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课堂新要求
新课标 新教材 新课堂
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三种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新教材同时进入全国各个实验区。
这三套教材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的突破。
下面我结合洪宗礼主编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材的优势特点(一)教材选文的优化选文和编排重视中华优秀文化、人类进步文化及多元文化的融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注意题材、文体、风格的多样化。
文质兼美,保护了经典,开发了精品。
内容上摒弃了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二)教材单元合成的巧妙“合成单元”的设计思路旨在围绕主题词把读写口语交际及综合实践活动加以优化整合,使之彼此渗透,互相联系。
从结构整合入手,巧妙地把35个主题单元多维多角度地整合成一个语文综合实践系统,力求达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
(三)亮点鲜明的“专题”设计全套教材共安排了10个专题,分别是“狼”、“荷”、“长城”、“汉字”、“鸟”、“叶”、“气象物候”、“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文”,令人耳目一新。
这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是一个十分大胆的尝试。
这样的设计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从多角度看都是非常精彩的。
(四)学生受用终生的“名著推荐与阅读”这一设计的意义在于把读整本书引入课堂,打破了历来课堂上只能读单篇文章的惯例,让学生课内外结合,独立阅读整本书。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增加语文积累,而且可以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逐步掌握读整本书的钥匙,可以说是终生受用的。
(五)令人耳目一新的“练习设计”“探究・练习”设计四种题型(或选编两三题):整体感知题,揣摩品味、语言运用题,多解创意题,记忆积累题。
四题设计多维、多角度、有层次地引导言语实践,引导自主解读文本。
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仅有85条“探究・练习”,其中属于感知的23条,揣摩品味、语言运用的21条,多解创意的20条,比较阅读的4条,记忆积累的(主要是片段和全文背诵、熟读)17条。
义务教育新课标与新课堂
义务教育新课标与新课堂20__年6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人教版小学英语新课标教材网络培训,在整个网络培训学习过程中,见识很多,惊喜很多,感悟很多,一些新课标理念让我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在短短一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新课标的解读和新课程的解读,切身体会到了新时期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通过自学,我对教学评价存有了较深刻的体会。
评价就是英语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是同时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确保。
英语课程的评价应当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建议,实行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率监控。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就是自学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需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构成性评价的任务就是对学生日常自学过程中的整体表现、所获得的成绩以及所充分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
其目的就是鞭策学生自学,协助学生有效率调控自己的自学过程,并使学生赢得成就感,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培育合作精神。
因而在教学中,我实行了以下活动:对课堂自学活动评选、学习效果Benfeld、专访、家长对学生自学情况的意见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
三、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必须时刻高度关注评价对学生自学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
因为意见反馈信息可以协助我们晓得学生自学的成就、教师教学中的顺利之处与严重不足、学生自学中的问题或严重不足等,协助我们根据评价的意见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四、总结经过培训,并使我更新了观念,教给了很多科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必须深入细致自学教育教学理论,把教给的科学知识尽快的消化,稀释变为自己的教学方法。
尽快积极探索出来一条适宜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构成自己的明朗的教研教学风格和模式,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作出理应的贡献。
构建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
构建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新课标,新理念,需要教师以全新的思维去应对,更需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去践行新课标理念的要求。
充分显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应用、审美、探究”三方面的语文能力。
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堂。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明确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是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的。
要求重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确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新课标理念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也会因此而向良好的态势发展。
二、教师要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特点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明确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更要把握新教材的特点。
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新型的高中语文课堂。
这样,才不会在课改的浪潮中迷失方向。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与课程目标高度吻合,它与传统的教材有着明显的不同。
(1)新教材分必修本和选修本。
必修本课程重点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学生通过必修课本的学习,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素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应用、审美、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选修本课程重点突出选择性和发展性,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2)新教材的必修本和选修本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
