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高新区经济发展图解

合集下载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76号——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76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76号——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76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76号——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规定正文:----------------------------------------------------------------------------------------------------------------------------------------------------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76号《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规定》已经市政府二届第1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李子彬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六日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把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建设成为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规范高新区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高新区的管理。

本规定所称高新区,指深圳市人民政府根据特区发展需要提出申请,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设立的经济性区域。

第三条高新区应成为大规模、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新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区,高新技术企业运行机制试验区,国内、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区及高新技术人才的培训教育区。

第四条高新区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五条市政府设立高新区领导协调组织、高新区行政管理机构、高新区服务机构,施行对高新区的管理。

第六条高新区领导协调组织由市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高新区领导协调组织行使下列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市政府有关建设高新区的方针、政策和决定;(二)审查高新区发展规划、项目、土地、资金和管理制度;(三)协调解决高新区开发、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四)完成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七条高新区行政管理机构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具体管理高新区各项相关行政事务。

高新区发展历史简介

高新区发展历史简介

新中国档案)“火炬计划” 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年11月02日13:57 新华网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伟大号召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为贯彻改革开放总方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和产业布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1984年6月原国家科委《关于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机遇的对策》的报告呈送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制定新技术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的政策,要大胆实践;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明确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城市试办新技术园区;1985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政府兴办了中国第一个高新区;1988年5月,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颁布18条优惠政策;1991年3月国务院12号文件颁布,批准建立26个国家高新区并制定全国适用的扶持政策;同年4月,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发表;1992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指引下,11月国务院又批准建立25个国家高新区。

1997年6月,为解决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2 1世纪中国粮食问题,国务院特别批准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06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申请,国务院批准宁波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2009年3月,为应对金融危机,经湖南、江苏省人民政府申请,国务院又新批准湘潭、泰州两个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至此,全国共批准建设国家高新区56家。

江泽民同志指出:“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

”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在世界高技术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正是由于这个重大战略部署,使我们抓住了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性机遇,使我们在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头,使我们跟上了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对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圳工业园分布图

深圳工业园分布图

深圳工业区多呈带状分布或块状分布,工业厂房主要集中在主要公路干道沿线,形成一个个小工业区.主要工业区集中在宝安区和龙岗区,为了获得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协同效应和市场竞争优势,根据深圳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的现状特点,以网络式组团结构及其功能布局规划为基础,实施工业发展“一核、三基地、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推荐阅读:工业园出租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是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

一一核“一核”是指深圳特区,是城市产业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包括金融、文化、信息、技术、劳动力等方面,是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产业的研发设计基地,是小型印刷、品牌服装、黄金珠宝、工艺礼品等都市型工业的设计及制作空间。

应依托市高新区和特区内高新企业高度集聚的优势,利用毗邻香港的有利条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产业的研发设计,将核心区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创意研发基地。

二三基地在特区外组团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现状分布特点,以推动产业空间集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形成东、中、西三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即以龙岗中心组团、东部工业组团为主的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以中部综合组团、中部物流组团为主的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以西部工业组团、西部高新组团为主的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

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发展导向为电子装备及化工基地。

装备工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运输设备、电器机械、新能源、输变电、精密机械制造等;利用大工业区等高新园区,大力发展数字视听、IC 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高新产业;在传统产业方面,促进家具、自行车等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

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发展导向为电子通讯设备制造基地。

目前,在龙华-坂雪岗一带已经基本形成了计算机、电信通讯、机电一体化三大高新产业群,在强化三大产业群的基础上,未来重点扶持汽车及电子零部件的制造;在传统产业方面,加快小家电、服装、玩具、工艺礼品等产业集聚基地建设。

