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1e624bb669dc5022aaea009b.png)
19.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到这里呢,三种探测射线的仪器都学了,科学家利用这些仪器对射线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在研究这些射线粒子的时候,科学家就在思考放射性有哪些应用呢?接下来我们就学习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ppt演示: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点是利用它的射线,第二点是作为示踪原子(1)利用射线:γ射线检测厚度:这就是γ射线测厚仪,下面是γ射线放射源,上面是探测器,中间则是刚压好的金属板,我们知道探测器接受到的射线强度与材料的厚度有关,材料越厚,透过的射线强度就越小,材料越薄,透过的射线强度就越大,探测器将接受到的信号输入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自动调节金属板的厚度)γ射线探伤仪:对于已经制成成品的材料,还可以使用γ射线探伤仪检测材料是否合格。
这是γ射线探伤仪的工作原理图,它以钴60作为放射源,γ射线放射源放在待测材料的上方,在待测金属元件的下面铺有照相用的底片,我们可以根据底片的放射性强度,分析出材料是否均匀,是否有砂眼或者裂纹现象等,我们看这幅图,这是γ射线通过被测材料之后照射在底片上,显示出的一部分图样,其中阴影部分没有被待测材料挡着,所以射线的强度很大,白色的部分被待测材料挡住,强度很弱,但是呢?我们在白色部分发现了一个黑点,这说明什么?当时待测材料的有些部分有缺陷,会使得这一部分的厚度要比其他部分薄一些,γ射线更容易通过,所以在照相底片上会显示出一个黑点,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照相底片来分析、检测待测材料了。
利用钴60的γ射线治疗癌症(放疗):为什么放射性可以治疗癌症?原来人体组织对射线的耐受能力不一样,细胞分裂越快的组织,它对射线的耐受能力就越弱,像癌细胞那样,不断迅速繁殖的、无法控制的细胞组织,在射线照射下破坏得比健康细胞快。
食物保鲜(延缓发芽,生长,长期保存)、育种:用γ射线照射食品可以杀死使食品腐败的细菌,抑制蔬菜发芽、延长保质期。
并且味道、质地和外观都不会有多少改变。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78af98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4.png)
放射性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核物理研究
利用放射性核素研究原子核结构 和性质,如原子能谱学和核磁共
振。
化学研究
利用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研究化学反 应机理和动力学,如放射性示踪剂 。
生物学研究
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加速器产生的射 线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如 蛋白质结晶和基因突变分析。
放射性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辐射育种
放射性工作许可证制度
要求从事放射性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申请领取放射性工作许可证,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放射性应用
医疗领域
放射性核素可用于诊 断和治疗肿瘤、心血 管等疾病,如X射线、 CT、核磁共振等。
工业领域
放射性技术可用于材 料检测、无损检测、 测井、石油勘探等领
域。
农业领域
放射性核素可用于育 种、植物生长调节等 方面,提高农作物的
环境防护措施
01
对放射性物质储存和使用场所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 施,如设置警戒线、安装监控设备等。
02
对放射性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应进行妥善处理, 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03
对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设备和工艺应进行改进, 降低辐射剂量。
应急防护措施
0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 处置等措施。
国家放射性安全法规
国家核安全局
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国家的放射性安全法规,确保核设施和核活动的安全。
环境保护部
负责监管放射性物质的环境影响,确保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企事业单位放射性安全规定
企事业单位放射性安全管理规定
要求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放射性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设施和防护设备,进行辐射监测和培训。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
![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c6adc9c57c1cfad6195fa77c.png)
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一、放射性的应用放射性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穿透能力等特征,二是作为示踪原子,三是利用衰变特性考古。
1.射线特性的应用(1)α射线:利用α射线带电、能量大,电离作用强的特性可制成静电消除器等。
(2)β射线:由于β射线可穿过薄物或经薄物反射的特性来测量薄物的厚度或密度。
(3)γ射线:由于γ射线穿透能力极强,可以利用γ射线探伤,也可以用于生物变异,在医学上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等。
另外还可以利用射线勘探矿藏等。
2.作为示踪原子在某种元素里掺进一些该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和该元素经历过程相同。
用仪器探测出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就可查明这种元素的行踪。
3.衰变特性应用应用14 6C的放射性判断遗物的年代。
二、放射性的危害和防护1.危害来源(1)地壳表面的天然放射元素。
(2)宇宙射线。
(3)人工放射。
2.防护措施(1)距离防护;(2)时间防护;(3)屏蔽防护;(4)仪器监测。
1.判断:(1)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的强度可以人工控制。
()(2)α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弱,电离作用很强。
()(3)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衰变产生的,不能用人工方法合成。
()答案:(1)×(2)√(3)×2.思考:衰变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有什么不同?提示:衰变是放射性元素自发的现象,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能够人工控制的核反应。
其核反应方程的书写也有区别。
放射性应用分析1.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2)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3)半衰期很短,废料容易处理。
2.放射出的射线的利用(1)利用γ射线的贯穿本领,利用钴60放出的很强的γ射线来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砂眼和裂纹,这叫γ射线探伤,利用γ射线可以检查30 cm 厚的钢铁部件,利用放射线的贯穿本领,可用来检查各种产品的厚度、密封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等,从而自动控制生产过程。
(2)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放射线能使空气电离,从而可以消除静电积累,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a620da1449649b6649d7476c.png)
诱变育种后的棉花
之食品保存
射线可以杀死使食物腐败的细菌
对比度太 强了!
未经照射
12/16/2020
经照射
之种子保存
射线照射可以 抑制种子发芽, 延长保存期。
12/16/2020
之延长花期
如此之美, 能穿越多好!
