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2018

合集下载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5、测量脉率的同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动脉管 壁的弹性、紧张度等,发现异常应重新检测力求准确,有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
6、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
听心率者发出“起”与“停”的口令,计数lmin • 记录数值 • • • 方式:次/min, 如70次/min; 绌脉:心率/脉率 如100/70次/min 将脉搏测得的数值绘制在体温单上
(二)生理性变化
① ② ③ ④
:不超过0.5~l.0℃。
昼夜: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 高 年龄: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新生儿尤 其是早产儿要注意防寒保暖。 性别:女性>男性 饮食:饥饿、禁食时↓,进食后↑

⑥ ⑦
运动: ↑
药物影响:麻醉药物 情绪:情绪激动、精神紧张↑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 物理方式散热
传导、对流、蒸发
辐射、
脏、骨骼肌
– 体液因素和神
– 散热器官:
(1)皮肤:主要散热器官, 总散热量70%
经因素参与产
热调节
(2)呼吸: 29%
(3)排泄(尿、粪):1%
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行为调节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体温
成人体温正常范围及平均值 部 位 腋温 口温 肛温 正常范围 36.0~37.0℃ 36.3~37.2℃ 36.5~37.7℃
皮肤苍白,干燥无汗、 畏寒、疲乏不造,有 时伴寒战。 方式:骤升和渐升 面色潮红,心率增快; 头痛、头晕甚至惊厥、 谵妄、昏迷;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腹 胀、便秘;口干、尿 少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体液大量丧失,偶然 有虚脱或休克现象, 护理中应加强观察。

《护理学基础》项目九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护理学基础》项目九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护理学基础》项目九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生命体征是评估患者生命状态和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对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四个方面阐述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首先,体温是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护士在评估患者体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和设备,如腋温、口温、耳温或额温。

二是确保测体温的环境适宜,如避免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三是注意患者的舒适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一次性使用的体温计,准确记录温度值,及时报告异常温度变化。

其次,脉搏是反映心脏搏动和循环系统功能的指标。

护士在评估患者脉搏时应多角度进行观察。

一是观察脉搏的强度和规律,如弱强和有无间断。

二是观察脉搏的速度和频率,如过快或过慢。

三是观察脉搏的节律,如有无心律失常。

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触摸脉搏的方法,可选用有手感的动脉进行触摸,并记录脉搏的速度和节律,及时报告异常脉搏变化。

再次,呼吸是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护士在评估患者呼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察呼吸的深浅和幅度,如有无急促或快速。

二是观察呼吸的频率和节奏,如过快或过慢。

三是观察呼吸的规则性,如有无不规则呼吸。

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的胸廓运动情况,识别有无异常的呼吸音,及时记录呼吸数据,如频率和节律,及时报告异常呼吸变化。

最后,血压是评估人体循环系统压力和功能的重要指标。

护士在评估患者血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合适的测压方法和设备,如直接测压或间接测压。

二是确保测血压的环境适宜,如避免气温过高或过低,保持患者舒适。

三是给予患者合适的支持和指导,如让患者坐位或平躺,并保持放松状态。

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正确包裹血压袖带,准确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及时记录血压数据,如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和差值,及时报告异常血压变化。

综上所述,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对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护士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设备,确保环境适宜,提供患者舒适的感受,观察指标的强度、规律、速度、频率、节奏、深浅等情况,准确记录数据和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教案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教案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教案1. 简介生命体征是评估患者生命状态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估,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疾病或健康问题,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本教案将介绍生命体征的评估方法和相关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健康护理。

2. 生命体征的类型和评估方法2.1 体温体温是评估患者身体热量平衡的指标。

正常体温范围为36℃-37.5℃。

评估体温的方法包括口腔、腋下、肛门和额温等测量方式。

测量体温时应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和设备,以确保准确性。

2.2 脉搏脉搏是衡量患者心脏功能和循环状态的指标。

常用的脉搏测量部位有动脉、静脉、颈动脉和桡动脉等。

评估脉搏时应注意观察脉搏的强弱、频率和规律性,并及时记录。

2.3 呼吸呼吸是评估患者呼吸系统功能的指标。

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2-20次。

评估呼吸时应注意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并及时记录。

2.4 血压血压是评估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指标。

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有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两种。

