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ppt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a6207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3.png)
随着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和加强,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煤矿职 业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
02
煤矿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国家法规与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要求、责任主体、工作内容和程序等。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规定》
对煤矿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条件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023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目 录
• 煤矿职业病概述 • 煤矿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 煤矿职业病防治管理与措施 • 煤矿职业病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 • 煤矿职业病预防与控制 • 煤矿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
01
煤矿职业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煤矿职业病是指煤矿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接触职业危害因 素而引起的疾病。
分类
煤矿职业病主要包括尘肺病、噪声聋、职业中毒、职业性皮 肤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产生原因与危害
产生原因
煤矿职业病的产生主要与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有害气体、噪声、振动等职业 危害因素有关。
危害
煤矿职业病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影响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和生产效率。
历史与现状
历史
煤矿职业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过去的政策和管理措 施不足,导致煤矿职业病发病率较高。
06
煤矿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
尘肺病案例分析
病例一
张某,长期在井下工作,经常感觉呼吸道不畅,最近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 煤工尘肺
病例二
李某,是一名采煤工人,长期在矿井下工作,最近感觉胸闷、气短,到医院 检查,被确诊为煤工尘肺
有害气体中毒案例分析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be5e2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5.png)
提供充足的水分摄入
保证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 摄入,预防脱水和中暑。
有害气体防护措施
总结词
设置有害气体监测设备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有害气体对矿工的危 害。
在矿井内部设置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实时 监测有害气体的浓度。
加强通风排气
使用防护面具或呼吸器
通过加强通风排气,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保证空气质量。
分类
煤矿职业病主要包括尘肺病、噪声聋 、振动病等。
煤矿职业病的危害
影响劳动能力
煤矿职业病会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 成严重影响,降低劳动能力,甚至导 致劳动者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
危害生命安全
增加医疗负担
煤矿职业病的治疗需要耗费大量的医 疗资源,增加了社会的医疗负担。
部分煤矿职业病如尘肺病等,病情严 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煤矿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
保障劳动者权益
防治煤矿职业病是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权益的重要措施。
提高生产效率
有效的职业病防治可以降低劳动者因病缺勤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
02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
粉尘防治知识
01
02
03
提高煤矿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0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讲座、展览、宣传片等,普及职
业病防治知识,提高煤矿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02
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培训
组织煤矿职工定期参加职业病防治培训,使他们了解职业病的危害、预
防和治疗方法,掌握个人防护技能。
03
建立职业病防治信息反馈机制
通风除尘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f960e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4.png)
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 疗措施。
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提高矿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矿工了解职业病 的危害、防治措施及自我保护方法。
VS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提高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和能力,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优化劳动组织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轮班制度,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减少长时间高强度作业对 身体的损害。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包括防尘口罩、手套、耳塞等,确保矿工在作业过程中得到充分保护。
培训矿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提供培训课程,确保矿工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效 果。
04
常见煤矿职业病及其防治
尘肺病
尘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煤矿粉尘,肺部组织发 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肺部功能受损。
防治措施
加强粉尘治理,使用防尘口罩、防尘 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健 康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
噪声聋
噪声聋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导致听力下降甚至丧失。
防治措施
降低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使用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
掘过程中的噪声。
培训内容
针对矿工进行噪声聋防治知识 培训,提高矿工对噪声危害的
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案例效果
经过降噪措施和培训,该煤矿 的噪声聋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矿工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某煤矿振动病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某煤矿在采掘过程中,使用大 量振动设备,导致部分矿工出
现振动病症状。
防治措施
采取减振措施,如改进设备结 构、增加减震装置等,以减少 采掘过程中的振动。
第九章-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
![第九章-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5b2eb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0.png)
第九章-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前言煤矿是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但是,长期以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职工所接触到的尘、毒、噪声等职业危害物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不仅威胁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生产的安全、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煤矿生产中,必须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一、煤矿职业病的危害特点1.潜伏期长:煤尘、石英尘等职业病危害物的潜伏期可达多年,因此对职业健康造成的危害往往是逐渐加剧的。
2.毒性强:煤尘、石英尘等职业病危害物对人体的毒性较强,不仅会影响呼吸器官,也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3.普遍性大:煤炭生产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会产生职业危害物,因此煤矿职业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职业病。
