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六项检查是在乙肝五项的基础上增加了乙肝病毒前S1抗原
乙肝五项详细说明
乙肝五项说明: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后,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
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2.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
它的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清除乙肝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
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感染了乙肝,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3.乙肝e抗原: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可查出乙肝e抗原,它的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4.乙肝e抗体:它的阳性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乙肝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
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
5.乙肝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
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乙肝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乙肝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乙肝五项指标结果怎么看?武汉国中堂肝病研究所专家在这里简单给我们做个介绍:1)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余阴性。
说明被乙肝病毒感染了。
很多单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已被清除,不再具有传染性。
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体内可以查到乙肝病毒的存在,仍具有传播性,应注意传染,更不能献血。
2)第一项、三项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其余三项阴性。
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可能处在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或乙肝携带者活动期,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一、三、五项阳性就是常说的乙肝大三阳,意义与一、三项阳性差不多。
3)第一、四项阳性,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体(HBeAb或抗HBe)阳性,其他阴性。
乙肝六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乙肝六项检测的临床意义乙肝六项是指乙肝血清标志物6项检测,一般医院只检测乙肝5项,俗称"乙肝两对半"。
乙肝病毒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
感染人体后可有3种抗原及相应的3种抗体,表面抗原,用HBsAg表示,核心抗原,用HBcAg表示,e抗原,用HBeAg表示。
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3种相应的抗体,即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e抗体(抗-Hbe)。
由于人体免疫功能强弱不一,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千差万别,乙肝6项可呈现20多种不同脑感的阳性组合模式,介绍10种常见的模式(+阳性-阴性)五项指标12345678910HBsAg + + + + - + + - - -抗-HBs - - - - + - - + - -HBeAg + - - - - + - - - -抗-HBe - - - + - - + + + -抗-HBc + + - + - - - - + +第一种俗称"大三阳"。
说明病毒不断在体内复制繁殖,传染性强。
如果ALT也增高者,应及时治疗;家庭成员也应查肝功和乙肝系列,如果检测结果都为阴性者,应尽快注射乙肝疫苗。
第二种说明有病毒复制繁殖,有传染性;如果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肝功正常,且无症状,说明病毒复制趋于停止,传染性变小,病程处于稳定阶段。
第三种较常见,我国有HBsAg阳性者达1.2亿之多。
其意义有以下四种:一,可能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本人不发病,但有传染性;二,可能为已发病,但为乙肝早期,有传染性;三,可能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提示病毒复制趋于停止,传染性变小;四.可能为病毒核心部分DNA与肝细胞核心部分合为一体,已无传染性。
第四种俗称"小三阳"。
说明病毒复制停止或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小或无。
第五种病毒感染后或注射乙肝疫苗后,病毒被清除病已有免疫力,无传染性。
第六种俗称"双阳",说明是乙肝病毒感染早期,传染性很强。
中学生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
De e t n r s l n lsso tc i e u t a a y i fHBV r - 1 a t e n o s p e S n i n a d HBV r e si i h s h o t d n s WEI S u k n JI g ma k r h g c o l u e t n s h - u , NG — Xi
a - n , UANG u r n . p rme to serc n n c oo y, h n uN it o esH op t l opig H Y —o g .1 De a t n f Obttisa d Gy e d lg C e gd nh Pe pl s ia ,