非侵入性血压测量常用袖带和听诊器等设备,而侵入性血压测量通常需要插管操作。

评估血压时应注意观察收缩压和舒张压,并及时记录。

3. 生命体征的护理教学3.1 评估前准备在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前,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保测量设备完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在安静、稳定状态下评估;•向患者介绍评估流程和目的,获得患者的合作和理解。

3.2 评估方法和记录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并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护士应保持耐心和细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完成后,护士应及时记录测量数值和相关观察结果,便于后续的护理干预和进一步评估。

3.3 异常结果的处理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异常,护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患者体温异常: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降温或升温措施,如敷冷、温敷、服用退热药物等;•脉搏异常:观察脉搏的强弱、频率和节律性,并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呼吸异常: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及时注意到呼吸困难或异常,报告医生并辅助患者进行呼吸护理;•血压异常: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或建议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盐摄入、控制体重等。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

正常人生命体征在—定范围内相对稳定,变化很小。

而在病理情况下,其变化极其敏感。

护理人员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因此,掌握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是临床护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bodytemperature),也称体核温度(coretemperature)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

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shelltemperature),可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一)体温的形成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其总量的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并且不断地散发到体外;其余不足50%的能量贮存于三磷酸腺苷(ATP)内,供机体利用,最终仍转化为热能散发到体外。

ﻫ(二)产热与散热1.产热过程机体的产热过程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

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产生热量的主要因素有:食物氧化、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体温升高等。

ﻫ2.散热过程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呼吸、排尿、排粪也散发部分热量;人体的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四种。

ﻫ 辐射(radiation)指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至另一‘十与它不接触物体表面的一种方式:它是人体安静状态下处于气温较低环境中主要的散热形式。

辐射散热量同皮呋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差及机体有效辐射面积等有关:ﻫ 传导(conduction)和对流(convection)传导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传导散热量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由于水的导热性能好,临床上采用冰袋、冰帽、冰(凉)水湿敷为高热病人物理降温,就是利用传导散热的原理。

第九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和护理

第九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和护理

第九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和护理体温的评估及护理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体温的形成 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

产热与散热产热过程机体产热过程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人体主要的产热部位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过程 辐射 指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至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物体表面的一种方式,它是人体安静状态下处于气温较低环境中主要的散热形式。

传导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对流对流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蒸发指水分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1g 水蒸发可带走2.43KJ 的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体温的调节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 为游离神经末梢,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中,包括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它们分别可将冷或热的信息传向中枢。

中枢温度感受器 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分布于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脊髓等部位,包括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可将热或冷的刺激传入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

体温的生理变化正常体温 腋下温度平均值36.5℃(36.0-37.0℃) 口腔温度平均值37℃(36.3-37.0℃) 直肠温度平均值37.5℃(36.5-37.7℃)切换公式℃=(℉-32)*5/9 ; ℉=℃*9/5+32生理变化昼夜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年龄 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而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调节功能差,婴儿起体温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

性别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可轻度升高,而排卵期较低肌肉活动剧烈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可使骨骼肌紧张并强烈收缩,产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一、体温的评估和护理(T)体温:又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皮肤温度:又称体表温度。

;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

体温的形成: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而产生。

传导、℃=(℉-32)*5/9;℉=℃*9/5+32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口温37.0℃36.3~37.2℃97.3~99.0℉肛温37.5℃36.5~37.7℃97.7~99.0℉腋温36.5℃36.0~37.0℃96.8~98.6℉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变化,一般不超过0.5~1℃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性别: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肌肉活动:剧烈活动可增加产热异常体温(体温过高或体温过低)常见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热型特点常见病稽留热T持续在39~40℃持续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急性传染病如: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弛张热高温在39℃以上24h波动范围:超过1℃以上最低T仍高于正常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感染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规律地反复出现;高温在39℃以上数小时或几天;低温在正常范围或以下数小时或几天见于疟疾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持续时间不定流感、癌性发热体温过低临床表现: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

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环境温度: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室温在22-24℃左右。

保暖措施:给予毛毯、棉被、电热毯、热水袋,添加衣服,防止体热散失。

(新生儿置暖箱中)加强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至少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体温恢复至正常且稳定。

