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合集下载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在数学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形式。

它们的递推公式分别用于描述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展开探讨。

一、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保持恒定。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可表示为:aₙ = a₁ + (n-1)d这个公式表示第n项等于首项a₁加上前n-1个公差d的和。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已知的首项和公差来求解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例如,考虑等差数列3,6,9,12,15...,其中首项a₁ = 3,公差d = 3。

我们可以使用递推公式计算第5项:a₅ = 3 + (5-1)3= 3 + 12= 15二、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保持恒定。

假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第n项为aₙ,则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可表示为:aₙ = a₁ * r^(n-1)这个公式表示第n项等于首项a₁乘以公比r的n-1次幂。

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首项和公比来求解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例如,考虑等比数列2,6,18,54,162...,其中首项a₁ = 2,公比r = 3。

我们可以使用递推公式计算第5项:a₅ = 2 * 3^(5-1)= 2 * 81= 162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我们可以轻松计算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这些公式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总结: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aₙ = a₁ + (n-1)d,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

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aₙ = a₁ * r^(n-1),其中a₁为首项,r为公比。

以上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的相关内容。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数列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它们的作用。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等比等差数列的公式

等比等差数列的公式

等比等差数列的公式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数列中常见的两种形式,它们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公式及其应用。

一、等差数列的公式及应用等差数列是一种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相等。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第n项为an,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n/2)(a1 + an)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假设某人每天存储一笔相同金额的钱进入银行,首次存入的金额为a1,每天存入的金额与前一天相比增加了d元。

那么,第n天他存入的金额为an。

根据等差数列的公式,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出第n天他存入的金额。

此外,在数学、物理等领域中,等差数列也被广泛应用于模型建立和问题解决中。

二、等比数列的公式及应用等比数列是一种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r,第n项为an,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 *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等比数列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某人每天购买的商品价格是前一天的r倍,第n天购买的商品价格为an。

根据等比数列的公式,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出第n天购买的商品价格。

此外,在金融、经济等领域中,等比数列也被广泛应用于复利计算、增长模型等问题的解决中。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数列形式。

它们都有着重要的公式和应用。

通过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我们可以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因此,对于数学学习者来说,熟练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及其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数列在数学中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概念,它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组成。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常见的数列类型,它们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并详细阐述它们的求和公式。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不变的数列。

若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可以表示为a,a+d,a+2d,a+3d......。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由以下方法得出: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末项为L,共有n项,求和结果为S。

则有:S = (首项 + 末项) ×项数 ÷ 2即 S = (a + L) × n ÷ 2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不变的数列。

若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r,则等比数列可以表示为a,ar,ar²,ar³......。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由以下方法得出:当公比r为1时,等比数列所有项相等,求和公式为S = a ×项数。

当公比r不为1时,求和公式为S = a × (rⁿ - 1) ÷ (r - 1),其中n为项数。

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在数学和其他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常用于计算等差数列的总和,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常用于计算等比数列的总和。

在数学中,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用于解决一些数列相关的问题,如计算物理实验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变化情况,或者解决一些金融、经济中的增长与减少等问题。

此外,在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中,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也被广泛应用于算法设计、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方面。

总结: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常见的数列类型,在数学以及其他学科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它们的求和公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数列相关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与科学的能力。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公式总结

(完整版)等差、等比数列公式总结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_n = a_1 +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第一项,n表示项数。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 = n/2 (a_1 + a_n)或者S_n = n/2 (2a_1 + (n 1)d)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等比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_n = a_1 q^(n 1)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第一项,n表示项数。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 = a_1 (1 q^n) / (1 q) (当q ≠ 1时)或者S_n = n a_1 (当q = 1时)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是恒定的。

这个恒定的差值被称为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_n = a_1 +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第一项,n表示项数。

S_n = n/2 (a_1 + a_n)或者S_n = n/2 (2a_1 + (n 1)d)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另一种常见的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比是恒定的。

这个恒定的比值被称为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等比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_n = a_1 q^(n 1)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第一项,n表示项数。

