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图表的编制
现代统计与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统计图表
条形图直方图第二章 统计图表学习重点各种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编制方法各种次数分布表&次数分布图直方图条形图线形图数据的初步整理统计指标对数据统计分类后,得到的各种数量结果数据排序含义:顺序标准→排列数值型数据:大小长短高低多少字符型数据:拼音笔画数字母升序/降序进一步划分等级统计分组含义:特征→划分到组别中分组前的准备校核数据:消除记录误差进一步核实删除过失数据变异性较大的数据没有充足理由→不删删除原则:三个标准差准则(3σ)分组时注意以研究对象本质特性为基础分类标志明确,包括所有数据分组标志含义:分组所依据的特性分类性质类别根据事物不同属性反映在组别、种类上的不同,不说明数量差异e g.年龄→老年中年青年数量类别依据取值大小,以分组/不分组的形式排序显示了分类的数量信息e g.96 86 77 63统计表组成要素(基本结构)表号及标题之间空一个汉字居中排在顶线上方长度不宜超过表的宽度字数过多→转行标目分类的项目含单位&百分号等分类纵标目表格上方,统计分析指标e g.表2-1 尽职情况的评定横标目表格左侧,被研究事物的分组e g.表2-1 非常不尽职数字(统计指标)不带单位百分号等以个位数/小数点对齐缺数字的项划“—”表注位于表下方补充说明&解释次数分布表作用:表示数据在各分组区间内的散布情况分类简单次数分布表依据每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总计数适合:按类别分的计数数据连续性的测量数据分组次数分布表编制步骤求全距最大数最小数决定组距&组数组距任意一组的起点与终点间的距离=全距/K 组数数据总体分布为正态K =1.87*(N-1)2/5N 为数据个数 K 取近似整数列出分组区间分组区间(组限)一个组的起点值与终点值间的距离起点值:组下限终点值:组上限组限表述组限:10~19精确组限:9.5~19.499注意最高组区间含最大数据最低组含最小数据最高组/最低组的下限最好是组距的整数倍在纵坐标上排序,下小上大表述组限呈现表格,精确组限登记次数呈现表格→“下组限~”分组区间分界点的值登记到上一组e g.179.5→170~180登记次数画线计数卌/写正字第一次登记后要再核实计算次数计算各组总次数各组次数总和=数据总个数表包含的栏目分组区间组中值每组精确下限+½组距½(精确下限+精确上限)次数(相对次数:频率百分次数)意义将数列排列成序各数据出现次数分布状况一组数据的集中&差异情况缺点原始数据不见了归组效应假设各区间的数据均匀分布用组中值代表各原始数据→忽略数据原来情况造成误差同一组数据,组距↑误差↑(有限)相对次数分布表将各组实际次数→相对次数用频数比率(f/N )或百分比(f/N ×100%)累加次数分布表累加次数向上累加从小数端逐区间进行次数累加表示上限以下的次数向下累加从大数端逐区间进行次数累加表示下限以上的次数表包含的栏目分组区间次数根据需要选择向上/下累加次数实际/相对累加次数双列次数分布表(相关次数分布表)表示有联系的两列变量(同组/质被试的结果)编制①按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得出分组区间②竖列(小下)横列(小左)各有一变量的分组区间③登记时,同一对变量(x ,y )登记在相应格子不等距次数分布表等距分组不能确切反映实际情况时e g.工资级别年龄分组其他常用统计表按内容分简单表只列出名称地点时序统计指标名称分组表(单向表)只有一个分类标志复合表≥2分类标志双向表(2)三向表(3)按形式分定性式表统计式表函数式表自变量X 的大小顺序→排列对应的因变量Y 数值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横坐标/横轴(分类轴):表示组别/自变量X 纵坐标/纵轴(数值轴):表示次数/因变量Y 组成要素(基本结构)图号及图题置于图的正下方图题说明性&专指性资料复杂→大标题&小标题字体→图中使用的最大号文字图目(刻度线标签)横坐标上各种单位名称图尺横纵坐标上用一定距离表示的单位数据值相差悬殊→断尺法/回尺法图形避免书写文字不同图形线→表示不同结果图例表示&标明各种图形含义图注图形中需要借助文字/数字加以补充说明的文字要少,字号要小次数分布图直方图(等距直方图)矩形面积→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次数分布直方图的总面积→总次数;矩形面积→该组频数横轴→分组区间(有时组中值);纵轴→频数制作组距→底边分组区间的精确上下限→底边二端点次数→高组织图没有画矩形,使直方图包围的面积成封闭图形各矩形间不留空隙次数多边形图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线形图横坐标→组中值表示的连续变量;纵坐标→频数为使计算面积与直方图相等→折线画至前一组&后一组的组中值点(x ,0)作用显示次数的轮廓(→分布曲线→经验公式)比较多个同质的次数分布组距相同次数→相对次数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直方图横坐标→分组区间;纵坐标→累加次数能看出精确上限以下的累加次数累加曲线(递加线)横坐标→精确上限/下限;纵坐标→累加次数形状正偏态分布:大数端缓负偏态分布:小数端缓正态分布:大数小数端分组数目&各组次数相当相对次数→图尺百分数→累加百分数曲线频率→累加频率曲线其他常用统计图条形图(直条图)表示离散型数据(计数数据)条形长短→数量大小&差异横轴→分类轴计数数据;纵轴→数量轴计量数据类型简单条形图分组条形图分段条形图①比较的长条拼在一起②必须有图例绘制要点尺度从0开始(纵轴)条宽与间隔的比例适当(间隔:条宽=0.5~1)直条的排列顺序可按时间数量比较事物的固有序列具体情况来定图形区域中条形的顶端&下端,少用数据标签调节过长的条形调整图尺折叠法回转法分组&分段复式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描述的数据类型称名数据/计数数据分组的连续性数据表示数据多少的方式直条长短面积大小横轴的意义分类轴刻度值图形直观形状有间隔无间隔圆形图(饼图)绘制要点描述间断性资料,显示比重大小图式:圆周基线:半径(12时时钟指针位置)部分/整体=X/360度绘制要点基线确定后按顺时针由大而小/固有顺序排列分开扇区a 用线条,注明简要文字&百分比b 用不同颜色/线条,图例说明比较两种性质类似的资料→直径&排列顺序同各扇区度数之和等于360度线形图连续性资料,表示函数关系/变化趋势/比较类型折线图:连接条形图中条形顶部中点曲线图:折线修匀后较平滑绘制要点横轴→时间/自变量;纵轴→频数/因变量纵轴从零点开始,零点与横轴相交处为原点(对数尺度除外)线与横轴间无文字/数目线条粗于坐标格线不同线要有图例比较的线一般不超过5条若横轴表示组距,刻度只需表明组距起点/组中值点应画在该组段中点的垂线上对数单位横/纵轴取对数单位→半对数曲线横&纵轴取对数单位→对数曲线散点图(点图散布图)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疏密→数量的多少&变化趋势表示两现象的相关趋势根据表现作用&内容分类分布→直方图内容→条形图圆形图变化→线形图比较→直条圆线相关→散点图连接矩形右端点。
统计图表
(二)分组次数分布表的意义与缺陷
编制分组次数分布表,可将一堆杂乱无序的数据排列成序。 从表中可以发现各个数据的出现次数是多少,其分布状况 如何。同时,次数分布表还可显示这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及差异情况等。
缺点:
(1)原始数据不见了,只见到各分组区间及各组的次数,所有的分 组次数分布表都是这样。根据这样的统计表提供的数据资料计算得 到的平均值,会与用原数据计算的值有一定的出入。
精品文档