二、煤矿职业病的种类1.矽肺:由于煤与煤矸石中含有石英等成分,因此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石英尘,如果长时间接触,就会引起矽肺。
2.煤工尘肺: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煤尘,如果长时间接触会引起煤工尘肺。
3.职业性听力损失:煤矿生产过程中噪声较大,长时间接触会引起职业性听力损失。
4.金属毒物中毒:煤矿生产过程中,很多作业场所需要使用金属物质,如铅、镉、锑等,长时间接触会引起金属毒物中毒。
三、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措施1.排除职业病危害源头:在职工接触死亡工具或造成工伤的危害物和环境污染的源头,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排除。
2.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对于不可能完全排除职业病危害源头的情况,要采取控制措施,如加强通风、使用防护装备等。
3.监测职业病危害源头:要对煤炭生产全过程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生情况和程度。
4.做好职业病防护:针对煤矿职工的各种职业病,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口罩、戴防护手套等。
四、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方式1.加强领导,落实管理责任:加强领导,在企业内部深化职业病防治工作,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得到掌控。
2.加强技术保障,落实技术责任:加强技术保障,持续改进和创新技术手段和方法,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职业病防治体系。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117faffe53a580216fcfe8c.png)
55分贝15%人;50分贝6%; 45分贝以下感到安静。
2、干扰睡眠:
连续噪声:40分贝使10%人受 影响,70分贝为50%;突发噪 声:40分贝使10%人惊醒,60 分贝为70%。
5、对人的心理影响
激动、易怒、失去理智。
4、对人的生理影响:
心脏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6、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 胎儿畸形、听觉器官受损、智力发展缓慢。
7、对视力的损害: 视觉疲劳、眼痛、眼花、色觉和视野发生异常。 8、对生物的影响: 鸟类羽毛脱落、鸡不下蛋、鸟儿不产卵、内出血死亡。 9、对物质结构的影响: 墙震裂、瓦震落、门窗破坏、钢产生“声疲劳”、仪表失灵。
01
04
02
03
03
职业性中暑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 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 急性疾病。
1
2
3
早诊断、早处理,脱离接触,及早应用有关特 效解毒剂,及时进行合理对症治疗,适当营养 和休息,促进患者康复等。
05
手臂振动病
煤矿主要是风镐作业
凿岩工
风镐作业
1.手麻、手痛等手部感觉障碍
手麻、手痛、手胀、手僵、手多汗等局部 症状是本病早期和比较普遍的,也是振动 性神经病的主要症状,特别是间歇性或 持续性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具有重要 的亚临床意义据调查其出现率在36%-83%。 这种手麻、手痛往往影响整个上肢,下 下班后特别夜间更为明显,往往影响睡眠, 活动后可暂时缓解。
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 机电设备硐室空气温度超过
26° 30° 34°
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工作 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_ppt课件
![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d9a7a4ec3a87c24028c4f3.png)
2018/11/16
山西省总工会 张春奎
3
煤矿群监员业务培训
(三)确定为法定职业病的条件: 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
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 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 的职业病。
煤矿职业病防 治工作
煤矿群监员业务培训
主要内容
一、职业病基础知识 二、当前我国职业病状况 三、煤矿生产中常见的职业病 四、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 五、煤矿尘肺病防治的主要措施(设施) 六、工会在维护职工健康权益方面的职责
2018/11/16
山西省总工会 张春奎
2
煤矿群监员业务培训
主要内容
一、职业病基础知识 (一)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 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 疾病。 (二)法定职业病:通常指属于国家规定的《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范围中的职业病为法定职业病。 共10大类132种。 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及 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均应按工伤保 险条例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3)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工业卫生标准 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 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8 mg/m3
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5 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5.0 mg/m3。
2018/11/16
山西省总工会 张春奎
13
煤矿群监员业务培训
3、水泥尘肺: ( 1)危害因素:水泥粉尘 (2)煤矿生产中涉及水泥粉尘的工种: 喷浆、拌料、砌碹等工种。 (3)工作场所水泥粉尘卫生标准: 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 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8 mg/m3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教案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00a3fda300a6c30d229f4f.png)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教案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2)物理因素(3)生物因素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职业性病损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各种职业性损害,包括工伤和职业性疾患统称职业性病损,职业性疾患包括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两大类。
1.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法中的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认证要点:符合法定职业病名单的范围受伤害职工有职业史和接触史,由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并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泛指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其特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凡属法定职业病的患者,在治疗和休息期间及在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均应按劳动保险条例有关规定给予劳保待遇。
←二、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与职业病特点←职业性有害因素是引发职业性病损的病原性因素,但这些因素是否一定使接触者(机体)产生职业性病损,还取决于若干作用条件。
只有当有害因素、作用条件和接触者个体特征三者联职业性病损在一起,符合一般疾病的致病模式,才能造成。
←(一)致病条件←1、接触机会←2.接触方式←3、接触时间←4.接触强度←(二)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3daea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7.png)
02
粉尘危害及防护
粉尘来源与危害程度
粉尘来源
煤矿采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尘和混合性 粉尘。
危害程度
长期吸入粉尘可引起尘肺病、煤工尘肺等职业病,严重影响 矿工健康。
粉尘防护措施及方法
工程防护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设 备,实现自动化、密闭 化作业,减少粉尘产生
和扩散。
通风除尘
加强通风系统建设,确 保工作场所空气流通,
包括不良作业环境、缺乏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意识淡漠等。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01
02
03
04
改善作业环境
加强通风、除尘、降噪等措施 ,降低有害因素浓度。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佩戴防尘口罩、耳塞、防护服 等,减少有害因素接触。
定期健康检查
及早发现职业病,及时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
加强安全培训
提高工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 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装备
