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课件

合集下载

脑脊液PPT课件最新

脑脊液PPT课件最新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脑脊液ppt课件最新
目录
CONTENTS
• 脑脊液概述 • 脑脊液的生理功能 • 脑脊液的病理变化 • 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 脑脊液治疗的新进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脑脊液概述
脑脊液的定义与作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脑脊液的生理功能
脑脊液对大脑的保护作用
缓冲作用
维持颅内压
脑脊液可以缓冲外界对大脑的冲击, 减少脑部损伤。
脑脊液可以维持颅内压的稳定,防止 颅内压过高或过低。
减震作用
脑脊液可以吸收脑部震动,减少脑部 受到的震动。
脑脊液对压升高,引起头痛、恶心、呕 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积水。
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可能导致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 致颅内感染。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通过脑脊液检查,可以检测到脑脊液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有助于诊断脑膜 炎。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于脑膜癌、 神经鞘瘤等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
帮助,但阳性率较低。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需要注意排除 其他非肿瘤性疾病的干扰,同时 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资
料进行综合分析。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脑室及脑脊液循环

脑室及脑脊液循环

上矢状窦
静脉
交通:经左、右室间孔与第Ⅲ脑室相通, 室间孔位于穹窿柱与丘脑前端之间。
二、第三脑室
是两侧丘 脑和下丘脑间 狭窄的腔隙, 前方借左、右 室间孔与大脑 半球内的侧脑 室相通,后方 通中脑水管。
前界:前连合、 终板;
底部:乳头体、 灰结节、漏斗、 视交叉;
顶:第三脑室 脉络组织。
三、第四脑室
位于延脑、 桥脑和小脑之 间的脑室,顶 朝小脑、底为 菱形窝。
脑室结构及脑脊液循环
一、侧脑室
左、右各 一,位于大脑 半球内,延伸 至大脑半球的 各个叶内。
分部:
中央部:顶叶内。顶为胼胝体,底为 丘脑背侧、尾状核; 前角:中央部伸向额叶的部分;
分部:
后角:伸入枕叶的部分; 下角:伸入颞叶的部分,最长,下角 的底上是隆起的海马。
侧脑室脉络丛:位于中央部和下角,产 生脑脊液。
顶:前部——小脑上脚、 前髓帆;
后部——后髓帆 (下髓帆)、第四脑室 脉络组织、第四脑室脉 络丛
底:菱形窝
交通:第四脑室正中孔、 第四脑室外侧孔(成对)
四、脑脊液循环
脉络丛:脉络组织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 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而形成, 是产生脑脊液的结构。
脑脊液: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 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多种无机离子、葡萄 糖、微量蛋白、少量淋巴细胞,成人150ml左右。
脑脊液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 输代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和维持正常颅内压作用。相当于外周 组织中的淋巴。
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循环
左、右侧脑 室
室脉络丛产 生的脑脊液
间 孔
第三脑室脉 络丛产生的

第 三 脑

脑室和脑脊液循环

脑室和脑脊液循环

脑室和脑脊液循环脑室和脑脊液循环一・脑脊液产生部位:脑脊液存在于脑室系统、脑周围的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内,可被视为脑和脊髓的组织液和淋巴。

脑脊液是透明而稍带黄色的液体,它在婴儿期约有40 — 60毫升,在幼儿期约有60- 100毫升,在少年期约有80-120毫升,到了成年则在150-200毫升之间。

正常的脑脊液舒张压CSF介于150-180mm水柱,脑脊液的总体积为125 - 150ml。

二・脑脊液的生成:1.脑脊液主要由脑室的脉络丛分泌。

2.脑室的组成:(1)脑室系统Ventricularsystem[前角frontalhorn][室间孑L foramenofMonro][下角temporalhorn][脉络从choroidplexus][前房atrium][后角occipitalhorn][透明隔septumpellucidum][三脑室3rd][中脑导水管aquaductofSylvius][4脑室4th](2)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1)侧脑室:位置:大脑的每一侧半球,包括额叶、顶叶、颍叶及枕叶,在大脑外侧裂深部还藏有岛盖及岛叶(或称脑岛),每侧半球内都有一个腔,叫侧脑室,内部充满脑脊液。