必修本课程包含5个模块,即语文1至语文5.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方面的的目标。
选修本课程分为五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新课标,新课堂 新理念+教学研讨主题
新课标,新课堂:引领教育新方向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深刻变革1. 新课标的出台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原有的课程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新课标的出台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教育的深刻变革,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推动教育朝着更加科学、民主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 新课标的主要特点新课标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标准来说,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加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性。
新课标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强调知识、能力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堂:教学形式的全面创新1. 新课堂的内涵和意义作为新课标的实施载体,新课堂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全面创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 新课堂的核心理念新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因势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堂还强调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样性,鼓励教师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教学研讨:共享成长的评台1. 教学研讨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研讨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式,通过教学研讨,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共享教学方法,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教学研讨的组织和实施在新课标、新课堂的背景下,教学研讨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观摩课、教学交流等形式,搭建起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评台,促进教师思想的碰撞和教育教学的互动,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结语:新课标、新课堂以及教学研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深入探讨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更高水平迈进。
新课标下新课堂的40个新思维
新课标下新课堂的40个新思维作为新课标下新课堂的教育者,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以下是40个新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一、探索思维1. 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方案。
2. 推理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推理和演绎来解决问题。
3. 反思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习效果。
4. 好奇心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二、合作思维5. 团队合作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和成果。
6. 共享思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群体智慧的发挥。
7. 听取他人意见的思维: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尊重不同观点,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
8. 跨学科思维: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问题,拓宽知识边界,培养综三、创造思维9. 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通过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11. 想象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预测未来,创造新的可能性。
12. 反传统思维: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四、批判思维13. 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评估证据,做出合理的判断。
14. 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找出解决方案。
15. 信息思维: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辨析能力,避免盲目接受和传播错误信息。
16. 问题解决思维:鼓励学生主动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五、实践思维17. 实践思维: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实际问题18. 动手能力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锻炼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创造力。
19. 实验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2022版最新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新课标+新课堂+新评价
初中生物课程的“六大”核心理念
核心素养为宗旨
课程设计重衔接
学习主题为框架
内容聚焦大概念
教学过程重实践
学业评价促发展
06
初中生物课程的“六大”核心理念
核心素养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发挥学科育人的价值,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
01
课程设计重衔接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习有效衔接、循序渐进、连贯一致。
2022版最新初中生物新课标解读
前言
目 录
01
初中生物课程的性质
初中生物课程的“六大”核心理念
02
初中生物“四大”核心素养的解读
03
04
初中生物的四个方面培养目标概述
初中生物的课程内容设置思路及学习主题安排
05
01
PART ONE
初中生物课程的性质
初中生物课程的性质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
核心素养解读——探究实践
内涵:源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现实需求,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与品格。探究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主要环节有:发现问题或提出任务,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获得证据或形成初步产品,分析证据或改进设计,得出结论或物化成果,进行表达、交流或展示等。主要功能: 01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 02是扩展视野、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 03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围绕“大观念”和“引导问题”创设真实情境和真实任务 设计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最身经历知识的诞生和应用过
