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简介

合集下载

冯至简介

冯至简介

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冯至”是他1923年春在上海的《创造季刊》第三卷第一期上发表组诗“归乡”时所取的笔名。

生于一破落的盐商家庭。

父亲是个读书人,性情温和、善良淡泊。

冯至童年时代曾听父亲讲解《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的个别篇章。

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在慈爱的母亲抚慰下,冯至的童年并不都是灰暗的。

母爱给了他不少欢乐。

父爱和母爱给予冯至的影响,加上家道中落所造成的忧郁,构成了冯至性格的基本要素:这就是:淡泊、认真、矜持、忧郁,渴求温情,敏于感受。

小学毕业后冯至进入北京四中学习。

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两位老师。

潘云超老师使他接触到一些新的思想,并丰富了他的文学知识。

施天侔老师则让为他讲解西方文学流派和《庄子》。

但他在中学里读的都是古文和一部分辞赋,很少接触诗词。

读了《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登载的早期的新诗以后,冯至对新诗发生了兴趣,自己也写起诗来。

然而他很快被创作上难以进步的苦恼和不得要领的焦灼所纠缠。

这时他读到了郭沫若、宗白华、田汉的通信集《三叶集》。

《三叶集》使他第一次明确“知道了什么是诗”。

冯至后来欣赏浪漫主义的诗人歌德、海涅,写诗主张从生活中的个人感受出发,重视真情实感,强调自然流畅,反对无病呻吟和过分雕琢,就与《三叶集》有莫大关系。

如果说《三叶集》在理论上使他明白了什么是诗,《女神》则在现实上为他提供了现实的榜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后,冯至迎来了他创作上的第一个丰收期。

这一时期作品收在《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中。

1927年4月,冯至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昨日之歌》抒发了诗人的苦闷、忧郁,而又以对平淡生活、平凡事物的诗情阐发的形式表现出来,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思考和批判。

黑暗的现实使苦闷的诗人忍不住发出了“不能容忍了”的强烈呼喊。

然而诗人并不仅仅沉湎于个人的哀乐和命运,他热切地关注着苦难的现实人生。

他不甘于现实的羁绊,对光明彼岸的渴望使诗人表达了否定黑暗现实的热切向往。

中国现代诗人冯至

中国现代诗人冯至

中国现代诗人冯至
1、代表作
主要作品有《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杜甫传》、《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等。

2、人物简介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

曾就读于北京四中。

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

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3、个人荣誉
1980年被聘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1年被聘为联邦德国美茵茨科学与文学科学院通讯院士。

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

1985年民主德国授与他格林兄弟奖。

1986 年被聘为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

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授予他“金博士证书’。

同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

1988年联邦德国达姆施塔特语言文学研究院授与他宫多尔夫奖。

冯至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诗
(最新版)
目录
1.冯至十四行诗的概述
2.冯至十四行诗的特点
3.冯至十四行诗的主题
4.冯至十四行诗的艺术价值
5.冯至十四行诗的影响
正文
冯至,原名冯承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他的十四行诗是其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冯至十四行诗的特点是形式严谨,格律规范,同时又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的十四行诗在形式上遵循了欧洲十四行诗的格律,但在内容上却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情感。

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和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冯至十四行诗的主题广泛,涵盖了人生、爱情、自然、社会等多个方面。

他的诗歌既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性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关注,对自然的敬畏。

冯至十四行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

他的诗歌语言独特,形式规范,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的诗歌内容深刻,主题广泛,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冯至十四行诗的影响深远,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被广泛传播,也被广泛研究和解读。

冯至先生年谱

冯至先生年谱

冯至先生年谱冯至年谱1905年1岁9月17日出生于直隶省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原名冯承植,字君培(也作均培),笔名有琲琲、CP、鸟影、鼎室、F等。

远祖曾在天津经营商业,后迁居涿州。

冯至降生时,家已破产。

父亲冯文澍是个读书人,有时在学校或机关做点文牍之类的工作,常常失业。

母亲姓陈,安徽望江县人,外祖父在涿州为官期间,她与冯父结为夫妻。

冯至有一姐、一兄、一弟。

1909年4岁开始在父母教导下看图识字,描红。

1912年7岁就读于叔祖冯学彰创办的一个私立小学,小学停办后,在家中从父亲学习《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的某些篇章。

