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

合集下载

(典型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机械和功》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典型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机械和功》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利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在相同的时间内用大小相同的力1F 和2F 分别把质量相等的重物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 )A .力2F 做功的功率大B .甲滑轮组做的有用功较大C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D .乙滑轮组做的总功较大 2.小明爸爸的质量为70kg ,小明的质量为50 kg 。

若父子俩用相同的时间从居住楼的一层爬到三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人做功的功率相等B .小明做功的功率比爸爸的大C .爸爸做功的功率比小明大D .无法比较做功的快慢3.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将两个鸡蛋举高1m 做功约10JB .中学生上楼的功率可达1000WC .人双脚站立对地压强约为104PaD .人伸开的一只手掌受到的大气压力为1.0×105N4.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细绳的力F 等于钩码重力G 的13 B .拉细绳的力F 等于钩码重力G 的16C .细绳的粗细对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无影响D .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不同5.下列生活实例中,没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 .起重机向上吊起重物的过程B .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的过程C .马拉车,车未动D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的过程6.如图所示,用F 1的力直接将物体B 匀速提高h ,若借助滑轮组把B 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绳子自由端拉力为F 2;关于滑轮组把B 匀速提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轮组绳子自由端要移动2hB .总功为F 2hC .额外功为F 1h ﹣F 2hD .机械效率123F h F h7.一个物体由A 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 、C 两点,如图所示,已知AB =BC ,物体在AB 段重力做功W 1,功率为P 1;在BC 段重力做功W 2,功率为P 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W 1=W 2、P 1>P 2B .W 1=W 2、P 1<P 2C .W 1≠W 2、P 1=P 2D .W 1≠W 2、P 1≠P 28.学校旗杆顶端装有定滑轮,这样做A .既省力,也改变力的方向B .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C .不省力,但改变力的方向D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力的方向9.下列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 .高山上大气压强为1.5×105Pa B .高速公路上小轿车车速约为30m/sC .某人体积约为0.06m 3D .将一瓶500mL 矿泉水托高1m ,托力做功约5J10.如图所示,用瓶起子开启瓶盖时可以抽象为一个杠杆,如果不计自重,在选项中,能正确表示瓶起子工作示意图的是( )A.B.C.D.11.“十一”假期,小华在河下古镇漫步,在古镇巷子的木门外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水龙头,外人很难徒手拧开水龙头,用水时需用如图乙所示的钥匙,安装并旋转钥匙就能正常出水(如图丙所示)。

初中物理功、功率、机械效率例题及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功、功率、机械效率例题及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功、功率、机械效率例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下面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B. 人用力却没有把重物提起C. 某同学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匀速行走D. 旅客提着行李走上楼梯【思路点拨】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答案】D【解析】A、B均属于“不动无功”型,有力作用但没通过距离;C属于“劳而无功”型,桶运动方向与施力方向垂直;D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人对行李施力,行李沿拉力方向有移动距离,D选项中人对行李箱用向上的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物体做了功。

【总结升华】做功要满足的两个要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举一反三:【变式】(多选)小车重200N,人用30N的水平力推小车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50m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重力没做功B.人对车做功10000JC.人对车做功1500J D.小车受到的阻力是230N【答案】AC2、某人用50N的力,将重30N的铅球抛到7m远处,这个人对铅球做的功为()A、350JB、210JC、0D、无法计算【思路点拨】人推铅球,对铅球施加了力,并且铅球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根据功的公式W=Fs分析判断。

【答案】D【解析】铅球的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推铅球,第二个阶段是铅球在空中飞行。

在第一个阶段人用力推动铅球,对铅球做功;在第二个阶段,铅球离开了人,人不再对铅球做功。

注意:在第一个阶段,在人推力的作用下,铅球移动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7m;具体是多少,题中未给出,无法判断。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举一反三:【变式】(2015•无锡)现有30包大米,总质量为150kg,小明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m高处的库房,如图为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他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为_____W;为尽可能快地将大米搬上库房,他每次应搬_____包,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是_____s。

简单机械、功和机械能培优题(附答案和解析)

简单机械、功和机械能培优题(附答案和解析)

简单机械和功培优&竞赛题库1.有一起重机,将5000N的物体匀速提高6m,后又水平移动4m,则钢丝绳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A.30000JB.20000JC.50000JD.10000J答案:A评析:本题考查了做功的概念,根据功是力与在力的方向上运动距离的乘积这一概念便可确定答案为A。

2.把一瓶质量为46kg的石油气罐从居民住宅的一楼搬到二楼,人做功最接近于( )A.140JB.1×104JC.1380JD.2300J答案:C评析:本题考查了功的计算公式,在确定居民住宅一层楼的高度大致在3m后再根据FSW=可确定人做功在1380J左右,故选C。

3.一体重为500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 min跳18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 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A.60WB.3600WC.6000WD.3.6×105W 答案:A评析:本题考查了功率的计算这一知识点,较为基础。

根据s mNWP6018004.0500t ⨯⨯===60w,故选A。

4.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

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 )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用都是省力杠杆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答案:D评析:本题考查了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分类,仔细看图可知有两个杠杆,下端的杠杆动力臂比阻力臂长,是省力杠杆;上端的杠杆阻力臂长大于动力臂长,是费力杠杆,故选D。

5.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300N,动滑轮重力为100N,定滑轮重力为100N,人的重力为5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对吊篮的压力为( )A.275NB.320NC.300ND.250N答案:B评析:本题考查了滑轮的特点和物体的受力分析,难度一般但学生易错。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答案】C【解析】解:(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质量不变,高度越来越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3)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选C.2.如图,在同样的水平面上,两人分别去推静止在水平面上重100N 的同一课桌.小芳用10N 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 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用20N 的水平推力,课桌在水平面上也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为20WB.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C.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0ND.小明推课桌时,课桌沿水平面也以2m/s 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解析】小芳用10N 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芳推课桌时,推力做功的功率P=Fv=10N×2m/s=20W,故 A 正确.根据小芳用10N的水平推力,课桌沿水平面以2m/s 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课桌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课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推力相等,即f=F=10N;小明推课桌时,课桌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0N,故 B 错误.小芳推课桌时,课桌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为10N,故 C 错误.小明推课桌时,推力大于摩擦力,课桌做加速运动,故 D 错误.答案为A.3.班里组织一次“比一比上楼时的功率”活动,从一楼登上五楼,比谁的功率最大。

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

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①五楼到一楼的高度H;②从一楼到达五楼所用的时间T;③每个同学的体重G;④四楼到五楼楼梯的长度L。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简单机械和功》重点类型专项训练(拓展提高)有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简单机械和功》重点类型专项训练(拓展提高)有答案

苏科版初三物理《简单机械和功》重点类型专项训练(拓展提高)类型一:杠杆动态平衡分析1. 如图所示,杠杆OAB可绕支点0自由转动,动力F作用在杠杆B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倾斜位置①拉至水平位置②的过程中,动力的大小()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2.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铁棒AB处于静止状态,若在B点用始终垂直于杆的拉力F,使铁棒绕A点匀速转动至水平位置,转动过程中,拉力F将()A.一直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2 3 43. 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如果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不超过水平位置),力F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4. 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少做功B.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D.匀速项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的力臂逐渐减小类型二:杠杆平衡分析及其应用5. 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相同的钩码,木棒处于水平平衡。

