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精选

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精选
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精选

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因此,德育课堂教学需要生活化,让学生走近生活,走近社会,使教学与社会、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德育课堂成为真正生活化的课堂,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在上《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沟通艺术”一课时进行了生活化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整合教材

沟通是每位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众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教材从两个层面来呈现了沟通的艺术:一是沟通的前提,包括注重仪容仪表和学会礼貌称呼两个内容;二是沟通的技巧,主要介绍了微笑、倾听、幽默和有度四种技巧。笔者在反复研读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沟通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对沟通的前提和技巧进行了再创造。课本上讲的沟通前提的两个方面只是沟通外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沟通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德素质,如真诚和尊重等,即用心是沟通的根本前提。因此,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沟通的前提时增加了这一内容,笔者板书的标题就是“用心去沟通”,使其更完善。沟通的技巧多种多样,针对不

同的对象其技巧也应该有所区别。课本上介绍的四种技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笔者认为不够系统全面,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很紧密。因此,笔者在大量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中职生的生活实际,对沟通的技巧进行了以下整合:一是说的技巧。平时,同学们沟通最多的方式是说话,学会说话是有效沟通的最重要的技巧。说话的技巧包括说话的语言、表情等,如语言的风趣幽默、表情的真诚微笑等都是说话的技巧。二是听的技巧。沟通是相互的,在沟通过程中,学会倾听也是很重要的技巧。三是巧用肢体语言的技巧。沟通除了说和听的方式以外,巧用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技巧。沟通过程中,双方的一举一动都是重要的信息反馈,都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这样整合教材内容,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学中,笔者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需要、实践能力,优化整合教材,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同构”。当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有了理解、体验,教材就真实可信,就有生命力了,就充满了生活的魅力。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活化教材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是一门生活化课程,追求的是动态的、过程性的真实教育。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坚持静态教材动态施教,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根据生活中即时生成的、发展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鲁格庄完小王翠娟李维博 每一个关切儿童的人都会希望儿童健康成长,因为对于个体而言儿童时代是光辉生命的起点;对社会而言,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若要对社会有益,必须关心人类,关心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整个地球。儿童健康成长,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切实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让德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以往的德育目标诸如少先队的呼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歌中的“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等等对于小学生显得有些抽象,如果进行书面考试,他们的德育成绩都不会错,但实际行动起来,又往往不尽人意,他们实际上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早成的。 当前,由于教育评价功能的异化,“考试”成为管理学校的最高“指挥棒”,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于是就有了“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口号。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好”还是“不好”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起钩来了,似乎分数是学生的生活全部,其他方面的发展都要在分数面前退避三舍。回到家里,家长还要给孩子请家教,孩子丝毫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因此造成了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甚至出现了诸如马家爵杀母的事件。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实例:(一)幼儿园放学了,年轻的妈妈发现女儿的脸上有一道伤痕,立

刻找老师问个清楚:“我的孩子是给谁打的?”老师随即解释是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一点冲突,现在已经和好了。家长立即气愤得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没有手啊,你不会打他?”由此,孩子也许不再会宽容别人。(二)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教育节目:孩子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便也效仿妈妈给妈妈端来洗脚水,这又是一个怎样感人的生活场景呢?由此看来,教师和家长在生活中必须以身示范,让德育教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二、走进生活德育,与自然对话 大自然的物态是博大精深的,雨雪冰雹、山川河流都能体现出自然力量的恢弘气势,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不仅给人们以美的陶冶,还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我们登上高山,畅游大海,在与高山、大海的对照中产生自身沧海一粟之感。从而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这是自然给予我们的深刻哲理。在生活德育中引领学生与自然情景对话: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沐浴和煦的春光,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踏青,写春景、绘春色,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炎炎夏日,蝉鸣蛙叫,让学生登山听鸟鸣,感受生命的可爱。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硕果累累让学生到野外看农民的丰收,体味劳动的收获;看秋风扫落叶,感悟树叶对根的回报。数九寒冬玉树银花,组织学生堆雪人,打雪仗,体验与自然的和谐快乐。 三、走进家庭生活,与父母沟通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不可想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却能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样不仅会给父母精神安慰,而且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当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