未经照射 12/16/2020
经照射
示踪原子
12/16/2020
放 射 性 的 1、射线应用 应 用
12/16/2020
CT室的铅板门
(1)在核电站的核反应 堆外层用厚厚的水泥来防 止放射线的外泄
(2)用过的核废料要放 在很厚很厚的重金属箱内 ,并埋在深海里
(3)在生活中要有防范 意识,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小结:
1、核反应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14 7
N
4 2
He
178
O11
H
(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9 4
P
01n
40多种
12/16/2020
1000多种
三、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
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2、可以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3、半衰期更短,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12/16/2020
放射 性的 应用
12/16/2020
之自动控制
利用:射线的贯 穿能力
原理:射线强度 与钢板 厚度有关
12/16/2020
遭过量辐射后溃 烂的人体组织
1986年4月26日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贫铀弹的使用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
为了防止有害的放射线对人类和自然的破坏,人们采取 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屏蔽防护
安全壳内衬钢板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fdae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3.png)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 (1)定义:有些同位素具有 放射性 ,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2)发现: ①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经过 α 粒子轰击的铝片中 含有放射性磷3105P。 ②发现磷同位素的方程: 42He+2173Al―→3105P+10n 。
(3)应用与防护: ①应用:应用它的 射线 和作为示踪原子。 ②防护: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人身安全,同时要防止 放射性物质 对水源 、空气、用具等 的污染。 [关键一点] 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是一把双刃剑,在应用 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减少它的危害。
2.气泡室探测射线的特点 控制气泡室内液体的温度和压强,使室内温度略低于液体 的沸点。当气泡室内压强降低时,液体的沸点变低,因此液体 过热,在通过室内射线粒子周围就有气泡形成。气泡室在观察 比较稀少的碰撞事件时是有很大优点的。液体中原子挤得很紧, 可以发生比气体中多得多的核碰撞,而我们将有比用云室好得 多的机会来摄取所寻找的事件。人们根据照片上记录的情况, 可以分析出粒子的带电、动量、能量等情况。
1.云室对三种射线的探测 α粒子的质量比较大,在气体中飞行不易改变方向,并 且电离本领大,沿途产生的离子多,所以它在云室中的径 迹直而粗。β粒子的质量小,跟气体碰撞时容易改变方向, 并且电离本领小,沿途产生的离子少,所以它在云室中的 径迹比较细,且常常发生弯曲。γ射线的电离本领更小,一 般看不到它的径迹。
1.人工转变核反应的条件 用 α 粒子、质子、中子,甚至用 γ 光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 核发生转变。 2.人工转变核反应的实质 用粒子轰击原子核并不是粒子与核碰撞将原子核打开,而 是粒子打入原子核内部使核发生了转变。
3.原子核人工转变的三个发现 (1)卢瑟福发现质子:147N+42He→187O+11H (2)查德威克发现中子:94Be+42He→126C+10n (3)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 2173Al+42He→3105P+10n 3105P→3104Si+10e 4.人工转变核反应与衰变的比较 (1)不同点: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一种核反应,是其他 粒子与原子核相碰撞的结果,需要一定的装置和条件才能发 生,而衰变是原子核的自发变化,它不受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
第3章 第3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第3章 第3节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e4ba25cd5901020206409c6d.png)
第3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重点)2.理解放射性在消费和科学领域的应用.(重点)2.知道放射性污染及其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严重危害,理解防护放射性的措施,建立防范意识.(重点)[先填空]1.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穿透才能等性质;二是作为示踪原子.2.射线特性的利用(1)辐射育种、食品辐射保存、放射性治疗等.(2)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把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释放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3)γ射线探伤:利用了γ射线穿透才能强的特点.3.作为示踪原子:用仪器探测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可以查明放射性元素的行踪,好似带有“标记〞一样.人们把具有这种用处的放射性同位素叫作示踪原子.[再判断]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γ射线可以给金属探伤.(√)2.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消除有害的静电积累.(√)3.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保存食物.(√)[后考虑]放射性元素为什么能做示踪原子?【提示】由于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发出辐射,无论它运动到哪里,都很容易用探测器探知它的下落,因此可以用作示踪物来区分其他物质的运动情况和变化规律.这种放射性示踪物称为示踪原子或标记原子.[核心点击]1.分类:可分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种,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不过40多种,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已达1 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放射性同位素.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1)放射强度容易控制;(2)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3)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得多,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因此,但凡用到射线时,用的都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3.放射性同位素的主要应用(1)利用它的射线.①工业部门使用射线测厚度——利用γ射线的穿透特性;②农业应用——γ射线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杀死使食物腐败的细菌,抑制蔬菜发芽,延长保存期等;③医疗上——利用γ射线的高能量治疗癌症.(2)作为示踪原子:放射性同位素与非放射性同位素有一样的化学性质,通过探测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确定其位置.1.(多项选择)以下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些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放射性消除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穿透作用B.利用射线探测机器部件内部的砂眼或裂纹是利用射线的穿透作用C.利用射线改进品种是因为射线可使DNA发生变异D.