制定教学目标应体现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本课程的价值追求。教学目标应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教学目标应体现核心素养的发展性。教学目标应体现核心素养的实践性。
新课改后的新课堂
一
过 本 身 的 电 流 和 两端 的 电 压 的关 系 . 以称 为 部 分 电路 的 欧 姆 所
定律 。)
8 吱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 对 闭 合 电 路 I E的 关 系 引 导 学 师 针 和
生 自 己动 手 推 导 过 程 I U R。针 对 全 电 路 R 即 为 R ( ) R =, 外 + ( )U 即为 E, 以有 I E R( ) R( ) 即 I ER+ ( R 即 内 , 所 = / 外 + 内 , = / r大 总 的 外 电阻 . 为 内 电阻 ) r 。 9教 师 重 点 强调 IU R和 I E R r 区别 . = / = ,+ 的
1 7 3
条边 线 都 画成 曲线 ,而 是 从 理 论 的 高 度 去 深 入 理 解 和 思 考 , 展 开讨 论 . 思 广 益 。 绘 画 透 视 理 论 E趋 完 善 , 集 使 t 更好 地 服 务 于 美 术创 作 与 教 学
XUEZ H0UKAN
已经 被 弯 曲 的 透视 线 紧密 地 连 接 在 一 起 。 些 弯 曲 的透 视 线 很 这 好 地 体 现 了 各 不 同 方位 的立 方 体 形 体 变 化 的 连 贯 性 和 准 确 性 。 打 破 了 传 统 的 立方 体 透 视 中不 同位 置 的立 方 体 相 互 脱 节 、 法 无
到 面 . 得 头 头 是 道 . 尔 加 上 几 个 简 单 的 提 问就 算 是 和 学 生 讲 偶 互动 了. 自我 感 觉 很 好 . 卖 力 。但 仔 细 再 想 : 过 的 内 容 学 生 很 讲
一
程度 . 些地方还有错误出现。 哪
过 程 :. 师 引 导 学 生 每 人 画一 个 完 整 的 闭 合 电 路 ( 组 1教 每 两 名 学 生 上 黑 板 ) 。 2画完 后 引导 两 名 学 生 做 点 评 教 师 根 据 展示 结 果 也 及 时 . 作 出 表 扬 和 纠错 3 导 两名 学 生 分 别 区分 内外 电 路 及 内外 电 阻 。 .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新挑战、新课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新挑战、新课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体育课标”)已正式发布。
2022年版体育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强调了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
从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而言,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指引下,究竟要打造什么样的新课堂,这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解读2022年版体育课标要准确回应的问题。
基于2022年版体育课标,探讨和把握新要求、新挑战和新课堂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的发展明确了新要求2022年版体育课标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与高中课标一致地提出了体育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规定了核心素养各要素要培养的要求。
理解和把握好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发展水平。
(一)理解“核心素养”关键要素是落细、落实、落好的前提素养是一个动态和整合的概念,包含能够应对复杂要求的能力,素养比知识和技能的概念更宽泛,是相关知识、认知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结合体,涵盖了稳定的特质、学习结果、信念价值体系、习惯和其他心理特征。
素养还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学习的过程,不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2]世界诸多国家在研究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不约而同地聚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具有核心素养的人。
OECD从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方面建构了核心素养框架。
中国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团队研究并发布,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要素以及十八个基本点。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新课标、新课程、新课堂、新气象
在传统 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 ,学生对 单一 的听老师 演奏 ( 唱) 或放磁带录音感 到枯燥 、单调 , 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欣 赏音乐 时显 得很被动 ,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 分散 ,教学也 达不到很好 的效果 , 而充满美感的 M I D I 音乐 、文字 、图 片、动画 、影像 等多媒体综合 信息 ,则能 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 、主 动 陛,学生会 在老师 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 的力度 、速度 、情绪 ,脑海 里产生 种种生动的想象 ,并激发起 了强烈 的音乐表现欲 、创造欲。 2 、运用多媒体 创设动态情境 ,突破重难点 音乐课不 同于绘画课 ,可以用色彩线条来 展示作品 ,也 不同于 语文课 ,可通 过语 言文字来叙述 ,而是一种 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 的过 程。因此 ,学生在遇到 困难 、思维受到阻碍时 ,应利用多媒体
新课标下 的音乐理念以审美为核心 ,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
音乐 的审美情 趣 ,就是喜欢 和爱好什么音乐的 问题 。一个学生为什 么喜 欢这种音 乐,不喜欢那种音乐 ,和学生的家庭 、经历 、性格 、 文化修养等方 面有关 系。我们应尊重学生 的个人趣味 ,进而更深一 层地 通过音乐 教学 , 把健康 、明确 、自然 ,对人类社会有意的音乐 展现 出来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 养 , 培养他们高 尚的审美情趣。 二、在 新课标 下的中学音乐课 堂教学 .应重视新课程教学 中创
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 当根据教 学内容 和 目的任务 ,将难 点 、重点 、主导思想 、作品风格 、音乐知识等 ,形象而生动地导入 课 的主体 中去 ,让每堂课都有 “ 新鲜”感 ,学 生的兴趣 、欲望才能 “ 长盛不衰” 。例如在欣赏京剧 《 霸王别姬 》选段 《 看 大王在 帐中 和衣 睡稳 》时 ,教师先把 《 四面楚歌 》的故事作一生动地描 述 , 使 学生对历史故事有所 了解 ,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欣赏兴趣也 随之倍增 。
新课标 新理念 新课堂
145课堂内外新课标 新理念 新课堂徐灵霞(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吴村中心小学,江西 上饶 334600)实施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以来,贯彻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重视教师“教”变为重视学生的“学”,由授受式教学变为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探索者,促进者。
