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外排序算法(2012)
算法设计与分析C语言描述(陈慧南版)课后答案
算法设计与分析C语⾔描述(陈慧南版)课后答案第⼀章15P1-3. 最⼤公约数为1。
快1414倍。
主要考虑循环次数,程序1-2的while 循环体做了10次,程序1-3的while 循环体做了14141次(14142-2循环)若考虑其他语句,则没有这么多,可能就601倍。
第⼆章32P2-8.(1)画线语句的执⾏次数为log n 。
(log )n O 。
划线语句的执⾏次数应该理解为⼀格整体。
(2)画线语句的执⾏次数为111(1)(2)16jnii j k n n n ===++=∑∑∑。
3()n O 。
(3)画线语句的执⾏次数为。
O 。
(4)当n 为奇数时画线语句的执⾏次数为(1)(3)4n n ++,当n 为偶数时画线语句的执⾏次数为 2(2)4n +。
2()n O 。
2-10.(1)当 1n ≥ 时,225825n n n -+≤,所以,可选 5c =,01n =。
对于0n n ≥,22()5825f n n n n =-+≤,所以,22582()n n n -+=O 。
(2)当 8n ≥ 时,2222582524n n n n n -+≥-+≥,所以,可选 4c =,08n =。
对于0n n ≥,22()5824f n n n n =-+≥,所以,22582()n n n -+=Ω。
(3)由(1)、(2)可知,取14c =,25c =,08n =,当0n n ≥时,有22212582c n n n c n ≤-+≤,所以22582()n n n -+=Θ。
2-11. (1) 当3n ≥时,3log log n n n <<,所以()20log 21f n n n n =+<,3()log 2g n n n n =+>。
可选 212c =,03n =。
对于0n n ≥,()()f n cg n ≤,即()(())f n g n =O 。
注意:是f (n )和g (n )的关系。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相关知识介绍(所有定义只为帮助读者理解相关概念,并非严格定义):1、稳定排序和非稳定排序简单地说就是所有相等的数经过某种排序方法后,仍能保持它们在排序之前的相对次序,我们就说这种排序方法是稳定的。
反之,就是非稳定的。
比如:一组数排序前是a1,a2,a3,a4,a5,其中a2=a4,经过某种排序后为a1,a2,a4,a3,a5,则我们说这种排序是稳定的,因为a2排序前在a4的前面,排序后它还是在a4的前面。
假如变成a1,a4, a2,a3,a5就不是稳定的了。
2、内排序和外排序在排序过程中,所有需要排序的数都在内存,并在内存中调整它们的存储顺序,称为内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只有部分数被调入内存,并借助内存调整数在外存中的存放顺序排序方法称为外排序。
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所谓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一般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功能:选择排序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算法思想简单描述: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选出最小的一个数与第一个位置的数交换;然后在剩下的数当中再找最小的与第二个位置的数交换,如此循环到倒数第二个数和最后一个数比较为止。
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
算法复杂度O(n2)--[n的平方void select_sort(int *x, int n){int i, j, min, t;for (i=0; i<n-1; i++) /*要选择的次数:0~n-2共n-1次*/{min = i; /*假设当前下标为i的数最小,比较后再调整*/for (j=i+1; j<n; j++)/*循环找出最小的数的下标是哪个*/{if (*(x+j) < *(x+min)){min = j; /*如果后面的数比前面的小,则记下它的下标*/}}if (min != i) /*如果min在循环中改变了,就需要交换数据*/{t = *(x+i);*(x+i) = *(x+min);*(x+min) = t;}}/*功能:直接插入排序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算法思想简单描述: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假设前面(n-1) [n>=2] 个数已经是排好顺序的,现在要把第n个数插到前面的有序数中,使得这n个数也是排好顺序的。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第6章21-24
【问题】两种排序算法哪一种排序效率更高,高在什么地方?
