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5篇)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场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
在这个繁忙而多变的阶段,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学业成绩,更需要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深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并学会如何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一、认知心理健康1.1 理解心理健康的本质心理健康并非简单地消除心理疾病,更涉及积极的情感体验、稳定的心态和对自我的认同。
这需要我们建立积极的心理信念,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及有效处理生活压力。
1.2 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更容易适应生活的变化,更有能力面对压力,从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二、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2.1 压力的类型及其影响深入了解压力的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
学业、人际关系、未来规划等都可能带来不同形式的压力,而过大的压力则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
2.2 积极的压力应对策略通过身体锻炼、艺术创作、冥想等方式,可以释放身心的紧张感,同时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面对困难的抗压能力。
2.3 情绪调节的技巧学会认知情绪,通过情感表达、自我冷静等技巧来调节情绪,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控自己的情感反应。
三、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3.1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尊重他人、倾听他人需求、展现真实的自我,都是构建健康人际关系的关键。
3.2 解决冲突的方法学会冷静分析问题、倾听对方意见、学会妥协等解决冲突的技巧,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四、自我认知与目标设定4.1 认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潜能,有助于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4.2 设定合理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远大目标,并分解为可实现的短期目标,有助于激发内在动力,增强对未来的掌控感。
五、心理健康教育与资源5.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共3篇)(新)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共3篇)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共3篇)#3楼回目录初中学生叛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叛逆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各位同学:今天我的讲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
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
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
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
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小团体现象突出。
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
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
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中学心理讲座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中学心理健康的讲座。
心理健康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中学阶段的同学们来说,心理健康更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那么,如何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如何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认识心理健康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能够适应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心理健康不仅包括心理素质的提升,还包括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关注心理问题在中学阶段,同学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因此,我们要关注以下几种心理问题:1. 学习压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成绩不理想、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导致焦虑、恐慌等情绪。
2. 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紧张、亲子沟通不畅等问题可能导致同学们产生心理负担。
3. 人际交往: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遇到交友困难、被孤立等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4. 自我认知:自卑、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会影响同学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提高心理素质为了应对上述心理问题,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具体措施如下:1. 培养乐观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2. 学会调节情绪:当遇到不良情绪时,我们要学会合理调节,如进行深呼吸、运动等。
3. 提高沟通能力:加强与家人、朋友的沟通,学会倾听和表达,增进彼此的了解。
4. 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5. 学会求助: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要勇于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等。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具体措施如下:1.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关注学生心理状况。
2. 家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一、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者。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青春期的特点青春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它标志着孩子们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
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体、情感和认知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然而,这种变化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可能是困扰和挑战。
三、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青春期是一个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阶段。
一些常见的问题包括情绪波动、自尊心受挫、压力过大、适应能力下降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研究、人际关系以及整体的幸福感。
四、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对自身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意识,帮助他们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情绪,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适应能力。