S_n = a_1 (1 q^n) / (1 q) (当q ≠ 1时)或者S_n = n a_1 (当q = 1时)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三、应用场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金融领域,等差数列可以用来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而等比数列可以用来计算复利的增长。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定义及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定义及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基础知识1.数列的概念定义1. 按照某一法则,给定了第1个数,第2个数,………,对于正整数有一个确定的数,于是得到一列有次序的数我们称它为数列,用符号表示。

数列中的每项称为数列的项,第项称为数列的一般项,又称为数列的通项。

定义2.当一个数列的项数为有限个时,称这个数列为有限数列;当一个数列的项数为无限时,则称这个数列为无限数列。

定义3.对于一个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即,这样的数列称为递增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即,这样的数列称为递减数列。

定义4.如果数列的每一项的绝对值都小于某一个正数,即,其中是某一个正数,则称这样的数列为有界数列,否则就称为是无界数列。

定义5.如果在数列中,项数与具有如下的函数关系:,则称这个关系为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定义6.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差,常用字母表示。

等差数列具有以下几种性质:(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或;(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或;(3)公差非零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的一次函数;(4)公差非零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是关于不含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5)设是等差数列,则(是常数)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6)设,是等差数列,则(是常数)也是等差数列;(7)设,是等差数列,且,则也是等差数列(即等差数列中等距离分离出的子数列仍为等差数列);(8)若,则;特别地,当时,;(9)设,,,则有;(10)对于项数为的等差数列,记分别表示前项中的奇数项的和与偶数项的和,则,;(11)对于项数为的等差数列,有,;(12)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13)其他衍生等差数列:若已知等差数列,公差为,前项和为,则①.为等差数列,公差为;②.(即)为等差数列,公差;③.(即)为等差数列,公差为.3.等比数列定义7.一般地,如果有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现中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即。