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被灌输对象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由被培养成统一规格的人变为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的特长。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尝试,努力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一、开放课堂,以学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求老师彻底转变观念,从高尚的讲台走下来,与学生平等,做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开放课堂,真正使课堂教学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无论课内课外,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围绕“能力训练”这个核心而展开,两个基本点就是课内与课外。
课内注重于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课内课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首先从自读课文和课内外古诗词着手,通过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学会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知识积累,工具书等方法去探索课文内容,体味学习的乐趣,课前,我要求学生进行材料收集工作,如同一作者的,同一内容的,同一时代的,让学生收集起来,阅读整合,进行比较,相互印证。
有利于学生整合掌握知识。
为了打破“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坐观”的局面。
我让学生自行组成若干个小组,搜集整理资料,分工协作,搜集整理资料加入自己的分析和见解,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使他们掌握的课外知识得以互补,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谓一石三鸟。
《研读新课标重新定位新课堂》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研读新课标重新定位新课堂——2022版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
近段时间,我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同时,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参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通过观看专家教授视频、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学习,反复思考,对新课标的内容、变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对于如何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也有了一些思考,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和收获。
一、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主要包含六个方面: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
与2011版做比较,新增添的内容包含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第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它在教学的方向上,指引出了一条非常明确的路径--我们的学习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
原来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指向的是知识性和知识点的解读,而现在的课程标准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个当然也给我们老师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我们的总纲叫做课程目标,当然是立德树人,不光是在语文学科,应该是我们的所有学科都必须以这个作为基础进行。
第二个比较大的变化,原来的课程标准指向的内容没有界定得这么清晰,而这一次的重要内容主题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大内容主题。
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使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
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点: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在每一个学段目标后面都有特地指出。
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载体形式也是强化“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
新课标下新课堂的40个新思维
新课标下新课堂的40个新思维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创设情景:通过创造情景,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3. 游戏化学习:利用游戏元素和机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4. 开放性问题: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5. 设计思维:借鉴设计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
6. 创客教育:通过创造、制作实际产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7.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项目学习: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9. 社区实践:将学习与社区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0. 跨学科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11.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12. 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开展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13. 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14. 外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5. 跨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参加跨文化交流活动,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思维广度。
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16. 协作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7.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18. 项目合作: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19. 信息获取:教授学生有效获取、筛选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堂
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堂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一步到位。
对精讲多练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认为精讲多练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诉给学生,然后相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编拟出很多题目要求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从而使学生理解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而做题就是如何套用公式。