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一样的【解析】消除静电是利用射线的电离作用使空气导电,A错误;探测机器部件内部的砂眼或裂纹和改进品种分别是利用它的穿透作用和射线可使DNA发生变异,B、C正确;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不同的,D错误.【答案】BC2.(多项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给农作物施肥时,在肥料里放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是因为农作物吸收放射性同位素后生长更好B.输油管道漏油时,可以在输的油中放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探测其射线,确定漏油位置C.天然放射元素也可以作为示踪原子加以利用,只是含量较少,经济上不划算D.放射性元素被植物吸收,其放射性不会发生改变【解析】放射性元素与它的同位素的化学性质一样,但是利用放射性元素可以确定农作物在各季节吸收含有哪种元素的肥料.无论植物吸收含放射性元素的肥料,还是无放射性肥料,植物生长是一样的,A错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含量易控制,衰变周期短,不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污染,而天然放射性元素,剂量不易控制、衰变周期长、会污染环境,所以不用天然放射元素,C错误;放射性是原子核的本身性质,与元素的状态、组成等无关,D正确;放射性同位素可作为示踪原子,是因为它不改变元素的化学性质,故B正确.【答案】BD3.γ刀已成为治疗脑肿瘤的最正确仪器,用γ刀治疗时不用麻醉,病人清醒,时间短,半小时完成手术,无需住院,因此γ刀被誉为“神刀〞.据报道,我国自己研制的旋式γ刀性能更好,即将进入各大医院为患者效劳.γ刀治疗脑肿瘤主要是利用γ射线很强的________才能和很________的能量.【解析】γ刀治疗脑肿瘤主要是利用γ射线很强的穿透才能和很高的能量.【答案】穿透高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技巧(1)用射线来测量厚度,一般不选取α射线是因为其穿透才能太差,更多的是选取γ射线,也有局部选取β射线的.(2)给病人治疗癌症、培育优良品种、延长食物保质期一般选取γ射线.(3)使用放射线时平安是第一位的.放射性污染和防护[先填空]1.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1)核爆炸;(2)核泄漏;(3)医疗照射.2.为了防止放射线的破坏,人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密封防护;(2)间隔防护;(3)时间防护;(4)屏蔽防护.[再判断]1.核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医疗照射是利用放射性,对人和环境没有影响.(×)3.密封保存放射性物质是常用的防护方法.(√)[后考虑]放射性污染危害很大,放射性穿透力很强,是否无法防护?【提示】放射线危害很难防护,但是通过屏蔽、隔离等措施可以进展有效防护,但防护的有效手段是进步防范意识.[核心点击]) A.国际通用的辐射警示标志是毒性标志的骷髅B.国际通用的辐射警示标志是以黄色为背景的黑色的圆形中心和三个黑色叶瓣的图形C.有此项标志的地方是有辐射警示危险的地方D.没有特别的极其特殊的需要远离有国际通用的辐射警示标志的地方【解析】国际通用的辐射警示标志是以黄色为背景的黑色的圆形中心和三个黑色叶瓣的图形,A错,B正确;因为放射性的危险性和放射性的强穿透性,所以要远离有放射性的地方,C、D正确.【答案】BCD5.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1)在核电站中,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响堆有三道防护屏障: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平安壳.图3-3-1结合图3-3-1甲可知,平安壳应中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2)图乙是用来监测工作人员受到辐射情况的胸章,通过照相底片被射线感光的区域,可以判断工作人员受到何种辐射.当胸章上1 mm铝片和3 mm铝片下的照相底片被感光,而铅片下的照相底片未被感光时,结合图甲分析可知工作人员一定受到了________射线的辐射;当所有照相底片被感光时,工作人员一定受到了________射线的辐射.【解析】(1)核反响堆最外层是厚厚的水泥防护层,以防止射线外泄,所以平安壳应选用的材料是混凝土.(2)β射线可穿透几毫米厚的铝片,而γ射线可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答案】(1)混凝土(2)βγ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对物体具有不同的穿透才能和电离才能,从而使物体或机体发生一些物理和化学变化.假如人体受到长时间大剂量的射线照射,就会使细胞器官组织受到损伤,破坏人体DNA分子构造,有时甚至会引发癌症,或者造成下一代遗传上的缺陷.学业分层测评(十)(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多项选择)关于放射性同位素,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规律一样B.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可生成另一种新元素C.放射性同位素只能是天然衰变时产生的,不能用人工方法制得D.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培育良种【解析】放射性同位素也具有放射性,半衰期也不受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衰变后形成新的原子核,选项A、B正确;大局部放射性同位素都是人工转变后获得的,选项C错误;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照射种子,可使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从而培育出良种,D正确.【答案】ABD2.(多项选择)关于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可以发现和制造新元素B.在人工核反响过程中,质量守恒C.利用示踪原子可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构造D.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解析】通过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可以发现和制造新元素,A项正确;在人工核反响过程中,质量数守恒,B项错;利用示踪原子可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构造,C项正确;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射线,D项正确.【答案】ACD3.(多项选择)放射性同位素钴60能放出较强的γ射线,其强度容易控制,这使得γ射线得到广泛应用.以下选项中,属于γ射线应用的是() 【导学号:64772045】A.医学上制成γ刀,无需开颅即可治疗脑肿瘤B.机器运转时常产生很多静电,用γ射线照射机器可将电荷导入大地C.铝加工厂将接收到的γ射线信号输入计算机,可对薄铝板的厚度进展自动控制D.用γ射线照射草莓、荔枝等水果,可延长保存期【解析】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不能使空气电离成为导体,B错误;γ射线的穿透才能很强,薄铝板的厚度变化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变化很小,不能控制铝板厚度,C错误;γ射线能量很大,可以杀菌,延长水果的保存期,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故A、D正确.【答案】AD4.以下哪些应用是把放射性同位素不是作为示踪原子的()A.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B.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利用探测器的测量,找出合理的施肥规律C.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中的砂眼和裂纹D.给疑心患有甲状腺病的病人注射碘131,以判断甲状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解析】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中的砂眼和裂纹是利用γ射线穿透才能强的特点,医学上利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利用的是射线照射,而不是作为示踪原子.【答案】 C5.(多项选择)防止放射性污染的防护措施有()A.将废弃的放射性物质进展深埋B.将废弃的放射性物质倒在下水道里C.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穿上铅防护服D.严格和准确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剂量【解析】因为放射性物质残存的时间太长,具有辐射性,故应将其深埋,A对、B错;铅具有一定的防止放射性的才能,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穿上铅防护服,并要控制一定的放射剂量.故C、D对.【答案】ACD6.