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工气道的护理(建议收藏)
人工气道护理要点
![人工气道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7087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6.png)
人工气道护理要点
人工气道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管插管深度及固定:
确保气管插管位置正确,下端位于气管分叉以上约1cm处,使用胶布或专用固定带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避免移位。
2. 气道通畅性维护:
1)定时检查气囊压力,保持适宜的气囊充气量以保证气道密封,防止漏气和误
吸。
2)避免分泌物积聚,定期进行气道吸痰,吸痰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观察并
记录痰液的颜色、性质和气味。
3. 湿化与通气:
使用加温湿化器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度调节,保持患者气道湿润,预防黏膜干燥、损伤和痰痂形成。
4. 口腔卫生护理:
每日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减少口咽部细菌滋生,预防呼吸道感染。
5. 并发症预防:
1)预防褥疮:定时改变体位,减轻局部皮肤受压。
2)预防肺不张:鼓励咳嗽、深呼吸和有效咳痰,必要时进行胸部物理治疗。
3)监测和预防肺炎:密切监测体温、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以及血气分析等
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监测与评估:
1)对气管插管部位进行严密观察,注意是否有出血、肿胀等情况。
2)定期评估气管插管留置时间,适时更换气管插管。
7. 心理护理:
因气管插管患者无法正常说话,需提供非语言沟通工具,并给予心理支持。
8. 记录与交接:
记录气管插管的相关信息,包括插管日期、时间、型号、外露长度、气囊压力等数据,做好交接班记录。
综上所述,人工气道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气道通畅、口腔、皮肤、湿润、固定、监测和教育等方面,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护理
![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299e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d.png)
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护理
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护理
人工气道护理
人工气道是一种用于帮助患者进行呼吸的医疗器械,常用于重
症监护室或病情严重的患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工气道护理措施:
1. 气道通畅保持: 定期检查气道是否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
使用吸引器将分泌物抽出,以防止气道堵塞。
2. 气囊管理: 对于患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需要定期
检查气囊压力和使用气囊漏气工具检查气囊是否漏气。
3. 持续监测: 监测人工气道的位置和深度,确保其处于正确的
位置。
监测呼吸频率、呼吸音以及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4. 口腔护理: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清洁口腔,预防口腔
感染,并定期更换气道装置。
呼吸机使用护理
呼吸机是一种用于维持患者正常呼吸功能的机械设备,常用于
重症监护室或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呼吸机使用
护理措施:
1. 合适的设置: 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设置呼吸机参数,包括
吸气压力、潮气量、呼气末正压等。
确保呼吸机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
2. 呼吸机管路管理: 定期检查呼吸机管路是否干净、完整无损,及时更换老化的管路,防止感染和氧浓度降低。
3. 血气分析: 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以评估呼吸机治疗的效果,
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以提供患者所需的合适通气支持。
4. 监测呼吸机报警: 定期检查呼吸机是否正常工作,监测报警
系统是否灵敏,防止呼吸机故障或患者出现异常时无法及时报警。
,对于人工气道和呼吸机的使用护理,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
病情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和呼吸功能正常。
人工气道的护理
![人工气道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c15a9cd4d8d15abe234eda.png)
(一)人工气道的固定
妥善固定人工气道并保持其位置准确
护士应时常检查气管导管上的标志确保其位置的准确 性; 护士应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是否一致,应借助胸片确 定导管的位置; 每次更换患者的体位时,应固定气管内导管,防意外 脱出。
1.气管切开置管的固定: 准备两根寸带,一长一短,分别系于套管的 两侧,将长的一根绕过颈后,在颈部左侧或右 侧打一死结,系带松紧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 注意不要打活结,以免自行松开,套管固定不 牢脱出 2.经鼻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一根长10cm,宽5cm的白布纹胶布,从中 间剪开一部分后固定。宽的一端帖在鼻翼上, 将另一端两条细长的胶布,分别环绕在气管插 管的外露部分。胶布应定时更换或潮湿后随时 更换
1.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 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
2.加温加湿化
