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摘要土地资源是农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做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土地资源是承载人类社会所有活动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与前提,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土地资源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相对短缺,又正处在高速工业化的大国来说,问题就更加严重。

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与用地数额的不断攀升,人地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努力协调好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土地资源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其现状表现有如下特征。

(一)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国土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总量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这是单从数量上考虑,但是从人均占有量则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中国人口众多,如果土地资源按人均算,中国人均占有耕地仅1.65亩,仅是世界平均数的1/3,人均占有土地、水资源少,是中国资源的一大劣势。

中国土地资源不但人均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平衡,这就更加剧了资源紧缺。

北方地多水少,而南方地少水多;东半部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西半部干旱且缺水。

而华北地区则处于人地和水土两种矛盾的叠加之中,这些问题是中国人口和资源矛盾的焦点问题。

(二)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质量退化严重在我国现有的农业用地中,其中相当一部分土地质量不高,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

而且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城市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较低。

城市中的闲置土地占5%,而其中有40%属于低效利用。

在开发建设中盲目的批地,造成了大量的土地闲置。

在农村的土地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土地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土地的敏感性和易受破坏性。

土地的资源利用问题一直牵动着人们的心。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土地利用问题更是突出,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且与之相适应地发展社会经济,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中,不良的开发方式,如过度开垦,大规模砍伐林木,过度放牧等对土地的破坏十分明显。

这会导致土地的质量下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灾害。

这些问题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更加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从防止过度开发入手,要加强土地的保护,避免不可逆转的资源破坏。

这需要采取更为科学、更为严格的规划和管理方式,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避免土地浪费,保护原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其次,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科学指导,实行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促进农耕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要从农业灌溉、种植方法、肥料使用、农药使用等方面加强管理,使之达到节约用地、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林地植被、农牧业生态建设等途径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还需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完善和科学,制定完善的用地、开发、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制度,加大对开发企业和开发行为的监管。

政府和企业要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经营等各个环节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力度,包括防治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其频率和损失,通过植树造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促进植被的恢复和土地的改良等,进而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而言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化利用是具有广泛意义的。

它不仅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社会、自然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等方面都有着关键的影响。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然而,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过度开发等原因,土地资源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局面。

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

土地资源规划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调查和评价,以确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的情况发生。

此外,要加强土地使用权的管理,确保土地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防止违规占用和恶意破坏土地资源。

其次,要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

农村土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土地面临着经济价值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

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推行耕地保护政策,加强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村土地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另外,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也是关键。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土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应注重综合规划和多元化利用。

一方面,要加强城市空间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和生态绿地的布局,避免城市过度扩张和土地资源的无序开发。

另一方面,要推进城市土地的多元化利用,鼓励开发创新型产业和生态型产业,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还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生态恢复与保护。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加强对退化土地的治理和修复,推行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土地的生态效益。

同时,要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及时掌握土地资源的状况和变化,为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总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和支撑。

土地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土地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土地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利用策略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土地利用规划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合理划定不同用途地区的范围和功能,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同时,规划应该具有长远性,预留足够的土地资源供未来发展使用,并且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系统。

其次,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土地资源的保护包括保护耕地、水源地、生态保护区等重要土地类型,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同时,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土地登记、审批和监管制度,加强对土地利用行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第三,推动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农业是土地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式,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

这包括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水资源供应。

第四,推动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的利用和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推广集约型用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土地综合效益;推动城市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绿化覆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土地资源是全球共享的自然资源,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面临的挑战。

可以通过开展土地资源管理的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土地资源管理的难题,推动全球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和目标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对土地进行规划、利用和保护的过程,旨在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和目标,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本文将探讨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和目标,并提供相关案例以说明其实践意义。

一、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1. 合理利用原则合理利用原则是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

它要求在土地开发和利用中,根据土地的性质、功能和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城市规划中的合理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发浪费。