6.2嵌套与递归设计与应用(0.5学时)
教学内容
(1)函数的嵌套。
(2)函数的递归设计与应用。
讲解思路
(1)函数的嵌套
二维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用实例来说明数组传递数据的重要作用。
【实践】编写程序实现(1)中的例题。
5.4模块化设计中程序代码的访问和应用实例(1学时)
教学内容
(1)模块化设计中程序代码的访问。
(2)应用实例。
讲解思路
(1)模块化设计中程序代码的访问举例说明用指针可以访问程序代码。
(2)应用实例。
计算器增加一个连续相加的功能。
(3)教师程序编写:让学生观摩程序的编写、运行及产生结果的过程,与知识点一一对应,加深理解。
(4)学生用手机C语言模拟器编写程序:题目与例题类似,但小有变化,让学生在设计中的错误。
(5)问答:就一些知识点的变化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
(6)就(4)和(5)中同学们的表现给出部分平时分,为了鼓励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答对者加2-3分。
(3)掌握模块间批量数据传递的方法,提高综合应用程序设计的能力。
重点:简单的排序算法、嵌套与递归设计与应用、模块间的批量数据传递。
难点:递归调用、学生成绩管理综合用例。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课件:根据本节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计划安,逐步展现知识点。
(2)板书: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调节课堂节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模块化设计中程序代码的访问
应用实例
排序有哪几种方法
排序有哪几种方法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将一组元素按照某种规则进行重新排列的过程。
排序算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计数排序、桶排序、基数排序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每种排序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
1.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插入排序是一种简单且直观的排序算法。
它的原理是将一个未排序的元素逐个地插入到已排序的部分中,最终形成一个完全有序的序列。
具体操作是从第二个元素开始,将其与前面已排序的元素逐个比较并插入到正确的位置。
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适用于小规模或部分有序的序列。
2. 交换排序(Exchange Sort)交换排序包括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的原理是从头到尾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顺序不对则交换位置,一轮下来可以将最大的元素移动到末尾。
快速排序(Quick Sort)使用了分治的思想,通过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将序列分成左右两部分,左边的元素都小于该基准值,右边的元素都大于该基准值,然后递归地对左右两部分进行快速排序。
交换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n),适合用于排序大规模随机数据。
3.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选择排序的原理很简单:每一次从未排序的部分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
具体操作是通过不断找到最小元素的索引,然后将其与第一个未排序元素交换,如此循环直到所有元素都被排序。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适用于简单的排序需求。
4. 归并排序(Merge Sort)归并排序采用了分治的思想,将一个序列递归地分成两个子序列,直到每个子序列只有一个元素,然后将两个有序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有序的序列。
具体操作是比较两个子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将较小的元素放入结果序列,然后再比较较小元素所在子序列的下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子序列的第一个元素,直到所有元素都被放入结果序列。
算法设计第六章答案
2)程序流程 整个流程与队列式分支限界法的 01 背包问题一样,只是插入活结点的操作:由 insert()改为 push(),重新选择下一个扩展结点的操作:由 delete()改为 pop()。 算法主函数是: 一个 while(1)循环,循环结束条件是活结点列表为空,即当前扩展结点为空,表 示所有可行的结点都已经得到遍历;并且输出最优解。 每一次循环作用是:在当前的扩展结点下,将以当前扩展结点作为父结点的下一 层子结点都加入到活结点列表里,并且选择一个新的扩展结点,进入下一层循环; 其中,剪枝函数包括左结点的容量约束(约束函数)和右结点的最大价值判断(界 限函数);
是
将当前儿子结点加至 活结点列表
输出最优解 结束
将儿子结点加至活 结点列表
算法实现题 6-4: 最小重量机器设计问题 问题描述:设某一个机器由 n 个部件组成,每一种部件都可以从 m 个不同的供 应商处购得。设 wij 是从供应商 j 处购得的部件 i 的重量,cij 是相应的价格。 设计一个优先队列式分支限界法,给出总价格不超过 d 的最小重量机器设计。 编程任务: 对于给定的机器部件重量和机器部件价格,设计一个优先队列式分支限界法,计 算总价格不超过 d 的最小机器设计。
为 i+1; 2) 如果连接块 Nj 跨越 x[i+1]电路板,而且当前 high[j]小于 i+1,则将 high[j]更
新为 i+1; 3) 其余情况,则不需要更新 low[j]和 high[j]。
开始
根结点加入活结点列表, 并作为当前扩展结点
按照“先进先出”,选择下 一个扩展结点
计算各连接块的最小长度, 并且更新当前最优长度
算法流程: 主函数是一个 while 循环,结束条件是活结点列表为空,表示所有叶结点都已经 遍历完成;此时,应该输出整个问题的最优解。 每一次循环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1)如果当前扩展结点的深度是 n-1,表示整个
外排序
外排所需总的时间为: 外排所需总的时间为:
m*tIS + d*tIO + S*u*tmg = 10*tIS + 500*tIO + 4*10000*tmg
示例: 示例:
• 设有一个包含4500个对象的输入文件。现 设有一个包含4500个对象的输入文件。 个对象的输入文件 用一台其内存至多可容纳750个对象 内存至多可容纳 个对象的计 用一台其内存至多可容纳750个对象的计 算机对该文件进行排序。输入文件放在磁 算机对该文件进行排序。 盘上,磁盘每个页块可容纳250个对象 每个页块可容纳 个对象, 盘上,磁盘每个页块可容纳250个对象, 250= 这样全部对象可存储在 4500 / 250=18 个 页块中。输出文件也放在磁盘上,用以存 页块中。输出文件也放在磁盘上, 放归并结果。 放归并结果。
一、外排序的基本过程
• 当对象以文件形式存放于磁盘上的时候,通常 当对象以文件形式存放于磁盘上的时候, 是按物理块存储的。 是按物理块存储的。 • 物理块也叫做页块,是磁盘存取的基本单位。 物理块也叫做页块,是磁盘存取的基本单位。
