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 萧鸣政 课后习题答案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萧鸣政---课后习题答案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萧鸣政---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626a3e58f5f61fb6366687.png)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萧鸣政编著课后习题答案经济管理学院人力1003班工作分析作业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P25)1、从工作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2、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5个环节。
3、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
4、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工作描述是工作分析结果中,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表现形式.5、一般,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6、信息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5个方面内容:工作名称分析、内容分析、环境分析、条件分析、过程分析。
第二章工作分析的历程与发展(P52)1、工作分析的思想活动最早起源于社会分工。
2、历史上第一次进项大规模的工作分析活动的是丹尼斯·狄德罗编撰的第一部百科全书.3、ORP是指职业研究委员会。
4、黄道婆是我国早期工作分析应用的典范。
5、社会科学研究会(SSRC)对工作分析的贡献在于,通过工作分析,对美国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划分为共有部分与特定部分。
6、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介绍了工作新历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第三章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组织(P85)1、工作分析内容的基础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的目的与原因、工作的过程与结构.2、智力水平包括四种能力:独立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敏感能力。
3、工作分析内容的标准化是对工作分析内容的:规范化、结构化、分解化、具体化。
4、标准的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应符合五大要求,即可操作性、普遍性、独立性、完备性、简约性。
5、工作分析的组织实施包括五大步骤:选择工作分析人员,培训工作分析人员、研究和利用已有的书面资料、实施过程控制方法、公开发表工作分析的结果.第四章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工具(P113)1、采用观察分析法时,当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合二为一时,就成了工作者自我记录法.当观察对象和内容为某个片段时,常采用写实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第三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117c26c1c708a1294a446d.png)
参考书目1.安鸿章.工作岗位研究EM3.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安鸿章,孙义敏.定员定额师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3.祝士苓.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寒武.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5.郑明身.组织设计与变革一一理论·实务·案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6.安鸿章,余刘军.现代企业劳动定额定员管理与标准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7.林泽炎.执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I-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8.汪玉弟.企业战略与HR规划[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侯光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0.付亚和.工作分析(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1.赵曙明,戴万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I—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刘明鑫,刘崇林.人力资源规划(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3.萧鸣政.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4.赵永乐,李海东,张新岭等.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5.许玉林.组织设计与管理(第2版)E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6.郭威.新组织设计EM3。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7.赵曙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8.安鸿章.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第3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19.马国辉,张燕娣.工作分析与应用(第2版)[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0.毛文静,唐丽颖.组织设计EM3.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1.王建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21384b36bd97f192279e9c6.png)
职业:不同组织中从事相似活动的一系列
职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从事相似 工作的人都可视为具有同样的职业。如 教师、工程师、工人、会计等都可视为 一种职业
职权:为保证职责的有效履行,任职者必
须具备的对某事项进行决策的范围和程 序,如具有批准预算外1000元以内的礼品 费支出的权限
21
与人 相匹 配
一、工作分析的基本术语
•工作要素:工作活动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
不直接体现在工作说明书上。如触及、抓住、放下、速记员 书写速记符号
•任务: 指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如服务
生运送行李、咨询员回答电话咨询
•职责:指某人为取得某种关键工作成果而在某方面担负的
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集合,或为达到组织职能、工作 使命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销售经理的职责是维护客户关系、 进行新产品推广等
管理者经常遇到的困惑
1、为什么有人工作量很大,做也做不完? 2、为什么有人没活干,整天喝茶看报纸? 3、为什么会有人工作相互重叠,有功劳大家 争,有责任没人担?
4、为什么会有工作没人去做,贻误战机?
• 5、为什么招聘的员工,会常常不符合要求?
• 6为什么不能完成客观的绩效考核,勤无奖 懒无罚?
• 7、为什么公司付出了巨大的薪资总额,而 员工仍是抱怨工资太低、福利太少?
3、该工作应何时、何地完成?
4、员工如何完成工作任务?
投入
5、完成该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 其他资格是什么?
16
6W1H
工作分析到底是什么?(内容)
• who——用谁? • what——做什么? • when——何时做? • where——在哪里做? • how——如何做? • why——为什么做? • for whom——为谁做?