德育回归生活--对新课标的认识

对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认识教师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实现课程目标,,走进新课程、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我通过参加本次暑期2012年山东省初中教师全员研修学习,基本上明确了这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方面的新发展、新思路: 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从课程定位来看,它开设的学段是初中各年级。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从课程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 课程理念的新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思想品德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基础教育新课程与发展的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主,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它说明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情感与行为的发展。从纯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的三维呈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操作性基础。本课程标准体现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统一。

在内容上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建框架,给教学实施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课程内容标准部分的学习主题划分为“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等9个主题,它为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组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中心;课程有机的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科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过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本次培训中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变化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新的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这些评价中,“成长记录方式”是以往传统评价中所没有的。 总之,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我的理解还只是从最基本的表面进行有限的认识,要想全面理解并熟练使用还要记过更多的努力,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要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让我们全体思想品德老师共同努力,早日掌握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让德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德育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生活的德育要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时代小学生。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归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现实的或未来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并超越现实的生活,创造未来可能的生活。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现实生活状况,了解学生的道德基础状况,这样的道德基础是在什么样的现实生活背景下形成的,然后帮助学生确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寻找行之有效的自我完善的办法。教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要敏感,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要敏感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尴尬、压力和恐慌,并在这种把握中寻找到学生品德发展的最佳生长点,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最后在帮助学生适应生活的同时,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追求。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让德育走进社会,“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生活道德教育理念或者说回归生活的理念是品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脱离生活——像道德教育的知识化、理想化、泛政治化、成人化等是造成目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差的重要原因,在实际的生活经验、生活过程之外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新教材的编写就体现了鲜明的生活教育理念。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中小学教师还有一些不甚明确的问题,比如到底应如何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是否意味着完全以生活取代道德教育,回归什么样的生活,还要不要道德知识的传递和道德思维、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怎样的转变等等。在这里,本文拟结合课改实际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误区,谈谈对以上问题的看法。一、道德教育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怎么回归道德教育到底应回归什么样的生活,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普遍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的回答是:一是要直面真实的生活,让儿童了解生活的真实面貌,不可对生活进行任意涂抹或者掩盖,应该让儿童知道生活中不仅有真善美,还有假恶丑,不仅有欢笑和快乐,还有泪水和痛苦,生活中不仅有种种幸福的体验,还有各种艰难的磨砺;二是要密切结合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本

让德育回归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 【摘要】生活是德育的源头。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基于学校德育的现状,我校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德育内容“实”起来;校园生活“动”起来;校园环境“美”起来。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融入德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 【关键词】生活德育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校园环境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绝大多数的职校生毕业后将进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这几年,职业学校的发展非常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要更注重德育,要把德育问题放在首位。从我校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尽管近几年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的变革,但事实上学校德育实效性较差,把道德与生活分离,重说教、重外塑。 怎样才是有效的德育方式呢?这值得我们深思,或许陶行知老先生早就给出了答案: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由此可见,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活是德育的源头。也就是说,德育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生的德育是通过现实生活来得以展现的。因此,要大力提倡生活中实施德育教育,促进德育生活化,让德育回归生活。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基于我校德育的现状,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 一、德育内容“实”起来 以往的德育内容受理性主义与工具主义的影响,与学生实际生活及身心发展相脱离,强调道德认知,内容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为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反感,导致学生不愿内化材料的内容,更谈不上践行了。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在德育内容材料的选择上,要发掘生活中鲜活真实的素材,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基本问题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近我校举办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设计比赛,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成长档案袋。正如成长档案袋的宣传词一样:“人生需要精心的设计,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关键。”在设计成长档案袋的过程中,不仅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更给了学生思考自己未来、设计未来的空间。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当然也能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但这正是促使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良好契机。 每年的4月我校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爱心义卖”活动,让学生们把家里闲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知识分享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5)08-0049-02 一、不为德育而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务实 如同鸟儿不能离开天空,鱼儿不能离开水一样,德育也有自己特有的生存根基和土壤。道德来源于生活,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道德,并非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生活才是道德根深的沃土。道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个体道德的提升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通过环境的、经验的和体验的方式自主完成。失去生活的依托,德育必会流于形式和无效。而丰富生动的生活往往是最直接、最强大、最有效的德育课堂。 1.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进行德育 学生的生活世界五彩缤纷、丰富多彩,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善于发现并恰当地使用这些材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耳闻目睹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个捷报传来,神州大地花团锦簇,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此时一种爱国爱党的激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德育也许叫的并不响