图例
图例的位置可选图中或图外适当的地方, 注意保证整个统计图的和谐美观和均衡。
精品文档
图注
凡是图形中需要借助文字或数字加以补充 说明的,均称为图注。图注部分的文字要 少,字号要小。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图形 所示资料,提高统计图的使用价值,又不 破坏图的美观。
精品文档
图线
统计图所使用的线条,除图形基线(横坐 标)、尺度线(纵坐标)、轮廓线(图形 的边框)外,有时也可以加参考线(也称 网格线)。
(2)同一组数据,随着分组组距的加大,分组数目减少,引进的误 差就会变大,反之则变小。
弥补: 根据次数分布表的编制要求,分组区间不能无约束变大。因此,就
一组数据而言,组距的变化引进的计算误差也不会很大,对以后的 进一步统计分析,一般不会带来需要注意的影响。
精品文档
三、相对次数分布表
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 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f/N)或百分比 ( f 1 0 0 % )来表示次数,制成相对次数 分布N表。
(二)数值型数据 按数值的大小。排序后可以划分等级,
确定名次。 等级排列的顺序用升序还是降序,要看
数据及其所反映的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研究 目的而定。如成绩、跑步时间。
精品文档
中英文混排三线表的编制原则与技巧
中英文混排三线表的编制原则与技巧中英文混排三线表在日常作业及学术研究中是常用的一种数据统计图表形式,它通过利用英文字母表示轴坐标,用三条平行线把图表分为几部分,在每个部分画出相应的数据,能够在视觉上明确表达一定的内容。
本文将从编制原则、绘制步骤、实用技巧三个方面对中英文混排三线表的编制进行介绍。
一、编制原则1、确定要表达的内容:在编制三线表之前,应先确定要表达的内容,并严格掌握要记录的每一项数据,尽量避免画图时出现混淆、歧义等情况。
2、有序编排数据:三线表中英文字母为主轴,应按照某种规律有序排列,以便于读者更加方便地识别每个分项的具体内容。
3、确定平行线的位置:确定好每个平行线的位置,这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需求,自行调整图表中每条线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信息清楚的要求。
4、安排标题和图例:根据不同的内容,适当地加上标题和图例,以便于更加清晰地传达信息。
二、绘制步骤1、搭建三线表框架:首先根据确定的内容,准备好所需要的英文字母及数据,调整每条平行线的位置,然后将其排列在三线表的框架中。
2、安排好每一项数据:将每项数据按照相应的字母顺序对应在图表的每个部分,有些情况下,还可以结合文字进一步说明每个数据的具体内容。
3、设置标题和图例:根据需要,可以在图表上方或下方设置相应的标题,以便于引导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内容;同时,也可以在每个部分添加相应的图例,以进一步解释每个数据的具体含义。
三、实用技巧1、利用带有实例和示意图的文字说明:在编制三线表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文字说明旁边添加相应的实例和示意图,以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
2、灵活运用字体大小、颜色等:在排版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使用字体大小和颜色,能够更加明确地表达各个数据的相对重要性和比较关系。
3、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简便的符号:如果需要使用符号,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符号,防止编制的图表变得过于复杂,从而降低读者的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中英文混排三线表的编制要求考虑内容的确定、数据的有序编排、平行线的调整、标题和图例的安排等原则,并在绘制步骤中搭建框架、安排数据、设置标题和图例的基础上,运用字体大小、颜色、示意图等灵活技巧,编制出简明扼要、表达准确的图表,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工作或研究成果。
统计图表
表号 表号指表的序号,位于表的
左上方,一般以出现的先后顺序 排列。
名称
名称又称标题,是一个表格的名称,应写在表的上 方。标题用语要简练扼要,准确得体,一望即知该 表的内容。
表的序号和标题之间留一个汉字的空格。二者居中
排在顶线的上方,长度不宜超过表的宽度,若标题
字数过多,应转行排列。
标目
标目即分类的项目。标目的好坏决定统计表 的质量,要认真酌定。标目一般在表的上面 一行或左侧一列。如果分类的标志只有一个, 写在表的上行或左列都可以。如果分类的标 志有两个,且二者没有隶属关系,则左列与 上行各一个。如果两个分类标志有隶属关系, 则要放在一个方向(或上面或左侧)分两行 分述。标目确立了数据组织的逻辑,并确定 了栏目下数据栏的性质。
2、数量类别。这是以数据的取值大小为分类标志, 把数据按数值大小以分组或不分组的形式排出一个 顺序来。(等距、比率)
对原始数据排序和分类以后,数量小的就可以直接计算,数量大时再做进一 步分组,编制统计表、统计图为以后的分析打下基础。
三、统计表
1、定义: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 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统计指标: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类以后,得到的 各种数量结果称为统计指标。 2、作用:简洁、清晰、准确、一目了然,明显 地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及其蕴含的特征,省去冗长 的文字叙述,便于分析、比较、计算和记忆。 3、结构
图题的文字要言简意赅,具有说明性和专指性,使
人一看就能知道该图所要显示的是何事、何物,发 生于何时、何地。如果图示资料比较复杂,这时图
题可用大标题与小标题呈现。图题的字体要与整个
图形的大小相称,一般是图中使用的最大号的文字。
生产统计报表编制规范(含表格)
生产统计报表编制规范统计员的工作汇报就是及时、准确、完善的向相关部门呈递《生产统计报表》。
尽量让我们高层管理人员对所管辖的下属部门的工作情况了如指掌,及时地发现问题作出决策,并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通过我们详细的汇报中了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生产进度、材料供应、计划执行状况,机器设备的运转状况等,可以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和异常情况,可以了解人员的思想变化等。
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生产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汇报,可以及时了解这些困难或问题,并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并把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统计一般是交叉统计为最佳,例如生产的数据,由仓库监督统计;报表上的统计,审核必须是对口的人员。