工作分析报告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萧鸣政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工作分析报告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萧鸣政课后习题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c6e450e561252d380eb6ee9.png)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萧鸣政编著课后习题答案经济管理学院班工作分析作业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P25)1、从工作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
2、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 5个环节。
3、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
4、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工作描述是工作分析结果中,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表现形式。
5、一般,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6、信息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5个方面内容:工作名称分析、内容分析、环境分析、条件分析、过程分析。
第二章工作分析的历程与发展(P52)1、工作分析的思想活动最早起源于社会分工。
2、历史上第一次进项大规模的工作分析活动的是丹尼斯·狄德罗编撰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3、ORP是指职业研究委员会。
4、黄道婆是我国早期工作分析应用的典范。
5、社会科学研究会(SSRC)对工作分析的贡献在于,通过工作分析,对美国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划分为共有部分与特定部分。
6、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介绍了工作新历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第三章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组织(P85)1、工作分析内容的基础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的目的与原因、工作的过程与结构。
2、智力水平包括四种能力:独立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敏感能力。
3、工作分析内容的标准化是对工作分析内容的:规范化、结构化、分解化、具体化。
4、标准的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应符合五大要求,即可操作性、普遍性、独立性、完备性、简约性。
5、工作分析的组织实施包括五大步骤:选择工作分析人员,培训工作分析人员、研究和利用已有的书面资料、实施过程控制方法、公开发表工作分析的结果。
第四章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工具(P113)1、采用观察分析法时,当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合二为一时,就成了工作者自我记录法。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课后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d0287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d.png)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课后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什么是工作分析?A.了解工作内容B.维护员工档案C.设定目标和计划D.培训新员工答案:A2.工作分析的方法不包括?A.观察B.访谈C.问卷调查D.审查文件答案:C3.写作业务流程图属于哪种分析方法?A.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调查法D.文件审查法答案:A4.什么是任务简述?A.员工工作绩效的评估B.工作岗位的名字C.对工作进行描述D.领导下达的任务答案:C5.什么是任务声明?A.描述工作标准B.描述所需的工作绩效标准C.描述工作行为D.描述员工的工作目标答案:B二、判断题1.任务声明和任务简述的区别在于:任务声明包括工作的名称和地点,而任务简述则更加细节。
答案:错误2.一项任务的逐步分解可以帮助确定工作分析的任务说明书中的要素。
答案:正确3.问卷调查是最有效的工作分析方法。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工作分析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工作分析是指对工作相关信息的系统收集和分析,以了解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定任务的工作要求等信息。
2.列举三种工作分析的方法。
答案:三种工作分析方法是观察法、访谈法和文件审查法。
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工作场所和工作过程来了解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环境。
访谈法是通过和员工对话来了解员工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文件审查法是通过审查文件,例如工作指南和报告来查找工作相关信息。
3.任务简述和任务声明的区别是什么?答案:任务简述是对工作内容的一般描述,而任务声明是关于工作标准和绩效要求的详细规定。
任务简述说明工作情况,而任务声明描述工作成果和标准。
任务声明反映着员工应该如何完成工作和要求做到什么程度,而任务简述则没有这个细节。
工作分析与评价模拟题萧鸣政答案
![工作分析与评价模拟题萧鸣政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14cc26763231126fdb110d.png)
工作分析与分析模拟题(萧鸣政)选择题1.( a )确定了组织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解决了内部的薪酬公平性评价的基础问题。
A工作分析 B岗位评价 C职级 D职等2. 所有人力资源活动中的“人”与“事”及其关系,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点。
其中( b )是内核。
A“人” B“事” C“人”与“事” D“人”与“事”及其关系3.( b )又叫职位描述,可以用来对一个类或子类中个人的工作的描述。
A工作描述 B工作说明书 C资格说明书 D职务说明书4.( a ),一般将把操作活动所涉及的心理能力归纳为25-30种,然后通过谈话和问卷手段,对所分析职务的每种能力用5点表计分(也可用7点或11点)。
A计分法 B文字表述法 C表格法 D点数法5.卡特是一家洗衣公司,詹妮弗作为公司HR负责人,每当她问及洗衣店的管理人员为什么违反既定的公司政策和办事程序时,这些人总是回答“因为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工作内容”或“因为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詹妮弗这时才知道,只有花大力气编写职位说明书并制定一套标准和程序来告诉大家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才能使这类问题得到解决。
那么詹妮弗在明确了洗衣店管理人员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后,应该从三大方面着手做好准备工作,其中不包括下列()。
cA明确编写洗衣店管理人员的职务说明书应该采用的格式B明确应当将工作标准和程序写进说明书,还是应当将它们单独分列出来C明确进行工作分析、编写职位说明书与工作评价、薪酬等级的关系D如何才能收集到编写工作标准、工作程序以及职务说明书所需要的信息6.()推动工作分析研究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c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和封建主义统治B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C社会分工后的人力资源配置和人的全面发展D薪酬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竞争力7.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大规模工作分析活动的是( a )为德国一家翻译协会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
A丹尼斯·狄德罗 B卡尔·舒尔茨 C赛拉斯·伯特 D芒斯特伯格8.西方国家工作分析研究历史的启示中,分析员应注意的内容不包括( d )。
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工作分析、评价与分类【圣才出品】
![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工作分析、评价与分类【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874eac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6b.png)
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工作分析、评价与分类【圣才出品】第三章工作分析、评价与分类3.1复习笔记一、工作分析概述1.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相对某一企事业组织内部各职位工作的分析,即分析者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职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职位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
要素,即是指工作活动中不便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
任务,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
