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布氏杆菌病34例报告
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许早荣;郑爱红【摘要】目的通过查询大量文献及资料总结目前布鲁氏菌病的中医药治疗现状.方法查询文献资料后归纳总结.结果中医对布鲁氏菌病病名、病机及治疗逐渐达成共识.结论中医学认为布鲁氏菌病归属湿温,病因病机为感受湿热病邪所致;中医药治疗布鲁氏菌病方式多样,疗效显著,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02【总页数】3页(P301-303)【关键词】布鲁氏杆菌病;湿温;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治疗【作者】许早荣;郑爱红【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塔城8347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塔城834700【正文语种】中文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急性或慢性全身传染病。
近年来,人类布鲁氏菌病呈持续增长趋势,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30亿美元[1]。
布鲁氏菌病在我国约25个省市区的人和动物中广泛存在和流行。
其临床表现不一,且无特异性,易复发。
95%以上发热为39.4℃以上,90%以上病人诉违和、发冷、出汗、疲惫、无力。
50%以上病例有关节痛、咳嗽、睾丸痛、尿痛、眼痛或视力模糊[2]。
累及多个脏器,且病程较长,治疗不当后呈现慢性,出现持续性疲困、不适和精神抑郁等。
目前西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长疗程、多疗程使用。
其药物不良作用大,有些产生耐药,且没有特效药,而中医药在治疗布鲁氏菌病越来越显现其优势,现将中医药治疗布鲁氏菌病现状进行综合归纳分析。
病名:布鲁氏菌病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文献有关本病的专论不多,更无与此相应的疾病名称, 传统上中医学常以主症来给疾病命名, 以其发热、出汗、疲惫乏力、关节痛等特点,目前中医将其归属于湿温或湿热痹症的范畴。
病因病机:西医学认为布鲁氏菌病是布鲁氏菌属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导致的一种传染病,布鲁氏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主要存在于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感染的靶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与胎盘滋养层细胞,也可在树突状细胞中生长繁殖[3]。
中西医结合治疗布氏杆菌病的思路与方法
[] 9 夏桂 成 . 绝 经期 综 合 征 [] 中医 妇 科 理 论 与 实 践 . 围 J.
[0 吕萧 铎 . 医 更 年 舒 治 疗 更 年 期 综 合 征 的 临 床 观 察 和 实 1] 中
验研 究[] 北 京 中 医 ,9 5 2 1 . J. 19 , :3
中 西 医结 合 治疗布 氏杆 菌 病 的思 路 与方 法
l se: fa h s Anhy o he i ffa h m e ha s c nia do rn l p t sso s c nim h c lEn ci oo— l g 1 5. 0: 7 Y, 98 6 1 8.
[ ] 洪 献 , . 女 更 年期 综 合 征 的 中 医 治 疗 [ ]云 南 中 医 3金 等 妇 J. 药 学报 ,9 8 1 ( ) 2 . 19 ,2 4 :2
维普资讯
2 8
3 3 西 医 激 素 替 代 疗 法 主要 有 : 纯 使 用 雌 激 素 . 、 激 素 . 单 雌 孕 年 期 妇 女 的生 活 质 量 。
内蒙 古 中 医药
交替使 用以及 小剂量 雌 、 孕激 素联合 使用 3种方 法。另外 还 有雌、 、 孕 雄激 素联合使用 的方法 。对一 些伴有烦躁 、 头痛、 失
[] 4 曹玲 仙 , . 年 春 治 疗 更 年 期 综 合 征 的 临 床 研 究 [] 上 等 更 J.