肩负历史使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肩负历史使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任 务
1规 划确 定 : . 深圳高 新区将致 力于建设 具有世界 影 响
力 的一 流 高 科 技 园 区 , 使 之 成 为 推 动 “ 圳 速 度 ” “ 圳 并 深 向 深
则, 引进更 多的国内著 名高校到大学城办学 , 有效解决深圳
( 包括高新 区、 产业带在内 )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构建 深港 创新圈。深圳高新 区是 “ . 深港创新圈 ” 的重
要 载 体 , 圳 高 新 区将 主 动 融 入 “ 港 创 新 圈 ”体 现 与 落 实 深 深 ,
创新” 变的领航 区, 转 发展 “ 三创一高 ” 的产业 核心 区, 展示 自主创新 、 与香港协 同发展 的技术极 , 成为汇聚全球华人 创
“ 深港 创新 圈” 的资源共享、 教育同步 、 交通便利等 功能。在 资源共享方面 ,高新区引入政府机构和 民间组织的丰富创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20 0 6年 , 深圳市委市政府 做 出《 关于实施 自主创新战 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的决定》 明确提 出要“ , 建设 世界一
产业的旗帜举得更高 , 发挥 区域创新体 系 , 建设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 的高地 , 营造适合 创新 的“ 湿地 ” “ 、 洼地 ”并使 之成 , 为 创业的沃土、 成功的家园, 为深 圳早 日建成 国家创新型城 市做 出应有的贡献 。
新资源。目前 , 香港 的大学已经出资 29亿元在深圳高新区 . 建成或在建研究 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 、 产学研基 地。在教 育 同步方面 ,高新区进一步拓 展深 圳虚拟大学园香港成员 院校的发展空间。 在交通便利方面 , 高新 区以往返深港两地 科技 园区和大学城之间“ 深港创新圈 ” 公务直通 巴士的开通 为契机 , 促进两地 创新要素 的流动 , 将本 区建设成 为深港创 新 圈中创新资源最为集 中、 创新活动也最为活跃的区域。

深圳发展历程

深圳发展历程

深圳发展历程自选你所了解或感兴趣的城市,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动力,城市化的现状及城市的职能、空间体系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深圳市,又称为“鹏城”,位于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东岸,处于广东省沿海,南邻香港的新界、北接东莞、东部和惠州隔着大亚湾、西部和珠海澳门隔着珠江口。

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

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

深圳具有特区和开放区的区域倾斜政策, 是我国大陆对外开放程度最高, 市场经济休制相对最发育的城市, 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因优惠政策及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 深圳聚集了全国各地来的相当数量的人才群体。

深圳属移民城市, 居民的素质较高, 观念开放, 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能力较强, 城市国际化的软环境条件在我国大陆名列前茅。

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

在短短的30年里,深圳从一个南疆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是中国口岸最多和惟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

至今。

深圳已经建设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将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

旧时的深圳深圳老城改造罗湖第一楼“友谊商场” 1982 建成虽然只有七层高,但已是当时深圳的最高记录。

蛇口村貌(1983年)东湖地段原貌(1984年)深圳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1983年)1984年的西丽上步建设大规模铺开( 1985 )画面左下角为原蔡屋围,图中央三座高层是红岭大厦,深圳大剧院正在建设中,晶都酒店尚在平整地基,而荔枝公园仍是一片黄土。

1985 年的笋岗路1988 年的翠园住宅区深圳体育馆落成 93 年94 年 7 月,广深高速公路全线试通车1997 年建成的红岭北立交桥建设中的世纪彩虹大桥现在的深圳人口:1980年深圳城市人口约1万人,农村人口约30万人。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深府〔2009〕15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一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根据高技术产业发展客观规律,做出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重大决策。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深圳高新区)十余年开拓创新,有力推动了深圳高技术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成为国家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试点园区。

当前,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超前规划,及早布局,是深圳高新区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增强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依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编制本专项规划。

本规划覆盖的空间范围包括深圳湾、留仙洞、大学城、福永北—沙井南、光明、石岩、观澜、龙华、坂雪岗、宝龙、碧岭、坪山(深圳出口加工区)、葵涌、大鹏等园区以及市政府划定的其他高技术产业发展区域,面积185.6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用地76.1平方公里。

规划期至2015年。

本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圳高新区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

深圳高新区弘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的创新文化,以开放创新引领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式发展,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稳居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列,技术创新名列前茅,为深圳率先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产出高效益集约化发展成绩显著。