职责,即是指某人在某一方面担负的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集合。
职位,即是指某一工作班制时间内某一个人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职务,即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
职业,是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相近、相当)的职位集合。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职务或职业的集合或总称。
职系,即是指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并不相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职系又叫职种,每个职系便是一个职位升迁的系统。
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
职组又叫职群,它是工作分类中的一个辅助划分,并非工作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职门,即是指若干工作性质大致相近的所有的职组的集合。
职级,即是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十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职等,是指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要求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
2.类型与流程(1)类型从目的上划分,工作分析有单一目的型与多重目的型两种。
单一目的型与多重目的型的工作分析,其主要区别在于细节和记录,获取与分析资料的手段与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
(2)流程①计划a.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与结果使用的范围;b.界定所要分析的信息内容与方式,预算分析的时间、费用与人力;c.组建工作分析小组,分配任务与权限。
工作分析(课后习题)
![工作分析(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803379f46527d3240ce07c.png)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一、工作分析:是一种活动和过程,它是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作出规范性的描述和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工作分析从组织、作业、岗位层面上展开;工作分析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分解、比较与综合三个步骤;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及其关联的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三、工作要素:指工作中不能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任务:指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标的的要素组合职责:指某人担负的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的集合职位:指某一时期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几项相互联系的职责的集合职务: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和统称职业: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的职位集合;职系:指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并不相同,但工作性质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职组: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
职级:指同一职系中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十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职等:指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任职条件十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四、工作分析的要素:主体、客体、基本内容主体:工作分析小组、工作分析对象的直接领导和工作任职者;客体:工作责任权限、工作联系、工作中使用的工具设备、考核指标和标准、监督和考核机构、任职资格和条件等。
内容: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目的与原因、工作过程与结构(是工作分析的关键和核心)五、工作分析的特征:以岗位为基本出发点、系统性、全员参与性、动态性六、工作分析的原则:目标明确、分工协作、责权利相称、成本适当、流程合理七、工作分析的内容:1、岗位责任:管理责任、非管理责任两类;岗位责任要析原则:简洁明了,需注意以下几点:用主动性的功能动词来描述、尽可能避免含义模糊的术语、描述尽可能量化、记录任务、按任务的先后顺序排列、刻画任务的质量和数量要求、写好开场白。
工作分析报告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萧鸣政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工作分析报告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萧鸣政课后习题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3040d4f16fc700abb68fc89.png)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萧鸣政编著课后习题答案经济管理学院人力1003班工作分析作业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P25)1、从工作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
2、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5个环节。
3、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
4、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工作描述是工作分析结果中,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表现形式。
5、一般,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6、信息分析的容一般包括5个方面容:工作名称分析、容分析、环境分析、条件分析、过程分析。
第二章工作分析的历程与发展(P52)1、工作分析的思想活动最早起源于社会分工。
2、历史上第一次进项大规模的工作分析活动的是丹尼斯·狄德罗编撰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3、ORP是指职业研究委员会。
4、黄道婆是我国早期工作分析应用的典。
5、社会科学研究会(SSRC)对工作分析的贡献在于,通过工作分析,对美国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划分为共有部分与特定部分。
6、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介绍了工作新历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第三章工作分析的容与组织(P85)1、工作分析容的基础是:工作容、工作方法、工作的目的与原因、工作的过程与结构。
2、智力水平包括四种能力:独立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敏感能力。
3、工作分析容的标准化是对工作分析容的:规化、结构化、分解化、具体化。
4、标准的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应符合五大要求,即可操作性、普遍性、独立性、完备性、简约性。
5、工作分析的组织实施包括五大步骤:选择工作分析人员,培训工作分析人员、研究和利用已有的书面资料、实施过程控制方法、公开发表工作分析的结果。
第四章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工具(P113)1、采用观察分析法时,当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合二为一时,就成了工作者自我记录法。
第十章_工作评价
![第十章_工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215d40290c69ec3d5bb75aa.png)
对工作评价小组的要求
工作评价小组成员应做到:
客观,公正
顾全公司整体
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
将岗位需要与具体任职人员条件区别开来
要高度参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最终达成共识
工作评价应掌握的信息
1. 岗位名称、编码。 2. 岗位所在的厂、车间、科室、工段、作业组及工作地,以及这些组织所 具有的职能、所执行的任务。 3. 担任本岗位人员的职务,担任相同岗位的人数。 4. 本岗位过去若干年内的使用人数、出勤率、加班加点情况,离岗退休、 辞职、升迁、调动的情况如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 本岗位担当什么工作任务?任务的主要项目和内容如何?使用什么样的 设备、工具,加工什么产品? 6. 本岗位受谁领导,为谁服务,又领导谁,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何? 7. 执行本岗位工作的必要条件。包括: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
• 萧鸣政 主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十章 工作评价
本章重点:
工作评价的方法
工作评价方法的比较和运用
什么是工作评价?
