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中级)
中班粘土学习计划
![中班粘土学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a7eeb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7.png)
中班粘土学习计划一、学习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4.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二、学习内容1. 了解粘土的特点和用途2. 学习基本的粘土造型技巧3. 创作各种形态的作品4. 展览和分享作品三、学习活动的安排与实施1. 活动准备在学习活动开始前,老师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 各种颜色的粘土- 制作粘土的工具- 制作粘土的场地2. 活动实施(一)了解粘土的特点和用途老师可以通过给孩子们介绍不同类型的粘土,让孩子们触摸、揉搓并感受它的特点。
同时,老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粘土的用途,如可以用它来创作陶艺、模型、雕塑等。
(二)学习基本的粘土造型技巧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基本的粘土造型技巧,如捏、滚、切等方法。
孩子们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学习这些技巧,并进行练习。
(三)创作各种形态的作品在学习了基本的造型技巧后,孩子们可以开始动手创作各种形态的作品。
老师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创意和灵感,或者给予一些主题,如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让孩子们按照主题创作作品。
(四)展览和分享作品在孩子们完成作品后,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展览活动,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和老师,同时还可以进行作品的分享交流,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学习活动的评估与反思1. 学生参与度评估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创作、是否有独特的创意等。
2. 学生作品评估孩子们的作品质量和创意度,包括作品的造型、色彩搭配、表达等方面。
3. 学生表现评估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包括是否遵守规则、是否尊重他人、是否团队合作等。
4. 反思和改进通过评估,老师可以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和改进,包括是否需要调整学习内容、方法、材料等方面,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家园联系老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家长通讯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并鼓励家长在家中和孩子一起进行粘土创作,并鼓励家长在展览活动上积极参与和支持。
手工黏土特色课程设计
![手工黏土特色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bd215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1.png)
手工黏土特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手工黏土的基本制作技巧,了解不同造型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能了解黏土颜色的调配原理,创作出丰富多样的黏土作品。
3. 学生能理解黏土作品与课本知识的联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作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揉、捏、压等手法制作出具有立体感的黏土作品。
2. 学生能通过观察、想象、创新,独立完成黏土作品的创作。
3. 学生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手工黏土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对手工黏土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和毅力,提高自我成就感。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互相尊重、沟通和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手工制作类课程,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事物。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以课本为基础,进行以下安排:1. 黏土基础知识:介绍黏土的种类、特性及制作工具,使学生了解手工黏土的基本概念。
- 教材章节:第一章《手工黏土概述》2. 黏土制作技巧:教授揉、捏、压等基本手法,引导学生掌握黏土制作的基本技巧。
- 教材章节:第二章《黏土制作技巧》3. 黏土颜色调配:讲解颜色调配原理,指导学生如何为作品上色,使其更具艺术性。
- 教材章节:第三章《黏土颜色调配与应用》4. 造型设计与制作:学习不同造型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立完成作品。
- 教材章节:第四章《造型设计与制作》5. 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完成复杂的手工黏土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五章《团队合作与创作》6.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1泥塑课程纲要
![1泥塑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85f2cbc856a561252d36fc8.png)
泥塑课程纲要一、泥塑课程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泥塑工艺的历史文化、特征与价值,弘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2、了解泥塑工艺的知识,基本程序,学会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与设计创意。
3、感受泥塑材质的特性,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制作与设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
二、泥塑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泥塑工艺制作知识融入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生活,突出实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泥塑课程的兴趣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情况分析泥塑课程动手能力极强,学生兴趣浓厚,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调整具体的教学方法。
1、初级(1-2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善于模仿,对泥塑学习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大胆。