即生产上的数据是由仓库进行监督统计的,就是反应了交叉统计。
没有统计软件的情况下,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输入与输出平行,例如总输入的用料单与总产成的进仓单,进仓不单是产品的数量进仓,还要重量进仓(因为重量是要和你的输入材料做对比的),还有废品进仓(也是数量与重量登记)。
有入必有出。
统计的人员首先要明白数据怎么来的,要学会利用数据,而不是为数据打工。
一、工作汇报的内容,工作汇报的内容很多,现只就生产、质量、物料方面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生产方面的汇报(1)各类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2)各项工作的落实与执行情况(3)生产进度状况与工时投入,生产跟踪情况。
(4)现场作业状况(5)各类生产异动情况:包括进度异动、工艺异动、其它异动。
(6)生产人员工作情况(7)各订单完成情况(8)产品交货状况2、质量方面的汇报(1)各道工序、各车间(班组)的产品质量情况(2)质量问题及质量异动(3)各种产品的不合格率机造成因素(4)内部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质量问题的追溯(5)质量问题的处理汇报(6)质量目标达成情况(7)潜在的质量隐患3、物料方面的汇报(1)物料供应计划的完成情况(2)物料定额达标情况(3)物流的顺畅程度(4)物料耗用情况及日消耗量(5)剩料、缺料解决办法(6)余料、呆料、废料、遗留旧货及零部件的处理(7)再生物料跟踪情况(8)物料异常情况二、工作汇报的形式生产作业管理中常见的汇报方式如下:1、口头报告2、书面报告(1)生产日报表:报告生产状况(2)品管日报表:报告品质状况(3)入库报表:报告产品完成状况及库存状况3、会议报告(1)生产会议:定期的生产协调会(2)产销会议:定期的产销协调会三、生产部门的生产统制信息,该信息决定时间,尽量使周期时间缩短,以便把握细微的信息,其主要信息如下:信息种类信息内容备注生产进度信息1、综合生产量或生产实绩;2、不同机械或不同工位的生产实绩;3、发生生产进度慢和其处理结果。
实验3 统计整理 统计图表制作备课讲稿
实验3统计整理统计图表制作实验3 统计整理--统计图、表的SPSS创建与制作3.1实验目的学会运用SPSS统计软件,用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用统计图和表显示整理结果。
3.2相关知识(略)3.3实验内容3.3.1用spss进行统计资料分组。
3.3.2利用SPSS 创建常用的统计图形。
3.3.3利用SPSS制作统计表格,显示分组结果。
3.3.4 撰写实验分析报告。
3.4实验要求3.4.1准备实验数据:1.某集团所属20家公司基本资料。
2.某市2993个住户居民住房情况调查资料。
3.搜集财管专业2009级1-4班的“概率”成绩。
4.某企业139名职工基本工资情况表。
3.4.2编制数列:1.将20家公司的数据编制成品质数列。
2.将某市2993个住户居民住房情况数据按常住人口数编制单项数列。
3.编制组距数列。
即将财管专业学生概率成绩整理成组数为5、组距为10的等距数列,计算频数及累计频数,编制频数分布统计表和累计频数分布统计表。
3.4.3绘制茎叶图、直方图和线形图等。
3.4.4利用SPSS制作统计表。
3.4.5根据绘制的统计图表及计算的指标,对频数分布特征作出简要分析。
3.5实验步骤3.5.1准备实验数据:1.某集团所属20家公司基本资料,见表3-1所示。
表3-1 某集团所属20家公司的基本情况表2.某市2993个住户居民住房情况调查资料,由于数据过多,此处略。
3.财管专业2009级1-4班的“概率”成绩,见表3-2所示。
表3-2 财管专业1-4班概率成绩表表3-3 某企业139名职工基本工资情况表19 梁鸿A部门男职员高工800 600 7020 刘尚武A部门男职员高工800 600 7021 朱强A部门男职员高工850 600 10022 丁小飞A部门女职员技师700 400 5023 孙宝彦A部门男职员技术员650 300 3024 张港A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25 郑柏青A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26 王秀明A部门男职员技术员650 300 3027 贺东A部门男职员高工800 600 7028 裴少华A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29 张群义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30 张亚英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31 张武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32 林桂琴A部门女职员技师700 400 5033 张增建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34 陈玉林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35 吴正玉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36 张鹏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37 吴绪武A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38 姜鄂卫A部门男职员高工850 600 10039 胡冰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50 450 10040 朱明明A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50 450 7041 谈应霞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42 符智㑇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43 孙连进A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44 王永锋A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50 450 10045 周小红B部门女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46 钟洪成B部门男副经理技术员700 300 30047 钟延B部门男副经理技术员700 300 30048 汪勇B部门男副经理工程师800 450 30049 陈文坤B部门男经理高工900 600 50050 刘宇B部门男副经理工程师800 450 30051 李少杰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52 邹明鹏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650 300 3053 张同亮B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54 张苑昌B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55 曾良富B部门男职员高工800 600 7056 冯开明B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57 张其森B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58 