(多项选择)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从而到达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展人体透视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也不一定是更优良的品种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解析】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放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为导体,将静电导出,A错误;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不能用来进展人体透视,用于人体透视的是X射线,故B错误;作物种子发生的DNA突变不一定都是有益的,还要经过挑选才能培育出优秀品种,C正确;用γ射线治疗肿瘤对人体肯定有副作用,因此要科学地控制剂量,D正确.【答案】CD7.放射性在技术上有很多应用,不同的放射源可用于不同目的.下表列出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和可供利用的射线.薄,利用适当的放射线来测定通过轧辊后的薄膜厚度是否均匀,可利用的元素是________.【解析】要测定聚乙烯薄膜的厚度,那么要求射线可以穿透薄膜,因此α射线不适宜;另外,射线穿透作用还要受薄膜厚度影响,γ射线穿透作用最强,薄膜厚度不会影响γ射线穿透,所以只能选用β射线,而氡222半衰期太小,铀238半衰期太长,所以只有锶90较适宜.【答案】锶908.如图3-3-2所示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图3-3-2(1)请简述自动控制的原理;(2)假如工厂消费的是厚度为2 mm的铝板,在α、β和γ三种射线中,哪一种对铝板的厚度控制起主要作用?为什么?【解析】(1)放射线具有穿透本领,假如向前挪动的铝板的厚度有变化,那么探测器接收到的放射线的强度就会随之变化,将这种变化转变为电信号输入到相应的装置,使之自动地控制图中右侧的两个轮间的间隔,到达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目的.(2)β射线起主要作用,因为α射线的贯穿本领很小,穿不过2毫米的铝板;γ射线的贯穿本领很强,能穿过几厘米的铅板,2毫米左右的铝板厚度发生变化时,透过铝板的γ射线强度几乎不发生变化;β射线的贯穿本领较强,能穿过几毫米厚的铝板,当铝板厚度发生变化时,透过铝板的β射线强度变化较大,探测器可明显地反映出这种变化,使自动化系统做出相应的反响.【答案】见解析[才能提升]9.我国科学家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是同一种物质,所使用的鉴别技术是() 【导学号:64772104】A.光谱分析B.同位素示踪原子C.微电子技术D.纳米技术【解析】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中掺入14 6C作为示踪原子,跟天然牛胰岛素混合,屡次重新结晶,结果14 6C均匀分布,证明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是同一物质,应选B.【答案】 B10.(多项选择)贫铀炸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才能,而且铀238具有放射性,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而造成污染.人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会受到核辐射而患上皮肤癌和白血病.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铀238的衰变方程式为:238 92U→234 90Th+42HeB.235 92U和238 92U互为同位素C.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是因为核辐射导致了基因突变D.癌症病人可以生活在遭受贫铀炸弹破坏的环境里,以到达放射性治疗的效果【解析】铀238具有放射性,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钍234,A正确.铀238和铀235质子数一样,故互为同位素,B正确.核辐射能导致基因突变,是皮肤癌和白血病的诱因之一,C正确.医学上利用放射线治疗癌症是有放射位置和放射剂量限制的,不能直接生活在被贫铀炸弹破坏的环境里,D错.【答案】ABC11.如图3-3-3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才能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了________射线.图3-3-3【解析】由题图甲可知,γ射线的穿透性最强,且能穿透钢板,其他两种射线不能穿透钢板.【答案】γ12.一个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3015P,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成一个新原子核.(1)写出核反响方程;(2)求正电子和新核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解析】(1)3015P→3014Si+ 0+1e.(2)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即q v B=m v2r,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m vqB.衰变时放出的正电子与反冲核Si的动量大小相等,因此在同一个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它们的电荷量成反比,即r er Si =q Siq e=141.【答案】(1)略(2)141第 11 页。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9f45add4d15abe23482f4dd4.png)
防护
操作放射性物质的设备
在防护状态下操作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为了防止有害的放射线对人类和自然的破坏,人们 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辐射源的存放
检测辐射装置
铀
全 身 污 染 检 测 仪 辐射检测系统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约里奥居里夫妇)
应用方向:利用射线、作ຫໍສະໝຸດ 示踪原子特点:半衰期一般较短,容易处理废料 2、利用射线:γ射线探伤仪 ; 射线消除静电;
对生物体的作用。
利用射线——γ射线探伤仪
利用射线——利用钴60的γ射线治疗癌症(放疗)
利用射线——食物保鲜(延缓发芽,生长,长期保存)
作为示踪原子
3、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对环境和生物体产生严重危害
8吨强辐射物泄漏 切尔诺贝利仍在哭泣 1、污染区域超过20万平方公里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2成为人类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悲剧。欧洲受到 、受害者约700万人 核污染的区域超过了 20万平方公里,其中最严 除了自然环境的破坏,还有约 700万人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事 故受害者。由于受到核辐射,核电站周围地区癌症患者,尤其是儿 3重的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部分东欧 、消除影响需100多年 童甲状腺癌以及血癌患者急剧增多。联合国的一份声明称,自从事 这次事故对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居民的10 国家和北欧国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核污染。大 故发生后,白俄罗斯一些地区儿童甲状腺癌症患者的数量增加了 灾难性影响无疑是久远的。据专家预测,事故的 量的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壤和河流, 倍以上。乌克兰官方的统计数字显示,该国事故死亡人数超过了 4400 人。截止到今年早些时候,共有 230万人因为受到核辐射而住 后果要经过 100多年才能完全消除。 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直接导致 27万人 院接受治疗,其中包括45.2万名儿童。而在俄罗斯,当年参加抢险 背井离乡,迁往其他安全地区。而欧洲部分最 工作的许多人员相继死亡,还有不少人留下了终生残疾和精神疾病。 肥沃的耕地也因受到污染而成了废地。
新人教版选修3-5《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课时训练物理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3-5《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课时训练物理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417bed964bcf84b8d57b07.png)