海 中 医 药 杂 志 ,9 7 2 3 . 1 9 , : 3
由 于本 病 症 状 繁 多 , 综 复 杂 , 医 治 疗 往 往 顾 此 失 彼 。 错 西 虽 然 西 医 的激 素替 代 疗 法 有 一 定 的 效 果 , 毕 竟 有 一 定 的 副 但 作 用 。 纯 使 用 雌 激 素 可 刺激 子 宫 内 膜 增 生 , 高 子 宫 内膜 癌 单 增 发 病率 ; 孕 激 素 交 替 使 用 可 引起 周 期 性 子 宫 出血 , 服 用 不 雌 且 方 便 : 联 合 使 用 小 剂 量 雌 孕 激 素 治 疗 , 然 其 副 作 用 较 以 上 而 虽 两 种 减 少 , 仍 有 局 限 性 , 服 药 的 时 限 , 药 的禁 忌 , 期 服 但 如 服 长 用 对 肝 肾等 脏 器 的损 害等 , 易 为 广 大 患 者 接 受 。 不 中医药 治疗 本病 就 有 其 独 到 之 处 。 据 中 医 的 整 体 观 念 ,
一种治疗羊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34134.2(22)申请日 2017.07.29(71)申请人 格特生物制药(天津)有限公司地址 300409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北辰科技工业园(72)发明人 刘瑜 池紫薇 (51)Int.Cl.A61K 36/9068(2006.01)A61K 9/14(2006.01)A61P 31/0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羊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羊布病的中药组合物,由柴胡、黄芩、党参、葛根、麻黄、茯苓、桂枝、干姜和甘草制备而成。
该中药组合物可以是散剂,其制备步骤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过30-100目筛;(3)混合5-15min得中药粉;(4)将中药粉按每袋100-300g分装,即得成品。
本组方具有发汗解表、和解少阳、活血化瘀、温中散寒、益气健脾之功效。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治疗羊布病,治愈率可达94.38%。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9303903 A 2019.02.05C N 109303903A1.一种治疗羊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柴胡15-30份、黄芩5-9份、党参5-9份、葛根12-18份、麻黄9-12份、茯苓9-15份、桂枝9-15份、干姜5-8份、甘草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羊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最佳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柴胡30份、黄芩9份、党参9份、葛根12份、麻黄9份、茯苓9份、桂枝9份、干姜5份、甘草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羊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含有或不含有药用辅料的各种常规中药口服药物制剂形式。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羊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可以是散剂。
布病调查报告布病个案表
布病调查报告布病个案表XX县城关镇1例布病调查报告1月25日,经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XX县城关乡2村在1月25日17时报告1例布鲁氏菌病,属散发疫情,我中心发现后,由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地病科科长、及传染病防治科业务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搜索、采样检测、密切接触者搜索、污染物消毒处理、宣传教育消毒技术指导等工作。
现将疫情调查处理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城关镇是XX县少数民族回族居民聚集居住区域,由于该地区回民居多,多以屠宰和羊肉加工为主,造成了此次布病的发病可能因素。
二、县布病发病情况1月1日至1月25日我县共发生布病1例。
三、流行病学分析1、地区分布:县城关镇8村。
2、时间分布:病例发病时间是1月17日,诊断日期为1月25日。
3、人群分布:45岁男性。
调查情况病人李赵,男性,42岁,1月17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经、多汗口服退烧药物治疗无效,后又到县中心医院进行就诊,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2月25日患者在郑州大学一附院被确诊为布病。
经调查该患者为屠宰羊为职业的回民,且屠宰羊的地方和居住同在一个院子。
与羊有密切接触史。
实验室检查: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实验室确诊阳性。
四、传染源及传染因素调查:该村共有 1 余人,其中养羊户8户,屠宰羊户有80户。
经调查发病患者为屠宰户,与羊有密切接触史。
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调查未发现类似情况。
我们同时又到患者就诊过的县中心医院进行主动搜索未发现类似病例。
据调查得知可能的传染源为有病的羊皮和病羊;传播途径大多数为直接传染;传播因子为有病的羊皮、病羊的流产物、病羊血液、被尿和粪便污染的圈舍、土壤及水等。
五、疫区处理:根据《疫源地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方法技术规范》,我中心专业消毒人员对病人家地面、墙壁、门窗、室内空气、餐具饮具、病畜圈舍、人用井水等存在隐患的场所均进行了消毒处理,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并建立病人随访跟踪档案等进行规范管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布鲁菌病86例分析
近年来 , 我们选择症状反 复发仵 , 褒清拔 潦席 110 :0 以上的慢性 布鲁 菌病 ( 布病 ) 患者 , 用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的 采
