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合作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学习

特点:合作学习的特点:(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4)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5)合作学习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

存在问题:在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形式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一般理解是:把原来是学生独立阅读的材料或教材内容,转变为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进行阅读、讨论。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同桌或前后桌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具体,学生很难将班级学习目标转变为小组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的学习,有的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单一、封闭,并不需要集体共同完成,学生完全可以采用个体活动方式进行学习。而学生合作意识差,交流技能薄弱的问题也很突出。有的优秀学生总是在不断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其他学生只能当听众;一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在学习中扮演听众角色,不会质疑他人的观点;有的学生不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不会对本组成员的观点作总结性发言或对他人观点进行客观的评价;还有的学生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对话,在学习中显得孤独和不合群。这些问题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助和合作流于形式。

实施策略: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区别于师生双边活动和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运用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是:要有吸引力的主题;可以分解的任务;有凝聚力的团队和小组;激励性的发展性评价。合作学习应有以下要素:学生间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

合作学习的有关知识:

(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首先,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相同的权力和共同的责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机。其次,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质量,又观察到他人的思绪过程,从而进行较准确从中学习有效策略。第三,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交往是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①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异质分组的形式)

②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

③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

主要是,合作学习是以小组共同学习为形式,同一学习内容,以共同完成任务为目标。

《走进新课程》资料查找目录

序言

1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通过课程来体现、实施。P1

2 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

3 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p2

①知识传授——积极主动学习态度

②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③内容繁难偏、书本化——生活、趣味、经验

④主动学习、参与、探究、动手⑤评价促进教师、学生、教学实践的发展⑥三级课程管理。

4 综合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5 加强德育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渗透。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2)

1 “知识经济”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提出。

2 基础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P7 李岚清、邓小平的话

3 各国课改的共同趋势。P8 政府参与;协调与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目标 (11)

1 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p11

2 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转变课程功能; 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

容与生活和时代联系;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建立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调整 (17)

1 课程的类型p17

2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自的主导价值。P17

3 现行课程结构的不足p18发展单一性——多样化科目之间比重失衡——均衡化

4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p18-19

5 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各自体现p19(结构上的三大基本特征)

6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p22 一贯强调了连续性和顺序性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25)

1 分科课程的优点p25三点

2 分科课程的缺陷p25概要阐述

3 分科课程的特点p25①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②内容选择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综合性

4 综合课程类别p26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者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不同学科的互相整合。

5 实施综合课程注意点p28

综合实践活动 (28)

1 综合实践活动阐述p28和序言p3一样

2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p29

3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p29(整体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生成性(本质特性); 自主性)

4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p30-31(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的重要手段更是实践探究的重要内容)

5 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p32

6 有效综合实践活动的遵循原则p32

7 “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和课程的关系p34

8 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原因/p35

9 “研究性学习”课程注意问题( 其中六”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p37

10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p38

1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点p41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优秀传统

12 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p44 三个承接任务

“绿色证书”教育 (46)

1 农村的”绿色教育”证书是”三教统筹”

三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49)

1 课程标准的定义/ 课程标准的内涵/ 课程标准的功能/ p49

2 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p50

3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p51

4 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的转变p52(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关注教师教学向关注课程实施; 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新课程标准的结构 (53)

1 目标陈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

2 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

3 新课程标准的特点p61五点

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的比较 (65)

1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P65

2 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是课程标准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方法论基础。其核心是采取了行为目标陈述的方式。P82

3 由能力目标来主导教学内容,在组织方式上呈现为“网络化”。“网络化”,指内容和目标相交织,“课程目标”“专项内容”“内容目标”三个层级相交织的整合方式。作为内容目标体系,它的内在关系具有显著的特点。P84

4 由能力目标来主导教学内容,在操作方式上呈现为“行为化”。“行为化”指对内容目标的具体操作提出行为要求和指导,一操作行为的实施否作为衡量的标准。P85

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