2)第三脑室位置:是位于间脑正中的矢状位的裂隙。

沟通: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3)第四脑室位置: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

底为菱形窝,顶伸入小脑内。

沟通:下通脊髓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借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3)脉络丛脉络丛(choroidplexus)见于第III、IV脑室顶和部分侧脑室壁,它是由富含血管的软膜与室管膜直接相贴并突入脑室而成的皱嬖状结构,室管膜则成为有分泌功能的脉络丛上皮。

脉络丛上皮由一层立方形或矮柱形细胞组成,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核大而圆,胞质内线粒体很多。

细胞侧面之间靠近游离面处有连接复合体。

上皮下是基膜,基膜深部是结缔组织。

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脑室和脑脊液课件

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脑室和脑脊液课件

3 提供养分
脑脊液为脑和脊髓提供了 氧
脑肿瘤是一种恶性或良性肿瘤,可能需要手术、放 疗或化疗进行治疗。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可能需要康复治疗和外科手术来恢复功能。
和调节形成的清澈液体。
3
脑脊液的作用
脑脊液在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部冲击的 同时,还起到了营养供应和废物清除的 重要作用。
被膜的结构和功能
硬脑膜
最外层的硬脑膜为脑提供了坚硬的保护层。
蛛网膜
位于硬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蛛网膜有助于吸收和循环脑脊液。
软脑膜
软脑膜是最内层的膜,负责与脑组织紧密连接。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1
动脉
动脉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脑和脊髓,提供给细胞。
2
毛细血管
脑和脊髓的毛细血管将氧气和养分输送给细胞,并清除废物。
3
静脉
静脉将废物和二氧化碳从脑和脊髓排出,送回到心脏。
脑室和脑脊液的作用
1 保护脑和脊髓
2 维持内部环境
脑脊液通过形成缓冲层, 起到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脑脊液通过调节温度和物 质的浓度,保持脑和脊髓 的稳定状态。
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 脑室和脑脊液
这个课件将带你了解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室和脑脊液的重要性。我们 将深入研究它们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脑和脊髓的被膜
1 结构保护
被膜是脑和脊髓的外部包裹,提供了重要的结构保护。
2 维持稳定
它们保持了脑和脊髓的稳定性,防止受到外界冲击。
3 营养供应
被膜通过供应血液和氧气来滋养脑和脊髓的细胞。
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供血
这些血管为脑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确保其正常功 能。
脊髓供血
脊髓的血管系统为其提供氧气和养分,支持其正常 运作。

脑室和脑脊液循环

脑室和脑脊液循环

脑室和脑脊液循环一.脑脊液产生部位:脑脊液存在于脑室系统、脑周围的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内,可被视为脑和脊髓的组织液和淋巴。

脑脊液是透明而稍带黄色的液体,它在婴儿期约有40一60毫升,在幼儿期约有60-100毫升,在少年期约有80-120毫升,到了成年,则在150-200毫升之间。

正常的脑脊液舒张压CSF介于150-180mm水柱,脑脊液的总体积为125-150ml。

二.脑脊液的生成:1.脑脊液主要由脑室的脉络丛分泌。

2.脑室的组成:(1)脑室系统 Ventricular system[前角frontal horn][室间孔foramen of Monro][下角temporal horn][脉络从choroid plexus][前房atrium][后角occipital horn][透明隔septum pellucidum][三脑室3rd][中脑导水管aquaduct of Sylvius][4脑室4th](2)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1)侧脑室:位置:大脑的每一侧半球,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及枕叶,在大脑外侧裂深部还藏有岛盖及岛叶(或称脑岛),每侧半球内都有一个腔,叫侧脑室,内部充满脑脊液。

2)第三脑室位置:是位于间脑正中的矢状位的裂隙。

沟通: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3)第四脑室位置: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

底为菱形窝,顶伸入小脑内。

沟通:下通脊髓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借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3)脉络丛脉络丛(choroid plexus)见于第Ⅲ、Ⅳ脑室顶和部分侧脑室壁,它是由富含血管的软膜与室管膜直接相贴并突入脑室而成的皱襞状结构,室管膜则成为有分泌功能的脉络丛上皮。

