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四首》赏练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同步练习题4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冰心诗四首》同步练习题4](https://img.taocdn.com/s3/m/275d40dbf8c75fbfc77db273.png)
《冰心》诗四首同步练习第一关:基础过关1.给加点的字注音.惊羡.( ) 浸.( )透洒.( )遍嫩.( )绿2.填空.《冰心诗四首》选自诗集,作者,原名,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冰心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是。
3.用课文原句默写。
①母亲啊!,;心中的风雨来了, 。
②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4.对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错误的一句是()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C.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D.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5.简答题.①《成功的花儿》中“惊羡”改成“羡慕”好吗?为什么?②一个“透”字,一个“遍”字,写出了什么状况?③讨论:本课前两首诗和后两首诗在表达主题和创作风格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6. 一个青年,专注地看着芽儿、花儿、果儿,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有了许多感受。
慢慢地,慢慢地,似乎不是自己想到了什么,而是那些芽儿、花儿、果儿在对你诉说……阅读本课后两首诗,设想自己正在凝视那些芽儿、花儿、果儿,它们会对你讲些什么呢?第二关:能力闯关(亲爱的同学们,第一关闯过了,要接着加油啊!)阅读《纸船》,回答问题。
纸船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7.诗中好几处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把它们找出来,说说有什么表达作用?8.你是怎么理解诗人盼望着母亲能在梦中见到的小船儿这一细节的?9.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一句所表达的感情,说说“求”字用得好不好?10.如何理解诗中所说的“泪”和“悲哀”?11.母爱是文人骚客吟颂的永恒主题,你也尝试写首短诗,歌颂伟大无私的母爱。
冰心诗四首(通用12篇)
![冰心诗四首(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c94b3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1.png)
冰心诗四首(通用12篇)冰心诗四首篇1各位同学几岁了?对啊,不知不觉大家都十四五岁了,在你成长的这段经历中谁最重要?妈妈!生活中,你发现妈妈的哪些举动体现着母爱呢?请大家静想一下。
生活中,母爱无处不在,它平凡而伟大。
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抒就的《母亲》,去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读后,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解读这五行诗,以此来谈谈作者对母亲表达的情感。
(注意:“心中的风雨”的理解,与“躲”字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是结合自身经历来解读的关键。
)《母亲》流露出了对母亲的无限依恋,那《纸船——寄母亲》又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纸船——寄母亲》。
朗读《纸船——寄母亲》,你能从诗中发现作者与母亲身处的情况吗?联系作者与母亲身处的情况,再次朗读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
根据作者与母亲身处情况及作者表达的情感,请你说说怎样朗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朗读这两首关于母亲的诗歌,想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之处?母爱是伟大无私的,永恒的,但它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形式一般都是平平常常的。
请你搜索一下平日母亲对你的关爱,尝试完成下面的仿写。
母爱是。
2.《纸船——寄母亲》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眷恋祖国的一片深情。
你想借助什么样的具体形象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请尝试写一首小诗。
教师讲述:人生不幸啊,多坎坷啊!但这个经历无数挫折的人却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
现在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许多人只看到成功美丽的花环,却很少有人注意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
让我们看看冰心是怎样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1)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小组交流朗读方法及处理的理由。
(以第一句为例“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应该以感慨的语气来读,重音要落在“只”和“现时”上,这样读就能很好地表现人们只惊羡别人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了作者的感慨。
)2)朗读后三句思考:作者通过这三句告诉了我们什么?请概括出你的感悟。
苏教七年级上册《第3课冰心诗四首》同步精讲精练
![苏教七年级上册《第3课冰心诗四首》同步精讲精练](https://img.taocdn.com/s3/m/2a71018b27d3240c8447eff6.png)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冰心诗四首?同步精讲精练?第3课冰心诗四首?一、选择题A. 1.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母亲呵〔ā〕!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B. C.我从不肯妄.〔wǎng〕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母亲,倘〔tǎng〕假设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jìn〕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答案】B【解析】A准确.“呵〞的读音“ā〞,表示惊异或赞叹.B有误.注意“妄〞的准确读音“wàng〞.准确.注意“倘假设〞的读音准确.注意“浸透〞的读音,1.把物体浸入液体中使湿透2.