方法 , 取得了令人满意 的效果 , 现报告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lj . ①治愈 : 临床症状 、 体征 消失 , 功能 障碍完 全恢 复。②
有待进 一研究 。 米非司酮的不 良反应 主要 为轻 度的 胃肠反应 、 潮热 、 阴
可行的 , 为子宫肌 瘤患者提供 了一条新 的治疗途径 , 用 尤其
于近绝经期患者 , 减少 了手术率及 因手术带来 的问题 , 富 丰 了保守治疗 的方法 , 使其能安全进 入绝经 期。
( 稿 日期 :0 80 —0 收 2 0 —52 ) 作 者 简介 : 玉 兰 , ,9 8年 6月 生 , 治 医师 , 同煤 业 林 女 16 主 犬
官 , 高吞 噬细胞 的功 能 , 利于对 细胞 内寄生 菌 的消除 , 提 有 改变慢性布病患者 机体 的超敏状 态 , 可消 除成 减轻 患者 的
瘀 通络 。方 以身痛逐瘀 汤加减 , 桃仁 1 , 5g红花 1 g川芎 5 ,
l , 0g 秦艽 l , 5g
疗补肝 肾 , 祛瘀通 络。方 以独 活寄 生汤加 减 , 独活 1 , 5g 桑
寄生 1 , 5g 秦艽 1 , 5g 当归 2 , 5g 丹参 2 , 5g 牛夕 1 , 断 5g 续
l , 5g 地龙 l , Og 半夏 1 , 0g 白花蛇 舌草 2 。 0g
瘀 血型 : 见乏 力 出汗 , 痛 头晕 , 肤麻 木 , 节刺 症 头 肌 关
见疲乏无力 , 面色 白或萎黄 , j l 6 气短 自汗 , 头晕 目眩 , 关节肌 肉
布鲁氏菌病治疗体会
布鲁氏菌病治疗体会摘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进入 2005 年以后,布鲁氏菌病在我国成为发病数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使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治面临严峻形势。
本文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布氏杆菌病在诊断、中西医治疗等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布病;中西医;治疗;体会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散发性“布病”的认识,现将本院收治的 1 例“布病”病例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3 岁,汉族,常年从事牛羊屠宰工作,因“发热伴双膝关节酸痛 5 天”,于2012 年 5 月 10 日入院。
2 诊疗经过2.1回顾病史及临床资料:患者于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膝关节酸痛,活动时明显,自觉有发热,以夜间更明显,具体体温未测,感上腹部不适,伴乏力、精神不振,3 天前到卫生院就诊怀疑患“布病”,县疾病控制中心采样查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本医院以“布鲁氏菌病”收住入院。
2.1.1 追溯病史:患者既往患有胃窦炎病10余年。
自诉近期屠宰的一批羊来自邻乡,未经过动物检疫部门检疫。
2.1.2入院查体:体温37. 5 ℃,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心肺无异常。
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双膝关节无肿胀、压痛,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
2.1.3辅助检查:5 月 8日“布病”试管凝集试验1∶ 3200;5月11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5.8× 10 9 /L,淋巴细胞 46. 7%,红细胞沉降率(ESR)37 mm/h;血生化:碱性磷酸酶 92 U/L;5月 11 日上腹部彩超:左肝钙化点;5月11日血超敏 C 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 O、结核杆菌抗体测定、肺部CT、心电图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2.2诊断依据:(1)患者常年从事牛羊屠宰工作,发病前曾屠宰一批来自邻乡的羊,这批羊未经过动物检疫部门检疫。
(2)患者有发热、双侧膝关节酸痛、乏力等不适症状。
不典型布氏杆菌病诊疗体会
[ 摘 要 ]目的 总结不 典型布 氏杆 菌病临 床症状 及 治疗 效果 , 提 高布 氏杆 菌病 的诊 治水 平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3 3例布 氏杆 菌病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 并对 其 临床表 现及 治疗 方法 和效 果进 行分 析 。结 果 典型 临床 表 现者 为 7 6 %, 初诊 确诊 者 7 2 . 7 %, 复诊 确诊 者 2 4 . 2 %, 多次 复诊 确 诊者 3 %。3 3例 患 者全 部 治愈 出院 , 6个
随诊。 2 结 果
痛、 关节炎、 多 汗、 乏力、 肝脾肿大、 淋 巴结 肿 大 等 症 状和 体征 , 。 临床诊 疗 中 存在 对 布 氏杆 菌 病 认识 不够 , 人 患病 后病 情 复 杂 , 与 多 种 疾 病 相 类似 , 临 床 难 于鉴 别 , 易发 生误诊 、 误 治 。为加 强布病 临床及 实 验 特征 的认 识 , 以利及 时诊 断 与治疗 , 就 我院 近年 来
流行 病 学接 触史 ; ( 2 ) 临床 症状 和体 征 除外其 它疑 似 疾病 ; ( 3 ) 实 验室 检 查 : 病原分离、 试 管 凝 集试 验 、 补 体 结合 试验 、 抗 人球 蛋 白试 验 阳性 。具 备 1 、 2项 和 3项 中 的任何 1 项 检查 阳性 可确 诊为 布 氏杆菌 病 。
布 氏菌 病 ( b r u c e l o s i s ) 又称波浪热 ( u n d u l a n t f e v e r ) 或马 尔他 热 ( Mo l t a f e v e r) 是 布 氏杆 菌 引 起 的 动物 源性 传染 病 , 呈地方流行l 1 J 。布 氏杆 菌病 遍及
松 钠针 2 . 0 g / 次, 静脉滴注, 口服 多 西 环 素 2 0 0 mg 和 利福平 6 0 0 mg / 次, 1次/ d , 三 联 抗 布 氏杆 菌 治 疗
布病中药方_布病中药方有哪些效果好的