1913年8岁春,入涿县两级小学。

在初级小学学习一个学期,暑假后入高级小学。

6月,母亲因病逝世。

1914年9岁父亲与继母朱氏结婚。

继母是北京人,待冯如亲生子。

1916年11岁暑假,从涿县高小毕业。

继母克服经济困难,力排亲属的非议,送他去北京读书。

冯考入北京京师公立第四中学(现北京市立第四中学),前三年走读,住在继母的堂弟朱受豫家中,舅父母待他很好。

舅父擅长国画,冯至从他那里得到不少绘画知识。

四年级时住入学校。

在中学里,冯最感兴趣的是教数学的黄自修和教国文的潘云超的课。

黄先生使他对代数、几何有了爱好,潘先生讲《韩非子》、《史记》中的名篇、司马相如和鲍照的辞赋,以《汉书·艺文志》、《说文解字·序》等,丰富了他的文学知识。

1919年14岁5月4日(星期日),“五四”运动爆发,四中也跟北京各学校一样,成立学生会,参加罢课游行,与北洋军阀进行斗争。

暑假后,潘云超因在《益世报》上发表一系列支持学生运动的署名社论而被捕,判处一年徒刑。

黄自修调另一中学任校长。

冯在学校大量阅读当时传播新文化提倡新文学的报刊杂志,如《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晨报副刊》等。

对新诗发生兴趣,练习写新诗。

由同学戴昌霆介绍,他最早在《新青年》6卷5期读到鲁迅的小说《药》。

此后,凡是鲁迅发表的作品,都找来读。

冯至的诗

冯至的诗

冯至的诗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1923年夏参加林如稷等在上海主办的文学团体浅草社。

1925年浅草社停止活动,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另组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出版的诗集有《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942)、《冯至诗选》(1980)等。

其他作品有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传记《杜甫传》(1952)、译作集《海涅诗选》(1956)、诗集《西郊集》(1958)、诗集《十年诗抄》(1959)、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译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

十四行诗集蚕马吹箫人帷幔蛇南方的夜赠之琳十四行二十七首1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2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像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会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3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筑起一座严肃的庙堂,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凋零里只看着你生长;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4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但你躲进着一切名称,过一个渺小的生活,不辜负高贵和洁白,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着 一段兴衰史 ,引发读者关注平凡的山水。
贰 第二部分(4—10段): 作者由眼前景生发的启示和联想,抒
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
叁 第三部分(11段):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
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关联。

语言鉴赏
品读课文, 赏析精彩句段。 可从修辞手法、景物特 点、描写方法、生发的 感悟等角度进行思考。
最后一段为文章点晴之笔,概括了作者对自然的总体感悟: ①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 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 ②如今土地上的一切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山村; ③现今居住的村庄同样给了“我”的生命许多滋养。
任务三:回首来时路——初识路
壹 第一部分(1—3段):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
自然风物
特点
联想
感悟
风物
特点
联想
感悟
溪流泉水
不息、清冽、 养人
溪水曾养育昔日的人们; 人与人共吃、饮水、共担 风雨;古人情诗。
人类生命可声息相通
鼠麴草
谦虚、纯、 坚强
村女、山村
生命的谦虚、纯洁和坚强; 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 回归生命的宁静; 渺小亦伟大,生命需要担当。
彩菌 新鲜、热闹
点缀民族的童话和滋养身 体和幻想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冯至散文的特色。 2.品读文章,理解文中景、物、情的关系,感受山村景物之美。 3.赏析重点句子,体悟主旨,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生命哲思 之深。
任务一:曲径通幽——初识路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发 现已经消逝了的山村? 原文: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参悟文本哲思
文章标题为“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那么,村庄真的消逝了吗?结合 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冯至

