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试题(全国卷1理综)

合集下载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组卷网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综物理部分-组卷网

A.△n=1,13.22 eV <E<13.32 eV B.△n=2,13.22 eV <E<13.32 eV C.△n=1,12.75 eV <E<13.06 eV D.△n=2,12.75 eV <E<13.06 Ev
难度:0.65 组卷:689 题型:多选题 更新:2010/8/12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碰撞后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①P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位置, M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位置, N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位置。 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 __。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0.4 组卷:1551 题型:解答题 更新:2019/12/19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11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M=19m的金属球并排悬挂.现将绝缘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600的位置自由释 放,下摆后在最低点与金属球发生弹性碰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已知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
7 . 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V,b点的 电势是24V,d点的电势是4V,如图.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学试题解析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学试题解析

兴奋时 , 局部 电流和神经兴奋 的传 导方 向( 弯箭头表 示
膜内、 外局部 电流的流动方 向, 直箭 头表示兴奋传 导方 向) 其 中正确的是 ,
+ + + + + + l
这样两侧都 能形成 了局部 电流。该 电流在膜外 由未兴 奋部位流向兴奋部 位“ ” , s 点 在膜 内则 由兴奋部位 “ ” s
点流 向未兴奋 部位 ( s 点两侧 的部 位 ) 从 而形成 了 “” , 局部 电流 回路。这种局部 电流又刺激刺 相邻的未兴奋 部位发生上述 同样 的 电位变化 , 又产 生局部 电流 。如
;:
1 _ F
++++++


1 _ F
r 、 r 、 二 二 = 二 二二 二 二 ± ± ± ± ± 二 二 二 二 二 = 二 二

— —
】r ,
+ + + + + + + + 一 一 ~ 一 一 + + + + + + + +
—— - S — — ] —] — -
两侧 同时传导 , 是双 向的, 以综合 以上 叙述 , 所 应选 择
B .
—’ ▲—、
C项。参考答案 : C
= ===:二==±±±±±二=二= 二二二=
+ + + +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 + + +
此依次进行 下去 , 兴奋又 不断地 依次恢 复原先的 电位。 兴奋就是按照这样 的方式 沿着 神经纤 维 向前 传导 的。
这样可知 , 当神经纤 上“ ” s 受到刺激维 时 , 兴奋就会 向

— — — — — — —
B 达到 k 时种群增 长率为零 . 值 c 种群增 长受 自身密度的影响 .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I 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l 35.5 K 39 I 127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A .是真核生物B .含有叶绿体C .是自养生物D .能有丝分裂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 .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 .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 序列D .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3.科学家研究CO 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光照强度为a 时,造成曲线II 和III 光合作用 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 2 浓度不同B .光照强度为 b 时,透成曲线 I 和 II 光合作用强度羞异的原因是温度度不同C .光照强度为a ~b ,曲线 I 、II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 .光照强度为a ~c ,曲线 I 、III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允合作用强皮4.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 .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5.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 ,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ETFE 分子中可能存在“-CH 2-CH 2-CF 2-CF 2-”的连接方式B .合成ETFE 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C .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年龄(岁) 甲(百万) 乙(百万) ≥20 1.9 17.8 60~69 2.7 15.4 50~59 3.8 21.6 40~49 6.5 38.4 30~39 9.7 39.6 20~29 13.8 36.2 10~19 17.4 37.6 0~9 29.7 38.4-CF 2-CF 2-CF 2-CF -CF 3-] [ nD .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 18O 和14N 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 .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 .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13mol·L -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 K +、Cl -、NO 3-、S 2- ② K +、Fe 2+、I -、SO 42- ③ Na +、Cl -、NO 3-、SO 42- ④Na +、Ca 2+、Cl -、HCO 3- ⑤ K +、Ba 2+、Cl -、NO 3-A .①③B .③⑤C .③④D .②⑤ 8.X 、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IA 族,X 与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 的原子半径B .X 与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D .X 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① CO 、O 2 ② Cl 2、CH 4 ③ NO 2、O 2 ④ N 2、H 2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 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1molY 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理综试卷(湖北用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理综试卷(湖北用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理综试卷全国卷I(用于湖北等省)本试卷共13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Ne:20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从而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本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氨酸棒状杆菌。

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2007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全解全析

2007年高考物理全国卷1全解全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物理部分全解全析)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 。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 )A .0.5B .2C .3.2D .414.【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设“宜居”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行星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地球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0。

设人的质量为m ,由已知条件,该人在地球表面的重力mg 0=600N ,在“宜居”行星表面的重力mg =960N ,可以得到g =1.6g 0。

星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星球对他的万有引力,则有:2Mm G mg r =,002M m G mg R=。