• 每个页块可以存放几个对象。操作系统按 每个页块可以存放几个对象。 页块对磁盘上的信息进行读写。 页块对磁盘上的信息进行读写。 • 本节所指的磁盘是由若干片磁盘组成的磁 盘组, 盘组,各个盘片安装在同一主轴上高速旋 转。各个盘面上半径相同的磁道构成了柱 各盘面设置一个读写磁头, 面。各盘面设置一个读写磁头,它们装在 同一动臂上, 同一动臂上,可以径向从一个柱面移到另 一个柱面上。 一个柱面上。
硬盘简介 磁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柱面:多个盘片的同一磁道。 柱面:多个盘片的同一磁道。 目前常见的硬盘容量有 6.2GB、10GB、20GB、 、 、 、 40GB、60GB、80GB等等。 、 等等。 、 等等
DSA-6
3) 交换:交换A[l]和A[r],转( 1 );(目的是使 l 和 r 都至少向其前 进方向前进一步)
4) 此时A[i],…A[j]被划分成为满足条件的两部分A[i],…A[l-1]和 A[l],…,A[j]。 3 应用技术学院 1 4 1 5 9 2 6 5 3
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 电子信箱:program_000@
}
应用技术学院
第 6 章 排序
Slide. 6 - 13
6.2 快速排序—划分交换排序
void QuickSort ( int i , int j ) 五、快速排序算法 /*对外部数组A 的元素A[i ],…,A[j]进行快速排序*/ { keytype pivot; int k; //关键字大于等于pivot的记录在序列中的起始下标 int pivotindex ; //关键字为pivot的记录在数组A中的下标 pivotindex = FindPivot ( i , j ); if( pivotindex != 0 ) { //递归终止条件 pivot=A[pivotindex].key; k=Partition ( i , j , pivot ); QuickSort ( i , k -1); QuickSort ( k , j ); } }//对数组A[1],…,A[n]进行快速排序可调用QuickSort(1,n)实现 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 电子信箱:program_000@ 应用技术学院
2)通过基准元素v 把表(文件,数据集合)划分成左、右两部分,使得 左边的各记录的关键字都小于v ;右边的各记录的关键字都大于 等于v;(如何划分?) 3)重复(1)~(2),分别对左边和右边部分递归的进行快速排序;
数据结构习题课(2012)
数据结构习题课(2012)复习重点1.数据结构的概念,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的概念及各⾃包含的内容2.算法的特性、设计要求,如何度量算法的时间效率。
3.线性表的顺序/链式存储结构的特点,插⼊、删除算法。
4.栈和队列的逻辑特性,顺序栈的⼊栈/出栈、循环队列的⼊队/出队算法。
5.以三元组顺序表存放的稀疏矩阵的转置算法。
6.⼆叉树的性质及其四种遍历算法。
7.森林与⼆叉树的相互转换。
8.WPL、前缀编码的概念,哈夫曼树的构造算法。
9.图的相关概念,邻接矩阵及邻接表的存储结构。
10.图的深度优先/⼴度优先遍历算法。
11.最⼩⽣成树的两种算法。
12.拓扑排序的意义和算法。
13.最短路径算法。
14.顺序表、有序表的查找算法。
15.⼆叉排序树的性质、插⼊/删除算法、平衡⼆叉树的性质、插⼊算法。
16.哈希表的相关概念,常⽤的冲突处理⽅法。
17.直接插⼊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的算法。
注意:1.上述每个知识点可能会以任何题型出现,复习的时候别把它们当做“简答题”来复习。
2.红⾊(下划线)标识的知识点或算法,只要求对给出的初始数据,能画出结果则可。
其他的算法则可能会出现在“算法题”中。
⾃测题第1章绪论⼀、判断1.顺序存储⽅式只能⽤于存储线性结构。
(错)2.顺序查找法适⽤于存储结构为顺序或链式存储的线性表。
(对)⼆、选择1.计算机算法必须具备输⼊、输出、( B )等5个特性。
A.可⾏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B.可⾏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安全性和稳定性2.算法在发⽣⾮法操作时可以作出处理的特性称为(C )。
A.正确性B.易读性C.健壮性D.可靠性3.数据结构是⼀门研究⾮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A )以及它们之间的( B )和运算的学科。
A.操作对象B.计算⽅法C.逻辑存储D.数据映像A.结构B.关系C.运算D.算法4.在数据结构中,逻辑上数据结构可分为:(B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线性结构和⾮线性结构C.紧凑结构和⾮紧凑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5.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的(D )A.逻辑结构B.存储结构C.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D.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及其运算的实现6.为了描述n个⼈之间的同学关系,可⽤(C )结构表⽰A.线性表B.树C.图D.队列7.下⾯的程序段违反了算法的(A )原则void sam(){ int n=2;while (!odd(n)) n+=2;printf(n);}A.有穷性B.确定性C.可⾏性D.健壮性三、问答1.什么是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各⾃包含哪⼏种?2.线性结构和树型结构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简述顺序存储结构与链式存储结构在表⽰数据元素之间关系上的只要区别。
常见排序算法及其对应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常见排序算法及其对应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排序算法经过长时间演变,⼤体可以分为两类:内排序和外排序。
在排序过程中,全部记录存放在内存,则成为内排序;如果排序过程中需要使⽤外存,则称为外排序,本⽂讲的都属于内排序。
内排序有可以分为以下⼏类:(1)插⼊排序:直接插⼊排序、⼆分法插⼊排序、希尔排序(2)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3)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4)归并排序(5)基数排序排序⽅法时间复杂度(平均)时间复杂度(最坏)时间复杂度(最好)空间复杂度稳定性复杂性直接插⼊排序O(n2)O(n2)O(n)O(1)稳定简单希尔排序O(nlog2n)O(n2)O(n1.3)O(1)不稳定较复杂直接选择排序O(n2)O(n2)O(n2)O(1)不稳定简单堆排序O(nlog2n)O(nlog2n)O(nlog2n)O(1)不稳定较复杂冒泡排序O(n2)O(n2)O(n)O(1)稳定简单快速排序O(nlog2n)O(n2)O(nlog2n)O(nlog2n)不稳定较复杂归并排序O(nlog2n)O(nlog2n)O(nlog2n)O(n)稳定较复杂基数排序O(d(n+r))O(d(n+r))O(d(n+r))O(n+r)稳定较复杂⼀、插⼊排序•思想:每步将⼀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顺序码⼤⼩插⼊到前⾯已经排序的字序列的合适位置,直到全部插⼊排序完为⽌。
•关键问题:在前⾯已经排好序的序列中找到合适的插⼊位置。