冯至

人需要什么,就会感到什么是 亲切的。里尔克的世界使我感到 亲切,正因为苦难的中国需要那 种精神:“经过十年的沉默,工 作而等待,直到在缪佐他显了全 部的魄力,一举而叫什么都有了 交待。”
——冯至《工作而等待》(1943)
你记得波特莱尔那首不可思议的诗《腐尸》吗?……那 是他的使命,在这种恐怖的、表面上只是引人反感的事物里 看出存在者,它生存在一切存在者中间。没有选择和拒绝。
原野的小路
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
一条条充满生命的小路, 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 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 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 也有几条宛转的小路, 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 行人多半已不知去处:
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
还有些年纪青青的男女, 还有死去的朋友,他们都
给我们踏出来这些道路; 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 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
别离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 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身边感到冷,眼前忽然辽阔, 象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 啊,一次别离,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见,好象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象初晤面时忽然感到前生。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 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1936)
《十四行集》之二:“我们安排我们”
生存的限定:“脱落”,“秋日”,“严
冬”,“死亡”
存在者的自由:“让它们化作尘埃
”,“交 给秋风”,“伸入严冬”,向着“未来的死 亡”而生
生命的永恒:与“自然”同化
到了五四的末几年,中国的诗歌,因一天天地,越发地玄学化,冥想化,形式 化,观念化,颓废化了。……在西洋的象征主义的影响之下,……在朦胧,飘渺的 世界中,去寻求官能的颓废的陶醉,在每个诗人的心理,所存在的,只是资本主义 的没落期的小市民的烟雾般的哀愁了。虽然在那些诗中,相当地,存在着对于旧世 界的消极的否定,可是向着新世界的积极的憧憬,是没有的,更谈不到有什么追求 光明的战斗精神了。诗人的诗歌工作,同我们的民族革命脱离了。 ——穆木天《关于抗战诗歌运动》(1939) 从1930年10月到1935年6月,我到德国先后在柏林和海岱山(Heidelberg,通 译“海德堡” )学习。这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革命的反“围剿”与反革命 的“围剿”斗争最激烈的时期,德国的社会也十分动荡不安。我却无视现实,听雅 斯丕斯(Karl Jaspers,通译“雅斯贝尔斯” )讲存在主义哲学,读基尔克戈尔特 和尼采的著作,欣赏梵诃和高甘的绘画,以极大的兴趣诵读里尔克的诗歌,而自己 却一首象样子的诗也写不出来。 ——冯至《自传》(1979)

202我是一条小河

202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第 1 页 共 1 页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加入浅草社,后又与友人组织沉钟社,20年代即开始新诗创作,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冯至是少有的在两个历史阶段(20年代与40年代)都做出特出贡献的诗人。

诗集《昨日之歌》《北游与其他》《十四行集》等冯至是沉钟社的诗人,早期诗作以格调幽婉、韵味浓烈著称。

《我是一条小河》写于1925年,收入诗集《昨日之歌》,是冯至早期抒情诗创作中的优秀篇章,是一个关于爱情的寓言。

本文便是这样一首抒情诗。

它采用以拟物的手法,把“我”比做柔波微漾的“小河”,然后以“我”渡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委婉地表达出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于哀愁中见执著。

诗借“小河”“影儿”之间自然的联系写出两心的相印相随,构思十分新颖。

注意遣词用字,两个“无心”的副词把“小河”和“影儿”间自然、和谐的感情表现得神味悠然;“荡荡地”、“粼粼地”和后面无情的厉风狂浪构成强烈对比,极富感情色彩。

诗作把情郎比作小河,把姑娘比作彩霞,把小河流入大海的过程比作初恋、热恋却不得和鸣的爱情过程。

爱情历程的迂曲推进随着相对繁复的意向流动,形成情感结构的三个层次。

首节为第一层,写初恋。

“无心”绕过姑娘身边,姑娘也“无心”投影于我的柔波。

虽说“无心”,但水能映照,霞有倒影,写出了两人偶然邂逅的一见钟情。

越是“无心”,越能传达出初恋的纯洁自然、和谐恬美。

二、三节为第二层,写热恋。

这是两组随着时空转换而有序并置的意象,柔波拥着姑娘彩霞般的影儿,把碧翠的叶影儿裁剪成裙裳,把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花冠,献给姑娘,写足了热恋的激动与明净。

后两节是第三层,写不得和鸣。

随着小河流入大海而意境顿变,海上风厉浪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美好的爱情骤然落入凄艳的悲剧情境。

表达了不得和鸣的失落感,暗示了社会人生的险恶。

《十四行集》冯至

《十四行集》冯至

《⼗四⾏集》冯⾄【考核要求】1. 识记冯⾄的诗集《昨⽇之歌》、《北游及其他》、《⼗四⾏集》。

2. 识记本篇为⼗四⾏诗,并理解两诗的主题意蕴。

3. 分析《⿏曲草》这⾸哲理诗的表现⼿法。

4. 分析《杜甫》中的杜甫形象以及作者赋予这⼀形象的思想感情。

【提⽰】冯⾄(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州⼈。

早年赴德国留学。

著有诗集《昨⽇之歌》、《北游及其他》、《⼗四⾏集》等。

《⼗四⾏集》是冯⾄的代表诗集,收有他1941年所写的27⾸⼗四⾏体新诗。

已⼊中年的冯⾄,抗战时期在西南联⼤教书,居住在昆明郊外,⽣活穷困但思想活跃。

他时常在⼭间林中散步,缅怀崇敬的⼈物,观察草⽊⽣长、鸟兽活动,在战争使⼈类精神陷⼊危机的⼤背景下,从书本⾥获取智慧,从现实中体会⼈⽣,使⾃⼰往⽇的经验和眼前的感受融合在⼀起,在沉思中表达⽣命体验。