(完整版)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完整版)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总结一、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小写字母d 表示;等差中项,如果2ba A +=,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成等差数列,那么等差中项等于另两项的算术平均数;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N n (d )1-n (a a 1n *∈+=; 等差数列}{a n 的递推公式:)2n (d a a 1n n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n S =2n)a a (n 1⨯+=d 2)1-n (n na 1⨯+= 中12na n )2d-a (n )2d (=⨯+⨯; 【等差数列的性质】 1、d )1-n (a a m n +=【说明】n 11m a d )1-n (a d )m -n (d )1-m (a d )m -n (a =+=++=+ 2、若m 、n 、p 、q *∈N ,且m+n=p+q ,则有q p n m a a a a +=+【说明】q p 11n m a a )2-q p (a 2d )2-n m (a 2a a +=++=++=+3、md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a 、a 、a m 2k m k k ⋯⋯++ 【说明】md a -a a -a m k m 2k k m k =⋯⋯==+++4、k )1-n (nk k 2k 3k k 2k S -S S -S ,S -S ,S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说明】d n )a a a (-)a a a (S -)S -S (2n 21n 22n 1n n n n 2=+⋯⋯+++⋯⋯++=++,)a a a (-)a a a ()S -S (-)S -S (n 22n 1n n 32n 21n 2n 2n n 2n 3+⋯⋯+++⋯⋯++=++++⋯⋯=,d n 25、数列}{a n 成等差数列Bn An S ,a a a 2,q pn a 2n 1n 1-n n n +=+=+=⇔+【说明】)d -a (dn d )1-n (a a 1m n +=+=,n S =d 2)1-n (n na 1⨯+= n )2d -a (n )2d (12⨯+⨯ 6、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则}{c n a为等比数列,c>0【说明】d a-a a ac c cc 1-n n 1-n n ==7、偶奇n 偶奇n S S S 表示偶数项的和,则S 表示奇数项的和,S 项和,n 是前S += 当n 为偶数时,d 2nS -S 奇偶⨯=当n 为奇数时,n a S 中n ⨯=,中偶奇a S -S =,1-n 1n S S 偶奇+=【说明】当n 为偶数时,d 2n)a -a ()a -a ()a -a (S -S 123-n 2-n 1-n n 奇偶⨯=+⋯⋯++= 当n 为奇数时,中11-n n 231偶奇a d 21-n a )a -a ()a -a (a S -S =+=+⋯⋯++=,,1-n 1n 21-n )a a (2121n )a a (21S S 1-n 2n 1偶奇+=⨯++⨯+=n a S S -S S S 中n 偶奇偶奇==+8、设1-2n 1-n 2n n n n n n T Sb a 项和,则n 的前}{b 、}{a 分别表示等差数列T 和S = 【说明】nn 中中1-2n 1-n 2b ab )1-n 2(a )1-n 2(T S == 【例】等差数列1515n n n n n n b a,求1-n 31n 5T S ,若T 和S 项和分别为n 的前}{b 、}{a += 9、1-d ,0a ),则q p (p a ,q a q p q p ==≠==+q --p a ),则q p (p S ,q S q p q p =≠==+ 0a ),则q p (S S q p q p =≠=+【说明】0q -q qd a a ,1-d q -p d )q -p (a -a p q p q p ==+==⇒==+ 2-a a p -q 2)q -p )(a a ()a a (S S p 1q p 1q p 1q q p =+⇒=+=+⋯⋯+=-+++q --p 2)q p )(a a (2)q p )(a a (S p 1q q p 1q p =++=++=+++二、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常用小写字母q 表示;等比中项,如果ab G 2=,那么G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那么等差中项的平方等于另两项的积;等比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N n (q a a 1-n 1n *∈=;等比数列}{a n 的递推公式:)2n (q a a 1n n ≥=-;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n S =⎪⎩⎪⎨⎧≠==1q ,q -1q a -a q -1)q -1(a 1q ,na n 1n 11 【等比数列的性质】 1、m -n m n q a a ⋅=【说明】n 1-n 1m -n 1-m 1m -n m a q a q q a q a =⋅=⋅⋅=⋅ 2、若m 、n 、k 、l *∈N ,且l k n m a a a a ,l k n m ⋅=⋅⋅=⋅【说明】l k 2-l k 212-n m 21n m a a q a q a a a ⋅===⋅++ 3、m m 2k m k k q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a 、a 、a ⋯⋯++ 【说明】m mk m 2k k m k q a aa a ==+++ 4、k )1-n (nk k 23k k k 2k S -S S -S 、S -S 、S ⋯⋯成等比数列,公比为nq【说明】n n21n22n 1n n n n 2q a a a a a a S S -S =+⋯⋯+++⋯⋯++=++ 5、数列}{a n 成等比数列)1-q (A S ,q p a ,a a a nn n n 1n 1-n 2n =⋅=⋅=⇔+【说明】)1-q (1-q a q -1)q -1(a S ,q q a qa a n 1n1n n 11-n 1n ==⋅=⋅= 6、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则0a 为等差数列,}a {log n n c > 【说明】q log a a log a log -a log c 1-n nc1-n c n c == 7、偶奇n 偶奇n S S S 表示偶数项的和,则S 表示奇数项的和,S 项和,n 是前S +=;若n 为偶数时,q a a 奇偶=;当n 为奇数时,q S a -S 偶1奇=;【说明】当n 为偶数时,q a a a a a a a a 1-n 41n42奇偶=+⋯⋯+++⋯⋯++=; 当n 为奇数时,q a a a a a a S a -S 1-n 42n 53偶1奇=+⋯⋯+++⋯⋯++=; 8、设偶奇n 偶奇n T T T 表示偶数项的积,则T 表示奇数项的积,T 项积,n 是前T ⋅=当n 为偶数时,n中奇中偶奇2n奇偶a T ,a T T 为奇数时,n ;当q T T ===;【说明】当n 为偶数时,2n1-n 42n42奇偶q a a a a a a T T =⋅⋯⋯⋅⋅⋅⋯⋯⋅⋅=;当n 为奇数时,中1-n 42n421偶奇a a a a a a a a T T =⋅⋯⋯⋅⋅⋅⋯⋯⋅⋅=; n中1-n 2n 1n 21奇a a a a a a a a T =⋯⋯⋅⋅=⋅⋯⋯⋅⋅=。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常见的两种数列类型,它们都有各自的通项公式,用于计算数列中任意位置的元素。

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的数列。

常数d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第n项(记为aₙ)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n-1)d其中,n代表数列中的位置,aₙ代表第n项的值。

以上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数值。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1, 4, 7, 10, 13,首项a₁为1,公差d为3。