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如 防化服、空气呼吸器、洗眼器等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
入使用。
紧急救援
在发生化学事故时,应立即启动 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 行紧急救援,将受伤人员送往医
院救治。
05
物理因素危害及防护
高温、低温、湿度等物理因素影响
高温危害
煤矿井下高温环境可导致人体体温调节障碍,引发中暑、热射病 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化学毒物防护措施及方法
工程控制
优化通风系统,降低有害物浓度 ,减少暴露时间。
个人防护
佩戴防毒面具、手套、防护服等,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健康管理
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及案
制定化学毒物泄漏、中毒等应急 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
煤矿职业病防治(教案)
![煤矿职业病防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d2665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7.png)
煤矿职业病防治教学目标:1. 了解煤矿职业病的概念、类型和危害。
2. 掌握煤矿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3. 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对职业病防治的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煤矿职业病概述1.1 煤矿职业病的定义1.2 煤矿职业病的分类1.3 煤矿职业病的危害第二章:煤矿常见职业病及其危害2.1 尘肺病2.2 噪声性耳聋2.3 振动性白指2.4 化学中毒2.5 放射性疾病第三章:煤矿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3.1 防尘措施3.2 降噪措施3.3 防振措施3.4 化学中毒的预防3.5 放射性疾病的防护第四章:煤矿职业病诊断与治疗4.1 煤矿职业病的诊断4.2 煤矿职业病的治疗4.3 煤矿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护第五章:煤矿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5.1 我国煤矿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体系5.2 煤矿企业职业病防治责任5.3 煤矿从业人员权益保护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煤矿职业病的基本概念、类型、危害以及预防控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煤矿职业病案例,提高学员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员讨论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和改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员参观煤矿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员对煤矿职业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员对煤矿职业病案例分析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员对煤矿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掌握。
4.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员对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掌握。
第六章:煤矿职业健康管理6.1 煤矿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体制6.2 煤矿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6.3 煤矿职业病监测与报告第七章:煤矿安全文化与职业病防治7.1 煤矿安全文化概述7.2 煤矿安全文化与职业病防治的关系7.3 煤矿安全文化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第八章:煤矿职业病防治培训与教育8.1 煤矿职业病防治培训目标与内容8.2 煤矿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方法8.3 煤矿从业人员职业病防治素质提升第九章:煤矿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9.1 我国煤矿职业病防治典型案例9.2 案例分析与启示9.3 煤矿职业病防治措施的优化与改进第十章:煤矿职业病防治的未来发展10.1 煤矿职业病防治技术发展趋势10.2 煤矿职业病防治政策法规的完善10.3 煤矿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权益的保障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煤矿职业健康管理的基本知识、安全文化与职业病防治的关系以及职业病防治的案例分析和发展趋势。
第九章-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第九章-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708c8ea6c30c2259019eff.png)
第九章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一、教案设计(见下表)二、教案教学过程:(一)点名及听课指导(1)学员要保证学习时间,遵守考勤制度;(2)上课要集中精力学习,做好笔记;(3)课后要认真复习。
(二)介绍教学方法《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主要利用“考评、教学、考学”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考、评阶段,即在每一节课之前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抽查考核,当场记分;第二阶段是教学阶段,讲授新课;第三阶段是考学阶段,考问学员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其目的是巩固新学的知识。
(三)基础测试(提问)随机抽取学员回答以下问题:⑴、什么是职业病,煤矿职业病的种类、危害有哪些?⑵、煤矿劳动防护用品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⑶、劳动过程中职业病防护与管理基本要求有哪些?⑷、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患者保障的基本要求(四)教学环节【讲解】2014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14年共报告职业病29972例。
其中职业性尘肺病26873例,急性职业中毒486例,慢性职业中毒795例,其他职业病合计1818例。
从行业分布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开采辅助活动行业的职业病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1396例、4408例和2935例,共占全国报告职业病例数的62.52%。
共报告职业性尘肺病新病例26873例,较2013年增加3721例。
其中,94.21%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3846例和11471例。
尘肺病报告病例数占2014年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9.66%。
尘肺病是进行性疾病。
不可治但可以防。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让他存在下去。
【讲解】9.1.1、职业病、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⑴、什么是职业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7年11月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
煤矿职业病防治
![煤矿职业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12adfcba1c7aa00b52acb5f.png)
第一章煤矿职业病防治主讲:中国煤炭职业病研究所所长马骏一、职业病的概念1、广义的概念: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法定职业病的条件:第一、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第二、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的;第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个体劳动不纳入职业病管理的范围。
二、我国职业病的划定种类在1957年规定14种;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2002年修订为10类115种法定职业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见过或者很少发生的职业病,因此,种类在不断的进行修订。
三、地下开采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环节种类1、凿岩:矽尘、噪声、振动;2、岩巷爆破:矽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3、岩巷装载:矽尘、噪声、振动;4、喷浆发碹:矽尘、水泥尘、噪声;5、岩巷掘进:矽尘、噪声、振动;6、煤巷爆破:矽尘、煤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噪声;四、粉尘的分类粉尘即细微煤岩颗粒。
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一般称为浮尘;沉积在地面、器物表面、井巷四壁的粉尘则称为落尘。
按粉尘成分分,煤矿粉尘可分为煤尘、岩尘、水泥粉尘等;按粉尘被人体吸入的状况分,煤矿粉尘分为呼吸性粉尘和非呼吸性粉尘;按粉尘的来源分,分为生产性粉尘和非生产性粉尘。
五、矿井主要粉尘产生来源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煤岩装运、转载点、其他工作场所也产生大量粉尘。
1、采煤工作面的主要产尘工序有采煤机落煤、装煤、液压支架移架、运输转载、运输机运煤、人工攉煤、放炮及放煤等;2、掘进工作面的产尘工序主要有机械破岩(煤)、装岩、放炮、煤矸运输转载及锚喷等。
