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关于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在四川省发展的思考
![关于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在四川省发展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cba4dc90c22590102029dc0.png)
() 2 中国工程物理研 究院环保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科技 部批准的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 中心依托单位 ,现有职工 2 7人 , 中 大 专 以上学 历 10人 , 中硕 士 1 , 士 3 2 其 6 其 8人 博 人, 技术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 的 6 %以上。在燃煤烟气脱 0 硫方面,环保中心利用 自己开发 的 E F A—GD 技术承担 了 10 5 MW 燃煤火 电机组 电子束氨法烟气脱硫脱硝高技术产
思路和 对 策。 关键词 : 四川省 民用 非核 动 力技 术 现 状 发展 思路 与对 策
1 四川省非动力核技术产业的现状 我国的非动力核技术产业 同国外相 比, 存在一定差距 , 特别是冷战结束 后,美国、 日本大力发展非动力核技术产 业。我 国也不甘落后, 国后五十 多年来, 建 国家投 了大量的 人力、 物力、 力用于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国家三 财 线建设的重点放在 四川,建立 了众多的科研 院所和军工企 业, 为非动力核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11 设备技术及人 才基础 . 位 于 四 川 省 绵 阳市 的 中 国工程 物 理 研究 院 创 建于 I 15 9 8年, 是以发展国家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理论、 实验、 设 计、 生产的综合体, 现有 1 2个研究所 、0 10多个科技研究室 和3 0多个生产车间及 3万 多台 ( ) 套 等各类先进 设备仪器, 专业技术人员 8 0 0 0余名 ,其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2 0 0 0余 名, 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2 2名。 门从事力学与凝态物理、 专 核物理等离子物 理与激光技术 、 工程与材料科学、 电子与光 电子学、 化学与化工、 计算机与计算数学等学科 的研究。 作为“ 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单 位的中国工程物 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地处 四川 , I 具有核反应堆及其它核技术应用资源 ,并于八十年代初开 始 同位素的开发与生产 ,是国 内较 早进行民用非动 力核技 术研制与生产的单位之一。该所除有正在运行中的 30# 0 堆 以外, 还有正在建造的“ 中国四川绵阳堆” 具有运行 时间 , 长、 运行功率大 、 中子通 量分布广 , 为同位素生产预 留的辐 照管道多等优点 ,在 目前 国内其他 反应堆处于退役状态 的 情况下, 具有大规模 的生产能力和相对 强大市场优势 , 可充 分满足 民用非动 力核技术产业化的需要 。 1 现有企业发展状况 . 2 目前,四川省从事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 的企业 主要是军转 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附属企业, 主要有 : () 1 四川先达核测控 设备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以成都理 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 院为技 术依托 , 专门从事仪器仪表的研制 、 开发和推广 , 以及核技 术应用 方法技术的研究和工业用核测控设备的研究 。公司 拥有核 电子技术 、自控技术、 计算机软硬件、 机械设计与制 造的各类专业人才 , 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 市场开拓和 优质服 务队伍,在测控仪器领域成功地研制开发了一系列 国内急需的产 品, 为我国冶金、 山、 矿 建材、 质检 、 国防、 医疗 等行业提供 了先进 的仪器和技术,取得 了良好的社会经济
核技术一般分为
![核技术一般分为](https://img.taocdn.com/s3/m/107d8535f111f18583d05ac3.png)
1、核技术一般分为、和(简称同辐技术,也称为非动力核技术)。
本教材中所述的核技术主要是(包括放射性核素制备,核分析技术,核仪器仪表,辐射加工,核技术在医学、农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以及核能的和平利用等内容。
2、核技术及其应用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十分广泛,从其技术角度可分、和等三方面。
重要内涵如下:(一)辐射加工,离子束加工,核分析技术,核成像技术,辐射检测仪表(二)同位素制备技术,同位素制品(或标记化合物),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年代学,放射性同位素能源,同位素示踪(三)加速器技术,反应堆技术,核辐射探测和核电子学,放射源技术,辐射剂量学和辐射防护1、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通过、和三种途径获得。
2、根据入射粒子种类的不同,核反应可分为:、、和应四类。
3、加速器主要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4、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时,当原子序数大于时,通常选用()反应来制备。
5、目前,长寿命裂片核素及超铀核素主要是从生产堆卸出的中提取的。
用反应堆辐照法生产放射性核素,要求反应堆提供的条件是什么?1、答:条件是:(2、3、放射性核素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答:。
第三章1. 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是利用初级()光子或其它微观粒子激发待测样品中的原子,使之产生()而进行物质成份分析和化学形态研究的方法。
2. 中子活化分析主要利用( )、( )和( )核反应。
简答:1.请简要叙述中子活化分析的流程。
2.请叙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特点.1、凡带有或的检测仪表统称为放射性核素仪表(也称核仪器仪表或同位素仪器仪表)。
同位素仪器仪表一般由、电转换器、二次仪表等几部分构成。
2、同位素仪器仪表的最大特点是能。
3、同位素仪表是利用及产生的或电离、激发等效应,获取有关物质的宏观、微观信息。
4、同位素仪表所用放射源的基本条件有哪些?5、同位素仪表采用的放射源通常分为五类即6、列举常用于制备α放射源、β放射源、γ放射源、中子放射源的放射性核素,每类放射源至少列举两种。
辐照技术服务基本情况及技术手段、特点
![辐照技术服务基本情况及技术手段、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a5fb9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7.png)
(1)辐照技术服务基本情况核武器、核电及民用非动力核技术是核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包括核探测、核医疗、放射性同位素及制品、辐照等应用,涉及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勘探和公众安全等各个领域。
二十世纪以来,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快速发展,在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加速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提高诊疗技术装备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升食品安全性,保障社会和公众安全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辐照技术服务,即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γ射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或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或生物效应,影响微生物的生理活性、改善物质性能或导致物质的降解、聚合与交联改性,从而达到预定目标和效果。
我国辐照产业主要包括辐照改性(辐射交联线缆、热缩材料及制品、发泡材料、轮胎预硫化、辐射接枝膜材料、印染材料、辐射固化、辐照聚合等)、辐照灭菌服务、环境治理与公共安全保障(重污水处理、有毒有害固体垃圾处理、烟气净化、违禁特异物检测)三类。
辐照产业是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辐照以应用面广、环保、附加值高为主要特点,在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勘探和公众安全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辐照灭菌技术是辐照技术应用的主要内容,也是一种工业化消毒灭菌手段,由于其绿色、环保、无残留的特点被广泛采用。
(2)辐照的主要技术手段及特点辐照技术服务的主要手段包括:利用钴-60 产生的γ射线进行辐照服务;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进行辐照服务;利用电子加速器发射的电子束撞击高原子序数的重金属靶转换而产生X 射线进行辐照服务。
①γ射线辐照技术钴-60 是不稳定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放出一条β射线和两条γ射线,γ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性,γ射线辐照技术利用钴-60 衰变过程中产生的γ射线进行辐照。
工业用钴-60 是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中子,对自然界中的稳定同位素钴-59 进行轰击,使其发生核反应产生的。
核行业军民融合产业前瞻总览及核医用篇
![核行业军民融合产业前瞻总览及核医用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c0dbef9b6648d7c1c7469e.png)
核行业军民融合产业前瞻-总览及核医用篇一、核行业分类核技术在民用领域应用,大类行业分类包括核能动力行业与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核能动力行业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核电行业的上下游,其产业链比较长,从上游的铀勘探、铀采冶,到中游的组件制造、元件材料研发制造、核电装备制造,组件制造又进一步细分为铀浓缩、元件制造两个核心环节,产业链下游是元件组件进入核电反应堆转化为动能发电,也就是核电站发电。