•⽅法:直接插⼊排序插⼊排序的最好情况是数组已经有序,此时只需要进⾏n-1次⽐较,时间复杂度为O(n)最坏情况是数组逆序排序,此时需要进⾏n(n-1)/2次⽐较以及n-1次赋值操作(插⼊)平均来说插⼊排序算法的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上,直接插⼊法是就地排序,空间复杂度为(O(1))⼆分插⼊排序最坏情况:每次都在有序序列的起始位置插⼊,则整个有序序列的元素需要后移,时间复杂度为O(n2)最好情况:待排序数组本⾝就是正序的,每个元素所在位置即为它的插⼊位置,此时时间复杂度仅为⽐较时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2n)平均情况:O(n2)空间复杂度上,⼆分插⼊也是就地排序,空间复杂度为(O(1))。
广工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广工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性表、树、图等结构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2. 使学生了解不同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和处理中的优势与局限性,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3. 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算法的设计思想及其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如排序、查找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问题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建模。
2. 提高学生编写高效算法代码的能力,能够对常见数据结构及其算法进行熟练编程实现。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设计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据结构课程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索和钻研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其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广工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其编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掌握了C/C++等编程语言,但对数据结构的应用和算法设计尚处于入门阶段。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结构知识,提高编程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线性表:介绍线性表的定义、特点及存储结构,包括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以教材第二章内容为基础,讲解线性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 教学安排:2课时- 教材章节:第二章 线性表2. 栈与队列:讲解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性质及用途,分析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教学安排:2课时- 教材章节:第三章 栈和队列3. 树与二叉树:阐述树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存储结构,重点讲解二叉树的性质、遍历方法及应用。
《数据结构》课程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学时/学分:68/4先修课程:程序设计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掌握了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分析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围绕着数据结构的思想、方法、实现和应用等方面,培养学生掌握设计一个有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能力,以及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以数据的逻辑关系为线索,介绍了线性关系、树状关系、集合关系和图型关系的数据元素的存储及处理方法、每个数据结构对应的类的C++实现、以及每个数据结构的主要应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数据结构的研究内容、算法分析。
教学目标:了解数据结构研究的内容,掌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计算。
重点与难点:什么是数据结构,如何计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第二章线性表主要内容:线性表的顺序实现和链接实现。
教学目标:理解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熟练掌握顺序表和各种链接表的实现方法,掌握如何将一个数据结构封装成类。
重点与难点:如何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封装一个类。
第三章栈主要内容:栈的顺序实现和链接实现,栈的主要应用。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顺序栈和链接栈的实现,了解栈的主要应用。
重点与难点:如何用栈消除递归、计算算术表达式和检查程序中的括号配对。
第四章队列主要内容:队列的顺序实现和链接实现、队列的应用。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顺序队列和链接队列的实现,了解排队系统模拟的基本思想。
重点与难点:循环队列的实现,排队系统的模拟。
第五章树主要内容:树和二叉树的实现,以及树的应用。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二叉树的链接实现。
重点与难点:二叉树的实现。
第六章优先级队列主要内容:基于树的优先级队列的实现和应用。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二叉堆的实现,掌握基于二叉堆的优先级队列的实现,了解多服务台的排队系统的模拟。
重点与难点:二叉堆、多服务台的排队系统的模拟。
第七章集合与静态查找表主要内容:无序表和有序表的查找。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了解分块查找。
数据结构(Python版)教学大纲 及 教案