布病中药方_布病中药方有哪些效果好的布氏杆菌病是比较常见的人畜传染性疾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其次是猪还有牛,是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的症状,除了进行西医治疗外,也可以进行中医治疗。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布病的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布病的中药方第一款中药方是甘露消毒丹加减,是要准备藿香,佩兰,蔻仁,滑石,菖蒲,黄芩,连翘,木通,茯苓,然后洗净,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具有利湿化浊,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第二款中药方是清营汤合三仁汤加减,是要准备丹参,生地,玄参,麦冬,黄连,还有连翘,郁金,杏仁,薏苡仁,滑石,还有芦根,再用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滋阴养血的作用。
第三款中药方是独活寄生汤加减,是要准备党参,当归,熟地,白芍,赤芍,川芎,丹参,茯神,桑寄生,还有秦艽,独活,黄柏,鸡内金,然后用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二次进行口服,能够起到益气养血化瘀,还有清除余邪的功效。
第四款中药方是要准备祛杏仁,白蔻仁,柴胡,葛根,厚朴,槟榔,草果,黄芩,知母,通草,然后用水煎服一日服用一剂,具有风散寒,清热的作用,如果患者肌体关节疼痛的话可以加桑枝,而呕恶欲吐的患者则加生姜,竹茹。
布病的症状表现(1)发热。
为急性期最常见症状,热型为波浪热或弛张热,伴有多汗:慢性期发热不叫显。
(2)关节、肌肉疼痛。
急、慢性期病人均可有关节肌肉痛症状,多为游走性大关节疼痛。
急性期,常为多关节疼痛,较剧烈,可为针刺样或为顽固性钝痛。
慢性期。
疼痛一般局限于1~2个关节,呈持续性钝病或酸痛,长期反复发作可因肌腱变硬和挛缩,而使关节强直、畸形,(3)生殖系统症状。
男性病人可发生睾丸炎、附睾炎,常为单侧。
女性病人可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性欲减退、早产、流产、死胎等。
(4)神经系统症状。
由于神经干和神经根损伤,导致神经痛,多见于急性期,以腰骶神经、肋间神经、坐骨神经为主,可出现腰痛腿痛。
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诊治研究进展
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诊治研究进展布氏杆菌病是全世界范围重要的动物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属于布氏菌属的小型革兰氏阴性球菌引起的。
患者感染布氏杆菌一般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家畜,或饮用没有通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奶制品,牛、山羊、绵羊、骆驼或别的家畜都可以成为传染源。
这是一种表现为多样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临床表现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布氏杆菌感染的患者表现为非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盗汗、乏力或关节痛,少数患者发现有肝脾大,感染灶一般局限在局部器官,少数会出现慢性反复的周期性复发,由于此病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出现,临床上很容易出现漏诊,通过实验室细菌培养及血清学检查能明确诊断此病[1]。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布氏杆菌病严重流行,70年代疫情逐渐下降,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90年代中期起疫情持续快速上升,布氏杆菌病成为报告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
2008年,布氏杆菌病报告发病率创历史新高,针对日趋严重的疫情,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基于此,本文就布氏杆菌病目前流行病学、诊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流行病学1.1 疫区的发展趋势80年代前,我国布氏杆菌病疫区主要集中于5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和西藏。
80年代后,牧区的人畜布氏杆菌病疫情虽然亦有一定波动,但半农半牧和农区的省份布氏杆菌病疫情呈明显上升,如山西、陕西、吉林、辽宁、山东等省区的布氏杆菌病感染率及患病率皆与牧区相近,甚至还微微超过牧区。
1.2 受侵人群的变化我国对人间布氏杆菌病疫情监测亦表明,80年代前,牧民、兽医、屠宰场和毛皮场的工人、饲养员等职业人群的布氏杆菌病感染率在10.00%~20.00%之间,其他非职业人群的感染率为0.50%~4.50%。
80年代以后,上述的职业人群感染率几乎都低于 5.00%(个别职业人群除外),而其他非职业人群如农民、干部、学生等的布氏杆菌病感染率也处于2.30%~4.70%之间,也就是说非职业人群的布氏杆菌病感染率相对呈上升趋势。
布病治疗
(一)西医药治疗●适用于急性、亚急性期的治疗●1、抗菌素治疗●①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治疗。
利福平成人每天450-600mg,饭前顿服,每天一次;强力霉素每天100mg,饭后顿服,首次加倍,每天一次。
21天为一疗程,共服三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
应用此疗法,复发率很低。
●②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
一般用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
最常用的是四环素。
三种抗生素用法大致相同,每日2g,分四次口服,21天为一疗程,共服三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
●第一疗程并用链霉素。
成人每日1g,分两次肌注。