核燃料进入反应堆燃烧发电后,生成乏燃料,因此,在核能动力产业链的后端又有乏燃料的处理,电站寿命期结束后,还要进行核电站退役治理。
随着核能技术的进步,反应堆运营时间普遍从40年延长到三代反应堆的运营时间60年,反应堆退役还需要大约十年时间,因此一个完整的核能动力产业不仅产业链长,而且生命周期也在60-70年以上。
此外,在反应堆主产业链之外,还有平行存在的反应堆设计,工程建设EPC,元件材料研发制造,核电设备生产制造、核辐射防护等辅助产业。
假设一座三代技术的核反应堆成本造价10000元/kw,一座100万千瓦核反应堆造价约为10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上现在较为主流的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站造价成本远远高于在这个价格之上,普遍在5000-7000美元/KW,因此围绕核能发电的市场规模非常可观。
核能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如下图所示:核技术应用的另一大领域是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简称“核技术应用”),在发达国家行业和市场发展成熟,市场规模巨大,以美国为例,2010年非动力核技术民用市场规模达6000亿美元(待确认),我国核技术民用市场却刚刚起步发展阶段。
核技术应用市场一般涵盖-核医学、辐照加工及技术服务、核农学,以及服务于应用市场的放射源、加速器制造、同位素制备、辐照装置制造等辅助行业。
画了一张核行业图谱,如下:国内拥有完整核产业连的中核集团在核能动力和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布局及相关下属单位,如下图所示:二、非动力核技术行业我国在非动力的核技术应用领域尚处于产业化的初始阶段,社会、公众对放射性的认知度不高,导致核技术应用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普及,投资价值也没有充分发现。
关于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在四川省发展的思考
![关于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在四川省发展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a436b0a5f0e7cd18425366a.png)
关于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在四川省发展的思考西部论坛NO?31?2006.1.关于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在四川省发展的思考李尔博王(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75)摘要:本文阐述了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分析了四川省非动力核技术产业的现状;提出发展四川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思路和对策.关键词:四川省民用非核动力技术现状发展思路与对策1四川省非动力核技术产业的现状我国的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同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日本大力发展非动力核技术产业.我国也不甘落后,建国后五十多年来,国家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放在四川,建立了众多的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为非动力核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1.1设备技术及人才基础位于四川I省绵阳市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创建于1958年,是以发展国家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理论,实验,设计,生产的综合体,现有12个研究所,100多个科技研究室和30多个生产车间及3万多台(套)等各类先进设备仪器,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000余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22名.专门从事力学与凝态物理,核物理等离子物理与激光技术,工程与材料科学,电子与光电子学,化学与化工,计算机与计算数学等学科的研究.作为"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地处四川I,具有核反应堆及其它核技术应用资源,并于八十年代初开始同位素的开发与生产,是国内较早进行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研制与生产的单位之一.该所除有正在运行中的300# 堆以外,还有正在建造的"中国四川绵阳堆",具有运行时间长,运行功率大,中子通量分布广,为同位素生产预留的辐照管道多等优点,在目前国内其他反应堆处于退役状态的情况下,具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相对强大市场优势,可充分满足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的需要.1.2现有企业发展状况目前,四川省从事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企业主要是军转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附属企业,主要有:(1)四川先达核测控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为技术依托,专门从事仪器仪表的研制,开发和推广,以及核技术应用方法技术的研究和工业用核测控设备的研究.公司拥有核电子技术,自控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各类专业人才,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和优质服务队伍,在测控仪器领域成功地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国内急需的产品,为我国冶金,矿山,建材,质检,国防,医疗等行业提供了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保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中心依托单位,现有职工22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0人,其中硕士18人,博士3 人,技术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在燃煤烟气脱硫方面,环保中心利用自己开发的EA—FGD技术承担了150MW燃煤火电机组电子束氨法烟气脱硫脱硝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该单位具有电子加速器和仪器设备研制的设施条件,曾先后研制了10MV加速器电源,500KV高功率微波电源,强流加速器电源.在脉冲电源,固态开关研制技术,设备方面有深厚的积累.(3)四川久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出资设立的四川久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发起人,联合院内四个军转民企业,四川汉龙(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体改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公司以辐射加工为主营业务,主导产品为辐射交联热缩制品,共15个品种,200多个规格,产品质量具有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四川艺精技术开发总公司.该公司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所属的民品企业,职工500余人,拥有中级以上技术人员120人,其中研究员级的高级技术人才11人,集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于一体,涉及超硬材料,化工,电子,机电一体化产品等行业,拥有全资子公司2个,分公司2个,参股的合资公司2个.公司在9Mev射频直线加速器驱动的工业CT的研制方面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2.3具备产业化发展的项目(1)高效能高分子材料辐射加工项目.主要是从事辐射加工,辐射聚合,辐射交联,材料的辐射改性等相关产品.主要设备有3台加速器,I套钴源辐射装置.该项目由四川久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主要在原有辐射交联热缩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建设辐射交联特种电线电缆产业化生产线. 主要产品有辐射交联热缩产品(含通信用热缩套管,油气管道防腐热缩带,粘性内表面热缩套管,绝缘热缩套管等).项目总投资1.02亿元,达产后年产通信电缆用热缩产品50万套,工程管道防腐热缩产品75万IIl2,电器绝缘热缩套管3.5 万km,电力电缆附件1万套,辐射交联特种电线电缆4万km,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2)高能加速器工业CT项目.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可以研制高能工业CT系统,大型高能工业CT系统产品在我国尚处于空白.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大型工业CT的需求将日趋迫切.四川艺精技术开发公司承担9Mev射频直线加速器驱动的工业CT研制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小焦点高能加速器,加速器射线脉冲匹配解决方案,闪烁体厚度匹配,微弱光传速方法,CCD数据获取技术,数据修正方法,图像重建方法及总体设计等. 该项目产品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在无损检验大型工件的系统设备方面,填补了我国高能工业CT系统产品的空白,总体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空间分辨力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高科技产品水平相对落后的今天,该产品研制成功的意义显得尤为突出,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扩大我国高科技产品在国?2?2006年第31期中国西部科技际市场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3)兆瓦级大功率电子加速器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保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主要开展兆瓦级大功率电子加速器的设计技术,关键设备的制造和测试技术,整机集成和调试技术研究,完善电子加速器研制配套设施,掌握大功率电子成套设计技术,研制出兆瓦级大功率电子加速器样机,并通过产业化应用试验研究,最终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目前,承担单位已完成整体设备的概念设计,部分单元技术的初步设计也已经完成,技术成熟度较高.