2008年,深圳高新区以全市约19%的工业用地、12%的从业人口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328亿元,占全市的63.32%。

深圳高新区介绍范文

深圳高新区介绍范文

深圳高新区介绍范文
深圳高新区是深圳市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开发区,包括深圳特区、罗湖、南山、盐田和宝安五个区。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高新区)于1988年12月17日公布,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它位于深圳城市中心地带,将深圳特区、罗湖、南山、盐田和宝安五个行
政区域划为一个开发区,总面积约270平方公里,占深圳市总面积的7%。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自贸、投资、创新、创业、服务为核心,
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积极推进深圳国际化金融中心建设,努力形成“开放、创新、逐浪、振兴”的发展模式,为该区及深圳市
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一、目录A深圳产业发展状况(一)、深圳经济总体状况(二)、深圳主要产业发展状况(三)、深圳的产业结构B深圳支柱产业的分析(高新技术产业)(一)、高科技产业界定与范围(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三)、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沿革(四)、深圳高科技产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与发展条件(五)、深圳高科技企业基本情况(六)深圳高科技企业具体案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C结语(深圳产业未来发展之路)D资料来源二、深圳产业发展状况(一)、深圳经济总体状况:深圳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GDP 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深圳经济总量相当于国内的一个中等省份,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1979年人均GDP仅为606元人民币,2008年达到13153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806.54亿元,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82亿元,增长17.6%;进出口总额2999.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二)、深圳主要产业发展状况:(1)、支柱工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深圳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通信产业、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产业、视听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重点轻工产业和能源产业等七大主导行业。

制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第一大工业行业。

出口产品产值2177.9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1.0%,提高3.1个百分点。

以机械设备行业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工业成为深圳市第二大行业。

(2)、物流2004年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

全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13537.14万吨,增长20.7%。

集装箱吞吐量达1365.90万标箱,增长28.2%。

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218.88亿元,占GDP的7.65%。

形成了以EDI信息网络中心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以港口运输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

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和保障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规范高新区管理,为高新区企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服务,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高新区是指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的,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批准,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在深圳湾设立的园区和市政府划定的其他经济性区域。

高新区由市政府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高新区的组织和个人,以及高新区外的组织和个人在高新区从事与本条例相关的活动。

第四条高新区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建设成为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基地。

高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其他智力密集型产业。

第五条高新区享受国家、广东省以及深圳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前款对自己最优惠的政策。

第六条组织和个人在高新区投资的资产、收益等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占有或者实施其他侵害行为。

组织和个人在高新区内可以从事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文禁止的活动,但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除外。

第七条高新区的组织和个人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鼓励高新区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人员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着作权登记,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对自主知识产权采取保护措施。

第二章鼓励与保障第一节人才引进第八条市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为高新区引进的留学人员、外省市科技和管理人才办理《人才工作证》或者有关户籍手续。

拥有《人才工作证》的人员可以在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购买住房等方面享受本市户籍人员的同等待遇。

深圳市南山高新技术区南地区,法定图则规划研究说明书

深圳市南山高新技术区南地区,法定图则规划研究说明书

深圳市南山07-05~07号片区[高新技术区南地区] 法定图则(技术文件)No. NS07-05~07/01规划研究报告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00三年三月深圳市高新技术区南区法定图则规划研究报告前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高新技术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后劲力量。

而对于深圳市这样一个传统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城市来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是一条光明而艰难的道路。

自1985年7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建立深圳市科技工业园以来,深圳市的高新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1998年,园区内的工业产值为200多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170亿元,占全市同类产品产值的26%,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已达17家。

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部的南区(以后简称高新区南区)原来是深圳湾的一部分,其中南区北片在1992年时曾被作为深圳市软件园区来进行规划,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软件园区的建设比较迟缓。

1995年以后,在深圳市日益重视产业结构转型的氛围下,南区的高新技术工业村进行了及时而正确的规划建设。

1996年11月,市委、市政府开始了整个园区的规划工作。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作为该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于1998年10月上报市政府并获审批。