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纤毛 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除不畅,因此,进行人 工加温加湿,以保护呼吸道黏膜纤毛及腺体的正常功 能是必要的。 合理的气道加温加湿,可减少痰液潴留,预防痰痂 形成,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3.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 剪一根长35cm,宽2cm的白布纹胶布, 从另一端剪开32cm,未剪开的一端固定 在一侧颊部,将气管插管靠向口腔的一 侧,剪开的一端胶布以气管插管外露部 分为中心,交叉固定在另一颊部,注意 经口气管插管要放置牙垫,防止病人双 牙咬合时,夹闭足的液体入量 2.加温加湿化 3.气管内持续滴注湿化液 4.气道冲洗 5.雾化吸入
3. 吸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 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有橡胶、硅胶及聚氯乙烯等 不同的材料。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插管或气切套 管内径的1/2,以免负压过高,引起肺不张。
人工气道的护理范文
![人工气道的护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5b0a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6.png)
人工气道的护理范文人工气道的护理是指对安装在患者气道中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管等进行有效的护理和管理,以确保气道通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人工气道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措施,需要专业护理团队的细心呵护和关心。
下面将简要介绍人工气道的护理内容和技巧。
一、人工气道的种类1.气管插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内的管状设备,适用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2.气管切开管:气管切开术是在颈部开窗形成一个气管切口,插入导管直接与气道相通,主要应用于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或气道分泌物过多的患者。
二、人工气道的护理内容1.人工气道的定位和固定:保持气道通畅,避免气道插管脱出或误入食管,防止插管移位引起呼吸困难。
定期检查气道插管的深度和位置,固定好气道插管。
2.气体湿化和温暖:保持气道通畅,减少气道上皮的干燥和刺激,预防气道痉挛和分泌物粘稠。
使用湿化器或热湿化器对通气气体进行湿化和温暖处理。
3.易于清洁消毒:保持气道通畅,减少气道感染的发生。
定期更换气道插管、气囊导管等器械,加强对气道护理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4.气囊充气:保持气道插管在正确位置,避免气囊气压过高或过低引起气道损伤或漏气。
定期检查并调节气囊压力。
5.气道抽吸: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选择正确的吸气管径和吸气技术,避免过度吸引或吸引不当。
6.口腔护理:定期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和难闻口臭。
使用口腔护理液、漱口液等产品对口腔进行消毒和护理。
7.患者定期翻身:避免患者压疮和肌肉萎缩。
定期转换患者体位,保持肢体活动和关节活动。
8.定期评估:定期检查气道插管的位置、深度、固定情况,观察气道通畅情况和气道分泌物情况。
及时发现和处理气道插管脱出、误入等问题。
三、人工气道的护理技巧1.技巧一:给予患者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关怀,保持患者心理舒适,避免焦虑和恐惧。
让患者了解人工气道的作用和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技巧二:严格遵守护士操作规范和程序,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2023年人工气道护理指南(第一部分)
![2023年人工气道护理指南(第一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165b8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c.png)
2023年人工气道护理指南(第一部分) 2023年人工气道护理指南(第一部分)
1. 引言
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人工气道护理的全面指导。
通过本指南,医护人员可以了解到人工气道的类型、使用原则以及相关的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效果。
2. 人工气道的类型
人工气道可分为以下几类:
- 气管插管
- 气管切开
- 经鼻气管插管
- 气管缩窄导管
3. 人工气道的使用原则
人工气道的使用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 在合适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人工气道类型
- 确保人工气道的正确放置和稳定性
- 定期检查人工气道的通畅性和漏气情况
- 采用适当的护理方法和技巧,预防并减少人工气道相关并发
症的发生
4. 人工气道的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为了提供最佳的人工气道护理,需注意以下技巧和事项:
- 定期清洁人工气道及周围皮肤,避免感染
- 维持人工气道的湿润,预防黏液堵塞
- 确保人工气道管道的通畅性,避免阻塞
- 合理调整人工气道的位置和深度,确保通气效果
- 定期更换人工气道相关器械,减少感染风险
5. 结论
本指南提供了2023年人工气道护理的指导原则和技巧,希望
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人工气道护理服务。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保安全有效。
人工气道护理常规
![人工气道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be307d350e2524de4187e02.png)
人工气道护理常规
一、室内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室温22摄氏度,相对湿度在
60%。
床边备无菌吸痰管、生理盐水、吸引器、氧气呼吸囊、一
次性手套。
二、体位根据病情而定,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同时转动头颈和长
身,避免活动导致套管刺激气道或套管引发呼吸困难。
患儿或
有可能自行拔除套管者应约束其上肢,以免发生意外。