要计算第7项的值,可以使用通项公式:a₇ = 1 + (7-1)×3 = 1 + 6×3 = 19因此,该等差数列的第7项为19。

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比等于一个常数的数列。

常数r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假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则第n项(记为aₙ)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r^(n-1)其中,n代表数列中的位置,aₙ代表第n项的值。

以上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的数值。

例如,对于等比数列2, 4, 8, 16, 32,首项a₁为2,公比r为2。

要计算第6项的值,可以使用通项公式:a₆ = 2 × 2^(6-1) = 2 × 2^5 = 2 × 32 = 64因此,该等比数列的第6项为64。

总结: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数列类型,它们都有各自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n-1)d,其中a₁为首项,d 为公差,n为位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r^(n-1),其中a₁为首项,r为公比,n为位置。

利用这些通项公式,可以轻松计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中任意位置的元素的值。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列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它基于一定的规律和规则顺序排列的一组数。

其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常见的两种数列形式。

它们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其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₁, a₁+d, a₁+2d, a₁+3d, ..., a₁+nd, ...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公差d表示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恒定。

等差数列的性质:1. 首项和第n项的关系:aₙ = a₁ + (n-1)d;2. 公差与项数的关系:d = (aₙ - a₁)/(n-1);3. 等差数列的和:Sn = (n/2)(a₁ + aₙ)。

等差数列可以通过首项和公差推导出后续的任意项,也可以根据已知的首项和末项来确定公差和项数。

它在数学和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运动学问题、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分析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其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₁, a₁r, a₁r², a₁r³, ..., a₁rⁿ, ...其中,a₁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公比r表示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恒定。

等比数列的性质:1. 首项和第n项的关系:aₙ = a₁ * r^(n-1);2. 公比与项数的关系:r = (aₙ/a₁)^(1/(n-1));3. 等比数列的和(当|r|<1时):Sn = a₁ * (1 - rⁿ)/(1 - r)。

等比数列同样具有推导后续项和根据已知信息确定公比和项数的能力。

它在数学和科学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经济学中的复利计算、生物学中的生长模型等。

三、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联系与区别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都是常见的数列形式,它们之间存在一些联系与区别。

1. 联系:等比数列是等差数列的一种特殊情况,当公比r等于1时,等比数列退化成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在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

今天我们将探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a₂ = a₁ + da₃ = a₂ + d = a₁ + 2da₄ = a₃ + d = a₁ + 3d......aₙ = aₙ₋₁ + d = a₁ + (n - 1)d因此,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n - 1)d通过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无需逐个相加或者列出整个数列。

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同样,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第n项为aₙ。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a₂ = a₁ × ra₃ = a₂ × r = a₁ × r²a₄ = a₃ × r = a₁ × r³......可以发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中,每一项都是前一项乘以公比的结果。

因此,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r^(n - 1)借助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同样可以轻松计算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三、总结与应用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便捷地计算数列中的任意一项,无需进行繁琐的逐个相加或者列出整个数列。

此外,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金融领域中的利息计算、成长模型中的人口增长等都可以使用数列来描述,并借助通项公式进行计算和预测。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
我们要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

等差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

等比数列是一个数列,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比是一个常数。

对于等差数列,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1. 第一个项 a1
2. 公差 d
3. 项数 n
4. 和 S
等差数列的和 S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S = n/2 × (2a1 + (n-1)d)
对于等比数列,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1. 第一个项 a1
2. 公比 r
3. 项数 n
4. 和 S
等比数列的和 S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S = a1 × (r^n - 1) / (r - 1)
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些具体的例子。

等差数列的和 S = 185
等比数列的和 S = 24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复习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复习总结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复习总结的公比计算方法:①后一项除以前一项:q = an+1an②前两项之比:q = a2a1③前一项与后一项的平方根之比:q = √(an+1an3、等比数列an的通项式:①ana1q^(n-1)②anamq^(n-m)③anb*q^n (b为常数)4、等比数列an的性质:①两项性质:若m+n=p+q,则 a manapaq②等比中项性质:若x,A,y成等比数列,则 2A = x+y③下标成等比数列的项仍成等比数列。