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并更好地发展成为独立自信的人。
五、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1. 提供信息:教育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并不是他们个人的问题。
2. 培养自我认同:鼓励学生接受自己的身份和特点,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提高自尊心。
3. 建立支持系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亲密友好的社交圈子,让他们感受到支持和关爱。
4. 教授应对技巧:教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例如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
5. 提供咨询和支持: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
六、总结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初中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
通过提供信息、培养自我认同、建立支持系统、教授应对技巧和提供咨询与支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春期的学生们铺就一条健康的成长之路。
谢谢大家!。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优秀5篇
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心理健康讲座讲话稿优秀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讲话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讲话稿以发表意见,表达观点为主,是为讲话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精选8篇)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精选8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篇一“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
刚结束一天紧张的学校生活,学生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开始伏案做作业了。
周末,悠闲的大人们在家中看电视,你们却在忙碌着大人为你们准备的各种补习。
你们只能透过窗户凝视着蔚蓝的天空,数着天空飘过的白云,看电视更成了你们遥不可及的奢望。
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你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时下,你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
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
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
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
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
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
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
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给初中生的健康讲座(范文5篇)
给初中生的健康讲座(范文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给初中生的健康讲座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给初中生的健康讲座(1)精品文档给初中生的心理讲座演讲稿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能和你们在一起交流~有时候我非常羡慕你们,青春、叛逆、冲动、单纯……是你们的代名词,你们的世界是那么的辽阔,那么的无忧无虑;有时候,我又很同情你们,世界的博大,交往的信息化,使得你们往往又会陷入本不该属于你们的无奈与忧愁~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后,多数同学都会感到不适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上的明显变化,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由于主观条件不适应客观环境,接踵而来的问题往往会令你们困惑不解,应接不暇。
在适应这个环境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人际关系又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人生旅途中,谁不希望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健康的心理呢,很多时候你们的烦恼来自成绩,你们的生活充斥着分数,使你们喘不过气来,你们常呼吁:理解万岁~希望老师、家长多留些空间给你们去自由的飞翔。
然而往往这样的自由你们得不到,于是你们埋怨、你们叛逆……但其实,哪个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好,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材呢,由于在大人那里得不到理解,得不到所谓的自由,于是,你们更渴望得到同学的友谊与支持。
然而,要得到一份真正的友谊是多么的不易,在诸多的交流与碰撞中,你和同样属1 / 5精品文档于叛逆期的同学们,就很容易产生大量的冲突和摩擦。
怎么办,看来我们很有必要来探讨一下怎样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相处~前不久,我在一个班上课。
有一个同学帮我做了一个调查,看看班上有多少同学在上网,结果非常可惜,没有找到没有上过网的,上过N次的还大有人在。
你们上网干什么,无非是聊天和打游戏,有的出于好奇甚至再看看什么不良的东西~上网怎么会这么吸引你们,它到底有什么魅力,网络是虚拟的,正是因为在现实中你们得不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尊重,所以才会慢慢地从网络中寻找慰藉,渐渐的迷恋上了网络,但网络就象是慢性毒药,很容易侵蚀你们弱小而不成熟的心灵,而且,会使你们渐渐脱离这个现实世界,脱离与同学、家长、老师的相处,这太可怕了,同学们,要知道你们是生活在现实中的啊~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条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真心交流的方法,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电脑控制,从而成为一个有个性,出色的中学生~一、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惜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
初中生心里健康教育讲稿
初中生心里健康教育讲稿《青春心理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内心世界》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关于青春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中学生,我们正处于一个心理和情感上变化较大的阶段,我们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诸多问题,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正在迅速发育,我们的情感和情绪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
我们可能会面临自我认知、同伴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挑战,并且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压力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需要关注和照顾我们的内心世界。
其次,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情绪。
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沮丧或者愤怒等多种情绪。
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健康。
所以,我们要学会表达和倾诉自己的情感,寻求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积极的心态和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式,可以通过运动、音乐、读书等方式来舒缓自己的情绪。
最后,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我们健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习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护能力和应对能力。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
