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的组织架构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斯德象限:普林斯顿大学 Donald Stokes教授提出,每一个象限不是相互隔绝的,而是存在着 复杂的双向联系
网络模型:美国学者Stephen Goldsmith、William D. Eggesrs等人,基础研究的成果并不会自动地 向下游转化,创新不是单向的,而是网络型的。政府资助科技不仅要资助基础研究,而且要加 大对应用研究、技术转移等方面的资助,加大与企业、科技执行机构等各方面的网络化联系。
会之外的某种建制,科学研究不得不与国民经济、公共健康、国家安全等其他公共事业一道争取各自 发展所需的经费预算。 同行评议是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在这一社会过程不同的目标(如公正性与有效性、效率与效用等)之 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往往不可兼顾,难以两全。 问题的关键是,政府与科学界如何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三节 科技执行机构
不同国家的科技执行机构的定位和设置有所不同 科技执行机构有哪些类型?
国立科研机构 研究型大学 企业科研部门 非营利科研机构
现代大学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于19世纪德国洪堡的理念,赋予了大学神圣不可侵犯的自治
权,并将教育与科研相结合 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诞生 柏林大学精神推动了德国的科学事业发达昌盛,19世纪初到20世
育或技术部门一体)。
政部门共同管理。
优先领域设置 主要通过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确定。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行。其他利益 主要依靠研究共同体自下而上的
其他利益相关者只能提出参考意见。相关者参与部分预算决策。
方式。
资金支持方式 主要依靠机构式资助。对国立科研 对国立科研机构和大学实施机构式资 几乎没有机构式资助,主要通过
第二节 科技资助机构
不同国家的科技资助机构的定位和设置有所不同 科技资助机构有哪些类型?
作为政府部门的科技资助机构 作为政府之外(第三部门)的科技资助机构 面向基础研究的科技资助机构 面向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活动的科技资助机构
科技资助机构的兴起和趋势
政府资助科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是支持应用技术
这一时期,工业研究与发展的制度化是公司竞争和技术创新中最主要的变化 企业的逐利性,研究的保密性,政府资助企业是否违宪?
非营利科研机构的起源和发展:
西方国家非营利科研机构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相联系
工业化前期,非营利组织萌芽出现 工业化后期,西方国家开始出现社会矛盾,政府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
现代企业科研部门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后半叶出现在德国染料工业,主要是化学研究,如德国拜耳(Bayer)公司 的实验室比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学的实验室都先进
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实验室开始崛起。与德国不同,美国一些知名的企业本身就 是从实验室中生长出来的,如通用电气公司是从爱迪生的“发明工厂”转变而来; 贝尔实验室始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研究组织
第三章 科技管理的组织架构
本章关注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科技系统的运行需要哪些机构? 不同机构的定位和职责是什么?不同机构之间如何相互联络? 这些机构是如何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政府科技管理部门
不同国家的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定位和设置有所不同 哪些因素决定了科技管理部门在国家行政体系中的定位和设置?
政治体制 政府治理理念(大政府vs小政府、与科学界的关系) 科技自身的发展趋势(多学科交叉、服务经济等)
主要优点
集中体系
二元体系
分散体系
研究机构管理的独立性,为开展长期 能够对区域及产业发展的需要做出反 对各种新问题(需求)有快速反
性的、高风险的研究提供了便利;资 应;国立科研机构可以从事可持续性 应能力;研究质量控制能力强;
助的可持续性;稳定的研究经费支持 研究;能够对各种新问题做出反应; 人员培养与研究相结合;年轻科
短期博士后研究越来越多,降低
作需要政府主导。
了对从事长期研究的吸引力。
资料来源:OECD.2006.公共研究的治理——走向更好的实践.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案例1:美国
行政系统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成立于1976年,由总统科学顾问兼任主任。从政府官方角度制定符合 国家目标的科技发展计划。
乏激励机制,难以淘汰低水平研究人 构和项目支持之间比较杂乱;国立科 需要进行不同组织机构间的协调;
员;研究和人员培训分离;等级制度 研机构的研究和以大学为基础的人员 某些研究难以获得经费支持;存
影响研究人员独立性;受政府更替的 培训分离;需要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 在某些领域缺乏专门人才的风险;
影响较大;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 协调和配合。
政治体制的影响
联邦制(分权)v.s.单一制(集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地方 是否有自己的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机构
议会权力的大小:国会系统对于行政系统的科技管理机构是否有 足够大的监督和制衡作用
大部制vs.小部制:科技管理部门是否单独成部
政府治理理念的影响
大政府vs.小政府:
大政府的行政系统庞大,科技管理部门的权力很强 小政府的行政系统规模小,科技管理部门的权力弱
可以使研究机构随时开展对新问题的 人员培养与研究相结合;便于公共部 研人员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独立
研究;吸引人才从事长期研究。
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
的研究资助机构不受政府更替的
影响;产业部门可在公共研究活
动中发挥有力作用。
主要缺陷
对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反应能力低;缺 整个研究体系比较复杂;国立研究机 难以确保研究队伍的长期稳定;
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是科学领域中的“同行”——之所以成为“同行”,其最根本的基础是专 业一致;科学共同体的组成有不同的层次,有“大同行”和“小同行”之分,“小同行”的专 业比“大同行”的专业更为一致;不同专业的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存在困难。
美国科学社会学学者默顿《科学的规范结构》(1942)
现代科学在制度上所必须的四种规范,即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以及有条理的怀疑 普遍主义规范强调,科学的标准是具有普遍性的,这是由自然规律的普遍性和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所决