张良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59 张雪平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60 杨浩B部门男职员高工800 600 7061 刘彦B部门女职员技师700 400 5062 李文辉B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63 李开银B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64 赵荣珍B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65 张大贞B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66 李河光B部门男副经理工程师850 450 30067 张伟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68 陈德辉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69 周立新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70 罗敏B部门女职员技师700 400 5071 陈静B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72 周建兵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73 汪荣忠B部门男职员高工800 600 7074 黄勇B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75 夏存银B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76 袁宏兰B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77 周金明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78 王子国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79 陈明良B部门女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80 金则林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81 赵甜甜B部门女职员工程师850 450 7082 朱庆明B部门女职员技师800 400 7083 张其祝B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84 蔡学民B部门男职员技师800 400 7085 贺页龙B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86 陈金山B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87 梁永红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88 徐梅东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89 和会明C部门女副经理技师700 400 30090 程松泉C部门男副经理技术员700 300 30091 黄康大C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92 廖芳园C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93 杨旭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650 300 3094 钟远盛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95 刘红姣C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96 冶永伟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97 陈金保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98 黄妃玉C部门男职员高工900 600 10099 张冬能C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 100 林秀英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101 朱小娟C部门女职员技师700 400 50 102 黄权统C部门男经理工程师800 450 500 103 周川南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104 王权英C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 105 范绍天C部门男副经理工程师800 450 300 106 窦伟明C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107 罗勇C部门男职员高工800 600 70 108 罗章C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 109 周伟C部门男职员工程师700 450 50 110 刘开斌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111 张胜珍C部门男职员工程师800 450 70 112 张洪芳C部门男职员技师700 400 50 113 胡老行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 114 徐定荣C部门男职员技术员700 300 503.5.2 编制分布数列1.编制品质数列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统称为品质数据。
心理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图表
3.制作:编制双列次数分布表,先按照 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分别列出 各变量的分组区间,登记时,每次同一 对变量同时登记在相应的格内。
第三节 次数分布图
一、直方图 直方图就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
矩形表示数据分布的统计图。以矩形的面积 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图形。 一般用纵轴表示数据的频数,用横轴表示数 据的等距分组点,也就是各分组区间的上限 和下限,有时也使用组中值。
组效应。
三、相对次数分布表
1.含义:相对次数是指各组次数f对数据 总个数N的比值,用符号f/N表示。所有 相对次数之和(Σf/N)等于1。
2.制作:将分组次数分布表的各组次数 化为相对次数,用f/N或f/N×100%作 标志来表示次数,就制成了相对次数分 布表。
四、累加次数分布表(重点加难 点)
1.实际累加次数(cumulative frequency),把各组次数f由下而上或 由上而下依次累加的和,用符号cf表示。
2.相对累加次数(relative cumulative frequency),把各组的相对次数p由下 而上或由上而下依次累加的和,累加之 和为1。
五、双列次数分布表