因液体渗透而变湿3.比喻饱含.答案:B此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2. 以下对诗句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A.【答案】A【解析】A.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正确;C.正确;.正确.应选:A.此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做此题时注意把握句意.3. 以下对四首诗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这四首诗,饱含着鼓励青年发奋向上,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珍惜青春年华等积极思想和讴歌母爱的情怀,语言清丽,风格独特.?成功的花?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1/7一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四首的哲理用的形式来表,明白,蓄十分丰富,后两者人用植物比青年人和他的成.?母?一,通和的比,表达了作者母的依恋之情,面困,以母避港湾而心安理得之情油然而生.【答案】D【解析】合歌的写作特点和主旨行分析,D“面困,以母避港湾而心安理得之情油然而生〞,有理解上的差,此主要表母的博大无、大无私.答案:D考歌主要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歌借助具体的言描写,来表人的感情,达人的思想,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所的“思想内容〞.无是国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之怨,无不感人至深.于古典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致地加以,我不,有愁、寂寞、感、孤独、恬淡、适、、美、仰慕、激,守操、国民等各种型.二、其他合的意思,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
冰心诗四首
![冰心诗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32d58a18763231126edb112e.png)
冰心诗四首班级:姓名: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惊羡()浸透()嫩绿()叠着()巢()2.冰心原名,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等。
3.下面对《纸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的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了的悲哀情怀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运用托手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4、“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5、“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诗人为什么“含着泪”?6、诗人借“纸船”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7、对“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A、这是想象,造成一种悬念B、这是对母亲的安慰,担心破坏了母亲的好梦C、这是诗人奇特的想象,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D、显示了诗人奇特的设想,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祖国形象化8、该诗抒发感情的方式是()A、象征法B、托物寓情法C、比喻法D、拟人法9、全诗的抒情线索是。
10.读《成功的花》,完成练习。
(1)读诗句,有时要联系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情景去想像,才能获得具体的感受。
该诗中说,成功的花,十分“明艳”,使人惊羡。
请根据你见过的明艳的花,作具体描绘,也可创作一幅彩色画。
(2)作者用“明艳”的花来比喻什么?(3)在体会诗的内涵的基础上,用图示法表现下边六个词语间的关系。
成功明艳奋斗泪泉牺牲血雨11.阅读《嫩绿的芽儿》,完成练习(原文略)。
①本诗所选择的三个意象是什么?这三个意象次序能否调换?②芽儿、花儿、果儿各自的愿望是什么?从中你能否领悟出这首诗的寓意?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嫩绿的芽儿》一诗中,用“深红”来形容果儿,你能感受到什么?作者借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你认为她要告诉读者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诗四首》同步练习-04
![《冰心诗四首》同步练习-04](https://img.taocdn.com/s3/m/0fefd824580216fc700afd88.png)
《冰心诗三首》同步练习【课文精读】一、阅读下面的课内评估语段,回答问题。
(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一句中“惊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3、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读了本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二)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5、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诗中的原话作答。
6、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了它们什么样的内在特征?7、这三节诗之间按内容来看是什么关系?“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能否互换?8、学了本诗后,你认为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课外延读一】纸船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2.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课外延读二】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这首诗从哪些词语上可以看出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2、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3、诗中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四个人生阶段,那么在四个人生阶段,诗人又因什么而愁?4、请你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冰心诗四首》赏练-精选文档