《⿏曲草》借描叙⿏曲草平凡、渺⼩的⽣存过程来探求⼈⽣的真谛。

⿏曲草对平凡的⽣活状态静默⾃⾜,对⼈世间为追名逐利⽽发⽣的“⼀切的形容、⼀切喧嚣”默默否定,从对它的⾼贵品质的礼赞中,领悟⼀种严肃的⼈⽣思考:对⾼洁的⼈格追求;对平实、认真、执著的⽣活态度的赞许。

通过⼼物间的感发,将本属抽象的思绪与⿏曲草形象契合,使思绪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物象,是本诗的基本⼿法。

作为⼀⾸哲理抒情诗,它因⽽避免了抽象的理性宣⽰⽽具有⽣动活泼的形象性与较强的抒情性。

《杜甫》刻画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忍受饥肠,在漂泊与流浪中仍然忧⼼⼈民、痛惜祖国江⼭破碎、呕⼼沥⾎地唱着悲壮哀歌的具有担当精神的“诗圣”形象。

抗战时期的中国处在和“安史之乱”相似的兵凶战危、颠沛流离的局⾯。

冯⾄认为,杜甫的伟⼤之处在于他毫⽆躲避地承受着时代的艰难,⽽“我们所处的时代也许⽐杜甫的时代更艰难,对待艰难,敷衍蒙混固然没有⽤,超然与洒脱也是⼀样没有⽤,只有执著的精神才能克服它。

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前迫切需要的。

”冯⾄在诗中处处点化杜诗,如⾸句就使⼈想起杜甫《乾元中寓居同⾕县作歌七⾸》所写的随⼈拾橡果、挖黄精充饥的故事;第⼆句则点化杜诗《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檐花落。

冯至诗歌创作-优质课件

冯至诗歌创作-优质课件


春息薰薰地,吹入了窗阁;

一个牧童,吹着嘹亮的笛声,

赶着羊儿,由她的楼下走过。

怜她本也是贵族的闺女,

笛声越远,越觉得幽扬,

教她静静地修养,在庵后的小楼。 •
两朵红云轻抹在,她苍白的面庞

她恹恹地,不知病了几多时,

嫩绿的林中,又听见了鹧鸪。
──

她取出一张绯红的帷幔,

仔细地看了许久,又放在身旁。

人世间不知又起了,多少纷纭,

活泼的妹子悄悄地,在她身边说,

尼庵总是静静地没有新鲜,没有陈旧。 •
句句声声,都成了她的竹针万棘!

只有那暮鼓晨钟,经声佛号,

不知是将人唤醒,还是引人入梦?

她的心儿随着形骸消瘦,

可是没有泪的眼前,更觉朦胧。

“美丽的少姑啊,我告诉你!

聪明的你,你说他冤不冤?
• 后期受里尔克和存在哲学影响,转向静默 地体验和思考人生、承担生活的磨洗,凝 神观察自然和人性,经过十年的工作和等 待,写出了《十四行集》,成为中国新诗 迄今少有的几座高峰之一。
二、创作特色:古典与现代交融
• 1、20年代的诗歌,古典中映现着现代 • “堪称独步”的叙事诗:冯至的叙事诗的
开 拓之处在于这些诗作使得中国的叙事诗摆 脱了古典的束缚走上了现代诗歌的成熟之 路。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展现了中国古典 叙事诗的现代诗形的变革。 代表作:《蚕马》、《帷幔》

一滴滴,一字字,湿遍了衣襟。

老尼说,“你削去烦恼丝,

泪珠儿也要随着恼消尽!”
• 正午的阳光,初春般的温暖,

冯至简介_冯至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冯至简介_冯至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冯至冯至: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中国二十世纪的各类风云人物大多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纷纷诞生,故在这两个世纪之交频频让我们纪念。

在这个风云榜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诗人兼学者冯至的位置。

作为诗人,他学生时代出版的抒情诗集《昨日之歌》与《北游及其他》就瞩目于诗坛,甚至被誉为当代“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尔后又以糅合中西某些诗歌风格的特点写成的《十四行集》、集《山水》以及解放后写的诗集《西郊集》、《十年诗抄》、《立斜阳集》、散文集《东欧杂记》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屡屡博得文坛好评。

晚年合乎逻辑地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为学者,他曾先后出版专著《杜甫传》、《论歌德》、《德国文学史》和论文集《诗与遗产》等,并译有多量的歌德、席勒、海涅、里尔克、布莱希特等大诗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成为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中国科学院(1977年起分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批、也是唯一的一批学部委员之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