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不精准。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可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教学中教师还需注意多引导、多鼓励学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2、中级(3-4年级)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两三年的美术学习,对绘画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提高。
大部分学生表现平面形象和立体造型的能力逐步提升,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开始丰富,较精准并富有生活情趣,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同时对工艺制作非常喜欢,开始注重作品的美感。
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注意力增长。
教师要多向学生讲授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更多的感受和观察。
3、高级(5-6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品质逐渐成熟,审美品味逐步提升,对美具有较高的欣赏能力。
教师需要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更多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因此在工艺美术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展示更多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流派所产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泥塑作品,一方面从多角度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
(轻粘土)自主课程纲要
![(轻粘土)自主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4c64922f4431b90d6c85c7b8.png)
场地
一(2)班 一(2)班
一(2)班 一(2)班 一(2)班 一(2)班 一(2)班 一(2)班 一(2)班 一(2)班
实施要求
周一下午,1 课时 周一下午,1 课时
周一下午,1 课时 周一下午,1 课时 周一下午,1 课时 周一下午,1 课时 周一下午,1 课时 周一下午,1 课时 周一下午,1 课时 周一下午,1 课时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适用年级
课程简介
龙湾区永兴二小自主课程和社团课程纲要
一年级手工(轻粘土) 自主课程 一年级
课程开发者 王盼盼
总课时
15
超轻粘土只是纸黏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 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 Q,在日本比较盛行,是一种兴起于日本的新型环 保、无毒、自然风干的手工造型材料。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 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 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自主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 力为主的手工轻粘土制作课。
评价活动/成绩 终结性评价(占 40%)
评定
学生制作作品,秀给大家看,老师做出评价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所需条件
每节课能按照要求,制作轻粘土任务。
【实施建议】根据不同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教学进度】
课程内容与实 施(请列出教 学进度,包括 日期,周次, 内容,实施要 求)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教学内容 开学典礼 超轻粘土的简介 色彩搭配和制作不规则条纹 中秋节放假 国庆节放假 基本形状的制作 太阳花的制作 胡萝卜的制作 积木的制作 愤怒的小鸟制作 熊猫的制作 印第安人的制作 圆珠笔的制作
二年级粘土制作课程纲要
![二年级粘土制作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d951811c5da50e2524d7fd7.png)
等级描述: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技巧。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二)表现性目标(权重:20%)
等级描述:学生制作作品,秀给大家看,老师做出评价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三)体验性目标(权重:20%)
等级描述:大胆发挥想象,设计一个作品。件数不限。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终结性评价
(权重:40%)
评价方式一:互相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然后老师再做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指出好的地方加以表扬。
评价等级: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三、成绩评定:优秀、良好、合格。
主要参
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材
备注
发挥想象
给学生创造各自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橡皮泥作品
评价综述(从哪几个方面评价,达到什么目的):
1、学习态度。
2、基本技能的掌握
3、利用基本技能制作出不同的造型。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活动及等级描述
过程性评价
(权重:60%)
(一)结果性目标(权重:20%)
依据目标,采用若干评价方式,收集学生达标证据,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可分为若干等级
学
习
主
题
评
价
活
动
成
绩
评
定
主题
周次 ∕课时
内容
实施要求
1/1
分享课程纲要
知道本学期学习的知识
2/1
神奇的轻粘土,包括轻粘土的基础教程包括:色彩的混合方法、制作不规则条纹、基本形状的制作
轻粘土、小工具
3/1
小鸡口快跑,让学生学会公鸡 母鸡 小鸡的制作方法,学会观察并归纳同一种类的动物形态上的不同点。
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中级
![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中级](https://img.taocdn.com/s3/m/097e22740b4c2e3f572763a1.png)
舌尖上的中国------面点大师。了解各种点心的造型和花色。学习制作各种点心。
我型我秀--卡通 篇
第六周/2课时
愤怒小鸟系列,鸟和猪
练习制作方法,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小动物的方法。渗透设计场景意识。
第七周/2课时
蜻蜓、蜜蜂系列
第八周/2课时
可爱的小黄人。胶囊人物
运用揉、捏、搓、粘等塑泥方法,合理使用工具,进行设计和制作活动,养成精于制作和耐心细致的态度
通过粘土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促进学生从立体的角度去认识、观察与欣赏事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以捏制超轻粘土为主,并结合绘画,让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作品。作业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平面和立体手工制作。
