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50be6c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a.png)
系统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是一种语言学理论,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麦克·霍尔迪(M.A.K. Halliday)提出。
该理论强调语言的功能性,认为语言是用来实现交际和社会功能的工具。
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功能: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文化功能。
交际功能是指语言用于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图的工具,通过语言交流可以建立沟通和互动。
通过分析语言的交际功能,可以了解说话人的意图,并解读他们所表达的信息。
表达功能是指语言用于表达思想、感情和意图的能力。
语言具有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可以用来表达各种类型的信息。
通过分析语言的表达功能,可以了解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并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思。
文化功能是指语言用于传递文化价值观念的能力。
语言是每个社会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社会和群体的价值观念、传统和习俗。
通过分析语言的文化功能,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通过对语言功能的研究,揭示了语言是如何在社会交往中发挥作用的。
它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社会上下文的重要性,认为语言的结构和用法是相互关联的。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语言被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其目的是与他人进行交流。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语言文本的分析和解释来揭示语言的功能。
研究者通常会分析文本中的语法结构、语义意义和语用功能,并将其与具体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揭示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对语言使用的深入认识。
总之,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种关注语言功能和社会实践的语言学理论。
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表达功能和文化功能,并通过对语言文本的分析,揭示了语言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我们理解和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语言学的语气系统
![功能语言学的语气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eddd1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a.png)
功能语言学的语气系统1.引言1.1 概述功能语言学作为一门语言学分支,旨在研究语言使用中的各种功能和目的。
它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语境下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义和态度。
其中,语气系统作为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语言教学以及语言技术领域。
在功能语言学中,语气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在表达观点、感情和态度时所使用的语言元素。
语气系统涵盖了一系列语言特征,如语气助词、语气词、语调、语法结构等等。
通过语气系统的运用,说话人可以更加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意图,使语言表达更具灵活性和表达力。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功能语言学的语气系统,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出发,探讨语气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借助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语气系统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语言学习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借鉴。
通过对功能语言学的语气系统的重要性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语气系统在促进有效交流、增强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功能语言学的语气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进一步推动语言学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语气系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提高语言交际的效果和质量。
总之,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功能语言学的语气系统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气系统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和价值,为语言学习者和语言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功能语言学的语气系统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接着,介绍了文章的结构,明确了各个部分的内容和顺序。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对功能语言学的语气系统进行深入探讨。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语气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首先,对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包括功能语言学的起源、主要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
接着,详细介绍了语气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包括语气的概念、语气的种类和语气在功能语言学中的作用等。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c44cf1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0.png)
功能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1.引言1.1 概述功能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功能和结构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是如何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
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交际学派的兴起,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领域。
在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被看作是一个交际工具,通过语言交际,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
因此,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关注的是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强调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影响。