如在木棒的A、C两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A.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确定B.仍保持水平平衡C.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D.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6.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O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A端竖直向下施加一作用力F,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A.F一定大于GB.F一定等于GC.F一定小于G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 7 87.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自身重力,同时在A、B两点增加质量为m的重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端下沉B.B端下沉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8. 甲、乙两个身高相同的人抬着一个木箱沿斜坡上山,木箱的悬点恰好在抬杠的中央。

简单机械--功和能典型例题

简单机械--功和能典型例题

简单机械 功和能典型例题解析例1 (南京市中考试题)利用图1—6—8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A (物体A 重1600 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当物体匀速提升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为________N ,如果增大物重,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1—6—8精析 考查力、功和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 解 已知:G =1600N ,机械效率η=80% 设提升时,物体上升h .根据图,拉力上升高度为S =4hη=总有W W =h F Gh4 F =η4G =8.041600⨯N=500N 分析物重对机械效率的影响η=总有W W =额有有W W W +=有额W W +11=GhW 额+11若h 、W 额不变,G 增大,η提高. 答案 500N ,变大 例2 在下述情况中,若物体重100N ,则力对物体做了多功?(1)物体沿着光滑的水平面匀速前进了1 m ,求推力对物体做的功. (2)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10m ,摩擦力是20N ,求拉力做的功.(3)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斜面高1 m ,长2m ,如图l —6—10所示,求重力对物体做的功.(4)如图1—6—10,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求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图1—6—10精析 初中阶段研究力做功,主要指下列几种情况: 第一种:力和物体运动方向一致,称为力对物体做功.第二种: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称为克服某个力做功.如向上抛出某个物体,重力方向向下,物体运动方向向上,可以称为克服重力做了功.第三种:当某个力和运动方向垂直,则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解 (1)水平面光滑,认为摩擦力为零.物体匀速前进,推力也为零.这时W =0. (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 =f (摩擦力)=20N ,s =10m ,所以:W =20N ×10m =200J .(3)物体沿重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为h ,重力做的功W =Gh =100N ×1m =100J . (4)如图1—4—10,物体沿斜面运动,支持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物体沿支持力方向没有移动,W =0.答案 (1)W =0 (2)W =200 J (3)W =100 J (4)W =0例3 (北京市石景山区试题)用动滑轮将400N 的货物以0.5m /s 的速度匀速提高了2m ,绳端的作用力是250N ,则有用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精析 题目给了力、距离和速度等多个数据.考查学生面对多个量,能否正确地挑选出题目所需要的数值. 解 有用功率的概念:P有=tW 有=tGh=G ·v 其中G 为物体重,v 为物体上升速度. P 有=Gv =400N ×0.5m /s =200W 扩展:如果求总功率,则有: P 总=tW 总=t Fs=F ·v ′v ′为拉力F 提升速度.在此题中,一个动滑轮:s =2h ,所以v ′=2v =1m /s∴ P 总=Fv ′=250N ×1m /s =250W通过P 有和P 总,还可以求出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答案 200W图1—6—14例4 如图1—6—14,在一轻杆AB 的B 处挂一重为89N 的物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在A 点作用19.75N 的向下的力,杠杆可以平衡,已知:OA ∶OB =4∶1,求物体的密度.(g 取10N /kg )精析 在杠杆知识和浮力知识结合,仍以杠杆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只是在分析B 端受力时,考虑到浮力就可以了.解 已知重力G =89N 以O 为支点,杠杆平衡时有: F A ·OA =FB ·OBF B =OB OA ·F A =14×19.75N =79N 物体所受浮力F 浮=G -F B =89N -79N =10NV 排=gF 水浮ρ=kg/N 10m /kg 100.1N 1033⨯⨯=1×10—3m 3V 物=V 排 m =g G =kg/N 10N 89=8.9kg 物体密度: ρ=物V m =33m101kg 9.8-⨯=8.9×103kg /m 3答案 8.9×103kg /m 3例5 (西宁市中考试题)一根轻质杠杆可绕O 点转动,在杠杆的中点挂一重物G ,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 ,如图l —6—15(a )所示,力F 使杆从所示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F 和它的力臂L F 、重力G 和它的力臂L G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增大,L F 减小B .F 减小,L F 增大C .G 不变,L G 减小D .G 不变,L G 增大(a ) (b )图1—6—15精析 以O 为支点,杠杆慢慢抬起过程中,重力大小为G ,始终不变,重力的力臂为L G ,从图中看出,L G 增大了.拉力大小为F ,从图中看出,拉力的力臂L F 变小了. 解 设杆OB 与水平线夹角为θ,如图1—6—15(b ).列出杠杆平衡方程: F ·l F =G ·l GF ·OB · s i n θ=G ·2OB co s θ F =21G ·co t θ 杠杆抬起过程中,θ减小,co t θ增大,F 增大图1—6—16答案 A 、D例6 (四川省中考试题)如图1—6—16,金属块M 静止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5Pa ,轻质杠杆AB 的支点为O ,OA ∶OB =5∶3,在杠杆的B 端,用轻绳将金属块吊起,若在杠杆的A 端悬挂质量为m =4kg 的物体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5Pa .若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那么杠杆A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应为多少?精析 这道题综合了压强、力的平衡、杠杆等知识.解题时,要列出杠杆平衡的方程,对M 要作出正确的受力分析.解 当M 单独静置于地面时,M 对地面的压强为: p 1=SF 1=S Mg ①当A 端挂m 后,B 端的绳子也对M 产生力F ,M 对地面的压强: p 2=SF 2=S F Mg - ②①÷②得Pa108.1Pa 104.555⨯⨯=F Mg Mg- 得3(M g -F )=M g2M g =3F F =32M g 此时杠杆平衡:m g ·OA =F ·OB ③ 代入OA ∶OB =5∶3 4kg ×g ×5=F ×3代简并代入③式得:F =3g kg 20⨯=32M g∴ M =10kg当金属块离开地面时:M 受的拉力F ′=M g ,杠杆平衡时,m ′g · OA =M g ·OBm ′=OA OB · M =53×10kg =6kg 答案 6kg例7 如图1—6—18,滑轮及绳子的质量和摩擦不计,物体A 重G 1,木板重G 2,要使木板处于平衡状态,求:(1)绳子对A 的拉力多大? (2)A 对木板压力多大?精析 分析绳子上的拉力(且同根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不变),然后以某物为研究对象,列出受力平衡式.解 (1)研究绳子1、2、3、4上拉力,如图1—4—18,设与A 相连的绳子2的拉力为F ,则绳子3的拉力也为F ,绳子4的拉力为2和3的拉力之和为2F ,绳子1的拉力也为2F .图1—6—18以物体A 和板为研究对象:向下受重力为:G l +G 2向上受绳子1、2、3的拉力,大小为:4F . A 和木板处于静止状态:4F =G 1+G 2(2)以A 为研究对象:A 受重力G 1,拉力F = 421G G + 和持力N . A 静止时,G l =F +NN =G 1-F =G 1-41G 1-41G 2=43G 1-41G 2 根据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A 对木板的压力:N ′=43G 1-41G 2答案 (1)421G G + (2)43G 1-41G 2例8 如图1—6—19所示装置,杠杆处于平衡状态,G 1=10N ,AB =4OB ,求:G 2.(不计滑轮重)精析 以杠杆平衡条件为基础,正确分析出滑轮上各段绳子的拉力. 解 杠杆AOB 平衡时,以O 为支点: G 1·AO =F ·OB (F 为B 点的拉力)图1—6—19F =OB AO ×G 1=OBOB3×10=30N 重物G 2上方有两个动滑轮,每次的拉力均减少一半.所以F =41G 2,G 2=4F =4×30N =120N . 答案 120N例9(北京市模拟题)如图1—6—20,m 甲∶m 乙=1∶4,ρ甲=2×103kg /m 3,地面对乙的支持力为F ,若将甲浸没于水中,地面对乙的支持力为F ′,求:F ∶F ′.图1—6—20设:与甲相连的滑轮为1,与乙相连的滑轮为2. 分析与滑轮相连的各段绳子的受力情况: 滑轮1:两侧绳子受力大小为:G 甲 滑轮2:两侧绳子受力大小为:G 甲乙静止时:受重力G 乙、拉力F 1=2G 甲和地面支持力F当甲物体未浸入水中时,地面给乙的支持力为F ∶F =G 乙-2G 甲∵乙甲m m =41,乙甲G G =41,∴ F =4G 甲-2G 甲=2G 甲 当甲物体浸没于水中时,地面给乙的支持力为F ′: F ′=G 乙-2(G 甲-F 浮甲)=G 乙-2 G 甲+2ρ水gV 甲=2G 甲+2ρ水ggG 甲甲ρ ∵ ρ甲=2×103kg /m 3=2ρ水代入上式F F'=甲甲G G 32=32 答案 F ∶F ′=2∶3例10 如图1—6—22,把重250N 的物体沿着长5m ,高1 m 的斜面匀速拉到斜面顶端,(1)若不计摩擦,求拉力;(2)若所用拉力为100N ,求斜面的机械效率.图1—6—22精析 根据功的原理,动力做的功为W 1=F ·L ,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 2=Gh . 解 (1)不计摩擦时:W 1=W 2 FL =Gh F =Lh G =m 5m 1×250N =50N(2)若所用拉力为F ′=100N 时.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 2=Gh =250N ×1m =250J 动力做的功为:W 1=FL =100 N ×5 m =500J斜面的机械效率:η=12W W =J500J250=50% 答案 (1)50N (2)50%例11 (大连市中考试题)如图1—4—25所示,用滑轮匀速提起1200N 的重物,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00W ,绳子自由端的上升速度为2m /s ,(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多大?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3)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起2400N 的重物,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少?1—4—25精析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关键是搞清有用功和总功.涉及功率时,也同样要区别有用功率和总功率.解 已知G =1200N ,P 总=100W ,v F =2m /s在分析已知条件时,应注意此时拉力的功率为总功率,速度为拉力F 移动的速度(1)∵ P 总=tW 总=F ·vF∴ F =Fv P 总=s m W/21000=500N(2)η=总有W W =Fs Gh =h F Gh 3⋅=F G 3=N5003N1200⨯=80% (3)当物体重力为G ′=2400N 时,机械效率也要变化,但不计绳重和摩擦时,由前面给的已知条件,可先求出动滑轮重,由F =31(G 动+G ) G 动=3F -G =1500N -1200N =300N 当G ′=2400N 时F 拉′=31(G 动+G ′)=31(300N +2400N )=900N例12、 扁担长2=l m ,两端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 1=500N ,G 2=300N 。