亮,形式并不是轰轰烈烈,但学生的心中能够升起一种真情感、真体验,从而不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并在此激励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树立为祖国建立功勋的远大志向。我想它的效果绝对会胜过空洞的说教、枯燥的要求以及机械的记忆。 德育的家园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绝不可以仅仅局限于40分钟的小课堂。当然更不可以把德育与上好品德课错误地等同起来,德育的范围很宽泛,凡是学生生活的时空都应是我们德育的范围,我们必须树立“时时德育,事事德育”的观念,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校德育的实施者。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美好的品质、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的追求。 2.生活才是学生品德的大考场 走进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传统观念的影子仍不绝于此,台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要求,遇到所谓的“重点知识”还要让学生标注,看似只有让学生标下来,背下来,答出来,我们的品德教育的目的才是彻底实现。先不说,学生会不会口是心非,再看一下,我们考查学生的试题更是不敢苟同。笔者曾见到过这样一道考查题为:谁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乍看题目,我茫然不知所云。众所周知,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党员:把自己的财产无私地奉献给集体的沂蒙名人王廷江,战斗在抗击非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价值和意义 1.德育本身的特点使然。德育本身就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儿童之所以接受德育,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生活。两者之前是一种存在和目的的关系。一方面,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其萌芽和生长的源泉;另一方面,德育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是德育存在的目的。 2.小学生现实状况的需要。7——12岁的儿童因为年纪和阅历有限,生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健全,所以他们的道德行为多是来自于教师的要求,或者对他人行为的效仿。所以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灌输,是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只有让小学生听得见、看得到,才能加深他们对一些行为的认知、理解和感受。而如何才能创设出这种教学情境呢?那就是将德育还原到生活中去,引导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自省自律,身体力行,实现德育本身的目的。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1.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架构。传统小学德育中,主要采用了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将教材中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与生活的脱节,所以教育效果十分有限。现在倡导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也应该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革新。通过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和实例总结来看,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体现出来。比如三八妇女节这一节日,就可以引入“感动?感谢?感恩”这一主题,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进行实施。课前阶段,要求学生注意记录妈妈的日常生活行为,回想她们都曾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课中”阶段,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对母爱全方位的感知和体验。如可以通过“相片中母亲”、“视频中的母亲”、“音乐中的母亲”等素材,让学生真切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后阶段,则是将获得的认识和体验还原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比如可以和妈妈一起观看自己成长的照片,在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生日时赠送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等。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下,德育认知和体验既是来源于生活的,又是应用于生活的,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初衷。 2.丰富德育课程资源。首先是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小学德育中之所以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

