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富贵不能淫》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1《富贵不能淫》课件
![21《富贵不能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d4e250e45c3b3567ec8bd0.png)
古代社会称男子为“丈夫”,那么只 要是男子就能被称为“大丈夫”吗?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授课人:潼南二中 吴金萍
学习目标:
1、积累“女”“屈”“淫”“移”“由”“诚”“命”“正”等 文言词汇,积累名言警句。 2、能理解孟子的观点主张。树立正确的人 生价值观。
(二)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1、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 衍、张仪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 2、孟子怎么看待张仪、公孙衍?他这 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 3、在孟子心中,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 大丈夫?
1、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 张仪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
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谢谢读对停顿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 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 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 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诚:
大丈夫: 有志向、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是:这
字
丈夫:男子
命:教导、训诲。 女:同“汝”,你。
词
正:准则,标准。
由:遵循。
理
淫:使......惑乱,迷惑。
移:使......改变,动摇。 屈:使......屈服。
解
句子理解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翻译: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翻译:这怎么能叫大丈夫呢?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授课人:潼南二中 吴金萍
学习目标:
1、积累“女”“屈”“淫”“移”“由”“诚”“命”“正”等 文言词汇,积累名言警句。 2、能理解孟子的观点主张。树立正确的人 生价值观。
(二)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1、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 衍、张仪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 2、孟子怎么看待张仪、公孙衍?他这 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 3、在孟子心中,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 大丈夫?
1、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 张仪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
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谢谢读对停顿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 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 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 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诚:
大丈夫: 有志向、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是:这
字
丈夫:男子
命:教导、训诲。 女:同“汝”,你。
词
正:准则,标准。
由:遵循。
理
淫:使......惑乱,迷惑。
移:使......改变,动摇。 屈:使......屈服。
解
句子理解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翻译: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翻译:这怎么能叫大丈夫呢?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ppt课件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4ba5a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4.png)
《孟子》三章
富贵不能淫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英雄豪杰,他们面 对各种情况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比如关羽,面对曹操的 优厚待遇,依旧心系刘备,不肯背叛;文天祥在元朝的威逼利 诱下,坚决不降,保持民族气节。大家还能想到哪些这样的人 物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就对大丈夫 有着深刻的阐述。
5.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 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 根本原则,是核心和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接下来 的“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 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 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补充,因此置于最 后。
拓展延伸
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现实意义。
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 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 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 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景春(问): 大丈夫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批驳
这 怎么,哪里
孟子曰:“是 焉 得 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译文: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 男子呢?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到、往 告诫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父亲给予训导。 命,教导、训诲。
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
3.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是如何反驳的?
首先,用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否定景春 的观点;
接着,直接批驳,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 衍、张仪不能称为大丈夫,他们的所行不过是迎合主 上的“妾妇之道”;
富贵不能淫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英雄豪杰,他们面 对各种情况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比如关羽,面对曹操的 优厚待遇,依旧心系刘备,不肯背叛;文天祥在元朝的威逼利 诱下,坚决不降,保持民族气节。大家还能想到哪些这样的人 物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就对大丈夫 有着深刻的阐述。
5.孟子提出的可以称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 置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居天下之广居”三句是作为大丈夫应该坚持的 根本原则,是核心和基础,所以必须放在最前面;接下来 的“得志”“不得志”是分两种情况讨论,是对根本原则 的一种补充;“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 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又是进一步补充,因此置于最 后。
拓展延伸
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现实意义。
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 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 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 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景春(问): 大丈夫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批驳
这 怎么,哪里
孟子曰:“是 焉 得 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译文: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 男子呢?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到、往 告诫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父亲给予训导。 命,教导、训诲。
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
3.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是如何反驳的?
首先,用反问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否定景春 的观点;
接着,直接批驳,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 衍、张仪不能称为大丈夫,他们的所行不过是迎合主 上的“妾妇之道”;
21富贵不能淫专题培训课件
![21富贵不能淫专题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d1bc7e6c85ec3a86c2c556.png)
知识链接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轲,字子舆,战国中期著名的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 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与孔子合称“孔孟”,被称为“亚圣”。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 要讲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 和各学派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况。是四书之一。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关于纵横家的处世方式,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述: “(与张仪、公孙衍)同时代的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 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 的道理!