工作诂价(Job Evaluation)是依据工作分析的结
果,按照一定标准,对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仸、复杂
性及所需资栺条件等关键因素的程度差异,进行综合诂
关键点
因素及其等级的确定 因素点数权重的确定
工作评价的方法
排列法
分类法
点数法 因素比较法 海氏职位诂价
职位诂价的方法有量化诂价法和非量化诂价法两种。
非量化诂价法是指那些仅仅从总体上来确定不同职位 之间的相对价值顺序的职位诂价方法;量化诂价方法 则是试图通过一套等级尺度系统来确定一种职位的价 值比另一种职位的价值高多少或低多少。
职位C 职位A
职位A
工作分析与评价 萧鸣政
![工作分析与评价 萧鸣政](https://img.taocdn.com/s3/m/40c7d88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a.png)
工作分析与评价引言工作分析是组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工作分析的概念、目的以及常用的方法,同时探讨如何进行工作评价和改进。
工作分析的概念和目的工作分析是对岗位中所需的任务、技能和工作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保组织拥有适当的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以便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培养高素质的员工。
工作分析的方法1. 工作观察法工作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员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和表现,了解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观察者可以记录员工的动作、步骤和所需技能,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2. 工作访谈法工作访谈法是通过与员工或岗位上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自己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工作环境的看法和理解。
通过访谈可以获取更详细和全面的信息。
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向员工分发问卷,让他们填写自己对工作内容和要求的理解和看法。
问卷可以包括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以便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问卷调查法可以快速地获取大量数据,但可能存在信息回答不准确的问题。
4.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特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有较为完善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的情况,可以借鉴和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
工作评价和改进1. 工作评价的重要性工作评价是对岗位上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空间,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
2. 工作评价的方法工作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自评、上级评价、同事评价和客户评价等。
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获取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
3. 工作改进的策略根据工作评价的结果,组织可以采取各种策略进行工作改进。
例如,可以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优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条件和环境等。
同时,组织也应该积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参与工作改进的过程。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复习要点课后习题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复习要点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a7ac27f76c66137ee0619fc.png)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工作分析的概念:一种活动或者过程,是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搜集、比较、综合有关的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性的描述与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工作分析的流程设计计划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职位和职务)要素:最小单位任务:要素的集合职责:任务的集合,职位:工作的描述职务:职责和职位的表述职业:职业生涯:职系:职组:职门:职级:职等:工作分析的性质和作用1、是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2、是提高现代社会生产力得需要3、是组织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4、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5、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人员招聘、薪酬管理以及人员培训、定员、定额、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6、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分析结果表述的四种形式:1)工作描述:内容:工作识别【内容:名称、工作地隶属关系、职业代码、职位等级、分析人名/单位、分析时间】工作概要、工作手段、工作材料、技术和方法、任务行为、环境、补充信息等。
2)工作说明书3)资格说明书4)职位说明书四种工作分析结果的关系工作描述是最原始、最直接、最基础的形式,其他三种形式都是在工作描述的基础上再生出来的和开发出来的。
工作描述:最直接、最基础工作说明书:事为中心,具体岗位、人员资格说明书:任职资格条件职务说明书:最全面、相对复杂【课后习题】一)填空1、从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三种类型。