数据结构(Python版)教学大纲及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数据结构的重要性Python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数据结构数据的抽象和表示常见数据结构类型1.3 Python编程环境Python安装和配置Python编程基础常用数据类型和操作第二章:线性表2.1 线性表的定义和性质线性表的概念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2.2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线性表的查找和排序操作线性表的常见算法实现2.3 Python中的线性表实现Python列表的使用Python元组的使用Python集合的使用第三章:栈和队列3.1 栈的定义和性质栈的概念栈的顺序存储结构栈的链式存储结构3.2 栈的基本操作栈的入栈和出栈操作栈的应用实例栈的算法实现3.3 队列的定义和性质队列的概念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3.4 队列的基本操作队列的入队和出队操作队列的应用实例队列的算法实现第四章:线性表的拓展4.1 双向链表双向链表的概念双向链表的存储结构双向链表的基本操作4.2 栈和队列的拓展栈的应用拓展队列的应用拓展栈和队列的其他变体4.3 Python中的拓展实现Python中的双向链表实现Python中的栈和队列实现第五章:非线性结构5.1 树的概念和性质树的基本概念树的存储结构树的遍历和操作5.2 常见的树结构二叉树binary search tree(BST)平衡树(AVL树)堆(Heap)5.3图的概念和性质图的基本概念图的存储结构图的遍历和操作5.4 Python中的非线性结构实现Python中的树结构实现Python中的图结构实现第六章:排序算法6.1 排序算法的概念与重要性排序算法的定义排序算法的作用排序算法的分类6.2 内部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6.3 外部排序算法外部排序的概念外部排序的策略外部排序的实现6.4 Python中的排序算法实现Python内置的排序函数自定义排序函数第七章:查找算法7.1 查找算法概述查找算法的定义查找算法的作用查找算法的分类7.2 内部查找算法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分块查找7.3 哈希查找哈希查找的原理哈希函数的设计哈希冲突的解决方法7.4 Python中的查找算法实现Python内置的查找函数自定义查找函数第八章:树的高级应用8.1 平衡树(AVL树)平衡树的概念平衡树的性质平衡树的插入与删除8.2 红黑树红黑树的概念红黑树的性质红黑树的插入与删除8.3 堆(Heap)堆的概念堆的性质堆的插入与删除8.4 Python中的高级树结构实现Python中的平衡树实现Python中的红黑树实现Python中的堆实现第九章:图的算法9.1 图的算法概述图的算法的作用图的算法的分类9.2 深度优先搜索(DFS)DFS的概念DFS的实现DFS的应用9.3 广度优先搜索(BFS)BFS的概念BFS的实现BFS的应用9.4 最短路径算法迪杰斯特拉算法贝尔曼-福特算法Dijkstra算法A算法9.5 Python中的图算法实现Python内置的图库自定义图算法实现第十章:综合案例与实践10.1 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数据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数据结构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数据结构在中的应用10.2 综合案例分析案例一:社交网络分析案例二:推荐系统案例三:网络爬虫10.3 实践项目项目一:实现一个简单的链表项目二:实现一个平衡二叉树项目三:实现一个图的搜索算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线性表的定义和特点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操作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及其操作重点环节2: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栈的定义、特点和操作队列的定义、特点和操作栈和队列的典型应用场景重点环节3:线性表的拓展双向链表的结构和操作栈和队列的拓展形式Python中的实现方法和技巧重点环节4:非线性结构树的概念、分类和操作图的概念、分类和操作Python中的非线性结构实现方法重点环节5: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常见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常见查找算法的原理和实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重点环节6:树的高级应用平衡树(AVL树)的概念和性质红黑树的概念和性质堆(Heap)的概念和性质Python中的高级树结构实现方法重点环节7:图的算法图的算法分类和应用场景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的原理和实现最短路径算法的原理和实现Python中的图算法实现方法重点环节8:综合案例与实践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社交网络分析、推荐系统和网络爬虫等案例的分析和实践实践项目的选题、实现方法和技巧本文主要分析了“数据结构(Python版)”教学大纲及教案中的重点环节,包括线性表、栈和队列、线性表的拓展、非线性结构、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树的高级应用、图的算法以及综合案例与实践。
VF程序设计常用算法2012
方法一:找公有的倍数
方法二:辗转相除法,再 lcm=(a*b)/gcd
5.计算立方根问题
例5、 编写一程序,计算1到100之间的 所有数的立方根,并将其输出到文件 root.txt中。
例6 、计算出1到100的平方根,将结果 存于外存,其文件名为“result.txt”
6.近似计算问题
例7、 编写一程序 计算 cos(x) 1
简单算法举例: 求 1 × 2 × 3 × 4 × 5
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进行。 步骤 1 : 先求 1 × 2 ,得到结果 2 。 步骤 2 :将步骤 1 得到的乘积 2 再乘以 3 ,得到结 果6。 步骤 3 : 将 6 再乘以 4 ,得 24 。 步骤 4 : 将 24 再乘以 5 ,得 120 。这就是最后的 结果。 这样的算法虽然是正确的,但太繁琐。 如果要求 1 × 2 × … × 1000 ,则要写 999 个步骤,显然是不可取的。 而且每次都直接使 用上一步骤的数值结果 ( 如 2 , 6 , 24 等 ) , 也不方便。应当找到一种通用的表示方法。
程序设计 常用算法
常用算法有8个方面
1、递推算法(级数、数列求和、二分法、梯形法、 穷举法等) 2、排序算法(选择法排序、冒泡法) 3、查找算法(顺序查找 、折半查找、统计、求和、 计数) 4、有序数列的插入、删除操作 5、求解算法(最大数、最小数、素数、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6、矩阵的处理(生成矩阵、交换和基本运算) 7、递归算法(求阶乘、最大公约数) 8、字符串处理(插入、删除、连接和比较)
四、矩阵问题
例1 6、编写一程序,建立一个,4行4列 的矩阵,求出外围所有元素之和。
矩阵的转置
把mxn矩阵A=(aij)mxn 的行与列互 换,得到nxm矩阵(aji) nxm称为A的转置 AT ,记作,即AT= (aji) nxm
大数据数据结构和算法_排序_归并排序(外部排序)
2.利用多路归并排序对这些小文件排序,按行写入最终的有序大 文件.
同
最终结果, 大文件(有序)
排序
2
6
1
3
7
5
4
7
13
5
8
14
6
20
15
文件1 文件2 文件3
3个小文件,每个文件内的数 据都有序
6 6 13
将最小值写入
6
6 13
将最小值写入
6
7 13
将最小值写入
7
7 13
将最小值写入
7
8 13
将最小值写入
8
13 20
将最小值写入
13
14 20
将最小值写入
14
15 20
排序
外部排序合并策略 维护n个小文件的输入input[n]. 维护1个内存中的小对象或者小数组mem_array[n],用于排序. 1.每次从小对象mem_array中取最小least的元素,写入最终文件, 一次写入一个数据. 2.若选取的最小元素属于第 i 个小文件,那么从input[i]读取下一 个数据放入mem_array[i]中,进行排序. 3.重复1、2步,直到所有的input[n]中数据都已处理完毕.