![《冰心诗四首》赏练-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ffd46d2ba0d4a7302763a32.png)
《冰心诗四首》赏练本文来自作文周刊社。
【课文赏析】母爱是心灵的港湾——《母亲》赏析这是一首歌颂母爱博大、无私的抒情短章。
母亲是女儿的避风港、遮雨伞。
诗人对母亲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之情,把母亲看做是可靠的心灵的避难所,视“母爱”为神圣而至高无上的爱!诗人触景生情,由自然界的风雨联想到人生的风雨,用鸟儿对巢的依恋之情衬托儿女对母亲的眷恋之情。
诗人由“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引出“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的联想与类比,写出了儿女的心灵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体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
全诗不仅歌唱了母女之间诚挚的亲情,而且把这种质朴的情感升华为抵挡人生风雨的精神庇护所,表达了诗人对博大母爱的赞美之情及对女性生命价值的肯定。
小小纸船寄深思——《纸船》赏析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
在茫茫大海上,她写下了这首思念母亲的诗。
诗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写自己不肯妄弃一张纸,叠成纸船抛到海里,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接着写纸船的去向,诗人“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愿望的强烈、诚挚。
至于希望纸船流到何处,诗人在这里却没有明说,造成了悬念。
最后,诗人采用“卒章显志”的方法,翻出新意: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让母亲“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因为这纸船是女儿含着泪叠的,它承载着女儿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哀伤情怀!这一结尾,把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纸船展开情思,托物寓情:用纸船向人们展现了游子漂泊无依的形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也向人们昭示了作者思念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
感情的抒发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成功背后是付出——《成功的花》赏析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
《成功的花》告诉我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后面所蕴涵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从它的成功中汲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冰心诗四首之《母亲》赏析
![冰心诗四首之《母亲》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3848dbf61fb7360a4c6528.png)
冰心诗四首之《母亲》赏析冰心诗四首之《母亲》赏析
冰心《母亲》赏析
母亲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依靠,她的怀抱好像避风的港湾,即使暴风雨来临也不会害怕,她的声音好像温暖的清风,抚走我们心中的不安。
短短几句话,表达了冰心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也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对儿女的重要。
也许这是在她受到人生中的挫折后想起了母亲而作,也许是她在思念母亲时想起从前总是给她怀抱。
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夏日的午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风雨如狂魔般呼啸而来,一只奋力飞翔的小鸟,急急忙忙地扇动着翅膀,在风雨来临前回到了安全的巢里。
与此同时,树旁的小木屋里,一个女孩儿遇到了一些让她无法承受的挫折,她只躲在了妈妈温暖的怀里,就觉得安心,愉快,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细读本诗,呵一字,体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一个感叹号,表达了冰心对母亲伟大的精神所感动,也体现了她对母亲浓浓的爱意。
只字,表现了作者一旦躲在母亲怀里便会安心,简单的举动便能使她温暖,更明显地告诉读者母亲的伟大,无私。
而天上,心中两词,则表达了鸟儿躲避的是自然界的风雨,而母亲能慰藉受到人生或心灵中的风雨的儿女,给予她温暖,依靠,表达作者对母亲这种博大的精神深深折服。
她赞扬了全天下母亲的高尚品质,也让所有儿女明白要珍惜自己的母亲,珍惜自己心灵的依靠与寄托。
母亲,有温暖的怀抱,有柔和的双手,有宽广的胸怀,能容下我们在她生命中的每一个足迹,我们,也要有一个偌大的心灵,装下母亲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丝记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 冰心诗四首》同步精讲精练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 冰心诗四首》同步精讲精练](https://img.taocdn.com/s3/m/44aac532ba1aa8114431d9bb.png)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冰心诗四首》同步精讲精练《第3课冰心诗四首》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母亲呵.(ā)!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B. 我从不肯妄.(wǎng)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C. 母亲,倘.(tǎng)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D.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jìn)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答案】B【解析】A准确.“呵”的读音“ā”,表示惊异或赞叹.B有误.注意“妄”的准确读音“wàng”.C准确.注意“倘若”的读音D准确.注意“浸透”的读音,1.把物体浸入液体中使湿透2.因液体渗透而变湿3.比喻饱含.答案:B此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2.下列对诗句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C.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D.