一般治疗48—7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平均退热期为5—7天。
●2、对症治疗●头疼或失眠者,口服止痛剂或镇静剂,如复方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等。
高热持续不退者,可采用物理方法降温或服退热剂。
关节疼痛严重者,可用5~1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每日2~3次;也可口服昆明山海棠片,每次2片,每日3次。
局部关节腔积液时,可行关节腔穿刺,抽出其内积液,注入链霉素0.1~0.2g,1~2周注射1次。
某些固定性关节痛及神经痛,可采用封闭疗法,常用药物为0.25—0.5%的奴佛卡因,一般注射3—5次为宜。
膝关节、肘关节、髋关节每次注射3—5ml;腕、踝关节每次注射1—3ml。
(二)中医中药治疗●急、慢性布病均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期病人效果较抗菌素明显。
慢性期布病大致分虚证型、血瘀型、痹症型、湿热型。
治疗原则为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蠲痹活络及清利湿热。
具体治疗方剂较多,常见有如下方剂:●1、益气养阴煎。
黄芪25g,党参25 g,白术25 g,生地25 g,沙参15 g,麦冬15 g,五味子5—15 g,山药25 g。
●2、血府逐瘀汤。
当归15 g,生地15 g,桃仁20 g,红花15 g,枳壳10 g,赤芍10 g,柴胡5 g,甘草10 g,桔梗7.5 g,川芎7.5 g,牛膝15 g。
●3、身痛逐瘀汤。
桃仁15g,红花15g,地龙15 g,秦艽15g,仓术15 g,黄柏10 g,乳香10 g,没药10 g。
布病调查报告
布病调查报告布病,又被称为棕色煤炭病,是一种由布鲁菌引起的传染病。
布鲁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菌,可以在某些哺乳动物的血液、尿液、乳汁和体液中发现。
在人类中,疾病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等。
本文将探讨近期的布病调查报告。
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布病疫情逐渐增加。
布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布病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在该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的情况:一、布病疫情的现状在报告中,可以看到我国不同地区的布病数据,其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情况比较严重。
在这些地区,大量人群与动物生产有关,因此这些地区的疫情较为突出。
此外,布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摄入感染或者皮肤创口导致布鲁菌感染,而这些地区人们食用生肉、生乳、生蛋和些许者较为普遍,因此人们更容易感染布鲁菌,从而导致布病疫情的增加。
二、疾病的发病率报告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人群的发病率。
结果显示,布病的发病率主要是年轻人和中年人,而且男性比女性更易感染。
另外,低教育程度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布病威胁,这说明人们缺少健康教育的新闻和预防意识。
三、预防和控制的挑战报告分析了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的挑战。
预防布病最关键的措施是保证食物、食品安全,包括出产期货安全、加工安全和风险管控等等,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布病的监测和研究,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知和知识,以便及时追踪和预防病情的发生。
四、结论总体上,布病在我国的疫情依然较为严重,这需要我们关注和资助医疗机构积极开展布病的研究,以便有效地防范和管理该疾病,确保公共卫生的安全。
此外,提高群众布病意识,促进布病防控知识的普及,也是预防和控制布病的必要手段。
纪检监察机构应该深度参与布病防控工作,积极宣传和推广布病预防知识,为公共卫生安全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配合中药治疗布鲁氏菌病18例临床分析
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配合中药治疗布鲁氏菌病18例临床分析甘林海;吕会平
【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年(卷),期】2015(029)008
【摘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
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泾川县多年来并非布病的流行区域,但随着近几年来人口流动的加快,多年未见的布病于2014年2—9月在我县部分乡镇出现局限性流行。
现将我院感染科应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配合中药治疗18例布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布病患者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13~48岁。
全部病例均与羊有直接或间接接触。
【总页数】1页(P107)
【作者】甘林海;吕会平
【作者单位】泾川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甘肃泾川744300;泾川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甘肃泾川74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
【相关文献】
1.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布鲁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的疗效观察
3.利福平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的效果
4.