新人教版选修3-5《19.3 19.4 探测射线的方法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课时训练物理试卷一、课前预练习1. 探测射线的理论根据(1)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气体或液体电离,以这些离子为核心,过饱和的蒸气会产生________,过热液体会产生________。
(2)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照相乳胶________。
(3)放射线中的粒子会使荧光物质产生________。
2. 探测射线的仪器(1)威耳逊云室①原理:粒子在云室内气体中飞过,使沿途的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__酒精蒸气就会以这些离子为核心凝结成雾滴,于是显示出射线的径迹。
②粒子径迹形状α粒子的径迹________高速β粒子的径迹________,低速β粒子的径迹________,而且是________γ粒子的电离本领更小,在云室中一般________它的径迹(2)气泡室:气泡室的原理同云室的原理类似,所不同的是气泡室里装的是________,例如________。
粒子通过________液体时,在它的周围产生________而形成粒子的径迹。
(3)盖革-米勒计数器G−M计数器非常灵敏,用它检测射线十分方便。
因为不同的射线产生的脉冲现象________,因此只能用来计数,不能区分射线的________。
3. 核反应及放射性同位素(1)核反应:原子核在________的轰击下产生________的过程。
(2)核反应的规律:在核反应中,________守恒、________守恒,还遵守动量守恒。
(3)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在某些粒子的轰击下生成新的原子核,这种核反应称为人工转变。
①发现质子:________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是第一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714N +24He →817O +________。
②中子的发现:________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中子,49Be +24He →612C 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件第十九原子核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件第十九原子核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aa5fd5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1.png)
放射性事故处理和报告制度
放射性事故处理
一旦发生放射性事故,应立即启动应 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减轻事故后果,同时开展事故调查 和善后处理工作。
放射性事故报告制度
发生放射性事故后,相关单位和个人 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 程序逐级上报,以便主管部门及时掌 握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
土壤污染
放射性物质可能污染土壤,影响植物生长和生态 平衡。
水体污染
放射性物质可能流入水体,影响水生生物和人类 饮用水安全。
大气污染
放射性物质可能释放到大气中,影响空气质量和 气候变化。
放射性对后代的影响
遗传风险增加
放射性物质可能引起基因突变,增加后代出生缺陷和遗传疾病的 风险。
生长发育影响
放射性物质可能影响胎儿和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发育迟缓或畸形 。
智力发育影响
放射性物质可能影响胎儿和儿童的智力发育,导致学习能力下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污染控制与处理
采取有效的污染控制和处理措 施,减少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 影响。
环境监测与评估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确 保工作场所和周边环境的辐射
水平符合标准要求。
职业防护措施
培训与教育
对工作人员进行辐射防护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制定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和操作。
对个人剂量限值进行严格控制 ,确保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的 辐射剂量不超过规定限值。
遵守法规和标准
遵守国家和国际的辐射防护标 准和法规,确保防护措施的有
效性和合规性。
个人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服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a1ddc31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6.png)
卢瑟福在实验中发现,往容器C中通入氮气后,在荧光屏s
上出现了闪光,这表明,有一种新的能量比α粒子大的粒子穿
过铝箔,撞击在s屏上,这种粒子肯定是在α粒子击中某个氮核
而使该核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这样,卢瑟福通过人工方法实现
了原子核的转变,人类第一次打开了原子核的大门。
荧 光 屏
氮气
α粒子 铝 箔
放射性物质标志 核反应堆外层的厚厚的水泥建筑
防 护
操作放射性物质的设备
在防护状态下操作放射性物质
3、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
4、放射性同位素跟同种元素的非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 学性质。
与天然的放射性物质相比,人造放射性同位素:
①放射强度容易控制 ②可以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 ③半衰期更短 ④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
三、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在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等 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是沿着利用它 的射线和作为示踪原子两个方向展开的。
显微镜
为了认定新粒子,把新粒子引进电场和磁场,测出了它的 质量和电量,确认与氢核相同: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量,质量 是电子质量的1800 多倍。卢瑟福把它叫做质子。质子的符号 是H或P。
在云室里做卢瑟福实验,还可以根据径迹了解整个人工转变 的过程。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在所拍摄的两万多张照片的40
多万条α粒子径迹中,发现了8条产生分叉的记录。 分叉情况表明,α粒子击中氮核后,
产品的厚度和密封容器中液体的高度等,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C、利用射线使空气电离而把空气变成导电气体,以消除化 纤、纺织品上的静电 D、利用射线照射植物,引起植物变异而培育良种,也可以利
用它杀菌、治病等
γ射线探伤仪
钴60发出的γ射线能穿透70cm
高中物理课件: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高中物理课件: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48b5712f5901020207409c81.png)
新课标 ·物理 选修3-5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②气泡室:气泡室的原理同云室的原理类似,所不同的 是气泡室里装的是 液体 ,如液态氢.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粒子通过 过热 液体时,在它的周围产生 气泡 而形 成粒子的径迹. ③盖革-米勒计数器 优点:G-M 计数器非常 灵敏 ,使用方便.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选修3-5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选修3-5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新课标 ·物理 选修3-5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2)探测仪器 ①威耳逊云室: a.原理:粒子在云室内气体中飞过,使 沿途的气体分子 电离 ,过饱和酒精蒸气就会以这些离子为 核心凝结成 雾滴 ,于是显示出射线的径迹.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b.
直而粗
当 堂 双 基 达 标
弯曲
课 前 自 主 导 学 菜 单 课 时 作 业
新课标 ·物理 选修3-5
教 学 教 法 分 析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 α 射线、β 射线的穿透能力确定射线的种类. (2)由半衰期的定义求出该元素的半衰期.