排序
最小值属于哪个文件,就从哪个文件取下一个值 并加入mem进行排序
2
6
1
1
2
6
将最小值写入
1
3
7
5
4
7
13
5
8
14
6
20
15
文件1 文件2 文件3
2
5
排序算法总结(PDF)
十大排序算法选择排序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对待排序的记录序列进行n-1遍的处理,第i遍处理是将L[i..n]中最小者与L[i]交换位置。
这样,经过i遍处理之后,前i个记录的位置已经是正确的了。
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
算法复杂度是O(n ^2 )。
class SelectionSorter{private int min;public void Sort(int[] arr){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 1; ++i){min = i;for (int j = i + 1; j < arr.Length; ++j){if (arr[j] < arr[min])min = j;}int t = arr[min];arr[min] = arr[i];arr[i] = t;}}}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方法是最简单的排序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的元素看作是竖着排列的“气泡”,较小的元素比较轻,从而要往上浮。
在冒泡排序算法中我们要对这个“气泡”序列处理若干遍。
所谓一遍处理,就是自底向上检查一遍这个序列,并时刻注意两个相邻的元素的顺序是否正确。
如果发现两个相邻元素的顺序不对,即“轻”的元素在下面,就交换它们的位置。
显然,处理一遍之后,“最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最高位置;处理二遍之后,“次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次高位置。
在作第二遍处理时,由于最高位置上的元素已是“最轻”元素,所以不必检查。
一般地,第i遍处理时,不必检查第i高位置以上的元素,因为经过前面i-1遍的处理,它们已正确地排好序。
冒泡排序是稳定的。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O(n ^2){public void Sort(int[] arr){int i, j, temp;bool done = false;j = 1;while ((j < arr.Length) && (!done))//判断长度{done = true;for (i = 0; i < arr.Length - j; i++){if (arr[i] > arr[i + 1]){done = false;temp = arr[i];arr[i] = arr[i + 1];//交换数据arr[i + 1] = temp;}}j++;}}}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本质改进。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三版习题解答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三版习题解答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存储和组织数据,以便有效地进行检索和操作。
数据结构的知识对于编写高效的程序和解决复杂的问题至关重要。
在学习和理解数据结构的过程中,解决习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三版)》习题的解答。
1.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概念、抽象数据类型(ADT)以及算法的评价等。
习题解答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对这些概念进行加深理解。
2. 第二章:算法分析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计算方法。
习题解答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算法实例来计算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加深对算法分析的理解。
3. 第三章:线性表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线性表的概念和实现,包括顺序表和链表两种实现方式。
习题解答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代码实现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并分析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4. 第四章:栈和队列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栈和队列的概念和实现,包括顺序栈、链栈、顺序队列和链队列四种实现方式。
习题解答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代码实现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并分析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5. 第五章:串第五章主要介绍了串的概念和实现,包括顺序串和链串两种实现方式。
习题解答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代码实现串的基本操作,并分析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6. 第六章:树第六章主要介绍了树的概念和实现,包括二叉树、哈夫曼树和赫夫曼编码等内容。
习题解答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代码实现树的基本操作,并分析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7. 第七章:图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图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包括图的表示方法和图的遍历算法等。