冯至先生是“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

他既有的扎实功底,又有西学的深厚造诣。

他不但能用母语写出优美的诗歌、散文,而且具有古文的过硬基础,故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也相当谙熟,尤对杜甫的研究卓有成就,以至拥有权威性的发言权。

在德国留学的五年里,他不仅攻读了德国文学,而且也攻读了德国哲学。

所以他关注的德国作家多是哲学味道较浓的诗人,除歌德、席勒、海涅外,他也关注带有“现代”特征的诗人:诺瓦利斯(这是他的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荷尔德林、里尔克等。

他翻译的上述古典名家的诗歌、散文和美学论著在我国拥有众多的读者;他翻译的里尔克《给一位青年诗人的九封信》最早向中国读者介绍了这位世界级的现代诗人,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由于冯至先生在两个领域里的显著成就,他获得“双肩挑”的雅称。

毫不意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宣部在组织大学文科教材编写的时候,冯至以《中国文学史》与《欧洲文学史》总负责人的资格参与并领导这两部著作的编写工作。

[精品]冯至(十四行诗)

[精品]冯至(十四行诗)

第一次看冯至的《十四行诗》时,自己就觉得应该将其留下,以后有机会再看,就像看完戴望舒和泰戈尔的诗歌一样。

冯至诗选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诗人、教育家、德语文学专家、翻译家。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对诗歌发生兴趣,开始新诗创作。

1923年夏参加林如稷等在上海主办的文学团体浅草社。

1925年浅草社停止活动,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另组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在哈尔滨和北平从事教学工作。

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

1930年冯至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

同年赴德国留学,研治文学和哲学,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5年回国后曾任同济大学教授兼附设高级中学主任,西南联合大学外交系德语教授等职。

其间出版的诗集《十四行集》。

1946年返回北京,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

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一、二届会长,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译协名誉理事等职。

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

1981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美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院通讯院士。

1983年获联邦德国歌德学院歌德奖章。

1986年获民主德国格林兄弟文学奖金。

1986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

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

用其所得一万马克设立了“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

出版的诗集有《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942)、《冯至诗选》(1980)等。

其他作品有散文集《东欧杂记》(1951)、传记《杜甫传》(1952)、译作集《海涅诗选》(1956)、诗集《西郊集》(1958)、诗集《十年诗抄》(1959)、论文集《诗与遗产》(1963)、译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978)等。

冯至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ppt

冯至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ppt
• 题目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明作者认 为山村是有生命的,虽然形体已不存在, 但我们仍能在草木之间感受到它的余韵。
• 好散文可以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 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 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 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 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我的印象中,他待人热情,但 又让人感到有所节制,说话也 很注意把握分寸。无论在公众 场合,还是在家里,他总是显 得稳妥周到而谨慎。我没有看 到过他的激动,或者言语中带 有锋芒。他年轻时的性情是否 就是如此,我不知道。也许是 在德国留学时受到的熏陶,或 者是后来岁月的磨砺。
消逝与消失
• 两者都有不复存在的意思。“消失”是指 无生命的东西不复存在;“逝”一般指人 的逝世,是有生命的东西的消亡。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 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 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 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 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 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 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 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 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 联大任外语系教授。
“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忘却生命的 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 验人生的意义。”
——冯至
• 这种对于自然的看法,我不能不感谢昆明7年的 寄居。昆明附近的山水是那样朴素,坦白, 少 有历史的负担和人工的点缀,它们没有修饰,
无处不呈露出它们本来的面目:这时我认识了自 然, 自然也教育了我。在抗战期中最苦闷的岁 月里, 多赖那朴质的原野供给我无限的精神食 粮, 当社会里一般的现象一天一天地趋向腐烂 时,任何一颗田埂上的小草, 任何一棵山坡上

《表里的生物》 知识清单

《表里的生物》 知识清单

《表里的生物》知识清单一、作者简介《表里的生物》作者是冯至。

冯至是中国现代诗人、学者。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字词积累1、生字(1)脆(cuì):容易折断破碎。

(2)拦(lán):阻挡,不让通过。

(3)怖(bù):惧怕。

(4)蟋(xī):蟋蟀。

(5)蟀(shuài):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长,善于跳跃。

2、生词(1)和谐(hé xié):配合得适当。

(2)清脆(qīng cuì):声音清楚悦耳。

(3)单调(dān diào):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4)神秘(shén mì):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5)拒绝(jù jué):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

三、文章主旨本文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对表的好奇心,从“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这一观点出发,猜测父亲的表里面有个生物,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