燃煤脱硫电子加速器和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研发,主要利用电子束法进行烟气脱硫处理,目前已组建国家烟气脱硫工程中心.并在北京热电三厂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电子束法烟气脱硫示范工程.现正在研制生产适应不同需求的电子束加速器,以加快国内热电厂电子束烟气脱硫工程的技术改造,满足国家环保的总体要求.该项目总投资9404.95万元,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利润2582.37 万元,税金774.74万元.项目完成后,四川省就有了具备大功率电子加速器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使国内工业型电子束加速器的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4)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装置及同位素制品项目.重点建设放射性药物生产线和放射性生产线,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进一步的产品开发,如Am-241火警源开发生产火警报警器,利用I-125开发和生产生物示踪剂,I-125和Pd-103 研制肿瘤近距离治疗产品,Ba.131测井微球,Co-60等放射性同位素研制远距离肿瘤治疗产品等.同位素和放射性仪器,仪表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主要有工业CT的硬件(包括勘探器,扫描机构,放射源)和软件(包括取样定位,重构图像的计算程序)的技术以及实时成像的制造技术;利用核分析技术和射线勘探技术开发毒品,炸药,地雷等的检测装置; 工业无损探查,无损侧厚仪器和设备等等,这些都是大有可为的领域.另外,在保证同位素生产规模继续不断扩大的同时,大力开发同位素技术在环境保护,能源,医药卫生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重点是研制Re.188,Re-186,稀土及其它新型核素与受体抗体片段等生物分子结合的受体配体和单抗显像剂,单抗片段特异治疗药物,"十一五"期间将有3~5个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新产品上市.(5)核仪器仪表及工业用核测控设备项目.该项目由四川先达核测控设备有限公司承担,重点推进高灵敏度多元素分析仪,建材放射检测仪,源激发分析仪,水泥多元素分析仪,水泥全元素分析仪,便携式荧光分析仪,钙铁硅分析仪,煤炭快速测硫仪,全自动煤灰分析仪,载流在线分析系统,便携式多道Y能谱仪,半导体10通道计量仪,长距离Q 表面污染仪等核测控产品的产业化进程.2发展思路和对策2.1创造优良环境,完善产业政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将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列入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要列入社会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统筹安排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规划布局,完善和制定一系列适应我省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配套政策,为该产品的茁壮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2,2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川省从事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的企业大多是军转民企业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下属企业,尽管经过这几年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在管理和运行机制上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市场要求,甚至有的企业观念依然陈旧, 内部活力不足.为此,要从体制改革入手,遵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通过入股,收购,兼并,承包,托管,租赁等形式,更广泛地引入其他社会法人参股,实现股权多元化,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这些企业的股权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加速发展.2.3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重点项目立足省内,面向国内外,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改革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依据国家产业技术政策,重点发展在四川省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辐射加工产品,大功率电子加速器,高能工业CT,放射性同位素生产装置及同位素制品等项目,瞄准国际国内市场,加快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真正成为四川省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战略产业.2.4加大政府投入,催生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化成功的主要标志是产品规模和市场的占有率.四川省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长期形不成规模,资金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单靠军转民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下属企业的微弱投入是不行的.去年,国家发改委已安排1.6亿资金,重点扶持了21个产业化项目,据说今后还要加大支持力度.目前,河南等省的企业已争取到国家不少的资金支持.为此,四川省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应该安排必要的资金,相关的市州也应安排配套资金(两者相加应高于国家资金)予以大力支持.因为该产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大部分在四川境内,要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条件,重点引导和扶持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2.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产业化发展渠道四川省应充分利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加大在该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用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资本的结合,将中外人才,技术,管理和市场快速融合,推进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壮大.军转民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突出比较优势,主动寻找国内外战略伙伴,实现招商方式,引资来源和出口方式的多元化.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对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领域的投资力度,只要符合国家应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都应享受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真正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参考文献:1.岳战野.民用核技术产业化[N].经济观察报,2006?7?302.以民为先启动民用核技术产业[DB/oL].中国台湾网,2006?7?263.庞惊涛,于.,婷.五年规划出台一成都启用民用核技术产业[N].成都商报,2006-7?25。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848e7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b.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经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实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下简称专项),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核技术是基于原子核科学基础知识、粒子加速与射线产生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效应为人类各项事业服务的交叉学科领域。
除核武器与核电之外的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应用涉及工业、农业、医疗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勘探和公众安全等领域。
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力推动了其应用领域如医学、环境等高技术领域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
主要包括:核探测成像装置、新型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装置及创新药物、烟道气辐射脱硫脱氮关键技术及设备、辐射加工、辐射灭菌、材料改性、新型辐照加速器等辐照装置以及同位素制品等。
