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的多元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的多元解读
摘要:多元解读,就是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或同一学生处在不同的氛围之中,所引发的生活感应不同,所触动的思维流程不同,所产生的心灵震撼不同,所引起的联想、启迪不同,所建构的知识不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文本中的“留白”与“不确定性”,以及学生自身个体差异,为语文的多元解读提供了可能性。多元解读就要走进文本,自主感悟;尊重文本,自觉升华;深入文本,激发情感。多元解读,让学生凸现本真,让语文展现五彩缤纷的世界。
关键词:多元;解读;文本;感悟;升华;情感
一、多元解读的内涵
多元解读,就是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或同一学生处在不同的氛围之中,所引发的生活感应不同,所触动的思维流程不同,所产生的心灵震撼不同,所引起的联想、启迪不同,所建构的知识不同。
德国哲学家汉斯·伽达默尔强调:“凡有理解,就有不同。”鲁迅先生曾举例证明:“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为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无论何人,对作品的理解往往不可能求得答案的一统。
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写道:“在8岁时候,我绞
尽脑汁要把结尾改得皆大欢喜,18岁时候我从中读到了爱情,28
岁时候我开始担心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时候我开始思考它的写作技巧,48岁时候我认为人鱼公主是在严峻的考验中锻造高贵的灵魂……”不难看出,在人生每一个阶段,由于经历、所处氛围的不同都会对同一文本有着不同的深刻体会。
二、阅读教学的现状
美国教育家尼尔·普斯特曼曾形象地说:“进人学校带着问号,离开学校是个句号。”“中国传统教育使学生的才情、个性淹没。”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一些陈旧的积淀。唐朝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说法,把教育机械地分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大对立阵营,僵化的教育模式压制了师生个性的发展,让受教育者崇拜权威,形成惟师、惟书、惟上的思维定式。
传统阅读教学中,“标准答案”一统天下,让学生从什么角度读,读出什么结论都有预设。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教师面带赞许的神色,甚是满意。殊不知,教师提出问题的步步牵引(实际学生的思雏都在教师的掌控制约之中)。实际上是设好陷阱,诱使学生往里跳,直至学生“异口同声”才肯“鸣金收兵”。于是,就形成了统一的文本观:《孔乙己》——批判封建科举制度;《雷雨》一揭露资本家的残酷、反动、虚伪;《我的叔叔于勒》——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此等等。
新课程改革,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
要运用充满魅力的鼓励性语言等,否则就有悖于新课程的理念。在教改大形势合围之下,在评价学生答问时,教师便“满嘴涂蜜”,即使学生的回答离题万里,甚至出现与作者初衷、文本意旨完全相悖的,教师也会来一句:“很好,同学们真有创意!”在老师“亲切表扬”之下,课堂的“多元性”确实有了,但因此迷失了文本所应有的正确价值取向,弄得个褒贬不一、是非不明,这样的阅读教学得不偿失。
三、多元阅读的可能性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学科崇尚一种情境化,注重情感体验的生命活动状态。从语文文本看,其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的理解和感受是多元的。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为读者提供了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
再有,读者是一个生命体,存在个体差异,如因时代、阅历、生活环境、知识结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等不同,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式方法及兴趣与理解深度等都不同,其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也会千差万别。
所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正如我国古人所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这一角度看,“多元解读”才是真实的阅读,才是富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阅读。
四、多元解读的理论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潘纪平在《语文审美教育概论》中指出:“在文学领域,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作品意义的实现要靠读者通过阅读使之具体化,即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作品中的空白处填充起来,使作品的未定性得以确定,最终实现作品的价值。在接受美学的理论视野中,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过程,也是作品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他认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填充’、想象,通过对文本创造性的鉴赏、评价,实现解读过程中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创造性,从而实现文本的价值意义。”
余蕾先生在《中国画的“留白”艺术》中借中国画的“留白”诠释了多元阅读之美:“有时欣赏一幅山水画,那大块‘留白’处总能使人遐想不断:这里似有一叶扁舟云中去,那里似有飞流瀑布天上来;高处似起农舍炊烟,远处似听风中林涛……观画者在观画。也在创作,是观者和画者在共同创造画的美。”
五、多元阅读的策略
1、走进文本,自主感悟,多元解读
“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人是什么?人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鲜活个体。”马克思关于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要保护人的天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促进生命的全面升华。
阅读过程是阅读主体运用大脑进行认知、理解、欣赏、评价及创造的思维过程,阅读是主体的个性化行为,是一连串由表及里的“对话—感悟—表达”的行为链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感悟与体验,尊重他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不断发现、不断辩证否定、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向对话过程。
2、尊重文本,自觉升华,多元解读
多元解读是阅读主体在认知客观世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融合了阅读主体的认知特点及其规律。由于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对社会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浅近的层面上,甚至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会造成对文本解读的偏颇、歪曲,因此,教师在引导多元解读时,切不可良莠并存,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因势利导,矫正他们不全面或歪曲的认知与体验,引导他们自觉升华,引导他们对文本正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