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 们凭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 策,办外交 ;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
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害你。国 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 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 非,只要会说,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 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谈恻这隐也之心主仁时也古 在
•谈羞些恶不之心义义隐也代 我
•你的恭地方敬例外之心的糟礼藏着也文化
国 星
•看法是找出非,请之心粕,智某些也中,
光 灿
。来你本封会烂
, 把—文—建《不孟的子·告子
》
取
其
精
华
,
去
其
糟 粕
仁义礼智
糟粕之处:
• 妻妾制度 • 三从四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拓展延伸
现在的 我们要
孟子大丈夫观掷地有声,你能举出哪些例子呢? 富贵不能淫: 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 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 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轲,字子舆,战国中期著名的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 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与孔子合称“孔孟”,被称为“亚圣”。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 要讲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 和各学派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况。是四书之一。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
关于纵横家的处世方式,朱自清先生有一段精彩的评述: “(与张仪、公孙衍)同时代的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 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 的道理!
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他 们凭智谋和辩才,给人家划 策,办外交 ;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
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害你。国 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 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 非,只要会说,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 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谈恻这隐也之心主仁时也古 在
•谈羞些恶不之心义义隐也代 我
•你的恭地方敬例外之心的糟礼藏着也文化
国 星
•看法是找出非,请之心粕,智某些也中,
光 灿
。来你本封会烂
, 把—文—建《不孟的子·告子
》
取
其
精
华
,
去
其
糟 粕
仁义礼智
糟粕之处:
• 妻妾制度 • 三从四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拓展延伸
现在的 我们要
孟子大丈夫观掷地有声,你能举出哪些例子呢? 富贵不能淫: 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 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 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富贵不能淫》PPT下载【优秀课件PPT】
![《富贵不能淫》PPT下载【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47df4959eef8c75fbfb37f.png)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贫贱不能移:贫穷卑贱不能使之改变 操守。形容意志坚定。
惑乱,迷惑。这 里是使动用法。
改变,动摇。这里 屈服。这里是使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使动用法。
用法。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
21 富贵不能淫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字词注音
公孙衍( yǎn ) 妾妇之道( qiè ) 贫贱( jiàn )
丈夫之冠( ɡuàn ) 不能淫( yín )
通假字
往之女家( 通“汝”,你 ) 戒之曰( 通“诫”,告诫 )
字词释义 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
富贵不能淫
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孟子从对大丈夫的错误看法批驳开 始,阐述了做到“大丈夫”的标准,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从而提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道。即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 立身处世态度。
有时候,人太清醒反而觉得累,觉得不快乐,但是想要学会装糊涂还真是难。不要等到人生垂暮,才想起俯拾朝花,且行且珍 面前一文不值,却在另一个人面前是无价之宝。谨记自己的价值所在。路再远,也有尽头;苦再深,也会结束,只要不放弃, 漫漫的长途中跋涉,在深深的痛苦中挣扎,我们常常为环境所迫,被困难所迷惑,放弃了希望,厌倦了生活,觉得路越走越窄 窄的不是路,是思想与感情,深的不是苦,是感受与心情,路边是路,苦中有甜,看得是你自己。许多人,不是擦肩,就是 事,不是无能,就是无情,总是无缘。人生,就是一次艰辛的旅行,得意时,顿生许多豪情,期盼着,浏览更多美好的风景 心,渴望着,走出困境摆脱愁情。人生所有的一切,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圆满很少,完美不多,人如此,事这样,如意很少 好多人或事,明明喜欢,偏偏不能;明明热爱,恰恰不能;生活,有许多无能,好多事情,明明讨厌,常常不做不行;明明厌倦, 的不能,想说的不行;不愿做的,却又不能,不想说的,就是不行。我们就是这样无奈,无能。何时,能随心如愿,给心身最大 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好心态是人们一生中的好伴侣,让人 悟:要有阳光般的心态。没有爱的生活就像一片荒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会爱别人,其实就是爱自己”,让爱如同午后阳 房。人生感悟:学会爱别人多去尊重理解别人,常怀宽容和感激之心,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海纳百川才有了海的广 是他们给了你帮助:感激你的敌人,是让你变得坚强。人生感悟:懂得宽容和感恩。管好自己的嘴,讲话不要只顾一时痛快 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说话要用脑子。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人生感悟:切记祸从口出!人情、人情,人之常情, 往,“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所以,“人情要多储存,就像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人生感悟:多储 躁!不要急于下结论特别是生气的时候做决断,要学会换位思考,或者等一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 单的事情复杂化。人生感悟:遇事莫急躁!真正学会知足。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大千世界总有比如你 我哭泣没鞋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脚”。人生感悟:真正学会知足。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有胜他的把握,根本 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它一口吗?人生感悟:不和小人生气计较。别把工作当负担,既 没有更好的选择,与其生气埋怨,不如积极快乐的去面对。当你把工作当做生活和艺术时,你就会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人生感 人活着一天就是福气,就该珍惜,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 舒坦,心也舒坦。人生感悟:珍惜自己的生活。1.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往往身不由己。生活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就好。有的人像WIFI热点,即使远了,但是只要你没改密码,再相见的时候也会自动连上,只是改不改密码,也是人家的事了 人生,要么没心每肺扮傻到底,别让自己活成了那种,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人。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小事也认真, 往往也做不成大事。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自已的修养不够。人生在世,顺少逆多,一辈子不容易,千万不要总是跟别人过不 不去。如果是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就应该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变坏,你将永远吃不到好的 总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 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 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励志语录未来幸福就在于此。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 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 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