背
景
分
析
目的和意义:通过粘土手工制作学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通过制作,体验超轻粘土这种材料的特点,培养学生制作兴趣。同时也培养其眼、脑、手等三者方面的协调力。
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问题的探讨与分析等,以合作与独创相结合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新意识协作精神。
4、通过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以提升美感、品味。通过对同学之间作品的评价,对创作过程中的情节交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
学
习
主
题
评
价
活
动
成
绩
评
定
主题
周次 ∕课时
等级描述:课堂学习状态(倾听、示范、合作)
A 优秀(上课听讲认真,能积极思考和积极回答)
B 良好(上课听讲比较认真,能主动回答问题)
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初级)
![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初级)](https://img.taocdn.com/s3/m/ee2879d2866fb84ae55c8d26.png)
7/2
章鱼小表情系列,通过变换表情
掌握简单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8/2
…
自制圆珠笔,教师做示范,学生启发,发挥想象
只要有笔芯和粘土,就能做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圆珠笔
9/2
收获篮
学生练习,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基本的捏法制作出想要的造型
10/2
\
愤怒小鸟
11/2
欢乐森林,感受小动物带给人的乐趣。
,
背
景
分
析
(
目的和意义:体验超轻粘土这种材料的特点,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制作兴趣.利用超轻粘土让学生自己构想所要捏制的主题,经由此活动引发其对艺术的兴趣及创作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級之前就具有捏制粘土的经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稍加提醒注意事项即可。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12/2
【
喜洋洋系列
13/2
多拉A梦
14/2
|
复活节彩蛋
15/2
奇特的深海鱼,掌握用超轻黏土练习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球压片、条压片的塑型手法,制作深海鱼以及海洋植物的方法。
让学生喜爱深海鱼,形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鱼类的意识。
16/2
,
发挥想象
给学生创造各自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橡皮泥作品
评价综述(从哪几个方面评价,达到什么目的):
4/2
)
舌尖上的中国----------馋嘴小吃巩固超轻黏土基本操作能力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用黏土制作风味小吃
5/2
春天的植物,让学生学会不同植物搭配不同花瓶花盆,学习用徒手成型的方法做一个仙人球。
手工粘土教学课程设计
![手工粘土教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4dd77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9.png)
手工粘土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手工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捏、压等。
2.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颜色混合知识,为作品增添丰富的色彩。
3. 学生能够掌握通过手工粘土表现物体形态、纹理和细节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手工粘土制作具有一定创意的立体作品。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空间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美术创作产生兴趣,激发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专注的品质。
3. 学生通过手工粘土创作,学会珍惜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环保意识。
4. 学生能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本课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了解手工粘土的基本特性,学习揉、捏、压等基本技巧。
- 指导学生掌握颜色搭配和混合,为作品增添美感。
- 培养学生观察物体形态、纹理和细节,并能用手工粘土进行表现。
2.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1课时):介绍手工粘土的基本特性,示范基本技巧,学生进行简单练习。
- 第二阶段(2课时):学习颜色搭配和混合,创作简单色彩的立体作品。
- 第三阶段(3课时):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学习用手工粘土表现形态、纹理和细节。
- 第四阶段(2课时):进行创意作品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材关联:- 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三章“有趣的粘土”相关,涉及基本技巧、颜色搭配、观察与创作等方面。
4.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总共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 第一阶段:1课时。
- 第二阶段:2课时。
- 第三阶段:3课时。
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
![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81680682bb68a98270fefa18.png)
课程名称
粘土手工坊
单 位
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
设计人
张露
适用年级
二、三年级
总课时数
32
课程类型
校本选修艺术类
课程
简介
?超轻粘土只是纸黏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Q,在日本比较盛行,是一种兴起于日本的新型环保、无毒、自然风干的手工造型材料。二、三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校本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手工轻粘土制作课。通过捏轻粘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促动学生从立体的角度去认识、观察与欣赏事物,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并结合讲授,以基础技法,带动创新技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比较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意愿去表现作品,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捏制超轻粘土,待其干燥后,让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作品。
背
景
分