三、气管插管者应保持固定胶布的清洁,定时检查气管插管的深
度,过浅应及时调整,调整深度时必须先将气囊内气体抽出,
调整完毕后再充气。
四、气管切开者应注意创口及套管内有无出血,有无皮下气肿血肿,
如有出血现象应仔细查找原因,予于处理。
创口敷料应保持清
洁干燥,定事更换,痰液污染或潮湿时随时更换。
五、人工气道在不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管口应盖双层湿盐水纱
布,防止灰尘异物吸入,并改善吸入气体的湿度,根据病情给
予雾化。
六、长期卧床病人应做好防褥护理。
每2小时翻身扣背一次,促进
痰液的排出,根据病情实施体位引流,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06。
2023年人工气道护理指南(第一部分)
![2023年人工气道护理指南(第一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7f17046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a.png)
2023年人工气道护理指南(第一部分)引言本指南旨在提供具体且全面的人工气道护理指导,以促进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本文档的首部分将涵盖以下主题:人工气道简介、人工气道的使用适应症、人工气道的常见类型以及插管和拔管过程的注意事项。
人工气道简介人工气道是一种医疗程序,用于维持和管理患者的呼吸功能。
它通过将气道通道直接与患者的气管相连,提供呼吸支持。
人工气道通常用于以下情况:呼吸衰竭、无法独立维持呼吸、气道梗阻以及手术过程中需要保持通畅的气道。
人工气道的使用适应症合适的适应症是决定是否使用人工气道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使用适应症包括: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和高二氧化碳血症),严重的呼吸困难,无法自主维持气道通畅,气道梗阻,呼吸肌疲劳以及重度伤残等。
人工气道的常见类型人工气道的常见类型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是将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气管的过程,通常可用于暂时性通气支持。
气管切开是通过手术在患者的颈部创建一个气管切口,然后将气管导管插入以供长期通气支持。
插管和拔管注意事项在进行插管和拔管过程时,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和护理标准非常重要,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在插管和拔管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正确选择和准备插管设备,确保无菌操作,及时评估气道通畅程度,监测患者反应,提供适当的镇静剂和麻醉,以及实施有效的呼吸机支持和监护。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关于人工气道护理的基本指南,涵盖了人工气道的简介、使用适应症、常见类型以及插管和拔管过程的注意事项。
根据这些指导原则,医护人员可以提供安全和有效的人工气道护理,确保患者的康复和疾病管理。
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护理(二)2024
![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护理(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c3593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3.png)
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护理(二)引言: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护理是指在危重病情下,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和维持正常氧气供应的一种护理措施。
本文将对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正文:一、人工气道的选择1.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人工气道。
2.常用的人工气道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气管导管等,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二、人工气道的放置和管理1.确保人工气道放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注意定期检查气囊气道的充气状态,避免气囊漏气导致气道堵塞。
3.定期检查气道管是否有移位或异物堵塞,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三、呼吸机的使用技巧1.选择适当的呼吸机模式,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
2.调整呼吸机的吸气压力、呼气压力、呼吸频率等参数,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3.及时监测患者的呼吸机参数,调整呼吸机功能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
四、呼吸机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处理。
2.气压伤的预防与处理。
3.吸气不平衡与气道压力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4.呼吸机脱落与误吸的预防与处理。
5.应注意患者对呼吸机的耐受性,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五、人工气道和呼吸机的护理常规1.维持人工气道通畅,定期清洁人工气道。
2.定期更换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
3.注意呼吸机管路的清洁消毒,避免感染。
4.合理安排患者的呼吸机断开和拔管时间,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5.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良好的呼吸机使用环境。
总结:人工气道和呼吸机使用护理是危重病情下必不可少的护理措施。
我们要选择适当的人工气道并正确放置和管理,灵活运用呼吸机技巧,并同时预防和处理相关并发症。
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呼吸机的清洁和定期更换人工气道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我们能够提供给患者良好的呼吸支持,促进康复。