2. 生态保护原则生态保护原则是土地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原则。

它要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可以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3. 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原则要求土地资源管理应公正对待各方利益相关者,确保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例如,土地征收时要合理补偿受影响群体的利益损失,确保其得到公正对待。

4. 依法管理原则依法管理原则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原则。

它要求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土地资源的合法、有序管理。

例如,土地用途规划应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和实施,确保土地利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1. 实现国家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土地资源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

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土地规划体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2.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是土地资源管理的根本目标。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保护土地资源的安全稳定安全稳定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

通过建立土地权属登记制度、健全土地监管机制等措施,确保土地资源的安全稳定,防止非法侵占和乱占乱用。

4. 提升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综合效益提升是土地资源管理的追求目标。

浅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浅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浅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者:王强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22期【摘要】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有限资源。

作物产量、木材产量、草场生产率都是其生产能力的综合反映。

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却令人担忧,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及所面临的危机进行简要分析,针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土地利用对策资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是一定区域空间内的气候、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成果相结合的一个自然生态—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

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

另外,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闲置等问题。

这不仅不利于土地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易破坏土地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持续性”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意在说明自然资源与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综合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它具有以经济增长点为前提,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以改善和提高后代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特点。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

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一方面是指利用土地,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指改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修复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修复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修复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变得愈发重要。

土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竞争变得激烈,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使得大量土地遭受破坏。

为了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我们首先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通过科学规划,可以合理布局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功能,使得土地的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同时,规划还可以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的问题,有效保护耕地、森林、水源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另外,土地可持续利用还需要依靠科技发展。

现代科技的进步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例如,通过应用遥感技术,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找出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农业科技的进步也能够使得农田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生态修复是指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的过程。

在人类活动中,许多地方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需要开展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作。

生态修复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植物修复、土地重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植物修复是通过引进适应力强、具有修复功能的植物种植,来改良土壤和改善生态环境。

土地重建是指通过重新建设地形和土壤,使受到破坏的土地恢复到良好的状态。

生物多样性保护则是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除了以上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教育可以让人们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通过教育可以推动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起到重要的角色,需要加强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的管理和监督。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摘要:土地资源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所以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尤为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同时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为合理利用我国丰富土地资源,解决资源管理问题,我们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充分利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国家土地资源利用程度。

本文浅析了当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希望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土地资源;利用保护;问题措施1.前言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我们要加强保护,以便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在实践中,人们对土地资源使用太多,经济虽然增长了,但人类与土地及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起来。

土地资源是稀缺的、珍贵的,因此若想确保长时间的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必须得到足够的保护,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存在的问题2.1资源利用不合理我国已经迈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经济趋于成熟。

但是在这发展过程中,我国对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并没有进行细致科学的规划,没有重点完善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条例、政策,导致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缺少管理政策上的参考和相关法律保障。

正是因为如此,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土地资源管理完成度并不能和市场经济要求相匹配。

各级政府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到位,缺少大局意识,没有对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长期以及短期规划,盲目开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仍存在土地监管不到位、土地浪费等问题。

再加上一些基础设施对土地需求日益增长,这使得土地的供应与使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许多地方政府把土地当做收入的唯一途径,使得土地的利用率大幅度降低,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的浪费。

土地资源承载力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承载力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承载力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用于描述一个特定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土地所能承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压力的极限范围。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估通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等。

土地质量是评估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土地质量包括土地肥力、土壤质地、地形地貌等因素,对于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较高的土地质量意味着土地能够承载更多的农作物种植、人口聚居和经济活动。

土地利用方式也直接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潜力,保护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相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降低土地资源承载力。

人口密度是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人口密度高意味着更多的人口需求土地用于食物生产、居住和经济活动。

如果人口密度超过了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土地过度开发、生态破坏和资源匮乏。

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

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商业中心和居住区,如果经济发展过快而没有有效控制,就会导致土地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

