整制与分离制【答案】A【解析】一个组织的领导机关,其法定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称为首长制,或独任制。

如法定的决策权力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行政首长行使,则称为委员会制,或称合议制。

我国实行的是首长制领导体制,瑞士实行的是委员会制领导体制。

二、概念题1.首长制和委员会制答:一个组织的领导机关,其法定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称为首长制,或独任制。

法定的决策权力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行政首长行使,则称为委员会制,或称合议制。

2.集权制和分权制答:集权制是指一切最后决定权都集中于上级领导机关和领导者,下级必须完全遵照上级的指示或决定办事的领导体制。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组织)【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组织)【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3章公共组织一、名词解释1.公共组织答: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

政府行政组织是最重要的公共组织。

公共利益是公共组织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公共性是公共组织的本质。

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构成公共组织的两大类要素。

2.非营利组织答:非营利组织是指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是非官方的,即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

与政府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和服务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营利组织数量多,而且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公共管理任务,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非营利组织对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常常能比政府组织更具效率。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包括正式组织性、非政府性、非利润分配性、自主管理性、志愿性和公共性。

3.事业单位答: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不实行经济核算、主要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组织。

事业单位主要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领域。

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包括:①事业单位活动的非经济性和政治性;②事业由政府主办并主管;③事业单位经费由公共财政供给;④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有行政性。

4.公共组织环境答:公共组织环境分为“内环境”与“外环境”,二者均发生了急剧的、复杂的和不可预料的变化。

(1)科层制所弘扬的“官僚制精神”,即非人格化、理性化与制度化,妨碍了个人的成长和个性成熟,技术的普遍运用对个性的压制产生的非人格化与当代人们所渴求的个性的自由解放及对民主的追求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2)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经济和社会的节奏加快,陈旧的层级管理和控制系统、照章办事循规蹈矩的传统方式已无法适应越来越普遍的社会动态因素对政府的职能要求。

(3)全球化的趋势使国内外的联系日益紧密,相对封闭的科层制组织建构与建立在主体交往、文化多元基础上的新时代格格不入。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公共组织【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公共组织【圣才出品】

第3章公共组织3.1复习笔记一、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结构1.公共组织的内涵(1)组织与公共组织①组织的含义组织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

简单地说,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②公共组织的含义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

政府行政组织是最重要的公共组织。

公共利益是公共组织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公共性是公共组织的本质。

(2)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①物质要素a.人员b.经费。

经费是维持公共组织运营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c.物资设备。

公共组织开展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技术设备、工具,所必须耗费的各类材料和能源。

②精神要素a.目标。

目标是组织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

b.责权结构。

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组织成员、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

c.人际关系。

(3)公共组织的特征①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有权威性;③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④公共组织的活动具有政治性;⑤公共组织的目标形式上清楚但实际中模糊,且行为绩效评估比较困难;⑥公共组织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在公共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2.公共组织的结构(1)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①公共组织纵向结构分工的职责分配关系a.最高层次的公共组织为决策层,负责制定本部门行政的总目标、总方针、总政策和总的实施方案。

b.中层公共组织为协调指挥层,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等实施工作。

c.基层公共组织为技术操作层,任务是执行中层公共组织的实施方案,在中层公共组织的协调、指挥之下,负责具体的带技术操作性的工作。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2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一、名词解释1.公共行政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

①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同,用这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可以更多的概括其本质和共同点;②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③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

2.公共管理答: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和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和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和公共利益。

基本特征如下: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化,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两大类;②作为公共管理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表现不断扩展的趋势;③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和谐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④职能是调节和控制;⑤公共管理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

3.管理主义答:管理主义是工商企业管理领域长期流行的一套管理哲学,主要包含如下几点核心观念:①社会进程的主要途径在于经济学家意义上的生产力的持续增长;②这种生产力的增长以管理功能对劳动力要素和复杂的信息技术、组织技术、物质形态商品的生产技术有效组织为前提;③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分离的和特殊的组织功能,在诸如计划、执行和衡量生产力的实质进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商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和职业化的管理者;④为履行关键作用,管理者必须拥有合理的管理权限。

管理主义的信条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这是良好管理的基本准则。

良好的管理可以消除繁文缛节,为人员提供高度的激励动机,使机构运作良好,有助于认清和消除浪费,有助于清楚表明资金的花费去向,将资源集中于最有效的领域,为国家复兴提供钥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学
答: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指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公共管理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

2.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

①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相同;
②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