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对急性布氏杆困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5.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福平注射液及多西环素治疗急性布鲁氏菌病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结核伴布氏杆菌病临床研究
K e r s i e a i e t e t e ; pi lt y wo d nt gr tv r a m nt s na ube c oss; uc lo i t e t e r ul i br el ss;r a m nt
g o p( 4 c s s r u 3 a e )we e te t d wih c n e to a s e n me ii e te t n . e te t n r u 3 a e )we e I — r rae t o v n in l we t r d cn r a me t Th r a me tg o p( 4 c s s r n
( M)6 E, S / ~9 HR 用法用量见表 1 。
表 1 药 物 用 法用 量 表 药 物 名 称 用 量( g) 用 法
6 8例患者中男 4 例, 2 例; 7 女 l 年龄 3 ̄7 5 2岁。 所有患
者经 X线 、T( I影像学检查 , C MR ) 结核菌素试验 (P ) P D 及血
刘 宗兴 , 朱 辉 , 乐 乐 康
( 同 市 第 四人 民 医 院 , 西 大 同 大 山 070) 3 08
摘 要 目的 : 察 中 西 医结 合 治疗 脊 柱 结 核 伴 布 氏 杆 菌 病 的 疗 效 和 可 行 性 。方 法 : l 9 观 自 9 8年 2月 一 2 o o 8年 2 月 共 收 治 脊 柱 结核 24例 , 中 6 伴 有 布 氏杆 菌 病 , 机 设 对 照 组 与 治 疗 组 , 中对 照 组 3 应 用 传 统 西 医 治疗 方 0 其 8例 随 其 4例
布氏杆菌病治疗偏方
布氏杆菌病治疗偏方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用被感染的牛羊禽肉而传播。
目前,虽然药物已经广泛用于布氏杆菌感染的治疗,但在一些地区,人们仍然喜爱传统的偏方来处理这个问题。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布氏杆菌病治疗偏方,包括绿豆汤、生姜治疗、咸菜水和苍耳子汤,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科学观点。
首先,绿豆汤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常见偏方之一。
研究表明,绿豆具有较强的解热、抗病毒和抗菌能力,对于一些传染病的治疗效果确实显著。
然而,虽然布氏杆菌病与感染相关,但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绿豆汤对该疾病有特殊疗效。
因此,虽然绿豆汤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但不应取代正规的药物治疗。
其次,生姜也常被用于布氏杆菌病的治疗偏方中。
生姜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效果,且对胃肠道有促进作用。
尽管如此,生姜并不能直接杀灭布氏杆菌,无法作为根本治愈的方案。
因此,在使用生姜作为治疗布氏杆菌的辅助方法时,仍需要针对布氏杆菌感染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
第三个治疗偏方是咸菜水。
有人认为咸菜水具有清肺热、抗感染的作用,适合一些热性感染疾病的患者。
然而,咸菜水并不能直接杀死布氏杆菌,因此不能用于布氏杆菌病的根本治疗。
在治疗布氏杆菌病时,仍需采取一定的医学手段,如使用适当的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
最后一个治疗偏方是苍耳子汤。
有人认为苍耳子具有清热毒、消肿解毒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杀灭一些感染病原菌。
然而,在布氏杆菌病的治疗中,苍耳子汤并不能作为治疗方法的首选。
正规的药物治疗仍然是根本的治疗措施,而苍耳子汤只能作为补充治疗的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一些布氏杆菌病治疗偏方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
因此,在发现布氏杆菌感染的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
同时,科学宣传和健康教育也很重要,帮助人们正确对待布氏杆菌病,避免使用无效的治疗方法,并加强感染预防措施,保持卫生和健康。
在布氏杆菌病的治疗中,除了药物治疗外,正确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布氏杆菌病治疗药物