为了实现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核技术作为一类特殊商品,不仅是加强国防建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面对加入WTO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尽快培育、壮大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专项的工作思路与指导原则发展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必须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的,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把握好技术发展方向,突出产业发展要素的合理配置,加快核技术与其他产业领域的融合,促进大型核技术应用企业的形成,大幅度提高产业整体创新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一防辐射、超大、超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屏蔽结构施工工法
![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一防辐射、超大、超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屏蔽结构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cfe44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4.png)
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一防辐射、超大、超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屏蔽结构施工工法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一防辐射、超大、超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屏蔽结构施工工法前言:随着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建设也愈加重要。
为了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防辐射建筑成为了一个关键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防辐射、超大、超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屏蔽结构的施工工法,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工法特点:该工法的主要特点是针对防辐射、超大、超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屏蔽结构的施工需求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对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确保施工过程高效、安全、质量可控。
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建设民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产业中的防辐射、超大、超厚、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屏蔽结构,如核电厂、核研究院等核相关设施。
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实际应用基于以下原理:1. 钢筋混凝土的屏蔽性能:钢筋混凝土本身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能够有效减少辐射的扩散和泄漏。
2. 超大、超厚、大体积的设计优化: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施工工艺,保证结构的强度和屏蔽性能。
3. 施工工艺与实际工程的联系:工艺的设计与实际工程需求相结合,确保施工过程与工程设计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地基处理:包括清理场地、地基平整以及地基加固等工作。
2. 钢筋彩绘:对钢筋进行彩绘标记,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模板制作: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制作模板,包括墙板模板、柱板模板等,确保施工质量和形状的一致性。
4. 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振实,注意浇筑的连续性和质量控制。
5. 后处理:包括拆模、表面处理和涂料的涂装等工作,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美观和稳定性。
劳动组织:该工法的施工过程需要协调多个施工团队,包括地基处理团队、钢筋彩绘团队、模板制作团队、混凝土浇筑团队等。
这些团队需要密切合作,协调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依靠自主创新 大力发展民用非动力核技术
![依靠自主创新 大力发展民用非动力核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7b57d8b02d276a200292e95.png)
2其市场潜力大 。目前 , . 民用非 动力 核技术在国外 已成为年产值 达数千亿美元的大产业 , 且还 以每年 2% 0
的速度增长。据统计 , 在美 国和 日本 的 G P中 , 技术 D 核
些成绩 的取得 ,依赖该所 大力开展科 研和 自主技 术创 新, 实现了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 1充 分挖 掘 自身 资源 , . 做好 对现 有技 术 的开发 利 用 。经过多年发展 , 大多数 研究 所都积累许多具有一定 先进性的科研成果 和较好市场潜力的产品。 而要想取得
维普资讯
g 统 计 t技
化资 源配置 , 通过 自主开 发 、 对外合 作 、 术转让 等形 技
式 , 步培育主导方 向和支柱 产业 , 逐 促进一批 技术含量 高、 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重大产业化项 目或骨干项 目形成 规模经济 , 走上产业化 的发展之路 。 19 以来 , 9 9年 河南 省同位素研究所确 立了 “ 以市 场为导向 , 以经济效益为 中心 . 以科研为后盾 , 以产业 为支柱”的指导思想 , 积极 探索产权多元化的产业 发展模式 , 努力创造灵活的运行
贡献约占 3 4 %一 %。我国 国内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是 自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 的, 特别是 近几 年来 发展 十分迅速 。据统计 , 目前我国核技术 应用 产业 的年
进一步发 展 , 就要充分 挖掘这些资 源的潜能 , 进一 步优
3 河 科 0 ._ 0 南 技2 8 2 07
上 。可 以预 见 , 南 省 发 展 民 用非 动力 核 技 术 还 具 有 很 河 大 的市 场 空 间 。 三 、 科 技 创 新 的探 索和 经 验 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自主创新是 第一竞争力 。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 产力发展 的决定 性因素 , 自主创新是提高科技水平的关 键 。着力 自主创 新, 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创新极大地提 升生产力水平 , 提高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当前 和未来我 国 经济社会发展重 大问题的能力 , 提高我 国的综合 国力 、
核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
![核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7af2d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2.png)
核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第一章简介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寻找一种可持续的、环保的能源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成为了当今的热点。
核技术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在解决全球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围绕核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展开探讨。
第二章核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2.1 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是应用核技术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核能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蒸汽发电,与传统燃煤电站相比,核电站的碳排放量更少、占地面积更小、安全性更高。
2.2 核燃料核燃料也是核技术在能源领域的重要应用。
核燃料主要指用于核反应堆的裂变物质或者聚变反应的燃料。
核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可再生等特点,是未来替代传统能源的有力选择。
2.3 核热能利用除了核能发电,核技术还可以应用在核热能利用领域。
核热能利用是指利用核能产生的热量进行工业生产或者加热。
例如,核技术可以将核能产生的热量转化为高温蒸汽或高温气体,用来加热水或空气,用于供暖或者工业生产。
第三章核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研究3.1 燃料循环核燃料循环是指将废旧核燃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废旧核燃料中含有未反应的核燃料和放射性废料等物质,若放置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燃料循环技术的研究是核技术在能源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3.2 聚变技术聚变技术是指将两个轻原子核聚合成更重的原子核,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与核裂变技术不同的是,聚变技术产生的核废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聚变技术一直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选择。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聚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3 其他领域的应用除了上述介绍的领域,核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其他领域,例如医疗、农业、环保等。