《 富贵不能淫》课件 PPT
![《 富贵不能淫》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cc1c215e482fb4daa58d4bc6.png)
• 2017名师预测)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 富贵不能淫
•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 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 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 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 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 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 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 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 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 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要有一个健康、 良好的环境。
谨慎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
正理。
丈夫 介词,把。 原则
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句意:
当作 …者…也:表判断(标志)
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 作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动词,居住。 名词,居所。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 4.你认为【乙】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甲】文谈 谈你的看法。
• 我认为苏武是大丈夫。【乙】文中苏武不因匈奴的胁迫而投 降,牧羊、睡觉时都拿着“汉节”,这符合【甲】文中“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不能淫》ppt课件(19页)
![《富贵不能淫》ppt课件(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a632a66d01f69e3143329454.png)
作者知多少
孟子(前372年-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 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 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 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 合称为“孔孟”。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各种形式 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 示)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学 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白的 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六)你评我评,总结提升
请班长评价一下这节课。
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标注到
课堂表现表上。 小组长给自己小组的组员加好 分数,上报到课代表。
作业: 1、整理完善笔记。 2、练习册40页第一则内容。 3、练习册43页,10—14题。
1、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2、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 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公孙衍、张仪他们虽然身为三国相、六国相, 威欺天下,但是他们也要无条件地服从一国之 长,他们的一切行为,还要根本决定于秦王、 魏王的利益取向,他们的所谓“大丈夫行为”, 实际上是趋炎附势、狐假虎威的没有原则的 “事君之道”。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 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 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 的是妾妇之道 ,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 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的时候,父亲教 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她 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 夫家, 一定要恭顺、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 夫。‟把顺从作为正理,是妇人家遵循 的道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 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 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光明 的大路--义。 得志的时候偕同百姓循着大道前进, 不得志的时候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淫》复习课件
![《富贵不能淫》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9c36af2af90242a995e510.png)
④《富贵不能淫》中,纵横家景春认为 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的原因是: 一__怒__而__诸__侯__惧___,_安__居__而__天__下__熄__。
⑤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妾妇之道。
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 【翻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 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 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 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 的道路。
然后 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从正面 论证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
最后 归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个中心论点。
分析孟子的“妾妇之道”和 “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答:“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如公孙 衍、张仪,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只是 顺从秦王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
惑乱,迷惑。这 里是使动用法。
屈服。这里是 使动用法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改变,动摇。这 此之谓大丈夫。” 里是使动用法。
【翻译】富贵不能使他惑乱,贫贱不能 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 叫做大丈夫!