人工气道护理
![人工气道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1dfaf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6.png)
气管插管
术后护理
1. 气管插定管的固定 质地柔软的气管插管要与硬牙垫一起固定,可用胶布、寸带双固定 ,防止移位或脱出。寸带固定不宜过紧,以防管腔变形,定时测量 气管插管与在门齿前的刻度,并记录。同时用约束带束缚双手,防 止病人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自行拔管而损伤咽喉部。每日更换牙 垫及胶布,并行口腔护理。
4. 随时了解气管导管的位置 可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或X线了解导管位置和深度,若发 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可能是气管插入一侧肺,需及时调 整。
5. 气囊松紧适宜 机械通气病人应首选低压高容量气囊气管导管。每日监测
气囊压力,放气前先吸净气道内、口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 ,预防分泌物误入气道导致病人剧烈呛咳、吸入性肺炎甚至 窒息。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
Thanks
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 次,选择合适大小恶型号,将口咽通 气的弯曲部分凹面向上抵住舌,轻轻 插入口腔,当头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 将其旋转180°,使凹面向下,推送通 气管至合适的位置。 放置成功后,用胶布将口咽通气道固 定于患者双侧面颊部。
鼻咽通气道
操作方法:在鼻咽通气道上涂 抹润滑油,将导管沿垂直面部 方向插入鼻孔,深度达到会厌 上方为止,固定导管于鼻部。 注意:导管到达会厌上方的长 度,一般相当于从鼻翼至耳垂 的长度另加2cm,如果插入过 长会刺激声门引起喉痉挛、恶 心呕吐。
01 人 工 气 道 种 类
人工气道定义
人工气道护理常规
![人工气道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dde1e997cd184254a353565.png)
人工气道护理常规
一目的:保护气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维持正常血氧浓度,避免交叉感染。
二操作步骤:
1凡有人工气道的病人,将吸痰用物备齐,放置床旁。
2吸痰前应先洗手,带手套。
3为提高效果吸痰前可听诊肺部呼吸音(作吸痰后对照用)
4予体位配合排背,手力振颤,按摩呼吸治疗,嘱病人深呼吸,并行盐水气道冲洗,刺激咳痰,吸痰。
5吸痰管每吸一次痰必须更换。
6吸痰前后为防止病人缺氧,应放大吸入氧浓度或捏皮球给氧。
7吸痰后立即连接供养装置或呼吸机,保证其正常工作。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吸气道及口腔管应严格分开。
2吸痰时,送管时应关闭负压,置最深处打开负压,回抽吸痰。
3操作要轻快,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缺氧表现及异常出现,并及时处理。
4盐水冲洗气道时,应在病人吸气时打入约5-20ML左右,给几次通气后,吸痰。
5气道冲洗液应无菌操作,切忌注意针头污染。
6吸痰管在气道停留时间不可过长,最长30秒左右(正常人憋气最长时
间)。
人工气道护理
![人工气道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a7cb5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4.png)
气囊充气量要恰当,充气过少气囊与气管之间的裂隙会产生漏气导致有效通气量减少,口腔中的分泌物也可能经裂隙流入气囊以下的气管内,引起或加重气管和肺部感染;充气过多,则压迫气管黏膜易引起气管粘膜坏死、溃疡,甚至产生食管瘘。
理想的气囊压力应小于毛细血管渗透压(3.33kPa),一般维持在15mmHg,边向气囊内边注气边听漏气声,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然后抽出0.5ml气体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注入小于0.5ml2~4h放气一次,如为低张气囊时每4~8h放气一次,每次3~5min,使局部受压处血供改善。
放气时,先抽吸气道内分泌物,在缓慢抽吸囊内气体,尽量减轻气囊压力下将对气管黏膜产生的刺激。
气囊放气时,如吸痰不彻底会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加重感染,降低撤机和抢救成功率。
2.3更换或撤除气囊导管
由于导管的存在,口咽部的分泌物会增加,难免在气囊周边形成滞留,在更换或撤除气囊导管时,这些滞留物有可能流入气管深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更换通气导管时,患者取平直的头低足高位(15度),先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将简易呼吸器与气管套管连接牢固,连接储氧装置,调节氧流量至8L/min,待储气囊充满后,在患者吸气末操作者双手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的储气囊,以使患者肺部充分膨胀,同时助手将气囊气体放出,这时由于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使肺
内气体以较快的速度由气囊周边排出,将附着于气囊上方的滞留物被带至口咽部,患者于呼气末助手迅速将气囊重新注入气体,然后用吸痰管经口鼻腔将滞留物吸出,如此反复操作2~3次,即可将气囊周围的滞留物较彻底地清除。
3讨论
43通气导管气囊以上的间隙内吸除附着的滞留物,导致气VAP。
人工气道的护理
![人工气道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281f1416fc700abb68fc2c.png)
学习内容:
1、人工气道的概念
2、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 3、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4、人工气道的适应症、并发症及优缺点 5、人工气道的护理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人工气道方式有哪几种?
2、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是什么?
3、说出人工气道并发症,至少4条? 4、人工气道的护理包括哪些方面? 5、气管插管脱出的应急措施?
至关重要。
日常护理,病情观察,让患者呼吸顺畅。
提问
1、人工气道建立方式有几种? 2、气管切开并发症? 3、正常气囊压力是多少? 4、说出两种气道湿化方法?