功能语言学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语言是如何适应不同的交际环境的?语言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选择是如何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的?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相比,功能语言学更加注重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而不仅仅是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它关注的是语言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语言在特定语境下的功能和作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功能语言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它强调语言与社会系统、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本文将首先介绍功能语言学的定义和背景,探讨它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随后,将引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介绍其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最后,将总结功能语言学的意义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应用,探讨它们在语言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及各部分下的子章节。
下面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1.1 概述(Overview):介绍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背景和基本概念,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Structure of the Article):本节将详细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1.3 目的(Purpose):明确本文的目的,即探讨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和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正文部分(Main Body):2.1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2.1.1 定义与背景(Definition and Background):介绍功能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阐述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相关学者的主要观点和理论。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语言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1fa753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a.png)
2、语言思维能力得生理基础
大脑就是人类语言思维能力得生理 基础。现就大脑基本构成和功能分 区做一个简单介绍,目得就是从神经 认知科学得视角揭示语言和思维得 内在联系。
(1)大脑得左右分工。
人得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中间有
脑桥连接。人在出生时没有左右
大脑得分工,但随着年龄得增长和
语言认知能力得成熟,大脑左右半
2、语言得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得社会功能中最基本得就是信息传递功 能。 理解语言得信息传递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人类社会中语言信息传递得作用。 (2)人类社会信息传递得其她方式与语言得关联。
(1)人类社会中语言信息传递得作用。
通过信息得交流,社会成员可以彼此分享各自 得经验感知和思想成果,更好地分工协作,发挥 潜能。
(2)心理学认为,客观得现实通 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得信息必 须有一套符号,最基本最重要 得符号就是语言。语言符号帮 助人达成对外界得认知,储存 认知得成果,并且发展人得认 知能力。
(3)认知神经科学证明,大脑中 有专门控制语言功能得区域, 和人得抽象能力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语言和思维就是密 不可分得。
思维方式得特殊性可以体现在语言得各个 层面。
A、从词汇系统看思维方式得差异。
汉语得基本颜色词分为七段,分别就是红、 橙、黄、绿、青、蓝、紫。英语得基本颜 色词分为六段,分别就是purple、blue、 green、yellow、orange、red。
B、从语法系统看思维方式得差异。
(2)互动包括两个方面:
一就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得 情感、态度、意图。
另一个方面就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 达得情感、态度、意图对受话者施 加了影响,得到相应得语言或行动上 得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语言学中语言的功能
![语言学中语言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5c4108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e.png)
语言学中语言的功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在语言学中有着多种功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语言的描述性功能、表达情感功能、社会交际功能和思维表达功能。
首先,语言的描述性功能是指通过语言来描述事物、人物、概念等。
人类使用语言来传达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通过词汇、语法结构等方式将自己的认知传递给他人。
例如,通过句子“我有一只黑色的猫”可以清晰地向他人描述自己拥有一只黑色的猫。
这种描述性功能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传递信息,增进相互间的理解。
其次,语言的表达情感功能是指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
人类有着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语言为我们提供了表达这些情感的工具。
无论是喜悦、愤怒、悲伤还是惊喜,我们都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
例如,当我们感到愉快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词语“开心”、“快乐”等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这种表达情感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再次,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指通过语言来进行社交活动。
因为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基本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社会关系、交流思想、分享知识等。
通过语言交流,人们可以交流彼此的意见、观点以及信息,从而促进社会交往和合作。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语言进行讨论、辩论、交流信息等,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最后,语言的思维表达功能是指通过语言来表达和组织自己的思维。
语言不仅仅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它也是人们思考和处理信息的工具。
通过语言,我们可以表达、组织和发展思维,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解问题。
例如,在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思考和分析各种因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综上所述,语言在语言学中有着多种功能,包括描述性功能、表达情感功能、社会交际功能和思维表达功能。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准确地描述事物、表达情感、进行社会交往和组织思维。
因此,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支柱之一。
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
![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0fa0821711cc7930b71611.png)
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一、引言二、概念功能与及物性系统理论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
韩礼德把语言纯理功能分为三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汤普森又将概念功能细化为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