总之,我们作为青春期的学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通过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建立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接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共3篇)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共3篇)#3楼回目录初中学生叛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叛逆期心理特点及其调适各位同学:今天我的讲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1我们怎么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关系.2、青春期我们的性心理特点及其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讲第一个问题:怎样处理日渐麻烦的人际交往问题。
所谓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
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三类:朋友和同学、老师以及父母。
我们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这样几点:1友谊占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它是建立在理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
研究表面,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
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第1页共12页2、小团体现象突出。
由于空间上容易接近、年龄相当、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中学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团体中。
这些小团体一般由39 人组成,其成员相互间有高度的忠诚感,在行为方面也有很大的约束力。
3、师生关系有所削弱。
中学生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也有了更明确的看法。
4、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不少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对父母说。
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不断加剧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
总之,由于自我意识、独立欲望、自尊心都明显增强,中学生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有容易出现闭锁、防御、自卑、“娇骄二气”等交往心理障碍,应该注意加以克服。
那么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到底该怎么与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欢迎呢?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一个群体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这么几个类型:⑴小团体,指二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欢迎其他同学的参与,不大与其他同学接近。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三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三篇篇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中学生心理讲座7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一)习惯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
前面张秀钰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我呢只选取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试图对习惯、性格和人生之间的关系作以简单的梳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习惯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性格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人的性格与人的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不良的性格不仅有损于个人的人际交往,而且也是各种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的潜在温床。
我举两个例子来分别说明一下不良的性格与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之间的关系。
我说的第一个人物是《红楼梦》当中的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个典型的内向型性格的人,她多疑、敏感、多愁善感,看到花谢了也潸然泪下,于是演绎了一出黛玉葬花的故事。
由于她的这种性格使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抑郁而死。
而另一个人物则是《三国演义》当中的周瑜,周瑜是一个外向型性格的人,他自私、暴躁、心胸狭窄,遇事不能冷静,最后被活活气死。
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周瑜的死,渲染的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而是死于他的性格,吴国那么多将领为什么其他人不被气死而单单周瑜被气死呢?还是由于周瑜的性格问题。
虽然这两个人物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但是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典型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他的原型。
这两个例子都比较特殊,也比较极端,都是由于性格不好导致英年早逝。
现实生活中抑郁而死或者是活活气死的实在是太少了。
虽然不良的性格不是普遍地影响人的生命,但是不良的性格会影响人的寿命,缩短人的寿命。
在长寿的人群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性格都比较开朗,性格开朗能延年益寿。
性格与事业之间的关系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有人作过研究,认为一个人要想在事业取得成功,除了良好的先天素质、较高的智力水平、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能力、良好的机遇等等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良好的性格。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一——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指导中学阶段是人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不仅是中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发展得黄金期,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得关键时期,而且还是个体身心发展急剧变化并充满矛盾的“危机期”。
面对这样一个重要时期,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得身体和心理得变化,并要给予及时、全面、人性化的帮助,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危机期”。
第一讲: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从年龄特征上来说,中学生处在从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
青春发育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生长迅速,变化急剧。
有人曾把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归纳为“三大巨变”,即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
1、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
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肩宽、骨盆等都在加速增长。
以身高体重为例,中学生的身高每年少则增长6-8厘米,多则增长10-11厘米;体重一般每年增加5-6公斤,突出的可增加8-10公斤。
第二性征的出现是中学生外形剧变的又一表现。
所谓第二性征是指性发育的外部特征。
