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ppt

合集下载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 (共108张PPT)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  (共108张PPT)
黄河
译 文 : 浩瀚的沙漠上升起一股 孤 烟 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译文: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 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山前线。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1.这首诗的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
目的
地点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微露出失意情绪。
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1.试着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疏通诗歌意思。
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只剩下。空,只、仅
译 文 : 举 目 四 望竟没有一个相识的人,(我) 只好放声歌唱来怀念古代的隐士了。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1.诗歌以《野望》为题,读首联,找找诗人“望”的 时间、地点,感受诗人“望”的心境。
地点
时间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呼应尾联,表现诗人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诗人“望”到了怎样的景色 ? 由 此 描 绘 了 一 幅怎样的画面?
上 (绘景)
尾联:紧张的斗争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 2.深入研读诗句,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2.诗歌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 天的“归雁”,它们正是远赴 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 以“蓬”“雁”自比,从中透 露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 之情。
3.《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 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 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 在哪里?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牧人、猎者虽相见却不相识,表明诗人甘愿过“采薇而食”的生活 。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却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
所以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唐代诗人。 写作背景 王绩“不乐在朝”,曾三仕三隐。此诗应该就是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 (今属山西万荣)的时候。 主旨情感 本诗描写了萧瑟、恬静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 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பைடு நூலகம்
6.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 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 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7.(2022常德中考)本诗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一、二联虚实结合,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今昔变化巨大的 感慨,抒发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13 唐诗五首
野望 自主学习 原文赏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第一句“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 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 感情基调。写傍晚在东皋伫望,表现了诗人寂寞彷徨的心情;“徙倚 ”是徘徊之意,“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 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 情。
4.首联中的“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望”字既写出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 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5.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 落晖”。 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 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共30张PPT)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共30张PPT)八年级上册

【尾联】“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都护,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诗人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他,长官正在燕然的前线。
边塞风光
边塞风光
边塞风光
精读课文
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的“边”“属国”“居延”“汉塞 “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颔联】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蓬草”、“大雁”,他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边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唐军占领的北方。
分层赏析
【颈联】这两句描绘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景观,诗人先用“大漠”表现了边塞沙漠的浩瀚无际,再用“孤烟直”描绘大漠特有的烽火台浓烟直上的景观。在苍茫的边疆沙漠之地,孤烟升起,无尽的黄河上落日浑圆,诗人孤寂的情感仿佛也融入到这广阔的景象中。
尾联
轻车简从,出使边塞
蓬草自喻,抑郁激愤
边塞风光,奇特壮丽
战事紧张
叙事
写景
写景
叙事
雄浑壮美
慷慨悲壮
分层赏析
【首联】“单车” 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此句点明了诗人的旅程,单车前往边关慰问将士,已经路过了附属国居延。
知识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其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4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4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0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0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舟而下。游经三峡,渡过荆门山,进入了江汉平
原。一直在山区生活的李白,首次见到宽阔的平

原,完全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给李白一种全新的

感觉和体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特点?它们衬托出平原的什么特点?
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 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表现诗人的彷徨无依。
3.采薇
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 之子伯夷、叔齐在商朝灭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 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诗文对比
野望 [ 唐 ]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背景: ·贞观初年,因疾罢归 河渚间,躬耕东皋,故 自号“东皋子”。 ·性情简放,“不喜拜 揖”,其诗多写饮酒及 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 康、阮籍和陶潜,嘲讽 周、孔礼教,以抒怀才 不遇之苦闷,曾三仕三 隐。
《黄鹤楼》
《使至塞上》
作者:
作者: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
唐代诗人。
承 树“承树”就皆是秋第色二,联山承山接唯第落一联晖,。紧或承写题景眼,或颔叙几事处,早展开莺来争写暖,树是,首谁联家的新延燕续与啄延春申泥。。

牧“转人”表驱示犊诗返意,转猎折马、带变禽换,归会。联 见由、 之事颈 景及联写人所、乱及花景渐,或欲由迷景人及眼情,、浅及草理才,能总之没要马另蹄辟。
蹊径或变换角度。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8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共18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字,20号字。
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称
“沙堤”或“断桥堤”。
译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 文 条白沙堤。
感悟诗歌
1.哪些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征?是什么特征?从所写的景物来看,
诗中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初平
刚涨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绘 早