・6 6 ・ 4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0 9年 5月 第 6卷 第 9期
L bMe l , y2 0 , o. , . a dCi Ma 0 9 V 16 No 9 n
嘲
中学 生 乙型 肝 炎 病 毒 前 S 1抗原 与 乙型肝 炎 两对 半检 测 结 果 分 析
韦蜀 昆 景 小平 , , 黄郁 荣 1 四 川省成都 市第九人 民医院妇产 科 医院 6 0 1 ;. (. 1 0 5 2 成都 市 第六人 民 医院)
v d h v d n e o r v n in a d c n r lo h n e t n, n o s u y t e r lto n i n f a c e we n t e i e t e e i e c f p e e t n o to f t e i f c i a d t t d h ea in a d sg i c n e b t e h o o i HB p e S n i e n B ma k r . eh d Th n y -i k d i V r - 1 a t n a d H V r e s M t o s g ee z me l e n mmu o o b n s a ( I A)wa a re u n s r e t s y EL S a sc ri d o t t e e tt e HBV r e s a d HB p eS n i e f t e 1 3 8 hg c o ls u e t . h n t e r s l r n — o d t c h ma k r n V r - 1 a t n o h 6 i h s h o t d n s t e h e u t we e a a g s l s d Re u t Th r r 3 e l d l ih 5 4 c s s wih a l r e sn g tv n 9 a e t n i ye . sl s e e we e l 3 7 h a t a u t i wh c 4 a e t l ma k r e a i e a d 7 3 c s s wih a t h sn - HBsp stv . ep r e t g f h e lh a ut s 9 . 3 . eo h r3 a e r f c in b V ih 3 o iie Th e c n a e o eh a t d lswa 7 7 Th t e 1c s swe ei e t y HB i whc t n o n c s s we e” r a h e o iie a d 3 c s s we e ” ma lt r e p s t e , h n e t n r t s 2 2 a e r g e tt r e p stv ” n a e r s l h e o ii ” t e i f c i a e wa . 7 v o a dte n h
乙肝病毒感染者诊断中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乙肝病毒感染者诊断中前S1抗原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前S1抗原与HBV-M和HBV-DNA的相关性,借以判断联合检测中确定乙肝病毒有无复制及传染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乙肝六项(乙肝两对半加抗HBcIgM)和前S1抗原,PCR荧光定量方法检测HBV-DNA。
结果:在HBeAg(+)模式中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前S1抗原与E系统关系密切。
145+伴抗HBcAb-IgM(+)者中在HBeAg(-)模式中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均最高,分别为46.2%和57.7%,显示抗HBcAb-IgM也是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
前S1抗原较HBeAg与HBV-DNA的相关性更好。
结论:前S1抗原在联合检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在HBeAg(-)模式中可作为乙肝病毒活动与复制的独立指标,避免因HBeAg变异而差生的隐性误导。
【关键词】前S1抗原乙肝六项HBV-DNA我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大约有10%以上的病例在急性感染后转化为慢性肝炎,长期携带后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肝硬化,同时也是肝癌的诱发因子,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大量的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癌的病因学中的重要作用,陆建华等[1]对2560例携带者前瞻观察10a ,发生肝癌59例,而HBsAg阴性的1214例中仅出现24例肝癌,前者显著性高于后者( P < 0. 01) 。
目前临床上还延续着以HBeAg阳性作为判断乙肝病毒是否复制及传染性强弱的临床检测指标。
然而有资料显示HbeAg阴性的患者在逐年增加,可高达89%。
前S1抗原与前S2抗原和S抗原共同构成乙肝病毒的外膜蛋白,在病毒侵入肝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反映病毒活动性复制和肝损害。
本研究通过HBV 六项(乙肝两对半加抗HbcIgM)、HBV-DNA及前S1抗原的联合检测,旨在探讨前S1抗原在HbeAg阴性的患者中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765份乙肝患者血清来自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5月传染门诊及住院病人;50份正常对照血清来自体检中心为HBV标志物全阴。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两对半”不同模式间的关系
析 , 评 价 P eS 以 r 1抗 原 对 乙型 肝 炎 检 测 的重 要 价 值 。
1 资 料 与 方 法
P eS r—1抗 原 的 测 定 , 其 HB 血 清 “ 对 半 ” 各 种 模 式 与 对 V 两 的 P es r—1抗 原 之 间 的关 系 分 析 , 加 证 实 了 P eS 更 r—1抗 原 与 HB s 具 有 相 关 性 。在 1 Ag 5例 “ 三 阳” 者 的 血 清 中 检 出 阳 性 1 大 患 5 例 ,r 1 原 阳性 率 高 达 1 0 ; 2 例 “ 三 阳 ” 者 血 清 P eS 抗 0 在 2 小 患
[] 滕春燕 , 爱 中, 春娥 , . s 6 刘 王 等 前 1抗 原 与其 他 乙 型 肝 炎 表 面标 志
物 的相 关 性 及 其 临 床 意 义 [] 中 国实 验 诊 断 学 ,0 8 1 ( ) 8 4 J. 2 0 ,2 7 :9
8 6 9 .