九年级物理专题—简单机械 功和能经典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专题—简单机械  功和能经典习题(含答案)

例2、 扁担长2=l m ,两端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 1=500N ,G 2=300N 。

若不考虑扁担的重力。

⑴人的肩头应在什么位置,扁担才平衡?⑵若扁担两端同时增加G=100N 的重力,肩头应在什么位置? 解:⑴以肩为支点,前后两物体作用力的力臂分别)(11l l l -和 扁担平衡时,有)(1211l l F l F -⋅=⋅ 500N 3001=⨯l N ()l m -⨯2∴m m l 750(75.01⋅=肩头距前面物体) (2)扁担两端同时增加100N 重力后F 1’ =(500+100)N=600N F 2’=(300+100)N=400N F 1例31F ⋅F 2∵例4、有一个结构不明的滑轮组,只知道拉力F 向下拉绳子时,每拉下12m ,重物就上升3m ,拉力F=400N ,重物为多大,试画出滑轮的结构图。

解:对于滑轮组的问题,要弄清:(1)绳端移动的距离s 与重物上升的距离h ,绳子的段数n 之间的关系是s=nh; (2)判断滑轮组绕绳的段数的方法,用一条虚线把动滑轮组和定滑轮“切割”开,再数直接与动滑轮组相连的“绳子段”有几s=nh n=()段4312==mmh s F=G n1 G=nF=4⨯400N=1600N 滑轮组的结构如图所示例5、如图甲所示,用物体向前移动1m 解:我们对滑轮B 设摩擦力为f 。

F 1=3F ,f=F 1’ 而F 1’=F 1 则f=F 1=3F=3N N 3010=⨯若物体移动1m 拉过3m 。

例6、用100N 地面匀速拉动10m 解: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共受四个力作用,水平方向有拉力F 和磨擦力f ,竖直方向有重力G 和支持力N ,物体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物体沿拉力F 方向移动10m ,拉力F 做功: W F =F J J s 100010100=⨯=⋅重力G 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重力做功为零,W G =0。

因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根据N 顿第一定律 可知:f=F=100N 。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简单机械和功率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已附)一、填空(共28分,每空1分)1、某人提着重为50牛的箱子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米,重力做的功是0焦,如果在2秒内把这箱子匀速举高2米,他的功率是500瓦。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有一名广东籍举重运动员为国争光,让我们一起来设想他夺得挺举冠军的场面:在0.8秒内用1000N的力把杠铃举高1.3米到胸前(这一过程他做了520焦的功);然后将杠铃在胸前停了4秒(这一过程他没有做功);最后,用极强的爆发力(大约为1400N)用了0.2秒将杠铃再举高0.5米到头顶(这一过程他做功的功率为3500瓦)。

3、用40牛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100牛的小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所受的阻力是60牛;若小车运动速度是5米/秒,则拉力的功率是200瓦。

4、甲同学体重600牛,乙同学体重500牛,他们进行登楼比赛。

甲跑上五楼用30秒,乙跑上五楼用24秒。

则:乙同学做功较多,乙同学的功率较大。

5、图中,重为500牛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牛,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以60牛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若物体移动速度为0.2米/秒,则1分钟内拉力做的功是1800焦。

6、用动滑轮将重400牛的物体匀速提高2米,若拉力大小为250牛,则有用功是2000焦,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

7、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96牛的物体(绳重与摩擦不计),所用的拉力为60牛,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50%。