析
目的和意义:体验超轻粘土这种材料的特点,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制作兴趣.利用超轻粘土让学生自己构想所要捏制的主题,经由此活动引发其对艺术的兴趣及创作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之前就具有捏制粘土的经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稍加提醒注意事项即可。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1、学习态度。
2、基本技能的掌握
3、利用基本技能制作出不同的造型。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活动及等级描述
手工粘土课教学设计
![手工粘土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dff5259e31433238689387.png)
篇一: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中级)《粘土手工坊》校本课程纲要注:至多5页,最好控制在3页。
篇二: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初级)《粘土手工坊》校本课程纲要注:至多5页,最好控制在3页。
篇三:手工制作课程教学设计手工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一、课题的选择与背景:手工制作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便能较好地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的内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手工制作中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
运用于教学中,其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
剪纸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所以我校一直把手工制作作为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它包括折纸、剪纸、泥工等,剪纸从中年级开始学习,这时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及制作。
二、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剪出喜字图纹,美化生活。
2.过程与方法学习折叠的方法进行设计,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剪纸方法与内涵。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喜字,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教学用具: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红宣纸、剪刀、等 2.学生准备:铅画纸、红宣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四)教学过程:1.双喜的由来1、分析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对称轴)2、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3、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4、学生试剪双喜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课件呈现)2、分析民间剪纸的内涵谐音:连(莲)年有余(鱼)喜上眉(梅)梢蝙蝠(福)鸡(大吉大利)寓意:石榴(多子多福)牡丹(富贵)龙凤{吉祥}3、讲解剪纸制作的步骤:画稿设计-剪刻-托裱4、教师示范剪纸制作过程(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铅画纸上1.、请学生将作品按要求贴在黑板相应的区域(创意好、形式美、需努力) 2 、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学生评价,并发布金点子 3 、教师简评三、案例反思:快乐的教学氛围,努力构建和谐、民主、宽松、友好的师生情感。
手工粘土diy课程设计
![手工粘土diy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aed5f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01.png)
手工粘土diy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手工粘土的基本制作技巧,如揉、捏、压等;2. 学生能够描述并运用基本的色彩搭配原理,为作品增添美感;3. 学生能够了解和讲述手工粘土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件富有创意的手工粘土作品;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创作;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手工粘土DIY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对手工制作的兴趣;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协助,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3. 学生能够认识到手工制作的价值,提高环保意识,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创意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乐于合作的特点。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巧,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粘土基础知识:介绍手工粘土的种类、特点及基本使用方法,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材料;2. 制作技巧:教授揉、捏、压等基本粘土制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并运用到作品中;3. 色彩搭配:讲解基本的色彩理论,指导学生进行作品色彩搭配,提升作品美感;4.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并制作富有创意的手工粘土作品;5. 应用拓展:介绍手工粘土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粘土制作的兴趣和热情;6. 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珍惜资源,关注环保,将废弃物品与手工粘土相结合,创作出环保主题作品。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粘土基础知识及制作技巧学习;第二课时:色彩搭配知识学习与实践;第三课时:创意设计及制作;第四课时:作品展示与评价,应用拓展及环保意识培养。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课程内容与教材中关于手工制作、色彩搭配、创意设计等章节密切相关,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学生在教材中所学知识。
黏土社团学期课程设计
![黏土社团学期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da1a0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1.png)
黏土社团学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黏土的基本特性,包括颜色、质地和可塑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并识别不同黏土作品的风格和技法。