解得:r =2R ,B 正确。

【高考考点】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易错提醒】在中学阶段无特别说明,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学科网备考提示】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万有引力在天文学上的应用等是高考常考的内容。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v =4m/s 。

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 ),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s 时波形的图是 ( ) 15.【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由振动图象知,坐标原点处的质点在t =0.15s 时在y 正半轴向下运动。

已知波沿x 轴负向传播,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形的关系,只有A 正确。

【高考考点】波的图象【易错提醒】根据振动图象推测波的图象须注意对应的时刻。

【学科网备考提示】振动和波是高考的一个考点,波的图象出现的概率较大。

200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200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试题(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

)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0.0100 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 g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是A.p (Ne)>p (H2)>p (O2) B.p (O2)>p (Ne)>p (H2)C.p (H2)>p (O2)>p (Ne) D.p (H2)>p (Ne)>p (O2) 10.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 Cu(IO3)2+24 KI+12 H2SO4=2 CuI↓+13 I2+12 K2SO4+12 H2O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B.KMnO4(加热)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D.HgO(加热)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A.4 B.5C.6 D.7 13.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2007年高考试题——理综(江西卷word版)

2007年高考试题——理综(江西卷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细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细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其中正确的是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不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的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2007年高考试题——理综(北京卷)

2007年高考试题——理综(北京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I 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l 35.5 K 39 I 127 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A .是真核生物B .含有叶绿体C .是自养生物D .能有丝分裂2.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 .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 .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 序列D .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3.科学家研究CO 2 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右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光照强度为a 时,造成曲线II 和III 光合作用 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 2 浓度不同 B .光照强度为 b 时,透成曲线 I 和 II 光合作用强度羞异的原因是温度度不同C .光照强度为a ~b ,曲线 I 、II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 .光照强度为a ~c ,曲线 I 、III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允合作用强皮4.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 .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5.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 ,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ETFE 分子中可能存在“-CH 2-CH 2-CF 2-CF 2-”的连接方式 B .合成ETFE 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C .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D .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6.对相同状况下的12C 18O 和14N 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B .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C .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D .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 K +、Cl -、NO 3-、S 2-② K +、Fe 2+、I -、SO 42-③ Na +、Cl -、NO 3-、SO 42-④Na +、Ca 2+、Cl -、HCO 3-⑤ K +、Ba 2+、Cl -、NO 3-A .①③B .③⑤C .③④D .②⑤8.X 、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IA 族,X 与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 的原子半径B .X 与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D .X 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① CO 、O 2 ② Cl 2、CH 4 ③ NO 2、O 2 ④ N 2、H 2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10.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1molY 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_物理实验题答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_物理实验题答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物理实验题答题分析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董克剑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的第22题(实验题)打破了自2004年以来以电学实验为主的命题格局。

第(1)小题考查示波器的正确使用;第(2)小题利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验证新的物理量———恢复系数,考查考生对原有实验过程以及所测量的物理量的理解,是实验命题的一种创新。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第22题第(1)小题: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

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竖直位移(或↑↓)钮。

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衰减钮或Y增益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扫描范围钮置图1zxstdc中天考场于1k位置,然后调节扫描微调钮。

试题及答题失误分析:本小题考生得分普遍较低(平均得分约2 ̄3分),得满分的考生非常少。

原因是大部分考生对示波器不了解,特别是对“衰减”“扫描”“外X”等旋钮的功能认识不够清晰。

作为电学测量仪器,示波器的原理复杂,使用要求高,该仪器的使用在新课标中已不作要求,在历年高考(除2003年江苏卷)中也一直没有出现过。

在答题过程中很多考生将“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这句话理解成“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都超出了屏幕的范围”,这样就需要同时调节两个钮,比如“衰减”和“扫描范围”,而题目实际要求只调节一个钮。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第22题第(2)小题: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e=v2-v1v20-v10,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