文章表现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展现了童年生活的天真无邪和美好。

四、段落分析1、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介绍了作者小时候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且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第二部分(第 2 9 自然段):写“我”对父亲的表产生了好奇,并猜测里面有个生物。

第 2 自然段:写父亲的表引起了“我”的好奇。

第 3 6 自然段:写“我”渴望知道表里的秘密,不断向父亲追问。

第 7 9 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让“我”看,但“我”仍然坚信表里面有个小蝎子。

3、第三部分(第 10 21 自然段):写父亲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是错误的,但“我”仍然觉得表里面有个生物。

五、写作手法1、心理描写文中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展现了“我”的好奇、疑惑和坚定的想法。

比如“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生动地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

作者简介:冯至

作者简介:冯至

冯至
生平简介:(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

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曾冯至任西南联大、北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

籍贯:直隶涿(zhuō)州(今河北涿县)
主要作品: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十年诗抄》《冯至诗选》和《立斜阳集》,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等,历史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译著有《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名言:羡慕他人,固然会有否定自己的危险,但也能刺激自己前进;深的悔恨固然有时使人灰心丧气,但也可使人走上自新的道路。

1 / 1。

杜甫 冯至

杜甫     冯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安史之 杜甫在长 乱开始,唐 代的政治经 安沦陷前的一 济发生了剧 个月离开了长 烈变化:政 安。756年6 治上,丧失 月9日潼关 中央集权的 流亡( 统治力量, 失守,白水 755— 对外抵御不 也沦陷了, 757) 了外族的入 杜甫在局势 侵;经济上,急骤的转变 生产力下降,中开始了流 社会贫困日 亡的生 渐加深。
“三吏”之二《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 出看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 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 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 老翁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 与契。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 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况闻内金盘,尽在卫 霍室。中堂有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 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 远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撑 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从思想 感情上 完成了 日渐远 离皇帝 而走向 人民的 痛苦过 渡。
面临的严重危
总 结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 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 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 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诗中反复 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 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 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 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 著的意志。

冯至散文评价

冯至散文评价

冯至散文评价冯至,原名冯冠章,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散文独具一格,充满哲理,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散文作品常常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示出深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回味。

冯至的散文充满生活的温度,把平凡的日常情景变得动人。

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以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

例如,他以《照顾外交官》中的一幕为题材,讲述了一位外交官在返回祖国时,空荡的机场和人们冷漠的目光无声地传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思念之情。

冯至以平实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勾勒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感触,唤起了读者共鸣。

冯至的散文也富有哲理和思考,引人深思。

他善于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观察,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

在《竹林词》中,他以竹子为主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他引人入胜地描述了竹子的成长过程,从而启示了人们如何面对生活苦难和挫折。

他通过自然界的力量,寄托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使读者在欣赏散文之余,也能获得对生活的启迪和思考。

冯至的散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用他的文字唤醒了读者的内心,并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真谛。

他的散文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引导人生方向的力量。

他通过散文传递出的情感和思想,启发了读者追求真理、品味生活的意愿和能力。

冯至的散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性,认识社会,以及审视自身,进而指引人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而言之,冯至的散文以其生动的描写、深邃的思考和引导人生方向的力量,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瑰宝之一。

他的作品对读者的情感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生活的美好。

读冯至的散文,不仅可以带给人们文学上的享受,更能够启迪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成为人生的指南针。

冯志生平

冯志生平

鲁迅称冯至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先生在云南抗日战争爆发后,冯至随上海同济大学内迁,辗转于浙江金华、江西赣县、广西桂林,于1938年12月下旬到达昆明,其后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

初到昆明,冯至住在大东门内报国街,后又迁往五华山旁的节孝巷内。

1939年8月,冯至受统计大学学生吴祥光的邀请,参观吴父在距昆明15里处的杨家山林场,得到两间供避风避空袭和写作的茅屋,1941年11月,他又搬回城里的钱局街敬节堂巷居住,直住到1946年6月西南联大在昆明结束。

(我们可以看出,在西南联大的这一段时期对冯至的创作的关键时期)西南联大当时拥有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朱自清、新月派的代表诗人闻一多,现代主义诗人冯至、卞之琳、李广田、穆旦、郑敏,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家、诗人燕卜荪等,他们营造了浓厚的现代主义氛围。

西南联大的诗人们一方面与现代主义诗潮进行直接交流,冯至、卞之琳翻译介绍了里尔克的诗歌和小说,燕卜荪则以当代英国诗人的身份讲述西方当代诗歌;另一方面他们经历了战乱中的流亡生活,能够将民族的、感性的战争体验转化为人类的、理性的生命体验和思考。

