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瓷器鉴定知识要点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元:

在宋元以生产青白瓷著称

1278(忽必烈)在设浮梁瓷局,生产诸如“枢府”字眼的卵白瓷。

元代除生产青白瓷、白瓷、黑釉瓷以外,新品种有卵白釉(枢府)瓷、青花瓷、釉里红瓷和红瓷、蓝釉等高温颜色釉瓷以及孔雀绿等低温颜色釉瓷。

卵白釉(枢府)瓷:

一、枢府瓷特征:

1、枢府瓷和青白瓷同样为白胎,但相对来说,比青白瓷厚

2、枢府瓷釉,变青白色为卵白色(更偏白,近似鹅蛋色),不如典型青白瓷—影青瓷那样呈玻璃光。

3、枢府瓷器形以盘、碗、执壶和高足杯为多见,极少大件器,最典型的枢府瓷,其碗为小底足。

4、枢府瓷中的折腰器,是突出造型,为人们所称道。(折腰是宋代定窑沿袭唐代金银器的式样而在瓷器制作中运用,著名的有元代的霍窑和的青白瓷、枢府瓷和青花瓷都有此式)

5、枢府瓷盘、碗的底足均为露胎,足壁厚,削足规整,有的底心有乳丁突起,且有明显旋纹。

二、枢府瓷装饰和文字:

枢府瓷分粗细两大类

1、精细的制品大多有印花装饰,图案花纹主要为缠枝莲、菊瓣、花蝶、云龙、云凤等,但印花多数显得浑圆而不太清晰,这类精细器物

的釉,基本上都是白乳浊色。

2、较粗制品,主要是日常用的盘、碗,一般均素面无纹,胎较厚重,釉色白中略偏灰青,偶然在器身有几道划纹。有戗金装饰。

3、枢府瓷铭文以“枢府”最为典型,一般印在盘碗器物壁口沿下,除枢府字样,还有“太禧”“福禄”“福寿”和“寿”“福”“良”等单个吉祥字样铭。美国博物馆有“昌江”字铭。

三、枢府瓷的鉴定要点

见特征,釉呈乳浊状而釉色偏青,无大器,底足较小

青花瓷:

一、定义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 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

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

(中国瓷器的发展:

唐代以前,青瓷占主导地位

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品种众多,百花争艳

元代,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占据主流

二、成熟元青花瓷主要要素有三点

1、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明釉

2、运用钴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

3、熟练掌握釉下彩绘的工艺技术

(青花起源,唐代巩县窑中唐三彩的蓝色,用钴料呈色,

早在春秋战国胎琉璃珠上的篮彩,用钴做呈色剂)

三、青花瓷器形

元青花,器形多见的为盘、罐、梅瓶、长颈瓶、葫芦瓶、玉壶春瓶、扁瓶、执壶、水滴、高足碗(马上杯)。以大件器居多。但在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小件器常见(高度5-7厘米),如水注、水滴、小罐、小碗。

四、青花瓷特征

元青花除东南亚地区多见小型器外,普遍特征是胎体厚重,器形硕大。制作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器底无釉。多数器物底部有明显旋纹,个别有跳刀痕,并粘有填砂,小型器如碗类等的底足中心往往有乳钉状突起。

2、器物底足壁往往形成自上而下往外斜撇的形式

3、碗、钵、罐、瓶、盘之类的削足处理,具有鲜明的元代特征,即底足外墙斜削而呈形式。

4、大件器器底无釉露胎部分,往往粘有釉斑或较大面积釉块。壁多见淡红、黄色釉层而又有不规则浓度的透明釉刷痕。

5、碗、钵之类器物的底足外墙,往往留有浸釉时遗留的手抓指痕。

6、罐、瓶之类大器,都是分段制造,拼接而成,特别是接底的痕迹十分明显。

7、罐类器壁釉面不平,有明显接痕,并经常出现赤褐斑,且有小黑疵。

8、圈足之釉不到底,一定稍有露胎,呈褐红色

9、圈足并不十分整齐,仔细观察,有些弯弯扭扭,以大罐和梅瓶最为突出

10、高足杯(马上杯)的杯身和足结合,系采用胎接的办法,即两部分湿胎结合,并非将杯身及足柄各自先施釉,而依靠釉的粘度接合。因此,元代高足杯足顶端无釉,且往往有乳钉状凸起,元代高足杯的足部肯定空心而不封底。

五、青花瓷装饰方法

釉下钴蓝彩绘装饰为主,但也有印花、青花同于一器的例子。

青花彩绘也有两种不同的装饰技法,一是白地绘彩,即图案花纹以青料描绘出来,这是青花瓷主流。另一种是,青花拔白,即以青料做地色,或辅助花纹,主题图案花纹是以露出的白瓷呈现,极少数,主要应用在大盘大碗一类的大件器上。

元青花除了彩绘装饰外,也采用镂雕及堆贴等附加装饰。

六、青花瓷的图案花纹

除外销东南亚小件器,图案花纹往往以简笔花草为主,图案花纹一般有茂密的特点,一般典型元青花瓷器的图案纹饰大多分为多层次。

元青花瓷的主题图案纹饰,主要有3种,1是以整幅图画为主题,如鱼藻图、人物故事图等 2是动物纹,一龙纹(云龙、海水龙)为主,亦有凤凰、孔雀、天马、草虫,3是花草纹,以缠枝牡丹及缠枝莲使用最多。

七、元青花瓷鉴定要点

1、元青花瓷胎体厚重

2、釉有青白釉、枢府釉及典型的青花瓷釉

3、青花色泽有浓翠及灰淡两种,均有铁斑

4、器底无釉。碗盘之类底足中心有乳钉状突起

5、具有圈足外墙斜削的元代瓷器普遍特征

6、多棱梅瓶、多棱玉壶春、多棱瓢瓶及方形扁壶、高颈大罐等为元代特有的器形。

7、梅瓶之口均为上窄下宽的梯形

8、少数青花器仍沿用枢府瓷特有的小底足

9、多数器物图案花纹密布全器,分多层次布局

10、某些图案花纹具有明显的元代特征

梅瓶、罐、玉壶春等类器物近底部往往有仰莲瓣纹,元代之仰莲瓣纹有两个普遍特征:一是每瓣分开描绘,入明以后往往各瓣之间不再分开,而借用边线;二是莲瓣边框均有青花涂抹之粗线,入明以后往往用细线条双勾莲瓣边框,而且其中不再涂施青料。

缠枝牡丹的叶子,元代十分规矩,入明以后则多变形

缠枝莲叶瓣,元代成葫芦形,入明后变形

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

一、釉里红瓷与青花釉里红瓷的特征

釉里红瓷是瓷胎上用铜红料着彩,然后施透明釉,并用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与青花瓷完全一样,不同的是青花用钴料着彩,釉里红用铜红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