习题解答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代码实现图的基本操作,并分析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8. 第八章:查找第八章主要介绍了查找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包括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内容。
外排序 置换选择算法
外排序置换选择算法
外排序(External Sorting)是一种处理大量数据的排序算法,当数据量太大,无法一次性装入内存时,就需要使用外排序。
置换-选择排序(Replacement-Selection Sort)是外排序的一种算法。
置换-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1. 从待排序的数据中提取一个长度为K的子序列(K为常数),然后利用任何有效的内部排序算法对这个子序列进行排序。
2. 将排序后的子序列与原始数据记录进行比较,找出并输出所有比排序后子序列大的记录。
3. 重复步骤1和2,直到所有记录都排好序为止。
置换-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为待排序的数据量。
这是因为每次提取的子序列长度为常数K,所以需要比较的次数为O(n/K),而提
取子序列和内部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n)。
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
置换-选择排序的优点是简单易实现,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且内存受限的情况。
但是,由于其时间复杂度较高,对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效率较低。
因此,在
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其他更高效的外部排序算法,如多路归并排序、基数排序等。
外部排序算法-基于堆排序(最大堆)+最大赢者树
外部排序算法-基于堆排序(最⼤堆)+最⼤赢者树外部排序,则是每次进⾏部分排序,然后将各组部分排序的结果合并,再次排序得到最终的结果.本⽂中的程序⽤最⼤堆和最⼤赢者树完成了⼀个外部排序算法,基本思想如下:将N个元素的⼤数组拆成每个元素为M的⼦数组,得到X=(N/M)个⼦数组;对这X个⼦数组,依次使⽤堆排序进⾏排序;初始化最⼤赢者树:取出这X个⼦数组的最⼤元素,初始化⼀颗X个元素的最⼤赢者树;每次从最⼤赢者树弹出⼀个最⼤值后,再从对应最⼤堆⾥⾯取出⼀个次⼤元素,补充进最⼤赢者树;不停循环步骤4,直到所有最⼤堆⾥的元素都被弹出.外存交互⽅式为了便于分别管理⼦数组,这⾥使⽤⽂件存放每⼀个⼦数组,⼀个⼦数组存放到⼀个⽂件⾥⾯,记录下来其对应的⽂件名。
使⽤vector<string> fileNames记录每⼀个⼦数组⽂件名称。
⼦数组内部排序这⾥使⽤c++ 提供的快速排序算法。
从原始的输⼊⽂件⾥⾯⼀次读⼊vector<int> arr,这⾥将arr⼤⼩,即每⼀个⼦数组⼤⼩,设置为heap_size。
当数组存满时,便排序后写⼊外存⽂件,再清空数组。
if(arr.size()==heap_size){sort(arr.begin(),arr.end(),greater<int>());//降序排列out.open(fileNames[i++]);if (!out){cout << "⽂件不能打开" <<endl;return -1;}for(int s:arr){out<<s<<" ";}out<<endl;out.close();arr.clear();}最⼤赢者树c++提供了现成的堆:优先队列,这⾥为了找到堆中每⼀个元素所属于哪⼀个⼦数组(⽂件),堆⾥存放的是元素和其对应的⼦数组的外存位置(⽂件名):pair<int,string> = make_pair(待排序元素,所在⽂件名),采⽤⾃定义堆排序:根据待排序元素⼤⼩构建⼀个⼤顶堆/**⾃构建⽐较函数**/struct cmp{bool operator()(Pair a, Pair b) {return a < b; //利⽤pair的重载运算符}};priority_queue<Pair, vector<Pair>, cmp > Tree; //使⽤⼤顶堆构造最⼤赢者树初始化⼤顶堆后删除每⼀个⼦数组⽂件的头⼀个元素(最⼤值),表⽰该元素由外存引⼊内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2m 」*(u-1) = const,而 (k-1) /「log2k」 在 k 增大时趋于无穷大。因此,增大归并路数 k,会使得 内部归并的时间增大。
k路平衡归并
使用“败者树”从 k 个归并段中选最小者,当 k 较大
时 (k ≥ 6),选出关键码最小的对象只需比较 「log2k」 次。 S*(u-1)*「log2k」 = 「logkm」 * (u-1) * 「log2k」 = 「log2m」 * (u-1) * 「log2k」 / 「log2k」 = 「log2m」 * (u-1) 关键码比较次数与 k 无关,总的内部归并时间不会 随 k 的增大而增大。 因此,只要内存空间允许, 增大归并路数 k, 将有效 地减少归并树深度, 从而减少读写磁盘次数 d, 提高 外排序的速度。
段得到 「m/2 」个归并段,以后各趟将从 t(t >1) 个归并段得到 「t/2」 个归并段。总归并趟 数等于归并树的高度-1,即为 「log2m」。
分 析
采用 2 路归并, 估计排序时间 tES 的上界为: 其中: tES是外部排序所需的总时间 tIS是为得到一个初始归并段进行内部排序所需时间
完成,输出一个段结束标志。
败者树的构建
败者树的高度为 「log2k」,在每次调整,找下一 个
具有最小关键码对象时, 最多做 「log2k」 次关键码 比较。 在内存中应为每一个归并段分配一个输入缓冲区,其 大小应能容纳一个页块的对象,编号与归并段号一致。 每个输入缓冲区应有一个指针,指示当前参加归并的 对象。 在内存中还应设立一个输出缓冲区,其大小相当于一 个页块大小。它也有一个缓冲区指针,指示当前可存 放结果对象的位置。每当一个对象 i 被选出,就执行 OutputRecord(i)操作,将对象按输出缓冲区指针所 指位置存放到输出缓冲区中。
败者树排序示例
(a) 初始状态
(b) 加入15, 29, 调整
(c) 加入10, 05, 调整
败者树排序示例
(d) 加入17, 调整
整
(e) 输出05后调整
(f) 输出10后调
败者树排序示例
(g) 输出12后调整 (h) 输出15后调整 (i) 输出17后调整
败者树排序示例
(j) 输出21后调整
败者树
待排对象数组 :