1.含义: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一个表 表示其次数分布,就称为双列次数分布 表,也称相关次数分布表。
300
200
100
0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51 54 57 60 63 66 69 72 75
Age in years
(四)散点图p48 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表示统计
资料数量的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等。
还可以表示相关程度。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3) 线条:三条线 4) 数字:
一律用阿拉伯字表示; ● 准确; ● 整齐:同一指标的小数位数应一致;
位次对齐。 ● 表内不留空格:暂缺或未记录
不应出现数字 — 数字为零 0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二、常用统计图
1.直条图(bar chart) 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指数量
上无连续关系的指标)事物统计指标数值的大 小。 适用资料:比较、分析独立的或离散变量的多 个组或多个类别的统计指标。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分类:常用的有单式和复式两种。 1)单式条图:具有一个统计指标,一个分组因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例10-8 根据1996年-2000年全国新生儿死亡 率(‰)资料绘制的。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例10-9 调查某地1997-2001年艾滋病梅毒两种 与性传播有关疾病的发病率。
图10-6 1997~2001年某地艾滋病和梅毒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a)纵轴为算术尺度; (b) 纵轴为对数尺度。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3.线图(line graph)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 数值的变化。
适用资料:描述某统计量随另一连续性数 值变 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最常用于描述统计 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1)普通线图:横轴和纵轴都是算术尺度。 2)半对数线图:横轴是算术尺度,纵轴是 对数尺度,特别适宜资料的频数分布。 以横轴表示连续型的组段,以纵轴表示频数 或频率。
第10章统计表与统计图[1]
统计图表的制作
统计图表的制作制作统计图表,就是对统计数据分别归类,并用数字表述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于相互比较的一种方式。
所谓数据统计分类,就是根据被测对象的特征进行区分,然后将所有数据划分到各类别中去。
统计表就是依据这样划分的类别及其所包含的数据制成的。
统计分类所依据的特征,称为分类的标志。
分类的标志有性质的和数量的两种。
因而分类的类别,可分为性质类别和数量类别。
下表是一张最简单的统计表。
某班级学生人数表性质类别数量类别根据数据分类所依据的研究对象的特征数目的不同,可把统计表分为单项表、二项表、三项表等。
特征越多,表就越复杂,一般常用的是二项表,有人也称二项表为双项表。
上表的数据只有性别一项分类,因而它是一种单项表。
下表不仅将性别数据分了类,也将成绩类别分了类,所以它是一种二项表。
某班级语文成绩统计表统计表编制的一般要求为:1.表题应写在表的上方,并简明扼要,切合表的内容。
2.表中各项目应按比较特征的性质、数量、重要性、一般习惯或其他标准顺次排列。
3.说明项或备注应写在表的右面与下面。
4.表中各栏要用纵向直线划分,项目与数字间、数字与合计间也要用横向直线隔开。
5.若表过长,每五行宜隔一空行。
6.表中数据应排列整齐,上下对正。
数字的小数点要上下对齐成一线,以便阅读和计算。
7.表中数字在4位以上的,须用1/4空格隔开。
如:4 000 000。
8.表的顶边及底边应采用粗线。
9.表的标题、说明项或统计数字所未能表明的意义,以及表内资料的来源应加表注说明。
表注标在表的底线下方。
统计图也是对数据的一种非常直观的描述。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图、次数分布图、次数直方图、次数多边图等。
用以绘制统计图的一个很好的工具是微软公司的EXCEL软件。
如果你用该软件制作了统计表,那就非常容易在该表的基础上制作出相应的统计图。
(完)下面红色部分是赠送的总结计划,不需要的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精选)XX年,我工区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活动,一年来,在工区全员的共同努力下,工区安全生产局面良好,总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并更加牢固可靠。
第二章统计图表解析
3.4
资料来源:见《心理学报》1979年第1期103页,选部分引用
四、统计图 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通常横坐标或横
轴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称为分类轴; 纵坐标或纵轴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Y, 称为数值轴。
圆形图——角度坐标
统计图一般由图号及图题、图目、图尺、图形、 图例、图注等构成。
缺失:指数据不全或缺项未填;例如一份资料 中未回答的问题占10%以上,或者缺少关键性 资料。
可疑:指难以辨认或怀疑其真实性的数据;例 如,有的被试填答的问卷全部选同一个选项 (如全选A或全选B);有的被试填答的结果可 以看到是一种规则的排列方式(如A B C D E D B C A B C D E……)。
失误:指存在明确差错的数据或答案。
在剔除数据的过程中,注意不能把一些不符合 自己主观假设的数据随意去掉。因此这项工作 一定要非常慎重。对于个别极端数据是否该剔 除,应遵循三个标准差法则。
(二)统计分组应注意的问题 1.分组要以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为基础 2.分类标志要明确,要能包括所有的数据
最高组或最低组的下限最好是组距i的整数倍; 各分组区间一般在纵坐标上按顺序排列,数值大的
分组区间排在上面,数值小的分组区间排在下面;
在呈现表格时,各分组区间使用表述组限,并且为 了书写方便,通常只用整数写下限值,然后在右侧 画一横线。
登记次数:要特别注意处于分组区间分界点 上的几个值
计算次数f 编制分组次数分布表
2
K =1.87(N 1)5
N 为数据个数,K 取近似整数。
列出分组区间 分组区间:组限,一个组的起点值和终点值之间的
距离。起点值称组下限,终点值称组上限。组限有 表述组限和精确组限两种。
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并绘制统计图表[整理]