一般而言,掘进工作面各工序所产生的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成分较多,对人体危害也较大;六、粉尘的危害煤矿粉尘的危害性表现在引起工人患尘肺病、发生煤尘或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影响作业安全和危害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等,当煤尘及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影响作业人员的视线,会引起伤亡事故,影响劳动生产效率,还会引起设备安全运行,因此,粉尘的危害不能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1
8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十六条 煤矿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 当具备煤矿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接受职业病 危害防治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职业卫生相关法 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 基本知识,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等内容。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 培训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总局73号令)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 第一章 总 则
▪ 第一条 为加强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 作,强化煤矿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预防 、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煤矿劳动者健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 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 (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
▪ (六)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七)煤矿企业 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 (八)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
▪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证、职业健康损害或 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
▪ 第八条 煤矿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下 列制度:
▪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 ▪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 (六)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 (七)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 (八)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2021/3/11
6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十一条 煤矿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限 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 设备和材料。
▪ 第十二条 煤矿应当优化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使 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减少接触职业病危害 的人数和接触时间。
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制度; ▪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 (十)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 ▪ (十一)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 (十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 (十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 (十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
制人,下同)是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 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 面负责。
▪ 第六条 煤矿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 机构,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明确职责分 工和落实工作经费,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
2021/3/11
4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七条 煤矿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 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治日常管理工作。
2021/3/11
2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各类煤矿及 其所属为煤矿服务的矿井建设施工、洗煤厂、选煤厂等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活动 。
▪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以下简称 职业病危害),是指由粉尘、噪声、热害、有毒有害物 质等因素导致煤矿劳动者职业病的危害。
▪ 第十七条 煤矿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职业卫生档案。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应当包括下 列内容:
▪ (一)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 ▪ (二)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 (三)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 资料;
▪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 与更换等记录;
▪ 煤矿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定 期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 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操作规程,指导 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 上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在岗期间的定期培 训时间每年不少于2学时。
2021/3/11
9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四条 煤矿是本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 的要求开展工作。
2021/3/11
3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二章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 ▪ 第五条 煤矿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
2021/3/11
5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九条 煤矿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 测人员,装备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监测人员应当经培 训合格;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 第十条 煤矿应当以矿井为单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 常监测,并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 年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 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根据监测、检测、评价结果 ,落实整改措施,同时将日常监测、检测、评价、落实 整改情况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检测、评价结果向 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 第十三条 煤矿应当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 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规定,为接触 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 品,并指导和督促其正确使用。
2021/3/11
7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
▪ 第十四条 煤矿应当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与 劳动者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当将作业过 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 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 载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