[ ] 陈 凯 杰 , 琼 , 汉 尧 , . 型 肝 炎 病 毒 外 膜 大 蛋 白 的 检 测 及 其 7 钟 袁 等 乙 I 意 义 [] 国际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0 o 3 ( ) 6 86 9 临床 J. 2 1 ,1 7 :5— 5. [] 胡莉娅 , 莉丽. s 8 高 前 1抗 原 与 乙 肝 五 项标 志 物 不 同模 式 的 相 关 性 分 析 [] 国际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o 0 3 ( ) 6 66 7 J. 2 1 ,1 6 :0—0 .
医学专题乙肝六项操作及检验结果的解释
• 育温:置37℃温育30分钟,室温平衡5分钟。
• 洗涤:用洗涤液充分洗涤5次,洗涤完扣干(每次应保持30-60秒的浸泡时 间)。
• 显色:每孔加入底物A、B各50l,轻拍混匀,置37℃暗处30分钟。
• 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l,混匀。
• 测定:用酶标仪单波长450nm或双波长450/630nm测定各孔OD值(用单波长 测定时需设空白对照一孔,30分钟内完成测定,并记录结果)。
4 钩状效应(Hook)影响
随着 ELISA 一步法的应用 ,在日常工作中会发现 HBsAg阴性而 HBeAg 阳性的现象 ,其原因就是当 标本中的抗原浓度过高时产生的钩状效应 (Hook)现 象 ,从而出现假阴性造成真阳性的漏检, 即随着被 测物浓度增高反而显色减弱甚至不显色, 往往造成 假阴性结果 ,采用同步稀释测定或用线性范围高的 乙肝六项定量法可以减少 Hook 效应的发生。
2 试剂的影响
2.1 试剂盒在运输中时间太长 ,温度过高会使显色偏
淡,灵敏度偏低 ,要求试剂盒应存放于 2 -8 ℃冰箱 中,从冷藏环境中取出的试剂盒、全部瓶装试剂以及 待测标本所需的微孔反应板,都应预先在室温下平衡 后,再开启使用 。余者应及时封存于冰箱。 不同批号试剂盒中的组份、不能进行交叉使用 ,包 括试剂瓶盖,相互交叉使用 ,有可能出现显色浅或 本底高 ,花板情况。 所以不同试剂瓶盖不能混淆, 试剂盒不要使用超过有效期。
3.2 温浴影响 96 孔酶标板结构特别 ,易产生边缘效
应 ,抗原抗体结合及酶促反应对温度要求严格, 标
本要贴好密封膜 ,防止水蒸气和污物浸入, 放置 37 ℃水浴箱时 ,应让反应孔底部 2/3 浸入水中, 才能 减少受热不均 避免边缘效应 ,干浴与水浴存在明显
乙肝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一、乙肝五项(两对半)简介及临床意义:(1)HBsAg(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蛋白质外壳,HBsAg阳性是机体被HBV感染的标志,表明存在现症HBV感染。
但HBsAg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HBV感染,如果S基因突变株存在,不能用常规方法检出,可表现为HBsAg (-)的HBV携带者(占3%左右)或肝炎;也有少数低浓度感染者HBsAg (-),原因是血液中HBsAg的含量在常规检测极限之下。
HBsAg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的出现常伴随HBV存在,间接提示携带者具有传染性),但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HBsAb。
(2)HBsAb(表面抗体)HBsAb阳性提示可能通过预防接种或过去自然感染(隐性或显性感染)产生了对HBV的免疫力。
HBsAb是保护性抗体,阳性者可以抵御HBV 的再次侵袭。
一般而言(也并非都如此),HBsAb阴性说明对HBV易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3)HBeAg(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程度的标志,阳性时表明HBV复制活跃,提示传染性大。
(4)HBeAb(E抗体)HBeAb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
在“小三阳”组合中,HBeAb 阳性提示HBV复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传染性变小。
(5)HBcAb(核心抗体)HBcAb不是保护性抗体,HBcAb阳性在不同组合中有不同的意义。
在“大三阳”组合中,它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之一。
9种常见模式:序号: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临床意义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1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建议接种疫苗。
2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HBsAb;(2)恢复期HBsAg已消,HBsAb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3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4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诊断HBeAg(-)的乙肝感染者有无病毒复制中的临床价值
p c i t x li d a c d a d me a t tc n n s a ln a e n a v n e n t s a i o ma lc l l n a c r l el u g c n e