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
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扯的人和物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
逻辑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单位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
[5] 及物性(transitivity)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
[5] 韩礼德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 1.物质过程不仅可以反映具体的动作,而且可以表示抽象的行为。
它通常涉及身体动作,这个过程有两个参与者,即动作者和目标,描述动作发生的时间、空间、程度和方式等的部分是环境成分。
2.心理过程指描述内心世界的思想、喜好、欲望和感受等的过程,它通常涉及两个参与者:感觉者和现象,感觉者是发生心理变化的人或动物,现象指存在的人、物、事件和情景。
3.关系过程指反映事物与事物之间所处的关系的过程。
它分成修饰型和认同型两大类。
修饰型指某一实体具有的属性或归属关系。
此类过程的两个参与者分别是载体和属性。
认同型的功能在于识别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其两个参与者是被认同者和认同者。
4.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苦笑等生理活动过程。
它通常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
在某些小句中,可能还有另一个参与者,即范围。
5.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
过程的参与者分别是说话人、受话人或目标。
说话内容可能是传递给受话人的某个信息,也可能是要受话者做的某件事。
功能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848efdfe04a1b0717fd5dd66.png)
功能学者或形式学者从事的跨语言类型研究往往带有举例说明的性质,而不太讲究类型学特有的那套工作程序。“职业”类型学家的成果特别是经典性成果,则遵循Greenberg(1963)所奠定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这些著述首先追求语种库的覆盖面和均衡代表性,一方面是逐步扩大语种库的数量,从Greenberg(1963)的30种语言,到Keenan & Comrie(1977)的50多种语言,到Hawkins(1983)的200多种语言,再到Dryer(1992、1999)的600多种语言和900多种语言,另一方面是通过改进统计程序来减少谱系、地域方面的不平衡(如Dryer1992)。此外,这些成果在大型均衡语种库的基础上,或者寻求无例外的蕴涵性共性,如Greenberg(1963)和 Hawkins(1983)关于语序的共性,或者寻求严格的等级序列,如Keenan & Comrie(1977)关于制约名词短语关系化的可及性等级序列(Accessibility Hierarchy),或者追求大规模的统计结果,如Dreyer(1992)通过625种语言的调查来确立各种句法结构与动宾结构是否和谐,或者追求全面覆盖的分类系统,如Grinevald(2000)关于类别词(classifier,包括汉语所谓“量词”)的分类系统。在这种范式下所获得的研究成果,能够在语言普遍性方面获得最大的说服力。而功能主义学者或形式主义学者所从事的类型学研究,尽管在理论追求和洞察力方面也许有其不俗的表现,但其类型学的充分性(typological adequacy)[1]却无法与狭义的类型学成果相比,多多少少带有“客串”的性质。凭着自身特有的范式,语言类型学业已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是一个与形式学派和功能学派都有交叉、都能沟通的学派。
关于学派,有学者将语言类型学归为功能语言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派,文献中也能看到“功能-类型倾向/方法”(functional-typological approach)这一类表述。这的确反映了部分的现实:类型学家中的多数学者在语言哲学上倾向于功能主义而不是形式主义,而功能派学者中也有不少人乐于做类型学研究。但这只表明类型学和功能语法的交叉,而并不体现两者的等同。类型学的“区别性特征”是它在理念上对跨语言研究必要性、重要性的坚持和上面所述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特色,而不是功能主义的那些基本信念。不少功能派学者主要从事单一语言的内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理论,并不重视跨语言研究,如一些话语分析的学者和认知语法的学者。虽然部分(哪怕是大部分)类型学者像功能学派一样相信,语言共性的存在,不是因为天生得来的普遍语法,而是为了满足人类语言交际或认知等功能的需要(参看科姆里(Comrie)1981,沈家煊译1989:28),但也有一些类型学家,包括最专业的类型学家,却很乐意采纳形式语言学的观点。例如,Hawkins在用处理机制(processing)解释语序共性的同时,就很强调句法的独立性,他不但乐意采纳X杠杆的理论来分析句法结构(Hawkins 1983:184),而且强调语序共性或倾向是为了便于处理纯句法结构而不是处理语义关系或语用功能(1994:409),这是明显有悖于功能学派的基本信念的,并且在成果的表达上也尽量地追求严格的形式化。此外,也有不少形式派学者、包括像来自生成语法大本营麻省理工学院的Ken Hale这样的学者,非常热心于类型学的研究,愿意让生成语法的理论解释去接受更多人类语言的验证。将语言分为结构定型(configurational languages)语言与非结构定型语言(non-configurational languages),被视为类型学中的一项重要分类,而这项类型划分正是由Hale等生成学派类型学家所作出的,而关于话题结构化语言、焦点结构化语言等类型划分,也是由此派生出来的。这些学者构成了类型学中一个分支 “原则与参项”类型学派(Fukui1995),他们虽然从形式学派出发,但在相信跨语言验证的必要性和致力于从事跨语言比较方面跟其他类型学家是一致的,体现了类型学和形式学派的交叉。形式学派的最新分支之一优选理论更是大量吸收了类型学的观念和成果(其对某个特征有无标记的判断就主要基于跨语言的分布情况)。因此,将语言类型学简单地归入功能学派的分支,难以反映当代语言学学术分野的大势。
功能语言学 韩礼德
![功能语言学 韩礼德](https://img.taocdn.com/s3/m/3f06ab2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b.png)
功能语言学韩礼德
功能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自然语言使用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语言的使用功能,即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而不仅仅是作为语言单位的结构和形式的研究。
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交际的目的对语言形式和语言含义的影响。
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不同,功能语言学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用途和语境。
韩礼德是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倡导者。
他提出了“文本组织论”、“语义转移论”和“情境语法论”等概念,对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文本组织论认为语言是按照特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功能的,这种组织形式是因为使用者的需要而出现的。
语义转移论则强调了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语言单位的意义是通过上下文语境的转移来实现的。
情境语法论则认为语法形式是由文化、社会、心理等情境要素构成的。
功能语言学在现代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功能语言学简介
![功能语言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401a1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b.png)
功能语言学简介什么是功能语言学功能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关注的是语言如何在社会和认知方面发挥作用。
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实证数据,旨在揭示语言结构的功能和用途。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工具,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还承载着社会认同、权力关系、归属感等社会功能。
通过研究语言在社会交互中的使用方式和目的,功能语言学试图了解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假设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假设:1.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语言不仅仅是个体的认知能力,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