若数列a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则数列akak+mak+2mak+3m仍构成等比数列,公比为q^m。

5、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a1q^n-1)/(q-1)等比数列前n项和性质:①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a1(1-q^n)/(1-q)②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a1(q^n-1)/(q-1)③特别地,首项为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1-q^n)/(1-q)6、等比数列前n项和性质:①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a1(1-q^n)/(1-q)②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a1(q^n-1)/(q-1)③特别地,首项为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1-q^n)/(1-q)等差数列前n项和性质:①片段和性质: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公差为d,则Sn,S2n-Sn,S3n-S2n。

即a1+a2+。

+am,am+1+am+2+。

+a2m,a2m+1+a2m+2+。

+a3m也成等差数列,公差为md。

②若两个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别是An,Bn,则a1+b1,a2+b2.an+bn也成等差数列,公差为d1+d2.其它性质:(任何数列都适用)①Sn与Sn-1之间的关系:an=Sn-Sn-1(n=1),a1=S1②S2n-1与S2n之间的关系:an=1/2(S2n-S2n-1)(n≥2)③通项公式:an=S(n)-S(n-1)④题型:已知Sn与n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已知Sn与an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

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在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基本的两种形式。

而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则是用来表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重要公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并给出它们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是一个常数d,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如下:1.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第n项为an,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2.前N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前N项的和为Sn,则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an) * n / 2在等差数列中,从第一项到第N项的和可以用前N项和公式来表示。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q,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如下:1.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第n项为an,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2.前N项和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前N项的和为Sn,则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a1*(q^N-1))/(q-1)(当q≠1时)在等比数列中,从第一项到第N项的和可以用前N项和公式来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当公比q等于1时,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中含有0的指数项,这时候通项公式的形式为an = a1,等比数列变成了一个常数数列。

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变化规律都可以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来描述。

1.等差数列应用举例:(1)一些数学问题中常常出现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比如计算一些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这在数学竞赛中是经常出现的题型。

高一数学中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有何区别

高一数学中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有何区别

高一数学中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有何区别在高一数学的学习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于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但这两种数列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

首先,从定义上来看,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比如说,数列 2,4,6,8,10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因为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 2。

而等比数列则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

例如,数列 2,4,8,16,32 就是一个等比数列,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是 2。

在通项公式方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n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例如,在等差数列 3,5,7,9,11 中,首项\(a_1= 3\),公差\(d = 2\),那么第五项\(a_5 = 3 +(5 1)×2 =1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 q^{n 1}\),其中\(q\)表示公比。

比如在等比数列 3,6,12,24 中,首项\(a_1 =3\),公比\(q = 2\),那么第四项\(a_4 = 3 × 2^{4 1} = 24\)。

再来看它们的性质。

等差数列中,若\(m\),\(n\),\(p\),\(q\)是正整数,且\(m + n = p + q\),则\(a_m + a_n = a_p+ a_q\)。

例如在等差数列 1,3,5,7,9 中,\(a_1 + a_5 = 1 +9 = 10\),\(a_2 + a_4 = 3 + 7 = 10\),两者相等。

等比数列中,若\(m\),\(n\),\(p\),\(q\)是正整数,且\(m + n = p + q\),则\(a_m × a_n = a_p × a_q\)。

等差等比数列公式大全

等差等比数列公式大全

等差等比数列公式大全等差数列公式1.n个项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如下:Sn=(n/2)*(a+l)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为首项,l为末项,n为项数。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如下:an = a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3.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如下:Sn=(n/2)*(2a+(n-1)d)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4.等差中项公式如下:a+c=2b其中,a为首项,c为末项,b为中项。

等比数列公式1.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如下:an = a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公比r不等于1时)如下:Sn=(a*(r^n-1))/(r-1)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公比r等于1时)如下:Sn=a*n其中,Sn表示前n项的和,a为首项,n为项数。