3.公共政策
答:公共政策是指拥有合法权威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内的政府,以及由其授权的有关机构或部门为了解决公共资源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等社会问题所作出的正式的决定或安排,这种决定或安排是确立一定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

通常可以表现为法律、政令、计划、方案、程序等形式。

4.政治—行政二分
答:政治—行政二分由威尔逊最早提出,他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要困难。

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应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即“政治”与“行政”,认为就政府应当做什么而言,政治领域就是由大多数选举出来的代表来决定各种选择;行政领域就是政府贯彻执行经过合法程序所通过的各种规定,这种执行过程不是政治干预。

①行政学科应当建立在单一的组织原型的基础上,能普遍运用于一切政治制度;
②任何良好的行政科学必须使其从政治学领域中分离出来;
③行政科学的指导价值是效率;
④有效的公共行政要求政府权力有单一的领导中心;
⑤建立独立的公共行政学的目的就是“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和少作政治干预,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

5.B途径
答:B途径是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之一。

B途径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
程,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思潮是其代表。

在这一派的理论中,许多概念是直接从企业管理借鉴过来的,如民营化、企业型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评估等。

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如下。

①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
②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
③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
④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

B途径主要来自商学院,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

6.P途径
答:P途径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但P途径的公共管理对政策分析强调计量分析与经济学应用的思路不满,更看重政治和管理的层面。

P途径的公共管理有如下特征。

①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
②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
③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P途径主要来自公共政策学院。

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P途径和B途径有很多共同之处是二者眼光并不局限于行政机关内部,而将关注的焦点放到公共部门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上;都尊重政治因素在管理中扮演的角色,都重视经验性的材料。

二、简答题
1.分析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别。

答:(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联系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差别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差别如下:
①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
②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
③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2.关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的研究,存在着以下几种观点:第一,有人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学派;第二,有人认为公共管理在实践上就是以市场化和企业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行政改革,在理论上就是为改革提供支持的理论与观点,主要包括管理主义、新泰勒主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等;第三,有人认为公共行政已经发展到公共
管理范式阶段,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范式。

请分析评价以上的观点。

答:现针对以上三种观点作如下阐述:
(1)公共管理是更广泛的公共行政领域的一个主要部分,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学中一个涉及技术和方法的子领域,关注的是效率、责任制、目标的获取以及大量的其他管理方法和技术问题。

研究的是作为一种职业的公共行政和作为这种职业实践者的公共管理者如何将思想和政策转变为行动的管理工具、技术、知识和技巧。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它关于公共行政的项目设计、组织结构化、政策和管理计划、经由预算系统的资源配置、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和审计的应用等。

所以,从工具理性角度来说,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

(2)尽管公共管理学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

公共管理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公共管理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相应的反映在理论方面,公共管理理论吸取了现代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从“理性人”的假设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从公共选择与交易成本分析理论中获得政府公共部门应以顾客为导向,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的依据;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确定政府绩效目标,测量与评估政府绩效的依据;从私营管理中吸取管理的具体方法,提出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也应引进市场与竞争机制,采取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承诺制、决策与执行分开等方法。

这些做法与手段给公共行政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新的活力则鲜明的体现在市场化和企业精神。

所以说,公共管理在实践上就是以市场化和企业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公共行政改革,在理论上就是为改革提供
支持的理论与观点,主要包括管理主义、新泰勒主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等。

(3)通过上述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相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具体体现在其实施方法方面。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实现其目标的新的手段。

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存在价值层面本质区别。

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是在于因为工具方法的不同所造成的事实的分异。

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自我完善进化的产物。

基于此,我们不能认为公共管理是一个独立的范式。

3.关于公共行政的研究,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宪政主义的取向,它秉承政治学和法学的传统,关注民主、社会公平等价值,强调公共权力的制约和限制;另一种是管理主义取向,它秉承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传统,关注效率问题,强调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

请你分别列举两种不同研究取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并加以分析评价。

答: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中,宪政主义与管理主义呈现出钟摆式运动的轨迹,现对两种研究途径分述如下:
(1)管理主义研究取向
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是管理主义的形成阶段,该时期以管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以追求效率作为最高目标。

其标志是“政治——行政”二分理论和韦伯官僚制的提出,以及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

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在文中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的理论,阐述了建立公共行政学的必要性并大致框定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独立领域,奠定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管理主义取向。

韦伯在他的官僚制组织理论中提出的“非人格化、合理分工、层级节制”等原则,从组织体制的角度为公共行政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