高新区南区的各项建设正以该规划为依据和指导有条不紊地进行。

随着1998年“依法治市”被深圳市提为治理城市的最重要举措以来,法定图则的制订便成为城市建设由人治向法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新区南区法定图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于1999年被纳入了市政府的工作日程。

第一部分现状研究报告一、现状概况及分析(一)、位置及范围高新区南区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部、深圳湾西北部,东起沙河西路,西至南油大道,南临滨海大道,北接深南大道,总面积为5.23平方公里。

东边与深圳市重要的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沙河高尔夫)隔路相望,南与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相临,西边紧邻南油集团的住宅区和荔景公园,北边是高新区中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简介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96年9月,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六家试点园区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

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新区坚持自主创新,和谐发展。

营造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三态合一”的综合环境;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初步形成了“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高新区已成为“创业的沃土,成功的家园”。

发展特色自主知识产权高新区企业研发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成为深圳市自主创新的主要特征。

仅2008年,专利申请量为7701件,其中发明专利5618件,占深圳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的30%。

高新技术产业链高新区已形成了从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到光纤光端、网络设备的通讯产业群;从配件、部件到整机的计算机产业群;从IC设计、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到服务外包的软件产业群;从诊断试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到医疗器械的医药产业群。

全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涌现出了一批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企业。

孵化器群由政府兴办的深圳软件园、国家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深圳国家电子工试中心、生物孵化器;由深圳虚拟大学园创办的院校孵化器;由政府、留学生协会共同兴办的留学生创业园构成的孵化器群已经形成,为“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培育了一批优质的企业资源。

“深圳高新区孵化器联盟”进一步聚合创新资源,推动区内中小科技企业快速成长;高新区“创业投资服务广场”正在为高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与创业服务。

名校汇聚高新区深圳虚拟大学园汇聚52所海内外著名院校,经过十年的发展,在深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25220余人,孵化企业532家,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036项,由10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组成的“深圳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平台”正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大学科技园”正在建设中。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2001年成立中 国科学院深圳先 进技术研究院
成长阶段
起步阶段:1996-2000年,深圳市高新技 术产业园区成立,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企业 入驻。
扩张阶段:2001-2010年,园区不断扩大, 吸引了更多国内外优秀企业进驻,形成了 完整的产业链。
升 级 阶 段 : 2 0 11 - 2 0 2 0 年 , 园 区 进 一 步 升 级,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发展阶段:2021年至今,深圳市高 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创新为核心,打造全 球领先的科技园区,成为创新创业的重 要基地。
成熟阶段
2001年,深圳 市高新技术产 业园区被认定 为国家高新技
术产业基地
2009年,深圳 市高新技术产 业园区成为国 家自主创新示
范区
2010年,深圳 市高新技术产 业园区获批建 设国家创新型
创新氛围
政策支持:深圳 市政府出台了一 系列政策,鼓励 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为园区企业 提供优惠政策和 资金支持。
人才聚集:深圳 市高新技术产业 园区吸引了大量 高素质人才,这 些人才在园区内 互相交流、合作, 共同推动技术创 新和产业发展。
创新文化:深圳 市高新技术产业 园区注重创新文 化建设,鼓励企 业创新、创业, 为园区内的企业 和个人提供良好 的创新环境和机 会。
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人才到 园区工作和生活。
园区内的人才资源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为园区的高新技术产 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金融服务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有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 金融服务。
园区内成立了多个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保险等金 融服务。

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经验(III)

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经验(III)

深圳在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究竟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可以给别的地区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时有所启发和借鉴,可以为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在价值观和方法论层面有所贡献?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六点是深圳成功的主要经验:五、嵌入全球科技产业链在全球的科技链条中寻找自身价值定位,并依托于本地区的合作分工体系,这也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法宝。

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是在上世纪80年代,正值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分工处在再分配的当口,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从美日欧等发达地区向港台韩等东亚细小经济体一波转移后,更进一步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关键时刻。

而深圳毗邻香港,具有进出口便利的优势,成为此波产业转移的最优择址。

其实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正好抓住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窗口,从而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之一。