【解析】 因厚纸板能挡住这种射线,可知这种射线是
课 堂 互 动 探 究
教 学 方 案 设 计
穿透能力最差的 α 射线,选项 A 正确,B 错误;因放射性元 素原子核个数与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次数成正比,10 天后测出 放射强度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说明 10 天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
教科版选修3《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选修3《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11f858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9.png)
教科版选修3《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1.了解放射性的应用和危害,并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2.掌握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本质、种类、辐射方式和辐射损伤的特点;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评估放射性环境的安全性。
2. 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1.放射性的概念和本质;2.放射性元素的种类和特点;3.放射性的辐射方式和辐射损伤;4.放射性的应用和危害;5.放射性环境的安全性评估及相关防护措施。
2.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放射性的相关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体验和了解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方式和辐射损伤;3.讨论法:通过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4.观摩法:通过观摩相关视频和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课程设计3.1 教学准备1.确保实验器材及设备的齐备性;2.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材、课件和视频资源;3.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安全。
3.2 教学过程第一节放射性的概念和本质1.概念解释:阅读课本有关放射性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放射性的概念和本质,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讨论。
第二节放射性元素的种类和特点1.展示实验:通过展示实验,让学生直观体验和了解放射性元素的分类和特点。
第三节放射性的辐射方式和辐射损伤1.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探究放射性元素的辐射方式和辐射损伤。
第四节放射性的应用和危害1.组织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放射性的应用和危害,并展开展示。
第五节放射性环境的安全性评估及相关防护措施1.案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放射性环境的安全性评估和防护措施,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3 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评价其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2.课堂讨论: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评价,评估其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3.学习笔记: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学习笔记,评价其学习态度和出勤情况。
19.3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9.3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e0abac3df121dd36a22d8214.png)
[A组素养达标]1.现代建筑使用的花岗岩石材和家庭装修使用的花岗岩板材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某同学要测定附近建筑材料厂生产的花岗岩板材的放射性辐射是否超标,他选用哪种仪器较好()A.威尔逊云室B.气泡室C.盖革—米勒计数器D.以上三种效果都很好解析:花岗岩板材的放射性比较弱,用云室、气泡室很难测出.而计数器非常灵敏,用它检测射线十分方便.C正确.答案:C2.在下列4个核变化方程中,x表示质子的是()A.3015P→3014Si+xB.23892U→23490Th+xC.2713Al+10n→2712Mg+xD.2713Al+42He→3015P+x解析: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选项A中x为正电子01e,选项B中x为42He,选项C中x为质子11H,选项D中x为中子10n.答案:C3.(多选)下列应用中,属于将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是()A.γ射线探伤仪B.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道的漏油情况C.利用钴60治疗肿瘤等疾病D.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用以检测确定农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解析:利用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不受外界影响的规律,常被作为示踪原子.答案:BD4.用中子轰击氧原子核的核反应方程式为168O+10n→a7N+0b X,对式中X、a、b的判断正确的是()A.X代表中子,a=17,b=1B.X代表正电子,a=17,b=-1C.X代表正电子,a=17,b=1D.X代表质子,a=17,b=1解析: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知a=17,b=8+0-7=1,因此X可表示为01e,为正电子,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答案:C5.如图所示,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玻特用α(42He)轰击轻金属铍(94Be)时,发现有一种贯穿能力很强的中性射线.查德威克对该粒子进行研究,进而发现了新的粒子.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B.下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核反应方程:94Be +42He →136C +10nB .该实验是查德威克发现质子的实验C .粒子A 为中子,粒子B 为质子D .粒子A 为质子,粒子B 为中子解析: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为:94Be +42He →126C +10n ,选项A错误;该实验生成的是中子,不是发现质子的实验,选项B 错误;由核反应方程可知,A 为中子,中子轰击石蜡,将氢中的质子打出,即形成质子流,故B 为质子,选项C 正确,D 错误.答案:C6.(多选)一个质子以1.0×107m/s 的速度撞击一个静止的铝原子核后被俘获,铝原子核变成硅原子核.已知铝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7倍,硅原子核的质量是质子的2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核反应方程为2713Al +11H →2814SiB .核反应方程为2713Al +10n →2814SiC .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7m/s ,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D .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 ,方向跟质子的初速度方向一致解析:由核反应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可知选项A 正确,选项B 错误.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得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 ,即选项C 错误,D 正确.答案:AD7.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α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r 1∶r 2=1∶44,求:(1)图中哪一个圆是α粒子的径迹?(说明理由)(2)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是多少?解析:(1)因为动量相等,由r =m v qB知轨道半径与粒子的电荷量成反比,所以圆轨道2是α粒子的径迹,圆轨道1是新生核的径迹.(2)设衰变后新生核的电荷量为q 1,α粒子的电荷量为q 2=2e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衰变后的速度分别是v 1和v 2,所以原来原子核的电荷量q =q 1+q 2.根据轨道半径公式有r 1r 2=m 1v 1Bq 1m 2v 2Bq 2=m 1v 1q 2m 2v 2q 1又由于衰变过程中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则m 1v 1=m 2v 2以上三式联立解得q =90e .即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为90.答案:(1)见解析(2)908.一个静止在磁场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3015P ,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成原子核3014Si ,能近似反映正电子和Si 核轨迹的是下图中的()解析:把放出的正电子和衰变生成物Si 核看成一个系统,衰变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放出正电子的方向跟Si 核运动方向一定相反.由于它们都带正电,在洛伦兹力作用下一定形成两个外切圆的轨道,C 、D 可排除.因为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即q v B =m v 2r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m v qB衰变时放出的正电子与反冲核Si 的动量大小相等,因此在同一个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它们的电荷量成反比,即r e r Si =q Si q e =141可见正电子运动的圆周半径较大.答案:B。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8c4c993c0975f46526d3e1af.png)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县第一中学电子教学设计课题:第四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❷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县第一中学电子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教师:前面已经学习了核反应的一种形式:衰变。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核反应的另一种形式:人工转变以及人工转变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和核辐射的防护。