r = new Element[k]; 关键字(叶)结点数组: int *key = new int[k+1]; 败者树非叶结点数组: int *loser = new int[k];
败者树排序算法
1、初始化,输入记录及其关键字。 2、调整并建立败者树。 3、输出胜者(树根)。 4、输入新的记录(被输出归并段中的下一个 记录)。 5、调整败者树,重复3。
败者树调整算法
1. 找到新加入的叶子关键字数据的父结点。
2. 比较和父亲的关键字大小。 3. 如原败者(父亲)不变则继续向上比较,直
至根。 4. 如原败者比较后现为胜者,则将败者和该点 编号互换,重复2。
建立败者树
初始树中所有分支结点均记录败者为辅助最
大关键字Key[k]的标号k。 对每一个关键字叶子结点重复调用调整算法 ,直至树建立完成。
败者树
下面讨论利用败者树在 k 个输入归并段中选择最小
者,实现归并排序的方法。 败者树是一棵正则的完全二叉树。其中 (1) 每个叶结点存放各归并段在归并过程中当前 参加比较的对象; (2) 每个非叶结点记忆它两个子女结点中对象关 键码大的结点(即败者); 因此,根结点中记忆树中当前对象关键码最小的结 点 (最小对象)。
(k) 输出29后调整 (l) 输出32后调整
败者树排序示例
(m) 输出44后调整
(n) 输出56后调整, ∞升到loser[0]
k 路平衡归并排序算法:
void kwaymerge ( Element *r ) {
r = new Element[k]; //创建对象数组 int *key = new int[k+1]; //创建外结点数组 int *loser = new int[k]; //创建败者树数组 for ( int i = 0; i < k; i++ ) { //传送参选关键码 InputRecord ( r[i] ); key[i] = r[i].key; } for ( i = 0; i < k; i++) loser[i] = k;
活动头盘示意图
外存信息的存取
为了访问某一页块,先寻找柱面,移动臂使读写磁头
移到指定柱面上:寻查 (seek)。 再根据磁道号(盘面 号)选择相应读写磁头,等待指定页块转到读写磁头 下:等待(latency)。最后,读/写所需的信息。因此, 在磁盘组上存取一个页块的时间: Tio=tseek+tlatency+n*trw
分 析
由于 tIO = tseek + tlatency +trw, 其中,Tseek和tlatency
是机械动作,而trw、tIS、tmg是电子线路的动作, 所以 tIO >> tIS,tIO >> tmg。想要提高外排序的速 度,应着眼于减少 d。 若对相同数目的对象,在同样页块大小的情况下 做 2路归并、3 路归并或做 6 路归并(当然, 内存 缓冲区的数目也要变化),则可做大致比较: 上例中6个初始归并段的情况:
tES = m*tIS + d*tIO + S*u*tmg
的均值 m是经过内部排序之后得到的初始归并段的个数 tIO是进行一次外存读写时间的均值 d是总的读写次数 u*tmg是对u个记录进行内部归并所需的时间 S是归并的趟数
示 例
对4500个对象进行排序,各种操作的计算时间如下:
(1) 形成初始归并段:读18个输入块, 内部排序6段, 写18个输出块 =6 tIS+36 tIO (2) 第一趟归并:成对归并初始归并段 R1~R6 =36 tIO+4500 tmg (3) 第二趟归并:归并两个具有1500个对象的归并 段R12和R34 =24 tIO+3000 tmg (4)第三趟归并:最后将 R1234 和 R56 归并成一个 归并段 = 36 tIO+4500 tmg 合计 tES=6 tIS+132 tIO+12000 tmg
能一次处理。必须把它们以文件的形式存放 于外存,排序时再把它们一部分一部分调入 内存进行处理。这样,在排序过程中必须不 断地在内存与外存之间传送数据。这种基于 外部存储设备(或文件)的排序技术就是外 排序。
外存信息的存取
外存信息的存储——当对象以文件形式存放于
磁盘上的时候,通常是按物理块存储的。
其中:Tio:读写时间 tseek:寻查时间 tlatency:等待时间 trw:传输时间
外排序过程
基于磁盘进行的排序多使用归并排序方法。其排序
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建立用于外排序的内存缓冲区。 根据它们的大小将输入文件划分为若干段,用某种 内排序方法对各段进行排序。这些经过排序的段叫 做初始归并段或初始顺串 (Run)。当它们生成后就 被写到外存中去。 (2) 第二个阶段:仿照内排序中所介绍过的归并树 模式,把第一阶段生成的初始归并段加以归并,一 趟趟地扩大归并段和减少归并段个数,直到最后归 并成一个大归并段(有序文件)为止。
分 析
然后一趟一趟进行归并排序。两路归并排序
的归并树:
分 析
一般地,若总对象个数为 n,磁盘上每个页块
可容纳 b 个对象,内存缓冲区可容纳 i 个页块, 则每个初始归并段长度为 len = i * b,可生成 m = 「n / len」 个等长的初始归并段。
在做2路归并排序时,第一趟从 m 个初始归并
k路平衡归并
做 k 路平衡归并时,如果有 m 个初始归并段,则
相应的归并树有 「logkm」 +1 层,需要归并 「logkm」 趟。下图给出对有36个初始归并段的 文件做6路平衡归并时的归并树。
k路平衡归并
做内部 k 路平衡归并时,在 k 个对象中选择最小者,
需要顺序比较 k-1 次。每趟归并 u 个对象需要做(u1)*(k-1)次比较,S 趟归并总共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S*(u-1)*(k-1) = 「logkm」 * (u-1) * (k-1) = 「log2m 」* (u-1) * (k-1) / 「 log2k」
败者树
在实现利用败者树进行多路平衡归并算法时,把败
者树的叶结点和非叶结点分开定义。 树叶结点key[k+1]有k+1个,key[0]到key[k-1]存放 各归并段当前参加归并的对象的关键码,key[k]是 辅助工作单元,在初始建立败者树时使用,存放一 个最大的在各归并段中不可能出现的关键码: MaxNum。 败者树非叶结点loser[k]有k个,其中loser[1]到 loser[k-1]存放各次比较的败者的归并段号, loser[0]中是最后胜者所在的归并段号。另外还有一 个对象数组r[k],存放各归并段当前参加归并的对象。
示 例:
设有一个包含4500个对象的输入文件。现用一台其内
存至多可容纳750个对象的计算机对该文件进行排序。 输入文件放在磁盘上,设磁盘每个页块可容纳250个 对象,这样全部对象可存储在 4500 / 250=18 个页 块中。输出文件也放在磁盘上,用以存放归并结果。 分析: 由于内存中可用于排序的存储区域能容纳750 个对象, 因此内存中恰好能存3个页块的对象。 在外归并排序一开始,把18块对象,每3块一组,读 入内存。利用某种内排序方法进行内排序, 形成初始 归并段, 再写回外存。总共可得到6个初始归并段。
败者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