内容理解: 全文脉络
论证方式:驳论
首先 引用景春的话,提出一个错误的论点。
接着 用了举例论证,举男子加冠和女子出嫁 的事例驳斥了景春的观点。
孟子的故事:
①孟母三迁。
孟子的思想:
①施仁政,行王道。 ②民贵君轻。 ③人性本善。
孟子的名言: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⑤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⑤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妾妇之道。
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 【翻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 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 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 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 的道路。
然后 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从正面 论证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
最后 归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个中心论点。
分析孟子的“妾妇之道”和 “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答:“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如公孙 衍、张仪,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只是 顺从秦王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
惑乱,迷惑。这 里是使动用法。
屈服。这里是 使动用法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改变,动摇。这 此之谓大丈夫。” 里是使动用法。
【翻译】富贵不能使他惑乱,贫贱不能 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 叫做大丈夫!
内容理解: 全文脉络
论证方式:驳论
首先 引用景春的话,提出一个错误的论点。
接着 用了举例论证,举男子加冠和女子出嫁 的事例驳斥了景春的观点。
孟子的故事:
①孟母三迁。
孟子的思想:
①施仁政,行王道。 ②民贵君轻。 ③人性本善。
孟子的名言: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⑤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复习课件
![《富贵不能淫》-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cebf289b6648d7c1c7466e.png)
•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
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 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 四、主要内容。 •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大丈夫?
• 3、大丈夫不受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 施加的因素影响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 ①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 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 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 不上大丈夫②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 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 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 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 9、必敬必戒:谨慎。 • 10、由:遵从。 • 11、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 12、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 13、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 14、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 15、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 三、翻译句子。 •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 气,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
•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课件
富贵不能淫
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 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 四、主要内容。 •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大丈夫?
• 3、大丈夫不受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 施加的因素影响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 ①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 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 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 不上大丈夫②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 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 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 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 9、必敬必戒:谨慎。 • 10、由:遵从。 • 11、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 12、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 13、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 14、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 15、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 三、翻译句子。 •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 气,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
•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课件
富贵不能淫
21.富贵不能淫(17张PPT)
![21.富贵不能淫(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4958e40c22590102029d74.png)
成年 男子
丈夫 告诫 去, 正理 到
留神, 当心
顺从
居 住
居所
实现
实 行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 天下之 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 夫。”
固守坚 持
原则,行 为准则
重点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 2.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此之谓 大丈夫
孟子的思想
:
性本善
施仁政
行王道
民贵君轻
走近作者
孟子(约前372一前
289),名轲,字子舆, 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 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
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
尊为“亚圣”,后世常把孔 子和他以“孔孟”并称。
写作特点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 逻辑严密;
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
合作探究 分析课文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 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合作探究 分析课文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
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
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
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 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用 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丈夫 告诫 去, 正理 到
留神, 当心
顺从
居 住
居所
实现
实 行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 天下之 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 夫。”
固守坚 持
原则,行 为准则
重点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 2.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此之谓 大丈夫
孟子的思想
:
性本善
施仁政
行王道
民贵君轻
走近作者
孟子(约前372一前
289),名轲,字子舆, 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 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
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
尊为“亚圣”,后世常把孔 子和他以“孔孟”并称。
写作特点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 逻辑严密;
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
合作探究 分析课文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 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合作探究 分析课文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
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
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
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 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用 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富贵不能淫精品ppt课件
![富贵不能淫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d06d8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c.png)
熟读成诵: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即魏人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
张仪:魏人,游说六国连横去服从秦国的 大政客。
确实
安静
平息,指战火熄灭, 天下太平
疏通文意:
*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太平”
疏文意:
*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威武不能屈 —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贫贱不能移 —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2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代指什么?