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答案】A【解析】A.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做本题时注意把握句意.3.下列对四首诗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四首诗,饱含着鼓励青年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珍惜青春年华等积极思想和讴歌母爱的情怀,语言清丽,风格独特.B. 《成功的花》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1 / 7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C. 这四首诗的哲理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明白晓畅,蕴蓄十分丰富,后两者诗人用植物比喻青年人和他们的成长.D. 《母亲》一诗,通过和鸟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之情,面对困难,以母亲为避风港湾而心安理得之情油然而生.【答案】D【解析】应结合诗歌的写作特点和主旨进行分析,D项“面对困难,以母亲为避风港湾而心安理得之情油然而生”,有理解上的误差,此诗主要表现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答案:D考查诗歌主要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二、其他4.结合诗的意思,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初中八年级语文 冰心诗四首
![初中八年级语文 冰心诗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6d1417c4998fcc22bcd10d61.png)
冰心诗四首教学目标: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四首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冰心(1900一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为了探索人生的道路,暴露社会的黑暗,开始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
诗集《繁星·春水》除了表现母爱外,还记录了作者零星的感受和玄想,文笔隽逸,艺术精巧。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的文学研究会。
1923年燕京大学毕业,赴美留学,把在旅途和异国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在当时影响较大。
全国解放后,1958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她的《再寄小读者》。
粉碎“四人帮”后,她继续写了《三寄小读者》等。
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集》、《冰心散文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二、学习《母亲》(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初一年级语文暑假《冰心诗四首》作业
![初一年级语文暑假《冰心诗四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3d24c6be009581b6ad9eb12.png)
初一年级语文暑假《冰心诗四首》作业一、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叠成dié惊羡xiàn 载着zài纳凉nà摇摇欲坠zhuì2.解释下列词语含义惊羡——惊叹羡慕泪泉——指眼泪3.填空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诗集主要有《繁星》、《春水》。
散文集主要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4.思考并解答(1)《纸船》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从不肯留着留着叠成很小的船儿抛下海里(2)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表达了作者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
纸船象征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思念母亲的感情。
三、成语积累——查词典,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9.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10.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11.各行其是——行:做,办;是:对的。
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
比喻各搞一套。
12.骇人听闻——骇:震惊。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三、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五章情节概括:礼拜添花样,大钳甲虫戏小狗周一,汤姆的牙齿又痛了,姨妈用火炭和一根线把这只牙拔了下来,汤姆再也不能以之为借口逃学了。
在路上,汤姆遇到了另一个野孩子哈克贝利费恩,用那颗掉了的牙齿换来哈克养的一只虱子玩,汤姆因为这次耽搁迟到了,刚想蒙骗老师过关,猛然看到蓓姬就在旁边,他大吼一声说,因为我在路上和哈克贝利讲话而耽误了,老师脱了汤姆的上衣用戒尺猛打。
汤姆和蓓姬同桌,先给了她一个桃子,然后这位艺术大师又在石板上作画,蓓姬既喜欢桃子也很喜欢画,汤姆又在石板上写了一行字,蓓姬想看,汤姆老是不许,直到她说不给任何人说起时才抬起手,上面写着【我爱你】,啊,你这坏蛋,蓓姬说,心里乐呵呵的。
第六章情节概括:汤姆识蓓姬,耳痛心欢喜汤姆用自己的牙换来了哈克的一只壁虱子。
初一年级语文暑假《冰心诗四首》作业
![初一年级语文暑假《冰心诗四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32591ffeff9aef8951e060e.png)
初一年级语文暑假《冰心诗四首》作业2016年暑假已经到来,家长在在暑假中一定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和注意假期安全。
为大家提供了冰心诗四首作业,供大家参考。
一、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叠成dié 惊羡xiàn 载着zài 纳凉nà 摇摇欲坠zhuì 2.解释下列词语含义惊羡——惊叹羡慕泪泉——指眼泪 3.填空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诗集主要有《繁星》、《春水》。
散文集主要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4.思考并解答 (1)《纸船》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 从不肯留着留着叠成很小的船儿抛下海里 (2)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表达了作者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