(二)新课教学1、核反应定义: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N+:HeT;O+;H:Be+;HeT ;n例: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ii23Na俘获1个a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2)i327Al俘获1个a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3)816O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4)1430Si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学生活动: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和人造两种,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A^;He 'i;P';(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形状容易控制,半衰期短,废料容易处理。
(4)凡是用到射线时,都用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学生活动:从这部分开始主要为学生自习和上网查找资料,一方面要掌握书本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有问题的地方及时向老师提问,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芜湖县第一中学电子教学设计(1)利用射线①射线测厚装置②烟雾报警器③放射治疗④培育新品种,延长保质期(2)作为示踪原子①棉花对磷肥的吸收②甲状腺疾病的诊断4、辐射与安全学生通过看书与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放射性辐射的用处以及危害,知道只要控制好辐射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的射线,知道身边的一些放射性物质,以及如何防护一些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要能够掌握核反应的概念以及核反应方程,两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异同点以及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些应用,并能从物理学的原理上进行解释,还要了解核辐射的应用和防护。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27bd803ff18583d0496459bd.png)
2.做为示踪原子
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搀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 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 以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 怎样分布的,从而可以了解某些不容易察明的情况或 规律。人们把作这种用途的放射性同位素叫做示踪原 子。
1、用示踪原子可以检查地下输油管道漏油情况。先 让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流过待检测的地下油管,让 这种带放射性的油从漏油处渗入土中,再用特制的检 测仪器在管道中随油料一起流过,测量并记录漏出的 碘131的放射性强度,就可以确定漏油的位置和估计 漏洞的大小。
⑶进行考古研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判定出 土木质文物的产生年代。
1、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
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
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
种射线中的____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
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
放射源 M
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
在生物科学研究方面,同位素示踪技术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几乎都要借助于示踪原 子。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9月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牛胰岛素, 这是我国科学战线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这一工作中需要证明 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跟天然牛胰岛素的结晶是同一种物质。 因此,在合成过程中搀入放射性14C作为示踪原子,然后把搀 入14C的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混合到一起,经 过多次重新结晶后,得到了放射性14C分布均匀的牛胰岛素结 晶,这就证明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与天然牛胰岛素完全融为 一体,它们是同一种物质,从而为我国在国际上首先合成牛胰 岛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
郑宏忠
物质放射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性质,叫 做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65885285022aaea988f0fd9.png)
学科
高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称
教学重点: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
中遵循的规律。 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人工转变的两个核反应方程及反应过程
中遵循的规律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出人工转变方程。
(2)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人造和天然放射
甲状腺疾病的诊断
学生要说出如何将放射性物质作为示踪原子的原
理。
4.辐射与安全
学生通过看书与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放射性辐射的
用处以及危害,知道只要控制好辐射量,我们就可以利
用它的射线,知道身边的一些放射性物质,以及如何防
护一些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点评:这部分内容同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获得
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核辐射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好
量并注意防护,培养学生学科学,讲科学的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要能够掌握核反应的概念以及核反应方程,两种放
射性同位素的异同点以及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些应
用,并能从物理学的原理上进行解释,还要了解核辐射
课例研究综 的应用和防护。
述
本节的学习,首先锻炼学生自主复习掌握所学知
而在原子序数增加或者减少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
能量的吸收或者释放,在这一部分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一 教学策略选
系列的连锁变化和因果逻辑关系,锻炼思考和推理能 择与设计
力。
之后给出现实生活中人工放射的应用于危害,以及
人类防治的例子,从而验证学生的想法,开阔学生的思
维和眼界。
(一)引入新课
回忆前面学习的衰变方程以及衰变过程中遵循的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学课件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aaf6a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9.png)
应急响应计划与措施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针对放射性事故的应急预案,包 括应急组织、救援队伍、资源调配、 通讯联络等。
紧急疏散
在事故发生时,根据辐射剂量和影响 范围,紧急疏散受影响区域内的居民 和其他人员。
现场隔离与控制
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控制,防止放 射性物质扩散和危害扩大。
医疗救治与辐射监测
及时救治受伤人员,进行辐射监测和 评估,采取措施降低辐射影响。
在的风险。
最优化原则
在满足正当性的前提下,尽量 降低辐射剂量,以减少对人体 的潜在危害。
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工 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个人剂量限值
为工作人员设定个人剂量限值 ,以防止辐射过度暴露。
个人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服
工作人员在接触放射性 物质时,应穿戴符合防 护要求的专用防护服。
历史上的放射性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福岛核事故
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 生严重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地 震和海啸导致的核事故,引发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 电站发生事故,导致反应堆堆芯熔化 ,放射性物质泄漏。
环境。
公众安全
确保公众在正常生活和工作环 境中不会受到超过安全限值的
辐射暴露。
信息公开与透明
及时公开有关辐射实践的信息 ,提高公众对放射性防护与安
全的认知和理解。
社会监督
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与其他相 关部门的合作,共同保障辐射
实践的正当性和安全性。
PART 04
放射性事故与应急处理
REPORTING
事故后的处理与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
2.知道原子核的衰变规律,了解半衰期的概念.