统计学实验内容实验系列(1)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并绘制统计图表实验目的:掌握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并绘制统计图实验内容:实验资料:某车间同工种40名工人完成生产定额百分数如下:88 123 115 119 158 112 146 117 108 105110 107 137 120 136 125 127 99 142 118103 87 113 126 115 114 117 124 129 138102 103 92 95 108 107 108 105 119 127根据上述资料,试编制分配数列,计算频率和累计频率。
并利用EXCEL绘制直方图(条形图)操作步骤:1、在单元区域A2︰E11中输入原始数据。
2、并利用统计函数计算原始数据的最大值(在单元格B13中)与最小值(在单元格B14中)。
3、根据步骤2的计算结果,计算并确定各组上限、下限(在单元区域F2︰G8中)。
4、计算原始数据的最大值(在单元格B13中)与最小值(在单元格B14中)。
5、计算原始数据的最大值(在单元格B13中)与最小值(在单元格B14中)。
6、从“插入”菜单中选择“函数”项(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函数”按钮)。
在弹出的“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统计”函数FREQUENCY7、确定FREQUENCY函数的两个参数的值。
其中:Data-array:原始数据或其所在单元格区域($A$2︰$E$11)Bins-array:分组各组的上限值或其所在的单元格区域(G2︰G8)。
8、.按Shift+Ctrl+Enter组合键,得到结果9、在B20向下填充到B26单元格10、在C2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21-b20”,并向下填充到c26单元格11、在F18:H27单元格中编制统计表,并计算频率12、设计统计表的边框,设计统计表的边框13、用图表选项输入图表的标题14、实验结果:统计图和统计表实验总结:实验系列(2):Excel的基本操作和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实验目的:熟悉Excel的基本操作和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实验内容:总量指标、比较相对数和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通过Excel计算并编制成统计表)实验系列(3):Excel的基本操作和标准差、标志变异系数计算实验目的:熟悉Excel的基本操作和标准差、标志变异系数计算实验内容: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计算实验资料: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
统计图表的编制
统计图表的编制统计表与统计图是统计描述的重要工具。
在日常工作报告、科研论文中,常将统计分析的结果通过图表的形式列出。
(一)统计表1.概念统计表是将要统计分析的事物或指标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以代替烦琐文字描述的一种表现形式。
2.统计表的组成标题:即表的名称。
标目:横标目说明每一行要表达的内容,相当于句子的主语;纵标目说明每一列要表达的内容,相当于句子的谓语。
3.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表格只有一个中心意思,即二维以下的表格。
复合表:表格有多个中心意思,即三维以上的表格。
4.制表原则和基本要求制表原则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
基本要求是:(1)标题:位置在表格的最上方,应包括时间、地点和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2)标目:标目所表达的性质相当于“变量名称”,要有单位。
(3)线条:不宜过多,一般三根横线条,不用竖线条。
(4)数字:小数点要上下对齐,缺失时用“一”代替。
(5)备注:表中用“"标出,再在表的下方注出。
(二)统计图统计图是一种形象的统计描述工具,它是用直线的升降、直条的长短、面积的大小、颜色的深浅等各种图形来表示统计资料的分析结果。
1.概念统计图:用点、线、面的位置、升降或大小来表达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一种陈列形式。
2.制图的原则和基本要求(1)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用适合的图形(见表10—1)。
表10一1 统计图一般选用原则(略)(2)标题。
标题要概括图形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标题一般写在图形的下端中央。
(3)统计图一般有横轴和纵轴。
用横轴标目和纵轴标目说明横轴和纵轴的指标和度量单位。
一般将两轴的起始点即原点处定为O,但也可以不定为0。
横轴尽度从左向右,纵轴尽度从下到上。
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以5:7。
(4)统计图要用不同线条和颜色表达不同事物或对象的统计指标时,需要在图的右上角空隙处或图的下方与图标题中间位置附图例加以说明。
3.统计图的类型(1)条图。
又称直条图,表示独立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有两维或多维,图例位于右上方。
绪论统计图表1
9.1.1 统计表的编制原则和结构
⒈内容: 主语:被描述的事物 宾语:被描述事物的指标
50
列表的原则
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一张表一般 表达一个中心内容。 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符合逻辑, 明确被说明部分(主语)与说明部 分(谓语)。 数据表达规范,文字和线条尽量从 简。
51
统计表的结构
35
1.专业检查:从专业的角度对资料的 一致性进行检查,例如说胃镜下萎缩 性胃炎的严重程度的评定标准是否一 致; 2.逻辑检查:例如退休年龄不应小于 20岁; 3.统计检查:例如检查报表的纵向、 横向合计与总的合计是否吻合。
36
1.4.4 分析资料(analysis of data)
统计描述
21
定性资料(分类变量)
定义: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 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 察单位的个数。 特点:没有度量衡单位 多为间断性资料 (通过枚举或记数得来)
分类变量可分为无序变量资料和有序变 量资料两类。
22
无序分类变量资料
unordered categorical variable data 指所分类别或属性之间无程度和顺序的差别。 可分为①二项分类,如性别(男、女),药物反 应 (阴性和阳性)等; ②多项分类,如血型(O、A、B、AB), 职 业(工、农、商、学、兵)等。
19
7.变量的分类
定量资料资料 (计量资料、数值型)
资料类型
无序 分类资料
定性资料 (计数资料、分类资料)
有序 分类资料
20
定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
对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用定量方法观测其数值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
注意:其变量值是定量的, 表现为数值大小,可经测量取 得数值,多有度量衡单位,有 连续型变量(如身高、体重、 血压等)和离散型(如脉搏、 白细胞计数)。