2、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五个环节。
3、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等。
4、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工作描述)是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形式。
5、一般而言,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人力资源高级实验 萧鸣政 第一至第五章 复习资料 案例答案。
![人力资源高级实验 萧鸣政 第一至第五章 复习资料 案例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2281cb4028915f804dc224.png)
人力资源高级实验依据大纲自己读书编写的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是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整体规划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测评,通过测评的具体情况和分析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要和供给状况对人员招聘和选拔,人员配置薪酬和绩效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内容进行的人力部门的职能性规划。
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和整理规划——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评估——(1)人力资源供给预测(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净需求——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实现供需平衡。
二节1.影响人力供需预测的因素(1)组织的战略目标(2)内部因素(3)外部因素。
2.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1)技能清单(2)现状核查法3)接续计划法4)市场调查预测。
步骤:1)核查,2)了解组织人力资源调整情况3)汇总4)分析影响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可能因素将主要影响因素列举出来。
5)编制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6)编制组织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组织为实现预期的目标,采用合理的预测方法,对组织的未来一段时间送需要的人员情况进行估算。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1)现状规划法2)经验预测法3)情景描述法。
4德尔菲法5)工作负荷预测法。
步骤:1.对现有人力资源情况进行测评,通过对现状的调查,统计和掌握现有人力资源是否缺编和超编,并根据职务说明书,核实其是否符合职务资格要去。
2.结合人力资源盘查的情况统计和与各部门的领导管理人员进行协商讨论,得出显示人力资源需求。
3.将实现组织发展规划和目标的任务具体落实到各部门,确定各工作部门的工作量。
4.根据各部门具体工作任务的增长情况,确定各部门需要增加的人员情况,得出未来人力资源需求。
5.根据历史数据和对未来可能会出现情况的预测,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退休人员和离职人员,得出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
6.对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进行汇总统计,即组织的整体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第二章__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__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3b5756caf1ffc4ffe47ac91.png)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工作分析研究
(一)美国内政改革中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
• 林肯总统曾多次抱怨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低下。不久, 卡尔· 舒尔茨(Carl Schurz) 组织了“政府机关改革
委员会”。其工作主要是对政府机构的职位进行调查
• 职位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职位任职者所应具备的 技能,因而委员会主要通过观察、面试、问卷的方式, 从职位主管者及有关人员处收集事实资料,目的是要 确认哪些技能是决定职位工作绩效的关键因素
5
西方国家工作分析的实践活动与贡献
• 古代希腊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活动比较发达,人们 普遍重视探讨分工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柏拉图和色诺芬 • 柏拉图在其哲学著作《理想国》中,以苏格拉底和学 生对话的形式,详细论述了社会职业的分工 • 他认为人的社会需求是纷繁复杂的,要满足人们所有 的愿望是不可能的。相对而言,要求建筑工匠、农民、 鞋匠、纺织工人和其他工人适当地专门化,做他们力 所能及的工作,并都尽心竭力地为社会服务,这种由 特定的工人从事特定的工作的社会分工方法,将大大 提高社会的生产率,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色诺芬比柏拉图更详细地研究了分工,不仅研究了整 个[社会]的分工,而且也研究了单个工场中的分工
11
(二)泰勒的工作分析研究与贡献
• 泰勒把科学管理归纳为四条原理,其中第一条是: “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的研究,用以代替 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 这条原理要求对工人的一项操作从时间、动作、工具 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确定完成各项作业所需的合理时 间、合理操作方法和最有效的工具,然后制定出基本 的劳动定额、形成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刺激工人学习 新的操作方法,减少不必要的耗费,以提高生产率