3.了解放射性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了解放射性污染以及如何防范放射性污染。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了解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2.查找资料,找出放射性在医学、生物、物理等领域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了解放射性元素的利与弊,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用所学知识,来充分的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利,避免放射性物质的弊。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放射性元素衰变时,通常会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即α、β衰变核反应同时放出γ射线(释放能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某些放射性元素只放出α或只放出β射线.但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只放出γ射线,γ射线只能伴随α或β射线放出
2.衰变方程,
【教具】
投影仪ppt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自1895年起一直研究由硫化物和含铀的化合物产生的磷光现象,1896年2月26日、27日两天,因阴雨无法进行实验,他把用黑纸包住的照相底片连同它上面的磷光物质一起放进抽屉里.3月1日细心的贝克勒尔想抽查一下照相底片是否会因黑纸漏光而曝光.照相底片冲洗出来后,他大吃一惊,底片受到很强的辐射而变得很黑了,这显然不是漏光和磷光形成的.第二天他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他所发现的新的“不可见的辐射”.这种辐射可以穿透黑纸而使底片感光,这就是后来提出的物质的放射性.贝克勒尔因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们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就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天然放射就是原子核的一种变化.引入课题.
(一)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
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送某种看不见的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
最早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是铀,后来居里夫妇又发现了镭、钋.现在已经知道原子序数大于82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元素的种类很多,但它们在地球上的含量很少.2、放射线的性质:
引导提问:铀、镭等元素放出的射线是什么射线?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电离能力较弱;
α射线:电离能力较强,穿透力比较弱。
3、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衰变: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某种粒子后变成新的原子核的变化.
2.两种衰变:α衰变、β衰变.
3.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符号:T.
(二)放射性物质的利与弊
1.放射性应用
(1)同位素示踪
示踪原子应用于农业科学、医学研究外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2)辐射育种
辐射育种是利用γ射线等射线诱发作物基因突变,获得有价值的新突变体,从而育成优良品种。
我国辐射突变育种的成就突出育成的新品种占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
特别是根、棉、油等作物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3)核医学诊断是根据放射性示踪原理对患者进行疾病检查的一种诊断方式。
在临床上可分为体内诊断和体外诊断。
体内诊断是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用仪器进行脏器显像或功能测定。
体外诊断是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在体外对患者体液中生物活性物
质进行微量分析。
我国每年约有数千万人次进行这种核医学诊断。
电离辐射具有杀灭癌细胞的能力。
目前,放射治疗是癌症治疗三大有效手段之一,70%以上癌症患者都需要采用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分为外部远距离照射、腔内后装近程照射、间质短程照射和内介入照射等。
体内放射性药物治疗是近来颇受医学界关注的临床手段。
单克隆抗体与放射性核素结合生成的导向药物(“生物导弹”),可能为恶性肿瘤的内照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4)γ射线探伤仪可检查金属内部的损伤。
其物理依据是有很强的惯穿本领。
射线探伤是利用放射线(X射线、γ射线或其他高能射线)能够穿透金属材料,并由于材料对射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的不同,从而使胶片感光不一样,于是在底片上形成黑度不同的影像,据此来判断材料内部缺陷情况的一种检验方法。
当射线穿透被检验的金属时,由于原子对射线的吸收与散射作用,射线的强度受到削弱,材料厚度愈大,强度减弱愈多。
如果在X射线、γ射线穿透途中,遇到材料内部的各种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缝等,由于这些缺陷对射线的衰减作用,比毗邻的致密金属要小得多,从而使照相底片或荧光屏上呈现不同黑度的影像,由此即可判别缺陷的性质和大小。
放射性的应用还有食品辐照保藏、辐射加工方面等许多地方。
2.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主要指人工辐射源造成的污染
污染源主要是来自以下方面
1)、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核弹爆炸的瞬间,由炽热蒸汽和气体形成大球(即蘑菇云)携带着弹壳、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烟云上升,随着与空气的混合,辐射热逐渐损失,温度渐趋降低,于是气态物凝聚成微粒或附着在其它的尘粒上,最后沉降到地面。
2)、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的中心问题是核燃料的产生、使用与回收、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三废”,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3)、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目前,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染源。
4)、其它各方面来源的放射性污染其它辐射污染来源可归纳为两类:一工业、医疗、军队、核舰艇,或研究用的放射源,因运输事故、遗失、偷窃、误用,以及废物处理等失去控制而对居民造成大剂量照射或污染环境;二是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
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夜光表以及彩色电视机产生的照射,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低,但也有研究的必要。
天然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它存在于矿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及动植物的所有组织中,特别是鱼贝类等水产品对某些放射性核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使得食品中放射核素的含量可能显著地超过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该核素比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的污染主要是通过水及土壤,污染农作物、水产品、饲料等,经过生物圈进入食品,并且可通过食物链转移。
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
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
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住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
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演示:放映资料片《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片断。
3.放射性污染的防护
放射性污染的防护,主要是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放射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是核试验与核工业(如核电站以及放射性矿物的开采、提炼、储存、运输)。
防止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①核电站(包括其他核企业)一般应选址在周围人口密度较低,气象和水文条件有利于废水和废气扩散稀释,以及地震强度较低的地区,以保证在正常运行和出现事故时,居民所受的辐射剂量最低。
②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选型要考虑废物产生量和运行安全。
③废气和废水需作净化处理,并严格控制放射性元素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含有α射线的废物和放射强度大的废物要进行最终处置和永久贮存。
④在核企业周围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区建立监测机构。
人类从来就生活在有放射性的环境之中。
例如,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来自宇宙的射线,我们周围的岩石,其中也有放射性物质。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也具有放射性,例如一些夜光表上的荧光粉就含有放射性物质。
平时吃的食盐和有些水晶眼镜片中含有钾40,香烟中含有钋210,这些也是放射性同位素。
体检时还会做X射线透视,这更是剂量比较大的照射。
不过这些辐射的强度都在安全剂量之内,对我们没有伤害。
然而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这些破坏往往是对细胞核的破坏,有时不能马上察觉。
因此,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注意人身安全,同时要防止放射性物质对空气、水源、用具等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