核技术在医疗方面主要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的治疗和诊断;在农业方面可以用于谷物、蔬菜等种植和养殖;在环保方面,核技术可以应用在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
第四章如何保障核技术的安全性尽管核技术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是核技术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be428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3.png)
科技资讯2016 NO.20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农业与生态环境65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世纪50年代起,核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以核科学为基础的现代技术,引起了我国的关注。
1956年,我国推出了第一个12年科学发展规划,和平利用原子能便是其中项目之一。
按照利用核技术的方式的不同,核技术应用可以分为动力核技术应用和非动力核技术应用,其中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特指核反应效应的应用[1]。
随着核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其在工业、农业、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许多交叉学科也相继产生[1]。
核农学便是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的产物,属于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核农学是一门由核科学、农业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相互交叉产生的一门综合学科[2],是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辐射育种技术、辐射储藏和保鲜技术、辐射杀虫技术、同位素示踪和核分析技术等几个方面。
1 核技术在核农学中的应用1.1 辐射育种技术辐射育种技术是利用射线(X射线、紫外线、中子及质子等)处理农作物的种子、植株等,使它们产生变异,再对它们进行挑选,得到优良的可遗传变异,对挑选得到的部分进行进一步培育,以得到新的品种。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新的作物品种,而且利用辐射育种技术得到的新品种对人体无害。
尽管我国辐射育种技术的起步较国外晚,但是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统计,截至2007年3月,我国利用辐射育种技术,已成功地在45种植物的基础上培育出700多个新品种,超过全世界总数的1/4。
不仅带来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性状,还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3]。
樊光辉[4]利用钴源对枸杞进行辐射处理,经过挑选,得到了性状优于“宁杞1号”品种的枸杞,为得到具有更高经济效益的优良枸杞品种奠定了基础;白昌军等[5]以空间射线辐照育种得到的柱花草种子为原料,对其进行培育与选择,得到了适合南方生长的柱花草,为南方畜牧业发展中所涉及问题提供参考。
关于非能动技术在核电领域中的应用及可靠性分析 赵辉
![关于非能动技术在核电领域中的应用及可靠性分析 赵辉](https://img.taocdn.com/s3/m/6f220eec680203d8cf2f242f.png)
关于非能动技术在核电领域中的应用及可靠性分析赵辉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核电发展需求,对核电技术安全性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随着能源发展,非能动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在核电发展中,非能动安全技术成为先进核电的标志。
非能动技术的使用能够减少对能动部件的依赖,其动作和操作依靠自然现象(重力、压差等)实现,无需人为干预,仅依赖有限的支持功能。
现在核电站设计人员在设计核电站时,广泛采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确保反应堆安全停堆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安全停堆状态(AP1000反应堆规定为72h)[1]。
本文论述了非能动技术在核电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通过研究AP1000非能动安全系统的主要特征及性能特性,从而对非能动技术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分析。
关键词:非能动技术;AP1000;安全系统;可靠性引言近几年来,国内非能动技术发展迅速:2011年12月23日,中核集团自主研制的核电站非能动氢复合器通过专家鉴定,意味着我国不仅在该产品研制方面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还提高了我国在核安全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我国核电站应对严重事故的能力;2012年3月1日,中国首台AP1000核电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于在广州南沙研制成功,并发运至山东海阳核电站。
其制造工艺难度大,在国内尚属首次;2013年11月6日,中核集团在位于四川夹江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基地组织召开了“ACP1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S)实验研究”实验见证会[3]。
实验结果表明:中核集团自主研发设计ACP100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这标志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非能动实验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因此,非能动技术将在未来工业发展中,特别是核电领域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1、AP1000非能动安全系统AP1000不同于传统核电厂,它创新性地大量运用了非能动安全系统,事故后利用重力、自然循环、蒸发等自然现象驱动核电厂的安全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可靠性[5]。
核技术非动力应用前景广阔
![核技术非动力应用前景广阔](https://img.taocdn.com/s3/m/e75d022a4b73f242336c5f27.png)
核技术非动力应用前景广阔本报记者冯永锋齐芳除了发电,核技术还能做什么?专家告诉我们说,核技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从用于治疗肿瘤的伽玛刀、中子刀到手机中的微型零件,从农业育种、食品保鲜到燃煤电厂的烟道气处理,都或多或少应用了核技术。
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范霁红博士的话说:“核电和核技术的非动力应用,是一套马车上的两个轮子。
”多方面应用比化学技术安全说起核技术的应用,人们脑海中往往马上就会闪现出这样一个问号:核技术安全吗?范霁红博士介绍说,其实人们每天都会受到核辐射,太阳、电视、电脑、手机,这些都会产生辐射。
他说,辐射并不可怕,经过科学的测算,乘坐飞机从上海到北京人体所接受的辐射量,等于在核电站工作一年所受到的核辐射量。
有些辐射还是人体必须的。
只有当核辐射积累到一定量时,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核技术的非动力应用所产生的辐射量远远小于安全临界点。
因此,在食品保鲜、医疗卫生用品消毒、辐照化工、治理三废等绝大多数方面,由于采用核技术而大大减少或完全取代了化学添加剂、消毒剂等物质的使用,因此可以将有毒有害的残留物降到最低,杜绝二次污染,采用核技术比采用化学技术要安全得多。
环保是核技术非动力应用飞速发展的一个最有力的促进剂。
范霁红博士说:“为了除虫和保鲜,我国在农产品的种植过程中往往采用化学农药,这就给出口带来了很多麻烦。
采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科研人员在贵州一个118公顷10余万株的柑桔园内采用这种技术,使柑桔大实蝇危害率由释放前的5.2%,下降到3年后的0.098%。
而利用电子束法对燃煤电厂的烟道气进行处理,可以在脱硫、脱硝的同时变废物为农用肥料。
这就解决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
范霁红说:“要知道,我国70%的电是燃煤电厂发出的,他们一年排放至大气的二氧化硫给我国近40%的国土面积带来了酸雨。
”核技术非动力应用的另一个优点就是方便。
利用钴-60、γ射线和9MeV加速器的电子束作为射线源的“大型集装箱监测系统”,已经在我国开发成功。
核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核技术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b11fead561252d381eb6eba.png)
核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摘要:核技术是建立在核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现代技术,因而泛称核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为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896年天然放射性的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带电粒子加速器的发现与核反应堆的建造为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核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突破体现了核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即技术的科学化与科学的技术化。
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显示了核能释放的巨大威力,开创了本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定向发展的新格局,即动用国家一级的权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精心规划部署,全面推进核技术的发展和实践。