语言的使用受到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2.语言是功能性的:语言的结构和用法是为了满足沟通和交际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3.语言是动态变化的: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发展和演变。
4.语言是多样的:不同的社会群体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和用法。
功能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领域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用学:研究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方式和目的,探讨话语行为和言语行为规范。
2.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在社会群体中的分布和变化,探讨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
3.句法学:研究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探讨句法结构的功能和用途。
4.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探讨语音的功能和意义。
5.语义学:研究词义和句义的构建和理解,探讨语义的功能和用途。
功能语言学的应用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言教学、语言治疗、语言规范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语言教学中,功能语言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语言的功能和用途,设计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在语言治疗中,功能语言学可以帮助治疗师了解语言障碍的原因和影响,设计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语言规范中,功能语言学可以帮助规范制定者了解语言使用的社会背景和需求,制定更合理和可行的规范。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功能语言学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语言的功能和用途,设计更智能和人性化的语言处理系统。
语言学的功能
![语言学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49681ca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0.png)
语言学的功能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其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功能、发展和使用等方面。
语言具有多种功能,下面将主要从交际功能、认知功能、表达功能和文化功能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交际功能是语言学最基础的功能之一。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交流等都需要语言的支持,不同的语言所具有的交际功能也有所不同。
1. 获得信息能力:语言通过有效的交际手段,可以让人们在对话中彼此交流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你干什么去了?”,“我去了图书馆。
”这样简洁直接的交流方式,可以让人们迅速了解对方的行为和目的。
2. 表达情感能力:人类的情感状态是多彩多样的,情感表达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际功能。
语音、语调、词语等多种方式都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比如,“我很高兴见到你”、“我很抱歉”、“我很生气”等表达方式都可以准确地表达不同的情感状态。
3. 建立关系的功能:语言可以通过表达社交礼仪、劝说、夸奖、批评等多种方式建立起人际间的关系和信任。
“请进,请坐”这样的礼貌话语,可以让访客觉得主人十分热情,从而为建立良好关系奠定基础。
二、认知功能语言不仅具有交际功能,还具有认知功能。
人们通过语言来了解世界、思考、学习和表达自己的想法、看法等。
1. 表达思想能力: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的主要工具。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组织自己的思维,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例如,通过“我认为”、“我觉得”、“我的意见是”等词语,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2. 记忆和学习能力:语言可以帮助人们记忆、理解和学习知识。
“请把书拿给我看看”这样的语句可以帮助人们记忆和学习书的内容。
3. 分类和归纳能力:语言能够帮助人们将事物按某一标准分组、分类,同时还可以根据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
“猫是哺乳动物,猫和狗都是宠物,但是它们的大小、形状、习性等都有些不同。
”三、表达功能语言可以帮助人们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强调某些事情,并传达不同的情感和语调。
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应用教学法
![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应用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2fbe9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6.png)
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应用教学法功能主义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的功能和使用。
在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应用教学法中,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被应用于语言教学的实践。
本文将探讨功能主义语言学在应用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和效果。
功能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功能和使用。
在应用教学中,功能主义语言学鼓励教师和学生关注语言的实际应用场景和交际目的。
教师可以设计真实生活中的情境和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功能主义语言学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
在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来实现交际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功能主义语言学还强调语言的语用功能。
在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语用规则和表达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礼貌用语、表达感谢、请求帮助等。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并提高他们的交际效果。
功能主义语言学还关注语境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影响。
在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根据语境来理解和运用语言。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阅读和听力材料,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和理解隐含信息。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听力能力,培养他们的语境意识。
功能主义语言学还注重语言的变异和多样性。
在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和不同语境中的语言变体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不同的语言变体,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语言的多样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应用教学法强调语言的功能和使用,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用功能,关注语境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影响,以及语言的变异和多样性。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功能语言学简介..