肾功能 , 故患者 消化道反应 轻 , 可耐 受 , 出现肝 、 未 肾功能明显
异常。
过促进 细胞微管聚 合成 团块 和束状 , 并使 其稳定 , 使癌 细胞停 滞于 M 期和 G: , 期 从而 阻碍 细胞分 裂及增 殖 , 达到抗 肿 瘤的 目的。 自2 0世纪 9 年 代报告对 乳腺癌和卵巢癌 效果突 出后 , O
用 P R 荧 光 检 测 仪 进 行 定 量 分 析 。结 果 : e ( ) 的 乙 肝 前 S C HB Ag + 者 1抗 原 阳 性 率 为 5 . , V— NA 的 阳 性 率 为 5 4 HB D
9 . 。因HB Ag +) 92 e ( 是病 毒复制 , 有传 染性 的标志 , 经实验 统 计: 4 ( HB Ag 抗 HB 、 HB 15 即 s 、 e抗 c阳性 ) 1 ( 和 5 即
维普资讯
第2期
张 晶 等 :乙肝病毒前S 抗原在诊断H e g 一) 1 B A ( 的乙肝感染者有无病毒复制中的临床价值
表 1 国产紫 杉醇 联合顺铂治疗晚期 非小细胞 肺癌的毒副反应 ( , ) n 源自第2 0卷 3 讨论
紫 杉 醇 为 一 种 新 型 植 物 类 抗 肿 瘤 药 物 , 作 用 机 制 是 通 其
HB Ag 抗 HB s 、 c阳 性 ) 的 HB D 者 V— NA 阳性 率 为 3 . , 1 5 1 伴 乙肝 前 S 抗 原 ( )即 1 5 与 1 7 的 HB 4 4 而 4 与 5 1 + ( 47 5 ) V— D NA 的 阳性 率 为 7 . , 组 HB D 78 两 V— NA 的 阳 性 率 差 异 有 非 常 显 著 意 义 ( z 8 8 P 0 0 5 , 明 在HB Ag 一 ) X 一2 . , < . 0 ) 说 e ( 者
关于进一步规范住院病人常规检查的规定
关于进一步规范住院病人常规检查的规定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入院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病人身体的基本健康状况以及有无潜在疾病,有利于正确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有效地规避医疗安全隐患。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以及《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为了规范对住院病人进行入院常规检查,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规定如下:1、住院病人入院必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胸片、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共七项(其中肝、肾功能检查我院合并为生化全套项目)。
如因专科特点不能选择的检查可除外。
2、若病人拒绝检查各常规检检验项目,可打印一张此项目空白化验单由患者本人或授权人(无自主民事能力的患者由近亲属签署拒绝检查字样并注明时间,非本人需注明与患者关系)。
3、粪常规检查标本送检工作由护理单元负责,上、下午均可正常送检。
4、手术病人必须进行免疫九项和出、凝血功能检查。
5、根据临床工作需要,生化全套检查项目将设置为生化一、生化二(不包含乙肝五项,余项目同生化一)两项检查,患者入院首次检查开具生化一检查申请单,因病情需要复查时开具生化二申请单。
6、除上述必查项目外,其他检查项目请临床医师依据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要求及病情需要及时开具,避免因检查不及时导致误诊或漏诊的发生。
7、按我院病历评价标准规定,病历中若缺少上述常规检查单,缺一项扣3分;引起投诉纠纷的按环节质量缺陷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关于规范入院病人实验室检查的通知各临床科室: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
同时为了提高检查结果准确性,有效规避医疗纠纷的发生,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将原来的单独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五项改为乙肝六项检查,增加乙肝前S1抗原(HBV PreS1Ag)检查项目,不再单独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五项;丙型肝炎病毒检测采取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V-Ag)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进行联合检测。
乙肝六项体检报告单
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来源:北京肝病医院作者:刘主任日期:10-02-09 热度:5980 [导读]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乙肝六项对照表是什么,乙肝六项对照表正常值参考范围,乙肝六项检查对照表结果”乙肝六项检查的优点等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乙肝六项对照表是什么,乙肝六项对照表正常值参考范围,乙肝六项检查对照表结果”乙肝六项检查的优点等问题乙肝六项对照表是什么乙肝六项对照表是在乙肝五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检测指标,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简称s1抗原,这样乙肝五项就成了乙肝六项。