纸船象征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思念母亲的感情。
三、成语积累——查词典,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 9.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 10.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11.各行其是——行:做,办;是:对的。
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
比喻各搞一套。
12.骇人听闻——骇:震惊。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三、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五章情节概括:礼拜添花样,大钳甲虫戏小狗周一,汤姆的牙齿又痛了,姨妈用火炭和一根线把这只牙拔了下来,汤姆再也不能以之为借口逃学了。
在路上,汤姆遇到了另一个野孩子哈克贝利费恩,用那颗掉了的牙齿换来哈克养的一只虱子玩,汤姆因为这次耽搁迟到了,刚想蒙骗老师过关,猛然看到蓓姬就在旁边,他大吼一声说,因为我在路上和哈克贝利讲话而耽误了,老师脱了汤姆的上衣用戒尺猛打。
汤姆和蓓姬同桌,先给了她一个桃子,然后这位艺术大师又在石板上作画,蓓姬既喜欢桃子也很喜欢画,汤姆又在石板上写了一行字,蓓姬想看,汤姆老是不许,直到她说不给任何人说起时才抬起手,上面写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心诗四首》赏练本文来自作文周刊社。
【课文赏析】母爱是心灵的港湾——《母亲》赏析这是一首歌颂母爱博大、无私的抒情短章。
母亲是女儿的避风港、遮雨伞。
诗人对母亲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之情,把母亲看做是可靠的心灵的避难所,视“母爱”为神圣而至高无上的爱!诗人触景生情,由自然界的风雨联想到人生的风雨,用鸟儿对巢的依恋之情衬托儿女对母亲的眷恋之情。
诗人由“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引出“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的联想与类比,写出了儿女的心灵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体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
全诗不仅歌唱了母女之间诚挚的亲情,而且把这种质朴的情感升华为抵挡人生风雨的精神庇护所,表达了诗人对博大母爱的赞美之情及对女性生命价值的肯定。
小小纸船寄深思——《纸船》赏析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
在茫茫大海上,她写下了这首思念母亲的诗。
诗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写自己不肯妄弃一张纸,叠成纸船抛到海里,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接着写纸船的去向,诗人“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愿望的强烈、诚挚。
至于希望纸船流到何处,诗人在这里却没有明说,造成了悬念。
最后,诗人采用“卒章显志”的方法,翻出新意: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让母亲“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因为这纸船是女儿含着泪叠的,它承载着女儿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哀伤情怀!这一结尾,把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纸船展开情思,托物寓情:用纸船向人们展现了游子漂泊无依的形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也向人们昭示了作者思念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
感情的抒发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成功背后是付出——《成功的花》赏析许多人看成功,只看到成功美丽的光环,却很少注意到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
《成功的花》告诉我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后面所蕴涵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从它的成功中汲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花的成功如此,人生的成长发展亦如此。
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作者借用比喻进行说理,给人以鲜明印象。
这首短诗明白如话。
首句四字单独成行,位置显赫且意味深长。
第二句用花的“明艳”来比喻人们事业的成功和取得的荣耀。
紧接着用“然而”一转,由“花”及“芽儿”,以“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功”关联,道出“成功的花”是泪与血滋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明艳”?这样精妙的比喻和具体意象的运用,形象鲜明突出,使人领悟到“奋斗”和“牺牲”的伟大。
美好青春,美丽人生——《嫩绿的芽儿》赏析诗贵形象。
这首诗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芽儿“嫩绿”,显示了芽儿的活力与朝气。
芽儿需要成长发展,青年人也一样需要学习与提高,发展自己,使自己成才。
“淡白”说明了花儿的朴素、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
植物用花儿来装点这个世界,不孤芳自赏,这就形象地告诉人们,人在发展了自己的基础上,也应当为社会做贡献。
更进一层,果儿“深红”,象征着果儿的成熟、丰硕和甜蜜。
经历了芽儿、花儿的积累、成长,成就了深红的果实,这时就要奉献给世界了;同样,青年人也应该懂得奉献自己,甚至要有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显得更完美、更充实。
【研究练习】1.《母亲》一诗“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纸船》中的纸船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3.比较下面的A句和B句,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A.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的明艳。
4.诗是语言的钻石,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
《成功的花》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这个词形象地体现了花的成功。
《嫩绿的芽儿》,作者抓住芽、花、果的特征,用、、三个词形象地进行了描绘。