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

病因治疗:去除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使体温恢复正常。

基础护理学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基础护理学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安全护理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监控,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心理护理
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解释病情及注意事项,鼓励患者 积极面对生活。
临床案例三
患者背景
一位4岁的男孩,因急性支 气管炎入院治疗。
评估
在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中 ,发现他的体温较高,心 率较快,呼吸频率也较快 。
护理措施
为了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 ,护士采取了以下措施
脉搏是生命体征中非常重要的一 个指标,通过对脉搏的评估可以 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循环系 统状况。
详细描述
在评估脉搏时,应该注意观察脉 搏的频率、节律和强弱。正常人 的脉搏频率应该在60-100次/分 之间,节律整齐、强弱适中。
呼吸评估
总结词
呼吸是人体气体交换的重要过程,通 过对呼吸的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呼吸 系统和循环系统状况。
03
生命体征护理
体温异常的护理
总结词
基础护理学中,对生命体征的准确评估与护理是保障患者生 命安全的关键。
详细描述
体温异常的护理主要分为高烧和低烧两种情况。对于高烧患 者,应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并使用物理降温法进行降温; 对于低烧患者,应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并鼓励患者多喝水 、多休息。
脉搏异常的护理
详细描述
在评估呼吸时,应该注意观察呼吸的 频率、节律和深浅。正常人的呼吸频 率应该在12-20次/分之间,节律整齐 、深浅适中。
血压评估
总结词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通过对血 压的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 循环系统状况。
VS
详细描述பைடு நூலகம்
在评估血压时,应该注意观察收缩压和舒 张压的变化。正常人的血压应该在 90/60mmHg以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 压也会有所变化。同时需要注意测量血压 的姿势和时间,一般采用坐姿或卧姿,测 量前需要让患者休息5-10分钟。

【精品】第九章生命体征的测量

【精品】第九章生命体征的测量

【精品】第九章生命体征的测量生命体征的测量生命体征是体温、漫步、呼吸、血压的总称,是评价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也是评估病人心身状态的可靠指标。

(一)测量体温目的:1、判断体温有无异常。

2、动态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

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评估:1、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2、影响测量体温准确性的因素。

3、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计划: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熟悉测量体温的方法,向病人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用物准备:护理篮两侧内垫纱布,一侧备已消毒的体温计(体温计完好、水银柱在 35 C 以下)和消毒液纱布,另一侧准备放已用过的体温计;另还备秒表,记录本,笔。

若测肛温另备润滑油,棉签,卫生纸。

1/ 113、病人准备:体位舒适,情绪稳定,了解测量体温的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

在测体温前 30min 内,无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活动。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室温适宜,光线充足。

实施:(1)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解释。

2、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测量体温的方法。

口温:将体温计的水银端倾斜放于舌下热窝处,嘱病人闭紧口唇,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 3 分钟后取出。

腋温:擦干腋窝的汗液,体温计水银端放腋窝处,体温计紧贴皮肤,曲臂过胸,夹紧, 10 分钟后取出。

肛温:卧位:侧卧、俯卧、屈膝仰卧位均可,暴露测温部位;润滑肛表水银端,插入肛门 3~4 厘米(婴儿 1.25cm、幼儿 2.5cm),婴幼儿可取仰卧位,操作者一手握住婴儿双踝,提起双腿;另一手将已润滑的肛表插入肛门,同时用手掌根部和手指将双臀轻轻捏拢,固定肛表; 3 分钟后取出。

3、取出体温计,用消毒纱布擦拭。

4、读数。

5、记录:先记录在记录本上,再绘制在体温单上。

6、协助病人穿好衣、裤,取舒适体位。

7、消毒体温计。

(2)注意事项:1、测量体温前,应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手否在 35 C 以下。

第九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1~3节)

第九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1~3节)

(一)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水银体温计(mercury thermometer)
口表、肛表、腋表 摄氏体温计和华氏体温计
(一)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电子体温计(electronic thermometer)
采用电子感温探头测量体温,测得的温度值直接由数字显示 医院用电子体温计 个人用电子体温计
散热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
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
唯一的散热形式
(二)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热感受器、冷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受器:热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
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禁忌腋温测量
(四)体温测量的方法
【注意事项】
若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首先应及时清除玻璃碎屑,再 口服蛋清或牛奶,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加 速汞的排出
避免影响体温测量的各种因素。如运动、进食、冷热饮、 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若有上述情况应休息30 分钟后再测量
判断体温有无异常 动态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四)体温测量的方法
【操作前准备】
评估病人并解释 病人准备 环境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四)体温测量的方法
【步骤】
口温 部位 舌下热窝 方法 闭口鼻呼吸
时间 3分钟
(二)临床表现
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皮肤苍白和冰冷、 躁动不安、嗜睡、意识障碍、甚至出现昏迷
(三)护理措施
环境温度:22~24℃ 保暖措施:提高机体体温 加强监测:生命体征 病因治疗 积极指导