缺点 优点
气 管 插 管
缺点
经鼻与经口插管的优缺点比较
优点 经 鼻
易耐受,留置时间长 易于固定 便于口腔护理
缺点
管腔小,吸痰不方便 不易迅速插入,不适合急救 易产生鼻出血,鼻骨折 易并发鼻窦炎、中耳炎
插入容易,适合急救 相对管腔大,吸痰容易 容易移出,脱出 不易长期耐受 口腔护理不变 可产生牙齿、口咽损伤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 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 流、通畅、机械通气、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有利 条件。
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
1、经鼻气管插管
2、经口气管插管
3、气管切开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
1、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或异物 2、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 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效率 3、便于应用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 4、利于气道雾化湿化及气道内给药
固定导管和牙垫
每日两次
生理盐水或洗必泰
气管插管的护理:
导管固定: 固定方法 不易过紧,防止变形 预防拔管,适当镇静,做好交班
人工气道的护理
![人工气道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f9a83deefdc8d376ee32e0.png)
人工气道的护理重症监护室(ICU)专门收治各种危重及重大手术后的病人,在危重患者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是重点,因此人工气道的建立尤为重要,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是保障呼吸机治疗疗效的重要环节。
-、人工气道的管理1.妥善固定:对气管插管的病人,应用干纱布擦净面部油渍、汗渍,用胶布以"x"形或"Y"形固定口插管并记录插入的深度,在做口腔护理时更换胶布或在胶布松动时更换,并经常检查导管有无移位,根据病情需要给病人使用约束带,以防自行拔管。
对于气管切开病人,固定套管的布带应打外科结,松紧以能容纳两指为宜,布带不宜太细以免勒伤颈部皮肤.经常检查松紧度并及时更换布带。
在搬运或变换病人体位时更应防止导管移位。
2.呼吸道清理:(1)有效的气道湿化,可防止痰液干痂阻塞气道并可有利于痰液的吸出。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呼吸机上有加温湿化器,应用蒸馏水作为湿化液,以免生理盐水结晶堵塞湿化罐孔或粘附在湿化纸上影响湿化效果,湿化罐内应有适量的湿化液,温度调节在32~36度为宜。
对于未使用呼吸机者,尽量用人工鼻吸氧或在人工气道口覆盖薄的湿纱布或使用雾化气切面罩,定时向气道内注入湿化液,以0.45%盐水为主,根据病情添加抗生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
并加强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吸痰,翻身时要注意患侧肺的引流,拍背应由下向上、由外向内使用空心掌。
(2)吸引气道分泌物:因病情危重、反射迟钝、无力咳嗽的病人分泌物常积聚在呼吸道内,如不清除干净将造成气道狭窄、压力增高,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加重缺氧,严重时可因分泌物堵塞导致窒息死亡,所以随时吸痰非常必要。
吸痰前可让患者吸纯氧,或用皮囊辅助通气5-10次,气道内注入3-5ml湿化液,必要时拍背松解痰液,吸引后加大吸氧浓度2分钟,吸痰时动作要轻柔、稳快。
(3)更换导管:当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内有痰痂形成或气囊破裂漏气时,应及时更换导管。
3.吸痰时机: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痰鸣音、气道压力上升、SaO2下降,这时候吸痰次数要频繁,这都是建立在护理的责任心之上的。
人工气道术后护理要点
![人工气道术后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dec3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c.png)
人工气道是一种用于维持气道通畅的方法,在手术、疾病或其他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人工气道术后护理。
以下是一些人工气道术后护理的要点:
1.监测呼吸及氧饱和度:需随时监测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指标,以及每小时记录一次呼吸机相关数据,确保氧气和氧合能达到目标水平,及时处理呼吸窘迫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2.气道引流护理:手术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分泌物需要定时(每2-4小时)进行气道引流,避免分泌物阻塞人工气道,引起感染等问题。
3.口腔护理:因为人工气道穿过口腔和喉咙,所以需要定期清洁口腔和喉咙,避免口腔细菌感染,和人工气道漏气。
4.位置调整:患者需要不间断半侧卧位、俯卧位或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防止肺部感染和防止胃肠胀气,促进血液循环等。
5.营养支持:术后患者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和能量,避免脱水和低蛋白血症。
在适当的情况下,应获得充足营养,以提高
免疫力和促进愈合过程。
6.精神护理:术后患者对人工气道的情绪反应也很重要。
对患者应进行疼痛评估和控制,根据需求进行精神疏导。
总之,人工气道术后护理是一项严谨和复杂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的问题和不适症状,并尽可能地避免潜在的并发症和感染。
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管理
![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6fba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f.png)
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管理人工气道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将导管置入气道以维持通气和气体交换功能。