矿体等X图(X为深度,厚度,品位)
矿体产状、厚度、品位等情况的统计性图表的编制2011-3-18 11:35:55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174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一、各类等量线图各类等量线图包括等高(或等深)线图、等厚线图、等品位线(或含量等值线)图等。
(一)等高(深)线图;其目的是为了研究特定层面的深部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也可用于研究断层、矿床预测、指导勘探和开采以及储量计算。
1、等高(深)线图有下列几种:(1)一定地层层面的等高(深)线图,多用于研究褶皱构造:当所选择的层面代表一定地层单位的界面时,特称为层位等高(深)线图,多用于研究一定等构造层褶皱构造,当用于成矿预测或指导勘探时,多选择矿层(或含矿层)顶板或顶板以上有一定距离的标志层或矿化遮挡层;当用于指导开采时,多选择矿层或含矿层顶或底板。
(2)若干相邻地层层面等高(深)线重叠的图(重叠的图最好用不同色例):多用于研究大地构造运动或上、下构造层褶皱构造的关系或含矿层的赋存空间。
当选择的层面为若干相邻的不(或假)整合面时,多用于大地构造运动,特别是海侵、海退规律,用于沉积矿产的矿床预测:预测含油、气构造及铁、铝土矿成矿有利地段。
(3)一定地层单位的层位等高(深)线与等厚线重迭的图,多用于研究大地构造运动或一定地质时代的古地理环境,用于沉积矿产的成矿研究。
(4)一定构造线界面的等高(深)线图以及综合层面或层位与构造线界面的等高(深)线图,多用于研究断裂的类型及位移要素,特别是后者能全面反映断层不同线段的位移要素,比断层图解法要全面些,一般用于指导勘探或成矿预测(图1示其一例)。
图1 用以研究断层的构造等深线图(A):断层下盘;(B):断层上盘;1:断层地表迹线;2(a)、(b):分别为断层面与下、上盘下白垩统顶部交切线的投影线;3(a)、(b):分别为断层与下、上盘上侏罗统顶部的交切线的投影线;4、5 分别为下白垩统顶部与上侏罗统顶部的等深线。
地质判读:断层为正断层,但北部落差小,南部大,倾角自北向南逐步变陡,并有水平位移(上盘南移);下白垩统与上侏罗统之间为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为一曲面,向西倾伏。
疫情管理中统计图表的制作讲课文档
通常横轴是时间或其它连续性变量,纵轴是统计指标。 线图的横纵轴可以不从“0”开始。
第二十九页,共五十四页。
例 14000
2006年
2005年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发现异常 疫情要及时调查核实。
第四页,共五十四页。
传染病疫情分析
概念:传染病疫情分析是将各种现有的传染病 监测系统中的信息资料经过整理,作一系列统 计描述和统计推断,阐明传染病的规律。
1、一般情况下:确定疫情的分布特点。 2、特别关注:分析是否存在异常疫情,是否存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四页。
(五)散点图
散点图是以直角坐标上各散点的密集程度和趋 势表示两事物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图。
如在分析变量间的关系时,如年龄与血压、身 高与体重、药物剂量与动物死亡率、环境介质中污 染物浓度与污染源的距离等。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四页。
(六)统计地图
统计地图是用不同的颜色和花纹表示统计量的值在地理上的 变化,适宜描述研究指标的地理分布。统计地图先绘制按行政 区域或地理特征分区的地图,然后按各区域统计指标值分别标 记不同的颜色或花纹,并加上图例说明不同颜色或花纹的意义。 注意颜色或花纹的选择最好与统计量数值增减的趋势一致,如 颜色由浅入代表统计量数值的增加。
第二十页,共五十四页。
2、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
7)图形 图形要准确、美观,给人以清晰印象。图 形的纵横轴比例一般以5:7为宜,不同比例给人 的印象不同,不可用调整图形纵横比例的办法, 来夸大或缩小事物变化趋势和对比强度。统计图 绘完之后总体感觉要好。
第二章 统计图表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 数据整理形式 • 统计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类以后,得到的各 种数量结果。 • 1、统计表:把统计指标和被说明的事物之间的 关系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就成为统计表。 • 特点:简明、清晰、准确 • 2、统计图:依据数字资料,应用点、线、面、 画、体、色等描绘制成,简明而又有规律,并 且能显示数量的图形,是统计数据资料的可视 化显示方式。 • 特点:比数字更形象,简明扼要
次数f 2 3 4 8 11 17 19 14 10 7 3 1 1 ∑f=100
上限以下的累加次数 实际累加 相对累加 频数p/N 次 数 次 数 0.02 100 1 0.03 98 0.98 0.04 95 0.95 0.08 91 0.91 0.11 83 0.83 0.17 72 0.72 0.19 55 0.55 0.14 36 0.36 0.1 22 0.22 0.07 12 0.12 0.03 5 0.05 0.01 2 0.02 0.01 1 0.01 1
三、统计表(tabulation)
• 表号:表左上方 名称:即标题,表上方,与表号间隔一个汉字 ,居中。 标目:分类项目。一般在上面一行( table spanner)或左侧一列(stub column) 数字:统计指标,以个位数/小数点对准,上 下对齐。缺数字项划“-”,一般不带单位。 表注:表下面。 数据来源/附记等。
①R=98.0-62.0=36.0 ②K=11.75,组数为12,组距为3.0 ③最低组下限为60.00,6.0~,63.0~,66.0~…..96.0~,最高组96.0~99.0
精确 分组区间 96---. 93--90--87--84--81--78--75--72--69--66--63--60--组中值Xc 97 94 91 88 85 82 79 76 73 70 67 64 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3名学生数学成绩次数分布表
人数 百分比 向上累积% 向下累积%
优秀 27 10.3 良好 79 30.0 中等 82 31.2 及格 45 17.1 不及格 30 11.4 合计 263 100.0
100.0 89.7 59.7 28.5 11.4 —
10.3 40.3 71.5 88.6 100.0 —
263名学生数学成绩次数分布表
人数 百分比 向上累积% 向下累积%
优秀 27 10.3 良好 79 30.0 中等 82 31.2 及格 45 17.1 不及格 30 11.4 合计 263 100.0
100.0 89.7 59.7 28.5 11.4 —
10.3 40.3 71.5 88.6 100.0 —
数字 ▪ 数字必须准确,一率用阿拉伯数字 ▪ 每栏数字的个位要上下对齐 ▪ 表内不应有空格,暂缺或未记录的可用“…”表示 ▪ 无数字用“—”表示,数字为“0”的,应填写0。
表注(不是必要组成部分) ▪ 若需对有关事项补充说明,可写在表的下方
三、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与要求(上)
标题(图的名称):
▪ 字体:黑体; ▪ 字号:比论文的段落正文字体小1号 ▪ 写在图的下方
(三)数据的核查
登录时,有无遗漏数据 数据变量中有无极端数据?