环境保护是维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手段。

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土地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功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总之,土地资源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综合考虑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评估和控制土地资源承载力,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资源学试题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题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2.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4.土地退化: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5.土地分级: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

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类型,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方式。

三、简答题(共4分,每小题10分)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答:评价指标是评价因子性质的量化表示。

评价指标体系则是中选因子的指标分级体系。

它反映每个评价因子在数量上的变化与评价对象质量差异的对应关系。

由于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必须聘请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及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共同完成。

(2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1)每个因子的指标分级都要力求有科学依据,避免采用等差级数机械处理的方法;(2分)(2)各因子间划分的等级数目不强求一致;(2分)(3)特别注意反映出评价因子的最佳评价条件和临界条件;(2分)(4)某些定性指标如土壤侵蚀程度,自然灾害,排水条件等,要寻找较好的量化方法。

浅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浅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浅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者:唐继明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1期摘要: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有限资源。

近几年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现状却令人担忧,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及所面临的危机进行简要分析,针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对策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人地矛盾突出。

另外,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地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的闭置等问题。

这不仅不利于土地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易破坏土地这个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性的含义“持续性”即所谓“生态持续性”,意在说明自然资源与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是既可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综合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它具有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特点。

二、土地利用的含义土地利用就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特有的性质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过程。

人类利用土地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一方面是要利用土地,创造物质财富,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要改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包含了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四方面深刻含义。

开发是人类首先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一定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把它们改变成可使用的状态;利用是指土地开发之后,利用土地的特性来实现某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整治是指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人类对土地某一方面的要求,克服和弥补原来土地特性中的某些缺陷,对土地进行改良,如配方施肥、平整土地和水利设施配套等;保护是指为了长期持续地利用土地,防止土地质量下降而丧失某些特性,所采取的某种综合措施,以便具备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土地的综合利用和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保障人类粮食安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土地利用的类型和方式土地利用的类型主要分为农业、工业、城市和自然保护等。

而土地利用的方式则包括耕地利用、旅游利用、森林资源利用等。

农业土地主要用于粮食和纤维作物生产,而工业用地则用于工厂、办公商业等建设,城市用地则用于住宅、商业等建设,在自然保护方面,则主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三、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1、科学规划:通过科学的土地规划和管理,可以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正确的土地规划需要考虑到人地关系、环境容量、资源维持等诸多因素。

2、加强监管:通过加强土地资源的监管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乱占土地或者滥用土地的行为。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保护可以有效地维护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通过循环经济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大幅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

4、加强公众意识教育:提升公众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认识和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现象。

四、土地利用的创新思维在未来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需要运用创新思维。

在如何利用好资源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环保和节能等方面,通过科技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例如,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农业智能化、城市智慧化,可以使土地的利用效率更高,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现象。

总之,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资源。

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状态。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利用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利用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利用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随着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和难点。

如何在保护土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可持续土地管理的意义可持续土地管理是指在保持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土地生产功能的维护与提升。

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使得可持续土地管理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方向。

可持续土地管理的意义在于:(1)实现生态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能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和土地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2)提高土地生产力: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能够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提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保障粮食安全:土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可持续土地管理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有助于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提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促进可持续土地管理的措施为了实现可持续土地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加强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通过加强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能够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类型、质量、变化和利用情况,为制定科学的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推广节约用地的理念:加强土地节约用地管理,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能够遏制过度开发和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有利于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

(3)加强土地整治和复垦:加强土地整治和复垦,有助于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和水土条件,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4)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和市场机制,规范土地开发行为,保护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加强土地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

(5)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和保护,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人们充分认识到土地的重要性。

土地不仅仅是供人们居住和耕种的基础,更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当人们深刻认识到土地资源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时,我们才能更加注重其保护和合理利用。

其次,制定和执行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是保护土地资源的关键。

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和管理政策,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政策应当注重绿色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同时,政府还应当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加强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也是确保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和质量状况。

这有助于我们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政策,合理分配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过度开发或者浪费。