深圳又刚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形象代言人,势必要收割一些成果。

在最初,深圳所接受的产业转移,主要是由香港、台湾等转移过来的IT及家电制造环节,其中大多属于组装工序;之后日韩欧美等相关领域的制造环节也加入进来,形成群聚优势。

深圳政府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按照电子制造产业链的要求,投资赛格集团等重要的元器件生产工厂,部分补足了这个产业链的上游环节;部分国内创业的终端企业如长城电脑、联想、康佳、TCL、新天下等也借助产业链优势迅速成长起来,使得深圳及周边地区的IT 制造产业集群终形成规模优势。

可以说,在IT产业领域,北美始终是产业技术革新的发动机,占据这个庞大新技术产业的控制环节;台湾、韩国、香港等亚洲先发地区,则是借由与北美地区的直接联系,并承接北美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形成北美研发、亚洲制造的格局;深圳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则在承接港台日韩的制造业转移之后,借助自身的劳动力低成本、土地等要素资源价格较低的优势,最终取代亚洲先发地区成为制造基地。

深圳等本地区的中心城市,则进一步与北美建立直接的产业联系,使自己逐步转向生产及贸易组织者角色,而将制造工序甩给周边地区。

深圳高新技术园区区位选择的因素以及规划布局

深圳高新技术园区区位选择的因素以及规划布局

深圳高新技术园区区位选择的因素以及规划布局1996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并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对原有的深圳科技工业园、中国科技开发院、京山民间科技工业村、高新技术工业村等几个小区实行一区多园管理,设立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深圳高新区)。

深圳高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北起广深高速公路,南到滨海大道,西临麒麟路、南油大道,东至沙河西路,高新区总面积为11.5平方公里,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六家试点园区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1年,高新区深圳湾园区在占全市不到0.6%的土地上,实现工业总产值3630.12亿元,同比增长20.1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78%;工业增加值1095.90亿元,同比增长36.78%,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1.94%;出口179.03亿美元;实现税收255.96亿元。

高新区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315.66亿元、工业增加值95.29亿元。

高技术产业的区位选择高新技术园区的选址要求较高的智力资源,对信息的依赖性强,对资金的需要大,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高,对各种服务要求多。

也就是说高新技术产业对于软环境的要求远比对于硬环境的要求高得多。

特别是在选择高新技术产业这样一种集约发展模式时,这些软环境的影响更加突出,其在区位选择时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选择,应该依次考虑下列各项因素:智力密集程度、开放性技术条件、信息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生产和生活环境。

1、智力密集程度这里所说的智力是一种资源,它不仅包括个人的才智,更主要的是智力资源的组织形式,即是否具有一些有组织的具备相当科学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人才所构成的研究机构或者开发部门。

深圳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产业,相应的,许多知名企业(华为、联想、朗讯、哈里斯。

中国高新区简介

中国高新区简介

中国高新区简介●定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China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隶属于科技部),全称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属于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特点是依托于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依靠科技和经济实力,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时代背景:由错误走向真理,由落后走向领先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

及至80年代中后期,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组织实施火炬计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历程:国家高新区是沐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更是打开了十年动乱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桎梏,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84年6月,国家科委《关于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机遇的对策》的报告呈送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制定新技术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的政策,要大胆实践。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明确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城市试办新技术园区。

1985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政府兴办了“深圳科技工业园”,开始了创办科技园区的探索。

1988年5月,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颁布18条优惠政策。

1991年3月,《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颁布,批准建立武汉东湖、南京、西安、天津、长春、深圳等26个国家高新区并制定全国适用的扶持政策;同年4月,邓小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发表。

1992年11月,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指引下,国务院又批准建立苏州、无锡、常州、宝鸡、昆明等25个国家高新区。