它是应用于危重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管理方法。
一、人工气道的护理措施1. 定期清洁气道导管:人工气道导管上的黏液和分泌物会阻塞导管,影响通气。
定期清洁导管,可以采用吸痰、漱口、擦拭等方式,保持导管的通畅。
2. 气囊压力监测与调整:人工气道导管的气囊应定期监测并调整,以确保气囊的充气量符合标准。
过高或过低的气囊充气量都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3. 固定人工气道导管:使用适当的方法固定气道导管,以防止移位和拔管的风险。
常用的方法有束带固定、颈圈固定等。
4. 防止误吸:通过合理的护理手段,减少误吸的发生。
如引流吸痰、提醒患者做到嘴周清洁、避免误吸食物或液体等。
5. 定期更换导管:人工气道导管应定期更换,以减少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6. 预防感染:人工气道导管插入后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护理人员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保持洗手、佩戴洁净手套、消毒仪器等。
二、人工气道的并发症管理1. 气道导管堵塞:定期清洁导管、规范咽部护理,有效预防气道导管堵塞的发生。
如果导管堵塞,可轻轻抽吸或更换导管。
2. 肺感染: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定期吸痰、保持导管周围清洁、规范使用抗生素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肺感染。
3. 吸气困难:人工气道导管的存在可能导致机械性喉痉挛,呼气时间延长。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处理并及时给予辅助通气。
4. 声音嘶哑:避免误吸及机械性喉痉挛,定期清洁喉、漱口,及时处理导管位置不良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声音嘶哑。
5. 纵隔气肿:过度充气导管气囊、导管位置不良等原因可能导致纵隔气肿。
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必要时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和处理。
6. 导管移位或拔管:正确固定导管,及时发现拔管或移位,并紧急处理。
人工气道的护理范文
![人工气道的护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ad35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e.png)
人工气道的护理范文人工气道护理是指对患有呼吸困难或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进行气道管理和护理的过程。
人工气道的护理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过程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人工气道的护理内容。
一、预备工作1.明确护理目的和任务,准备好所需的护理设备。
2.确保患者在人工气道护理过程中的疼痛、焦虑和其他不适的控制。
3.确保护理环境安静、整洁,保持通风良好。
二、人工气道护理的实施1.定期评估气道咳嗽反射,了解气道通畅情况,并清除气道分泌物。
通过吸痰等方式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2.检查气囊充气量和气囊压力,确保气囊的适当充气量和压力,以避免气囊充气过度或不足导致的并发症。
3.定期更换气囊导管,防止气道感染和导管阻塞。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导管使用时间,及时更换新的导管,并注意导管的无菌操作。
4.定期拍击、震动或转动患者,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气道保护能力。
5.注重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清洁口腔黏膜和齿龈,并定期应用含氟漱口水。
口腔护理可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增殖,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6.合理控制机械通气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呼气末正压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指标,及时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机同步情况。
7.定期更换人工气道和气囊导管。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导管使用时间,及时更换新的人工气道和导管,防止导管堵塞和感染的发生。
8.定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及时给予相应的镇痛和镇静药物。
合理的镇静和镇痛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提高机械通气的耐受性。
9.积极预防并处理并发症,包括气胸、肺炎、气管狭窄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三、人工气道的监测和观察1.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并与医生及时沟通,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人工气道的护理
![人工气道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a2d09e6bec0975f465e2e9.png)
吸痰时机选择
1、听诊呼吸音,有痰鸣音; 2、胸部物理治疗后选择吸痰时机; 3、雾化吸入协助患者翻身扣背后; 4、患者出现呛咳,有痰液咳出时; 5、出现高压报警时,多为痰液堵塞气道 使管腔变窄,致气道压力升高,此时 应及时吸痰;
6、不明原因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时立即 给予吸痰 ; 7、根据病人主动要求确定吸痰时机 ; 8、根据痰液性状选择恰当方法适时吸痰 。 临床上痰液粘稠度分为三级:Ⅰ度(稀 痰):Ⅱ度(中度粘稠):Ⅲ度中湿化液的加入方法
1、断开管路定时用专门的容器加入 2、用输液器在管路密闭状态下定时加入 3、湿化灌内有专门装置自动控制湿化液 的加入(最安全)
注意:湿化液加入的安全管理 1、全员教育,给呼吸机加湿化液无技术 性,但有危险性 ; 2、加湿化液时人员绝对不能离开; 3、用500毫升的袋装蒸馏水,增加安全性。
脱机患者气道湿化方法