乙肝六项指标检测,可以大大提高乙肝病毒检出率。
乙肝六项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肝核心抗体lgm。
乙肝六项对照表正常值参考范围: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检查项目,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od比值,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检验结果,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参考范围叙述如下:1、乙肝表面抗原(hbsag) 0.5 阴性阳性≥2.12、乙肝表面抗体(hbsab)&9nbsp;14.7 阳性阳性≥2.1 +3、乙肝e抗原(hbeag) 0.6 阴性阳性≥2.14、乙肝e抗体(hbeab) 0.9 阴性阳性≥2.15、乙肝核心抗体(hbcab) 0.4 阴性阳性≥2.16、乙肝核心抗体-lgm 0.1 阴性阳性≥2.1乙肝六项检查对照表结果+ - - - - - 慢性表面抗原携带;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后期+ - + - - + 急性乙肝早期,传染性强+ - + - + + 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强+ - - - + - 急慢性乙肝,具传染性+ - - + + - 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弱+ - - + + + 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强,乙型肝炎e抗原变异 -- - - + - 乙肝核心抗隐性携带,有乙肝既往有感染史 - - -+ + - 急性乙肝恢复期或既往有感染史- + - + + - 乙肝恢复期,具备免疫力- + - - - - 接种疫苗,乙肝恢复,具备免疫力+ - - + - - 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 - + + + + 急性乙肝趋于恢复;慢性表面抗原携带+ - - + - - 乙肝感染后已恢复- - - - - + pre-s1ag阳性且其它指标阴性,表示乙肝病毒早期感染,具有传染性乙肝六项检查的优点:1.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可以提高乙肝病毒检出率、减少漏诊率。
乙肝六项的检测原理是啥
乙肝六项的检测原理是啥乙肝六项的检测原理是通过检查乙肝病毒相关的血清学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和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DNA)等。
乙肝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有壳DNA病毒,可以通过血液、精液、体液等传播途径传播给健康人。
乙肝六项检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乙肝病毒感染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病毒携带者和潜在的感染风险。
首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指标,它是乙肝病毒表面的外壳蛋白。
当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会在血液中出现,并持续存在。
当HBsAg阳性时,说明个体目前正在感染乙肝病毒,有可能是慢性感染或者急性感染。
其次,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指标。
乙肝表面抗体是人体对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的产物,一般是在HBsAg阳性的情况下产生。
当HBsAb阳性时,说明个体已经免疫乙肝病毒,具备一定的抵抗能力,可以防止再次感染。
第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标志物。
当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HBeAg会在乙肝病毒复制的过程中产生,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
当HBeAg阳性时,说明个体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HBeAg也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指标。
其次,乙型肝炎e抗体(HBeAb)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指标。
HBe抗体是人体对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的产物,在HBsAg阳性的情况下产生。
当HBeAb 阳性时,说明个体已经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并且病毒复制活跃度下降。
第五,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指标。
HBc抗体是人体对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的产物,能够检测到乙肝病毒的内核蛋白。