如何做到德育回归生活 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是生命,德育是灵魂。这是因为教育不仅承载着促进学生认知的自由发展,而且也承载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由发展的双重任务。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劳动体验。 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所施教的班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父母对孩子重在知识与才艺方面的培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却较为忽视对孩子劳动观念、勤劳节俭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大多学生平常都带有5—10元零花钱,花钱大手大脚,只要有消费动机,几乎从来不去想钱花得应该不应该。为此,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围绕“一元钱的价值”的系列体验活动:要求学生在三天内每人独立赚取一元钱,讲述自己这一元钱赚取的来历,并对自己赚取的这一元钱如何消费作出计划安排,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的发言和由此写出的感受作文使师生彼此都很受启发。看来,只有学生自己有了切身的体验,才会将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要求内化为深刻的自我教育,才会自觉地节约用钱,有意义地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为进一步把教育引向深入,我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通过家务劳动方式来挣取家长付给他们零花钱的活动,人人每周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家争相劳动,拖地、洗碗、做饭、收破旧、卖废品,有的还去食堂“打工”洗菜,采卖金银花……不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挣到自己的零花钱,还学会不少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锻炼加强,乐得家长直夸孩子懂事多了,能干多了。 二、社会实践。 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中学生的道德形成也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他们虽然年龄小,但也是独立的社会的人。从小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是多年来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为了延伸语文课堂教学,我在组织学生充分领会教材德育内涵的同时,多次带领学生去调查县城周边河流近年来的径流变化和植被保护情况,讨论保护林木与涵养水源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我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也增进了他们植树栽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后,我组织学生去公园拾捡“白色垃圾”,让学生寻找哪些是自己在生活中经常丢弃的垃圾,和环卫工人一起动手清理池中垃圾,上网查找有关“白色垃圾”对地球环境污染的破坏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通过几次这样的公益社会实践活动,我班学生的环境道德和环保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在家庭成员外出或集体郊游时,经常出现孩子提醒、要求家长带回垃圾、不要乱抛的诸多事例,孩子们也逐渐养成了不乱扔果皮、纸屑、包装袋的良好卫生习惯。当他们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身边成年人的夸奖赞誉时,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做有环境素质公民的自豪。时间长了,学生们良好的环境道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人家长的环境行为,出现“小手拉大手”的喜人现象,这无疑也为社会形成健康文明之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调查研究。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在“做中学”。结合教学,我大胆引导学生以社会生活为背景,围绕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也很好地发挥了语文在与生活密切联系中的工具性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我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区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父母工作情况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走近高考采访报道”、“我县旅游资源知多少”等专题调查。在调查报告中,学生用儿童特有的观察眼力和细腻感受,表达了他们对我县环境状况的忧虑不安、对阅读优秀课外书籍的渴望、对父母工作劳动的重新认识、对高考激烈竞争的感悟、对我县旅游资源的自豪。批阅他们幼稚而真切的调查报告,我更加认识到语文学习和德育教育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中的重要意义,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思想认识得到升华,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才干,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内化了思想品德,效果

让实例走进政治课堂

让实例走进政治课堂 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发挥着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为了更好的担负起双重教育的任务,改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抽象乏味、理论性强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本的新教学理念,笔者在初三教学中尝试让具体的生活实例走进课堂,使枯燥的政治课趣味化,让生活与教材融为一体,引导学生领悟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和观点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道理。 一、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是学生的“内燃机”,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给学生留下了索然无味的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实例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要取材于那些大家都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者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实例,让学生感觉到这些材料是真实的、亲近的,而不是虚假的。例如:学习《奋斗成就未来》这节课时,笔者选用学生熟悉的三个既有趣又耐人寻味的加法等式,袁隆平等式:灵感=知识+汗水;爱迪生等式: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爱因斯坦等式: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课堂上,材料一出现马上激起了学生好奇、新异的心理,接下来,笔者根据学习内容设置以下问题:(1)上述三个等式对青少年学生有何启示?(2)上述三个等式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何启示?事实证明,恰当地运用实例进行政治课教学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它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二、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新一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是基本的至关重要的本领。这种能力在初中政治课学习方面表现为,学生在考试中分析和解答来自生活的各种材料型题目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正确应对的能力,两者相比,后一种能力显然更为重要。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使之通过认真思考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的目的。例如,在对《奋斗成就未来》一课的实例分析时,可让学生探究:(1)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为什么还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中学生应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上述两个问题可通过学生互动得到解决,这既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也体现了教师应教给青少年今后生活有用的知识和本领的新课程理念。 三、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转向人文关怀,建立“人本化”的课堂。让实例走进课堂,是文本与人本的交融,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创造轻