4.无穷等比数列的和公式如下:S=a/(1-r)其中,S表示无穷等比数列的和,a为首项,r为公比。

综合应用1.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末项l和项数n,可以通过末项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公差d:d=(l-a)/(n-1)2.如果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a、末项l和项数n,可以通过末项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公比r:r=(l/a)^(1/(n-1))3.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和Sn、首项a和项数n,可以通过和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末项l:l=a+(n-1)*d4.如果已知等比数列的和Sn、首项a和项数n,可以通过和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末项l:l=a*r^(n-1)5.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和Sn、首项a和末项l,可以通过和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项数n:n=(2Sn-(l-a))/d6.如果已知等比数列的和Sn、首项a和末项l,可以通过和的求和公式反推得到项数n:n = log(l / a) / log(r)以上是常见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可用于求解相关问题和进行数列的计算。

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公式

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公式

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Arithmetic Sequence)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是一个常数。

等比数列(Geometric Sequence)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是一个常数。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₁,a₂,a₃,...,aₙ},其中公差为d,则第n项的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来:aₙ=a₁+(n-1)d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前n项和S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来:Sn=(n/2)(a₁+aₙ)=(n/2)(2a₁+(n-1)d)等差数列的性质: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数成正比,当n增大时,前n项和也随之增大。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公差成正比,公差越大,前n项和增长的速度越快。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₁,a₂,a₃,...,aₙ},其中公比为r,则第n项的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来:aₙ=a₁×r^(n-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前n项和S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来:Sn=a₁×(1-r^n)/(1-r)(当r≠1)等比数列的性质: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数成正比,当n增大时,前n项和也随之增大。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与公比成正比,当公比绝对值小于1时,累加和趋近于一个有限值;当公比绝对值大于1时,累加和无限增长。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数学中的应用广泛,由于其规律性和计算简便性,被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经济等领域。

举例:1.等差数列:2,5,8,11,14...其中公差为3,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aₙ=2+(n-1)×3第6项的值为a₆=2+(6-1)×3=2+15=17前6项的和为S₆=(6/2)×(2+17)=3×19=572.等比数列:3,6,12,24,48...其中公比为2,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aₙ=3×2^(n-1)第6项的值为a₆=3×2^(6-1)=3×2^5=3×32=96。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总结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总结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总结1. 什么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数之间的差都是一样的。

想象一下,你在逛超市,发现有一款零食,价格每次涨一块钱。

第一天10块,第二天11块,第三天12块……你能想到这个规律吗?每天都在加一块,这就是等差数列的魅力!简单来说,如果我们把这个序列写出来,就可以看到:10, 11, 12, 13,依此类推。

这里面,1110=1,1211=1,这个“1”就是我们说的公差。

1.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好啦,讲到这里,肯定有人好奇,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啥?其实,它特别简单。

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假设第一项是 ( a_1 ),公差是 ( d ),那么第 ( n ) 项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

a_n = a_1 + (n1) times d 。

举个例子,如果第一项是2,公差是3,那么想要知道第5项是多少呢?只要把公式代进去:。

a_5 = 2 + (51) times 3 = 2 + 12 = 14 。

哎呀,14块钱的零食又来了,想想都馋!1.2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说到求和,等差数列也有它的独门秘籍。

假如你想要把前 ( n ) 项的和加起来,别着急,有个公式可以帮你轻松搞定:。

S_n = frac{n{2 times (a_1 + a_n) 。

或者,你也可以用这个公式:S_n = frac{n{2 times (2a_1 + (n1)d) 。

别看公式长得有点吓人,其实运用起来还真不难!想象一下,你在计算一堆零食的总价,第一天买了10块,第二天11块,第三天12块,……,总共买了5天的,怎么算呢?我们先算出第5项是14,然后带入公式:。

S_5 = frac{5{2 times (10 + 14) = frac{5{2 times 24 = 60 。

哎哟,60块钱的零食,真是爽到飞起!2. 什么是等比数列?再来聊聊等比数列。

这种数列可有意思了!它的特点是每个数之间的比是固定的。

想象你正在进行一个小投资,第一年投100块,第二年收益翻倍,结果是200块,第三年又翻倍成400块……这就是等比数列!用数字来表示就是:100, 200, 400,瞧,翻得飞起。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一系列的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在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形式。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及性质。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又称为等差数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等差数列的性质如下:1. 公差: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称为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公差可以为正、负或零。