学生学到的不是数学,而只是解题技巧。
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
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
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
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学习“方位角”时,我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感知、体验各种方位角的大小和方向。
新课程 新课堂 新思维
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给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教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化学教学树立了新的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化学教学正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巨大的变化,研究新课程,上好新课堂,建立新思维应成为每个教师进一步探索的主题。
一、把握新课程研究新课程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理解和把握新教材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从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
化学新教材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充实了化学教材,加强了化学与人们关心的课题,如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等的融合与渗透;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形成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特别突出了以下几点:(1)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科学探究”不仅仅是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学习方式(2)突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化学推动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人类解决当时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中对初中生(7~9年级)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一)识字与写字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如何理解新课堂新
专题一作业如何理解新课堂的新?1、新课堂倡导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自主的“学”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攻关,小组活动由主持人进行分工,研究结果由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充分体现一种互动性学习。
对于各小组汇报不完善之处,老师进行精点,从而达到“画龙点睛”之佳境。
新课程倡导教师为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观点,而且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2、新课堂评价标准的转变新课程下的评价制度要求教师要正确全面的评价一个学生,并针对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在实践中应该怎样体现呢?第一,要用多只眼睛全面的看学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这句话用在对学生评价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大多都是善良、热爱集体的学生;纪律差的同学常常思维敏锐、创新意识强、好运动、身体素质好;学习态度认真、做事严谨、各个方面都不突出的学生非常在意老师对他的表扬,只要老师一表扬,他们的进步幅度特别大。
我发现,只要用心去观察,总能发现他们优秀的一面,针对他们的闪光点去鼓励,长此以往,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所以,教师应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制作一个全方面的评价表,在这个表中,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增进他的自信心,使其带动其它方面一同进步。
3、新课堂要求教师基本功提高传统课堂上教师能讲一口标准、干脆、地道的普通话;能写一手漂亮、美观、清晰的粉笔字;能迅速、形象地画出简笔画是对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的基本功也必须与时俱进。
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能够娴熟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包括收录机、投影仪的使用,微机的操作,制作课件,熟练运用网络知识等。
这些都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对当今教师的最基本要求,离开这些基本功,教师就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新课堂新要求
燕店镇燕店中心小学徐子波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要彻底摒弃传统数学教学观念的束缚,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关注学生活动的互动性。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有着本质的区别,新的课堂要求师生双方都以新的角色投入活动,为此,课堂必须落实“出新”的要求,才能保证课堂学习成效。
笔者认为新型数学课堂的“出新”至少有五方面。
一、学习内容呈现方式的出新
传统的数学课堂下呈现方式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对照书本而讲解,学生
有时根本不能理解其中抽象的原理,教师也只是口若悬河地讲解,到头来学生还是不清楚。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要有彻底的变革,笔者认为就现阶段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三:
一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声、图、文并存的立体结构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这样的方式会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我在教学《长方形旋转》这一知识时,就利用了一个FLASH动画使学生弄清了长方形旋转后得到一个圆柱体,FLASH动画还清楚地反映了圆柱的底面半径及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教学《圆的面积》时,在学生完成切拼圆的实验后出示一个FLASH动画使学生在操作中得出的模糊结论得以证实,更清晰地突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在FLASH动画的演示下学习显得更轻松,显得更有实效。
二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富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思考问题的方式熟悉学习内容。
所谓的富有价值的问题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正因为此,教师更要深刻领会教材的核心,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追求问与答的频率与形式,不从问题的质量入手,结果只能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