如何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 星河幼儿园陈淑华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对幼儿施以良好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幼儿年龄小,认知范围窄,其态度习惯、个性都处于奠基间段。 通过幼儿园日常的生活和各类活动对幼儿进行渗透性的德育教育,从每个小细节中让幼儿领悟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德育要求。《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把握这个有利时机,有目的地将德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指导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规则见于平常,习惯成于自然,根据这朴素的法则教师应利用平常而琐碎日常生活对幼儿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点点滴滴中确立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独立自主及自制、自律的品质。一个集体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在人与人交往时总会摩擦出矛盾的火花,因此吃点心、喝水、上厕所时我提醒幼儿互相谦让,避免因拥挤而造成伤害,善于发现有谦让行为的幼儿并及时肯定,通过经常性地强调,让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做到谦让,形成习惯;玩玩具时,不会去抢夺别人的玩具,愿意互相交换玩或轮流玩,有较好的互相合作精神。自由活动时,幼儿遇到困难时让他们先尝试自己解决,解决不好时再请老师帮助,从中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玩具玩好了,自己收拾好,放玩具柜里,要放整齐等。使幼儿更具有爱护物品的意识和整理的行为习惯。能交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更规范。午餐时要求做到桌、碗、地“三净”,既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又进行了爱惜粮食的教育;午睡时学会轻手轻脚,学会关心他人,中大班幼儿要求自己穿脱衣裤,折叠被子,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善于利用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与孩子生活的每时每刻中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发生。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挖掘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引导孩子的行为模式的形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因为是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在各种活动中渗透德育

以生活为纽带 让德育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以生活为纽带让德育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发表时间:2011-12-09T10:41:46.52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上期供稿作者:赵向平[导读] 品德与社会课很难完全抛开说教,但我们要努力将抽象的说教感性化。 赵向平 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一小学河南洛阳 471000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9-0000-01 新课程的实施深刻地改变着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材被请下了“神坛”,教材不再是课程的权威,教师也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一种文本,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当前,教师要担负起课程设计者的角色是急切需要不断的专业引领以求得教学智慧的。我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品德与社会》新教材就像一位既具有一定理论的高度又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不断地为我提供专业支持,让我在教材的领引下开启鲜活的课堂,和教材一起走进儿童的生活。 一、让孩子从生活中发现德育的教材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结果,只有与学生生活最有关联,与他们生活最接近的事与物,才可能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产生新的更强烈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处理时,教师没有拘泥于教材、局限于课堂,而是选取了贴切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作为载体进行教育。比方“战争与冲突”这一主题,课文中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没有内涵的,课堂教学也会变成枯燥说教,教学效果不敢恭维。我感觉学生是不可能像大人一样对数据作出理性分析然后得出深刻认识的。此刻老师应该抛开那些枯燥的阿拉伯数字,从我们学生和伊拉克战争中孩子们的生活画面和真实感受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讲述当时孩子们的生活情况,在巴格达,他们住在防空洞中,听到外面炮声隆隆,他们也会想,“什么声音那么震耳欲聋,连房子都动了?”“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呢?”“为什么我不能出去玩,只能整天呆在阴暗的洞里?”“什么时候我才能去学校,去动物园玩?”……战争中的生活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让学生呈现出一幅儿童眼中的战争图景,同时有效的促进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引发学生产生对战争的思考,对和平的热爱。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把教材回归生活,着眼于学生身边看的见、摸的着、感受得到事,帮助学生的建道德认知。 二、让孩子在还原生活中体验生活意蕴 品德与社会课很难完全抛开说教,但我们要努力将抽象的说教感性化。这就是要把说教还原成生活场景,只有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的生命力得到张扬,只有在生活场景中,学生才能体验到生活的意蕴。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要联系生活的事件、生活的体验、生活的空间、生活的领域,要结合学生与家庭、生活与学校、学生与社区、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时候,千万不要找课本有哪些知识点,如果这样一找,我们又陷入了以往的课程观。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应还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这个生活是充满情趣,洋溢活力,具有生命意义的,决不是那些支离破碎的所谓知识点。 如在学习“用智慧保护自己”的内容时,我选择了三个情境,让同学们讨论,看看谁是“自救智多星”: ⑴当你回家时,发现有一个成年人在你后面跟着你,怎么办? ⑵当你独自在家,遇到陌生人来访,怎么办? ⑶当你路过网吧,网吧老板拉你进去打游戏,怎么办?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遭遇意外险情和伤害时,处理方法应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用智慧来保护自己;处理的原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少,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这些来自生活的情境,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有的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有的是学生曾经思考过的,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性的问题融入在这些生活情境中,学生在体验生活中,学到了生活的本领。 在还原生活中体验生活意蕴,就意味着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就是强调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密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激励学生去生活、体验、经历,敢于开拓生活视野和生活内涵,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 三、在体验生活中提升生活品质 就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而言,他们需要有一个开放的空间,需要有一个尊重其生活的领域,因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是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建构人生的生活方式,为了实现人的价值生命。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创造精彩生活,丰富想象生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基础。课堂以生活化活动串联,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妙趣横生的生活主题之中,突出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例如,在上“孝敬父母”之前,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菜时最好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上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就是要让生活本身而不是远离生活的东西成为教育的手段,教育只有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现实,才能获得真实、动态和可靠的理解,实现道德的内化和情感的提升,我们德充工作的使命,就是要走进儿童广阔的生活空间,在“生活”这片儿童道德生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里勤奋耕耘。唤醒儿童的道德生命、激活儿童的道德力量。