生命体征(P.BP)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P.BP)的评估与护理




2018/11/24
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频率异常 节律异常 深浅度异常 声音异常 形态异常 呼吸困难
2018/11/24
频率异常
呼吸过速
成人呼吸频率超过24次/min,称为呼吸过
速。多见于发热、甲亢或缺氧的患者等。 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增加3-4 次/min。
2018/11/24
浅快呼吸:
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
样 。 多见于呼吸肌麻痹、某些肺与胸膜疾病, 也可见于濒死的病人。
2018/11/24
声音异常
蝉鸣样呼吸
表现为吸气时产生一种极高的似蝉鸣样音
响,由于声带附近阻塞,使空气吸入发生 困难。多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等。
鼾声呼吸
表现为呼吸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由于
★ 异常血压的护理
2018/11/24
重点
1、四定:时间、部位、体位、血压计
2、观察病情
3、休息与活动:充足睡眠、生活规律
4、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
5、情绪:稳定 6、饮食:易消化、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 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饮食,
7、健康教育: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规律生 活。
2018/11/24
吸气性呼吸困难

特点:吸气显著固难,有明显“三凹征” 常见于:喉头水肿、气管异物等上呼吸道部分梗阻 特点: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 常见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下呼吸道部分 梗阻 特点:吸气、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加 常见于:重症肺炎、广泛性肺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 大片肺不张等肺部广泛病变
6.身体不同部位
7.其他
2018/11/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牵张反射(肺扩张、缩小 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 反射(肌梭)、防御性反射
PaO2、 PaCO2和H+浓度改变 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Page 50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基础护理学
正常呼吸:16-18次/分 男性:腹式 女性:胸式 儿童:腹膈式-胸腹式呼吸 生理变化 年龄: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性别:女性稍快 运动:因说话、唱歌、哭等动作而改变 情绪:强烈的情绪变化使呼吸加快 血压:升高时,呼吸减慢减弱 环境:温度升高,呼吸加深加快,高原空气稀薄,氧分 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
脉内的压力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动脉管壁
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简称脉搏(pulse)。
Page
41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脉率异常
基础护理学
心动过速: 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
心动过缓: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
Page
42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节律异常 间歇脉:二联律、三联律
基础护理学
Page
45
第三节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呼吸过程
呼吸(respiration)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 基础护理学 气体交换的过程
Page
49
呼吸的调节
呼吸中枢 反射性调节 化学性调节
基础护理学 分布于脊髓、延髓、脑桥、 大脑皮质等部位。延髓和脑 桥是产生基本呼吸节律的部 位,大脑皮质可随意控制呼 吸运动。
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称间歇脉。每个 正常搏动后跟一次提早搏动 (期前收缩)称二联律, 每2个后跟一次提早搏动称三联律 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
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心率不 规则、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Page
43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强弱异常 洪脉:脉搏强而大。见于高热、甲亢等。
18
(一)体温过高
5、热型(fever type) :
基础护理学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不规则热
Page
19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 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 范围不超过1℃。 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 寒等。
基础护理学
Page
20
弛张热(remitten础护理学
教学目标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Page
3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 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特点:高、稳定、不易测量。 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 : 皮肤温度 较低,易测量,易受影响 。
Page
51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频率异常 呼吸过速>24次/分 发热、疼痛、甲亢 T每升高1℃,R增加 3~4次/分 呼吸过缓<12次/分 颅内高压、巴比妥 药物中毒
基础护理学
正 常
过 快
过 慢
Page 52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基础护理学
深度异常 深度呼吸 Kussmaul’s呼吸,深而规则,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 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 浅快呼吸 浅表而不规则,有时呈叹息样,见于呼吸肌麻痹、 某些肺与胸膜疾病及濒死患者