冯至在《昆明往事》中动情的说:“如果有人问我:‘你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什么地方?’我会毫不迟疑的回答:‘是昆明。

’如果他继续问:‘在什么地方你的生活最苦,回想起来有最甜?在什么地方你常常生病,病后反而觉得更健康?什么地方书很缺乏,反而促使你读书更认真?什么地方你又读书又写作、又忙于柴米油盐,而不感到矛盾?’我可以一连串地回答:‘都是在昆明’(冯至《立斜阳集》)可以说,在昆明的8年,是冯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8年,在这8年里,他创作完成了诗集《十四行集》、散文集《山水》、和小说《伍子胥》等在这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这三部文学作品也被文学界公认为代表冯至在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冯至与创造社冯至早期新诗创作的艺术资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中国古典诗词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创造社作家的文学作品伟大的诗人杜甫曾留下:“别载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的学诗心得,这也是冯至学写新诗所遵循的指导思想,诗人晚年回忆他新诗创作之路时,曾经坦言:“我在晚唐诗、宋词、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下写抒情诗和叙事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冯至”是他1923年春在上海的《创造季刊》第三卷第一期上发表组诗“归乡”时所取的笔名。

生于一破落的盐商家庭。

父亲是个读书人,性情温和、善良淡泊。

冯至童年时代曾听父亲讲解《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的个别篇章。

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在慈爱的母亲抚慰下,冯至的童年并不都是灰暗的。

母爱给了他不少欢乐。

父爱和母爱给予冯至的影响,加上家道中落所造成的忧郁,构成了冯至性格的基本要素:这就是:淡泊、认真、矜持、忧郁,渴求温情,敏于感受。

小学毕业后冯至进入北京四中学习。

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影响很大的两位老师。

潘云超老师使他接触到一些新的思想,并丰富了他的文学知识。

施天侔老师则让为他讲解西方文学流派和《庄子》。

但他在中学里读的都是古文和一部分辞赋,很少接触诗词。

读了《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刊物登载的早期的新诗以后,冯至对新诗发生了兴趣,自己也写起诗来。

然而他很快被创作上难以进步的苦恼和不得要领的焦灼所纠缠。

这时他读到了郭沫若、宗白华、田汉的通信集《三叶集》。

《三叶集》使他第一次明确“知道了什么是诗”。

冯至后来欣赏浪漫主义的诗人歌德、海涅,写诗主张从生活中的个人感受出发,重视真情实感,强调自然流畅,反对无病呻吟和过分雕琢,就与《三叶集》有莫大关系。

如果说《三叶集》在理论上使他明白了什么是诗,《女神》则在现实上为他提供了现实的榜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后,冯至迎来了他创作上的第一个丰收期。

这一时期作品收在《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中。

1927年4月,冯至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

《昨日之歌》抒发了诗人的苦闷、忧郁,而又以对平淡生活、平凡事物的诗情阐发的形式表现出来,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思考和批判。

黑暗的现实使苦闷的诗人忍不住发出了“不能容忍了”的强烈呼喊。

然而诗人并不仅仅沉湎于个人的哀乐和命运,他热切地关注着苦难的现实人生。

他不甘于现实的羁绊,对光明彼岸的渴望使诗人表达了否定黑暗现实的热切向往。

他盼着那“驯美的白鸽儿”带他“向着新的故乡飞去”。

现实的丑恶,未来的渺茫,理想的幻灭,使冯至和“五四”以后许多梦醒了无路可走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由孤寂走向对美的追求。

写作《昨日之歌》时冯至还主要是在校园中生活,与社会接触还有限。

到了《北游及其他》,冯至则开始更多接触到现实的黑暗,更多品尝到人生的苦涩。

哈尔滨之行使冯至的视野第一次真正扩展到社会,他的思想和感情也更为坚实。

1929年8月出版的《北游及其他》共三辑,其中《北游》是最重要的一辑。

一首《北游》,是诗人精神蜕变、心灵嬗递的写照和记录。

更多地关注现实,使诗人空幻的理想坍塌,他苦闷、彷徨,然而并不消沉,
而是执著、坚韧地探索着前进的道路。

现实的强烈刺激使冯至如此深刻地沉入“认识自我”以及认识社会人生的的拷问之中。

他反省和总结自己的过去,企图通过对往日生活的重新评估解答纠缠自己的苦恼问题。

现实生活的压力在促使冯至对自己的命运作沉痛的拷问时,不仅没有激起诗人改造现实的信念和热情,反而把他导向了带有哲学意味的生命和存在的沉思之中。

诗人固然在省思自我的同时无情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现实,但诗人更关心的是生命和存在的价值。