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小等于小球2的质量。

2007年高考数学(理)真题(Word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2007年高考数学(理)真题(Word版)——全国1卷(试题+答案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数学(理)试题第Ⅰ卷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 B P A P B +=+24πS R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34π3V R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1)(012)k k n kn n P k C p p k n -=-=,,,…, 一、选择题(1)α是第四象限角,5tan 12α=-,则sin α=( ) A .15 B .15- C .513 D .513-(2)设a 是实数,且1i 1i 2a +++是实数,则a =( ) A .12 B .1 C .32D .2(3)已知向量(56)=-,a ,(65)=,b ,则a 与b ( ) A .垂直B .不垂直也不平行C .平行且同向D .平行且反向(4)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是(40)-,,(40),,则双曲线方程为( ) A .221412x y -= B .221124x y -= C .221106x y -= D .221610x y -= (5)设a b ∈R ,,集合{}10ba b a b a ⎧⎫+=⎨⎬⎩⎭,,,,,则b a -=( ) A .1B .1-C .2D .2-(6)下面给出的四个点中,到直线10x y -+=的距离为22,且位于1010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是( )A .(11),B .(11)-,C .(11)--,D .(11)-,(7)如图,正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12AA AB =,则异面直线1A B 与1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5B .25C .35D .45(8)设1a >,函数()log a f x x =在区间[]2a a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2,则a =( ) A .2B .2C .22D .4(9)()f x ,()g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h x f x g x =+,则“()f x ,()g x 均为偶函数”是“()h x 为偶函数”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10)21nx x ⎛⎫-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15,则n =( )A .3B .4C .5D .6(11)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经过F 且斜率为3的直线与抛物线在x 轴上方的部分相交于点A ,AK l ⊥,垂足为K ,则AKF △的面积是( ) A .4B .33C .43D .8(12)函数22()cos 2cos 2xf x x =-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 ) A .233ππ⎛⎫ ⎪⎝⎭,B .62ππ⎛⎫ ⎪⎝⎭,C .03π⎛⎫ ⎪⎝⎭,D .66ππ⎛⎫- ⎪⎝⎭,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13)从班委会5名成员中选出3名,分别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与体育委员,其中AB1B1A1D1C C D甲、乙二人不能担任文娱委员,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14)函数()y f x =的图像与函数3log (0)y x x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f x = .(15)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S ,22S ,33S 成等差数列,则{}n a 的公比为 . (16)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设锐角三角形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sin a b A =. (Ⅰ)求B 的大小;(Ⅱ)求cos sin A C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商场经销某商品,根据以往资料统计,顾客采用的付款期数ξ的分布列为ξ1 2 3 4 5 P0.40.20.20.10.1商场经销一件该商品,采用1期付款,其利润为200元;分2期或3期付款,其利润为250元;分4期或5期付款,其利润为300元.η表示经销一件该商品的利润.(Ⅰ)求事件A :“购买该商品的3位顾客中,至少有1位采用1期付款”的概率()P A ; (Ⅱ)求η的分布列及期望E η.(19)(本小题满分12分)四棱锥S ABC D -中,底面A B C D 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 ⊥底面A B C D .已知45ABC = ∠,2AB =,22BC =,3SA SB ==.(Ⅰ)证明SA BC ⊥;(Ⅱ)求直线SD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大小.(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e e xxf x -=-.DBCAS(Ⅰ)证明:()f x 的导数()2f x '≥;(Ⅱ)若对所有0x ≥都有()f x ax ≥,求a 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22132x y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1F 的直线交椭圆于B D ,两点,过2F 的直线交椭圆于AC ,两点,且AC BD ⊥,垂足为P .(Ⅰ)设P 点的坐标为00()x y ,,证明:2200132x y +<; (Ⅱ)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最小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 a 中12a =,1(21)(2)n n a a +=-+,123n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 (Ⅱ)若数列{}n b 中12b =,13423n n n b b b ++=+,123n =,,,…, 证明:432n n b a -<≤,123n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答案:D解析:α是第四象限角,5tan 12α=-,则sin α=-215131tan α=-+ 2.答案:B解析:设a 是实数,112a i i +++=(1)1(1)(1)222a i i a a i-+++-+=是实数,则a =1,选B 。

[2007年][高考真题][湖北卷][理综][答案]

[2007年][高考真题][湖北卷][理综][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湖北卷)本试卷共13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e 20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从而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溶氧的氨酸棒状杆菌。

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供参考)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试题评析(供参考)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评析(供参考)一.试题总体评价1.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与2006年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相比,试题结构没有变化,试题包括8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共计120分。

2.知识的覆盖面较大,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基础上,尤其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的创新性比2006年有进一步的加强。

与往年相比,今年物理试题较难,一是对运用图像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二是对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要求高,三是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高。

3.试题很好的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运用的考查,对教学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初步估分为:三本72分。

4.2007年考查到的中学物理各部分知识占分情况从表中可看出,物理主干知识中的力学与电学的占分比例高达75.8%。

二.分类分析1.力学部分力学有5个题,分别是选择题第14、15、18题,计算题为第23、24题。

内容涉及万有引力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图像、力和运动图像、运动学追赶问题、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其中14题(万有引力定律),23题(运动学追赶)较简单;15题(振动和波动图像),18题(力和运动图像)达中等以上难度;24题(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则要求对弹性碰撞的概念有准确认识,同时还要求能完成反复碰撞后速度减小的递推公式并求出指数方程的解,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2.电磁学部分电磁学部分有3道题,分别是选择题20、21题,计算题第25题。