1、定时气管内注入湿化液 2、生理盐水持续气道内泵入 3、气管切开者开口处用双层纱布覆盖, 保持纱布的持续湿润状态 4、持续雾化吸入湿化气道 5、人工鼻应用
人工鼻
有湿化加温作用 痰多病人:注意 1、加强吸痰 2、脉氧饱合度的监测,小心通道堵塞 3、可能需要频繁更换,增加病人费 用,最好使用其它方法
人工气道护理内容
气道的固定 气囊管理 气道湿化 胸部物理治疗 吸痰 预防气道感染措施
一、人工气道的固定
1、气管插管:蝶形胶布固定,烦躁及胶 布过敏者用寸带固定,每日定时更换 2、气管切开:用专用固定带固定,如需 更换同样改为寸带不能用绷带
注意事项
1、胶布潮湿、松动及时更换 2、患者要适当约束,防止意外拔管 3、根据医嘱给予有效镇静 4、呼吸机管路放置合理,防止牵拉 5、切开固定时注意松紧度适中,用纱布 做衬垫,若污染随时更换 。预防寸带 压迫颈部皮肤形成压疮。
人工气道护理四大要点 人工气道的护理
![人工气道护理四大要点 人工气道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e3a2128bd63186bcebbcfb.png)
人工气道护理四大要点人工气道的护理人工气道的概念: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有效连接,用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的消除气道的分泌物。
常见的人工气道为:气管外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建立人工气道的适应症:1)上呼吸道梗阻。
2)保护呼吸道的防误吸。
3)作为吸除呼吸道内积聚分泌物与痰液的通道。
4)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需要机械通气者。
5)创伤性脊髓高位截瘫。
人工气道的分类:上呼吸道人工气道分为口咽气道与鼻咽气道。
下呼吸道人工气道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
口咽气道的适应症:1)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2)有癫痫大发作或阵发性抽搐者。
3)带有经口气管内插管者可于气管插管旁插咽气道,以防咬闭气管插管而发生部分梗阻。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1)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2)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3)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影响正常通气者。
4)因沙斯或需要在最短时间内需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减轻患者痛苦,操作方便,也可行气管插管人工气管的护理:1)气管插管的护理。
2)气管切开的护理。
3)气囊的护理4)气道的湿化。
5)分泌物的吸引。
1.气管插管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护理:1)口腔护理。
2)牙垫的护理。
3)导管的固定。
2.气管切开的护理:优点:1)明显减少解剖无效腔,因而能减少呼吸功能的消耗。
2)管腔短,口径大,便于吸除气道内分泌物便于插入支气管镜。
3)不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可自由进食,易被患者接受,可长期保留或终身带管。
护理分为:创面的护理、套管的护理、套管的固定、吸引与口腔护理。
气管切开的适应症:1)一般病人气管插管后使用呼吸机治疗一周以上患者病情严重,不能脱离呼吸机,呼吸机时需进行长期的人工辅助呼吸者。
2)因上呼吸道阻塞,狭窄,头部外伤等,不能行气管插管者。
3)对咽部作放射性治疗者,为避免喉以下呼吸道的放射性损伤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护理要点:1)气管切开后用系带带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尤其后48小时内严防套管滑脱或移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有效连接,用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的消除气道的分泌物。
常见的人工气道为:气管外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建立人工气道的适应症:
1)上呼吸道梗阻。
2)保护呼吸道的防误吸。
3)作为吸除呼吸道内积聚分泌物与痰液的通道。
4)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需要机械通气者。
5)创伤性脊髓高位截瘫。
......感谢聆听
人工气道的分类:
上呼吸道人工气道分为口咽气道与鼻咽气道。
下呼吸道人工气道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
口咽气道的适应症:
1)舌后坠导致的上呼吸道梗阻。
2)有癫痫大发作或阵发性抽搐者。
3)带有经口气管内插管者可于气管插管旁插入口咽气道,以防咬闭气管插管而发生部分梗阻。
......感谢聆听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严重低氧或高碳酸血症。
2)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需要反复吸引者。
3)上气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影响正常通气者。
4)因沙斯或需要在最短时间内需反复插入支气管镜者为减轻患者痛苦,操作方便,也可行气管插管......感谢聆听
人工气管的护理:1)气管插管的护理。
2)气管切开的护理。
3)气囊的护理4)气道的湿化。
5)分泌物的吸引。
......感谢聆听
1.气管插管的护理;
经口插管与经鼻插管优缺点的比较。
经口插管经鼻插管
优点1)易于插入,适于急救1)易于耐受,·置时间较长
2)管腔大,易于吸痰2)易于固定
3)便于口腔护理,患者可经
口进食
缺点1)容易移位,脱出1)管腔小,吸痰不方便
2)不宜长期使用2)不适于急救
3)不便于口腔护理3)易发生出血,鼻骨折
4)会引起牙齿口腔出血4)可合并鼻窦炎,中耳炎等气管插管的护理:1)口腔护理。
2)牙垫的护理。
3)导管的固定。
2.气管切开的护理:优点:
1)明显减少解剖无效腔,因而能减少呼吸功能的消耗。
2)管腔短,口径大,便于吸除气道内分泌物便于插入支气管镜。
3)不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可自由进食,易被患者接受,可长期保留或终身带管。
护理分为:创面的护理、套管的护理、套管的固定、吸引与口腔护理。
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1)一般病人气管插管后使用呼吸机治疗一周以上患者病情严重,不能脱离呼吸机,呼吸机时需进行长期的人工辅助呼吸者。
......感谢聆听
2)因上呼吸道阻塞,狭窄,头部外伤等,不能行气管插管者。