3. 学生能够了解黏土作品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及艺术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塑形技巧创作出自己的黏土作品。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小组黏土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尤其是对黏土艺术的热爱。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勇于表达自我,尊重他人作品。
3. 学生通过创作黏土作品,学会珍惜传统文化,培养环保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黏土社团学期课程,结合学生所在年级,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为好奇心强、动手欲望高,但需引导培养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要求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使其在艺术创作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具备一定的黏土制作技能和审美鉴赏能力。
1. 黏土基础知识:包括黏土的种类、性质、色彩和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
- 章节关联:课本第一章“认识黏土”- 教学安排:2课时2. 基本塑形技巧:学习搓、揉、捏、压等基本技巧,掌握黏土的塑形方法。
- 章节关联:课本第二章“黏土塑形技巧”- 教学安排:4课时3. 主题创作:以动植物、人物、风景等为主题进行黏土创作。
- 章节关联:课本第三章“黏土创作实践”- 教学安排:6课时4. 艺术鉴赏:学习欣赏经典黏土作品,了解其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 章节关联:课本第四章“黏土艺术鉴赏”- 教学安排:2课时5. 小组项目:分组进行黏土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章节关联:课本第五章“黏土小组项目”- 教学安排:4课时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彩泥社团课程纲要
![彩泥社团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e3b6b6f25022aaea998f0f31.png)
《彩泥》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彩泥社团》主讲教师:吕杰教学材料:新编课程类型:实践活动类授课时间:一学期教学对象:小学1-2年级学生课程简介:玩泥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彩泥。
彩泥又称橡皮泥,是少年儿童用来制作创意造型的一种独特风格的游戏。
在制作中左右手同时操作也可以调节思维,平衡左右脑智力开发。
彩泥柔软而不粘手,安全卫生、色彩鲜艳,创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手脑眼协调培养、色彩识别和创作思维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效果。
另外,彩泥具有可复制性,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经过孩子们的巧手,千变万化成为各种各样的东西,更加符合孩子的天性,也同时使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针对一二年级孩子年龄小,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爱创造的特点,我们开设了雅趣彩泥这门校本课程。
资源分析:我校一直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
青年教师年轻有活力,画画基本功扎实,优秀的美术作品获得了学校领导的好评。
亲和力强,善于做手工,尤其在彩泥方面经验丰富。
辅导孩子特别有耐心,善于组织活动,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艺术潜能。
优秀的辅导老师为孩子们的社团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辅助。
一、课程目标1.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自己喜的形象,掌握彩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用彩泥制作各种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感受造型的乐趣,激发孩子对色彩和结构的感觉。
3. 在与同伴合作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和发现的乐趣,逐步提高合作能力和团队意思。
4. 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塑造出各种动物、人物形象或者祖国自然风光、家乡代表性标志、中外建筑,从而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二、课程内容三、课程实施建议1、通过用彩泥制作各种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感受造型的乐趣,激发孩子对色彩和结构的感觉。
3、在与同伴合作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和发现的乐趣,逐步提高合作能力和团队意思。
4、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塑造出各种动物、人物形象或者祖国自然风光、家乡代表性标志、中外建筑,从而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黏土校本课程纲要模.doc
![黏土校本课程纲要模.doc](https://img.taocdn.com/s3/m/63936b0daeaad1f347933f26.png)
课程名称
《黏土制作》
设计教师
赵丽娟
授课年级
3—6年级
总课时
20/阶段
学生 资源 背景 分析
丰富多彩的校本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实施,黏土塑形的学 习能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使焦躁的孩子变得有耐心,并在捏塑过 程中充分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 造力,使其沉浸于快乐健康的手工活动中,有助于智力的发育和 手脚协调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积极主动参与黏土制作,能运用黏土表达和传递 自己的情感与表达自己对黏土作晶的审美感受,能融入集体 的制作活动,与人合作分享艺术成果。
实施途径:根据主题进行黏土制作,要求学生收集资料,进 行交流讨论,不断完善设计稿,最后进行制作,学生动手动 脑过程是一个思考过程,他们在这中间也会萌发新的灵感和 创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成果 展示
1、学生个人自选代表作品,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选岀能代表自 己水平的最佳作品。
2、由教师根据一定标准从学生作品中选。
3、由学生组成评价小组对参赛作品评分。
学生评价表
作品名称
自评
小组评价
教师评
5
4
3
2
1
5
4
3
2
1
对黏土制作感兴趣
能收集黏土素材
能掌握黏土制作技法
能欣赏黏土作品
能按要求带材料和工具
3、积极主动参与黏土制作,能运用黏土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情感 与表达自己对黏土作品的审美感受,能融入集体的制作活动,与 人合作分享艺术成果。
第
阶 段