若用此动滑轮提起重200牛的物体,则拉绳子的速度为0.8米/秒时,拉力的功率为22.4瓦,这时的机械效率为70%。

8、图为甲乙两台功率一定的机器做功时所得出的做功与时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乙机器的功率较大;做相同的功,乙机器所用的时间少。

9、___直接用绳子把一桶沙从地面吊到三楼,___利用动滑轮将一桶沙从地面也吊到三楼,则两次所做的有用功W1=1960焦,W2=2000焦,总功W1+W2=3960焦,机械效率η1=η2=40%。

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

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

简单机械和功经典题汇总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2下列四种情形中所使用的杠杆属千省力杠杆的是 3.图3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4.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 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别用力F 1、F 2、F 3匀速拉起钩码。

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 1较小B.F 2较大C.F 1、F 2、F 3的大小不能确定D .如果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力F 1、F 2、F 3做的功相等11.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 的物体缓缓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

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 ,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 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12.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4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 1、G 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13、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

在这个过程中,力F作用在A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则用力F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14.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16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动滑轮重4NB.使该用动滑轮要费距离CD15.的物体,拉力F则A处的16.17.在B向A.C.18、挂离=19.-A.C.20.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m。

已知G=18N,F=ION。

这一过程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绳子自由端上升0.4mB.拉力F做功4JC.动滑轮重为2ND.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二、填空题21使用动滑轮能省(选填“力”、“功”或“距离”).用重为2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一个重物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若改用重为1.5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和摩擦).22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所用拉力F 甲 F 乙(选填“>”、“<”或“=”),拉力做功的功率P 甲 P 乙(选填“>”、“<”或“=”).23如图所示,斜面长1m ,高0.4m ,用大小为5N 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将重10N 的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若仅使倾角θ逐渐增大,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将逐渐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将逐渐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4.如图所示,用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 的物体,在物体上升2m 的过程中,人所用的拉力为125N ,则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6的力臂L 2。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功和机械能问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 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 处时弹簧最短.从a 至c 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 处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v 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 之间的关系如乙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 至c 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簧的弹力B .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 .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D .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在ab 段,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在b 处弹力与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小球再向下运动(bc 段),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减小;故A 错误;小球从a 至c 的过程中,高度一直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故B 错误;小球下落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故C 正确;由图乙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 错误;故应选C .2.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小球由A 点以速度v 沿轨道滚下,经过另一侧高点B 后到达最高点C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小球在A 、B 、C 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C B A v v v <<B .小球在A 、B 两点的动能之差等于小球从A 点到B 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 .小球在A 、B 两点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D .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答案】D【解析】 【分析】 【详解】A .小球运动过程中会克服摩擦力做功,且质量不变,故从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小球在A 与B 点的势能相同,故在A 点的动能大于B 点的动能,C 点最高,故小球在C 点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所以C B A v v v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 .A 、B 两点高度相同,小球的质量不变,故小球的重力势能相同,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会克服摩擦力做功,动能减小,动能之差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故B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整个过程中,摩擦力也会对小球做功,故D 错误,符合题意。

全国中考真题分类精编物理:专题九简单机械和功有答案

全国中考真题分类精编物理:专题九简单机械和功有答案
4
15. (2017 山·东临沂 )如下页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正常使用时费距离的是
( ).
16. (2017 广·东深圳 )下列图中的简单机械,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
17. (2017 湖·北鄂州 )下列生活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 )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丙和丁 18. (2017 湖·南岳阳 )如图,小明沿水平地面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此过程
A. 拉力 F 做功为 30 J B. 物体重力做功为 120 J C. 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 12 W D.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约为 60% 30. (2017 山·东德州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 动滑轮重 1 N ,小强用 6 N 的拉力 F 通过该滑 轮组匀速拉起重 10 N 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 0.4 m.
3. (2017 四·川自贡 ) 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挂一个钩 码 (钩码质量相同 ),杠杆将 ( ).
A. 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 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 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D. 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
1
4. (2017 浙·江嘉兴 )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 3.2 N
B. 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之比为 1∶ 2
C. 木块两次受到滑动摩擦力之比为 1∶ 1
D. 相同时间内拉力两次对木块做功之比为 1∶ 1
20. (2017 江·苏扬州 )将一本物理书从地面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
( ).
A. 0.2 J B. 2 J C. 20 J D. 200 J 21. (2017 ·湖南怀化 )小张用 40 N 的推力将重为 100 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推动了 10