全书。在编写过程中,他发现协会所提供的资料,特别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答案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7a3cf649649b6649d74723.png)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答案【篇一:《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第一次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答案你的得分: 90.0完成日期:2015年06月01日 09点20分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5年09月10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项工作的最终结果除人以外的必备条件是()。
( a )a. 工作的输入b. 工作任务c. 工作流程d. 工作的输出2.()是工业心理学的重要创始人,被尊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 a )a. 穆斯特博格b. 赫兹伯格c. 麦考米克3. ()包括了工作在组织中的位置、工作责任和权利等等。
( d )a. 工作任务b. 工作流程c. 工作的转换特征d. 工作的关联特征4.任职资格被认为是达到绩效标准的()。
( b )a. 最高要求b. 最低可接受标准c. 理想要求d. 期望要求5. 工作丰富化与工作扩大化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扩大工作的()。
( c )a. 权限b. 关系c. 范围d. 环境6.()参与工作分析的优点是对工作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确定是需要培训,不好保证分析的客观性。
( c )a. 工作分析专家b. 任职者c. 主管d. 客户7.()是在进行工作分析时必须首先要明确的一点。
( d )a. 工作描述b. 工作权限c. 工作名称d. 工作目的8.()是用预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来获取工作分析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工作分析的目的。
( a )a. 问卷法b. 访谈法c. 典型事例法d. 工作日志法9.临界特质分析系统是完全以()为导向的工作分析系统。
( d )a. 工作特殊输入b. 工作特殊权限c. 工作的特殊要求d. 个人特质10.()是一种专门针对管理人员设计的工作分析系统。
( b )a.b.c.d. 无领导小组讨论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职务分析问卷评价中心技术11.( )是对工作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协作关系、升迁关系与调换关系等进行分析。
工作分析理论与实务第三版课后答案
![工作分析理论与实务第三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6097e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6.png)
工作分析理论与实务第三版课后答案
什么是工作分析?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描述。
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侧重的方面不同,可以对工作分析给出不同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工作分析(Job Analysis)做出了许多定义比如:蒂芬&麦格米克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工作分析是针对某种目的,通过某种手段来收集和分析与工作相关的各种信息的过程;高培德&阿特齐森定义:工作分析是组织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通过收集、分析、综合整理有关工作方面的信息,为组织计划、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管理职能提供基础性服务格雷·代斯勒从工作分析的具体目的出发对工作分析做出定义:工作分析就是与此相关的一道程序,通过这一程序,我们可以确定某一工作的任务和性质是什么,以及哪些类型的人(从技能和经验的角度)适合被雇佣来从事这一工作。
具体说来,就是可以从组织层面与岗位层面来分别界定其含义:
基于组织层面的工作分析
基于组织层面的工作分析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侧重于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其研究的对象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岗位体系这一层面的工作分析更多的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因此需要对企业战略的透彻理解和对企业所处环境的透彻分析。
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工作分析、评价与分类【圣才出品】
![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工作分析、评价与分类【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17830a5844769eae109ed51.png)
第三章工作分析、评价与分类3.1复习笔记一、工作分析概述1.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相对某一企事业组织内部各职位工作的分析,即分析者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职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职位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
要素,即是指工作活动中不便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
任务,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
职责,即是指某人在某一方面担负的一项或多项相互联系的任务集合。
职位,即是指某一工作班制时间内某一个人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职务,即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
职业,是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相近、相当)的职位集合。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职位、职务或职业的集合或总称。
职系,即是指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并不相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职系又叫职种,每个职系便是一个职位升迁的系统。