如男孩子开始出现上唇生须、喉结增大、声音变粗或嘶哑、腋毛、第一次遗精等,女孩子出现乳头突起,声调变高、第一次月经出现。
2、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
中学生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迅速增强,并逐步趋向成熟。
以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为例,在青春发育前期,大脑重量和体积的增加较前减少,但内部结构复杂起来,大脑皮质的沟回组织和神经元细胞已经完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步平衡,特别是内抑制机能逐渐发育成熟;到青春发育后期,第二信号系统不仅已据优势地位,而且在概括和调节功能上也有显著发展。
青春发育期脑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成熟为中学生心理的渐趋成熟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但中学生毕竟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脑和神经系统尚有待进一步锻炼。
3、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
在中学生中,女性从十一、二岁左右生殖器官开始发育,至十三、四岁出现月经初潮,这标志着女性发育的即将成熟;男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比女性要晚,到十五岁时,男性睾丸的重量才接近成人,十六岁左右出现首次遗精,首次遗精意味着男性性机能的成熟。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话稿
青春期⼼理健康教育讲座讲话稿 青春期⼼理教育在⼼理教育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下⾯是⼩编为你精⼼整理的青春期⼼理健康教育讲座讲话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春期⼼理健康教育讲座讲话稿篇1 时间:20XX年5⽉5⽇ 对象:全体⼥⽣ 主讲⼈:梁⾦连 内容:青春期⽣理、⼼理健康教育 重点:青春期⽣理、⼼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是⼀个⽣理、⼼理迅速发育和⽇趋成熟的时期,也是决定⼈⼀⽣性格、体质和智⼒⽔平的关键时期。
这个年龄阶段是“花季、⾬季”,是⼀个敏感多事的季节,也是美好浪漫的季节。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在神秘、困惑中关注着⾃⾝的变化。
蓦然间,发现⾃⼰少了⼉时的稚⽓,多了⼏分成熟;少了童年的欢乐,添了⼏多烦恼;少了些许盲⽬,多了⼏层思索……花季⼥孩快乐多多,烦恼也多多。
我希望⼤家能够了解⾃⼰,增加快乐,减少烦恼,顺利度过花季。
⼀、青春期⽣理知识 (⼀)青春期总体介绍 青春期是⾝⼼各⽅⾯发⽣很⼤变化的时期,也是精⼒、兴趣⼴泛、对⼈⽣充满幻想的时期。
在⽣理上,⾝体迅速发育成熟;在⼼理上,则是精神逐渐觉醒,这种⾝⼼的时差,带来了急剧⽽复杂、⼴泛⽽深刻的⼼理⽭盾、⼼理动荡。
青春期是⼀个过渡时期,是⼀个发展时期,是⼀个变化时期,是⼈⽣的最关键的转折时期。
(⼆)青春期⽣理变化及⽣理卫⽣ (1)青春期⽣理变化青春期按年龄划分⼤致分为三个阶段: 1.春发育初期---春前期或准备时期---少年前期。
⼥性:10-12 岁(9-12 岁) 2.青春发育中期: (性成熟期)---青春期---少年期。
⼥性:13-16 岁 3.青春发育后期---青春后期---青年时期。
⼥性:17-22 岁 总的特点是: 1.全⾝发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成长迅速,逐步向成熟过度。
2、⽣殖器官的发育:随着卵巢发育与性激素分泌的逐步增加,⽣殖器各部也有明显的变化,称为第⼀性征。
3、第⼆性征:是指除⽣殖器官以外,⼥性所特有的征象。
此时⼥孩的⾳调变⾼,乳房丰满⽽隆起,出现腋⽑及阴⽑,⾻盆横径的发育⼤于前后径的发育,胸、肩部的⽪下脂肪更多,显现了⼥性特有的体态。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青春期心理教育在心理教育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希望对你有帮助!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篇1 青春,像刚刚升起的太阳,前面是望不尽的一片蔚蓝;青春,像刚刚冒尖的嫩芽,前面是看不完的春光灿烂;青春,像初离源头的潺潺小溪,憧憬着大海里的波浪滔天;青春,像茁壮成长的马驹,在万里征途上奔腾驰骋青春的脚步越来越近,让我们勇敢地展开双臂,去迎接那闪光的年华。
我的青春我做主!有一部电视剧叫《我的青春谁做主》,就立马让我想到了《我的青春我做主》,而我今天就是来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来把握我们的青春,做青春的主人。
一、认识您的花季:青春期,文学家称之为人生的花季社会学家称之为多事之秋犯罪心理学家称之为最危险的年龄。
该怎样渡过这人生的黄金时期呢?女性青春期的年龄范围确定在10岁20岁左右,是由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第一表现为生长突增,第二表现为第二性征发育,月经出现,到17、18岁生长发育渐趋缓慢,发育基本成熟。
1.月经是如何形成的①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卵子受到性激素刺激而开始成熟,大约每月有一颗成熟的卵子从卵巢排送出来,由输卵管送至子宫。
这种现象叫做排卵。
②子宫内膜就会形成一层厚的纤维组织,充满了血液。
如果这时卵子和精子结合,就会成为受精卵,然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面,吸收纤维组织的氧气和养份,逐渐发育成婴儿。
③如果这颗卵子没有与精子结合,卵子在子宫内自动分解,经过约14天后,子宫壁纤维组织就因失去作用而萎缩脱落,以经血的形式由阴道排出体外,约25-35天循环一次。
这就是月经。
2.月经初潮女孩子第一次来月经,称月经初潮。
平均在12-13岁,也有人早在9-10岁,也有人晚在16-18岁,持续时间一般在3-7天,平均4-5天。
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的第一天之间的相隔的天数,一般为21-35天,平均28天,提前或延后7天仍属正常范围,如果短于21天或高出40天,那么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
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教师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教师篇)引言欢迎各位教师参加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本次讲座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一些简单的策略来应对这些问题。
请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请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目标- 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类型- 掌握一些简单的策略来支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提供资源和工具,帮助教师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常见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1. 压力和焦虑:中学生常面临学业压力、考试焦虑等问题。
2. 自我认同和自尊:中学时期是自我认同建立的重要阶段,一些学生可能面临自尊心低下的困扰。
3. 情绪管理: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中学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情绪管理困难。
4. 人际关系:中学生常常面临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等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
5. 心理健康问题:一些中学生可能面临焦虑、抑郁、自残等心理健康问题。
支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1. 建立信任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支持和关心。
2. 提供情绪支持:鼓励学生表达情绪,倾听他们的烦恼,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安慰。
3. 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向学生传授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4. 鼓励积极心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鼓励他们关注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5. 促进人际交往: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合作项目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6. 导航资源和支持:提供学生和家长可以寻求心理健康支持的资源和机构信息。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1. 定期组织讲座或工作坊:邀请专业人士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