刚回来,鸟儿不多,春寒料 峭,寻找向阳之树以驱寒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 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2)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号字。点击此处添加章节的描述内容,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50
了,在不知不觉中字感,20号受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 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 言律诗。
初读诗歌
钱塘湖春行 白点居击易添加标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点击此处添加章节的描述内容,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50字,20 号字。点击此处添加章节的描述内容,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50 字,20号字。
春 之 景
花、草
渐欲、才能
刚长起来
感悟诗歌
2.诗人描写早春景物时发生了哪些视角的转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远景
仰视 近 俯视 景 远景
感悟诗歌
3.赏析颔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共22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课件(共22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 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在秋日傍晚十分, 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 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 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 独抑郁的心情时写下的
东皋(gāo):
薄暮:傍晚,太阳快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 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 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 情怀。
山西省河津县的 东皋村,诗人隐
落山的时候。薄,迫 近。
徙(xǐyǐ): 徘徊,彷徨。
依: 归依
居的地方东。 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秋色:一 作"春色"
落晖:落 日的余光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犊(dú ):小 牛,这里指群
禽:鸟兽, 这里指猎物。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相视; 互看。
采薇:薇, 是一种植物
尾联,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了,直抒胸臆。 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 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 苦闷惆怅的心绪。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 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 伯夷、叔齐了。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 逸山林之志。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 山冈!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景中含情,景中有人。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幅 图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 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左右徘徊 不已,心里默默念着曹操《短歌行》中的诗 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 地点,“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态,复杂抑郁。 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把作者的心 绪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八年级上册13课 唐诗五首课件(83张PPT)

八年级上册13课  唐诗五首课件(83张PPT)

3.“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达 边塞后得知将领还在前线督战,这样结 束全诗是否显得突兀?
结尾二句写将官还在燕然前线,可见战事之 急,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 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故事似乎还 要延续下去,但是诗歌却在此戛然而止,给人 留下回味的余地。
主旨归纳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 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 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 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 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 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 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不再回返,只有白 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虚中有实,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 难以预料的感慨
晴日里的原野
长江中的小洲,在黄 鹤楼东北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分明的样子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故乡
烟霭笼罩江面
诗意:
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中那 一棵棵葱翠的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 如茵,非常茂盛。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呢? 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dū yān
形单影只,表达了行 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关塞迢迢,山高路远 ,烘托孤寂的心境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将去慰问边关守军,出使地在西 北边塞
飘飞的蓬草,比喻远 行之人
胡地的天空,指胡人 居住的地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我恰似飘飞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边界, 又如那北归的大雁,翱翔飞进胡人的穹天。
结构梳理
起→用典引出黄鹤楼
黄 鹤
承→感慨仙人已去
楼 转→描写登楼所见
愁而不怨 意境高远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1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1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谢谢大家!
“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 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 “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长”字,将没有山峦林木的浩瀚无垠的沙漠上那横贯其间的 黄河的令人震撼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13 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
王维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韵律,掌握朗读节奏。 2.理解诗歌内容,体味诗歌内涵及作者思想感情。 诗词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每一个 时 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 关的动人故事,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 报国的雄心壮志。雄浑广袤的边塞风光 和慷慨豪迈的报国卫疆之志总让人心驰 神往。“诗佛”王维也不例外。下面让 我们走进王维的《使至塞上》,去领略 他笔下的边塞奇幻风光。
5.尾联蕴含了诗人什么情感?从侧面表达了什么内涵?
尾联叙述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诗人到达目的地以后,从 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这两句可以看出诗 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从侧面表现了战事的频繁。
6.炼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
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 壮美的风光,赞颂了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被 排挤出朝廷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1.景物典型,描绘逼真。 2.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即景设喻,贴切自然。
本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 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 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 情怀。
这里借指诗人出使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34页)
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纤艳。后历边塞,诗 风变为雄浑奔放。
著有《崔颢集》
仕途失意、漂泊无依的崔颢登临此楼,产生了一种吊古伤今、人去 楼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神话传说的触动,蓄积在胸中的诗情便喷涌 而出,唱出了这首浑然天成的诗歌,这也是黄鹤楼题诗的绝唱。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结:
本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画 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 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解的孤寂之情。
苦闷、矛盾、孤寂、落寞 喜悦
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首联 起 首联点题
承 写所见之景
结构
颔联 颈联