内容涉及匀强电场、电势、电磁感应图像、右手定则、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其中20题(匀强电场和电势)与99年题目几乎相同;21题(电磁感应图像和右手定则)对图像的要求较高,达中等以上难度;25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对学生的几何知识要求较高,对学生分析问题灵敏性和严谨性的要求也很高,是一道难题。

3.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热、光、原子物理各有1道题,仍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但设问新颖,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这3道题的难度明显比往年大。

2007高考试题——理综(新课标全国)

2007高考试题——理综(新课标全国)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课标宁夏卷)●试题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浓度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A.血浆CO2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2.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C.分裂间期有RNA合成D.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答案:3.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5.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C.群落演替D.垂直结构6.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7.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3B.4C.5D.6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200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0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理综试卷(物理)理综试卷(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分) 14.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 .0.5 B2 C .3.2 D .4 15.一列简诸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4 m/s ,已知坐标原点(x =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 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 =0.15s 时波形的图是时波形的图是图a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磨擦,a 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 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中达到的平衡状态,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气体从a 态变化到b 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

2007年河南高考理综(含答案)

2007年河南高考理综(含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书写作答无效。
22.(17分)
实验题:
(1)用示波器观察叔率为900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电压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1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_____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钮或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4.通过发酵罐发本酵到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氨酸棒状杆菌。下面在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
(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24.(18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与质量为M=19m的金属球并排悬挂。现将绝缘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60°的位置自由释放,下摆后在最低点处与金属球发生弹性碰撞。在平衡位置附近存在垂直于纸面的磁场。已知由于磁场的阻尼作用,金属球将于再次碰撞前停在最低点处。求经过几次碰撞后绝缘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将小于45°。
A.4 B.5 C.6 D.7
13.下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VIP专享]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VIP专享]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万) 1.9
万) 17.8
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60~69 2.7
15.4
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50~59 3.8
21.6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40~49 6.5
38.4
D.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30~39 9.7
C.③④
D.②⑤
8.X、Y 为短周期元素,X 位于 IA 族,X 与 Y 可形成化合物 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 Y 的原子半径
B.X 与 Y 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 1 :1
D.X2Y 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9.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39.6
20~29 13.8
36.2
10~19 17.4
37.6
0~9
29.7
38.4
5.将用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 ETFE,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
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TFE 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方式 B.合成 ETFE 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
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 H+浓度为 1×10-13mol·L-1 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 K+、Cl-、NO3-、S2- ② K+、Fe2+、I-、SO42- ③
Na+、Cl-、NO3-、SO42-
④Na+、Ca2+、Cl-、HCO3- ⑤ K+、Ba2+、Cl-、NO3-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绝密★启用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3页,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细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细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4.通过发酵罐发酵可大规模生产谷氨酸,生产中常用的菌种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下面有关谷氨酸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氧充足时,发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积B.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变化不影响谷氨酸的产量C.菌体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D.发酵液pH呈碱性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5.下图表示用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
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得到氧气体积是Cl(25℃、1.01×105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b、c不必化简):M(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道题同时考查了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骤。
实验的关键都在于准确测定气体的体积。而气体的体积都取决于温度和压强。
6739
生物
人教版
第9页
16
16.对基因工程中两种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体内,识别位点具有特异性
B.限制性内切酶因其本身带有特定的碱基序列,所以能识别特定的位点
C.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碱基序列越短,DNA分子被切割的可能性就越大
D.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效果与DNA连接酶相反
(1)粒子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6725
物理
北师大版
第4页
例6
例6.如图所示,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轴负方向;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y平面(纸面)向外。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运动粒子,经过y轴上y=h处的点P1时速率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x=2h处的P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轴上y=-2h处的P3点。不计粒子重力。求
均考察了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
物理
20
25
25、(20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场强大小为E。在其它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A是y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h;C是x轴上的一点,到O的距离为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C点进入磁场区域。并再次通过A点,此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锐角。不计重力作用。试求:
(1)CaC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反应刚结束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这时不能立即取出导气管,理由是。
(3)本实验中测量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4)如果电石试样质量为cg,测得气体体积为dL,则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计算式w(CaC2)=。
(杂质所生成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6730
化学
人教版
第3页
3
实验室制备C2H2的原理:
电石与水进行反应:
101同步教育信息说明了此实验的原理、实验装置等。
6730
例12](2001年全国高考题)某学生做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g。②装好实验装置。③检查气密性。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⑤停止加热(如下图所示,导管出口高于液面)。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g。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l)电场强度的大小。
(2)粒子到达P2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两道题均考察的是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
化学
15
28
28、(15分)
在室温和大气压强下,用图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ag含CaC290%的样品与水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L。现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某电石试样中CaC2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2007年高考试题(全国卷2—理综)

101同步教育信息对照表
高考题
101同步教育信息
评析
分值
题号
内容
期数
题号
内容
生物
6
4
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