2. 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制定一个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包括课程、活动和资源的安排。
3. 学校支持系统:建立一个学校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包括心理辅导师和资源库。
4. 家校合作: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3篇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第一篇:心理健康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心理健康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的心理健康也开始受到影响。
而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所以,保持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不良心理状态会增加患病风险,同时,患病也会影响着心理健康。
例如,许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常表现出心理压力较大,而压力过大则会进一步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还有像焦虑、抑郁这些情感问题,同样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只有通过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减少身体疾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影响也非常大。
首先,心理状态良好的人会更有动力去工作,而且会表现出更高的工作效率。
相反,压力过大或情绪不稳定的人则容易产生犯错等问题,进而影响到工作成果。
同样的,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状态良好的人也更容易吸收知识,理解问题。
而当我们感到抑郁、焦虑、压力过大等等时,思维会变得混乱,学习效果也会相对下降。
更有一些肆意消费的人,可能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购物欲望,最终陷入赌博上瘾,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心理健康还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以及社会上的陌生人,都会和我们产生各种关系。
对于心理健康良好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与人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收货相对稳定且丰富的社会生活。
而对于心理状态不良的人,交流会变得比较困难,人际关系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些连锁反应会导致一个人的人生并不如意,可能会损失友谊,失去机会,更甚者,会遭受社交孤立。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工作学习、人际关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演讲稿5篇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演讲稿5篇一直以来,人们健康的观念局限在"生理疾病"方面.其实,健康的人既应是"生理健康"的人,又应是心理健康的人.积极的情绪,顽强的意志,清晰的认知,健康的人格共同构成我们迎接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优良心理素质.人们常常把心理疾病同思想问题混为一谈,许多心理疾病被当成是思想认识问题去解决,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那么什么是心理呢心理,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是人,便有心理,便会产生心理疾病,而中国人却往往不愿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因为观念中,我们常把"心理疾病"同"人品"等同起来,发现有人产生了"心理疾病",便会骂人家是"神经病".错之,错之;缪之千里.而在美国,一个成功者身边总有两个人,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心理学家.可见美国人是很重视心理问题的.我国现在也非常重视心理问题了.特别是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2000年国家教育部就下达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文件.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早在2003年就建成开放了。
本期学校把心理咨询室又迁到了办公楼一楼靠南,两头的第一间房子,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度重视的.心理疾病既然称之为疾病,便具有生理疾病的一般特点,即普遍性,传染性,可治愈性和复发性.1,普遍性:《中国青年报》曾搞了一份关于心理健康的调查:承认最近自己心理状况不佳的比例相当高,如焦虑,头痛,失眠,对人敌视,猜疑,嫉妒,自卑,烦躁,悲观等.我们所面对的现代社会是高速度,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它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在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的心理疾病也必然会愈益严重.2,传染性:我曾在"特长班"跟学习优秀的同学开会时问到:现在学习较忙,较累,作业量也大,考试又多,你们烦吗他们说不烦呀,我们都在"比着干"呢!而在普通班中则不然,叫苦的,说难的,比较多,一个一个的都"烦"着呵!对比之下说明情绪,心理是有传染性的,良好的心理会极大的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反之不良的心理会极大的降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特别引人注目的,而一生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老师,由于长期受孩子们活泼向上的心理影响,许多人虽已到中年,老年,但仍童心未泯,充满朝气.3,可治愈性:心理疾病按程度可分三个层次:最轻的是心理障碍,心理脆弱;严重的便发展为精神神经症,如强迫症,恐怖症,忧郁症,神经衰弱等;再严重就是精神失常.既然心理疾病也是一种病,当然就是可以治愈的.心理健康是一种能力,当然同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在理论的指导下培养的.这种病的高发病率年龄段有一特点,即棱形分布,孩子(幼童阶段),由于没有什么大的挫折,压力,可以说没有多少心理疾病.青少年学生中,据资料有40%-50%的人有心理问题.记得有一部外国电视剧《英俊少年》中有一首歌是这样的:"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随着年龄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这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年龄小,社会阅历浅,常不能很好地进行心理调整,以至于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这阶段,同学们的周记中,言谈里反映学习压力过大,与父母的矛盾,同学相处的烦恼等的话题是特别多的.到了大学,虽有了文化知识,但仍然缺少社会阅历,心理问题变的更加严峻,有一句说得好:"精神世界越丰富,在现实生活中就越悲痛;精神世界越高尚,在现实生活中反而变得愈加不幸!"到了老龄,由于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一般的人生挫折是很难击倒他们的,他们可以很好的进行心理调整.所以人们常说:儿童美在天真,青年美在朝气,老年美在洒脱.尽管多数有心理疾病的人可以随年龄的增长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不治自愈,但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仍是势在必行的.4,复发性:潮起潮落,冬去春来,花开花谢,日月穿行,生生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人的情绪也不例外,波澜起伏,时好时坏.只要人与外界接触,便总会有种种不顺,心理上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某一个心理疾病治愈了,一但有了适合的条件,便又会复发.那么当代中学生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①,闭锁和不信任心理.由于现在一些中小学生家长总认为他们的孩子比较幼稚,较少肯定他们的见解,还有些不大和谐的家庭,使孩子得不到家庭必要的温暖和关怀,也有的是家庭对于子女漠不关心,从小对孩子缺少耐心和爱抚,生活上飘忽不定,使孩子对家庭失去依恋,产生不信任感;加之学生负担较重,缺少交流机会,使同学间相互了解不够多,不够深,而实行自我封闭,甚至以有色眼镜看待人和社会以及周围事物.②,压抑和畏惧心理由于有些家长教育要求严而不当,动辄批评,打骂,惩罚;有些因学校教育方法的问题,(教师不讲究方式方法,个别的甚至讽刺,挖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使部分较差的学生产生了自卑感,产生了心理压抑和心理畏惧.