布氏杆菌病治疗药物布氏杆菌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是很熟悉。
牧民是布氏杆菌病的易患人群。
如果患了布氏杆菌病。
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布氏杆菌病主要通过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利福平,四环素与链霉素是常见的治疗药物。
布氏杆菌病也可以通过吃中药来进行治疗的。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病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布氏杆菌病对人体危害是很大的。
该病主要通过牧民接羔进行传播。
布氏杆菌病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引起关节炎、睾丸炎等疾病。
因此牧民朋友们需要特别注意布氏杆菌病这种疾病。
布氏杆菌病可以通过免疫学检验进行确诊。
牧民如果患了布氏杆菌病。
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布氏杆菌病主要通过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治疗布氏杆菌病的常用药物,希望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一,一般疗法药物。
患者需要补充足量维生素B族和C。
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应该同时应用解热镇痛剂。
常用的解热镇痛剂包括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
患者还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改善血症症状。
二,抗菌药物。
布氏杆菌病的抗菌药物的主要药物为利福平。
它对布氏杆菌的杀灭很有疗效。
如果是羊、猪型感染患者,则应该以四环素与链霉素合用为最好。
四环素的疗程应延长至六周以上,链霉素以四周为宜。
三,中药治疗。
布氏杆菌病可以通过吃中药来进行治疗的。
藿香,佩兰,蔻仁,滑石,菖蒲,黄芩,连翘,木通,茯苓等中药具有具有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滋阴养血的功效。
可以用于调理身体。
以上就是一些治疗布氏杆菌病的常用药物。
中药和西药各有优缺点。
中药安全,毒副作用小,比较适合患者使用,但是见效慢。
西药见效快,但是抗生素药物毒副作用大。
因此患者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咨询药师或者医师,不可盲目使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布氏杆菌病只要通过及时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牧民朋友不需要过于惊恐。
经方治布鲁氏杆菌感染发热一例
经方治布鲁氏杆菌感染发热一例原创:水中火2021年12月04日医案转自民间中医网-经方方药微信问诊:—————2021-11-07 —————患者女儿 07:49先生,昨晚我爸是先身体发冷发抖,然后发烧,出汗,腰部侧面酸疼,今天我们去市里医院检查一下。
昨晚我自己在那想,他这个会不会是疟症呢?水中火 08:34医院先检查。
患者女儿 08:39好的。
患者女儿 10:35在医院门诊检查发热的那个大夫说,有可能是接生小羊的时候,感染到了布鲁氏杆菌,导致细菌侵染关节和器官,我们市医院对这个细菌还检查不出来,说是去省骨科医院才能检查出来。
水中火 10:56处方:柴胡桂枝汤一剂。
马上用。
—————2021-11-08 —————患者女儿 08:11先生,昨天傍晚用了一付,晚上发烧38左右,没有之前高,发烧前没有发冷发抖,比之前晚上好了点,侧腰疼酸重,吃了片止疼片后,出了点汗,出汗量也比之前好点。
水中火 08:35再吃一剂。
患者女儿 08:41好的。
—————2021-11-09 —————患者女儿 09:15先生,昨晚我爸发烧37.5-38之间,没有发抖,稍微出了点汗,腰侧面酸疼没有很大改善。
水中火 09:16有改善吧?患者女儿 09:17除了腰侧部酸疼,其他都有改善。
吃饭也多了,看起来没那么乏力了。
水中火 09:20再吃两剂。
患者女儿 09:20好的。
—————2021-11-10 —————患者女儿 08:17先生,晚上已经不发烧了,就剩腰两侧疼,疼的厉害的时候映射到小腹疼,请先生赐方。
水中火 08:17再吃两剂。
患者女儿 08:17一天吃两付吗?水中火 08:17对。
患者女儿 08:17好的。
水中火:患者的情况,最后医院确诊了布鲁氏杆菌感染。
中医不研究这些微生物,患者的发热特点,中医称之为“往来寒热”,所以患者服用的是柴胡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