脉络丛上皮由一层立方形或矮柱形细胞组成,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核大而圆,胞质内线粒体很多。

细胞侧面之间靠近游离面处有连接复合体。

上皮下是基膜,基膜深部是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内含丰富血管和巨噬细胞。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课件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课件
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及 调节颅内压等作用 • 循环途径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终池 9
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
Cerebral spinal fluid
左右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循环途径
左、右外侧孔 后正中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颈内静脉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10
脑脊液循环途径:
侧脑室脉络丛 第三脑室脉络丛 第四脑室脉络丛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6
脑室系统
侧脑室
室间孔
前角 中央部 后角 下角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后正中孔
左、右外侧孔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7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8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 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 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 隙及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 明液体
• 总量:150ml(成人) • 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
CSF
CSF
CSF
左、右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正中孔
蛛网膜下隙
第四脑室外侧孔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颈内静脉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11
脑脊液循环障碍 室间孔阻塞→脑积水 蛛网膜粒渗透受阻→颅内增高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12
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1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2பைடு நூலகம்
脑室系统冠状观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3
脑室系统冠状观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4
脑脊液循环与分泌
5

脑脊液及其循环、脑屏障(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脑脊液及其循环、脑屏障(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缓冲、保护、运输代谢产物 调节颅内压
脑屏障
脑脊液
保证中枢神经系统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保障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目录
CATALOG
01
02
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屏障
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循环和脑屏障 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
脑脊液
定义
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 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
成分
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 少量淋巴细胞 pH7.4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中脑水管 正中孔
脑脊液循环和脑屏障 脑脊液及其循环
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正中孔 外侧孔
颈内静脉
蛛网膜下隙
上矢状窦
蛛网膜粒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蛛网膜下隙Biblioteka 屏障脑脊液循环和脑屏障 脑屏障
脑屏障
定义: 中枢神经统内对物质在毛细血管
或脑脊液与脑组织间转运过程中 起一定限制或选择的结构
血—脑脊液屏障 血液与脑脊液间 上皮细胞及闭锁小带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有窗孔
有一定通透性
脑脊液—脑屏障 脑脊液与神经元间
室管膜上皮 软脑膜 胶质膜
上皮间缝隙连接
通透性大
脑脊液循环和脑屏障 课后思考
习 题 01
脑脊液由何结构产生? 经何途径循环?
组成: 血——脑屏障
血——脑脊液屏障 脑脊液——脑屏障
脑脊液 毛细血管
脑脊液循环和脑屏障 脑屏障 血—脑屏障
01 血一脑屏障
位置:血液与脑、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