关键词:核技术领域应用发展趋势一、核技术的前世今生自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随后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核素,以及1899年至1900年α、β和γ射线的发现以来,人类对辐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建立了核科学。
核技术在医学、生物、农业、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核技术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高科技领域之一。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基本配套的军民两用核动力与核燃料循环科研开发工业体系,具备了自主设计建造中小型核电站的能力和核电站燃料组件的生产能力,核技术(包括核供热、同位素和辐射技术等)在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科研、设计、建设和运行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专业齐全、具有相当实力的科研、开发、设计和工程建设队伍。
我国的核能和平利用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某些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二、核技术的应用(一)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有同位素示踪技术与核辐射技术两个方面。
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是直接将作为示踪剂的示踪原子的核素,利用其易于探测的核物理性质和同位素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同的原理,建立同位素示踪法和同位素分析法,将该方法作为研究T.具或实验手段,应用于农业科学中.的作物营养生理、土壤肥料、环境保护、植物保护和畜牧兽医等各个方面。
《核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科研思维的培养与探索
![《核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科研思维的培养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393f6e5ead02de80d4d84086.png)
《核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科研思维的培养与探索摘要: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人才,必然要求学究走进课堂。
通过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课题为主线,教学内容渗入科学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研究型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和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本文讨论了在专业主干课程《核技术应用》中进行科学研究渗透,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科研思维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探索。
关键词:核工程与核技术核技术应用科研素养《核技术应用》是核工程与核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介绍非动力核技术及其应用所涉及的主要方法、原理及新进展。
其内容涉及放射性核素制备技术,核分析技术,核技术在工业、医学、农业、环境、材料改性等领域的应用;是一门集宽泛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于一体,涵盖内容丰富,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
学好本课程不仅能使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大学生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而且对以后的研究生学习或者就业也有很大的好处。
学好本门课程要以核物理、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核分析技术等为基础。
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核安全意识,是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2]。
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要想建设为创新型国家,人才培养是关键,培养创新型人才,包括培养大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活动形式。
大学生通过接受各种科研训练,形成基本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这种能力对于任何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有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大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社会舞台。
1 传统的课程教学的弊端传统的课程教学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上课一般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为接受式学习,没有体验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缺少应有的学习过程——存疑、选择、批判、探索、想象、创造。
核电机组非能动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核电机组非能动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c00c8a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8.png)
核电机组非能动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核电机组中非能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核电机组中非能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e83ae3e0242a8956aece473.png)
核电机组中非能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摘要:近代工业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各类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同时随着工业个体逐渐庞大起来,安全性在每个企业中的占比也逐步升高,特别是核电企业,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脱离了安全的核电企业也就是一副失去了灵魂的躯壳。
经历了近40年来核电史三大核事故之后,核安全被上升到一个顶级的高度,而在此过程中,非能动安全技术也应运而生,它让安全脱离了对电能的高度依赖,在机组发生故障时,能依靠诸如重力、自然对流、蓄压势能等自然现象来实现安全系统的功能。
当前正在我国建设的三代核电AP1000、EPR技术均使用了大量非能动安全系统,本文简单阐述了非能动技术的发展历史,同时深入探讨了核电机组之中的非能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核电机组;非能动技术;AP1000非能动技术做为现代工业先进技术之一,利用诸如重力、自然对流等自然现象实现其预定的功能,现在正在建设的诸如AP1000,EPR等先进的三代核电机组更是把非能动技术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摆脱了事故情况下对电源的依赖,具有很高的固有安全性。
然而,三代核电机组虽然设计上较二代机组先进很多,安全性从理论分析上也高了一个数量级,但当前三代机组还没有一台正式商运,很多理论分析也待实践验证,因此,后续还需要技术人员根据机组运行和实验数据深入分析其特点,使得非能动的技术的应用能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完善。
1.非能动的技术发展历史1.1第一个阶段非能动的概念虽然由核电工业首先提出,但实际上其很早就存在于各种其它工业企业中,如:火力发电中的自然循环锅炉,就是利用了非能动技术中水和水蒸气的密度差在管道中循环而无需其它动力,而水电站更是利用抽水蓄能,利用上游蓄水的势能进行发电。
虽然诸如自然循环锅炉、水电站等都没有标注其非能动技术,实际上在发电过程中也已经利用了非能动的技术。
1.2第二个阶段核电企业对于非能动技术的利用让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非能动技术的概念,因为核能发电和非核能发电的原理不同,导致出现事故时不能像其它传统能源发电一样立即停止热量的产生,所以在反应堆停运后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余热排出系统来保证反应堆的安全,最初的核电站设计都是利用能动系统来完成此功能,但是在极端事故下,能动系统均有可能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失效,所以非能动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逐渐在各个电站设计中出现[1]。
国家创新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专项报告
![国家创新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专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4eb7b5866fb84ae45c8dd8.png)
国家创新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专项×××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目录第一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第二章项目的技术基础 (10)第三章建设方案 (15)第四章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 (25)第五章项目法人基本情况 (28)第六章投资 (32)第七章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35)第一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10kw,10MeV电子加速器及30万居里钴源生产乳胶系列产品项目1.1.2 承办单位××××公司法人代表:×××地址:××省××市×××路××号1.2 项目背景辐射化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采用辐射法生产乳胶产品,具有能耗低、污染少、工艺简单、可靠、残余单体少、重现性好等独特优点。