高新区发展历史简介

高新区发展历史简介

新中国档案)“火炬计划” 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年11月02日13:57 新华网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伟大号召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为贯彻改革开放总方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和产业布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1984年6月原国家科委《关于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和机遇的对策》的报告呈送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制定新技术园区和企业孵化器的政策,要大胆实践;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明确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城市试办新技术园区;1985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政府兴办了中国第一个高新区;1988年5月,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颁布18条优惠政策;1991年3月国务院12号文件颁布,批准建立26个国家高新区并制定全国适用的扶持政策;同年4月,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题词发表;1992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指引下,11月国务院又批准建立25个国家高新区。

1997年6月,为解决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2 1世纪中国粮食问题,国务院特别批准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06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申请,国务院批准宁波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2009年3月,为应对金融危机,经湖南、江苏省人民政府申请,国务院又新批准湘潭、泰州两个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至此,全国共批准建设国家高新区56家。

江泽民同志指出:“本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

”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在世界高技术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正是由于这个重大战略部署,使我们抓住了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性机遇,使我们在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头,使我们跟上了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对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预测题

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预测题

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预测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8月7日,“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力评价”研究课题专家评审会在京举行。

在《2022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力评价报告》中,按照产业发展力,657个设市城市被划分成五级,分别是引领型城市、基石型城市、潜力型城市、机会型城市和追随型城市,呈现“五级金字塔”格局。

下表示意“五级金字塔”城市分级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杭州作为非一线城市能够跻身引领型城市梯队的原因是A・重点发展现代高效农业B.承接产业转移C・重点发展数字信息经济D.产业分工协作2•表中各类型城市具有不同的产业发展特征和城市发展驱动力,以创新和资本作为城市发展驱动力的城市类型是A. 引领型城市B. 基石型城市C. 潜力型城市D. 机会型城市嶂石岩地貌是太行山中部和南部发育的典型石英砂岩奇险景观,它以色红、顶平、身陡、棱角明显为特征,以规模宏大的阶梯状绵延大墙展现在世人面前,享有“赤壁丹崖、万丈红绫”的美誉。

图1为嶂石岩地貌景观图,图2为嶂石岩坡面发育过程剖面图,据此完成3〜5题。

图1眺3•原始崖壁的地质构造属于A. 断层抬升B.断层陷落C.背斜隆升D.向斜凹陷4•嶂石岩地貌发育的起始部位为A.顶部坚硬岩层B.顶部松软岩层C.底部坚硬岩层D.底部松软岩层5•形成棱角明显特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坍塌崩落D.搬运堆积位于欧洲西部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将成为世界上首个零碳排放城市:四通八达的绿色交通、鳞次栉比的绿色建筑、随处可见的白色风车……。

其中,推广清洁、廉价、健康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电动车),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步骤之一。

据此完成6〜7题。

6•丹麦推广零碳排放公交车以降低长期运营成本,主要是因为A. 煤炭资源成本比较高B. 本国化石能源很丰富C. 本国新能源比较丰富D. 零碳排放公交需能少7•为促进哥本哈根建设零碳排放城市,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建筑外墙涂刷成绿色B.周日禁止机动车出行C・市民参股地热发电厂D・建自动调节天窗房屋新浪作者“考试研究所•”指出,我国持续大暴雨天气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大气形势稳定、水汽的输送和辐合以及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再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高新区经济发展图解
[来源: | 时间:2008-07-21 | 文章点击: 28| 作者:
代写论文| 字体:大中小]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过十年的建设,深圳高新区取得了高速发展。

工业总产值从1996年建区初的几十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368
亿元,增长了近13倍;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建区初的63亿元增长到2005年1324.32亿元,增长了20倍;技工贸总收从建区初的90.12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316.41亿元,增长了近14倍;出口创汇从建区初的1.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82.64亿美元,增长高达54倍。

历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出口创汇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56.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平均增速为40.3%;其它各项指标平均增速也均在25%以上(见表1)。

高新技术产业的“高产田” 深圳高新区规划
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仅为3.3平方公里,截止2005年已开工业用地面积2.24平方公里。

2005年深圳高新区在占全市0.6%的土地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368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118.96亿元,是全市平均值的24倍,每平方公里实现115.16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按
工业用地计算,已开发工业用地平均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610.71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91.21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高产田”。