先从远景开始描画秋天山 野的静态,再转入近景,
先写动物,再转入植物 的描写。
写人的动态
尾联 合 都是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情感。
黄鹤楼
崔颢(hào)
崔颢(约704~754),盛唐诗人。汴州(今 河南开封)人。开元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司勋 员外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强调继承《诗经》 “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 “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
白居易(772-846)
早期所作的讽喻诗,较广泛尖锐地揭发了时政弊 端和社会矛盾,于民生困苦也多有反应。自遭受 贬谪后,意志低沉,晚年尤甚,诗文多怡情悦性、 留连光景之作。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深寻思念。
抒情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4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4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诗赏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_______诗。 首联交代了________和________ 。
古诗赏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交代了出使原因和目的地 。
古诗赏析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 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黄鹤楼
崔颢
作者介绍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
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 唐玄宗开元(713—741)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 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唐玄宗天宝(742—756年) 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 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 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 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 存其诗四十二首。
古诗赏析
2.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 作者什么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诗人的喜悦心情。
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融,对尽 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 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 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 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 白沙堤。
渡荆门送别
李白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
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 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 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 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 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 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 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 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黛玉道:“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 集》你且把他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 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 绝句读一二百首。”
——《红楼梦·香菱学诗》
使至塞上
王维
走近作者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进 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 丞集》。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 之画,画中有诗” 。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 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空灵、或淡远的美妙 图画。
王维多才多艺,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 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 “王孟” 。
他把王维早年便对佛禅之道颇有研究,后值安史 之乱,政局变化无常而倾向于归隐田园。
政治上的不如意,一生几度隐居,使王维一心向 佛,以追求平静,悠然的心境。所以王维被称为“诗 佛”。
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 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 北)。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 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 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 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 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 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朗读诗歌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尾联
整体感知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 事写景?
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一幅塞外 风光图)
交代了出使目的和经过的地方。“单车”写其轻车简从。 “欲问边”,意谓要到边疆去察看情况、慰问将士,这是出 使的目的。首联既是交代出使经过,又为后文具体写景做了 铺垫。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63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共63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问题探究
3.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营造的意境。
明确:在一片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 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且大。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画面开阔,意 境雄浑,表达了对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赞叹。
问题探究
5.试着分析尾联的作用。(结构+内容+感情)
结构上:呼应开头,描写边疆战士紧张的战斗 生活,侧面描写了战事频繁、紧张。 内容上:交代自己的行程,也写诗人到达边塞 所见情景。 赞美了将士保家卫国的精神。
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 首 写 转 议
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 联 景 折 论
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
点 题
叙 事
变 换
抒 情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野望
[唐]王 绩
gāo bó
xí y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崔颢
诗人简介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
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 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 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 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少年为诗,意浮艳, 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 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 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黄鹤楼(30张PPT)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黄鹤楼(30张PPT)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分层赏析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借景抒情)尾联情景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渺烟波,正是诗人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描写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想,抒发了世事苍茫、人生短暂的慨叹,表达了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念家乡的愁绪。
中国四大名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背景介绍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地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朗读课文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qī)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到一派秋色 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 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 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 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重点解词
徙倚欲何依
诗歌赏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 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 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 皋子”。 “欲何依”,化用曹 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 依”,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 彷徨心情。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途中经 过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 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 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 圆的落日。
其代表作《黄鹤楼》被评为唐人七律第一。
文学常识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 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 成熟于唐初。
共八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分五言、七言两 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第一、二句为“首联”; 三、四句为“颔 联”;