![功能语言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0878b15f78a6529647d539e.png)
语法功能是最具体的一种功能,它是纯理功能在语 言系统中的体现形式。
五种功能的关系
纯理功能产生于宏观功能,宏观 功能产生于微观功能,语法功能是纯 理功能在 词汇和语法层中的具体体现, 人们平时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构成了 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
功能语言学之所以不同于形式主义语言学的一个重 要方面在于前者视语篇为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和出发点, 而后者将语言研究的单位局限于句子的范围之内。系统 功能语言学在研究句法结构时突破了句本位思想,重视 对语篇的研究。Halliday(1994)明确地将系统功能 语法称为“语篇语法”(discourse grammar)。认 为语篇指的是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头或书面 的语段。
法国学派
Martinet Kristeva
三个独创之处:语言的双重分节;语言的经济 原则;语言的现实主义原则。
Martinet认为尽管语言可以发挥表达、交际和 审美等多种功能,但交际功能才是语言的“中 心功能”,在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应该贯穿 功能主义。
她 于 1967 年 首 先 创 造 “ 互 文 性 ” (intertextuality)这个术语,并把它引入文本 分析和文学批评。所谓“互文”(intertext) 指的是存在于其他语篇之间的语篇;所谓“互 文性”指的就是不同语篇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
Halliday的功能思想
3.宏观功能 macrofunction
宏观功能是儿童放弃原型语言向成人语言过渡时出 现的语言功能。韩礼德认为宏观功能可以分为两种:一 种是理性功能(mathetic function),另一种是实用功 能(pragmatic function)。
4.纯理功能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言的功能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言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b77f6e3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f.png)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思维应领先于语言产生, 但是语言一经产生,语言就和思维紧密相连, 成为思维的工具。
2、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1〕逻辑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
〔2〕语言单位的意义是由逻辑思维所赋予的,语言 所具有的层级关系、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与逻辑思维 的活动模式相契合。
总之,二者互相依存。
3、语言和思维的区别。
二、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这主要与非语言的
交际工具相比。
第一,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无论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无 法与语言相比。因为它们都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需要注意:非语言的交际工具都是有各自的优点的。
如文字可以跨越时空的局限,使得文化、知识流传久远。
胡元规因为还有正事,便向王翠翘使个眼色,示意她不可再 藉故劝酒了。 王翠翘使个会意的眼色,随即拨动琵琶。 〔高阳?草莽英雄?〕
思考:世界上的语言不同,那Fra bibliotek各民族对世界 的分析也不同。
这是有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the Sapir – Whorf Hypothesis 〕
思维科学的开展,也推动了语言学的开展,近年 来刚刚兴起的认识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就是在其影响下开展起来的。
它是一个以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感知世界并 将其概念化的方法和策略来研究语言的语言学流派。内 容涉及思维科学的各个方面,如对隐喻、词和概念关系、 认知语法等的研究。
〔表达功能_expressive〕
“要想钱包鼓,准备炒V股!V股V股,就是尾巴股!〞 表情功能_evocative
咱们班的男孩都得去踢球。 言语行为功能_performative
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
![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d520786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6.png)
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哎,今天咱们聊聊功能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不过别担心,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跟你唠唠。
功能语言学可不是个冷冰冰的学术名词,它其实就是研究语言的用法,换句话说,就是想知道我们平时说话是怎么回事。
你想啊,每次我们跟朋友聊天、跟家人争论、甚至跟路人搭话,背后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
就像那句老话,“说话是门艺术”,这艺术背后藏着多少学问呀。
功能语言学就像个观察家,专门看我们在不同场合下是怎么用语言的。
你在咖啡店跟朋友聊八卦,语气肯定跟在工作会议上完全不同。
语言不是死的,它活灵活现,随着情境、情感变化而变化。
这就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
想想你跟朋友打招呼,可能会说“嘿,老兄!”可是对老板就得收敛点,来句“您好,李总”。
这不就是语言的功能嘛,得根据对象来调整。
再说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它的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其实就是在说语言是怎么运作的。
有点像玩拼图,大家知道拼图是怎么拼的,但是想把它们拼好可不容易。
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的就是这些拼图块的关系。
就拿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说,“我喜欢吃苹果”。
这个句子看似简单,但它背后有很多信息啊。
比如,你喜欢吃苹果,是想告诉别人你喜欢这个水果,还是想表达你想去吃东西?一句话能传递的信息比你想的还要多。
这两者其实是一对好搭档,功能语言学在实用性上强调语言的使用,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则更像是拆解语言的结构。
它们合在一起,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这个大家伙。
就好比你在厨房做菜,功能语言学教你怎么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告诉你每种食材的特性,让你能更好地调配,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想,“那这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哈哈,其实关系可大了。
想想你日常交流中,有多少时候是因为没说清楚导致误会?比如,你对朋友说“我觉得这件事不太妥”,结果朋友理解成你反对他,心里憋屈不已。
这时候,如果你对语言的功能和结构有点了解,就能更好地表达自己,避免这种小误会。
功能语言学简介..