三、引用生活现象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触识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习《利息与利率》时就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的银行存款取款现象,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就可以引用医院里记录测量病人体温现象……总之,利用生活现象呈现学习内容,学生感觉会很自然,也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学生活动方式的出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任何被动接受、重复再现式的学习活动都无法激活
学生的创造潜力。
当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意义的建构活动,所学习的知识对象变为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时候,学习过程就变为探索的过程。
也正因为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此次新课改实验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合作交流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但运用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笔者认为选用合作交流的契机是:当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困难时,此时的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动力;当教学重点的难点时,此时的合作不仅能很好地突破重难点,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要做好指导,因为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仅仅是要解决知识的难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与人交往的良好习惯:勇于交流、乐于倾听、乐于赞赏等,这样多层面培养的合作才是大数学观下所需的学习方式。
合作交流不是只有一种方式,但的确是有用的方式,其组织形式也有可因人而异,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科学家般的发现眼光,培养科学家般的探究技能。
三、技能训练方式的出新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技能倾向,不同的人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有不同角度,这就造成了同一班级内知识技能的多层性,我们在开展有关训练时就必须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层次性,因此,有效的训练不是整齐划一型,也不是顶尖冲刺型,更不是夯实地基型,应该是在因材施教原则指导下的层次梯度型,这样的训练才会使每一位受训者都有一定的收获。
什么样的训练才是层次梯度型的呢?首先在常规的作业训练中要注意兼顾原则,在同一次作业中既有基础的练习题也有提高的尝试题,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得以锻炼;对于不同的学生还应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题(并非增加课外负担),每种训练都能实现“跳一跳摘果子”的心理效应,使他们体会到其中的成功快感;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小组,好的学生除了自我理解外还应该学会讲解,因为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更真实,学生的讲解更易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层次梯度训练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学习相对后进的学生出试卷,学习相对优秀的学生讲解试卷,如此的好差磋商交流使学习效果得以更好的保证。
我在教学中就运用了这样的方式,每一单元结束时,都会让那些学习相对后进的学生就自己的疑点出一份习题卷,我再集中学生的试卷进行了集体评讲与辅导,同时还安排优秀学生开展个别辅导活动,好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提升,后进生在这个过程中弄懂了知识,实现了“双赢”目的。
四、情感交流方式的出新
数学学习虽没有语文学习那样具有丰富的情感,但没有情感却是万万不能的,因此,数学学习也应该强调情感的双向交流,只有保护了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用心去学习数学,用心去运用数学。
传统的情感交流大多是简单的表扬,或是粗暴的批评,新课改下的情感交流应该是多渠道、多方式的,到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情感交流方式有:
一是学会语文老师的情感迸发,运用身体语言向学生表示自己的情感:用甜蜜的微笑向学生传达对他们的肯定,用深情的目光传递对他们的期望等,学生并非静放的实物,他们是富有感情的人,在一次次的交流中他们会知道其中的蕴意。
二是运用语文式的方法开展情感交流——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我就是在数学日记中发现学生的情感障碍,我就是在数学日记中体会到师生间的深情,我就是在数学日记中深层体会自我的失误……因为学生写数学日记不仅仅写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多的是写学习数学的感受和对数学的认识,数学日记为师生的情感交流搭建了平台,真正地实现了互动,我会给每篇数学日记写上自己的心语,学生从心语的体会中认识了许多,我们的感情也加深了许多,更可喜的是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了许多。
三是继承与发展传统的方法。
新方法的出现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方法,只是因为传统中有不足的成分,我们应该用发现与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方法,使其在不断的改进中教育教学服务。
情感交流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必须使自己与学生的交流是真真切切的,惟有此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才能从心底去唤起学生,使他们真心投入学习,那样的学习才会有效果。
五、学习评价方式的出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评价”的过程,评价的主体只限于教师,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的新课改下的学习,因为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就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于是“多元评价”成为新型学习的重要评价方式,数学学习评价也是如此。
我们要走出传统成绩论的误区,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要发现学生的进步;我们要改变过去由教师包办评价的倾向,更应该让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有的时候还可以是学生评价老师。
如教师评价学生:“你说得太好了,老师和你想的完全一样”、“你的回答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启发学生评价老师:“老师这样的想法好吗?好在哪里?”、“你们觉得老师的这种做法怎么样?”引导学生评价自己:“老师,我做的不完整,我可以改一下吗?”“我觉得认真听别人发言很重要”……
我每次总是把数学课的小结让给学生,让学生说说听课的收获,让学生谈谈讲课的优劣,让学生说说自我的感受……每一堂数学课都是在互动中结束,每一次小结都会有意外的收获。
新型数学课堂的构建并非只是以上的几方面,它要求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全方位的新,它要求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全过程的新,作为一名教师,只能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更好地领会其中的含义,在不断地实践中做出成绩——切实构建“新理念下的新课堂”,真正实施“新课堂下的新教学”,全力实现“新教学下的新收获!”
惟有此,我们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