简单机械功和能典型例题

简单机械功和能典型例题

简单机械 功和能典型例题解析例1 (南京市中考试题)利用图1—6—8中的滑轮组提升重物A (物体A 重1600 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当物体匀速提升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为________N ,如果增大物重,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1—6—8精析 考查力、功和机械效率之间的关系. 解 已知:G =1600N ,机械效率η=80% 设提升时,物体上升h .根据图,拉力上升高度为S =4hη=总有W W =hF Gh4 F =η4G =8.041600⨯N =500N分析物重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η=总有W W =额有有W W W +=有额W W +11=GhW 额+11若h 、W 额不变,G 增大,η提高. 答案 500N ,变大 例2 在下述情况中,若物体重100N ,则力对物体做了多功?(1)物体沿着光滑的水平面匀速前进了1 m ,求推力对物体做的功. (2)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10m ,摩擦力是20N ,求拉力做的功.(3)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斜面高1 m ,长2m ,如图l —6—10所示,求重力对物体做的功.(4)如图1—6—10,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求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图1—6—10精析 初中阶段研究力做功,主要指下列几种情况: 第一种:力和物体运动方向一致,称为力对物体做功.第二种: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称为克服某个力做功.如向上抛出某个物体,重力方向向下,物体运动方向向上,可以称为克服重力做了功.第三种:当某个力和运动方向垂直,则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解 (1)水平面光滑,认为摩擦力为零.物体匀速前进,推力也为零.这时W =0. (2)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 =f (摩擦力)=20N ,s =10m ,所以:W =20N ×10m =200J .(3)物体沿重力方向移动的距离为h ,重力做的功W =Gh =100N ×1m =100J . (4)如图1—4—10,物体沿斜面运动,支持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物体沿支持力方向没有移动,W =0.答案 (1)W =0 (2)W =200 J (3)W =100 J (4)W =0例3 (北京市石景山区试题)用动滑轮将400N 的货物以0.5m /s 的速度匀速提高了2m ,绳端的作用力是250N ,则有用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精析 题目给了力、距离和速度等多个数据.考查学生面对多个量,能否正确地挑选出题目所需要的数值. 解 有用功率的概念:P有=tW 有=tGh=G ·v 其中G 为物体重,v 为物体上升速度. P 有=Gv =400N ×0.5m /s =200W 扩展:如果求总功率,则有: P 总=t W 总=tFs=F ·v ′ v ′为拉力F 提升速度.在此题中,一个动滑轮:s =2h ,所以v ′=2v =1m /s∴ P 总=Fv ′=250N ×1m /s =250W通过P 有和P 总,还可以求出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答案 200W图1—6—14例4 如图1—6—14,在一轻杆AB 的B 处挂一重为89N 的物体,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在A 点作用19.75N 的向下的力,杠杆可以平衡,已知:OA ∶OB =4∶1,求物体的密度.(g 取10N /kg )精析 在杠杆知识和浮力知识结合,仍以杠杆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只是在分析B 端受力时,考虑到浮力就可以了.解 已知重力G =89N 以O 为支点,杠杆平衡时有: F A ·OA =FB ·OBF B =OB OA ·F A =14×19.75N =79N 物体所受浮力F 浮=G -F B =89N -79N =10NV 排=gF 水浮ρ=kg/N 10m /kg 100.1N1033⨯⨯=1×10—3m 3V 物=V 排 m =g G =kg/N 10N 89=8.9kg 物体密度:ρ=物V m =33m 101kg9.8-⨯=8.9×103kg /m 3 答案 8.9×103kg /m 3例5 (西宁市中考试题)一根轻质杠杆可绕O 点转动,在杠杆的中点挂一重物G ,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 ,如图l —6—15(a )所示,力F 使杆从所示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F 和它的力臂L F 、重力G 和它的力臂L G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增大,L F 减小B .F 减小,L F 增大C .G 不变,L G 减小D .G 不变,L G 增大(a ) (b )图1—6—15精析 以O 为支点,杠杆慢慢抬起过程中,重力大小为G ,始终不变,重力的力臂为L G ,从图中看出,L G 增大了.拉力大小为F ,从图中看出,拉力的力臂L F 变小了. 解 设杆OB 与水平线夹角为θ,如图1—6—15(b ).列出杠杆平衡方程: F ·l F =G ·l GF ·OB · s i n θ=G ·2OB co s θ F =21G ·co t θ 杠杆抬起过程中,θ减小,co t θ增大,F 增大图1—6—16答案 A 、D例6 (四川省中考试题)如图1—6—16,金属块M 静止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5Pa ,轻质杠杆AB 的支点为O ,OA ∶OB =5∶3,在杠杆的B 端,用轻绳将金属块吊起,若在杠杆的A 端悬挂质量为m =4kg 的物体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5Pa .若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那么杠杆A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应为多少?精析 这道题综合了压强、力的平衡、杠杆等知识.解题时,要列出杠杆平衡的方程,对M 要作出正确的受力分析.解 当M 单独静置于地面时,M 对地面的压强为: p 1=S F 1=SMg ① 当A 端挂m 后,B 端的绳子也对M 产生力F ,M 对地面的压强: p 2=S F 2=SF Mg - ② ①÷②得Pa108.1Pa 104.555⨯⨯=F Mg Mg-得3(M g -F )=M g2M g =3F F =32M g 此时杠杆平衡:m g ·OA =F ·OB ③ 代入OA ∶OB =5∶3 4kg ×g ×5=F ×3代简并代入③式得:F =3g kg 20⨯=32M g∴ M =10kg当金属块离开地面时:M 受的拉力F ′=M g ,杠杆平衡时,m ′g · OA =M g ·OBm ′=OA OB · M =53×10kg =6kg 答案 6kg例7 如图1—6—18,滑轮及绳子的质量和摩擦不计,物体A 重G 1,木板重G 2,要使木板处于平衡状态,求:(1)绳子对A 的拉力多大? (2)A 对木板压力多大?精析 分析绳子上的拉力(且同根绳子上的拉力,大小不变),然后以某物为研究对象,列出受力平衡式.解 (1)研究绳子1、2、3、4上拉力,如图1—4—18,设与A 相连的绳子2的拉力为F ,则绳子3的拉力也为F ,绳子4的拉力为2和3的拉力之和为2F ,绳子1的拉力也为2F .图1—6—18以物体A 和板为研究对象:向下受重力为:G l +G 2向上受绳子1、2、3的拉力,大小为:4F . A 和木板处于静止状态:4F =G 1+G 2(2)以A 为研究对象:A 受重力G 1,拉力F = 421G G + 和持力N . A 静止时,G l =F +NN =G 1-F =G 1-41G 1-41G 2=43G 1-41G 2 根据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A 对木板的压力:N ′=43G 1-41G 2答案 (1)421G G + (2)43G 1-41G 2 例8 如图1—6—19所示装置,杠杆处于平衡状态,G 1=10N ,AB =4OB ,求:G 2.(不计滑轮重)精析 以杠杆平衡条件为基础,正确分析出滑轮上各段绳子的拉力. 解 杠杆AOB 平衡时,以O 为支点: G 1·AO =F ·OB (F 为B 点的拉力)图1—6—19F =OB AO ×G 1=OBOB3×10=30N 重物G 2上方有两个动滑轮,每次的拉力均减少一半.所以F =41G 2,G 2=4F =4×30N =120N . 答案 120N例9(北京市模拟题)如图1—6—20,m 甲∶m 乙=1∶4,ρ甲=2×103kg /m 3,地面对乙的支持力为F ,若将甲浸没于水中,地面对乙的支持力为F ′,求:F ∶F ′.图1—6—20设:与甲相连的滑轮为1,与乙相连的滑轮为2. 分析与滑轮相连的各段绳子的受力情况: 滑轮1:两侧绳子受力大小为:G 甲 滑轮2:两侧绳子受力大小为:G 甲乙静止时:受重力G 乙、拉力F 1=2G 甲和地面支持力F当甲物体未浸入水中时,地面给乙的支持力为F ∶F =G 乙-2G 甲∵乙甲m m =41,乙甲G G =41,∴ F =4G 甲-2G 甲=2G 甲 当甲物体浸没于水中时,地面给乙的支持力为F ′: F ′=G 乙-2(G 甲-F 浮甲)=G 乙-2 G 甲+2ρ水gV 甲 =2G 甲+2ρ水ggG 甲甲ρ ∵ρ甲=2×103kg /m 3=2ρ水代入上式F F'=甲甲G G 32=32 答案 F ∶F ′=2∶3例10 如图1—6—22,把重250N 的物体沿着长5m ,高1 m 的斜面匀速拉到斜面顶端,(1)若不计摩擦,求拉力;(2)若所用拉力为100N ,求斜面的机械效率.图1—6—22精析 根据功的原理,动力做的功为W 1=F ·L ,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 2=Gh . 解 (1)不计摩擦时:W 1=W 2 FL =Gh F =L h G =m5m 1×250N =50N (2)若所用拉力为F ′=100N 时.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 2=Gh =250N ×1m =250J 动力做的功为:W 1=FL =100 N ×5 m =500J斜面的机械效率:η=12W W =J500J250=50% 答案 (1)50N (2)50%例11 (大连市中考试题)如图1—4—25所示,用滑轮匀速提起1200N 的重物,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00W ,绳子自由端的上升速度为2m /s ,(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多大?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3)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起2400N 的重物,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少?1—4—25精析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关键是搞清有用功和总功.涉及功率时,也同样要区别有用功率和总功率.解 已知G =1200N ,P 总=100W ,v F =2m /s在分析已知条件时,应注意此时拉力的功率为总功率,速度为拉力F 移动的速度(1)∵ P 总=t W 总=F ·vF∴ F =F v P 总=sm W/21000=500N(2)η=总有W W =Fs Gh =h F Gh 3⋅=F G 3=N5003N1200⨯=80% (3)当物体重力为G ′=2400N 时,机械效率也要变化,但不计绳重和摩擦时,由前面给的已知条件,可先求出动滑轮重,由F =31(G 动+G ) G 动=3F -G =1500N -1200N =300N 当G ′=2400N 时F 拉′=31(G 动+G ′)=31(300N +2400N )=900N例12、 扁担长2=l m ,两端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 1=500N ,G 2=300N 。