五、六句为“颈联”; 七、八句为“尾 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 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描绘塞外景色,以征蓬归雁作比,侧重表现行程 的艰苦遥远。“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这 里以征蓬喻万里行程;写归雁,是说南雁北飞回归 故地,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比喻通俗自然。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 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 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 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的大臣,正 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 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空余”,“昔人”和“此地”,两相映衬, 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在诗 人心中布上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 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自学指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1)返: 返回。 (2)悠悠:游荡的样子。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诗歌赏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 的金黄的秋色,起伏 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 晖。描写了一派秋意 颇浓的山野景色。
诗歌赏析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 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 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 跃了起来。与“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一起构成 一幅山间晚秋图, 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 搭配得恰到好处。
自学指导
*诗人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看到
什么样的景象? *晴川历历汉阳,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日平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 芳草长得密密稠稠。一片繁荣的景象。
自学指导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1)晴川:天色晴明中的水边地带。 (2)历历:分明的样子。 (3)凄凄:草木茂盛的样子。 (4)鹦鹉洲:长江中游的小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描绘出奇 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一个“大”字形容。边塞荒 凉,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 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 接着一个“直”字却又突出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一个“长”字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 觉。长河落日本来很平常,这里用一个“圆”字,突 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 微带苍茫的感觉。这两句形象地状写了大沙漠中孤烟 垂直,落日浑圆的奇异壮观的景象,并寓悲凉之情于 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 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 爱国主义精神。这一联是千古名句,为后人所激赏。
*七、八两句描绘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烟”字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烟波”,就把 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它与“日暮” 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太阳落山, 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 呢?而自己官途失意,还面对烟波浩渺的长江,独立在苍茫暮色 之中,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更添异地飘泊 之感。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 鹤楼的心情。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自学指导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乡关: 故乡。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我发愁。
自学指导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乡关: 故乡。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我发愁。
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 诗人由神话传说写到了现实感受的是那一句? ❖ 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怎样的感慨?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诗人登上古楼,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这样
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世事茫 然,吊古伤今之情。道出了“人去楼空”,唯有 悠悠的白云千载依旧的景象。 ❖ 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
黄鹤楼
“天下江南第一楼”
黄鹤楼的由来
❖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 氏开设的酒楼,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 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 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 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 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
❖ 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 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 4、“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 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 而食,最后饿死。
❖ 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 望。
理解性默写
1.《野望树》树中皆写秋出色自,然山景山色唯的落句晖子。是: 2. 《野望》中抒发作者孤独抑郁之情的诗句
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 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
自随愿牧而人归驱的犊诗返句,是猎:马带禽归 。
理解性默写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 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 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 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10.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展沙示莽的莽“,千无古边壮无观”际。,草木不(见2分,)行旅断绝。极 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 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 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 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 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分;“大漠”、“孤烟”、 “直”、“黄河”、“圆”,少两个点扣1分,不计 半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走到萧关恰逢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将 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 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单车”,写 其轻车简从,言慰问使团规模不大。 “问”,慰问。“边”指边塞。“属国”, 典属国的简称。本为秦汉时官名,这里指 代使臣,是王维自指(一说作附属之国, 颜师古注:“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 汉朝,故曰属国”)。“居延”,城名, 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远在 西北边塞 。此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 单车欲问边”。

❖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 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
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 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 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作者、作品简介
崔颢hào(?~754),汴bian州(开封) 人。唐代诗人,开元进士。官太仆寺丞,司勋 员外郎。 崔颢以才名著称早年为诗,情志浮 艳。后来游览山川,经历边塞,精神视野大开, 风格一变而为雄浑自然。有《崔颢集》。
2.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 怎层样层的树画林面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 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
❖ 3、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 词用得好?
❖ 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 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 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 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 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 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远景和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 某种遐思,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野望
王绩
朗读 野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知作者:王绩
王绩(585~644),字 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 (今山西河津)人。唐初诗人。 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 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 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 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 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刘伶 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 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 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 风显然有别。
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怀乡之情。
小结
❖全诗写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 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当堂练习
❖ 1本诗的作者( 崔颢),( 唐)代诗人。黄鹤楼,故 址在今(武汉)市蛇山。
❖ 2历历:( 分明的样)子。 ❖ 3萋萋:( 形容草茂盛 的样子)。 ❖ 4乡关:( 故乡) ❖ 5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