HBcAb可以分为IgM抗体和IgG抗体,IgM抗体是急性感染的标志,IgG抗体是过去感染或慢性感染的标志。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表2三份标本不同反映时间的葡萄糖测定结果温15min测定葡萄糖时,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不做标准,并且水浴时间和温度不准确时;当标本较多时,后面的标本反应时间明显超过15min,所以结果偏高。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反应达到终点时间较长,可能是由于D-葡萄糖有α型和β型之分,两者在溶液中相互转化,达到平衡时α型占36%,β型占64%。
GOD对β型葡萄糖有高度特异性,GOD对α型葡萄糖不起作用[1],在终点法中延长浮浴时间能达到自动变旋,这样反应时间就需要延长。
参考文献:[1]王同明,马少宁.生物化学检验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4.(收稿日期:2008-02-23)作者简介:王彦明(1964-),男,辽宁朝阳人,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主管检验师。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兰雅娴1,穆美艳2(1.西安市第一医院,陕西西安710002;2.西安市第六人民医院,陕西西安710015)[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性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e抗原(HBeAg),e抗体(HBeAb)的相关性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及作用。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1]对48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前S1抗原与乙肝标志物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同时对2600例肝炎病毒标志物全阴性的体查人员进行前S1抗原检测。
结果:119例HBeAg阳性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103例,阳性率86.6%。
而HBeAb阳性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率大约35%,乙肝五项阴性的标本血清中无一例前S1抗原阳性。
结论:乙肝前S1抗原与HBeAg有高度相关性,前S1抗原可作为一项新的乙肝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指标。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乙肝S1抗原;病毒复制;ELISA法[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5098(2008)14-1823-02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其诊断目前主要依赖各种检验手段,前S1抗原是组成乙肝病毒外膜的一种蛋白质,前S1抗原在病毒侵入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前S1蛋白主要存在Dane颗粒和管型颗粒上,前S1蛋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资料证明即使变异病毒只要前S1蛋白这一段完好就有传染性。
乙肝六项体检报告单
乙肝六项体检报告单乙肝六项体检报告单北京肝病医院作者:刘主任日期:10-02-09 热度:5980 的主要内容为“乙肝六项对照表是什么,乙肝六项对照表正常值参考范围,乙肝六项检查对照表结果”乙肝六项检查的优点等问题的主要内容为“乙肝六项对照表是什么,乙肝六项对照表正常值参考范围,乙肝六项检查对照表结果”乙肝六项检查的优点等问题乙肝六项对照表是什么乙肝六项对照表是在乙肝五项即表面抗原0.5 阴性阳性≥12、乙肝表面抗体0.6 阴性阳性≥14、乙肝e抗体0.9 阴性阳性≥15、乙肝核心抗体0.4 阴性阳性≥16、乙肝核心抗体-LgM 0.1 阴性阳性≥1乙肝六项检查对照表结果+ - - - - - 慢性表面抗原携带;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后期+ - + - - + 急性乙肝早期,传染性强+ - + - + + 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强+ - - - + - 急慢性乙肝,具传染性+ - - + + - 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弱+ - - + + + 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强,乙型肝炎e 抗原变异 - - - - + - 乙肝核心抗隐性携带,有乙肝既往有感染史 - - - + + - 急性乙肝恢复期或既往有感染史- + - + + - 乙肝恢复期,具备免疫力- + - - - - 接种疫苗,乙肝恢复,具备免疫力+ - - + - - 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 - + + + + 急性乙肝趋于恢复;慢性表面抗原携带+ - - + - - 乙肝感染后已恢复- - - - - + Pre-S1Ag阳性且其它指标阴性,表示乙肝病毒早期感染,具有传染性乙肝六项检查的优点:1.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可以提高乙肝病毒检出率、减少漏诊率。