此外,科技创新也可以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我们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精准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精确度。

同时,通过推广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我们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公众参与是保护土地资源不可或缺的一环。

公众应当积极参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推动可持续利用的实现。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土地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此外,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土地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深入认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加强监测评估,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实现公众参与,我们才能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的原则


生产性原则(保持和加强生产)
稳定性原则(减少生产风险程度,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
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保护性原则(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退
化)

可行性原则(具有经济活力,即生产和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 可承受原则(具有社会承受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强调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协调性和土地利用的
公平性。
二、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的涵义
可持续性 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中 “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

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以一定的种类和面积长期存在于特
定的区域,才能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对各类土地资源的需要)

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的不
涵义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依据,是实现 持续利用土地的主要手段。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不仅包括生
态、经济、社会各要素的调查和评价,还需评价不同的土地
利用方式所导致的生态过程、经济结构、社会组成的动态变 化。只有满足生态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才 能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复习思考题
1、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的涵义是什么? 2、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的原则是什么? 3、怎样进行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
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和农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可以 借鉴“理性发展”等先进理念和实行土地分区控制、确定城 市发展边界等成功经验和做法。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涵义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信息进
行持续收集、调查、开展系统分析的科学管理手段。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能源和住房的需求,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

然而,过度的开发和不当的利用可能会导致土地质量的下降、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可持续发展的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种平衡的方法,既能满足人类需求,又能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资源的开发土地资源的开发是指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以满足人类社会对农业、工业、住房和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在土地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1 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土地的需求。

基于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预测土地需求的规模和结构,以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发。

1.2 规划设计其次,需要进行土地开发的规划和设计。

这包括确定土地用途、土地开发的区域和空间布局等。

规划和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原则,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和浪费。

1.3 技术支持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

例如,农业领域可以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技术,工业领域可以选择清洁生产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确保土地资源的长期利用和保护。

以下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个关键点:2.1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和物种保护等措施,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持。

2.2 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包括降低耕地浪费、增加农作物产量、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等。

通过采用高效的农业技术、建设节能型建筑和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3 规范管理规范管理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建立土地交易市场、加强土地使用权的确权和登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透明度。

解释土地资源的概念

解释土地资源的概念

解释土地资源的概念解释土地资源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可供人类利用和开发的土地资源。

它包括陆地和非建设用地的各类地表土地,如农田、林地、草地、水域和湿地等。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农田资源: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包括种植作物的耕地、畜牧业的草原、农村居民建设的土地等。

•林地资源:指主要用于森林植被覆盖的土地资源,包括天然林、人工林、林果基地等。

•水域资源:指主要指河流、湖泊、水库、水库、河口海域等水体所占据的土地资源。

•建设用地:指用于人类建筑活动的土地资源,包括城市、乡村和工业用地等。

相关内容•土地资源的利用:指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这包括农业生产、林业经营、城市建设、工业用地规划等。

•土地资源的保护: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管理和维护的工作。

这包括禁止非法占用、保护农田、保护森林、保护水域等措施。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这包括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节约用地等措施。

结论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粮食、能源和生活空间,同时也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支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提供了人类居住、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农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林地资源是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保护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还提供了大量的木材、果实资源。

•水域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的来源和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建设用地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发展空间,支持工业和居民生活。

土地资源的问题和挑战•土地资源有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局面。

•土地资源过度利用。

一些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它承载着我们生产、居住和生存的需求。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经济发展的推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首先,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大部分粮食、蔬菜和畜产品都依赖于土壤养分的支持和提供。

其次,土地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来承载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同时也需要土地提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此外,土地还为生态系统提供了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需要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

土地规划应遵循科学规划原则,合理安排土地用途结构,确保城乡土地供应平衡。

同时,政府需要加大对土地管理的力度,加强土地的执法监管,打击非法占地行为,保护农田和生态用地。

此外,要推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采用先进的土地利用技术和设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另外,加强农田的保护与改良也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保护好农田意味着粮食安全的保障。