结构:①连续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②完整连续毛细血管基膜

③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形成的胶质膜

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ppt

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ppt
脑脊液循环模式图第四脑室正中孔小脑延髓池中脑水管大脑大静脉脑蛛网膜蛛网膜粒硬脑膜侧脑室脉络丛硬脑膜脑蛛网膜软脑膜蛛网膜粒大脑镰蛛网膜粒模式图侧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侧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中脑水管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外侧孔正中孔外侧孔正中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蛛网膜粒脑脊液循环途经
大脑镰
蛛网膜粒模式图
脑脊液循环模式图
脑脊液循环途经: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室间孔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外侧孔、正中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无色透明液体, 充满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及蛛网膜下隙。 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震荡、保护、运输代 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等作用。硬脑膜 来自脑室脉络丛上矢状窦 室间孔
交叉池
脚间池
上矢状窦
蛛网膜粒
脑蛛网膜
大脑大静脉 直窦 中脑水管 小脑延髓池 第四脑室正中孔
硬脑膜 软脑膜
蛛网膜粒 脑蛛网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急性脑脊液循环梗阻
是由先天性因素,如导水管狭窄或隔膜闭锁,或 后天性(继发性)因素,如炎症、出血、肿瘤 等引起的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什么是脑脊液?
• 1.全身血压的变化如在脑及脉络从血流的自动调节范 围,即平均动脉压在6.7-8.0kPa时,脑脊液分泌基本不 受影响。
• 2.颅内压在0-2.1kPa范围内,脑脊液分泌量无影响;若 超过2.2kPa时,脑脊液分泌量明显减少。
• 3.代谢性及呼吸性碱中毒时,脑脊液的分泌量减少 23%-46%。
• 4.直肠温度每增加1°C时,脑脊液的分泌量增加1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何为脉络丛?
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上的血管与室管膜 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其中有些部位血管反复分 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 入脑室形成脉络丛,为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正中孔、外侧孔
easy 蛛网膜下腔 大脑背面 hard
蛛网膜颗粒
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
血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影响脑脊液分泌的因素
☻侧脑室的脉络丛在侧脑 室的中央部、三角部、下 角部
☻第三脑室的脉络丛在第 三脑室的上壁,通过室间 孔与侧脑室脉络丛相连
☻第四脑室顶的后壁下面 为第四脑室脉络丛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左右室间孔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的脑脊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梗阻性脑积水
• 梗阻性脑积水常常伴发积水性脑水肿,这种类型的脑积水实质是由脑 室来的大量脑脊液侵润萎缩的脑组织,使之含有过量的组织液所致。 梗阻性脑积水分为:
• (1)由室间孔或第三脑室梗阻引起一侧或两侧脑室脑积水; • (2)由中脑导水管梗阻引起两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和第三脑室脑积水
脑脊液是充满于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隙内 的无色透明的水样液体,比重为1.005-1.009。内含氯 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等电解质和少量蛋白、葡萄糖, 细胞很少,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什么是脑脊液?
脑脊液保持这种特殊性质是由于脑内存在血-脑脊液屏障 ,它可阻止血液中的大分子成分进入脑脊液中。脑脊液 的成分与血浆成分有较大的差异,蛋白质含量极微。脑 脊液并不是血浆的简单过滤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表现
• 婴幼儿脑积水的临床表现
伸,并与这些神经根的周围组织间隙和淋巴管相通,通过淋巴 管将部分脑脊液吸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影响脑脊液吸收的因素
1.颅内压在0.7kPa时,脑脊液开始被吸收,一般在1.1kPa时吸收与
分泌达到平衡。在2.6kPa时吸收量可达1.5ml/min(正常时为 0.3ml/min)。在炎症、创伤和出血引起的颅内压和脑静脉压同 时增高情况下,脑脊液的吸收则降低为正常的1/2以下。 2.蛛网膜颗粒可因炎症或出血后红细胞堵塞造成脑脊液吸收能力降 低。

• (3)由第四脑室梗阻引起两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脑积水,以及中脑水管 扩张;
• (4)由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侧孔梗阻引起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 管以及第四脑室的脑积水;中脑导水管、正中孔和侧孔梗阻引起侧脑 室和第三脑室扩张,引起对称性脑积水;室间孔或一侧侧脑室的某处 发生梗阻时,使其中一侧侧脑室的全部或部分扩张,成为不对称的脑 积水。
3.各种病因或先天性因素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通道的机械性阻塞,使 脑脊液循环的生理流向受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梗阻性脑积水
• 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 素造成的脑脊液循环通路在第四脑室以上受阻, 使脑脊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或小脑延髓池)的通 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病理现象。其特征是脑脊液 过多的积聚,导致脑室扩大,颅内压增高,可伴 随继发性脑实质萎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脊液的作用是什么?
其功能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 巴,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 营养、运输代谢产物以及维持正常 颅内压的作用。 脑脊液总量在成人120-180ml,平均约150ml,它 处于不断地产生、循 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其途径 如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脊液循环路径怎样?
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
脑脊液一道,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 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使脑、脊髓和脑神经、脊神经很均被脑脊 液浸泡。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透到硬脑膜 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颈内静脉)中。如在脑脊液循环途径中发 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脑脊液吸收的途径
1.经硬脑膜血管途径,即蛛网膜下隙中的脑脊液大部分经蛛网膜绒 毛的小管状开口进入硬脑膜的静脉窦内。
2.一部分脑脊液可直接经脑表面的毛细血管吸收回流入血液循环。 3.神经周围的淋巴途径,蛛网膜下隙沿着脑和脊神经பைடு நூலகம்一起向外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