5.模仿下面这首哲理小诗,捕捉你生活中的小动物或植物,抓住其特征,以三言两语写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美好青春,美丽人生》1.“躲”字,写自己躲避内心的风雨(极度痛苦、烦恼、骚动,甚至绝望等),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无限依赖、之情。
2.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3.A句的表达效果好,因为A句表现出了人们只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慨。
4.明艳嫩绿淡白深红5.示例:井底的蛙,你跃出井口时,天地便广阔了。
冰心小故事冰心自幼聪慧好学,特别喜欢听故事。
当时担任她家塾师的舅舅杨子敬常对她说:“你好好做功课吧,等你做完了功课,晚上我给你讲故事。
”舅舅给她讲的第一部书是《三国演义》。
那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小冰心。
为了每天晚上都能听“三国”的故事,她学习更认真了,功课总是做得又快又好。
可是,舅舅晚上常常有事,不能给她讲“三国”,这可把小冰心急坏了。
不得已,她只好拿起舅舅的《三国演义》来看。
这时她才7岁。
最初,她大半看不懂,就囫囵吞枣,硬着头皮看下去,不懂的地方,就连猜带蒙。
这样,她慢慢地理解了书的一些内容。
她越看越入迷,看完《三国演义》,又找来《水浒传》《聊斋志异》……母亲见她手不释卷,怕她这样用功会伤了脑子,便竭力劝她出去玩,她不肯。
母亲只好把书给藏起来,可那些书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又被冰心给找出来。
冰心不但把读过的书都用心记住,还时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假日时父亲带她到军舰上去玩,她给水兵们讲“三国”的故事。
水兵们听完故事,纷纷称赞不已。
顺水推舟出处:元·关汉《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释义: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
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乘着方便说话办事。
点拨: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令我们十分尴尬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够巧妙回答,肯定会很失面子,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借助对方的语境“顺水推舟”,那么我们就能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同时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独有的语言魅力。
典例:有一位年轻媳妇,她和婆婆生活在一起。
婆婆还有一个女儿,一天年轻的媳妇见小姑子穿了一件新的裤子,猜想这裤子肯定是婆婆给买的,于是故意高声对小姑子说:“嗨,从哪里买来的裤子?真漂亮!”婆婆在一旁答话:“从对门商场买的,刚到的货。
我先买一件,让你们穿上试试,要看中了,下午再买一件。
你们俩一人一件。
”分析:这位婆婆很机智,她知道自己的女儿不好回答,而儿媳妇又话里有话,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如果不能很好地回答,儿媳妇肯定会生气,闹大了还会影响婆媳之间的感情。
所以,婆婆先肯定了买裤子的事实,没有正面回答她的话,而是很巧妙地说在商店买的。
重要的是下面的话,婆婆顺着媳妇的话茬,说让她们试试,并没有说是给女儿买的,这件只是一个样品。
如果相中了,就再买一件。
这样媳妇就心满意足了,而婆婆的话却充满了艺术。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讲究说话的艺术,适时地采用“顺水推舟”的方法,顺应对方的话茬,自然而然顺接着说下去,借助情势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语意,从而突出语意表达,让其向着有利于自己的目标发展,最后使对方心悦诚服。
比较阅读:现代诗二首之“母亲”翟俊玉啊,母亲舒婷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啊,母亲,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生怕浣洗会使它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纵然呼唤能穿透黄土,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给花、给海、给黎明。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不是激流,不是瀑布,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选自《舒婷的诗》)母亲饶阶巴桑我吸吮着母亲的奶头,还不曾想过捏泥娃娃和捉迷藏,还不曾想过天空和陆地,可是心里却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比母亲的胸脯还宽广!”我从遥远遥远的边疆,渡过了长江和黄河,虽然我还没有走到长白山,但是我在心底轻声地说:“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比祖国的胸脯更宽广!”(选自《2019—中国诗歌年选》)【阅读训练】1.《啊,母亲》的第一节中“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梦”具体指什么?梦中的情景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啊,母亲》中“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呵,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怀念母亲,却又不愿过多地回忆,这是为什么?3.《母亲》这首诗的题目中的“母亲”有什么含义?4.《母亲》两节诗复唱“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比母亲的胸脯还宽广”,有什么作用?5.这两首诗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什么异同点?6.这两首诗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朗读这两首诗,语速、语调应该如何处理?【答案】1.拟人。
“梦”指的是“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表现了诗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无比的依恋。
2.比喻(借喻)。
诗人这样说是想珍藏记忆,把感情深深埋蕴在心底,历久弥新。
3.“母亲”既指生母,也喻指祖国,歌颂祖国给予诗人新的生命和新的世界。
4.增强抒情力度,完成了爱母亲更爱祖国的情感升华。
5.同:题材上都是写母亲,主题都是歌颂母爱和亲情。
异:题材上,《母亲》还写了祖国;主题上,《啊,母亲》一诗还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母亲》还抒发了对祖国热爱与赞美之情。
6.《啊,母亲》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怀念,朗读时语速慢,语调应深沉。
《母亲》的感情基调是激动豪迈,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应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