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
职组又叫职群,它是工作分类中的一个辅助划分,并非工作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职门,即是指若干工作性质大致相近的所有的职组的集合。
职级,即是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十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职等,是指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要求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
2.类型与流程(1)类型从目的上划分,工作分析有单一目的型与多重目的型两种。
单一目的型与多重目的型的工作分析,其主要区别在于细节和记录,获取与分析资料的手段与过程本质上是相同的。
(2)流程①计划a.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与结果使用的范围;b.界定所要分析的信息内容与方式,预算分析的时间、费用与人力;c.组建工作分析小组,分配任务与权限。
②设计a.明确分析客体,选择分析样本,以保证分析样本的代表性与典型性;b.选择分析方法与人员;c.作好时间安排与制定分析标准;d.选择信息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萧鸣政编著课后习题答案经济管理学院班工作分析作业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P25)1、从工作分析的切入点划分,工作分析有岗位导向型、人员导向型、过程导向型。
2、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5个环节。
3、工作分析的表现形式有: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资格说明书、职务说明书。
4、在四种工作分析的结果中,工作描述是工作分析结果中,最直接最原始最基础的表现形式。
5、一般,任何复杂的工作系统都是从产出、投入、过程、关联因素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的。
6、信息分析的内容一般包括5个方面内容:工作名称分析、内容分析、环境分析、条件分析、过程分析。
第二章工作分析的历程与发展(P52)1、工作分析的思想活动最早起源于社会分工。
2、历史上第一次进项大规模的工作分析活动的是丹尼斯·狄德罗编撰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3、ORP是指职业研究委员会。
4、黄道婆是我国早期工作分析应用的典范。
5、社会科学研究会(SSRC)对工作分析的贡献在于,通过工作分析,对美国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划分为共有部分与特定部分。
6、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介绍了工作新历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第三章工作分析的内容与组织(P85)1、工作分析内容的基础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的目的与原因、工作的过程与结构。
2、智力水平包括四种能力:独立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敏感能力。
3、工作分析内容的标准化是对工作分析内容的:规范化、结构化、分解化、具体化。
4、标准的工作分析指标体系应符合五大要求,即可操作性、普遍性、独立性、完备性、简约性。
5、工作分析的组织实施包括五大步骤:选择工作分析人员,培训工作分析人员、研究和利用已有的书面资料、实施过程控制方法、公开发表工作分析的结果。
第四章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工具(P113)1、采用观察分析法时,当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合二为一时,就成了工作者自我记录法。
当观察对象和内容为某个片段时,常采用写实法。
2、工作分析的方法按照对象划分,可以分为任务分析、人员分析、方法分析。
3、访谈法既适用于段时间可把我的心理特征的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才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
4、访谈法的形式有:个别访谈、集体访谈。
5、为了保证访谈的质量,需要事先拟定一份详细的访谈问题或者访谈提纲。
6、文献资料分析法适用于常见又非常正规、有一定历史的工作。
第五章任务分析(P139)1、任务分析指通过目标的分解、调查、观察等工作分析的方法,对构成岗位职责的各项任务逐一归纳和整理,使之清晰化、系统化、模块化的过程。
2、从任务分析入手的工作分析侧重于对工作内容结构的揭示,对人员分析入手的工作分析侧重于对工作要求的揭示,从运作方式入手的工作分析侧重于对工作方法的揭示。
3、任务分析流程图又叫逻辑树,是以工作活动流程图的形式来揭示工作任务操作要素与流向。
4、在任何一项任务分析中都有必要使用有关行为动词或其他专用术语的统一诠释清单,以保证对人物进行描述时的一致性。
5、根据时间的长短和顺序来揭示整个工作过程中各个任务的轻重与关系的人物分析方法称为时间列。
6、自上而下的任务分析,指从一般到具体,即从工作系统目标、工作系统职能、工作系统运行到已分配给系统内人员的任务和子任务。
第六章人员分析(P175)1、KSAO是知识、技能、能力、其他个性特征的缩写,它是指与工作有关的个性特征。
2、对潜能和能力的测评可以确定一个人在特定领域所能达到的专业水平;对个性和相关特征的分析则可以用来解释一个人是怎样达到目前的专业水平,并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功地在组织中发挥这些能力。
3、一般来说,所有的人员分析方法可以按照分析的出发点分为两类,及职位定位和工作者定位。
4、职位分析问卷(PAQ)的开发者收集者收集了68种一工作有关的人员特征,并与职位分析中的187个元素一一对应。
5、职位分析问卷依据的是行为因素清单,能力分析量表依据的是能力因素清单,而关键事件技术依据的是完成某项工作的实际行为。
6、工作分析者要尽可能突出人员分析的核心标准和要求,在要求应聘者满足这些要求时,应考虑事业阶梯与机会、提拔策略、单位内部工作的变动程度。
第七章方法分析(P203)1、方法分析的目的是要寻找一种能够实现任职者、工作手段、工作场地、工作任务的最佳结合方式,以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消耗,获得尽可能好的工作效果。
2、方法分析的结果常用于人员培训和人员考评一所找到的最佳方式方法,去开发员工和引导员工行为。
3、方法分析是指过程分析和程序分析,它是以整个工作过程中的方法为分析对象的。
4、问题回答技术有目的分析、地点分析、顺序分析、人员分析、方法分析五个操作步骤。
5、方法分析有选择重点、现场观察与记录、分析、研究优化、试验五个操作步骤。
6、有效工时利用率分析技术中的公式测定方法有两种:工作日写实、推算工时法。
第八章工作分析质量鉴定(P221)1、工作信息的质量鉴定就是利用测量和统计两种手段,对工作信息的类型及其主客观性进行鉴定的过程。