浅谈德育回归生活

浅谈德育回归生活 摘要: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所以应让德育回归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关键词:小学德育回归生活教育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回归生活是小学德育的应然选择。回归生活,注重人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回归生活,德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回归生活,德育方可绿意盎然,生机无限。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 一、构建具有层次性的生活化德育内容 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便应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学习兴趣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自然地、很容易地发生作用了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的切人点,将德育内容进行整合,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其体的、分层次的要求。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热爱中国***教育、热爱人民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启蒙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等方面。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具有可操作性。坚持差异性原列,在教育内容中设计若干个等级标准,让每一位学生自行选择德育内容。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源于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生活交往和联系。因而,德育不能“在岸上指导学生游泳”,必须在学生的生活交往和联系中展开。鲁洁教授指出:“德育不是预设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生成性的活动,是在偶然无序的人与人的交往中生成的。”德育只有通过生活,关注生活的本真,才能焕发活力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关注生活的本真,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德育要回归生活,我们不能将学生囿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德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在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活动的组织形书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雏鹰小队、或个人,因地制宜,因“效”制宜。集体活动重在引导学生之间通过对话交流,互动发展;个体活动重在激发学生自主地道德体验和自我内化。关注生活的本真,要善于创造性地实施随机教育。这里的“机”指“德育契机”,是学生在日常

德育:让生活告诉你

德育:让生活告诉你 一所初中学校曾搞了这样一次活动:让三十几个学生人手一张IC电话卡,然后到所在县城的公用电话亭上去打一个电话。结果学生们怀着新鲜好奇的心情走出校门,回来时却是每人一肚子的感慨。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看法: “许多电话根本不能用,有的连电话线都扯断了,太缺德!” “简直丢人,要是外地人来咱这儿,打电话碰到这种情况,那对我们这地方和这里的人会是什么印象?” “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就要首先从这些小事做起要有公德意识,要讲公德。”注意环境建设,每个人都“让生活告诉你”。“用学生自身的能源‘照亮’学生自己。” 这是一个典型的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接受道德教育的例子。道德学家进一步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性,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引导学生自觉加强道德培养。即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接受教育,更要在生活中、实践中亲身体验道德意识。 道德的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它不同于某个表象的知识,可以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孩子立即实现,它更需要通过具体的过程来言传身教,需要通过种种自觉不自觉的言行来慢慢领会。 因此,道德教育是一种亲历性的教育,只有让孩子亲身参与到实