××××公司是经××省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多年来一直从事辐射化工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目前在全国同行业中享有盛誉。
公司科技人员利用电离辐射引发正、反相乳液聚合,在国际上创造性地研发了不需化学引发剂的低温、高效和高转化率的辐射制备乳胶新技术及系列优质产品。
产品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和××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一致认为:产品主要性能优于国内同类产品,技术成熟。
产品小批量投放市场后,深受市场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为此,××××公司希望这一高技术产品尽快实现产业化,满足市场需求。
***********项目1.3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随着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辐射技术在工业、农业及医学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辐射技术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医学、加工业和环保中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
TWS1801我国非动力核技术工业应用仪器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TWS1801我国非动力核技术工业应用仪器的发展过程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24503375727a5e9856a6114.png)
收稿日期:2004211220;修回日期:2005203220作者简介:汲长松(1939~),男(汉族),山东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实验核物理专业第18卷第122期2005年5月同 位 素Journal of IsotopesVol.18 No.122May 2005我国非动力核技术工业应用仪器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汲长松(北京核仪器厂,北京 100020)摘要:我国非动力核技术工业应用仪器始于20世纪50年代,依据其实际发展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以核子密度仪、厚度仪、料位计为代表的早期阶段;以中子水分仪、灰分仪、X 荧光分析仪为代表的中期阶段;以集装箱检测成像装置与工业CT 、核磁共振仪、中子瞬发γ多元(核)素分析技术为标志的近期阶段。
我国非动力核技术工业应用仪器的发展趋势为:计数测量向测谱演变;阵列探测器与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核素与核素比分析方法的发展及新型核辐射探测器的应用。
关键词:核仪器;核技术;工业应用;阵列探测器;核辐射探测器中图分类号:TL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512(2005)0120220123203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 endency ofNuclear Instruments Applied in IndustryJ I Chang 2song(B ei j ing N uclear I nst rument Factory ,B ei j ing 100020,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 ment p rocess of nuclear technique application in indust ry may be di 2vided into t hree stages :early stage ———density ,t hickness and level measurement ;middle stage ———neut ron moist ure ,ash content and X 2ray fluorecence analysis ;recent stage ———container inspection and industrial CT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eut ron capt ure and non 2elastic collision analysis techniques.The develop ment tendency of nuclear inst rument s applied in industry is :spectrum measurement ;detector array and image technique ;nuclide analysis and new kinds of nuclear detectors are widely adopted.K ey w ords :nuclear inst rument ;nuclear techniques ;indust rial application ;detector array ;detector of nuclear radiation 我国非动力核技术工业应用的规模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非能动技术在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的应用
![非能动技术在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9e6251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3.png)
大大降低堆芯损坏频率渊CDF冤及大量放射性释放频率渊LRF冤遥 图 3 给 出了 ACP1000 核电厂内部事件堆芯损伤频率渊CDF冤与二代核电厂及 其他三代核电厂的比较袁可以看出 野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冶的安全措 施的应用袁有效提高了电厂的安全水平遥
图 2 ACP1000 能动+非能动事故缓解措施
图 3 二代/三代核电厂内部事件 CDF 对比 源 结论
能动和非能动安全技术各有其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遥 在充分利用 能动安全系统成熟设计的基础上袁进一步应用非能动技术能够有效提 高核电厂的安全性遥ACP1000 创新性地提出了野能动与非能动冶相结合 的设计理念袁以能够有效应对动力源丧失的非能动安全系统作为经过 工程验证尧稳定高效的能动安全系统的补充袁很好地实现了先进性和 成熟性的平衡袁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遥
3 先进核电厂核和改进型先进核 电厂渊能动冤两种不同的技术潮流遥 能动安全系统和非能动安全系统具 有不同的特点遥 从系统设计角度来讲袁非能动核电厂采用非能动的安 全系统应对设计基准事故袁使系统设计更加简化遥 但是非能动系统也 存在事故后可操作性和可干预性差的问题遥 随着对非能动技术的进一
事实上袁在核能技术发展伊始非能动安全技术即已被应用袁不过 早期的非能动技术应用是离散尧非系统性的遥 美国西屋公司将非能动 安全作为 AP1000 核电厂的安全设计理念袁从总体设计上对非能动技 术进行整体性的考虑和应用袁设计了非能动的堆芯冷却系统和非能动 安全壳冷却系统袁 两者作为一个协同的非能动的事故预防和缓解措 施袁使得核电厂安全系统的设计发生了革新性的变化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五大方面有良好应用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目标,到2008年,中 国核应用技术产业经济效益要达到每年1000 亿元。范霁红博士认为,如果有相应的产 业政策作保障,把1000亿元的目标合理分布 在环保产业、放射医学、辐照等5个方面,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环保产业。用电子束法对煤电厂的烟 道气进行处理,不但能脱硫脱氮,还能变 废物为农用肥料;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制备 高效菌种处理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不仅 效率高、水质好、成本低,还不需对现有 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而利用热等离子处 理多种危险废物,既经济、安全,又没有 二次污染。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王 乃彦21日在福州表示,中国除发展核动力技 术外,非动力核技术(核辐射效应的运用)发 展有着巨大的前景,非动力核技术是核工 业里的“轻工业”,做好了不仅造福于民, 也能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后劲。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王乃彦举例称,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已占美国 GDP的3%至4%,非动力核技术的应用在全世界 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性产业,而中国在这块的 发展仍有差距。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李治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定义:(民用)非动力核技术: 民用非动力核技 术是指除核武器与核电之外的核技术,民 用非动力核技术包括各类加速器、核探测 器、成像装置、放射线医疗设备、放射性 同位素及制品(治疗和显像药物)、辐射 改性的材料等, 应用领域涉及工业、农业、 医疗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勘探和公众安 全等。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本课程的范围 1概论 2放射性核素的制备 3核分析技术与方法 4同位素仪器仪表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5辐射加工 6核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7核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8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9核能的和平利用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授课方式 1. 照本宣科 2. 上课提问 3. 