2.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指标之间起到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的作用,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并可以查出是否是急性发作等问题。
附送:乙醇分馏实验报告乙醇分馏实验报告过程的联合操作。
因为组成液体混合物的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当加热时,低沸点物质就易挥发,变成气态,高沸点物质不易挥发汽化,而留在液体内,这样,我们就能把沸点差别较大(至少30℃以上)的两种以上混合液体分开,以达到纯化的目的。
诊断乙肝时需要检查哪些指标呢
诊断乙肝时需要检查哪些指标呢乙肝诊断主要应查那些指标?哪些指标能确定是否感染了乙肝呢?现在乙肝检查的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乙肝检查项目都是必须的,不合理的乙肝检查项目不但对患者的病情没有帮助,还浪费患者的金钱和精力,现在就请专家为大家介绍乙肝诊断都有哪些指标。
专家指出,乙肝诊断的指标主要包括乙肝五项、HBV-DNA、 DNA-P、前S2抗原/抗体、肝功能以及B超六项,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1、乙肝五项:乙肝五项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主要用来快速判断是否被乙肝病毒感染,至于感染的具体情况则需要根据进一步的检查结果来判断;2、HBV-DNA:HBV-DNA检查主要用来判断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以及传染性强弱等信息,HBV-DNA检查结果为阴性则说明体内乙肝病毒基本停止复制、传染性较弱;如果HBV-DNA检查结果为阳性,则说明病情比较严重,体内乙肝病毒在进行活跃的复制,传染性很强,需要及时进行治疗;3、DNA-P:DNA-P最初是由Kaplan在1973年发现的,位于乙肝病毒的核心,直接参与乙肝病毒的复制,因此它常常被视为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虽然DNA-P 不能像HBV-DNA那样准确的反应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以及传染性的强弱等信息,但DNA-P是考核某些治疗乙肝药物的良好指标,任何消毒剂或药物若能抑制DNA-P的活性就意味着能抑制HBV的复制;4、前S2抗原/抗体:是1992年日本学者发现的,有一种物质能与聚合人血清白蛋白(PHSA)结合,即聚合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是乙肝病毒外壳的组成部分,由于其编码基因在乙肝表面抗原基因的前方,所以称为前S抗原,主要为前S1和前S2,而聚合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即前S2。
因为人的肝细胞中也存在PHSA·R,因此,前S抗原可能通过人血中存在的少量聚合白蛋白而同肝细胞结合,入侵人体肝细胞;5、肝功能:肝功能检查主要用来判断患者肝脏是否受到损伤以及损伤程度等;6、B超:根据B超检查结果,可以了解患者的肝脏有无异常,以及异常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六项检查是在乙肝五项的基础上增加了乙肝病毒前S1抗原。
即:1、乙肝表面抗原(HBsAg)2、乙肝表面抗体(HBsAb)3、乙肝E抗原(HBeAg)4、乙肝E抗原(HBeAb)5、乙肝核心抗体(HBc Ab)6、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乙肝病毒的检查率。
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如下:
1项是阳性,说明是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或急性乙肝感染期
136项是阳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这时候传染性比较强。
1356项是阳性,说明是急性乙肝,传染性也是比较强的。
15项是阳性,说明急性乙肝。
145项阳性,说明是慢性乙肝,传染性弱。
1456项阳性,说明是慢性乙肝,传染性是比较强的。
5项是阳性说明是有乙肝既往感染史。
45阳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或既往感染。
245是阳性,说明是乙肝的恢复期,已经有了免疫能力。
2项是阳性,已经接种了疫苗疫苗,已经有了抗体,或乙肝的恢复期。
14项是阳性,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比较容易转阴。
13456项是阳性是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或慢性表面抗原携带者。
14项是阳性说明是已经感染了乙肝,现在已经恢复了。
6项是阳性说明是一个病毒的早期感染,有传染性。
推荐阅读>> 乙肝六项结果怎么看乙肝六项结果分析
以上就是关于乙肝六项结果对照表,它提高乙肝病毒的检查率。
你可以一一核对看看自己属于哪种情况。
治疗乙肝,一地要到专业的肝病医院。
北京京科肝泰医院是北京专业研究、治疗肝病的部队医院,采用最新的低频肝病治疗仪已经治愈了数万名乙肝患者,北京京科肝泰医院是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