2. 首项和末项: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a1,最后一项为an。

3.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根据首项和公差来求得。

4. 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由求和公式来计算:Sn = (a1 + an) * n / 2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5. 递推公式:等差数列可以使用递推公式来逐项计算,即an = an-1 + d。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又称为等比数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等比数列的性质如下:1. 公比: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称为公比,常用字母r表示。

公比可以为正、负或零。

2. 首项和末项:等比数列的第一项为a1,最后一项为an。

3. 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根据首项和公比来求得。

4. 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可由求和公式来计算:Sn = a1 *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5. 递推公式:等比数列可以使用递推公式来逐项计算,即an = an-1 * r。

综上所述,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形式。

它们分别由相邻项之差或相邻项之比保持恒定而成。

对于等差数列,可以通过公差、首项和末项来确定数列;而等比数列则可以通过公比、首项和末项来确定数列。

此外,两种数列都可以使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和递推公式来计算其特定项和总和。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许多实际问题的求解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并讨论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一个等差数列可以用通项公式an = a₁ + (n - 1)d来表示,其中a₁是首项,d是公差,n为项数。

等差数列的应用非常广泛,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 班级人数假设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满足等差数列,首项为a₁,公差为d。

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相关问题,例如求某一年级的班级人数、计算总人数等。

2. 金融投资在金融投资领域,等差数列常被用来计算复利的增长情况。

如果我们假设某笔投资的本金以等差数列的方式递增,利率为固定值,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等差数列的和来得到投资的最终价值。

3. 几何问题等差数列在几何问题中也有许多应用,例如计算等差数列的和可以用来求解等差数列构成的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一个等比数列可以用通项公式an = a₁ * r^(n-1)来表示,其中a₁是首项,r是公比,n为项数。

等比数列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例子:1. 程序设计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等比数列经常用于循环结构的设计。

通过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简化程序的代码,提高执行效率。

2. 物理学中的分析等比数列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对于自然界中的指数增长问题。

例如,在放射性衰变的过程中,原子核的衰变数目就符合等比数列的规律。

3. 经济学中的模型在经济学中,等比数列经常用来建立经济增长模型。

通过研究等比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对经济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