教学内容:1、黏土基本知识(一)2、黏土基本知识(二)3、黏土基本造型4、黏土调色5、水果造型6、水果造型7、 蔬菜造型8、蔬菜造型9、汉堡包套餐10、汉堡包套餐11、 巧克力蛋糕12、巧克力蛋糕13、蘑菇钥匙扣14蛋糕钥匙扣15、包包钥匙扣16、自创钥匙扣17、房子冰箱贴18、小羊 冰箱贴19、瓢虫冰箱贴20、自创冰箱贴
粘土教学计划
![粘土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593ea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5.png)
黏土教学计划一、引言黏土教学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小学和艺术教育中。
通过使用黏土,学生可以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黏土教学计划,旨在匡助学生通过制作黏土作品来提高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简介黏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10分钟)- 介绍黏土的种类和特点。
-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黏土工具。
- 解释如何调配颜色和纹理。
2. 制作基础形状(20分钟)- 要求学生使用黏土制作基础形状,如球、圆柱体、长方体等。
- 引导学生注意形状的对称性和比例。
3. 制作动物形象(30分钟)- 提供一些动物形象的图片,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动物。
-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和形态,然后用黏土摹仿制作。
4. 制作建造模型(40分钟)- 提供一些建造模型的图片,如房屋、桥梁等。
-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建造模型,然后用黏土制作。
- 引导学生注意模型的细节和比例。
5. 制作抽象艺术作品(30分钟)- 引导学生思量抽象艺术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用黏土制作抽象艺术作品。
6. 展示和评价(20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作品。
-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匡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资源和材料1. 黏土(不同颜色和质地的黏土)2. 黏土工具(刀、模具、滚筒等)3. 图片资源(动物形象、建造模型、抽象艺术作品等)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手部协调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2. 评价学生制作的作品,包括形状、细节和创意。
3. 学生之间的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使用黏土进行创作。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增加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012-+2013泥塑校本课程纲要
![2012-+2013泥塑校本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fd0ae026c85ec3a87c2c5f5.png)
校本课程纲要新中镇初级中学2012.8《泥塑》校本课程纲要(一)项目1、主讲教师:赵恒斐2、教学材料:创编3、课程类型:选修4、授课时间:周一到周五5、授课对象:全体学生(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或意图:(一)课程目标:1、学会泥塑基本知识、技能技巧,懂得造型知识,进行艺术创作。
2、体验学习活动的兴趣,获得对泥塑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3、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4、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课程理念:一、强调泥塑的审美理念审美体验是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效应。
在泥塑教学的各项内容各个环节中。
应该注意活泼趣味的个性创作。
创设艺术化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从而完善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和完美的人格。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泥塑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艺术活动。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主动地参加集体、小组、社会的实践活动,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在活动中获取新的知识。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泥塑的内容选择:(1) 趣味性: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寓教于乐,让学生创造出富有童趣的作品。
(2) 时代性:体现时代精神,适应发展趋势,利用现代的美术资源。
(3) 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形象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欣赏审美水平。
(4)人文性:在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拓展生活经验,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并获得用美术的手段方式表现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5)拓展性: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不同艺术作品表现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并获得人类情感的体验。
学会反思如何丰富艺术的创造与表现,提高审美情趣,达到和谐愉快。
《捏泥人》课程纲要
![《捏泥人》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76d505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1.png)
《捏泥人》课程纲要《捏泥人》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生动的小泥人授课年级:3-4年级学生课程类型:美术实践课课时安排:16课时课程定义:泥塑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泥塑一直伴随着生活不断传承,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流传着女娲捏泥造人的古老传说。
以泥土为原料,从陶器皿、陶佛像,到儿童的玩具,从没有间断过。
制作工艺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且有天津“泥人张”彩塑、无锡彩塑、敦煌莫高窟泥塑之分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泥塑教学活动在课堂中出现,泥塑教学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的好场所,是进行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培养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捏橡皮泥适合小学生操作,在制作过程中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成功感,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发展。