Page
25
(二)体温过低(hypothermia)
临床分度 轻度:32~35℃ 中度:30~32℃ 重度:<30℃ 症状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23~25℃
基础护理学
皮肤苍白冰冷、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减慢,感 觉和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Page
26
三、体温的测量
第九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什么是生命体征
基础护理学
Vital Signs
体温 (temperature)
通过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情况, 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脉搏 (pulse)
呼吸 (respiration)
血压 (blood pressure)
禁忌
腋窝或肩关节有创伤者、消 瘦者
Page
38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肛温
基础护理学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准确,但不方便
肛门内3~4cm 3min 婴幼儿、精神异常
禁忌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 肌梗死病人
Page
39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
基础护理学
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 在每个心动周期,动
体温计的种类
基础护理学
水银体温计
mercury thermometer
Page
28
基础护理学
体温计的种类
Page
29
基础护理学
Page
30
体温计的种类
基础护理学
Page
31
体温计的种类
红外线体温计 红外线体温计:
基础护理学
Page
32
体温计的种类
耳温计
基础护理学
Page
33
体温计的种类
Page
57
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有效咳嗽 叩击 体位引流 吸痰法
呼气性呼吸困难:见于下呼吸道部分堵塞所致。
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广泛性肺部病变。
Page
56
三、呼吸测量
准备
基础护理学
病人取合适体位,情绪稳定,保持呼吸的自然状态。 时间 正常呼吸测30s,乘以2,异常呼吸或婴儿测1min 观察方法
部位:胸部或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
呼吸微弱:棉花放鼻孔前,1min
PaCO2浓度正常 化学感受器刺激消失 Page 54 呼吸中枢兴奋性暂停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基础护理学
节律异常 间断呼吸(毕奥呼吸) 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 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 出现。 常见于临终前
Page
55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Page
7
基础护理学
3
Page
8
3.
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 行为性体温调节
基础护理学
外周:游离神经末梢 中枢:神经元
Page 9
3.
体温调节
基础护理学
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觉、冷觉感受器 中枢:热敏、冷敏神经元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前部:散热 后部:产热
效应器
皮肤血管、汗腺、骨骼肌、 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
Page 10
自主性体温调节
基础护理学 体温调定点学说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
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通过辐射散热 增加出汗与加速呼吸
降低细胞代谢作用 减少肌肉活动
散热增加 体温下降
产热减少
Page
11
自主性体温调节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人体温度时
使末梢血管收缩,减少由辐 射散热 通过交感神经直接抑制汗腺 活动,减少排汗
Page
53
二、呼吸评估——异常呼吸
基础护理学
节律异常 潮式呼吸(陈-施呼吸) 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 段呼吸暂停(5~20s)后,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周期可 长达30s至2min。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PaCO2上升 刺激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兴奋
PaCO2浓度回复 化学感受器刺激渐弱 呼吸中枢兴奋渐弱
基础护理学
细脉:脉搏弱而小。见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等。 交替脉:节律正常,强弱交替出现。左心衰竭的重要 体征。 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由左心室排血量 减少所致。 脉搏消失:严重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病)
Page
44
三、脉搏的测量

基础护理学

评估 30min内无剧烈活动、情绪波动 患者有无偏瘫、功能障碍 实施 测量部位 最常用--桡动脉 病人手掌向下,测量者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 动脉上,勿用拇指。一般患者用中等压力,测30s×2 脉搏微弱触不清时,听心率 1min 脉搏短绌:两人同时计数心率和脉搏一分钟,由数心率者 发口令
正常范围
(36.2-37.2) (35.9-36.9) (37.1-37.4)
Page
14
生理变动:不超过0.5~1℃
① ② ③ ④ ⑤
基础护理学
昼夜:清晨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 年龄:儿童>成年人>老年人 性别:女性>男性 饮食:饥饿、禁食时↓,进食后 运动: ↑


药物影响:麻醉药物
(一)体温过高
1、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基础护理学
2、发热程度判断
以口温为标准
低热 中等热 37.5-37.9°C 38.0-38.9°C
高热
超高热
39.0-40.9 °C
41.0°C以上
Page
17
(一)体温过高
3、发热过程及症状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退热期
基础护理学
Page
体温可达39℃以上,24h 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 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 化脓性疾病等。
基础护理学
Page
21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