2005年深圳高新区企业全年实现人均工业总产值131.94万元,人均技工贸总收入126.97万元,人均利润5.83万元,区内企业人均上缴简史费5.28万元,人均出口创汇7.97万美元(见表2)。

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2005年深圳高新区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高达61.94亿元,其中研发经费支出为39.65亿元,区内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近3000人。

近几年来,高新区企业发明专利申请也呈现了强劲增长的态势,仅2005年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已超过1700件。

2005年,深圳高新区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的批准化示范区,这也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高新区挂牌后的第二
个挂牌的国家级示范区。

深圳高新区拥有中兴、迈瑞、大族、腾讯、朗科、国微、芯邦等一大批高素质的自主创新型企业,是深圳最重要的研发基地,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能够为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供雄厚产业基础和技术保障。

产业发展重点突出十年发展,高新区已形成了从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到光纤光端、网络设
备的通讯产业群;从配件、部件到整机的计算机产业君;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到系统集成软件的软件产业群;从检验试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到医疗器械的医药产业群。

电子信息技术
领域的产业发展始终是深圳高新区中各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的龙头,2005年该领域工业总产值1268
亿元,占深圳高新区总产值的92.7%;实现总收入12277亿元,占总量的93.2%;上缴简史费49.27
亿元,占总量比重90%;出口创汇和净利润分别实
现78.14亿美元和50.88亿元,分别占总量的94.5%和84.2%,研发经费支出36.96亿元,占总量比重93.2%。

从各技术领域产业分布来看,除电子信息领域外,其次是光机电一体化领域,该领域工业总产值48.46亿元,占深圳高新区总产值的3.5%;新材料领域工业总产值26.36亿元,占深圳高新区总产值的1.9%;生物技术领域工业总产值19.71
亿元,占深圳高新区总产值的1.4%(见图1)。

重点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深圳高新
区已成为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创业型的企业规模化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000年深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仅有26家,到2005年已达到62
家。

2005年,重点骨干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319.23亿元,技工贸总收入1265.62亿元,工业增加值244.53亿元,税收52.25亿元,出口创汇81.68亿美元,利润57.32亿元,研发经费39.57
亿元,分别占当年各项总数的96.4%,96.1%,93.7%,95.4%,98.8%,94.8%和99.8%(见图2)。

可见产值超亿元企业是深圳高新区的经济主体和竞争主力,在高新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科技创新活动高度密集R&D经费支出结构合理2005年深圳高新区科技经费投入总额为61.94亿元,其中研发经费为39.65亿元。

从各种科技活动类型分布来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经费支出占R&D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06%、7.88%和91.06%(见表3)。

企业的这种资源配置有其合理性,企业的行为是按市场需求来决定的,接近市场的试验发展新产品开发容易转变为决策者的行为。

这种金字塔型的R&D 经费支出结构符合企业进行R&D活动是以按近市场、追求更大利润为目的的一般规律,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经费支出所占份额太少,将不利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重大发明专利的形成。

在政府主导和市场导向下,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
力军从科技活动经费的筹集来源看,2005年深圳高新区筹集的63.19亿元中有92.2%来自企业自有资金,其次是金融机构贷款和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等(见图3)。

图中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据的绝对的主体地位,难了深圳的“四个90%”,即“90%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

”在高新区,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企业科技活动大多在内部进行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分两部分: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对比分析近几年来高新区的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相对比例,可明显看出企业绝大部分科技活动都在内部进行,2005年仅有11%的科技活动委托外单位进行(见图4)。

这一方面表明园区企业比较独立的完备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园区企业相对封闭的科研环境和科研交流氛围。

股份企业科技活动活跃2005年高新区内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中,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类,股份有限公司R&D 经费和从事R&D活动的人员分别为28.64亿元和14373人,占高新区的72.23%的48.63%,均位居各
种经济类型首位。

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R&D经费支出为8.38亿元,占R&D经费21.14%,这与其占工业总产值的73.84%相比,低了53个百分点,表明外资企业的R&D活动不够活跃。

深圳市高新区经济发展图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