应当指出,诗人在《北游》中所苦闷的有关生存和存在问题的焦虑,才刚刚是其开端,尚属由现实开启的初步的自觉。

《北游》中个人的哀怨色彩已较为淡化,社会性和现实性浓厚多了,同时也增加了哲理性,使其具有一种冷隽的色彩。

《北游》初步呈露出诗人由早年的浪漫抒情向哲理化抒情过渡和转变的端倪。

《北游及其他》标志着冯至作为一个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成熟。

然而,冯至并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

他没有沿着自己所熟悉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而是不断地否定自己,探索和追求新的诗歌风格。

1930年,冯至和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冯至在上面发表了一些散文和诗。

但这些诗风格平淡,艺术感染力大不如前。

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陷入了危机。

这与冯至当时的艺术追求有关。

冯至曾经说,他当时写诗“已经完全把旧的‘形式’和‘韵’抛开了”。

这表明冯至在反省过去的生活时,也开始以新的目光审视自己二十年代较为讲求格律和音乐美的诗歌,企图追求新的风格。

就艺术理想和追求而言,冯至勇于否定自己过去已经达到的成就而希望在风格上有新的突破,是值得肯定的,但否定旧的形式和风格并不意味着抛弃,它同时要求必要的继承、保留和发展,以形成自己新的风格。

而冯至在新的创作实践中显然没有把把握好,这就使《骆驼草》时期的大多数诗表现出转折演变过程中的生涩和不成熟。

就在冯至艰难探索的时候,机遇终于来临了。

赴德留学的经历为他诗歌风格的成功转变准备了条件。

1930年冯至离开北京到德国学习,在那里他吸取了大量的思想和文学养分。

其中,对他思想和创作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存在主义哲学家和诗人里尔克了。

里尔克指示给冯至生活上应取的态度。

里尔克认为,人必须自己担当自己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不能也不可能容旁人多少帮助。

里尔克经常引用罗丹的“忍耐与工作”,使冯至感到“大半做人要从这里作起”,对人生抱执著的态度。

从里尔克那里,冯至“重新学到了什么是诗,怎样对待写诗。

”里尔克倡导的“工作”和“观看”对冯至建立新的艺术观有很大作用。

“工作”意味着艺术家和诗人应当约束感情,最大限度地浓缩素材,将注意力凝聚在形式不断提高的要求上。


“观看”则意味着要把世界的可感性提高到最大限度,自觉地使感情理智化和实体化,使诗呈现出雕塑样的风格。

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里尔克的启示,经由冯至的吸收和消化,促使他建立起一种新的艺术观。

“工作”和“观看”成为其艺术观的核心。

“诗是经验”是其对诗的本质的新的理解。

把世界的可感性提高到最大限度的自觉性,把感情客观化亦即理智化和实体化,使诗像一座座雕刻品一样,是其艺术理想。

在此基础上,加上现实的触发,冯至终于迎来了创作上的第二个高峰。

1941年,冯至在差不多搁下诗笔十年之后,重新提起诗笔写下了二十七首十四行诗。

这就是翌年结集出版的《十四行集》。

《十四行集》是中国新诗史上一部少见的充满了哲理色彩的诗集。

《十四行集》中二十七首诗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咏物诗。

在这些咏物诗里,对象本身以它们本来的面貌像它们本身存在的那样被呈现出来,诗人的自我感情和对象融为一体,达到了同一化的境地。

总而言之,《十四行集》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想所作的一次全面清理,是诗人一次沉思的精神旅程。

它绝不是像个别评论者认为的那样是面对黑暗现实向象牙塔、桃花源的躲避,它是自觉而深刻的对存在和生命价值的探求。

《十四行集》最大同时也是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诗,更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哲理。

从二十年代的《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到四十年代初期的《十四行集》,冯至所完成的,不仅是诗风的成功转变,而且更是新的自我人格的完成:诗人已经成功地从一个浪慢性的抒情诗人转换成为一个哲理化的抒情诗人!
冯至的一生是不断否定自我,不断探索,不断蜕变的一生。

他在一首名为《自传》的诗中说:“我这一生都想是在‘否定’里生活”。

在冯至的文学生涯中,尽管有过坎坷有过曲折,但由于勇于否定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他最终战胜了重重困难,如凤凰涅槃般,一次次超越自我,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诗创作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新是它的生命。

它最忌的就是重复,既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

不仅是诗,一切文学都是如此。

这就要求作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

任何想要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必须永远记住这一点,像冯至所做的那样。

《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绿的叶影儿
裁减成你的衣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彩色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最后我终于
流入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