纪初德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国立科研机构的兴起和发展:
联邦科研机构、联邦实验室、政府科研机构、国家科研机构 始于17世纪法国科学院,此后德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相继成立 20世纪初,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兴起,世界主要国家开始对国家科技力量进行整体战
略布局。1911年德国威廉皇家协会、1916年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1917年日本理 化学研究所等。 二战之后,美国联邦实验室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科研机构的产生
“这个共同体的意见,对于每一个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过程产生很深刻的影响。大体说来,课题的选择和 研究工作的实际进行完全是个别科学家的责任;但是对于科学发现权利的承认,是在科学家整体所表 现出来的科学意见的支配之下。这种科学意见主要是非正式地发挥它的力量,但也部分地使用有组织 的渠道。”
只有实际从事研究——即实践科学发现的科学家,才能在传承和发展科学及其传统的过程中,对其同 行的工作产生影响,而其他个人和团体都没有资格这样做。如果将科学之外的标准强加于科学和科学 家,只会给科学带来彻底的毁灭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成立于1993年,为内阁级委员会,总统担任主席,组成成员包括副总 统、各内阁部长、与科技有很大关系的联邦部门领导以及其它白宫官员,是白宫协调科技、空间以及 各种联邦政府研发机构的重要手段。
承担主体
包括短期的博士后项目。大学做为 科研机构活动包括研究生及短期博士 究生及短期博士后项目。国立科
辅助。
后项目。
研机构做为辅助。
评估
委员会对研究机构的计划和绩效进 委员会评估和同行评议相结合。
竞争性的同行评议。
行定期评估。
资料来源:OECD.2006.公共研究的治理——走向更好的实践.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的学术期刊《哲学会刊》自创刊起,即采用 同行专家评议的方式,遴选该刊发表的科学论文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英国政府和科学界曾就科学是否需 要同行以及是否可以同行评议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英国科学家迈克尔·博兰尼《科学的自治》(1942)
“今天的科学家不能孤立地实践他的使命。他必须在各种体制的结构中占据一个确定的位置。一个化学 家成为研究化学的专门职业中的一个成员;一个动物学家、一个数学家或者一个心理学家,每一个人 都属于专门化了的科学家的一个特定集团。科学家的这些不同的集团共同形成了科学共同体。”
定的。因此,对科学发现价值的判断必须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而不依赖于做出发现的科 学家的个人特性或社会属性
公有主义规范强调,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是科学共同体协作的产物,因而归属于这个共同体。这就要求 科学家充分并公开地交流其研究成果,承认其科学发现对前人及其同行研究的依赖性
无私利性规范强调的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和创造科学知识的唯一目的在于发展科学本身,而不是 为了谋取个人私利
德国DFG的前身(德国科学救援联合会)于1920年成立 1915年美国海军顾问委员会
科学基金组织的成立 科学资助机构从政府系统脱离出来 科学资助机构的绩效问责
线性模型——》网络模型
线性模型:布什《科学.无止境前沿》提出,基础研究的成果会自然而然地向下游转化(一个单 向的、顺序的、由多个环节构成的链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因 此,政府要资助基础研究。
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再论范式》 (1974)
在科学发展的常规时期,科学活动表现为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在既有范式的支配下,解 决科学中的疑难问题。当旧的既有范式不能解释新的科学发现时,科学发展出现了危 机。危机的解决是一场革命,而科学革命就意味着旧的科学共同体和旧的范式的消亡, 随之形成的新的范式和新的科学共同体推动了新的常规科学的形成。
机构和大学实施直接拨款方式。较 助与竞争性的项目式资助相结合的方 项目式资助。竞争性的项目式资
少的竞争性的项目资助;不存在独 式。竞争性项目由研究资助机构提供。助由独立的资助机构实施,主要
立的研究资助机构。
针对大学。对国立科研机构,实
施任务导向的资助。
公 共 科 学 研 究 的 主要依靠国立科研机构承担,其中 大学和国立科研机构作用平衡。国立 主要依靠大学承担,其中包括研
政府对科技的认识:
政府认为科技管理是各个事业部门的业务范围 政府认为应有专门部门管理科技 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科技自身发展趋势的影响
政府跨部门科技协调机构的出现:人类面临的科学问题越来越复 杂,解决这些科学问题需要跨部门合作
政府科技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合并:科技与教育的结合 政府科技部门与经济部门的合并:科技服务于经济发展
的社会问题,开始寻求社会组织共同分担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问题 1779年英国伦福德创建的皇家研究院,组织科学讲座,培训技术工人 1863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成立国家科学院 20世纪中期开始大量出现,美国兰德公司、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
第四节 典型国家案例
集中体系
二元体系
分散体系
行政管理体系 国家级科技部统一管理(有时与教 国家和地区科技(或教育、技术)行 不同政府部门管理。
科技资助机构是如何资助和管理?
发布资助指南 同行评议(函评、会评、非共识、SANDPIT)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国家导向 项目结题验收
同行评议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科学研究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由科学家同行进行评议? 什么样的科学家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同行? 这些同行在进行学术评议时遵循怎样的标准?
同行评议:应用于研究项目立项、研究结果评价、学术论文发表、 学术职位聘用、学术荣誉与奖来自百度文库授予等活动中最常见的评议方式
有条理的怀疑既是方法论的训令也是体制化的训令,强调的是科学的批判精神,则要求科学家按照经 验和逻辑的标准,对已有的和具有潜在可能的研究结论进行质疑
美国学者Chubin和Hackett《无同行的科学——同行评议与美国科学政策》(1991)
科学家和政府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使命,秉持不同的价值理念,二者对同行评议具有不同要求。 科学家总是乐于将科学视为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事务,强调科学自主性对于国家发展科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研究成本的不断增长,科学对公共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科学不再是可以独立于整个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