“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对比分析孟子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去,到
通“汝”你
恭敬
留神,当心,谨慎
违背
正理,及基本原则。
疏通文意:
这
您
丈夫
顺从
*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即魏人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
张仪:魏人,游说六国连横去服从秦国的 大政客。
确实
安静
平息,指战火熄灭, 天下太平
疏通文意:
*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太平”
疏文意:
*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威武不能屈 —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贫贱不能移 —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2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代指什么?
“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对比分析孟子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去,到
通“汝”你
恭敬
留神,当心,谨慎
违背
正理,及基本原则。
疏通文意:
这
您
丈夫
顺从
*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富贵不能淫》公开课件 图文
![《富贵不能淫》公开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802a4eb7360b4c2e3f64c2.png)
21 富贵不能淫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字词注音
公孙衍( yǎn ) 妾妇之道( qiè ) 贫贱( jiàn )
丈夫之冠( ɡuàn ) 不能淫( yín )
通假字
往之女家( 通“汝”,你 ) 戒之曰( 通“诫”,告诫 )
字词释义 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
富贵不能淫
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
板书设计
论点:得志,与民由之;
富
不得志,独行其道
贵
不 论据:学礼、居·立·行
能
淫
富贵不能淫
类推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 不 淫此 ,之 不谓 移大 ,丈 不夫 屈 )
课文小结
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道。得与志百,姓一与同民遵循由正之道而;行不。由得,志遵循,。独行其道。
得,实现。得志:得,实现。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 的话作答。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 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 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 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 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为了在旅途结束时不留下丝毫的遗憾, 请把握 好旅程 中的每 一分钟 。一路 上慢慢 地走, 别忘了 欣赏沿 途的风 景。
后来,他爱上了她,一个让辉用三生 三世都 不能忘 记的女 人。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原名:张 波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 网络平 台。喜 欢把日 子中的 点点滴 滴写进 文字里 ,抒写 心中之 梦,始 终保持 着乐观 心态, 过好每 一天。 滴写进 文字里 ,雀巢 冰泣淋 裡的一 种,外 面是薄 薄的一 层巧克 ,裡面 是甜甜 的奶油 的一个 心形的 冰棍我 要用 它来纪 念他们 的爱情 。 辉和莉是在网络上认识的,莉比辉大5 岁。20 00年初 秋的一 天,他 们相识 了,以 后的日 子,他 们相知 了,彼 此以姐 弟相称 。第一 次他给 她写信 是在圣 诞节, 当时仅 仅是一 声祝福 ,是一 张贺卡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字词注音
公孙衍( yǎn ) 妾妇之道( qiè ) 贫贱( jiàn )
丈夫之冠( ɡuàn ) 不能淫( yín )
通假字
往之女家( 通“汝”,你 ) 戒之曰( 通“诫”,告诫 )
字词释义 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
富贵不能淫
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
板书设计
论点:得志,与民由之;
富
不得志,独行其道
贵
不 论据:学礼、居·立·行
能
淫
富贵不能淫
类推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 不 淫此 ,之 不谓 移大 ,丈 不夫 屈 )
课文小结
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道。得与志百,姓一与同民遵循由正之道而;行不。由得,志遵循,。独行其道。
得,实现。得志:得,实现。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 的话作答。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 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 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 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 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为了在旅途结束时不留下丝毫的遗憾, 请把握 好旅程 中的每 一分钟 。一路 上慢慢 地走, 别忘了 欣赏沿 途的风 景。
后来,他爱上了她,一个让辉用三生 三世都 不能忘 记的女 人。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原名:张 波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 网络平 台。喜 欢把日 子中的 点点滴 滴写进 文字里 ,抒写 心中之 梦,始 终保持 着乐观 心态, 过好每 一天。 滴写进 文字里 ,雀巢 冰泣淋 裡的一 种,外 面是薄 薄的一 层巧克 ,裡面 是甜甜 的奶油 的一个 心形的 冰棍我 要用 它来纪 念他们 的爱情 。 辉和莉是在网络上认识的,莉比辉大5 岁。20 00年初 秋的一 天,他 们相识 了,以 后的日 子,他 们相知 了,彼 此以姐 弟相称 。第一 次他给 她写信 是在圣 诞节, 当时仅 仅是一 声祝福 ,是一 张贺卡
《富贵不能淫》ppt课件(19页)
![《富贵不能淫》ppt课件(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d9b7f7f45ef7ba0d4a733b3a.png)
作者知多少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各种形式读文章, 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示)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学习,再进 行小组交流,有不明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 学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 大丈夫吗? •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 安静下来,天下就平安无事。”
(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级展示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 髓?