综上所述,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实际问题的求解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问题求解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一.选择题
(1)在等差数列{a n }中, a 7=9, a 13=-2, 则a 25= ( ) A -22 B -24 C 60 D 64
(2) 在等比数列{a n }中, 存在正整数m, 有a m =3, a m+5=24, 则, a m+15= ( ) A 864 B 1176 C 1440 D 1536
(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若431,,a a a 成等比数列, 则2a = ( ) A –4 B –6 C –8 D –10
(4)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n S a a ,6,682=-=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 ( ) A S 4<S 3 B S 4==S 2 C S 6<S 3 D S 6=S 3 (5) 已知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a n }中,公比q=2, a 1·a 2·a 3·…·a 30=245, 则a 1·a 4·a 7·…·a 28=
( )
A 25
B 210
C 215
D 220
(6) 若{}n a 是等差数列,首项120032004200320040,0,.0a a a a a >+><,则使前n 项和0n S >成
立的最大自然数n 是: ( ) A .4005 B .4006 C .4007 D .4008
(7)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3n -c, 则c=1是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8) 在等比数列{a n }中, a 1<0, 若对正整数n 都有a n <a n+1, 那么公比q 的取值范围是
( )
A q>1
B 0<q<1
C q<0
D q<1 (9)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2-(
21) n-1]- b[2-( n+1)(2
1
) n-1]( n=1,2,…),其中a, b 是非零常数.则存在数列{x n },{y n }使得 ( )
A a n = x n + y n ,其中{x n }为等差数列,{y n }为等比数列
B a n = x n + y n ,其中{x n }和{y n }都为等比数列
C a n = x n ·y n 其中{x n }为等差数列,{y n }为等比数列
D a n = x n ·y n 其中{x n }和{y n }都为等比数列
(10) 已知f(x)=bx+1为x 的一次函数, b 为不等于1的常数, 且 g(n)=⎩⎨
⎧≥-=)
1()]1([)0(1n n g f n , 设a n = g(n)- g(n-1) (n ∈N ※
), 则数列{a n }是 ( )
A 等差数列
B 等比数列
C 递增数列
D 递减数列 二.填空题
(11)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0, 且a 1, a 3, a 9成等比数列, 则10
429
31a a a a a a ++++的值
是 .
(12) 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S n =2
)
13(1-n a (对于所有n ≥1),且a 4=54,则a 1的数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等差数列{a n }的前m 项和为30, 前2m 项和为100, 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
(14) 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
已知数列{}n a 是等和数列, 且a 1=2, 公和为5,那么a 18的值为 ,且这个数列的前21项和S 21的值为 .
三.解答题
(15)已知等差数列{a n }共2n+1项, 其中奇数项之和为290, 偶数项之和为261, 求第n+1项及项数2n+1的值.
(16) 设{}n a 是一个公差为)0(≠d d 的等差数列,它的前10项和11010=S 且1a ,2a ,4a 成等比数列.
(Ⅰ)证明d a =1;
(Ⅱ)求公差d 的值和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17) 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都是正数, S n =80, S 2n =6560, 且在前n 项中, 最大的项为54, 求n 的值.
(18)ΔOBC 的在个顶点坐标分别为(0,0)、(1,0)、(0,2), 设P 1为线段BC 的中点,P 2为线段CO 的中点,P 3为线段OP 1的中点,对于每一个正整数n, P n+3为线段P n P n+1的 中点,令P n 的坐标为(x n,y n ), .2
1
21++++=n n n n y y y a (Ⅰ)求321,,a a a 及n a ; (Ⅱ)证明;,4
14*+∈-=N n y y n
n (Ⅲ)若记,,44
4*+∈-=N n y y b n n n 证明{}n b 是等比数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B 5.A 6.B 7.C 8.B 9.C 10.B 二填空题: 11.
16
13
, 12. 2 , 13. 210 , 14.3. 三解答题(15)解: 对于等差数列{a n }, 有a 中= a n+1=S 奇-S 偶=290-261=29, (2n+1) a n+1= S 奇+S 偶=290+261=551. ∴2n+1=19. 故第n+1项为29项, 项数为19.
(16) (Ⅰ)证明:因1a ,2a ,4a 成等比数列,
故412
2a a a =而{}n a 是等差数列,有d a a +=12,d a a 314+=于是 21)(d a +)3(11d a a +=即d a a d d a a 121212132+=++化简得 d a =1
(Ⅱ)解:由条件11010=S 和d a S 2
9
1010110⨯+=,得到11045101=+d a 由(1)
,d a =1,代入上式得11055=d 故 2=d ,n d n a a n 2)1(1=-+=因此,数列{}n a 的通
项公式为n a n 2=, ,3,2,1=n 。

(17) 解: 由已知a n >0, 得q>0, 若q=1, 则有S n =na 1=80, S 2n =2na 1=160与S 2n =6560矛盾, 故q
≠1. ∵⎪⎪⎩⎪⎪
⎨⎧=--=--)2(65601)1()1(801)
1(211q
q a q
q a n
n , 由(2)÷(1)得q n =81 (3). ∴q>1, 此数列为一递增数列, 在前n 项中, 最大一项是a n , 即a n =54. 又a n =a 1q n-1=q
a
1q n =54, 且q n =81, ∴
a 1=81
54
q. 即a 1=32q. 将a 1=32q 代入(1)得32q(1-q n )=80(1-q n ), 即32q(1-81)=80(1-q), 解得
q=3. 又q n =81, ∴n=4.
(18) 解:(Ⅰ)因为4
3
,21,153421=====y y y y y ,所以2321===a a a ,又由题意可知2
1
3+-+=n n n y y y ,∴3211
2
1
++++++=n n n n y y y a =221121++++++n n n n y y y y
=
,2
1
21n n n n a y y y =++++ ∴{}n a 为常数列. ∴.,21*∈==N n a a n (Ⅱ)将等式22
121=++++n n n y y y 两边除以2,得,1241
21=++++n n n y y y
又∵2214++++=n n n y y y , ∴.4
14n n y
y -=+
(Ⅲ)∵)41()41(44444341n n n n n y y y y b ---=-=+++-=)(41444n n y y --+=,4
1
n b -
又∵,041431≠-=-=y y b ∴{}n b 是公比为4
1
-的等比数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