应加强农田地力的保护,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和精准农业技术,提高农田生产力水平。

同时,要关注农田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确保农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土地资源的保护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加强对土地的环境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修复和防治措施,保护土壤的生态功能。

其次,建立健全土地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生态保护行为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和激励,鼓励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修复。

此外,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管理,落实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环境监管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土地资源的破坏与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谈谈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学号;1114040118、11土管张宗刻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加之我国长期以来长期分割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和管理制度的制约,城市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的紧张与农村土地的低效利用局面并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社会的统筹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探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思路一、1、土地的含义;土地的含义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概念是指地球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河流、湖泊、水库等)和滩涂。

其上层的气候、生物,下层的岩石和地下水等到是形成土地的外部条件,不是土地本身。

广义的概念又分两种:一种认为土地系指整个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另一种认为土地是指地球表层垂直剖面,包括气候、地貌、岩石、生物和水文等因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土地按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土地是自然资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

无论是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还是人类和生长栖息在土地上的野生、家生动植物资源,都离不开土地,都来与土地密切相关。

2、土地资源的含义;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各业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

在其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

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即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所包含的内容可能不一致。

如大面积沼泽因渍水难以治理,在小农经济的历史时期,不适宜农业利用,不能视为农业土地资源。

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含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对其的需要,同时又能够保持其生产力和生态稳定性,满足后代人对土地资源的协调利用。

二、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实际耕地面积约1.33亿公顷,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只有0.11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25公顷的44%,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0.05公顷的警界线。

1986年~1996年我国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50万公顷。

由干耕作方式不当、工业“三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酸雨污染的影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化趋势严重,土壤中有害物质残留过多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有4/5的水土流失地区尚未得到治理,在治理地区也往往是一边治理,一边破坏,土地流失面积逐年扩大。

土地荒漠化的速度也远远超过治理的速度。

全国荒漠化工地面积仍以每年2460平方干米的速度在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土地粗放型利用模式,既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又出现土地资源破坏的问题,大量土地资源投入未能产生出应有的效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在土地实际利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镇建设占地加剧。

研究表明,城镇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与城市常往人口增长速度之比即城镇用地系数1.12比较合理。

然而我国1951年~1980年和1981年~1995年的城镇用地系数分别高达1.31 和1.91。

据对17个城市卫星监测数据表明,近十年来,城币城建区规模扩大都在60%以上,周边耕地蚕食半径不断延伸。

2、土地闲置浪费严重。

据统计,1997年全国闲置非农用地面积达1164.67平方干米,其中国家建设闲置土地占79.13%,集体用地闲置18.06%,农村建房用地闲置占2.8%,而各类开发区闲置工地占35%。

3、工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工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水平低。

据统计,我国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高达26%,超过工业发达国家美国(7.3%)和香港地区(4.95%),而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用地水平很低。

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中40%以上属于低效利用。

在农业用地结构方面,土地资源集中投入粮食等种植业中,造成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低。

据测算,在我国现有耕地中,各类低产田合计0.36亿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7%,单位面积立地产出率水平低。

4、、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工业生产上大量排放“三废对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全国现有耕地中59%缺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量的619%。

历年固体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堆存量分别达80多亿干克、60多亿千克,占地约12万公顷;而全国每年3800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中,就有1/3是来自被工业“三废”严重污染的江河湖泊[3]。

三、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思路以及对策土地资源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载体,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

然而,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地理位置固定性,数量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利用长久性等自然属性。

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消耗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人类经过前几个世纪的开发利用,现在可供人类支配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这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正日益加剧。

同时由于人类不当的开发利用,土地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人居环境。

因此,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意义重大。

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努力做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现实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首先要树立土地是一种稀缺自然资源的观念,如何支配、使用它,关系到人类当代和后代的生存、福利和幸福,保护土地是当代人的责任。