专题14简单机械与做功功率计算题(原卷版)

专题14简单机械与做功功率计算题(原卷版)

专题14 简单机械与做功、功率计算题一、机械能与做功1.“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衢州市民积极践行“文明出行”的各项规定,比如骑电瓶车的规定为:出行要戴头盔(头盔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不带12岁以上的人,不超速行驶。

请运用科学知识,从安全角度解释该规定的科学道理。

2.一物体在空中由静止下落,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随着下落速度增加而增大,且物体受到空气阻力f 与物体的速度v平方成正比,即f=kv2。

试解答下列问题:(1)假如空中有一个50g的冰粒,从1000m的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路到地面。

冰粒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变化规律是A;假设冰重力做功的42%转化为冰雹的内能,则冰雹在下落过程中温度会升高A℃.(不考虑冰粒的熔化和质量变化:c冰=2.1×103J/(Kg·℃)(2)一个重为G的物体从高空(高度足够)静止开始下落,物体下落的最大速度为V,请你用所学知识证明v= √Gk3.寒假里小金和小徐一起玩了一回极速滑雪,如图甲。

为研究方便将其简化为模型,如图乙。

设小徐和小金及座垫的总质量分划为m和M,他们分别从轨道A点以初速为0向下滑行,求:(1)小金及座垫由A点到达B点时,重力做功为________;(2)若曲线轨道光滑,则小徐和小金由A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v m=v M,请证明之(已知M>m,动能表达式E动=1/2mv2);(3)若曲线轨道粗糙,小金由A点到达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座垫材料的比热为C,质量为m0,小金在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40%转化为坐垫的内能,则坐垫温度升高多少?4.“复兴号”动车组的故事被搬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如图1),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拖车)编成一组,就是高铁动车组。

(1)2019年春晚除北京主会场之外,还设置了深圳、井冈山、吉林三个分会场。

若G79动车全程的平均时速为250千米/时,请你通过计算回答,北京西到深圳北的直线距离最大不超过多少千米?(2)若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可表示为f=kG=kmg,k、g为常数),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部相等(动车的功率可表示为P=Fv=fv)。

简单机械和功中考题

简单机械和功中考题

简单机械和功中考题一,选择题1(09兰州). 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起重机吊起重物B.马拉车,车未动C.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2(09福州市).如图3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3(09温州)11.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4.湖州2008年3月24日下午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的赫拉伸庙前举行。

圣火点燃后,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的“祥云”火炬传递在全球进行。

圣火的点燃利用了太阳能,下列属于能量单位的是( )A.牛顿 B.帕斯卡 C 瓦特 D.焦耳5.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用10N 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 /s 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 ,则此过程中( )A.重力做了3000 J 的功B.推力的功率为30WC.推力做了1000 J 的功D.摩擦力为100N6.(09广州)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A .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B .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C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D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二,选择题7(09山东平原县)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 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 .增大动力臂,省力 D .减小阻力臂,省力 8(09金华).在海南举办的大力士比赛中,有一个项目是把车轮推上台阶。

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 ) 9,(09四川绵阳)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如图所示。

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拉线正好压在4 kg 的刻度线上。

根据秤砣拉线、提纽和称钩所在秤杆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粗略关系,可以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 ) A .10 g B .400 g C . 1000 g D .4000 g10,(09四川自贡).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11,(09河南)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N,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A.500N B.250N C.300N D.800N12.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其重力均为10N。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试题(好题-含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试题(好题-含答案)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考试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 (O 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 端挂一重为G 的物体,在A 端施加一作用力F ,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A .F 一定大于GB .F 一定等于GC .F 一定小于GD .F 可能小于G3、夹子是我们生活巾经常使用的物品,如图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我们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省力的B .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省功的C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的D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4. 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OB 是全尺长的1/3,当B 端挂上5N 的物体时,直尺的A 端刚好开始翘起。

如图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A .2.5N B. 5N ;C .10N D. 无法确定。