通过橡皮泥手工制作课程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兴趣爱好,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1、通过橡皮泥等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揉、团、搓、捏、接等方法自由地改变形体,从而激发其探索塑造新方法的浓厚兴趣。
同时也培养同学们眼、脑、手等三者方面的协调力。
2、通过对图片的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的思维与灵感,引导同学们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空间的想象力、形象的创造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3、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问题的探讨与分析等合作与独创相结合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新意识协作精神。
4、通过对不同阶段同学之间作品的评价,对创作过程中的情节交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三、课程内容四、课程开发的原则中年级段的橡皮泥教学形式以简单、有趣,且表现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物品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发展与提高的紧密配合。
五、课程实施(一)教学准备:橡皮泥、印模、工具、钥匙扣等。
泥塑课程纲要
![泥塑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e7c134e50b4c2e3f562763b4.png)
《泥塑》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泥塑开发者:课程类型:艺术特色类选修课程教学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课程安排:一是利用每周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进行专门学习,二是通过社团活动和特色班级建设相结合,三是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学习。
课程目标:1、学会泥塑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懂得造型知识,进行艺术创作。
2、体验学习活动的兴趣,获得对泥塑艺术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场地设备:雕塑台(桌)六至八张、转盘、木条若干、泥拍、刮刀、布、泥课程计划:泥塑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流传至今仍被许多人所珍爱,其魅力就在于它的可塑性强,想象空间大,艺术成分高。
泥塑集趣味性、创造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它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创新是泥塑教学的永恒主题和本质内涵,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表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在自由的创作中获得个性表达。
泥塑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总体要求:实施建议:(一)内容选择一主题推进在内容选择上,实施主题推进的方式:低年级确定“田园果蔬”系列选择农村的孩子们比较熟悉的田园的农作物、花卉、蔬菜、水果。
教师启发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写生记录,把观察到的花卉、蔬菜、水果及粮食果实等用泥捏出来,并借助各种工具使之达到仿真的效果,如上颜色等。
低年级“可爱的小动物”系列泥塑引导学生用艺术的视角去体验、观察、创造,用泥捏的形式对这些熟悉的小动物进行表现,还可写一篇观察体验小日记。
中年级“盘器皿”系列,学生能够了解泥条盘筑的造型特点;知道泥条盘筑的审美特点;能运用盘泥条法进行陶艺创作并能欣赏用盘泥法塑造的陶艺品。
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
“花样壁饰”系列在泥板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平面的花和叶片的装饰,培养学生平面中点、线、面的构成能力。
高年级“动态泥人”系列泥塑,结合美术教材的人物动态写生及生活中常见人物动作形态,在欣赏分析天津“泥人张” 作品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动态泥人的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通用资料
![粘土手工坊课程纲要通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ce042daa26925c52dc5bf02.png)
(二)表现性目标(权重: 20% )
等级描述:学生制作作品,秀给大家看,老师做出评价
A优秀
B良好
C合格
(三)体验性目标(权重:20% )
等级描述:大胆发挥想象,设计一个作品。件数不限。
A优秀
B良好
CHale Waihona Puke 格终结性评价(权重:40%)
评价方式一:互相欣赏评价同学的作品,然后老师再做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指出好的地方加以表扬。
4/2
舌尖上的中国----------馋嘴小吃巩固超轻黏土基本操作能力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用黏土制作风味小吃
5/2
春天的植物,让学生学会不同植物搭配不同花瓶花盆,学习用徒手成型的方法做一个仙人球。
感受因季节而生机盎然的植物世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 爱护绿化的意识
6/2
果园大丰收,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水果的方法,用基本的捏法做不同的水果。
1、学习态度。
2、基本技能的掌握
3、利用基本技能制作出不同的造型。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活动及等级描述
过程性评价
(权重:60%)
(一)结果性目标(权重:20% )
依据目标,采用若干评价方式,收集学生达标证据,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可分为若干等级
评价方式/活动一:
等级描述: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技巧。
A优秀
B良好
《粘土手工坊》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粘土手工坊
单 位
xx中学第三附属小学
设计人
xx
适用年级
二、三年级
总课时数
32
课程类型
校本选修艺术类
课程
简介
超轻粘土只是纸黏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Q,在日本比较盛行,是一种兴起于日本的新型环保、无毒、自然风干的手工造型材料。二、三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校本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手工轻粘土制作课。通过捏轻粘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促动学生从立体的角度去认识、观察与欣赏事物,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并结合讲授,以基础技法,带动创新技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比较随心所欲地按自己的意愿去表现作品,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捏制超轻粘土,待其干燥后,让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参