其次,要树立土地、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的系统观,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土地论土地、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倾向。

将通过对土地、环境破坏性的开发、利用来实现发展的观念转变为既能促进发展,又有利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2、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协调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节约、高效、持续地利用土地资源。

协调人地关系,优化人地组合,一方面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要保护与利用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与消费体系,节约、高效、持续地利用资源。

(1)要保护土地资源,要把保护耕地、淡水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农业问题,尤其是粮食问题首先是耕地与资源不足问题。

要遏制近几年来耕地递减的势头,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法制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第一步把耕地年减少控制在200万亩之内,进而逐步做到消长平衡。

保护的另一涵义即是土地的改造整理,因此在防止土地、耕地不合理地、过多地被非农占用而流失。

同时,要花大力气改造中低产田,治理水旱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演化和沼泽化,防止土地退化。

(2)要节约地利用土地资源。

改变那种传统的广种薄收的资源掠夺式经营方式为资源节约式的集约化经营方式,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

同时,在现代化过程中,还要改变西方传统的消费模式,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模式,建立一个与生产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

即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等各方面都要节约资源。

(3)要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

即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高的产出。

要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着手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宏观方面要根据各地区的土地与农业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优化农业配置,实现农业的区域化、专门化和产业化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的优势;在微观方面要调节农业资源系统内部的土一水一肥一气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使之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大限度发挥农业资源系统的内在潜力,减少外部投入,获得少投入高产出的效果,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目标。

我们要提倡资源效益,把资源效益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等的地位,彻底扭转以牺牲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高消耗资源、粗放型发展经济的模式,转变为资源的节约、高效、持续利用的集约化经济发展模式。

(4)积极开源。

开源与节流是辩证关系,开源是节流的基础,节流是开源的继续。

中国水土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平原,开发山区与海洋。

山区开发的重点是南方亚热带、热带山地,可建设以林果为主的大农业后备战略基地。

沿海滩涂与浅海资源要实现农牧化。

调长江水向华北输送,尽早实现中线、东线的南水北调,以缓解华北地区工农城乡缺水状况,进一步考虑长江上游与雅鲁藏布江向西北输水方案。

3、土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及时调整土地资源开发政策。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想要做到将土地资源开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就必须对土地资源开发政策进行实时调整。

哲学观点中,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土地资源开发政策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条件制定不同的政策,这是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的首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做到将土地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在制定土地资源开发策略时,必须根据土地利用率低以及农业土地资源稀缺等特点和实际,对土地资源政策进行调整,科学的规划土地资源,调整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加强土地资源开发的管理,切实做到土地资源用养相结合,从根本上做到土地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4、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农田基本建设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农田水利建设。

要兴建一批大型骨干调水灌溉工程,修复、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设施,还要注重发展节水灌溉,缓解农田用水供需矛盾。

(二)中低产田改造。

改造中低产田应以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为主要目标,基本消除制约土地生产能力的限制因素,培肥地力,改善农业基本条件。

(三)促进农田装备的现代化。

要继续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大力推广适合于不同土地类型和经营方式的实用机械,加大管道系统和大棚温室等固定设施在农田装备中的比重。

5、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方面急待进行的工作有:(一)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对城市的规模和用地面积进行重新核定[4]。

(二)乡镇企业用地清理。

要在制定乡镇企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通过产业调整,清理现有乡镇企业用地,清退不合理占地,走乡镇企业相对集中,集约用地,有序发展的道路。

(三)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

农产品生产区域化集中,专业化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形成良好用地结构的重要策略。

6、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土地管理(一)、强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改变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现状,另一方面要确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合法地位,进一步细化土地使用权,建立两权分离原则下各产权主体明晰的贵权利关系。

(二)、要根据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加快土地市场化建设步伐,建立土地权属有条件的市场流通机制。

不论城市土地还是农业用地,都要在用途管制约束下合理流转和交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