3)对咽部作放射性治疗者,为避免喉以下呼吸道的放射性损伤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护理要点:
1)气管切开后用系带带妥善固定气管套管,尤其后48小时内严防套管滑脱或移位。
2)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时更换喉垫出血量多时应及时静脉或局部给予止血药。
3)气管切开垫的更换频率应视其渗出物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多少而定,一般每天更换1-2次4)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感染等并发症,必要时伤口周围分泌物留取样本做细菌培养,以指导用药。
5)使用金属管套时,内管套应每日清洗,消毒一次,外套管在术后7-10天伤口形成窦道后每月消毒一次,塑料套管每1-2月更换一次。
......感谢聆听
6)拔管前应做好心理护理,提高吸氧浓度,增加体内氧储备彻底清除套管内外的分泌物,拔管后吸除窦道道中的分泌物,消毒伤口,并拢皮肤,用蝶形胶布固定伤口,盖上消毒纱布,使伤口不漏气,指导患者在咳嗽时按压纱布堵住伤口,以免咳嗽时因局部高压而引起漏气。
每日局部换药1-2次,避免感染,直至愈合,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
感谢聆听
3.气囊的护理:定期的气囊放气,气囊定时充气放气,气囊充气后长时间压迫气道粘膜易导致糜烂,溃疡和坏死,因此气囊应2-3小时放气一次,时间5-10分钟,每次重启不可过于饱满,以阻止气体漏出即可。
......感谢聆听
4.气道的湿化:
湿化方法:
(1)间断湿化法:1)间断气管内滴注法。
雾化吸入。
3)气道冲洗。
(2)持续湿化法:1)持续气管内滴注法(输液管法、微量注射泵法、输液泵法、密闭式吸痰管湿化)2)电热恒温湿化法(呼吸机上的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使用中吸入气体
温度维持在32-37℃)。
3)热量和温度交换器。
......感谢聆听
(3)空气的湿化:1)在室内放置大量热水任期自然蒸发,使湿气布满全病室。
2)将浸水毛巾挂在暖气片上,让其自然烘烤。
3)采用拖地,洒水等方式经常湿润地面,维
持室内湿度22℃,相对湿度60%。
......感谢聆听
湿化液的选择:1)生理盐水:易形成高温,形成痰,增加感染等慎用。
2)无菌蒸馏水:用于呼吸机使用适用于痰液粘稠者。
3)0.45%氯化钠:提倡使用。
4)1.25%碳酸氢钠:具有皂化作用,适于呼吸道冲洗,软化痰液。
......感谢聆听
温湿度:湿度·为32-37℃,不能低于20℃,不能高于40℃,相对湿度:95%-100%。
湿化液的量和速度:1)正常人每天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约300-500ml。
建立人工气道后,每天丢失量剧增。
2)成人以200ml/d为最低湿化量,一般湿化量要根据痰液粘稠度量和病人的生理需要及时调整。
3)间断注入湿化法的间断时间一般为1-2h,注入量新生儿每次0.5ml,婴儿每次1.5-2ml,成人每次3-5ml。
......感谢聆听
5.分泌物吸引。
吸痰引起的并发症:
1)缺氧:吸痰时将分泌物吸出的同时,肺泡塌陷,从而导致缺氧的发生。
2)心率不齐:缺氧,迷走神经反射。
3)呼吸道粘膜机械性损伤:压力过高,用力过猛,不必要的抽吸,不合规定的吸痰管。
4)感染。
5)吸痰管阻塞支气管,导致肺扩张不全,缺氧。
并发症的预防:
1)吸痰前后应间隔,应供应纯氧。
2)每次吸痰时间勿大于15秒,两次间隔不得少于3分钟。
3)选择适宜口径的吸痰管。
4)插入时不得吸痰。
5)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注意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防止心跳骤停及严重缺氧。
频率明显减慢或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则立即停止吸痰,给予高浓度氧
气吸入,并进一步观察病情。
......感谢聆听
吸痰的定义:用吸痰装置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感谢聆听
目的:1)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分泌物沉积而发生肺不张肺炎。
3)呼吸道分泌物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
......感谢聆听
方式:经口鼻吸痰,经气管插管吸痰,经气管切开吸痰,电动吸引器法,大号注射器吸痰,中心吸引装置,经纤支镜吸痰。
......感谢聆听
吸痰指征:1)主诉。
2)监测spo2下降。
3)痰鸣音。
4)呼吸机高气道报警。
5)人机对抗。
人工气道拔出:
1.气道管插管拔除
拔除护理:保留气管插管一般在7天以内,如还需人工器官应考虑气管切开。
方法:1)备好吸氧装置。
2)吸净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拔管时误吸。
3)气道内充分吸痰。
4)提高吸入氧浓度。
5)解除固定气管插管的寸带和胶布。
6)置吸痰管达气管插管最深处,气囊排气,边拔管边吸痰,同时鼓励患者咳痰。
7)拔管后立即给予面罩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口唇、面色、监测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
拔管后应氧疗观察,口腔护理,注意病人的神志、评估自我呼吸功能状态,如呼吸困难、哮鸣音等,严防喉痉挛和水肿至缺氧。
......感谢聆听
2.拔管后的护理:拔管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它关系到病人的预后。
小儿拔管后应垫肩,开放气道,防止喉头水肿致缺氧。
观察有无鼻翼煽动、呼吸急促、唇甲发绀、心率加快等缺氧及呼吸困难的表现,拔管30分钟后复查血气。
嘱病人安静休息,避免多说话。
观察病人有无声音嘶哑、喝水呛咳、吸气性困难等。
如呛咳严重或有误吸现象,立即禁食,改为鼻饲或静脉中营养。
拔管后早期呼吸道护理对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应鼓励和协调病人咳嗽、排痰、定时变换体位、拍背、雾化吸入、做深呼吸,必要时给予鼻导管吸痰。
......感谢聆听
气管切开拔管:
拔管前的功能锻炼:拔管前应逐步换细管和堵管以锻炼病人呼吸功能。
堵管全程必须进行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以防意外发生。
如果病人脱机后呼吸功能已经恢复,有足够的咳嗽力量,可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呼吸情况24-48小时。
......感谢聆听
方法:清洁口、鼻、咽部分泌物,充分吸痰后,放气囊拔管保留面罩给氧,局部伤口用蝶影胶布拉拢后,油纱布敷料覆盖。
......感谢聆听
吴帼瑛
15.07.12
...... 感谢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