2、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1,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 2,得志,与民由之 3,不得志,独行其道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课堂练习
孟子认为景春的观点错在哪里? 从本文哪几个方面论述应该知礼这一个观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一句有何现 实意义? 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 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 路--义。 • 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 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 是大丈夫。”
2021中考文言文复习《富贵不能淫》PPT
![2021中考文言文复习《富贵不能淫》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7be7a76bd97f192379e92a.png)
A.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B. 富贵不能淫 C. 贫贱不能移 D. 威武不能屈
答案:A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 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B.景春提出观点时使用了一个对偶句,而孟子则针锋相 对,同样用一个对偶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焉得“一 语不仅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景春的 不屑和鄙视。
C.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 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 富、 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D.“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 句,釆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 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 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1、景春为什么称公孙衍、张仪为“大丈夫”?
原句: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解答:景春是从权势、地位的角度来衡量的。 公孙衍、张仪身居高位,大权在握,举手投足间便 可以左右诸侯,可谓威风十足。这样的人物在景 春看来自然可称得上“大丈夫”。
3、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妾妇之道”。
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景春对公孙衍、 张仪的赞美,孟子认为他们是“富贵不能淫”品德的代 表。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大意是要求女子顺 从丈夫,这是古代对妇女品德的要求。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作者对“ 大丈夫”的定义,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 D.“大丈夫”在古代是对品德高尚有节操的俊杰的尊称 。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行得正、站得直,为着正义的理想 和目标去奋斗。
答案:A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 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B.景春提出观点时使用了一个对偶句,而孟子则针锋相 对,同样用一个对偶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焉得“一 语不仅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景春的 不屑和鄙视。
C.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 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 富、 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D.“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 句,釆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 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 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1、景春为什么称公孙衍、张仪为“大丈夫”?
原句: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解答:景春是从权势、地位的角度来衡量的。 公孙衍、张仪身居高位,大权在握,举手投足间便 可以左右诸侯,可谓威风十足。这样的人物在景 春看来自然可称得上“大丈夫”。
3、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妾妇之道”。
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景春对公孙衍、 张仪的赞美,孟子认为他们是“富贵不能淫”品德的代 表。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大意是要求女子顺 从丈夫,这是古代对妇女品德的要求。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作者对“ 大丈夫”的定义,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 D.“大丈夫”在古代是对品德高尚有节操的俊杰的尊称 。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行得正、站得直,为着正义的理想 和目标去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10、正:准则,标准。 11、由:遵循。 12、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13、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4、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15、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16、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17、必敬必戒:谨慎。 三、翻译句子。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 五、理解性默写 • 1、与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 天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得志,与民 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2、大丈夫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居天下 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3、大丈夫不受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 施加的因素影响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复习课件
• 一、关于作者 • 本文选自《孟子.滕文公下》。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 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 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 共同编著的。 • 二、注释 • 1、诚:真正,确实。 • 2、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 3、天下熄: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 4、焉:怎么,哪里。 • 5、冠:行冠礼。 • 6、命:教导、训诲。 • 7、戒之曰:告诫。 • 8、女:同“汝”,你。 • 9、夫子:这里指丈夫。
•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 气,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 •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 确的道路——义。 •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 志的时候,独自走己的道路。 •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 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 四、主要内容。 • 1、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大丈夫?在孟子心 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 ①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 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 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②在孟子看来, 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 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 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 2、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 是如何看出来的? • ① 敬仰、崇拜、羡慕②从反问句式、副词“诚”以及对他 们能力的夸张性描述上可以看出来。 • 3、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分别讲了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 ①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为第一层,反 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 “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 谓大丈夫”为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②前一个层次 应该读出不屑、轻蔑和鄙视,后一个层次应该读得慷慨激昂、 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