践中,才可能将道德认识内化为精神品质,从而指导个体的道德行为。 因而,学校德育的正确方向应当走向生活化,学校必须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去体验。这所学校通过让学生出去打电话的活动,使孩子们意识到损害公物带给人们的不便,对城市面貌的损害,从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对他们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公共财物,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传统的德育方法,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实际效果不大,而这个学校组织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接受道德教育。教育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使德育富有实效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展孩子的日常生活空间。我们可以在宏观上把道德分为意识形态化的道德和日常生活道德。日常生活道德是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大多和宗教信仰、礼仪风俗、生活习惯等结合在一起,这部分道德虽然具有不系统、经验化、日常化、无意识的特点,但它却是理解整个社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适应于市场经济的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所以,我们要尽力拓展孩子的日常生活空间,进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 回归生活的德育,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日常生活形式,而是以日常生活形式为基础。使德育的目标和内容都能与学生个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在德育活动中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个体既有的生活

探索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与实践教育

探索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与实践教育 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村级小学,学生来自周边的村寨,共433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对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现在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可以说是困难与机会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呢?近年来,我校的德育实践与探索充分证明了,德育一旦远离学生生活,便成了枯燥乏力的教条,便失去了育人的支点;真正有价值的德育,应当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身参与、实践、体验与感悟;德育的作用,应当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交往、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 德育就是生活,生活亦是德育。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我校在搞好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同时,大胆尝试了德育生活化、经常化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 一、利用校园人文环境中渗透德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它的显著特征是具有感染性。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感召力大,穿透力强的教育效果。 我校遵循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修身养性的原则,在“洁”“绿”“静”“敬”“乐”“诚”等多方面做好文章,把学校打造成“文明的校园、求知的乐园、美丽的花园”,精心构建校园文化这一巨大的“德育场”。学校在坚持做到让绿色长驻、环境常美的同时,设置富有创意的墙体语言教育,六位名人仿铜像、二十四块名人名言和墙体德育标语牌,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达到悦心、怡情的教育效果。精心布置班级文明环境,在教室里悬挂国旗,张贴名人名言,创设“学习园地”和板报专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整洁、舒适,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场所。安静舒适的环境与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相映衬,是我校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闪光点”。 二、利用学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德育情景,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根据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统筹计划安排,对学生进行系列德育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重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学生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的象征意义,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通过《一夜的工作》等教学,让学生受到艰苦朴素的传统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繁荣、强盛,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在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回归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浅谈对德育回归生活的理解