▪ 极端数据是否可靠、是否正常 ▪ 若不正常,可按平均数加减3个标准差原则,
删除之。
(四)数据的统计分类(分组)
数据的统计分组,是指按照研究对象的本质特 征,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 析时所用统计方法的可能性,将所获得的数据 进行分组、分类,以便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统计图表的编制
2020年7月17日星期五
第2讲 统计图表的编制
八、条形图的绘制 九、圆形图的绘制 十、线形图的绘制 十一、相关散点图的绘制
一、数据的初步整理
(一)建立电子数据文件? (二)Excel数据表排序? (三)数据核查?(目的和任务) (四)统计分组、分类?
▪ 称名数据变量、等级数据变量 按类别、等级分组
图号(若需要,可在标题前编写图的编号) 标目:
▪ 注明横轴和纵轴的变量名称及数据单位 ▪ 字体:与论文的段落正文字体一样 ▪ 字号:图标题相同
三、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与要求(下)
图形:
▪ 不同颜色或图案的点、线、矩形、扇形等
图例:
▪ 如果需要,可加图例 ▪ 说明各种图形代表的数据类别
图注:
▪ 如果需要对图加以解释,可在图标题的下方 加以说明。
四、简单次数分布表的编制
Simple frequency table
列出一列数据变量中各个不同数据的次数出现 情况的统计表。
如何用Excel编制简单次数分布表? 1. 先将获得的原始数据建立成Excel数据文件 2. 用Excel中“数据”菜单的“数据透视表”工 具统计各个不同观测值出现的次数 3. 根据次数统计结果,编制次数分布表
▪ 用于表明表中数据的主体和属性名称 ▪ 字号与标题字号大小一样 ▪ 字体与论文正文段落字体一样 ▪ 横标目(行标目,在表的左侧一栏或两栏) ▪ 纵标目(列标目,在表的上面一行或两行)
二、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要求(下)
线条:尽可能少,不宜太多 ▪ 顶线、底线要用粗线;两侧的边框线一般不画; ▪ 内框线要用细线。
表2-1 80名员工对部门主管尽职程度的调查结果
人数 百分比 向上累积% 向下累积%
A.非常尽职
6 7.5
B.尽职
25 31.3
C.不置可否 10 12.5
D.不尽职
30 37.5
E.非常不尽职 9 11.2
总计
80 100.0
100.0 92.5 61.2 48.7 11.2 —
7.5 38.8 51.3 88.8 100.0 —
五、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
Grouped frequency table 适用于描述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的分布情况。 先将一列数据变量划分为若干分组区间,然后统
计各组数值的出现次数,最后用统计表显示次数 分布情况。 具体步骤: 1.求全距 最大值-最小值
2.决定组距(i)和组数(K) 3.列出分组区间 4.登记和统计次数(f ) 5.编制次数分布表(有哪些内容?)
64.5 45 17.1 28.5
74.5 82 31.2 59.7
▪ 等距数据变量、比率数据变量 根据数据数目多少、数据内部差异等特点 进行等距分组或不等距分组
(一)建立电子数据文件
意义:
▪ 一次建立,可以反复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 再次统计分析时,不必再次输入数据
方法和工具 ▪ Excel电子表格软件 ▪ SPSS统计软件
(二)数据的排序
Excel电子表格软件 数据菜单→排序
30
11.4
45
17.1
82
31.2
79
30.0
27
10.3
263
100.0
次数分布表的完整内容
分组
90— 80— 70— 60— 50— 合计
263名学生数学成绩分布表
组中值
人数
百分比
向上累积 百分比
94.59.7
74.5 82 31.2 59.7
连续性变量次数分布表的内容?
基本统计内容:
▪ 频数(或次数、人数) ▪ 各组次数在总次数中的百分比 完整的统计内容: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包括: ▪ 组中值(XC) ▪ 向上累积百分比 ▪ 向下累积百分比
次数分布表的基本内容
263名学生数学成绩分布表
分组
人数
百分比
50— 60— 70— 80— 90— 合计
64.5 45 17.1 28.5
54.5 30 11.4 11.4
— 263 100.0
—
向下累积 百分比 10.3
40.3 71.5 88.6 100.0 —
等距次数分布表
50— 60— 70— 80— 90— 合计
263名学生数学成绩分布表
组中值 人数 百分比 向上累积 %
54.5 30 11.4 11.4
称名数据变量、等级数据变量 按类别、等级进行分组
等距数据变量、比率数据变量 根据数据数目多少、数据离散特点 进行等距分组或不等距分组
二、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要求(上)
标题(表的名称)
▪ 字体:黑体; ▪ 字号:比论文的正文字体小1号
表号(写在标题前)
▪ 若研究报告中有多张份表格,则需编表号
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