文献检索讲解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放射医学。在发达国家,每3个就诊病 人中就有一人接受核医学的诊断和治疗, 放射性药物在医学上已是必不可少。医用 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各种脏器和功能显影, 诊断各种疾病和人体各脏器功能。新型放 射性治疗药物和治疗装置将被更加广泛地 应用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核检测技术。核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在 线的迅速检测,无须打开包装便可对包装 或容器内的物品实现检测。利用探伤装置 和探伤加速器也可以轻松检测到大型管道、 工业设备、桥梁建筑等构建的内部缺陷。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有些辐射还是人体必须的。只有当核辐射 积累到一定量时,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而核技术的非动力应用所产生的辐射量远 远小于安全临界点。因此,在食品保鲜、 医疗卫生用品消毒、辐照化工、治理三废 等绝大多数方面,由于采用核技术而大大 减少或完全取代了化学添加剂、消毒剂等 物质的使用,因此可以将有毒有害的残留 物降到最低,杜绝二次污染,采用核技术 比采用化学技术要安全得多。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核技术的非动力应用在我国已经有40多年 的发展历史,涵盖了工业、农业、医药、 卫生等各个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 国核技术的应用步入了商业化进程,已初 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较完整的体 系。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核技术的非动力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 益。以农业为例,到目前为止,利用辐射 诱变技术或与相关技术相结合,我国已在 40余种植物上累计育成突变品种638个,年 种植面积超过900万公顷,约占各类作物种 植面积的10%,年增产粮棉油33亿-40亿公 斤。范霁红博士介绍说,我国目前直接从 事核技术应用的单位约300家,产业规模 (仅限于国产)到2002年底达到了年总产值 360亿元。
“核动力与非动力核技术是核民用的两个轮 子。”王乃彦说,核动力技术是能量的利用,主 要指核电的建设,目前在中国得到有目共睹的发 展,而非动力核技术的应用需要再推动。他介绍, 非动力核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如医疗用品的核 辐射无菌消毒、核辐射治理工业“三废”、核辐 射育种等。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随“院士专家服务团”来闽的王乃彦期待 有更多当地企业家能投身非动力核技术应 用的产业化进程,一起把这个产业从小做 到大。他说,福建可以在海产品与农产品 保鲜、作物育种等方面,建设几个核辐射 效应运用的产业基地,放射医疗方面也可 在省内大医院强化推广。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下次课程要求 1. 查阅内容:辐射接枝 2. 文献时间:2000年以后 3. 一篇英文文献(非中国作者) 4. 每人讲解5分钟(PPT),大家提问5分钟 5. 不能拿着翻译稿子读;同学之间文献不能
重复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 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四川省原子能研究 院支持福建农林大学建立“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两 岸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成为海峡两岸 非动力核技术科研、教学、服务社会的典范,成 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中心;各单位愿意发挥各 自的优势,先期开展加速器方案设计、验证,合 作进行应用研究及技术推广,为福建农林大学的 中心建设、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多方面应用比化学技术安全
说起核技术的应用,人们脑海中往往马上 就会闪现出这样一个问号:核技术安全吗? 范霁红博士介绍说,其实人们每天都会受 到核辐射,太阳、电视、电脑、手机,这 些都会产生辐射。他说,辐射并不可怕, 经过科学的测算,乘坐飞机从上海到北京 人体所接受的辐射量,等于在核电站工作 一年所受到的核辐射量。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院士樊明武亦充分认同“中国发 展非动力核技术有巨大前景”的观点,他 认为中国核电发展的前景依然美好。当天, 樊明武图文并茂地分析介绍福岛核电危机 可借鉴经验。他说,没有核安全,就没有 核电的发展机会。“福岛核电危机给中国 发展核电上了很好的一课,中国核电建设 的设计标准应当充分考虑极端条件下防抗 能力”。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民用非动力核技术是核技术与其他产业交叉融合 而发展起来的新兴高技术产业,应用前景广阔。 从世界范围考察,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发展是与 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同步的。
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其技 术基础雄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需求拉动 等因素的影响,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作为一个新的 经济单元也得到较快的发展, 并渗透到经济社会许 多领域。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非动力核技术对全球农业及粮食安全具有 独特、实质性的补充价值。目前我国在辐 射诱变植物育种方面占全世界辐射诱变品 种的近五分之一,居世界领先地位;福建 农林大学在作物辐照育种、农副产品辐照 加工、害虫辐照不育等诸多领域应用研究 取得了可喜成就。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中心的建成不仅对促进福建农林大学科技 创新、学科建设、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 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民 用非动力核技术是当代重要的尖端技术之 一,对促进传统的农业、石化、机械、食 品、医药、建材、冶金、轻纺、煤炭等行 业,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产业等 领域的改造升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辐照装置。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 利尔议定书》,2015年以后医疗用品将禁止 采用化学灭菌方法,辐射消毒灭菌将成为 主流。辐照化工也将蓬勃地发展起来,利 用辐射交联技术生产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将 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和环保特点迅速发展, 辐射接枝技术生产的用于污水处理的絮凝 剂产品也正在研发过程中。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而利用电子束法对燃煤电厂的烟道气进行 处理,可以在脱硫、脱硝的同时变废物为 农用肥料。这就解决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 的污染问题。范霁红说:“要知道,我国 70%的电是燃煤电厂发出的,他们一年排 放至大气的二氧化硫给我国近40%的国土 面积带来了酸雨。”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核技术非动力应用的另一个优点就是方便。 利用钴-60、γ射线和9MeV加速器的电子 束作为射线源的“大型集装箱监测系统”, 已经在我国开发成功。利用这种装置,海 关不用开箱就能够确定集装箱内货物的性 质,让隐藏在货物中的毒品、塑料炸弹、 香烟等违法、违禁物品无法遁形。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据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的统计,2003 年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年产值约为376亿元, 从业人员约5万人。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加 大了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的支持力度,国家 发改委从2004年起组织实施民用非动力核技 术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仅一年就批准支 持了21个项目,资助金额1.6亿元。到2010年, 我国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产业规模达1000个亿。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放射性示踪技术。利用放射示踪技术 可以追踪农药在农作物各个部分,以及土 壤、水体中的分布和残留。在新药开发中 的药物筛选、受体分析等过程也离不开放 射示踪技术。虽然这一技术目前还在研究 阶段,很多产品还停留在实验室生产的规 模,但它大放异彩之时指日可待。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福建农林大学拟建立省内首个“环境优美,国内 一流,国际知名”海峡两岸非动力核技术应用研 究中心。中心拟建于我校大学城新校区,建设用 地约面积30亩,经费总投入约5000万。将由王乃 彦院士亲自担任主任。中心建成四个研究室:农 产品、食品保鲜加工应用研究室;农作物、果树、 林木、花卉、昆虫辐照诱变研究室;材料处理和 改性应用研究室;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应用 研究室。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樊明武说,核恐惧大可不必,中国发展核 电的目标不会改变,但设计及建设标准有 必要以更高标准重新梳理与审视。
非动力核技术应用
除了发电,核技术还能做什么?专家告诉 我们说,核技术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应 用非常广泛,从用于治疗肿瘤的伽玛刀、 中子刀到手机中的微型零件,从农业育种、 食品保鲜到燃煤电厂的烟道气处理,都或 多或少应用了核技术。用中国核工业集团 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化办公室主任范霁红博 士的话说:“核电和核技术的非动力应用, 是一套马车上的两个轮子。”