5、用20N 的水平力,将重为5N 的球抛出,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了10m 才停下来.在滚动过程中,手对球做的功是第1题图第2题图 A.食品夹B.瓶盖起子C.钳子D.核桃夹A .50JB .200JC .0J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6、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 .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C .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D .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7、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lmin 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A .0.5 WB .5WC .50WD .500W8、清明节,丽丽和爸爸一起上山扫墓.丽丽用了30min 登上墓地,爸爸用了50min 登上墓地,爸爸和丽丽的体重之比为4:3,则丽丽与爸爸登上墓地时所做功的功率之比是A .20:9B .4:5C .5:4D .2:39、下列几种方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 .有用功一定,增大额外功B .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C .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D .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10、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其重力均为10N.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N 的物体匀速提升0.5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A .力F 1和F 2大小相等B .两机械做的有用功相等C .两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相等D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11、如图所示,在大小为500N 的拉力F 作用下,滑轮组将800N 的重物提升了lm.在此过程中A .做的有用功是500JB .做的总功是800J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AB D C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2、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细绳的力F 等于钩码重力G 的1/3B .拉细绳的力F 等于钩码重力G 的1/7C .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相同D .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不同13、把一个重物以相同的速度沿AD 、BD 、CD 三个光滑斜面匀速推向顶端,如下图所示,则推力的功率是A .沿AD 最大B .沿BD 最大C .沿CD 最大 D .一样大1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功率P 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 乙相比是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无法确定15、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如图所示.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拉线正好压在4kg 的刻度线上.根据秤砣拉线、提纽和称钩所在秤杆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粗略关系,可以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A .10gB .400gC .1000gD .4000g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t/s W/J 乙W 甲Wt乙t 甲 乙 第14题图16、乒乓球、保龄球等表面都是光滑的,为什么高尔夫球的表面上布满小坑呢?经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两个等大的球,一个表面布满小坑,另一个光滑,在空中高速飞行时,表面布满小坑的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现将质量与体积均相等的两个小球A (表面布满小坑)与B (表面光滑)分别利用细绳悬挂在等臂杠杆的两端,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当从两球正下方同时以相同速度(足够大)的风对准它们竖直向上吹时,则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杠杆左端下降B .杠杆右端下降C .杠杆仍然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D .无法判断杠杆的转动情况17、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 点转动的杠杆,在A 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 使杠杆平衡,此时AB 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 点从如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CD 转动,则A .逆时针转,F 先变小后变大B .顺时针转,F 先变小后变大C .顺时针转,F 先变大后变小D .逆时针转,F 先变大后变小18、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搬运大小轻重不同的物件,如果用力的姿势不正确,就容易受伤.如图所示的四种搬运重箱子的姿势中,正确的是19、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组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为G 1、G 2两个物体,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不计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G 1=G 2,则F 1<F 2,甲昀机械效率较高B .若G 1=G 2,则F 1>F 2,乙的机械效率较高C .若G 1<G 2,则F 1<F 2,乙的机械效率较高D .若G 1<G 2,则F 1>F 2,甲的机械效率较高20、如图所示,不计滑轮质量及转动摩擦,当水平拉力F=30N 时,物体m 恰能沿水平作匀速运动.第18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则地面对物体m的阻力f大小是A.15N B.30N C.60N D.无法判断二、填空作图题(每空每图均2分,共26分)21、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法挑着同一个物体行走,(a)图中肩受到的压力_______(b)图中受到的压力;(a)图中手施加的动力________(b)图中手施加的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那么他将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________N,若他在1min内做了2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3m,则他1min内做的功至少为_____J,他的功率为________W.第21题图第22题图第23题图第24题图23、如图,小云想粗略地测算自己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如图所示,他用尺量出握拳时手臂的长度,并测出自己连续拉上去的次数和时间填入下表,请在空格处补上相应的数据.24.如图,慢慢将一根电线杆竖起;(1)若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在电线杆竖直抬起的过程中,力的大小将(选“增大”“减小”或“不变”)(2)若力的方向总和杆垂直,则提起的过程中,力的大小将(选“增大”“减小”或“不变”)25、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重力为100N的物体挂在OA的中点处.已知OA=40cm,AB=30cm,OA垂直于AB,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要使杠杆平衡,且OA段处于水平位置,那么作用于B端的最小力的力臂等于cm,最小力的大小等于N.26、如图所示,杠杆OA 在F 1、F 2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图中已画出了杠杆A 端受的力F 1.如果虚线OO 1是力F 2的力臂,请在杠杆上标出F 2的作用点B ,并画出力F 2的示意图.27、物体M 在杠杆AOBC 作用下如图位置静止,试在A 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力(O 为支点).三、实验设计题(每空1分,每图2分,共13分)28、在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实验中,若要“测该滑轮组机械效率”①实验中测得数据为下表,请完成表格中空格内容: 钩码重/N拉力F/N 钩码移动距离/m 绳末端移动距离/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0.96 0.32 0.10 0.40②上述实验数据是用右图中哪一个装置测量的,请在该滑轮组上画出其绕绳的情况(画错滑轮组不得分).29、小强看到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工人要将油桶搬运上汽车,常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小强想:为什么不直接将油桶抬上车呢?难道这样做可以省力吗?小强带着疑问去查阅有关资料后了解到:用斜面搬运同一物体时的推力大小跟斜面长度、斜面高度、斜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小强根据以上查阅的资料提出了一个探究的问题:沿斜面推力的大小与斜面的长度有什么关系?(1)你认为小强探究搬运同一物体时沿斜面推力的大小与斜面长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的变量有和.(2)小强选用了一把弹簧秤、一块8N 的长方体重物、五块长度不同的由同种材料做成的光滑木板,按如下图所示进行了实验,实验时控制斜面高度为 0.2m 不变.实验测得的数据如第26题图 第27题图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小强得到的结论是:.(3)下列四个图中,你认为哪个图能正确表示F 与L 的关系?( )3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将左侧的3个钩码该挂在D 处,要是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应将右端钩码该挂在处(3)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在左侧的3个钩码下添加1个钩码,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应将右侧钩码改挂在处(4)分析有关实验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四、解答题(31题4分,32题6分,33题5分,34题6分,共21分)31、如图所示,A 物体G=30N ,在水平向右拉力F 的作用下,能以10c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运动.已知拉力F=6N,滑轮组在使用时的机械效率为80%,求:(1)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2)5s 内拉力F 所做功的大小?32、如图所示,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m/s 的速度匀速跑动30min ,跑动的总动力为40N .求: (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3、如图是某商场的自动扶梯.扶梯的部分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1m/s 的速皮匀速上行.g 取10N/kg.则(1)扶梯对他做功多少?(2)扶梯对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如果站在扶梯上的人数增多,扶梯的效率将如何变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重3m 4m FG从4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1)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40%时,绳子的拉力为多大?(2)2个滑轮总重多少?(3)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4)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物体重多少?2000。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简单机械和功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简单机械和功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简单机械和功一、选择题(91年第一届)4.自制一个密度秤;其外形和杆秤差不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一个铁块,秤砣放在A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

把铁块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移动秤砣,便可直接在杆上读出液体的密度。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密度秤的刻度零点在A。

B.秤杆上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

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A点的右侧。

答案:C(92年第二届)14.为了避免秤杆损坏,制秤时在秤杆两端各包上质量相等或相近的两块小铜片。

现在秤杆一端的铜片脱落丢失,主人怕影响秤的准确性,把另一端的铜片也取了下来。

用这样的杆秤来称量,结果是[ ]A.称量时的读数比实际质量大B.称量时的读数比实际质量小C.不论两铜片的质量是否完全相等,都可以恢复秤的准确性D.只有在两铜片的质量完全相等的情况下,才能恢复秤的准确性答案:A(94第四届)7.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6所示)。

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答案:C;B;省(95第五届)2.若把掉在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根据你平时对物理课本质量及桌面的高度的观察与了解,估算人手克服课本所受重力所做的功约为[ ]A.0.l焦B.10焦C.1焦D。

0.01焦。

答案:C(95第五届)3.秤杆上相邻刻度间所对应的质量差是相等的。

因此秤杆上的刻度应[ ]A.是均匀的。

B.从提纽开始向后逐渐变密。

C.从提纽开始向后逐渐变疏。

D.与秤杆的粗细是否均匀有关,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A(96第六届)9.拖拉机深耕时总比在道路上行驶时速度慢,这是为了[ ]A.提高传动机械的效率。

B.节省燃料。

C.增大拖拉机的牵引力。

D.提高柴油机的功率。

答案:C(97第七届复)4.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牛,动滑轮重力为50牛,定滑轮重力为40牛,人的重力为600牛,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A.218牛B.220牛C.210牛D.236牛答案:C(99第九届)10.山间公路往往环绕山坡,盘山而上,这样可以使上山的汽车:A.提高功率B.提高机械效率C.减小所需的牵引力D.减小所需的功。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1)将木杆的中点O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_____对杆平衡的影响;(2)将左端A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细线把石头挂于OA的中点C,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A端,使杆保持水平,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大小为_____N;将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杆水平,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3)通过计算,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石头的密度为_____kg/m3(已知ρ水=1.0×103kg/m3);(4)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杆未保持水平,则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杠杆自重 4.2 3 2.8×103不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

【详解】(1)[1]将木杆的中点O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杆平衡的影响。

(2)[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所以拉力大小为4.2N。

(3)[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C是OA的中点,可得122112F LF L==解得G=F1=2F2= 2×4.2N=8.4N而石头的质量8.4N=0.84kg10N/kgGmg==石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杠杆水平,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再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此时石头对C点的拉力为5.4N,则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F 浮=G ﹣F =8.4N ﹣5.4N =3N[4]又F 浮=ρ液gV 排,所以43333N ==310m 1.010kg/m 10N/kgF V V g ρ-==⨯⨯⨯浮石排液 所以石块的密度 33430.84kg =2.810kg/m 310m m V ρ-==⨯⨯石石石 (4)[5]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杠杆未保持水平,虽然力的作用线不在杠杆上,但是两个力的力的作用线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最新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练习题