2、工作信息可以分为两类:定性的和定量的,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工作信息的特征。
3、工作描述的信度是指工作描述的可靠性,他又另个评价指标:稳定性和等效性。
4、效度与信度一样,可用相关系数来表示,称为效度系数。
5、工作描述的精确性是指对所描述的工作信息和特征真实性的反应程度。
6、工作分析质量鉴定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描述性工作方法、一元统计方法、多元统计方法。
第九章工作分析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P244)1、在工作分析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的困扰,如员工恐惧问题、动态环境问题、工作分析的目的问题等,从而影响工作分析的效果。
2、员工恐惧是指员工害怕工作分析会对自己工作要求带来变化或者会引起自身利益的损失,而对工作分析小组成员及其调查采取不合作甚至敌视的态度。
表现为:①、员工最工作分析调查者怀有冷淡、抵触情绪;②、员工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存在明显的出入与故意歪曲。
3、动态环境是指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引起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因发企业组织结构、工作构成、人员机构的不断变动。
4、对于动态环境问题,通常有两种解决办法,即年度工作分析、适时工作分析。
5、对于工作分析主体存在的问题,通常采取专家主导,员工参与,部门配合,领导扶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
6、目前工作分析的方法选择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即工作分析方法的使用不当、工作分析方法使用过于单一。
二、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员工恐惧对工作分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A 员工恐惧影响工作分析计划的制定B 员工恐惧影响工作分析的实施过程C 员工恐惧影响工作分析结果的可靠性D 员工恐惧影响工作分析的结果运用2.向下列关于适时工作分析的缺陷的说法正确的是(B)A 实施周期太长B 实施成本过高,而且会造成工作无计划C 涉及面太广,对没有变革的工作惊醒分析,造成许多无效的工作D 产生绩效与工资福利不匹配现象3.关于工作分析的目的说法正确的是(C)A 没有特定的目的,为工作分析而工作分析B 以5~6个目标为主,其他目标为辅C 工作分析的目的只有少数组织者知道,对其他人保密D 工作分析的目的应与员工积极沟通以获得大家的积极参与4.关于工作分析与组织经营体系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工作分析本身一个系统,不应受到组织经营体系的干扰B 工作分析应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C 工作分析应与组织战略结合起来D 工作分析应与工作流程结合起来5.下列关于工作分析后续跟进中应采取的措施,错误的说法(A)A 立刻要求员工严格的,不折不扣的按照工作说明书执行工作B 对工作说明书的使用进行培训C 对工作说明书进行反馈和修正D 对工作分析过程进行反思6.针对工作分析契约中存在的问题,工作分析小组在编写工作说明书时应遵循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 明确性原则B完善性原则C弹化性原则D动态性原则三、多项选择1.工作分析导致员工恐惧的原因主要表现为(ABC)A 工作分析的减员功能B 工作分析的降薪功能C 测量工作的负荷的强度D 了解员工工作的内容2.解决员工恐惧的主要办法由(BCD)A 对员工进行心理咨询B 让员工了解工作分析的目的,参与工作分析活动C 对员工适当承诺,消除有关顾虑D 工作分析活动结束后,反馈给员工一定的信息3.对工作分析时间产生的影响的动态环境包括(ABC)A 外部环境变化B 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C 员工能力层次,需求层次的提高D 工作设计,管理人员的发展4.从实践来看,工作分析的主体一般包括(ABCD)A 员工自己B 基层负责人C 企划部门D 人力资源部门5.对于工作分析的方法选择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ABCD)A 有针对性地使用工作分析方法B 将多种工作分析方法相结合C 将传统工作分析方法与现代电脑技术相结合D 积极采用国外陷阱的工作分析方法6。
一份合格的植物说明说必须达到的标准包括(ABCD)A 准确性B 完备性C 简约性D 可操作性四、复习与思考1.试述员工恐惧的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及解决办法。
(P226)答:原因:1工作分析的减员匠心功能使员工恐惧产生的根本原因(表现:员工通常认为工作分析会对他们的就业,工作内容,工作权利责任,薪酬水平等造成威胁,因此对工作分析产生恐惧之情也就在所难免了)2测量工作负荷和强度是员工恐惧产生的现实原因(表现:企业发现某些部门工作量不饱满,为了增加员工工作负荷,也经常使用工作分析,企业为确定某项工作时间所需要的工作时间,而不是员工在工作中所实际耗费的时间,常常采用工作分析中的方法分析,确定有空的工作时间标准。
员工由于担心自己的工作将会太辛苦,因而对工作分析产生恐惧之情)解决办法:1让员工了解工作分析的目的,参与工作分析活动2对员工适当承诺,消除有关顾虑3工作分析活动结束后,应给员工一定的信息反馈2.试述动态环境所引发的工作分析阻滞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方法。
(P228)答:原因及表现:1 当今的社会是告诉发展的社会,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相应地也出去这种高速变化当中。
因此当我们为了让企业管理更科学,更合理而进行工作分析时,企业却往往会因组织环境的变革而产生阻滞变革,导致我们取得的动作分析成果不能适应企业变化了的世界状况,最终只能被束之高阁。
(外部环境变化对工作实践的影响)2 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发展,不仅会影响公司中的工作结构,而且会影响这些工作的世界内容,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员工的主要职责等。
而这些变化会使工作分析更加复杂,工作分析者必须着眼于公司的未来发展,而不仅仅是对公司现在的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对工作分析实践的影响)3员工队伍的素质越来越高,他们追求更多的工作责任,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寻找工作满足感,组织归属感等,而且他们的这些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对现在定的工作予以调整,从而引起进行工作分析的条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