![功能语言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0878b15f78a6529647d539e.png)
荷兰学派
讲荷兰学派实际上就是讲S. Dik(1940-1995)。他 创立的功能语法在整个功能语言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体 现 在 1978 年 出 版 的 《 功 能 语 法 》 (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他把语言功能分为:语义功能、 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
Dik的功能语法和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都受到 布拉格学派的影响,但系统功能语法是以社会集团的 语言使用者为出发点,本质上是社会语言学的;而Dik 的功能语法以说话者的能力competence为出发点,因 此从某种程度上跟转换生成语法一样具有认知心理学 的性质。
一、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及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能, 集中力量去发现和描写由于社会情境和说话人的情况不 同而产生的各种变体,以及其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系统语法
二、把语言看作是与意义相关联的可供人们选择的 若 干 子 系 统 组 成 的 网 络 , 又 称 为 意 义 潜 势 (meaning potential),而语言使用者要从该系统网路中进行各种 有意义的选择。Halliday不同意Chomsky关于“语言 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分,认为语言不是人的一种 知识或能力,而是“文化和社会所允许的选择范围”。 这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区别于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一个重要 标志。
系统功能语言 学派
系 统 语 法 Halliday功能思想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
语法隐喻
系统语法
Systemic Grammar是Halliday于20世纪60年代 中期提出的一个名称。Halliday为代表的一些语言学家 认为语法研究应该建立在一系列的系统之上。而且语言 的系统与语言的功能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因此系统 功能语法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 面。系统语法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
语言学概论之一语言功能
![语言学概论之一语言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fb58f1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2.png)
语言学概论之一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它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还具有多种功能,可以用于思考、学习、交流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语言的功能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首先,语言的最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和交流。
人们使用语言来传达他们的思想、感受和意图。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相互交流、理解彼此,并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语言的交流功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功能,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交流,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
其次,语言也具有表达的功能。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还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因此,语言在形成个体和社会身份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外,语言还具有认知的功能。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思考、分析和推理。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和传递知识的工具,它还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
语言的认知功能使得人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创造新的概念和思想。
语言帮助人们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事物,进而促进了人类的智力发展。
最后,语言还具有审美的功能。
语言可以用来创作文学作品、诗歌和音乐等艺术形式。
人们使用语言来创造美感和表达情感。
语言的审美功能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人们带来艺术享受和情感体验。
总之,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信息传递、交流、表达、认知、社交、文化传承和审美等。
这些功能相互交织、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思考、学习、交流和创造,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语言也是人类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因此,对语言功能的研究和理解对于我们认识语言、了解人类社会和推动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与发展
![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59f7c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4.png)
目录
01 一、功能语言学在中 国的应用研究
03 三、结论
02
二、功能语言学在中 国的应用前景
04 参考内容
功能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功能、语言使用和语言特征的学科。它语言在实 际语境中的运用,以及语言与文化、社会、认知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功 能语言学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和应用,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次演示将探讨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与发展,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和问题, 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3、其他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国际关系、 跨文化交际、社会语言学等。例如,在跨文化交际中,系统功能语言学可以帮助 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言差异和交际规则,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
谢谢观看
2、翻译
功能语言学在翻译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同 时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表达习惯。一些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 语法、词汇和语用特征,提出了翻译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和技巧。例如,在翻译英 语被动句时,需要考虑汉语中被动句使用较少的情况,根据语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对功能语 言学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规律,提高语 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翻译的准确性和多样性,推动自然语言处理的进步和 发展。
同时,功能语言学的研究也可以为我们提供跨文化交流、人工智能与机器学 习、语言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推动中国语言学和应用语 言学领域的发展。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和参与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和应用, 共同推动中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繁荣和发展。
3、自然语言处理
功能语言学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如何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技 术,对自然语言进行计算机处理和分析。一些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语言的语法、语 义和语用特征,开发出一些有效的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和模型。例如,在文本分类 和信息提取方面,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语法和词汇特征,实现自动化分类和信 息抽取。
功能主义语言学
![功能主义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996d378fa0116c175f0e48bc.png)
功 能 主 义 阵 营 之 派 别
极端( 极端(extreme) )
都围绕形式主义提出 的理论自治这一基本问题 阐发各自的立场
保守( 保守(conservative) )
温和(m 由于水平有限,找到的资 料也不够完整齐全, 料也不够完整齐全,制作的效 果未必能较好地达到。 果未必能较好地达到。 望大家理解包涵!谢谢! 望大家理解包涵!谢谢!