他们性情抑郁,喜欢独处,上课干坐,下课一声不吭,甚至连上学也是因害怕教师和家长不得已而为之.③,情绪时涨时落中学生较重感情,充满热情和激情,容易感情冲动,而感情又极易波动,激动时兴高采烈,气馁时垂头丧气.这种"急风怒涛"式的两极状态,是一种失调的缺乏自控力的情绪表现.④,放纵心理由于家长有较高的地位,较多的钱财,较大的社交能力,认为学历,职业都无所谓,对孩子的今后总有办法安排,这就容易使他们滋长"放纵心理".⑤,依赖心理和意志脆弱由于社会生活的日益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关怀备至,成了孩子各方面的保姆,缺乏自立能力以及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⑥,自我中心倾向由于独生子女增多,出现了一部分只知"受爱"而不知"授爱"的学生,他们只求别人关心自己,而当别人有困难时,却表现出冷漠.一切事情为自己考虑,以"我"为中心,心地自私.这些心理问题是我们健康成长道路上的严重阻碍.我们怎样搬掉这些"绊脚石"呢请去心理咨询吧,那里可以为们解忧排难,王恬老师与你共同创造快乐.同学们也可以上我邮箱发信给我或写信给我,我会替你保密并及时给你回信.同时希望同学们都把"心理咨询室"也就是"快乐创造室"当我们的快乐之家,多提建议.例:讲座,小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很高兴在这里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话题,感谢你们给予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谈谈我的看法: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
” 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
1987 年7 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 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 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前不久,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 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
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1. 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 1名。
她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
”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
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
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
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
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
”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
还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
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
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晚上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灰。
”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
3. 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
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
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 。
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
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
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
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
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
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
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
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
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 。
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
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
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 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业趣。
另有一位学生干部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
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
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2. 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与同学的关系问题。
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
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
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位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3.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
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
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 。
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例如,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
”还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
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来。
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
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挫折适应问题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
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
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
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二、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习压力大。
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
3. 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
4.抑郁,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
5. 焦虑、心里烦躁不安。
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活动。
7. 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
8.心理不平衡。
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
其中,学习压力,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如何减轻中学生的这种压力?首先应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
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中学教育的专门课程;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充分认识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和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把日益增多的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