回归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浅谈对德育回归生活的理解 发表时间:2012-10-31T09:28:17.0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12月总第118期供稿作者:姜钰佳[导读] 一个班的班主任,遇到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就是他们班的男生宿舍特别的脏和乱,多次指出,但男生们却不以为然。 姜钰佳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中学255400 记得不止一个人跟我说过,小时候上课,真信书里说的,长大了,走上社会才发现,生活不是书中的样子,多年坚守的东西忽然不是那个模样,我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因此,当我看着网上、报纸中那些说我们的学校教育缺失的话语,我只能无奈地笑着,因为那时的教材真的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很远。 后来,自己参加了工作,拿到教材时候的心情可以用惊喜二字来形容。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名称由思想政治改成了思想品德;内容,删除了社会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分,记得当时上学的时候这几部分内容很难理解,我们学习的时候是典型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也增添了很多内容,比如青春期心理健康特征,比如如何与人交往,甚至我们上学时被诸位老师家长视为洪水猛兽的男女关系问题也由以前避而不谈、简单粗暴压制改成了写在教材里,用引导,引起学生思考而后找到正确交往模式的方法出现。这一切,无一不在昭示着我们的教育开始回归生活,回归生命的本真。 记得当年,我刚刚入职,接手了我校新初一的一个班。由于我们的学制是五四制,初一的孩子们大的十一岁,小的十岁,正处于男生女生相互排斥的时期。那个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全班参加学校的活动,需要穿校服,那些在校服外穿了外套的同学就需要临时把外套脱下来。按照规则,男生先参加活动,女生后参加活动。于是我跟同学们说,咱们男生参加活动的时候女生帮着拿一下衣服,女生参加的时候男生帮着拿一下吧。结果,我听到了一阵阵“啊,不要”。后来,男生比赛的时候,女孩子们倒是帮着拿了,但都是用两个手指尖夹住,把胳膊伸得长长的,离得自己远远的。我看到之后,哑然失笑。 后来,在上《荡起友谊的双桨》那一课时需要讲到男女生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时我想到了校园里的那一幕,就在考虑: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能起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呢?直白的提问,能打开学生思考的思维吗?于是这一课,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班的班主任,遇到一个很头痛的问题,就是他们班的男生宿舍特别的脏和乱,多次指出,但男生们却不以为然。后来班主任突发奇想,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活动,彻底改变了这个状况。请问:你知道班主任的“绝招”是什么吗?为什么?(带女生参观男生宿舍)记得这个问题当时引起了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甚至男生在知道答案之后,还是依然一脸的不服气。可是,学生们的话题是打开了,接下来的教学,气氛活跃,学生敢想、敢说。经过学生自己的讨论,也有了许多连珠妙语。后来的生活中,虽然学生依旧会有相互排斥、相互打小报告的情形存在,但大多数时间,学生除了小报告之外还会说一句:老师,某某在某些方面还是挺好的。这多少也是个小小的进步吧。 今年,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标准再次修改,将回归生活作为修改的重要理念,以“大德育”为目标,在没有修改大框架的前提下,对许多的细节进行了调整。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修改后的课标给了老师更广泛、更加自主发挥的天地。可这也对我们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老师如果希望自己上好每一堂课,那么他的人文素养、课堂驾驭能力、生活逻辑同理论逻辑相结合的能力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加具有生命力。 课堂能否鲜活,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能否正确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能否灵活运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抓住每一个教育的时机。记得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六年级的《挫而不折,积极进取》。课堂上,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一位同学在纸上写下自己从小到大经历过的挫折有什么,并反思这些挫折对我们的成长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头垂得很低,她在纸上写了涂,涂了写,教师过来看她的时候还遮遮掩掩。当时的教室里不仅仅有授课教师和他们班的同学,还有许多在听课的老师。我现在回想起这一幕还会想,如果是我面临当时的情况,我会怎样处理这个学生?会不会因为她的不参与、不配合而大发雷霆?当时授课的教师并没有像我一样做,在她对这个学生仔细观察之后,她举起了这名学生手中的小纸片,对我们大家说:刚刚每一位同学的发言都充分地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而这里有一位同学的经历和观点不仅真实更让我感动,下面我想请这位同学做一次发言。后来,这名学生起立的时候头依旧垂得很低,我们可以看出她心中的不自信,最后这个发言是由另一位同学替她完成的。通过这个发言我们才知道,这名同学天生手有残疾,她为此很自卑,害怕与人交流,以致于现在性格有些软弱,在与他人打交道的时候畏手畏脚,但是她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融入到人群中来。听完了这位同学的发言,教室中一片沉默,甚至听到了几个女孩子呜咽的声音。此时,教师用轻柔、低沉的声音说: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让我们见到了一位勇敢面对自身,积极融入班级的十分优秀的同学,那大家有没有话想对她说啊?接下来的场面非常让人感动,同学们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们用自己朴素的语言表达着对这位同学的欢迎、对她的坚强的敬佩。此时的课堂真正上升到了一个情景交融的高度。 品德教育是一种隐形的“无痕教育”,大道至简,如果我们硬要将这种教育拔高、说教,那么必然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从政治课到思想政治课,再到思想品德课,我们的品德教育一步步从高于生活走上了回归生活之路,我们相信,唯有在这样的道路下,品德教育才能够走得更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