语言学的发展
• • • • 历史比较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法 功能主义语言学
功能主义语言学
Functional Linguistics
以韩礼德 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 韩礼德 学派为主体,主要包括语言在交际行 为中的功能、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 语言在文学中的功能以及从功能观点 看语言在不同层次方面的问题。
功能主义注重语言的社会 方面,采用归纳的方法, 方面,采用归纳的方法,重视 语境、语用和功能的因素,侧 语境、语用和功能的因素, 重语言结构变异的描写和解释。 重语言结构变异的描写和解释。 功能运用
由于功能主义结合语用、 由于功能主义结合语用 、 篇章结构 和认识进行研究, 和认识进行研究,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得 到了人们的接受和重视。 到了人们的接受和重视。
形式 功能
30年代布拉格学派 30年代布拉格学派
以弗斯(J.R.Firth)为奠基 人的伦敦功能结构语言学派认为 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 中的意义,语义是语言研究的中 心,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 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的本质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
韩礼德
继承和发展了弗斯的理论,在对语 言的系统和结构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 从功能角度研究语言。着重探讨语言的 意义和功能,研究语言如何使用,分析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语言功能与语 言系统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情景语境探究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境观对于语境的阐述,我们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英国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所创立的理论,他于1923年最早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这一概念。
他在南太平洋进行人类学研究时发现,原始语言中几乎所有词语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如果不把语言放在情景语境中,就很难正确地理解语言。
后来,马林诺夫斯基又于1935年提出了“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的概念,他指出情景语境之上还存在着文化语境,认为具体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一个词语的意义部分地存在于它的文化语境之中。
20世纪50年代,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Firth)继承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他吸收了“语境”概念,并对之进行了进一步地阐述。
弗斯认为,语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言语事件参加者的相关特征,如人物、性格等,既指参加者的言语活动也指参加者的非言语活动;2)有关事物;3)言语活动的影响。
弗斯的学生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进一步完善了弗斯提出的语境理论,他在研究初期提出语境是主题(thesis)、直接语境(immediate situation)及更广阔的语境(wider situation)的汇集,其中主题是说话的中心内容或事物本身,直接语境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更广阔的语境则是说话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包括社会、地域和时代等。
后来,他进一步概括了自己的语境观,提出了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即: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话语基调(tenor of discourse)和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
概括起来,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于语境的界定和描述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上下文语境(1inguistic context,co—text)、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cultural context)。
上下文语境是语篇内部的环境,主要指一个语言单位与它所处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体现在语音方面、语义方面以及语法方面。
因此上下文语境可以具体划分为语音上下文、语义上下文以及语法上下文。
情景语境主要指语篇的即时环境,不但包括说出来的话,而且还包括面部表情、姿势、身体活动、所有参与交谈的人以及他们所处的那一部分环境。
旧1文化语境是社会结构的产物,是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
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相互关联,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具体实例,文化语境是情景语境的抽象系统。
”至此,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形成了比较明确的“三元论”的语境观,下面将重点讨论其中的情景语境。
二、情景语境的功能解析相比研究语篇内部环境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属于语篇外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于语篇意义的理解与分析。
同时,对比具有总体性、模糊性、远距离性的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因为是直接语境或现实语境,具有个体性、具体性、近距离性的特征,体现出与语篇语义功能更为直观的联系,有利于准确、深入地理解具体语篇的信息。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界,情景语境理论经历了一定的发展段,在众多语言学家的努力之下,其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丰富,由马林诺夫斯基最初提出这一概念,现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谈论最多的是韩礼德提出的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理论,主要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
简单来说,话语范围指的是语篇所涉及的社会活动;话语基调指的是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和交际意图;话语方式指的是交际的媒介或渠道。
具体来说,情景语境的三个变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话语范围指的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正在发生的社会活动的性质是什么,在以语言为基本成分的社会活动中交际参与者正在做什么。
旧1话语范围决定了谈话或语篇的专业程度,在多数情况下与题材、话题有关,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谈话者的目的性在语言上的反映,同时也是为了交流感情,建立或确认一种社会关系。