最新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练习题

最新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练习题一、功和机械能选择题1.一位父亲与他5岁的儿子磊磊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B.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C.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的功率一定大D.爬相同的楼梯, 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一定大【答案】C【解析】(1)因为父亲的体重大小儿子的体重,两人上楼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W=Gh可知,父亲做的功多,故AB正确.(2)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做功比父亲少,儿子又比父亲用时间短,根据公式P=W t可知,不能判断儿子的功率一定大,故C错误.(3)爬相同的楼梯,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比儿子做功多,时间又短,根据公式P=W t可知,父亲的功率一定大,故D正确.故选C.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甲、乙两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

若甲的重力比乙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惯性一定相等B.它们的重力势能一定都变大C.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D.它们所受的合力可能不相等【答案】C【解析】【详解】由两次运动的s−t图象可知,甲乙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且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但具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不能确定,故A.甲的重力比乙小,即其质量是不等的,所以惯性一定不相等,故错误;B.由于甲乙都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但具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不能确定,故不能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故错误;C.由于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即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但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据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可知,它们的动能可能相等,故正确;D.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所受合力一定都为零,故错误;3.如图,小虎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则此时()A.小虎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阻力B.小虎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阻力C.小虎对箱子做了功D.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所以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阻力等于推力,故AB 错误;(2)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可知,箱子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小虎对箱子没有做功.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跳板跳水运动有起跳、腾空、落水三个阶段,如图所示是跳水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即将起跳时,跳板的弹性势能最大B.腾空的过程,运动员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落水的过程,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始终在增大D.从腾空到落水的过程,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和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其在不计空气阻力时,机械能是守恒的.【详解】A、运动员在跳板上即将起跳时,跳板的形变最大,故此时的弹性势能最大,即弹性势能转化成了人的动能,故A正确;B、运动员腾空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则动能减小,但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是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过程,故B正确;CD、运动员从腾空到落水的过程,速度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高度先增加,后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C.5.如图所示,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C点的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动能为零C.小球摆动到最高点C时,重力势能最小D.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小球从A点自由摆动到B点的过程中,速度增大,高度减小,所以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B错;小球摆动到最高点C时,重力势能与在A点时相同都为零,故C错;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是守恒的,D正确;应选D.【考点定位】机械能转化和守恒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1000N的物体A,使物体A在4s内匀速前进了4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300N,所用拉力F=120N,忽略绳重、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在4s内移动了8m B.物体A重力做功的功率为1000WC.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48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答案】D【解析】【详解】A .由题图可知,承担物体拉力的绳子的股数n =3,因此物体A 在4s 内匀速前进了4m ,则 绳子自由端在4s 内移动了s 绳子=3×4m=12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简单机械和功”专题典型试题的发展趋势分析“简单机械和功”专题是力学知识进一步的综合,涉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本章的主要考点包括以下一些:了解杠杆的力臂,通过实验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知道杠杆、滑轮和滑轮组等简单机械改变里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认识机械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

从近年来中考命题分析看,本专题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时的失分点。

失分的主要因素,一是本章的概念比较多,学生理解和正确区分概念上存在一些困难,二是知识的综合程度比较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足,三是科学探究中数据分析能力比较弱。

因此要提高本专题的得分率,分析和把握本专题中考命题的趋势十分的必要。

从各地中考试卷分析看,近年来“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的命题考查呈现以下趋势:
一、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辨析
例题1(07常德市)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
C.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例题2(07梅州市)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F2,W12,P1<P2 B.F1>F2,W1>W2,P1>P2C.F1<F2,W1<W2,P1<P2 D.F1<F2,W12,P1>P2
启示:本专题的容易混淆的概念主要滑轮、机械效率、功率,做功的必要因素等。

比如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机械效率与做功的多少无关,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有关,受物重、摩擦力以及机械自重的影响。

二、重视估测与估算能力考查
例题3(07宿迁市)王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秒。

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那个值()
A.3W B.30W C.300W D.3000W
例题4(07泰州市)跳绳是今年体育考试新调整的项目。

小强同学每跳起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最接近()
A.3J B.30J C.300J D.600J
启示:学生要对关注日常的生活物理现象,并能进行一些估算,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简单机械与功基础知识的综合与应用
例题5(08南京白下区一模卷)某工地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为500的物体,在物体上升0.8m的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2500W,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

(10)求:(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2)物体上升的速度;(3)若用该滑轮组吊起6250N的重物则拉力为多大?
启示:本题将有用功、功率、机械效率以及滑轮组等知识点进行综合,对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尤其是第三问,重点考察了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考察学生是否理解物重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四、强化杠杆力臂画法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
例题6:许多居民楼墙外用铁三角架搁放空调主机,如图所示,要使铁架较为牢固、安全。

应把主机放在A处还是B处,请你在选择的主机上画出它的重力示意图和重力对O点的力臂。

启示:本题既考查力臂的画法,同时也结合了杠杆平衡条件在具体问题中应用的。

例题7:如图所示,曲杆自重不计,O为支点,60,40,30,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做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启示:本题着重了杠杆平衡条件中力与力臂关系的理解与考查,同时也考查力臂的作图。

五、重视探究活动中应用与设计能力的考查
例题8(07银川实验区)要粗测某同学做“引体向上”的功率,如图所示。

(1)已经测出他的质量m,还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同时用字母表示这些要测量的物理量)(2)用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计算功率的表达式:。

启示:本章主要测定类的物理量有机械效率、功率等物理量。

应对设计了实验探究题的方式就是弄清实验原理,明确要测的物理量,一般都能迎刃而解。

六、强化科学探究过程数据分析与研究方法的考查
例题9(07枣庄市)笑周同学在学过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小车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回答:
(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为,总功为,机械效率为。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小周提出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

如果小周还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该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

启示:本章重视科学探究过程的数据分析、计算,通过数据分析推理出科学结论,同时强调科学探究过程中物理研究方法选择和具体应用,比如控制变量法,如何控制合适的物理量。

七、重视科学探究活动结果的评估
例题10(06潍坊市)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光明中学八·二班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

斜面倾斜程度 小车重 小车上升
高度 沿斜面拉力 小车移动距离 有用功W 有 总功 W 总 机械效率 较缓
10 0.1 3 1 1 3 33% 较陡 10 0.2 4 1 最陡
10
0.4
6
1
4
6
67%
实验小组 钩码重
动滑轮
G ′
拉力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0.4 0.35 47.6
2 0.5 0.4 0.38 43.9
3 1 0.6 0.62 53.8 4
1 0.8 0.71 46.9 5
2 0.6 0.98 68.0 6
2 0.8
1.06
62.9
启示:评估时,要注意探究结果与假设的差异(或矛盾),注意小组之间的差异(或矛盾)。

在评估时要注意到这种差异(或矛盾)是受到另一种规律支配的结果。

关注这种差异及引起这种差异的规律,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例如评估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评估由特殊到一般的科学性,评估操作行为的规范性,评估探究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操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