考文献
自编教材
网络
备注
注:至多5页,最好控制在3页。请不要更改字体字号。
课
程
目
标
1、熟悉超轻粘土的特性,学习超轻粘土制作的基本方法,会用揉、团、搓、捏、接等方法自由地改变形体。通过多次实践,能自由构想各种形状和组合的方式制作一件件工艺品,从而激发其探索塑造新方法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培养同学们眼、脑、手等三者方面的协调力。
2、通过对图片、动画片的欣赏,激发创作的思维与灵感,培养制作兴趣,通过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空间的想象力、形象的创造力等方面得到综合性的锻炼。
已有基础:学生在低年级就具有已有基本的绘画和捏制粘土的经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稍加提醒注意事项即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所需条件:1、课程实施的场所及教案(师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2、教学美术工具。3、学施要求
学习准备
第一周/2课时
自我介绍;分享课程内容;明确课堂常规;交代工具、材料的准备。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
基础知识
第二周/2课时
学习粘土基础知识:色彩的混合方法、制作不规则条纹、基本形状的制作。(以小鱼为例。制作深海鱼以及海洋植物)
轻粘土、小工具
用超轻黏土练习巩固球压片、条压片的塑型手法
我型我秀--食物篇
A优秀(作品内容丰富,整洁,想象力丰富)
B良好(作品内容较完整,较为整洁)
C合格(作品内容基本完整,略微脏)
评价方式/活动二:
等级描述:工具携带及使用情况
A优秀(工具携带整齐,能准确无误使用)
B良好(工具携带比较整齐,能较好使用)
C合格(部分工具能携带,会有缺少现象,大部分工具能使用)
(二)表现性目标(权重:20%)
第三周/2课时
果园大丰收,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水果、蔬菜的方法,用基本的捏法做不同的水果及蔬菜。
掌握各种水果及蔬菜的形态特点
第四周/2课时
舌尖上的中国------馋嘴小吃。巩固超轻黏土基本操作能力。
学会把握生活中常见食物的特征,通过黏土制作的过程重现出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用所学方法,制作风味小吃及点心。
C合格(能按要求参加活动,有请假、迟到现象)
终结性评价(权重:40%)
评价等级:汇报展示情况
A优秀(展示活动积极、表演欲强)
B良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能大胆展示自己)
C合格(熟练掌握学习内容,可以展示自己)
三、成绩评定
A优秀(在上交所有作业中,有75%以上的作业为优,期末成绩即优)
B良好(在本学期的作业中,50%以上的作业为优,其他为良。期末成绩即良)
第五周/2课时
舌尖上的中国------面点大师。了解各种点心的造型和花色。学习制作各种点心。
我型我秀--卡通篇
第六周/2课时
愤怒小鸟系列,鸟和猪
练习制作方法,掌握用超轻黏土制作小动物的方法。渗透设计场景意识。
第七周/2课时
蜻蜓、蜜蜂系列
第八周/2课时
可爱的小黄人。胶囊人物
运用揉、捏、搓、粘等塑泥方法,合理使用工具,进行设计和制作活动,养成精于制作和耐心细致的态度
《粘土手工坊》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粘土手工坊
单位
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
设计人
张露
适用年级
五、六年级
总课时数
34
课程类型
校本选修艺术类
课程
简介
超轻粘土是纸黏土里的一种,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且作品很可爱,是一种兴起于日本的新型环保、无毒、自然风干的手工造型材料。
我校经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粘土手工适合三至六年级学生操作,在制作过程中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成功感,并且在制作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发展。中高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以实践性创作体验和探究创新活动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发展与提高的紧密配合。
通过粘土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促进学生从立体的角度去认识、观察与欣赏事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以捏制超轻粘土为主,并结合绘画,让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作品。作业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平面和立体手工制作。
背
景
分
析
目的和意义:通过粘土手工制作学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通过制作,体验超轻粘土这种材料的特点,培养学生制作兴趣。同时也培养其眼、脑、手等三者方面的协调力。
评价综述(从哪几个方面评价,达到什么目的):
学习态度及工具携带;基本技能的掌握;利用基本技能制作出不同的造型。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活动及等级描述
过程性评价
(权重:60%)
(一)结果性目标(权重:20%)
依据目标,采用若干评价方式,收集学生达标证据,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可分为若干等级
评价方式/活动一:
等级描述:技能掌握及作品情况(作品内容、整洁情况)
第十四周/2课时
商店的一角或海底总动员
用所学方法,合理使用工具,进行设计和制作活动。
第十五周/2课时
植物大战僵尸或森林总动员
感受小动物带给人的乐趣。和谐欢乐。
成绩考核
作品汇报
第十六周/2课时
归纳整理我最棒。作品整理
给学生创造各自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行设计组合作品
第十七周/2课时
作品展示评价
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等级描述:课堂学习状态(倾听、示范、合作)
A优秀(上课听讲认真,能积极思考和积极回答)
B良好(上课听讲比较认真,能主动回答问题)
C合格(上课听讲大部分比较认真,有问题回答现象)
(三)体验性目标(权重:20%)
等级描述:大胆发挥想象设计作品,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A优秀(想象丰富,积极参加活动,全勤)
B良好(积极参加活动,每次都能到)
第九周/2课时
动画形象(自选)
第十周/2课时
十二生肖系列
我型我秀--学习用品篇
第十一周/2课时
美化小镜子、文具盒、眼镜盒等
依附某种材料DIY设计制作喜爱的造型
第十二周/2课时
笔筒、自制圆珠笔。
第十三周/2课时
制作盆栽。(仙人球)
感受因季节而生机盎然的植物世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爱护绿化的意识
我型我秀--场景创作篇
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问题的探讨与分析等,以合作与独创相结合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新意识协作精神。
4、通过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以提升美感、品味。通过对同学之间作品的评价,对创作过程中的情节交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学
习
主
题
评
价
活
动
成
绩
评
定
主题
周次∕课时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