2)话语基调指的是交际参与者是谁,他们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身份和角色,如参与者之间是什么样的角色关系,包括永久的和暂时的关系以及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参与者所充当的话语角色。
话语基调决定了语篇或谈话的正式程度,是语言的交际功能在语义层面上的表现,具体包括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身份和角色关系以及交际的意图。
3)话语方式指的是语言发挥什么作用,交际参与者期待语言在交际情景中能为他们做什么,即语篇的意义结构、所处的地位以及在语境中的功能,包括交际的渠道(口语、书面语,或是二者的结合),修辞方式,就劝说体、说明体、说教体而言,通过语篇达到什么目的。
怕。
话语方式决定了语言表达的物理形式,也就是交际的媒介或渠道。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情景语境和语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情景语境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变异。
通过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元功能的作用,由不同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所构成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具体来说,情景语境的三大变项和语篇语义系统的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如表一所示: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情景语境与语篇语义系统的功能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话语范围在具体的语篇中是通过语义系统的概念功能来表达的,在功能语法中体现为及物性系统及名物词的使用。
可以通过对小句进行及物性分析,指出过程所属类型、过程参与者以及情景身份,来发现语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经历和内心世界。
话语基调在具体的语篇中是通过语义系统的人际功能来表达的,在功能语法中体现为语气、情态和人称系统。
可以通过分析语气结构、情态、主语类型以及限定成分的特征,指出言语交际的基本功能,即交换的商品是物品和服务还是信息,以及交际的目的是给予还是索取,同时也包括参与者的态度、动机等等。
话语方式在具体的语篇中是通过语义系统的语篇功能来表达的,在系统功能语法中体现为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关系。
可以通过分析主位、述位结构和信息结构以确定信息的起始点,通常有标记主位是说话人想突出的成分,无标记主位是说话人想要讲的话题,而新信息则是说话人想要听话人注意的成分。
还可以通过分析语篇中词汇和语法的衔接关系,指出语篇的组织机制,即语篇的衔接纽带是怎样将小句、小句复合体以及比小句更小的单位组织成语篇的。
由此可见,语篇是在一定的情景语境中产生的,因而受制于情景语境;换言之,情景语境制约着意义的社会交换。
由于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分别支配着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元功能,人们可以从情景语境出发对语篇的语义特征和语言形式做出有据可循的预测。
因此,对于一个具体语篇而言,它不仅要与语境发生联系,反映意义的社会交换,同时其词汇语法的表现形式也要与语篇所表达的意义相匹配。
三、基于情景语境的语篇分析韩礼德在其撰写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985/1994)一书的前言中指出: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来分析英语中的任何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
由此可见,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分析的重点在于语篇分析,而语篇分析离不开语篇所处的情景语境,语篇的功能语义更是依赖于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这三大变项所构成的语境系统。
下面,我们通过对于具体语篇进行情景语境分析,以达到真正理解语篇意义的目的。
首先,以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词为例,具体展开基于情景语境的语篇分析,我们从情景语境的三大变项出发,对该语篇的语言形式和语义特征进行功能分析。
这是美国总统林肯于1863年11月19日在宾夕法尼亚葛底斯堡为哀悼美国内战中葛底斯馒战役阵亡的将士们所做的一篇演说词(原文略),按照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景语境理论,其中的三大情景变项可以表述为:1)话语范围:演说的话题涉及林肯总统在公墓的落成典礼上热情讴歌那些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独立而英勇善战的将士们,同时号召美国民众学习先烈们的献身精神,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2)话语基调:该语篇文体较为正式,语篇中的言语角色是林肯总统以权威人物的身份向广大听众提供信息,角色关系是美国总统和美国民众。
3)话语方式:采用的是大声宣读的书面体和理论性论辩的劝说体,属公开行为,采用的语言形式为个人独自,因而具有较强的语境独立性。
基于上文探讨的情景语境和语篇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知道以上语境变项直接反映在语篇对语义系统的功能选择上。
具体来看,首先,话语范围是通过概念功能来表达实现的。
不难发现,语篇中一些与葬礼相关的词语被重复使用,如:dedicate、consecrate、devotion等,不仅起到了连接语篇的纽带作用,而且起到了突出主题、加深印象的作用。
语篇中时态的选择可以归纳为“过去一现在一将来”的形式,为整个事件提供了一个时间框架,符合演说词的风格和特征:语篇开始回顾历史,使用一般过去时;接着号召民众继承先烈遗志、继续战斗,使用的是一般现在时,以求收到即时和现场的效果;最后由演讲人向广大听众寄予厚望,并且表明美国捍卫国家统一、争取民主自由的决心和信心,因而使用的是一般将来时,使人们充满了对于未来的憧憬和使命感。
同时,语言除了具有表达说话人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的概念功能之外,还具有表达说话人身份、地位、态度、动机以及对事物做出推断等方面的人际功能,话语基调是通过语篇的人际功能来表达的。
通过具体分析,我们发现整个语篇中表达第一人称复数的代词共计出现13次,如:we、us、our,这样频繁地使用第一人称可以拉近演讲人与听众的距离,利于将听众置于同一个立场,使其在倍感亲切的同时,能够引起他们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此外,第三人称复数的使用也很频繁,如:they、them、their,这主要是用来讴歌烈士们的丰功伟绩,唤起听众对烈士的哀悼和崇敬之情。
这些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维持演讲人和听众的关系,以达到实现语篇人际意义的功能。
此外,作为情景语境三大变项之一的话语方式是通过语篇功能来表达的。
演说词属于正式的书面语篇,没有口语语篇的特征。
从该语篇的语言结构来看,作者大量使用长句,最短的一句也超过10个单词,最长的一句使用了多达69个单词;句子结构也比较复杂,以最后一句为例,一共使用了四层小句复合体,通过分号和连接词构成了并列和递进的关系,使得演说层次丰富、有条理,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一些句子还构成了排比句结构,使得语篇音韵和谐,语义紧凑,高潮迭起,极富鼓动性和感召力;另外,句子结构中也不乏大量的后置修饰成分,使限定更加精确,使语言更加庄重,使内容更加严肃,非常符合演说词的特征。
四、结语毋庸置疑,语言的使用是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它离不开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